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关于印发《院前急救工作流程》(试行)的通知急救中心,急救分中心:为进一步加强院前急救工作,规范急救医疗行为,细化急救操作标准,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院前急救工作流程》(试行)印发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0年月日主题词:院前急救工作流程通知抄送:办公室 2013年月日印发共印份院前急救工作流程一、各急救(车组)医护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进行交接班二、各急救医护人员(车组)必须服从急诊调度的统一调度和指挥及时向相关分中心下达出诊指令,遇重大、突发事件要坚持报告制度五、抵达现场后,急救医师应严格按照急救医疗操作规程对病人实施救治,并将处理情况及相关信息及时向调度室报告。
六、坚持就近、就急、尊重家属意愿的原则转送病人七、抵达医院后,急救医师必须随病人进入急诊科(室),负责向接诊医生介绍病人病情及处理情况八、(车组)急救任务结束,返回中心(信息上报)待命院前急救电话受理工作流程1、值班人员(各急救医护人员及车组)要提前15分钟上班,做好上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铃响三声有应答。
3、“您好,急诊科”起始语。
4、症状询问并迅速判断病情,询问详细地址并确定接车地址(有三字段信息的电话需要重新核对地址)。
5、受理时间控制在1分30秒。
6、登录信息并按急救调度派车。
7、确认出车信息确保车辆任务状态。
8、接到医院周边的求救电话,在派出急救车辆出诊的同时,立即打电话通知医院急诊室或医务科派人外出参及急救,并做好院内抢救准备。
9、接到一线人员要求进行急、危重病人病情转报时立即告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并做好转报登记。
10、凡接到涉及被打伤、交通事故的求救电话,应告知求救者需拨打110求救,同时通知出诊到现场抢救。
11、准确判读骚扰电话,对于辨别不清楚的电话不要随意锁定,以免错过真实的求救信息。
12、凡接到市卫生局下达的重大突发灾害事故救护任务,调动人员应立即按要求调度车辆、人员,并立即向医院领导报告。
13、如遇突发事件或重大灾害事故,要及时及现场人员取得联系并详细询问现场情况及伤亡人数,合理调配,以便随时增减车辆,通知接受医院做好抢救准备。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流程

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流程
Ⅰ 目的
明确医务人员岗位责任,规范行为,保障患者权益。
Ⅱ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急诊科。
Ⅰ 制度
一、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物品及药品。
二、由医务科、护理部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师、护士、司机和急救员。
三、由出诊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及交接工作,急救所需的设施、物品及药品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100%,每天及时进行擦拭并做好消毒登记工作。
四、由出诊医师、护士、急救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
五、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并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做好车辆交接工作并记录。
六、工作程序:
(一)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
(二)值班人员准时接班,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坚守岗位,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
(三)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详细记录时间、地点、求救大致原因,并立即通知出诊医师,护士、急救员和司机在2分钟内出诊,不得拒绝出车。
Ⅳ参考依据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
院前急救的流程

院前急救的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由急救人员对患者进行的紧急救治。
正确的院前急救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院前急救的流程:1. 辨认急救场景。
当你发现有人突然晕倒、呼吸急促、心脏骤停、出现严重出血等急救情况时,首先要冷静下来,判断现场是否安全,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伤害。
2. 拨打急救电话。
在确认现场安全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告知急救中心患者的症状、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3. 初步评估患者状况。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跳情况和出血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实施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出现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确保患者平躺在坚实的地面上,然后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5. 控制出血。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出血,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出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同时保持患者的安静,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6. 稳定患者状况。
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尽量稳定患者的状况。
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体温、保持患者的意识清醒等。
7. 协助急救人员。
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要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向他们提供患者的相关信息,并协助他们进行急救操作。
同时要保持现场秩序,避免造成混乱。
以上就是院前急救的流程,正确的急救操作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为他人的生命安全尽一份力量。
希望大家都能牢记这些院前急救的流程,做到随时随地都能做出正确的急救反应。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是组织和管理应急工作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和流程。
急救流程是应急预案中的一部分,它指导医务人员在突发事件中进行院前急救,以迅速救治伤病员,减少伤亡人数。
二、院前急救流程1. 接到报警当接到报警电话或收到急救求助信息时,急救中心应立即派遣救护车前往事发地点。
2. 评估现场安全救护车到达事发地点后,急救人员首先要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身和伤病员的安全。
3. 初步评估伤情急救人员进入现场后,要迅速进行初步评估伤情,判断伤病员的生命体征和病情严重程度。
可以使用急救工具,如血压计、心电图仪等,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4. 施救措施根据伤病员的病情,急救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
常见的院前急救措施包括:- 呼吸道管理:确保伤病员呼吸道通畅,如清除呼吸道阻塞物、采取人工呼吸等。
- 心肺复苏:对于心脏骤停的伤病员,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 止血和包扎:对于出血的伤病员,采取止血措施,如用纱布进行包扎。
- 骨折固定:对于骨折的伤病员,进行骨折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避免进一步损伤。
5. 协助转运在施救措施完成后,急救人员应协助将伤病员转运至医疗机构。
根据伤病员的病情,可以选择将其送往最近的医院或专科医院。
6. 文档记录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应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伤病员的基本信息、现场评估结果、施救措施和转运情况等。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医疗救治和事故调查非常重要。
三、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用于说明院前急救流程的应用:某天,一名行人在过马路时被一辆汽车撞倒,导致严重头部受伤和出血。
路人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向急救中心报告了事发地点和伤病员的病情。
救护车迅速赶到现场后,急救人员首先评估了现场的安全情况,确认没有其他危险因素。
随后,他们对伤病员进行了初步评估,发现伤病员失去意识,呼吸困难,并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和大量出血。
急救人员立即采取了相应的施救措施。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急诊医院之前对急重症患者实施的救治措施,旨在快速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急救,争取救治的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康复率。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观察、判断、报告、施救和转运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观察院前急救的第一步是对患者进行观察。
急救人员需要细致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情况。
同时,也需要评估患者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过敏等。
第二环节:判断基于对患者观察的结果,急救人员需要判断患者的急救需求。
根据判断,急救人员可以确定患者的救助方式和急救药品的使用。
例如,对于意识丧失或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第三环节:报告在判断好患者的救助方式后,急救人员需要及时向急诊医院报告患者的情况,以便急诊医生提前做好准备,为患者做好接诊和诊治准备。
第四环节:施救根据判断和报告的结果,急救人员需要迅速施行适当的急救措施。
这包括心肺复苏、止血、给予氧气、清除呼吸道、固定骨折、缝合伤口等。
急救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准确施救,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第五环节:转运急救施救后,需要将患者转运到急诊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固定,避免二次伤害。
同时,急救人员还需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
在整个院前急救工作流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人员培训:急救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具备急救技术和理论知识,具备处理不同急救情况的能力。
此外,急救人员还需储备相关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备不时之需。
2.患者安全:在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例如,在给予氧气时,需要注意火源,避免引起火灾。
同时,在施救过程中需要注意不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
3.协同合作:急救人员需要与其他卫生人员、交通管理人员等相关部门进行协同合作,以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最好的医疗救治。
例如,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与交通管理部门配合,获得疏通交通的支持。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120”电话呼救
当发生意外或急病时,患者或目击者,拨打“120”急救电话。
(二)受理急救电话
调度人员了解病情、事发地址,按需要迅速调派急救资源,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向上级报告。
(三)救护人员快速出动
急救人员根据调度指令和病情,携带必要的抢救药品和医疗设备快速出车。
(四)指定地点与接车人会合
救护车到接车地点后,驾驶员要注意寻找接车人,由接车人引领救护车赶往现场。
(五)到达现场、展开急救
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器材尽快赶到病人身边,根据病种、病情实施现场急救。
(六)安全搬运
根据病情,采取正确搬运方式和体位,安全搬运病人。
(七)确定转达医院
根据病情以就近、就急、就能力,尊重病人意愿为原则确定转送医院。
在重大灾害事故发生时,转送病人要服从现场指挥。
特殊情况,需要病人或病人家属在医疗文书上签字。
(八)途中监护
转送途中,医护人员应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途中生命安全。
(九)抵达医院
抵达医院后,将病人送入急诊科(室),与接诊人员认真交接病情与处置。
(十)返回
返站后,整理病历、进行登记、检查器材、补充药品,做好再次出诊准备。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一、背景介绍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套行动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院前急救是指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前的急救过程,包括现场急救和转运急救。
本文将详细介绍应急预案急救流程中的院前急救部分。
二、院前急救流程1. 现场急救(1)接到报警:当接到急救电话或报警时,急救人员应迅速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事发地点、病人症状、联系人信息等。
(2)装备准备:急救人员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等,确保自身安全。
(3)现场评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迅速评估病人的意识、呼吸、循环等基本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4)急救措施: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评估结果,急救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CPR(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等。
(5)与医院联系:急救人员应及时与医院联系,告知病情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2. 转运急救(1)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现场条件,急救人员应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2)稳定病情: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继续对病人进行监护和治疗,确保病情稳定。
(3)与医院沟通:急救人员应与接收医院保持沟通,告知病情变化和预计到达时间,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4)安全转运:急救人员应确保病人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包括固定病人、保持通畅的呼吸道等。
(5)交接病人:到达医院后,急救人员应与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病人交接,并提供详细的急救记录和病情描述。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应急预案急救流程中的院前急救部分,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某天,急救中心接到一通报警电话,称有人在公园晕倒。
急救人员迅速记录了报警人的联系方式和事发地点,并穿戴好防护装备,赶往现场。
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发现一名中年男子躺在地上,意识不清,呼吸困难。
他们立即进行现场评估,发现病人的心跳微弱,没有呼吸。
急救人员立即开始进行CPR,并同时联系医院,告知病情和预计到达时间。
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提供的急救服务。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院前急救可以挽救生命,减轻病情,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
因此,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包括急救现场的评估、急救措施的实施以及患者转运至医院的过程。
首先,院前急救的工作流程始于接到急救呼叫。
当急救中心接到急救呼叫后,急救人员会迅速出发前往现场。
在接到呼叫后,急救中心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派遣相应的急救人员和车辆。
急救人员在接到呼叫后会尽快赶往现场,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急救。
一旦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他们会首先进行现场评估。
现场评估是院前急救的第一步,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情况,为后续的急救措施提供依据。
急救人员会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率、出血情况等,以确定患者的急救优先级和采取的急救措施。
在现场评估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保持冷静,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根据现场评估的结果,急救人员会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心肺复苏、止血、固定骨折、输液等。
在采取急救措施时,急救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例如,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急救人员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大量失血的患者,急救人员需要迅速止血,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实施急救措施时,急救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急救。
除了急救措施的实施,急救人员还需要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有效的协作。
在现场急救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与患者的家属、目击者、其他医护人员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现场的秩序和安全。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急救人员还需要与警察、消防等部门进行协作,共同应对紧急情况,保障患者和现场其他人员的安全。
最后,急救人员会将患者转运至医院。
在急救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急救人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决定患者的转运方式和目的地。
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需要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护和护理,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 ➢ 正确填写交接班本; ➢ 车载系统输入自己的上班信息。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担架员准备工作
➢ 穿工作服,佩戴工号牌于工作服左胸前; ➢ 按规定检查上车平台、担架车、铲式担架、安全
在救治病人时,各急救人员要在医生指导下,做好自我防护工
作,包括根据需要戴好手套、帽子、口罩等,必要时穿好防护服、
防护镜、反光背心。同时,注意自身、病家人身安全。
注意点:夜间一定要穿着反光背心。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反光背心
作用:能在光线照射的情况下形成非常强的光反射, 刺激司机的视觉神经,提醒注意前方有行人,小心 驾驶,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常熟市医疗急救中心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一、上班前准备
提前10分钟
上班,做好出车前 的准备工作,发现 问题及时向所在科 室报告。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医生准备工作
➢ 穿工作服,佩戴工号牌于工作服左胸前; ➢ 按规定检查、补充本班所使用的急救器械、医用材料、氧气瓶及存
带,确保它们处于使用状态,并整理清洁。 ➢ 检查、补充一次性床单、PE手套。 ➢ 车载系统输入自己的上班信息。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注 意点
➢ 各司其职,急救车辆必须由专职驾驶员驾驶; ➢ 各分站急救车准时到达待命或离开回中心; ➢ 不敷衍了事,对存在问题视而不报; ➢ 绝对服从调度指令。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员:坐在后车厢内,检查铲式担架完好,带好安全带,做好下车 准备。
注意点:
在途中随时留意车载信息的变更;全程系好安全带;
联系病家时语气和蔼,不故意回绝病人或责问过路报警者。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1967年,尼尔斯在美国 发表了《28000宗意外报 告》,当中记录了1966年瑞 典国内所有牵涉沃尔沃汽车 的交通意外,数字清楚显示, 三点式安全带不但在超过半 数的个案中,降低甚至避免 乘客受伤的机会,更能够保 住性命。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四、到达现场
见到病人或有人接车,驾驶员与医生要确认病人地址、 病情、呼救人电话与调度指令是否一致,以防接错人。
(如果发现疑惑,必须与调度联络,服从调度指令) 如有人接车,驾驶员停车,担架员打开侧门,请接车人上车。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到达现场
驾驶员:停急救车于合适且安全的区域,下车关驾驶室门,绕到车后,待担架 员取出担架后,再关后车门,必要时上锁。 协助医生、担架员把医疗器材带好。
拒送病人: 医生向调度汇报情况,确认后,调度员改变车载状态,急救车返站。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五、现场急救
各急救人员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要语 言清楚,态度亲切诚恳,动作熟练准确。
注意点: ➢ 相互之间不讲与本次急救无关的话题; ➢ 废弃医疗物品放在急救车医疗废物储存袋中,不得随地丢弃; ➢ 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五、现场急救
搬运病人:根据病情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急救人员协助病人采取合 适体位,运用适宜的搬运方法,搬运病人至铲式担架、至担架车。
( 病 人 必 须 用 安 全 带 束 缚)
在搬运途中,要使病人处于相对舒适安全的状态。要使病人脚在前头 在后(病人卧位时),上坡搬运则反之。担架员在前拉担架车,医生、驾 驶员分别在病人头部两侧协助。医生始终在病人头部位置,重点观察病人 病情变化,必要时组织就地抢救。到急救车后车门处,驾驶员开后车门, 担架员推担架车上急救车并固定好担架车,以此同时,驾驶员与医生站在 车尾处担架车两侧,协助担架上急救车,随时防止担架滑落。
氧量、氧气袋、吸引器及负压吸引瓶、药品,使之处于功能状态, 保证急救器材、药品数量不低于最低配置,并整理。 ➢ 正确填写交接班本,保证所使用的急救病历、发票能满足本班需要。 ➢ 车载系统输入自己的上班信息。
每周更换湿化瓶并在湿化瓶消毒本上做好记录。(可由专人负责)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驾驶员准备工作
医 生: 按车载显示器”下一状态”,使出车状态变为“到达现场”。下
车,关闭副驾驶位置侧门,随带必要的急救器材、药品,关闭后 车厢侧门,奔向病人。
担架员: 从侧门下车,直奔车后开启后车门,根据情况取下担架车及
铲式担架奔向病人。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特殊流程
到达现场后若未发现病人: ①联系到病家,在病家引导下快速到达病人身边; ②如病人已被送走,则电话联系调度室,讲明情况,由调度员确认后,更改相应状态,急 救车返回站内; ③如未有呼救电话,或系过路人报警,现场无法联系到病家,则向调度汇报情况,请调度 员联系,同时,可向事发地周围群众了解情况,想办法寻找病人; ④如现场和调度均无法联系到病家,现场又找不到病人,则由医生向调度汇报情况,确认 后,调度员更改相应状态,急救车返回站内。
注意:手机的短信命令由系统自动生成,可能会出现运行商服务器堵塞现象, 导致收不到、迟收到、多收到等。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三、驶向现场
驾驶员:开启警灯,警报(根据需要),全神贯注开车,地址不清时
原则上由医生负责询问确认。
医 生: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按车载显示器“下一状态”,使出车状 态变为“驶向现场”。查看车载显示屏,确认地址正确无误。 当现场地址、病人情况不清时,负责通过车载电话拨打病家 联系电话、调度室、110等询问确认。
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五、现场急救
现场救治:医生根据不同疾病的救治原则施救,驾驶员与担
架员密切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原则上,医生不能离开 病人,当医用器材、药品不够使用时,应由驾驶员或担架员回急 救车取至现场。同时,医生根据“三个转运原则”和病家谈话, 确定转送病人的目的地,并告知驾驶员。
二、待命
1、值班人员一律在待命室待命,无故不能串岗,有特殊情 况要离开待命室,要相互告知,并保持通讯畅通,不得因此 而影响出车。(保持待命室整洁是公德) 2、接受任务:原则上由驾驶员或医生接听派车电话,了解 出车地址及病人病情,并相互呼应,司机、医生、担架员依 次奔向急救车,并保证2分钟内出动急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