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容斥问题求交集、补集和全集

合集下载

公考容斥问题解题技巧

公考容斥问题解题技巧

公考容斥问题解题技巧
一、理解问题背景
容斥问题在公务员考试中是一种常见的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于集合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背景和涉及的集合。

了解题目所给的各个集合的元素以及它们的属性,以便更好地分析问题。

二、识别关键信息
在阅读题目时,要迅速识别出关键信息,尤其是涉及到集合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语句。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定解题思路和方向,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混乱。

三、使用公式计算
解决容斥问题需要使用到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

考生应熟练掌握基本的公式,如容斥原理公式:∣A∪B∣=∣A∣+∣B∣−∣A∩B∣(∣A∪B∣表示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的元素数量,∣A∣和∣B∣分别表示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数量,∣A∩B∣表示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的元素数量)。

通过合理运用公式,可以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

四、避免重复和遗漏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重复计数和遗漏。

当分析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时,要特别小心,确保每个元素只被计算一次,并且所有的元素都被考虑在内。

通过仔细分析集合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和遗漏。

五、提高运算速度
在考试中,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为了提高解题速度,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运算技巧和方法。

通过练习和总结经验,考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运算速度,从而在考试中更加从容地应对各种问题。

综上所述,解决公考容斥问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理解问题背景、识别关键信息、使用公式计算、避免重复和遗漏以及提高运算速度等技巧,考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这类问题,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的三者容斥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的三者容斥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中的三者容斥容斥问题是行测数量关系题型中的高频考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

对于三者容斥问题,看似简单,同学们在做题时却经常犯错误,究其原因,是对于三者容斥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没有深入理解,只是一味的记公式,导致遇到一些变形题时容易解错。

下面专家就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三者容斥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

三者容斥问题的常用公式A∪B∪C=A+B+C-A∩B-B∩C-A∩C+A∩B∩C解决三者容斥问题,需要把握住此核心公式,但是,只是一味的记住核心公式是不够的,要应对一些变形题目,还需从解题原则入手,才能灵活掌握三者容斥问题的解题方法。

重复区域变一层容斥是一种计数问题,计数时要做到不重不漏,需要将图形中的重复区域变为一层。

【例1.】实验小学的小记者对本校100名同学进行调查,调查他们对三种大球(篮球、足球、球)的与否。

结果显示:他们都至少喜欢三种大球中的一种,其中有58人喜欢篮球,有68人喜欢足球,有62人喜欢排球,而且,篮球和足球都喜欢的有45人,足球和排球都喜欢的33人,三种球都喜欢的有12人。

篮球和排球都喜欢的多少人?【答案】22人【中公解析】根据前面所述公式:58+68+62-45-33-篮球和排球都喜欢+12=100人,故喜欢篮球和排球的人有22人。

【例2】某公司组织运动会,据统计,参加百米跑项目的有86人,参加跳高项目的有65人,参加拔河项目的有104人。

其中,至少参加两种项目的人数有73人,三项都参加的有32人。

则该公司参赛的运动员有( )人。

A.89B.121C.150D.185【答案】C【中公解析】设参加百米跑、跳高、拔河项目的运动员分别构成集合A、B、C,根据三集合容斥问题公式A∪B∪C=A+B+C-A∩B-B∩C-A∩C+A∩B∩C,A∩B+B∩C+A∩C=73+2×32=137,A∩B∩C=32,则A∪B∪C=86+65+104-137+32=150(人)。

公务员笔试之行测:巧解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

公务员笔试之行测:巧解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

2014年公务员行测:巧解三集合容斥原理问题华图教育三集合容斥原理此类题型主要出现在近年来各省的省考中,主要是有三个独立的个体,此类题型主要的做题方法是公式法和作图法。

近年来直接套用三集合公式的题目有所减少,开始出现条件变形的题目,不管容斥原理的题目怎么变化,但我们只要掌握住核心思想——剔除重复,那么做任何一个容斥原理题目都能够得心应手。

根据上图,可得三集合容斥原理核心公式:=A +B +C -A B -B C -A C +A B C =-x A B C 总数一、直接利用公式型【例1】(2012年4月联考)某公司招聘员工,按规定每人至多可投考两个职位,结果共42人报名,甲、乙、丙三个职位报名人数分别是22人、16人、25人,其中同时报甲、乙职位的人数为8人,同时报甲、丙职位的人数为6人,那么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A. 7人B. 8人C. 5人D. 6人【答案】A 【解析】设同时报乙、丙职位的人数为x ,则根据三集合容斥原理公式有:22+16+25-8-6-x+0=42-0,解得x=7。

因此,本题答案为A 选项。

二、三集合容斥原理作图型若在题目中任何一个位置看到“只满足”或“仅满足”,则公式法不能够再用,采用作图法来解题,注意,在作图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画三个两两相交的圈,再往里填数字即可,填的时候注意从中间往外一层一层填。

【例2】(2007年江苏)一次运动会上,17名游泳运动员中,有8名参加了仰泳,有10 Cx B A名参加蛙泳,有12名参加了自由泳,有4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蛙泳,有6名既参加蛙泳又参加自由泳,有5名既参加仰泳又参加自由泳,有2名这3个项目都参加,这17名游泳运动员中,只参加1个项目的人有多少?()A.5名B.6名C.7名D.4名【答案】B【解析】本题问题中出现了“只”,故只能采用作图法。

于是有仰12 2 2 34 3蛙自由只参加1个项目的人数为1+2+3=6。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容斥原理公式及运用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容斥原理公式及运用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两类,那么,先把A、B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发现既是A类又是B类的部分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要减去。如下图所示。
【示例1】一次期末考试,某班有15人数学得满分,有12人语文得满分,并且有4人语、数都是满分,那么这个班至少有一门得满分的同学有多少人?
数学得满分人数→A,语文得满分人数→B,数学、语文都是满分人数→A∩B,至少有一门得满分人数→A∪B。A∪B=15+12-4=23,共有23人至少有一门得满分。
【示例2】某班有学生45人,每人都参加体育训练队,其中参加足球队的有25人,游泳都参加的有9人,排球、游泳都参加的有8人,问:三项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参加足球队→A,参加排球队→B,参加游泳队→C,足球、排球都参加的→A∩B,足球、游泳都参加的→C∩A,排球、游泳都参加的→B∩C,三项都参加的→A∩B∩C。三项都参加的有A∩B∩C=A∪B∪C-A-B-C+A∩B+B∩C+C∩A=45-25-22-24+12+9+8=3人。
在计数时,必须注意无一重复,无一遗漏。为了使重叠部分不被重复计算,中公教育专家研究出一种新的计数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不考虑重叠的情况,把包含于某内容中的所有对象的数目先计算出来,然后再把计数时重复计算的数目排斥出去,使得计算的结果既无遗漏又无重复,这种计数的方法称为容斥原理。
一、容斥原理1:两个集合的容斥原理
二、容斥原理2:三个集合的容斥原理
如果被计数的事物有A、B、C三类,那么,将A、B、C三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后发现两两重叠的部分重复计算了1次,三个集合公共部分被重复计算了2次。
如下图所示,灰色部分A∩B-A∩B∩C、B∩C-A∩B∩C、C∩A-A∩B∩C都被重复计算了1次,黑色部分A∩B∩C被重复计算了2次,因此总数A∪B∪C=A+B+C-(A∩B-A∩B∩C)-(B∩C-A∩B∩C)-(C∩A-A∩B∩C)-2A∩B∩C=A+B+C-A∩B-B∩C-C∩A+A∩B∩C。即得到:

容斥问题应用题解题技巧及公式

容斥问题应用题解题技巧及公式

容斥问题应用题解题技巧及公式容斥原理是一种组合数学中常用的计数方法,用于解决包含重叠部分的计数问题。

常见的应用有如下几种情况:
1.求集合的并:当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大小时,可以使用容斥原理来避免重复计数。

公式为|A∪B| = |A| + |B| - |A∩B|,其中|A∪B|表示A和B的并集大小,|A|表示集合A的大小,|B|表示集合B的大小,|A∩B|表示A和B的交集大小。

2.求集合的交:当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大小时,可以使用容斥原理来避免重复计数。

公式为|A∩B| = |A| + |B| - |A∪B|,其中|A∩B|表示A和B的交集大小,|A|表示集合A的大小,|B|表示集合B的大小,|A∪B|表示A和B的并集大小。

3.求不满足某个条件的情况:当求满足某个条件的情况时,可以使用容斥原理来求不满足该条件的情况。

假设有n个事件,A1到An,分别表示这些事件,那么不满足任何一个事件的情况数目为S =
∑|Ai| - ∑|Ai∩Aj| + ∑|Ai∩Aj∩Ak| - ... +/-
|A1∩A2∩...∩An|。

其中|Ai|表示事件Ai发生的情况数目,
|Ai∩Aj|表示事件Ai和Aj同时发生的情况数目,依此类推。

在应用容斥原理解题时,需要注意对问题进行合理的划分,避免出现重复计数或者漏计的情况。

同时,需要对问题进行适当的拓展和转化,以便更好地利用容斥原理解决更复杂的计数问题。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容斥极值问题及其解题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容斥极值问题及其解题方法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容斥极值问题及其解题方法容斥问题是行测数学运算中常考的一类题型,其中容斥极值问题往往是广大考生比较难理解的考点,容斥极值问题到底怎么解决,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下面将帮助各位考生梳理一下容斥极值问题及其解题方法。

例1.某一学校有100人,其中选修数学的有69人,选修文学的有40人,那么两种课程都选的学生至多有多少人?两种课程都选的学生至少有多少人?
解析:1.计算两种课程都选的学生至多有多少人,只需要让选修文学的40人同时选修数学即可,即至多有40人。

例2.有100人参加运动会的三个比赛项目,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未参加跳远的有50人,未参加跳高的有60人,未参加赛跑的有70人。

那么至少有( )人参加了不止一个项目的比赛。

A.7
B.10
C.15
D.20
综上,在容斥极值问题常用解题方法为公式法和方程法,重点还是要对题干认真分析,已知公式中需要的信息或者找出已知的等量关系利用极限思想选择合
适的方法求解即可。

容斥极值问题怎么进行求解你学会了吗?最后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2019公考行测备考:三者容斥问题解题技巧

2019公考行测备考:三者容斥问题解题技巧

2019公考行测备考:三者容斥问题解题技巧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容斥问题是行测中比较常考的一道题。

这类题型总是令很多考生头疼不已,因为容斥问题看起来复杂多变,让考生一时找不到头绪。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这类题有非常明显的内在规律,只要够掌握内在规律,看似复杂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对于二者容斥问题一般可以用文氏图或者直接用公式来解决,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二者容斥的公式。

容斥问题是一种计数类问题,在计数的过程中重点是每个部分只能计一次,不能重复,如下图I表示全集也就是总数,A、B表示两个集合,A、B重叠的部分我们叫做集合的交集,用A∩B表示,Y表示在整体中但不在A、B里面的部分,那么全集I 就可以表示成A+B-A∩B+Y,这就是二者容斥的简单公式。

【例1】公司某个部门有80%的员工有硕士以上学历,有50%的员工有销售经验,该部门既有硕士以上学历,又有销售经验的员工至少占员工的( )?A 20%B 30%C 40%D 50%【答案】选B【中公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二者容斥极值问题,求两个集合交集的最小值,用两个集合相加减去全集,所求=80%+50%-100%=30%。

【例2】现有50名学生都做物力、化学实验,如果物理实验做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错的有4人,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A 27人B 25人C 19人D 10人【答案】选B【中公解析】根据二者容斥的公式直接带入数值,两种实验都做对的=(40+31+4)-50=25。

【例3】体育课上老师要求全班50名同学按顺序报数,报4的倍数的同学向后转,报6的倍数的同学再向后转,那么现在面向老师的有几人( )A 26人B 30人C 34人D 38人【答案】选D【中公解析】在报数之后面向老师的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报的数字既不是4也不是6的倍数,一类是报的数字既是4也是6的倍数的同学。

设A=“报数是4的倍数的人”=12,B=“报数是6的倍数的人”=8,两者交集=“报数既是4也是6倍数的人”=4,第一类人=50-(12+8-4)=34,所以面向老师的同学有34+4=38人。

国考行测三集合容斥原理

国考行测三集合容斥原理

国考行测三集合容斥原理
集合容斥原理是组合数学中的一种常用原理,常用于解决集合问题。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测部分经常涉及与集合相关的题目,而集合容斥原理则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集合容斥原理描述了多个集合之间的差集和交集的关系。

具体来说,对于给定的n个集合A1、A2、...、An,集合容斥原理
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这些集合的并集的元素个数。

集合容斥原理的公式为:
|A1 ∪ A2 ∪ ... ∪ An| = |A1| + |A2| + ... + |An| - |A1 ∩ A2| - |A1
∩ A3| - ... + (-1)^n-1 |A1 ∩ A2 ∩ ... ∩ An|
其中,|A|表示集合A的元素个数。

在国考行测中,集合容斥原理常常可以用于解决关于人员分组、选修课程、考试通过等问题。

通过运用集合容斥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相应的计算式,从而求得准确的答案。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中,对于给定的具体问题,我们需要根据情况决定要包含哪些集合以及如何计算交集和差集。

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其他的解题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总的来说,集合容斥原理在国考行测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解题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分析问题,准确地求解答案。

因此,对集合容斥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国考行测的备考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容斥问题求交
集、补集和全集
容斥问题是指集合与集合元素之间的相容与相斥问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容斥问题是一类重要的题型,其中又以求集合之间交集、补集和全集为重点和难点,想要突破这一难点,就必须要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中公教育专家为大家总结了求集合交集、补集和全集的方法。

例1:某班有42人,其中36人爱打篮球,27人爱打排球,29人爱踢足球,19人既爱打篮球又爱踢足球,14人既爱打排球又爱踢足球,8人三种球都爱好,1人三种球都不爱好。

问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有几人?
这是一个三者容斥问题,可以把各个部分设成如下集合:
全班人是一个集合——打篮球是一个集合——打排球是一个集合——踢足球是一个集合——画出文氏图如下:
容斥问题中求交集、补集和全集的题目只要按照本文所给的方法去多加练习,做到熟练运用,就不再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