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强化试题
高三地理复习题:专题五:大气运动规律(附答案)

4炉2021〜2021学年度咼三二轮复习专题卷(五)地理•大气运动规律(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某地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
0杆面喇強一风向1. 图中甲天气系统正在西伸北进,此日最可能在A. 4月B.7月C.8月D.10月2. 关于此日以下地区天气状况的表达,最可能的是A.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炎热枯燥B.菲律宾群岛北部地区天气晴朗C.我国南海大局部地区阴雨连绵D.我国台湾岛盛行西北风右图中XY 线为等温线,PQ 为锋线,答复3〜4题。
3. 图示区域位于A.南半球B.东半球C.北半球D.西半球4. 关于PQ 锋面性质及雨区位置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为冷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B.为冷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C.为暖锋,雨区位于PQ 西北侧D.为暖锋,雨区位于PQ 东南侧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认真分析了各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与分布的关系后,进行了各种模拟演示。
读“理想大陆分布图〃,答复5〜6题。
5.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该小组在模拟演示中,发现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那么M地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6.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M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依然存在,那么以下有关该气候类型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河流含沙量大B.径流年际变化大C.径流季节变化大D.河流无结冰现象以下图为三圈环流局部示意图,甲、乙表示风带,丙表示气压带。
读图答复7〜8题。
气流7。
以下有关该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乙可能同属一个风带B.甲、乙中一定有一个为中纬西风带C.甲、乙风带的风向一定不同D.丙气压带夏季向低纬度移动8.假设甲、乙风向相反,那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甲风带一定是低纬信风带B.受乙控制的地区一定温和多雨C.甲丙交替控制的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D.受丙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答复9〜11题。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二大气运动规律

专题强化练(二) 大气运动规律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2024·永州三模)比湿是指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的比值,是记录大气水汽状况的指标。
假如不考虑背景风(盛行风)的影响,水库局部气流对水汽的水平输送是影响比湿的重要因素,当空气水平流淌较弱时,剧烈的空气对流则会导致近地面比湿降低。
下图示意密云水库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黑点为气象测站),以及水库周边比湿的日变更过程。
据此,完成1~2题。
1.夜间水库南比湿明显大于水库北,干脆影响因素是( )A.气温日变更B.山风与陆风C.海拔高度差D.降水日数2.关于水库周边比湿日变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3:00水库南水平输送较强B.10:00水库南对流扩散较强C.15:00水库北水平输送较弱D.20:00水库北对流扩散较强解析:第1题,该库区夜间气温南北相差较小,所以气温并非干脆影响因素,A项错误;夜间水库北比湿明显小于水库南,受山谷风影响,详细受山风与陆风叠加,导致水平气流向南运动,使得北部空气对流剧烈,比湿降低,B项正确;通过等高线分析可知水库南北都在同一海拔,所以海拔高度解除,C项错误;本题中并未分析降水,且库区面积较小,局部降水依旧会覆盖库区,所以降水并非干脆影响因素,D项错误;故选B。
第2题,从图上可以看出3:00处水库南的比湿小,所以水平输送并不强,A项错误;10:00处水库南的比湿下降,但是比湿变更平稳,且数值较高,所以对流扩散并不是很强,B项错误;15:00处水库北的比湿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说明空气水平运动剧烈,C项错误;20:00前水库北的比湿高,但是却呈急速下降趋势,所以空气对流剧烈,D项正确。
故选D。
答案:1.B 2.D(2024·信阳二模)横断山区位于青藏南原东南部,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变更。
横断山区阴坡和阳坡的最大积雪覆盖率平均出现在3月,且阴坡最大积雪覆盖率大于阳坡。
下图示意2001—2024年横断山区不同高程的平均积雪覆盖率年际变更。
全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专题检测(二)大气运动规律(2021年整理)

全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专题检测(二)大气运动规律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专题检测(二)大气运动规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五大规律+正确把握)专题检测(二)大气运动规律的全部内容。
专题检测(二) 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2016年某季节,L市为了确保城市居民用水,向水库投放了9 600万个直径约为10 cm的黑色塑料球,使水库表面完全被黑球覆盖(如图)。
完成1~2题。
1.推断L市投放黑色塑料球的季节及原因()A.春季受陆地冷高压控制,降水少,气候干旱B.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C.秋季受西风影响,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D.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水库泥沙含量多2.水库中投放黑色塑料球后()A.水库中藻类的数量减少B.水库水质显著上升C.水库地区的水循环活跃 D.水库水温明显下降解析:1.B 2.A 第1题,从左图中可知L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投放黑色塑料球可遮蔽阳光,减少水分蒸发。
第2题,水库中投放黑色塑料球后,水中藻类因失去光照而减少.水库中水质不可能显著上升,对水库地区的水循环影响不大,水温不会明显下降。
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
下图为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 )A.高压系统 B.低压系统C.冷锋 D.暖锋4.关于“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气流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②巴西东南部干旱少雨③亚马孙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将大幅增加④南美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A.①② B.②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3.A 4。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强化练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专题二大气运动规律专题强化练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主题二:大气运动定律一、单选题“圆顶下”在2022播出后,大家都认识到了雾霾的危害。
左图显示了中国某地前后雾霾的对比,右图显示了大气加热过程的示意图。
阅读图片并完成以下问题。
1.“高处不胜寒”体现了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b.③c.④d.⑤2.雾霾天气时,右图中的()A.① 减少B。
② 减少C。
③ 增加D。
⑤ 增长下图为加拿大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部分城市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温尼伯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4.造成温尼伯和莱斯布里奇两个城市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下垫面b.海陆位置c.洋流d.地形下图显示了某一地区降水量和风速的月变化。
阅读图片并完成以下问题。
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料5.图中所示区域最有可能位于中国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华北地区d.华南地区6.该地区春季风力相对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受冷锋影响频繁b.受东南季风影响c、温度上升导致强对流运动。
D.植被萎缩导致地面摩擦减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亚洲部分地区某一时刻近地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
判断此时P的风向()a.西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东北风8.地面a、B、C和D中的气压可能等于地面q()a.B.B.C.D中的气压一段时期内,我国东部某区域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出现多日睛好天气,该系统中心位于右图中b地。
左图为摄影爱好者在该地一公园内所拍摄的景观照片。
椐此完成下面小题.9.若受此系统持续影响,则该地区可能a.空气质量越来越差b.风力明显增大c.昼夜温差减小d.阴雨连绵10.如果a和C也受废物天气系统的控制,与C相比,a的天气相对a.潮湿和寒冷B.干燥和寒冷C.温暖和干燥D.温暖和潮湿II。
综合问题11.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加拿大冬季最温暖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规律 含答案

[网络构建][名师点拨]本讲复习过程中,应围绕“大气运动”这一核心,把握以下几点:(1)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特点;(4)天气系统变化及其影响;(5)注重对等温线、等压线和天气系统图示及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和判读。
核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环节,如下图所示: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5)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6)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3.气温的分布规律4.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同高度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 (4) 洋流 方法技巧1.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
原因是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2.等温线弯曲与闭合的成因分析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
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目录12考点一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核心提炼·考向探究】61.大气受热过程62.气温73.逆温8【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1考点二大气运动与降水11【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1【核心提炼·考向探究】161.降水162.三圈环流183.水平运动——风19【题型特训·命题预测】19考点三世界气候及其影响22【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2【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71.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272.气候类型的分布283.气候类型的判读284.气候特征描述305.气候的影响31【题型特训·命题预测】31考点四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33【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81.天气系统382.天气系统与天气判断393.气象灾害40【题型特训·命题预测】40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不同(如表)。
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1小时为偏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 .降水多B .受海洋影响强C .风力强D .受山地影响强2.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A.雨雪天气B.温带气旋C.晴朗天气D.冷锋过境【解析】1.2.【答案】1.B 2.C(2022·辽宁卷)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
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
右图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据图可知()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4.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A.冷空气聚集多B.水汽蒸发强C.海平面气压低D.降水量较大5.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A.等压线稀疏区B.气旋大风区C.等压线低值中心D.气旋降水区【解析】3.4.5.【答案】3.D 4.A 5.A(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2021高考地理专题强化训练2—大气运动规律含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二)大气运动规律(2020.江苏省高考模拟)图1为2020年3月6日某地天气预报示意图,图2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 .未来三天最可能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A .反气旋B .气旋C .冷锋D .暖锋[解析]由图示天气预报可知,该地将经历降雨过程,且降水过后气温下降, 可判断是冷锋过境;反气旋过境是晴天,不会降水;气旋影响,气温不会大幅下 降;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
选C 正确。
[答案]C2 .该地3月8日昼夜温差变小,是因为图2中的( )A .①变大、②变小B .①变小、③变大C .②变大、④变小D .③变小、④变大[解析]图示3月8日降水,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 地面的太阳辐射(即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③变小,致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 变小;云层厚夜晚大气的逆辐射强④变大,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
选D 正确。
[答案]D(2020•江苏省高考模拟)下图为某地连续5天气温和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示意小川南中出 2np ....... 今K e 同 小比乳,小阳ftfWl : 叫 Tin .71血时太 口1 • I 遐KX1端射上二一②吸收 图2中 2MV 刷闸⑼-I 丹t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5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A.第1天B.第2天C第3天D.第4天[解析]图中实线代表气温,虚线代表太阳辐射,一天的时间段是从零点到24:00,也就是第二天的零点。
从图中可以看出,五天当中最低气温出现在第二天的凌晨。
因此正确答案选B。
[答案]B4.该地最高气温持续走高的原因是()A.天气持续晴朗无风B.太阳辐射持续增强C大气热量持续盈余D.大气逆辐射逐渐走弱[解析]热量的多少决定了气温的高低,该地最高气温持续升高说明热量在不断地增加。
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辐射除了第一天相对较低之外,其他四天都比较高,并且都达到了峰值800左右。
通过温度可以看出,该季节是当地的夏季,白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热量较多,晚上还没来得及降温,或者说降温消耗的热量远小于白天升温的热量,第二天开始热量持续增加,导致温度不断升高,因此正确答案选C。
2021-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大气运动规律练习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练习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C)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 D.大气环流解析:提取图像信息,等温线主要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且在岛屿中部闭合,联系台湾山脉主要呈东北-西南走向,故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等温线分布是气候规律,而台风是天气活动,不会对等温线造成影响;岛屿东西都近海,故海陆分布不会是影响等温线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而不是气温,故排除。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A)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解析:比较①②③④的降水差异,首先应明确台湾的降水类型主要是夏季的锋面雨,这对台湾各地的影响基本是均衡的。
其次有岛屿东部夏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岛屿西部冬季风山地迎风坡的地形雨,再次为夏季的台风雨,台风是天气现象,对各地降水的影响是随机的,所以该题比较的主要是地形雨对各地的不同影响。
③地在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多地形雨;②④在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地形雨;①地气温高,海拔低,为岛屿西部沿海平原地区,无地形雨,降水最少。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B)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解析:从设问中提取信息“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排除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的④,③地据等温线判断,海拔较高,山地植被的垂直变化导致该地已经不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地气温较高,海拔低,位于岛屿沿海平原,多数地区已开辟为耕地,故无集中分布。
②地既在亚热带,又非平原和高海拔地区,故最有可能集中分布。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4~5题。
4.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C)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解析:夏季受副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少雨无风,形成的雾,被下沉气流下压不易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强化试题
1 2 3 4 5678 9 10 11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解析: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风的形成原理,从高压吹向低压区,可以推断a 线气压值高于c线,A项错误;从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偏向判断此区域是北半球,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即纬线方向延伸)的主导因素是纬度,越向北气温越低,d线气温低于e线,故B错;若e为0 ℃,则该河流有结冰期,但该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注入湖泊),河流没有凌汛现象,C错;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则图中河流注入湖泊,湖水只进不向外排出,因而盐分长期汇集,形成咸水湖,故D项正确。
第3题,该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据其向东南移动可推断冷气团势力强大故为冷锋,且A地即将被该天气系统控制,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C项正确。
答案:2.D 3.C
4.下图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
A.甲地晴朗,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及成因。
甲地位于冷锋锋后,阴雨天气;乙地位于暖锋锋后,多晴朗天气;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丁地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
因此C正确。
答案:C
5.(xx·茂名市一模)读下图某地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 )
A.属温带季风气候
B.冬冷夏热,终年少雨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D.适宜大面积种植小麦
解析:该地最冷月份气温在0 ℃以下,各月降水量均较少,应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其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终年少雨;而降水量较少,所以降水量少于蒸发量;因植被为温带荒漠或草原,所以适宜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故选B。
答案:B
6.(xx·深圳市二模)霜期是指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之间的时段。
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甲、乙、丙、丁四地初霜分别出现在9、10、11、12月,则从甲地到丁地( ) A.霜期越来越长
B.纬度越来越高
C.终霜时间越来越早
D.热量条件越来越差
解析:甲、乙、丙、丁四地初霜分别出现在9、10、11、12月,说明四地纬度越来越低,热量条件越来越好,霜期越来越短,终霜时间越来越早。
选项C正确。
答案:C
7.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
读下图,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解析:该区域位于45°N附近,为西风带影响区域,距海仅有180千米,但西部植被覆盖区与东部高原荒漠区紧邻,显示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巨大差异,所以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B
8.(xx·广州市四校联考)副高西伸北进对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影响很大,根据图中副高的位置可知,图中雨带的形成主要是由哪一种天气系统引起的( )
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反气旋
解析:由图可知该雨带正位于长江中下游,为江淮准静止锋。
答案:C
9.(xx·惠州市4月模拟)2013年9月22日,超强台风“天兔”登陆后移动路径如图所示。
当台风中心位于图示位置时,受其影响,惠州主城区被刮倒的树木最可能倒伏的方向是( )
A.向东 B.向西
C.向北 D.不能确定
解析:当台风中心位于图示位置时,惠州位于台风中心偏西位置,故主城区应该盛行偏西风,所以,被刮倒的树木最可能倒伏的方向是向东,本题选A。
答案:A
(xx·珠海市期末)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最可能有几种气候类型(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11.图示的四个地点中,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由图可知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③为地中海气候,④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10.C 11.A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4分)读以下北半球某区域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B地受________________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
(4分)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地;甲地比乙地________(选择填空)。
(4分)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
(3)图中②地吹________风,近日,将有________锋从④地过境。
说明①地在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8分)
(4)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________(上升,下降)运动。
在②④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________地。
(4分)
(5)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北方这一时期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4分)
解析:本题要依据锋面气旋天气系统相关知识作答。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B地中心气压高,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第(2)题,北半球高压附近风向是从高压指向低压,并向右偏转,图中甲乙两地气压都在1 010 hPa~1 015 hPa之间。
甲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大。
甲地位于冷锋后,气温较低。
甲地位于内陆,空气干燥。
第(3)题,天气变化的描述一般从气温、气压、天气变化3个角度来说明。
第(4)题,冷锋中暖气团被迫抬升。
第(5)题,1月份,我国北方处于冬季,易出现沙尘暴和寒潮天气。
答案:(1)高(2分) 干冷(晴朗)(2分)
(2)c(2分,多选不得分) B(2分,多选不得分)
(3)西南(2分) 冷(2分)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任答2点,共4分)
(4)上升(2分) ④(2分) (5)沙尘暴(2分) 寒潮(2分)
13.(32分)读以下某理想大陆图和气候类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注:其中(a)图为某地气温、降水月份分配图,(b)图为风向(气流)与河流流量示意图,
(c)图为风向与雨量示意图。
(1)据图分析回答三地的气候类型:(a)是______________气候;(b)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_(甲、乙、丙、丁、N)位置;(c)是________________气候。
它处在模式图中________(甲、乙、丙、丁、N)位置。
(10分)
(2)图示(a)(b)(c)3种气候类型中,对种植业发展更有利的是________,对畜牧业发展更有利的是________。
(4分)
(3)(b)图河流为汛期时,它与(c)图都受__________(气压带、风带)控制,此时N地吹________风,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________时针,模式图中与N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________。
(8分)
(4)分析丙处气候分布规律及成因。
(4分)
(5)M为一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地区月平均气温________(大于、小于)0 ℃,降水量________(较多、较小)。
(4分)
(6)假若黄赤交角变为0°时,模式图中气候类型可能不再存在的是( )(2分)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本题要依据气候类型、成因、特点、分布等要素作答。
第(1)题,(a)图气温最低
气温在0 ℃以上,气温高时降水较多,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图中受西风影响时,降水较多,气流下沉时,降水较少,属于地中海气候;(c)常年受西风影响,全年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气候。
第(2)题,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温和湿润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第(3)题,(b)河流为汛期时候,受西风影响,为冬季。
第(4)题,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
第(5)题,该岛屿受海洋影响大,冬季气温大于0 ℃,冬季西北风从海洋上经过,水汽较多,降水较多。
第(6)题,黄赤交角变为0°时,风压带将不再移动,因此以风压带移动为成因的气候类型就不再存在。
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地中海乙温带海洋性甲(每空2分,共10分)
(2)(a) (c)(每空2分,共4分)
(3)盛行西风西北逆(反) 甲(每空2分,共8分)
(4)南北回归线到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陆和西岸。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每条2分,共4分)
(5)大于较多(每空2分,共4分)
(6)B(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