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解读单元名称:走进信息世界。

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使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初步养成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好习惯。

4.初步学会根据目的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认识生字。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的存在及其价值,了解古今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自主策划学习活动并开展活动。

如何在整合中实现这些目标呢?就是要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才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活力得到更多的释放张扬,当然教学就会更加精彩。

1.浏览整组教材,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2.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和《网上呼救》,能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认识这几篇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要点。

3.继续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进一步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体会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调查全家人在一天中获得的信息及渠道,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5.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6.阅读两篇研究报告,认识5个生字。

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7.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8.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解决措施:1放手自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放手合作,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3放手探究,提升探究的水平。

第六单元走进信息世界学习目标 1.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导学案主备:魏桂芳审核:时间:Section A 1a-2c学习目标1掌握四会单词outgoing twin calm serious, athletic note mean2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

.Practising: 运用比较级,谈论人物的个性特征。

【Important points】比较级的变化规则及谈论两人的不同【Learning process】一、学习提纲一预习检测Task 1. 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1、写出下列词的反意词:tall _______thin_______long______ calm______old________good______ 2、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把下列符合要求的单词对号入坐:thin long calm funny quiet serious outgoing smart athleticshort big heavy early interesting beautiful wild1、在词尾直接加er: taller _________________2、以字母e结尾的单词,直接加r: later finer nicer __________________3、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加er: bigger _________________4、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单词,变y为i加er: easier _____________5、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re:_______________more beautiful6、不规则变化词:many/more good little 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提纲二谈论人物的个性特征1、记忆并练习下列对话:—Is that Tara?/That is Tara,isn't it?—No, it isn't. It's Tina. Tara's shorter than Tina.①、对两人进行外貌、性格的比较,应用:形容词比较级+than例:我比我妹妹高。

第六单元《习作 :我想对您说》导学案

第六单元《习作 :我想对您说》导学案

习作《我想对您说》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从这一单元的课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不同方式的父母之爱,在口语交际这个环节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之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我们的人就是父母。

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我们的时候呢?今天,就让我们借助习作平台,把自己想说的话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2..师生齐读习作课题:习作:我想对您说二、目标引领知识与能力1.留意生活中的材料,懂得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说真话,吐真情,感悟温暖的母爱与深深的父爱。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父母理解、接受看法,接纳建议。

过程与方法打开思路,想好要说的话,按顺序列出。

再从中选出几个最想说的写成一封信送给爸爸妈妈,以此真诚沟通,交流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出对爸爸妈妈所说的真心话,表达真情实感;真诚建议父母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诚信交流,表达对父母的爱。

学习重点:选择自己很想对父母说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做到真诚交流,友善建议。

学习难点:表达出真情实感,注意语气和用词。

三、教学过程(一)明确习作任务和写作内容1.问题引领:(1)本次习作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我想对您说”可以说些什么呢?2.学习提示:(1)请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将重要信息做上记号。

(2)明确习作任务和“交流”的话题。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PPT出示:习作任务:把平时想对父母说的话写下来,与他们真心“交流”。

“交流”内容:○可以回忆你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可以讲讲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

○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如,劝他们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

3.梳理小结:通过阅读和交流,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就是向父母说说心里话。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生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生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

2.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知人论世,体会诗人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重难点】熟读成诵,把握诗歌表达的感情,体会诗人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学习过程】预习案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天祥】(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号,吉州庐陵人。

杰出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

代表作品、等。

作者生平:1256年进士考试第一名(状元)。

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征兵勤王。

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

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

1278年在五坡岭(海丰)被俘,次年写《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

1283年1月9日从容就义。

帝昺(bǐ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崖山被元军攻陷,宋朝灭亡。

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下《南安军》。

本诗与《过零丁洋》是写于同一年。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号。

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

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

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

著有、等。

14岁随父亲夏允彝和老师陈子龙起兵抗清。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被捕,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

顺治三年,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夏,作者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

《别云间》就是作者在被解送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

【张养浩】(1270—1329),字,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

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4.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知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及使人中毒的原因。

【难点重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区分 【温故知新】知识点一:碳的单质 (10分) 1.金刚石、石墨和C 60(1)物理性质与用途比较(2) 、 、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它们的不同,因此它们的 存在着很大差异。

(3)木炭具有 结构,它具有 能力, 的吸附能力比木炭强,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 来吸附毒气。

(4)C 60分子是由 构成的,它形似足球,常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

A 充分燃烧生成CO 2 ,化学方程式为B 不充分燃烧生成CO ,化学方程式为③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Fe 2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

知识点二:碳的氧化物 (20分) 1.二氧化碳的性质⑴物理性质: 色, 气味 状态 ,密度比空气 ,溶解性 。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固态,固态二氧化碳叫 ,可用于 。

⑵化学性质:①“三不”:不 、不 、不 。

②与水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其生成物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③与石灰水等碱溶液反应:与石灰水反应方程式为 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

3.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⑴用途:主要表现在 、 、 、化工原料等。

⑵温室效应: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 。

②危害:导致两极的 ,使 ,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使土地 、农业减产等。

③缓解措施: , , 。

4.一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 色 味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

可燃性:CO + O 2 =与CuO 等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O +Fe 203 = 现象 毒性:CO 易与人体内的 结合,便 失去输送氧的能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成长故事”为主题,依次编排了三篇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这三篇课文分别是《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

《牛和鹅》的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陀螺》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

本单元编排的课文,不仅有欢乐的童年,更有经历挫折带来的成长。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另一方面,还要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本单元,要围绕两个语文要素开展教学。

第一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读书”;第二个是“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1.认识本单元35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正确书写41个字,会写4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3.能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4.能设身处地地想被安慰者的心情,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5.《习作》要求学生能按顺序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写完后用修改符号进行改正。

6.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心情,积累本单元成语。

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能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甚至体会人物的心情。

教学难点1.《口语交际》要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导学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会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获胜的可能性。

2、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中的事物。

3、根据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4、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101页思考下列问题:
1、观察主体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在击鼓传花中,每个同学得到花的可能性一样大吗?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3、18个同学,男生得到花的可能性是多少?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是多少?
4、完成101页做一做。

【合作探究】
1、如果18个学生中,男生10人,女生8人,每个同学得到花的可能性是多少?男生女生得到花的可能性又分别是多少?
2、掷一个骰子,朝上点数是3的倍数小明赢,否则小芳赢。

(1)这个游戏公平吗?
(2)小明一定会输吗?
(3)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过关检测】
1、盒子中放2个红球、5个白球,搅拌均匀,闭着眼睛任意取一个,拿出红色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白色呢?
2、盒子中放10张卡片,写着1—10各数,闭着眼睛任意抽一张,抽到5的倍数甲赢,否则乙赢。

(1)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2)请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第六单元《日积月累》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单元以“逐步积累,不断进步”为中心,主要教授了“诗歌赏析”和“行文通顺”这两个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赏析诗歌,同时要了解行文的组织结构和讲究行文的流畅。

下面是本单元的导学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学会欣赏和理解《茉莉花开》这首诗歌。

3.学会用积累的方法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4.学会分析行文的组织结构,讲究行文的流畅。

【教学重点】1.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赏析诗歌。

2.学会分析行文的组织结构和讲究行文的流畅。

【教学难点】1.理解并欣赏《茉莉花开》这首诗歌。

2.运用积累的方法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展示板、学生作品展示墙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描绘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图片中的花是什么花。

2.教师呈现《茉莉花开》这首诗的标题,引导学生猜测这首诗的内容。

第二步:诗歌赏析(10分钟)1.教师朗读或播放《茉莉花开》这首诗。

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诗歌中的词句和意境。

3.教师将诗歌分为几个部分,并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解释每个部分的意义。

第三步:自主学习(20分钟)1.学生阅读《茉莉花开》这首诗,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诗的内容。

2.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赏析诗歌,如分段理解、比较诗歌中的词句等。

3.学生将自己的赏析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展示。

第四步:合作学习(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找出诗中的美丽的词句和意境的表达。

2.学生们将自己的发现写在一张大纸上,贴在学生作品展示墙上。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教师按照学生的要求,选出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2.学生和教师一起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对诗中乐观向上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的流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通顺。
被”。
左窄右宽,提醒学生注意。 3.要引导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通 过合作学习解决识字的问题。
5.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读准 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和
②图片识记“灾”。 ③对比识记“仍 — 奶” “退 —腿”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④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挡水 疏导 驱赶
4.学生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
(2) 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1)在小组内读生字词, 其他同学认
(3) 交流识字的好方法。重点引导
真倾听,听到不正确的及时纠正。
学 生 运 用 熟 字 加 偏 旁 的 识 字 (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
方 法。
(3)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检查自读情况, 要求: 读准确, ①加一加识记“洪、蛇、难、认、
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 (洪水 )
教学生字“洪”。 (1)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 (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观察笔 顺。 (3) 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4.引导质疑。 1.教师范读课文, 引导学生一边倾 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 段?分别写了什么?大禹是怎样 治水的? 2.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3.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 互相检查。
二、读中感悟, 对话文
1.利用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亲历 洪水之灾,感受人们的痛苦。
1.观看课件演示,感受洪水带给人 们的灾难和痛苦。
1.在这部分的教学中, 教师要把时间
每天练一练
爱拼才会赢
本( 用时: 25 分钟 )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 朗读课文, 把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画出来, 进行交流。
3.在学生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 关键词句,进行想象、对比,感 受大禹治水的艰辛、治水方法的
价。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 导入新 课( 用时: 3 分钟 )
1.复习检查生字、 词。朗读本课词 语。
2.提出本课目标:大禹为什么要 治水?他是怎样治水的,结果怎 样?
1.学生朗读生字、 词。要求读准确。 2.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读词时要求有一定的速度,不要拖 腔拉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1.观察老师写课题,认识人物。 认真读好人名。 2.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大禹的 资料。 学生朗读课题。
3.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合 作,学习生字“洪”。 (1)交流识字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 法识记“洪”字。 (2)观察教师示范,书空。 (3)描红临写。 4.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布置作 业( 用时: 2 分钟 )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 地读给家人听。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 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 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 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 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圈画关 键词句,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地 方。
烘托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1.认识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理解“洪水、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依据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重点 )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难点 )
6.指导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朗读课文, 语:
挡水 疏导 驱赶
6.齐读课文。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指导学生再 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 组得多。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 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 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左右 结构的字“难、被”的书写要领。 4.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1.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一 共有 4 个自然段, 分别写了洪水泛 滥给老百姓带来灾难与痛苦; 大禹 的父亲鲧也治水, 但失败了; 大禹 治水, 离开家整整十三年, 三过家 门而不入;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 水,最后洪水退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圈画
教学提示
补充课外资料是为了对人物有全面 的了解。在介绍的时候,力求简洁 明了。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 己对大禹的了解。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学生 )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
课时安排 教学环节
一、板书课题, 引出课 文( 用时: 3 分钟 )
二、初步感知, 学习生 字( 用时: 25 分钟 )
2 课时
教师指导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了不起的 英雄人物 —— 大禹。 2.教师板书“大禹”,指导学生 读好名字。引导学生介绍自己了 解到的大禹的资料。 3.板书完整课题, 指导学生朗读。
1.重点正音: “ 难、认、产 ”是前鼻 音, “洪、伤、仍、耕 ”是后鼻音。 2.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 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本课生字
每天练一练
爱拼才会赢
三、出示生字, 指导书 写( 用时: 10 分钟 )
(1) 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 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
本课要学的生字,反复认读。 3.学生小组活动。
爱拼才会赢 课题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15 大禹治水
导学案设计
大禹治水
课型
新授课
《大禹治水》是一个有关伟大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主要叙述了上古时代 大禹率领民众治理洪水的故事。它承载着让学生理解何为奉献的重任。课文语言比较简练,让孩子们通过读
中悟,悟中读去深刻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辛,从而感受大禹的奉献精神。这个故事虽然流传千古,但是,上古 时代距离今天十分遥远,孩子们可能在理解治水艰辛这一部分有些困难。这就需要老师运用情景渲染、对比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 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 做书空练习。 4.学生描红、临写。
结构,发挥教师的示范功能,范写 并进行指导。
5.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 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5.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 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2.教师要注重书写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