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职业教育

合集下载

德国职业教育的探析和思考

德国职业教育的探析和思考

德国职业教育的探析和思考德国职业教育是世界闻名的,其实施模式和质量一直备受各国教育界的关注和借鉴。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其完善的体系和长期的积累,同时也是德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德国职业教育的体系、特点、优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析和思考。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体系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主要由工业企业、学校、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多方共同组成,形成了既有法定依据,又有行业参与的完整体系。

在学校教育中,职业教育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进行选择。

除了学校教育,很多学生在职业教育学习的同时也会接受实习培训,与企业紧密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校和企业也会进行合作,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具备实际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双轨制”,即学校和企业两条轨道并行。

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接受理论教育,也会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这种双轨制使得学生既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在毕业后能够顺利地就业。

德国职业教育还非常注重个性化培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形成差异化的教学模式。

而且,德国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非常贴近实际工作需求,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工作岗位,做出积极的贡献。

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采用了学校和企业双轨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

2.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由于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德国职业教育的学习内容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顺利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有更好的表现。

3. 强调实际操作技能。

德国职业教育不仅注重传授理论知识,更加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能够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4. 个性化培养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 为何备受青睐?

德国职业教育 为何备受青睐?

德国职业教育,为何备受青睐?二战后,遭受重创的德国快速恢复,在短短几十年里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这背后的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公认最重要的,那就是:德国推行了成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

近几年,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争相赴德国学习并引入双元制职业教育。

那么,德国的职业教育,为什么会这么受青睐呢?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校企合作,即学生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教育,然后去培训企业做学徒工。

得益于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接地气的教育模式,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和企业所需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能接触生产第一线,学习实用技能,就业适应能力大大提升,所以“毕业即就业”对德国年轻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另外,数据显示:德国青年失业率常年保持在7%以下,远低于欧盟16.8%的平均水平。

在这点上,“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可没。

根据一项德国的舆论调查,对于年轻人择业,九成德国家庭都推荐“技术人员”这一职业。

不同于中国,蓝领技术人员在德国社会享有较高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他们赚的多,不容易失业等表层原因,还因为社会观念和教育制度等深层原因。

看看德国一众名人的履历,你就会发现,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在青年时期做过学徒工。

比如,奔驰的创始人戴姆勒曾经在一家机械制造公司做学徒;德国前总理默克尔,青少年时期也曾在一家化学厂做学徒工。

所以,在德国,蓝领、白领与公务员之间的社会地位没有高低之分,技工是中产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对于自己的职业拥有极高的认同感,这也是支撑职业教育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此外,双元制教育受到追捧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它实现了与高等教育的贯通。

即使进入了具有“双元制”教育属性的应用技术大学,学生也有机会获得硕士等高等教育学历。

由此,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德国职业教育的探析和思考

德国职业教育的探析和思考

德国职业教育的探析和思考引言:职业教育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劳动者技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德国职业教育作为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其独特的模式和成就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德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组织架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加以探析,以期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德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渊源德国职业教育源于中世纪的行会制度,行会通过职业集会和职业协会对学徒的培训进行规范。

19世纪中叶以后,德国职业学校形成并发展壮大,成为培养各类技术工人和中级技术人员的重要途径。

20世纪初,德国职业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创新,193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组织架构德国职业教育以联邦制为基础,分为联邦级、州级和地方级三个层次。

联邦政府负责制定整体政策和制度,州级政府负责协调和推行政策,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的实施和管理。

德国职业教育还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行政管理机构、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行业工会等,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

三、德国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德国职业教育的典型培养模式是“双重制度”,即校内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学生在学校接受基础理论和通用技术的教育,同时到企业进行实践和实训,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该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协调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和就业保障。

四、德国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德国职业教育运行的基础是行业协会和工会的作用,它们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和管理权力。

行业协会负责制定职业标准和课程大纲,工会负责监督和评估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质量。

德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文件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制度安排和财政保障。

五、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给予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以很多启示。

要加强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完善各级政府的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

要倡导“双重制度”的培养模式,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职业教育体系一直以来备受瞩目。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介绍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优势和发展趋势。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实践导向。

德国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在课堂上,学生将会接触到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实际操作。

课程设置紧密联系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使得德国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

德国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特点是学生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中,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会进行实习和实训,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

这种实际经验的积累,使得学生更容易就业并且有更强的应变能力。

另外,德国职业教育还注重技能认证和职业发展。

在德国,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完备的体系,不同的职业有不同的学习和实践要求。

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可以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

这些证书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认可。

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德国职业教育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德国的技工教育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一流的,其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技术工人。

这使得德国在制造业和工程领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在未来,德国职业教育将继续推进创新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德国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

同时,德国也将加大对技术工人培养的力度,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技术工种的学习和职业发展。

总之,德国职业教育以其实践导向、学生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技能认证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等特点而备受瞩目。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不仅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认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认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学习领域1:机电一体化系统里的功能关联分析 第一学年 教学参考时间:40 小时
教学目标: 学生在研究技术设备时,应遵守和使用相应的规程和守则。学生能借助和使用技术资料和各
种原理,寻找出解决方案。学生掌握分析功能关联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并加以记录。在团队小组中, 针对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展开积极地讨论。
读懂方块电路图并根据这些图认识信号流、物质流、能量流和基本的作用原理。从数据处 理到生成工作结果的各种方法。
— 15 —
3.进一步了解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
3.1 培训规则
3.1.2培训规则的内容
至少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 培训职业名称 ② 培训期限(Duration) ③ 培训职业描述(Occupational profile) ④ 培训课程框架/培训计划(Training Plan) ⑤ 考试要求(Examination)
— 12 —
2.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与标准简介
2.2 德国职业教育法规与标准 2.2.2德国职业教育标准
③ “双元制”的参与主体与教育标准的结构示意图
— 13 —
Part 03
进一步了解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
— 14 —
3.进一步了解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
3.1 培训规则
3.1.1培训规则的产生
① 起源于20世纪初 ② 法律依据:联邦职业教育法 ③ 经济部与联邦职教所决定修改哪些职业的培训规则 ④ 联邦职教所组织专家团队开发 ⑤ 目前共有328个培训规则
2.2 德国职业教育法规与标准
2.2.2德国职业教育标准
① 培训规则 德国没有独立的社会职业标准 德国联邦职教研究所BiBB与各个职业教育利益主体合作开发 《培训规则》---法律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石

德国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

雷夏丽
15
四、 职业教育考核
(三)考核方式
培训与考核相分离
德 国 职 业 教 育
1、由行业委员会组织 考试委员会必须有同等数量的雇主和雇员代表参加
2、考试
中期考试 时间:培训1~ 1.5年 目的:检查培训企业的培训计划的落实
雷夏丽
16
四、 职业教育考核
2、考试
结业考试
时间:培训完全结束
德 国 职 业 教 育
雷夏丽
8
企业(培训中心)+职业学校=3 ~3.5年 实践教学(70%)+理论教学(30%)
在企业工作(2 ~3年
第一出口:熟练技术工人
德 国 职 业 教 育
职业提高学校毕业 技术员学校 第二出口: 技术员
雷夏丽
9
二、德国的职业教育
四、职业教育专业设臵
经济工程 :银行、数据处理、贸易、手工业经济、工业经 济、媒体与信息经济、国际市场、公共经济、运输、税收 和审计等
雷夏丽
18
五、 职业教育教师准入
职业学校教师
2、教师考试
德 国 职 业 教 育
第二次国家考试 论文,专业教学法、教育法的口试 3、专业从业要求 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
4、继续学习
雷夏丽
19
五、 职业教育教师准入
企业培训教师
对培训师的培训内容有lO个模块计500学时
基础知识(20) 学会为学生个人发展制定培训计划(20)
高等专科学校
18
文 理 中 学
职业 高中 实科 中学 小 学 教
双轨制
15(16)
主体中学 育
10 6
雷夏丽
3
一、德国的教育体系
第Ⅰ次分流后的三类中学在校生比例大致为:1:2:3 第Ⅱ次分流普高与职高在校生之比 29:71 (16岁至19岁)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的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职业教育成为了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强国和职业教育的典范,其职业教育体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本文将从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优势和挑战出发,探讨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1. 学制长、质量高: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其学制一般为3-4年,内容涵盖了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在毕业后具备了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

2. 联合培养、产教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是企业培养,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学历与技能并重:在德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重,从技能人才到高等教育学历,各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1. 适应劳动市场需求: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大大减少了失业率。

2. 技能优势明显: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在各个行业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为德国的制造业、服务业等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3. 教育与产业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了教育和产业的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1. 学历歧视:尽管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十分发达,但是在社会认可度上仍然存在学历歧视的问题,许多人认为只有高等教育才是成功的保障,而忽视了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

2. 教师短缺: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加,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面临着教师短缺的问题,急需更多的优秀教师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3. 技能更新不及时:由于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职业教育系统存在技能更新不及时的问题,使得一些毕业生的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完全匹配。

四、德国职业教育对中国的启示结语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中国的职业教育改革也应该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学校和产业的紧密合作、学历与技能并重等方面入手,使职业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德国的职业教育简介

德国的职业教育简介

德国的职业教育简介德国的职业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一。

它与传统的学术教育并列,并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技能和知识,以帮助他们在职业领域中取得成功。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学徒制度和职业技术学校。

学徒制度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注重学徒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学徒在企业中获得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在学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学徒制度是一种受益双方的合作,学生可以获得有偿的实习机会,而企业则能通过培养新员工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在德国,学徒制度与职业技术学校相互配合,共同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教育。

职业技术学校提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机会,以补充学徒制度中的实践经验。

通过将学术和实践相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技能。

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开放多样,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赋选择不同的职业方向,并获得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资格认可。

德国的职业教育支持个人发展,鼓励学生在职业领域中取得成功。

德国的职业教育还注重培养实用技能和职业素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各种实际的职业场景,提高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此外,职业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适应职业环境并与他人合作。

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和借鉴。

德国的职业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为德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也来自于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

总的来说,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它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

通过学徒制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结合,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培养出了一大批有实际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才。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其他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借鉴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4
GRUNDSCHULE 小学
3 2
1
Dr oec. Roland Lohse
06.12.2019 Seite 7
职业的学校教育与准备 双元制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Schulbildung und Vorbereitung auf den Beruf
Berufsorientierung - Schülerpraktikum
120.00% 100.00%
100%
80.00%
60.00%
40.00% 20.00%
8.57%
0.00%
Dr oec. Roland Lohse
Export pro Einw. 国内生产总值及出口量比较
06.12.2019 Seite 4
基础 Grundlagen
►Gesamtgesellschaftlicher Konsens: Jeder junge Mensch in Deutschland soll einen beruflichen Abschluss erwerben können.
Deutschland – China im Vergleich 德中比较
BIP/Kopf 100% : 14,64% 41.513 $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00% : 23,48% 39.028 $
6.076 $ nominal 公稱 9.162 $ kaufkraftbereinigt 基於購買力
Berufsbildung in Deutschland 德国的职业教育
Dr oec. Roland Lohse
06.12.2019 Seite 2
比较 Vergleich
1. Bevölkerungszahl 人口总数:
Deutschland 德国 81.305.856
China 中国
1.339.724.852
Vollzeitschulpflicht: 10 Jahre 义务教育:十年
Berufsvorbereitungsjahr 职业预备年
HAUPTSCHULE
主体中学
REALSCHULE
实科中学
12
11
GYMNASIUM
文理综合中学
10 9
8
~25%
~40%
~25%
7
6
Orientierungsstufe 定位阶段
Verhältnis 比例 ~ 1:16,5
2. Anfängerzahl in der Berufsbildung, jährlich 每年职业教育的入学人数:
Verhältnis比例
~ 1:18
Dr oec. Roland Lohse
06.12.2019 Seite 3
国内生产总值及出口量比较 Vergleich Brutto-Inlandprodukt (BIP) und Export
Ha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
1 Vollzeitschule (Berufsfachschule)
1全日制(职业学校)
2 Teilzeitschule (Duales System)
2部分时间制(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3 Teilzeitstudium (Duales Studium)
文理综合中学
10 9
8
~25%
~40%
~25%
7
6
Orientierungsstufe 定位阶段
5
4
GRUNDSCHULE 小学
3 2
1
Dr oec. Roland Lohse
06.12.2019 Seite 8
职业的学校教育与准备 双元制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Schulbildung und Vorbereitung auf den Beruf
整个社会共识: 在德国每个年轻人都应该能够获得职业资格。
► Ziel: Erwerb umfassender beruflicher Handlungskompetenz sowie der Fähigkeit und Bereitschaft zum lebenslangen Lernen
目标: 培养全面的职业行动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 Hauptweg: Duale Berufsausbildung basierend auf Kooperation von Staat und Privatwirtschaft
主要途径: 双元制职业培训理念基于国家和私有制经济的合作
► Basis: Berufsbildungsgesetz
基础:职业教育法
Berufsausbildung (2 …3,5 Jahre)
职业培训 (2 … 3,5 年)
Erstausbildung kostenlos
初级职业培训 免费
Berufsvorbereitungsjahr 职业预备年
HAUPTSCHULE
主体中学
3部分时间制(双元制大学学习)
Dr oec. Roland Lohse
06.12.2019 Seite 6
职业的学校教育与准备 双元制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Schulbildung und Vorbereitung auf den Beruf
Hochschulreife
符合大学入学条件
Klasse 年级
Dr oec. Roland Lohse
06.12.2019 Seite 5
职业的学校教育与准备 双元制职业教育运行机制 Schulbildung und Vorbereitung auf den Beruf
Schulbildung und Vorbereitung auf den Beruf
职业的学校教育与准备
职业定位 – 学生实习
Hochschulreife
符合大学入学条件
Klasse 年级
Vollzeitschulpflicht: 10 Jahre 义务教育:十年
Berufsvorbereitungsjahr 职业预备年
HAUPTSCHULE
主体中学
REALSCHULE
实科中学
12
11
GYMNASIUM
Die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Internationale Zusammenarbeit (GIZ) GmbH
德意志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协会
Dr. oec. Roland Lohse 博士罗兰 ·洛斯 -
2013 2013
Dr oec. Roland Lohse
06.12.2019 Seite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