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垃圾的危害》教案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2. 培养学生垃圾分类、减少垃圾产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垃圾对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危害,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垃圾分类,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垃圾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垃圾对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危害。
3. 采用互动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垃圾分类的经验和方法。
4. 利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垃圾分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3.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学生对垃圾的了解,引出课题。
2. 讲解:介绍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
3. 案例分析:展示垃圾对环境、人类和动物的危害案例。
4.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分享经验。
5.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6. 总结: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养成环保生活习惯。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垃圾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垃圾危害环境、人类和动物的认识程度。
3. 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调整。
4. 反思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实际意义,是否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八、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环保的认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的实际情况。
3. 开展校园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4. 举办垃圾分类创意大赛,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提出更多有效的垃圾分类方法。
九、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价,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024年垃圾的危害幼儿园教案

2024年垃圾的危害幼儿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环保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环保》,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垃圾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垃圾的分类及每种垃圾的危害。
2. 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卡、PPT、垃圾危害视频、环保小故事。
学具:画笔、彩纸、垃圾袋、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室内外的垃圾,提出问题:“垃圾从哪里来?它们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危害?”(2)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的垃圾分类方法。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2)讲解垃圾分类图卡,让幼儿了解各类垃圾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垃圾危害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2)结合环保小故事,让幼儿明白减少垃圾产生的重要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并进行分享。
(2)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小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图卡2. 垃圾危害及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3. 环保口号: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家里一周产生的垃圾种类及数量,并思考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2. 答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家庭垃圾分类及减少垃圾产生的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垃圾危害的认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环保意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

2024年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材第四章《环保生活从我做起》,详细内容为第一课时《垃圾的危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危害。
2. 学会简单的生活垃圾减量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危害PPT、环保行为视频。
2. 学具:垃圾分类玩具、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垃圾填埋场、焚烧厂的图片,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发幼儿关注垃圾问题。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垃圾的分类、危害以及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让幼儿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垃圾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5分钟)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如何减少垃圾产生的经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5. 视频观看(5分钟)播放环保行为视频,让幼儿了解环保行为的重要性。
7. 课堂评价(5分钟)通过提问、观察等方式,了解幼儿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危害:污染环境、影响健康、占用资源。
3. 减少垃圾方法:拒绝一次性用品、减少购物包装、重复使用物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家庭中观察垃圾分类情况,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记录。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完成一次家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答案:记录实践活动过程,分享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2)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垃圾的危害》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垃圾的危害》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垃圾处理不当会带来的危害。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2.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2 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学会垃圾分类、回收。
3.3 分组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垃圾分类游戏道具等。
4.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环保小故事,引起幼儿对垃圾危害的兴趣。
5.2 基本概念:介绍垃圾、垃圾分类、回收等基本概念。
5.3 实例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5.4 游戏环节:进行垃圾分类游戏,让幼儿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5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强调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5.6 课后作业:布置一个简单的垃圾分类任务,让幼儿在课后实践。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通过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游戏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估幼儿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2 评价方法:观察法、问答法、作业分析法。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回顾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环节,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7.2 反思时间: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也可在教案更新时进行综合反思。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拓展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校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小竞赛、环保手工制作等。
8.2 拓展资源:利用社区资源,如带领幼儿参观垃圾处理站,让幼儿亲身体验垃圾处理过程。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

《垃圾的危害》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基本概念,知道垃圾的来源和处理方式。
2. 使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垃圾的危害。
2. 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垃圾的基本概念。
2. 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难点:1. 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和优化。
2. 环保行为的实践与推广。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和工具。
3. 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指导。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场景,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式。
Step 3: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如污染土壤、水源、空气等,并分析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和优化。
Step 4:小组讨论1.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2. 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3. 怎样推广环保行为,让更多人参与垃圾分类和环保行动?Step 5:课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模拟垃圾分类游戏、实地参观垃圾处理场等。
Step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总结垃圾的危害,并提出具体的环保措施。
Step 7: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垃圾处理和环保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Step 8: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方面的提升。
六、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第1课时:垃圾的基本概念与来源(30分钟)1. 垃圾的定义与分类(10分钟)2. 垃圾的来源与产生量(15分钟)3. 垃圾处理方式简介(5分钟)第2课时:垃圾对环境的危害(30分钟)1. 垃圾对土壤的危害(10分钟)2. 垃圾对水源的危害(10分钟)3. 垃圾对空气的危害(5分钟)4. 垃圾对生物的危害(5分钟)第3课时:垃圾处理方式的优化(30分钟)1. 传统垃圾处理方式(10分钟)2. 现代垃圾处理技术(15分钟)3. 垃圾处理方式的优化探讨(5分钟)第4课时:环保行为的实践与推广(30分钟)1. 个人环保行为(10分钟)2. 社区环保行动(10分钟)3. 社会环保宣传(5分钟)4. 环保行为的推广策略(5分钟)第5课时:总结与展望(30分钟)1. 垃圾的危害回顾(10分钟)2. 学生感悟分享(10分钟)3. 环保行动计划(5分钟)4. 课程总结与展望(5分钟)七、教学策略与措施: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垃圾问题的直观认识。
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

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材第四章《环保与生活》第二节《垃圾的危害》。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垃圾的分类、了解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学习如何减少垃圾产生及正确处理垃圾。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垃圾的分类及各类垃圾的特点。
2. 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3. 学会减少垃圾产生和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重点: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正确处理垃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动画视频、环保实践操作材料。
学具:垃圾分类盒、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校园垃圾桶,观察垃圾的分类情况,引导幼儿关注垃圾问题。
2. 讲解垃圾的分类(10分钟)教师展示垃圾分类图卡,讲解各类垃圾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会分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动画视频讲解垃圾处理过程,让幼儿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5. 学习减少垃圾产生和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10分钟)教师讲解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购物自备环保袋等。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处理方法:分类投放、减少产生、循环利用。
3. 环保实践:使用环保袋、减少一次性用品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家里的垃圾桶,标注出各类垃圾。
2. 答案:正确画出垃圾桶,并正确标注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垃圾的危害,学会了垃圾分类和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环保实践情况,引导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高环保意识。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厂,深入了解垃圾处理过程,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

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案二《垃圾的危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环保系列教材第四章《垃圾的危害》,详细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如何减少垃圾产生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各种垃圾的特点。
2. 使幼儿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幼儿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的分类及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重点: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实物、PPT课件、环保视频。
学具:垃圾分类盒、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垃圾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种类,引导幼儿关注垃圾问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课件,讲解垃圾的分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等内容。
3.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垃圾分类图卡,引导幼儿进行垃圾分类练习,解答幼儿在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垃圾分类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环保视频观看(5分钟)观看环保视频,让幼儿了解环保的重要性,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3. 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节约使用、重复利用、分类回收。
七、作业设计(1)调查家里一天的垃圾产生情况,并尝试进行分类。
(2)用画笔记录下垃圾分类的过程,写下自己的感受。
2. 答案:(1)垃圾分类情况记录表。
(2)幼儿的绘画作品及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等。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垃圾处理场,了解垃圾处理过程。
(2)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鼓励幼儿在家庭、社区等场合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的危害教案

垃圾的危害教案垃圾的危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了解垃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3.培养学生正确处理垃圾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2.垃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3.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环保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垃圾的危害的兴趣。
2.呈现教学内容:(1)垃圾对环境的危害: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呈现,向学生介绍垃圾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垃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呈现,向学生介绍垃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细菌滋生、传染疾病等。
3.讨论与互动:(1)学生小组间展开讨论,讨论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2)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垃圾对土壤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影响农作物生长?- 垃圾对水源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影响饮用水的安全?- 垃圾对大气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影响空气质量?- 垃圾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少细菌和传染病的滋生?4.总结归纳: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出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加深学生对垃圾危害的认识。
5.延伸拓展:(1)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正确处理垃圾,如分类投放、资源回收等。
(2)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宣传正确处理垃圾的重要性。
(3)教师鼓励学生在家庭中推广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并记录相关的实践经验。
6.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垃圾危害的作文,包括垃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垃圾的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 污染土壤- 污染水源- 污染大气-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细菌滋生- 传染疾病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分类投放- 资源回收五、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2.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
3.课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工作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的危害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
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录象带、钢琴曲磁带和“表扬章”。
3、实物投影仪所用文字(三彩二白一空)。
4、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5、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 一) 、展板内容如下:
前言
同学们,你们了解慈溪吗?你们了解慈溪市每天产生的垃圾是怎
样处理的吗?
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主要分为清扫、收集、运输和处理四个环节。
同学们每天在马路上看到的清洁工人,大部分是清扫街道和收集垃圾的。
清洁工人们大约每天 4至5点上班,晚上会工作到 10点。
工作的时间长,工作量也相当大。
他们中平均年龄将近40岁,有些还是年过半百的老人。
慈溪市的这些垃圾除了来自街道的各个小区外,大部分来自宾馆、饭店、农贸市场等等,一天之内产生的垃圾量相当庞大,如
果不加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所有的垃圾都在中转站装好,统一运送
到填埋厂,不焚烧,不堆肥,全部填埋掉。
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你能为慈溪做些什么呢?
( 二) 、照片说明:
老人:看到这位年过五旬的老人,你能从他的笑容中体会到清洁
工人的劳累与艰辛吗?
扫街皇:橘黄色的扫街皇可以清扫慈溪市的条条大路,它是我们
城市的“美容师”啊!
垃圾箱: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垃圾箱哦!它的作用可大了。
你知道
慈溪市有多少这样的垃圾箱吗?
没有分类的垃圾:所有的垃圾都堆在一起,这样使那些能利用的垃圾也无法再利用。
你能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吗?
大家伙:慈溪市所有的垃圾,都是通过这个“大家伙”统一装好后,再运输到垃圾填埋厂进行处理。
你见过这个笨重的“大家伙”吗?
工人工作:清洁工人们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
没有他们,哪有
我们清新美丽的城市。
他们才是慈溪市的“大功臣”。
倾倒:清洁工人们就是这样一车一车,把分散在慈溪市大街小巷
的垃圾收集起来,运输到垃圾中转站。
你能感受清洁工人们在烈日和
寒风中的辛苦吗?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
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慈溪市约有30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 1天之内,慈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 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 365天计算,慈溪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300000千克300吨
月9000000千克9000吨
年109500000 千克 109500 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慈溪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
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慈溪市大大小
小的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慈溪市就有那么多的
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
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观看录象:(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慈溪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
录象中去看看慈溪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慈溪市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
在大街小巷,影响慈溪的形象吗?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
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能接受吗?”
4、教师提出研究要求:
活动建议:
(1)、研究方案时,大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小组的集
体智慧,各抒己见。
(2)、每小组一人负责记录方案。
(3)、交流方案时,每小组派一个同学做小组汇报发言。
三、研究方案:(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
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一、有机垃圾: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
包括: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二、无机垃圾: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又称危险废弃物。
包括: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
方案。
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
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2 年10月25日)
消除白色污染的好办法:连碟子一起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开发环保产品,以取代传统的纸杯、
纸碟、饭盒。
波兰一家面粉厂的厂主维索茨基想出了制造能吃得下肚
的环保杯碟。
他把磨完小麦剩下的麸子压制成各种大小杯碟和碗具,适合旅行野餐或开生日会。
人们可以在餐后将这些环保杯碟吃掉。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2年 10月22日)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
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那作为慈溪市的小市民,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试一试)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班级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六、活动小结:(看一看)
1、“时光总是短暂,老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研究这个世界级
的难题,觉得很开心,你们呢?能说说你的此刻的感受吗?”
2、“同学们还没有完成的宣传稿可叫你们的班主任帮忙。
等你
们完成了这份宣传工作,你们打算怎么做呢?(指名说)通过大家的宣传,我想我们一定能让地球重新变美丽、变整洁(拿下地球上的“垃圾”字样)。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份礼物,想看吗?这是老师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在慈溪市区拍摄到的有关垃圾处理的照片和一些文字。
我把它贴出来,也请同学们把你们的方案贴到前面的展板上,我们大家一起来办个成果展,参观参观!”
3、学生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