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选修部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合集下载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3) ________;给殖民地带来了 深重的灾难;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解读】 早期的殖民掠夺较多地体现为野蛮的暴力掠 夺,表现在:第一,奴役和屠杀当地居民;第二,掠夺殖民 地的金银财富;第三,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
自我校对 ①商品经济 ②资本主义 ③达·伽马 ④美洲 ⑤麦哲伦 ⑥商业 ⑦价格 ⑧贸易 ⑨封建制度 ⑩资本主义 17 法国
经济史 思想文化史
单元知识梳理 一、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 (1)原因:①________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新贵 族与封建势力达成妥协。 【解读】 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意味着英国将建立资 本主义的国家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资产阶级政府采取了一系 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措施,并积极开拓海外的殖民地。这 一切再加上当时欧洲的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运动 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2)过程:③________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 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④________的航路;⑤ ________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解读】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 说的正确性。
(3)影响: a.引发欧洲⑥________革命和⑦________革命。 【解读】 商业革命的表现有:世界市场拓展,商品种 类增多,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商业强国崛起,开始出现全球 性的经济关系。价格革命的表现是: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 值,投机活跃。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法国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1)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 建势力。 (2)1792 ________制,建立法兰西第一 ________国。
自我校对 ①1688 ②君主立宪 ③责任内阁 ④议会 ⑤统而不治 ⑥内 阁 ⑦议会 ⑧联邦制 ⑨联邦 ⑩参众两院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历史主观启示(共43张PPT)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历史主观启示(共43张PPT)

(2)历史要素联系法:历史要素经常作为解决问题的答案。 如,世界近代史方面:①有关工业革命的话题上,常使用: “资本主义的发展、资金、市场、劳动力、政治前提、环境 条件、技术、原料”“近代化的进程”“工业化”“世界市 场的形成”“全球化”;②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话题上, 常使用:“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宗教宽容、信仰自由、
的狂潮;③在分析一战后至二战前的历史阶段特征时,应结 合:十月革命、苏联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制确立、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④ 在分析二战后阶段特征时,应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 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标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 成、“冷战”的开始、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 约的形成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争霸、中美关系正常
中国近代史方面:①在关于近代中国经济问题上,常使 用:“通商口岸、商品倾销、自然经济瓦解、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兴起、 初步发展、迅速发展、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不 平衡性、三座大山、、技术力量薄弱、资金少、规模小、先 天不足、后天畸形”“收回利权”“实业救国”;②在关于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问题上,常使用:“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矛盾加深、救亡图存、自强自救”“扶清灭洋、西学东 渐、民权平等、达尔文进化论、维新变法、三民主义、民主 共和、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工农武装割 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综合材料信息或材料之间信息的关系,得出结论。注意: 解读单个材料要利用所给的结构提示,如分号、句号、破折 号、省略号等,多个材料一定有一个主题要先明确,形成系 统性的认识,关注时间线索、结论线索、人的线索、概念线 索等。
二、第二问:一般会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所学的背景回答问题 注意: (1)全面性的背景关键词: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 域的因素,互找因素,如政治问题找经济和文化,再结合时 间进行判断。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常考点汇总必修一 政治史部分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常考点汇总必修一 政治史部分

3.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有,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是 相对的,政治方面体现为分封制。 4.宗法制有利于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特权, 把“国”和“家”密切结合起来。 5.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 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二、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1.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 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西汉)、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 制(元),等重要制度。
2.外交领域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一边 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 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参加的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 加的重要国际会议;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 “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
(3)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共同纲领》 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蒙古自治区早在1947 年成立,其他民族自治区在建国后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中国的基本民族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保障了民族团结 和国家统一,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4)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 革的重点;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进宪法,中国进入建设 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美国1787年宪法 贯彻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确立了主权在民原则、中央集 权原则以及联邦制原则,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政治制度。
3.法国、德国代议制的确立 (1)法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 确立了共和政体。其特点是共和派和保守派长期反复斗争, 历程曲折漫长。 (2)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君主 立宪制政体。其特点有:德意志皇帝控制行政权和军队,拥 有广泛的权力;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帝 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 浓厚封建专制、军国主义色彩。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热点专题三、儒学思想的演变与西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热点专题三、儒学思想的演变与西

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考 查。儒学思想演变历程、人文精神的特点以及与经济发展、 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热点。专链接点①: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儒学思想的形成。 教材链接点②: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材链接点③: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教材链接点④: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儒学焕发活力。 教材链接点⑤:近代西学东渐历程与对儒学地位的冲击 及对儒学态度的改变。
2.近现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地位与价值 教材链接点①:文艺复兴运动与近代社会的进步。 教材链接点②:宗教改革与人文精神的发展。 教材链接点③:启蒙运动与人文精神的成熟。
请做:课时作业(二十)
三、儒学思想的演变与西方人文思想的影响
专题热点解读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实现 “中国梦”的重要举措之一;每年一度的曲阜孔子文化节的 举办,时下兴起的国学研究热,全球创办孔子学院热,充分 证明了中国以儒学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的魅力;近代西方 人文精神,是西方倡导的普世价值观,其精华被广泛吸取和 应用。儒学思想与西方人文精神,凝结了东西方历代哲人的 深邃思考,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热点专题六、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热点专题六、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

教材链接点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巴黎公社、十月 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等)。 教材链接点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与法制 建设历程。
2.经济工业化、市场化 教材链接点①:近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 展与经济全球化历程(新航路开辟与西欧殖民扩张、两次工业 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等)。 教材链接点②: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历程(近代中 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外近(现)代化的历程、特点及评价,中外近代化道路的 对比等一直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点。高考多运用图文材料, 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对中外近代化历程、结果及影响的理解 认识,分析比较综合评价中外近现代化差异及特点等。
专题史实链接 1.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教材链接点①: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英、 美、法、德)。 教材链接点②:近代中国追求民主政治的探索(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追 求等)。
请做:课时作业(二十三)
教材链接点③: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工业化的历程。 教材链接点④: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建设与经济体制 改革的历程。
3.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教材链接点①: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兴起与发展(文艺复 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 教材链接点②:近代欧洲民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材链接点③: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演变(自由主 义、凯恩斯主义等)。 教材链接点④: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历程、特点及影 响(林、魏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六、近代以来中西方的近代化道路
专题热点解读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 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 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 变革,具体说就是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 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 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近代化按其性质分为资本主义性质和 社会主义性质两类范畴的近代化。

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二轮历史复习四、近现代世界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借鉴.ppt

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二轮历史复习四、近现代世界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借鉴.ppt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教材链接点③: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二战后,以美国为 代表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发展,主张 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 政策的主要依据。主要特征是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 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教材链接点④:二战后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体系,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 全球化趋势加快。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四、近现代世界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 模式的探索与借鉴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专题热点解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制度,经济模式是经济制度 的具体体现。所谓经济体制就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决 策并执行有关生产、收入和消费决策的一组机制和制度,任 何经济体制都是由决策结构、经营结构和动力结构组成的; 所谓经济模式是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一定标准划分,如按 社会制度或生产方式划分,可分为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
Hale Waihona Puke 高考调研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2.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教材链接点①:十月革命后,列宁以新经济政策为核心,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探索出了一 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教材链接点②:斯大林时期主张利用行政手段建立高度 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1936年 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历史
专题教材知识链接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教材链接点①: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以英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 式,主要特征是工业资本运作、采取机器大生产、自由竞争、 自由贸易。 教材链接点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从19世纪末至20 世纪40年代,私人垄断资本产生,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其主要特征是垄断资本占主导地位,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更 加盛行。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工业文明时期的世界和中国

(2)侵华国家:日本。 (3)时间:1894—1895年。 (4)条约:1895年③《________》。 【解读】 《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南京条约》角度基本
相同,但危害甚大,大片领土的割让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 野心;大量赔款迫使清政府对外进行政治借款,列强借机操 纵中国经济命脉;重庆作为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列强侵略势 力大大深入内地;允许列强在华设厂满足了列强资本输出的 要求,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
(5)影响: a.④________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
b.列强掀起⑤________的狂潮。 【解读】 《马关条约》中有关土地的割让激起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欲望。
c.中国各阶层展开⑥________的斗争。 【解读】 在甲午战争影响下中国人民进行的抗争有:戊 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 d.标志着⑦________的破产。
(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④________的阴谋;体现了 中国人民反侵略的⑤________精神。
2.辛亥革命 (1)条件: a.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⑥________。 b.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的⑦“________”成为指导 思想。 【解读】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反帝的主
张、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不可能 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索取巨额赔款目的是长期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既维护清政府 的反动统治,又从政治、军事等方面加以严格控制。
(5)影响:
a. ________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
________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我校对 ①工业革命 ②商品市场 ③马关条约 ④大大加深了 ⑤瓜分 中国 ⑥救亡图存 ⑦洋务运动 ⑧垄断资本主义 ⑨义和团 ⑩1900 辛丑条约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常考点汇总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中学《高考调研》2016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高考常考点汇总必修二 经济史部分

三、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1.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1)成就:“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 工业化体系;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 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956年中共八 大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2)失误: ①1958年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其特 点是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愿 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 ②“大跃进”运动: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 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的高指标、瞎指挥、浮 夸风等。其结果是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 错误在经济领域的体现。
②宋元明清: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镇 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宋元时期城市商品经济 繁荣,出现了夜市和晓市,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明清 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 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2)经济政策: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明清推行闭关锁 国政策。
6.1927-1936年,国民政府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民族工业有了较快发展。 7.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美国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陷入困境。 8.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大因素;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 提。
五、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1.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展现的是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 这种繁荣并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真实体现,资本家受利 益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原本存在的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 盾尖锐化。
2.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加强对国家经济生活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 定和发展的责任。总之,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 调整。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开始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中期,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 积”(积贫、积弱)现象,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 (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 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 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省兵”措施,实行保甲法、保马法、 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改考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 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2)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推行的封建化 改革,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 格局。虽然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比欧 洲先行一步进入了封建时代,并且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封建 文明,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 向”,窒息了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对后世产生了 十分消极的影响。
2.主要措施 (1)颁布“解负令”,废除公私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 (2)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3)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4)建立四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并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 权力机关。
3.基本特点 (1)理念:节制、中庸、公平、平等、和谐。 (2)性质: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影响 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的轨道,为雅典民主政 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积极作用: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 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 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消极作用: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 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解读】 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公元前6世纪梭伦改革和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时代相近, 但性质与结果大相径庭。 (1)梭伦改革是雅典工商业奴隶主推行的反对氏族贵族专 权的奴隶制改革,奠定了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基石,对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背景 (1)国内:马木路克首领们争权夺利,导致埃及政局混乱, 社会动荡不安。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尖锐。 (2)国外: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 埃及倾销商品,使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
2.内容 (1)土地制度:将一部分土地分成小块出租给农民,只征 收统一的土地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 (2)经济: ①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 种。 ②工业: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初 步建立埃及的民族工业。
(3)政治体制: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国务会 议和咨议会,在地方设立各级行政机构。 (4)文化教育: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创 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讲学,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 学。 (5)军事: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实行征兵制,建 立军事学校。
2.过程 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 教改革运动的序幕。随后加尔文在瑞士,亨利八世在英国也 进行了改革。 3.主要内容 (1)马丁·路德: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2)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3)亨利八世:建立起附属于王权和政府的民族教会。
4.实质 在宗教外衣下进行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思想解放 和社会运动。是继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历史作用 (1)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2)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为 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3.性质 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4.评价 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民族的封建化,促进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读】 关于少数民族封建化 (1)指处于奴隶社会或是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在政治、经 济、文化等方面向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过渡转化。 (2)其主要表现是在生产方式上由渔猎、放牧向农耕转化; 在政治上采用汉族封建的官制、法律。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 程,也是中原封建生产方式和文化向边疆地区传播的过程。
三、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 的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措施 (1)实行均田制。 (2)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 (3)整顿吏治。 (4)迁都洛阳。 (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二、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 分封制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2.内容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 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 制 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
3.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取得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 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现 象。 (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 神被完全改变。
五.欧洲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方面: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教会的专 制形成尖锐矛盾,成为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2)政治方面: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天主教一统天下 的局面。 (3)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后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推动了 人们的思想解放。
专题四 选 修 部 分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最新考纲要求 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 法 5.欧洲的宗教改革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7.俄国农奴制 改革 8.明治维新 9.戊戌变法
教材知识梳理 一、梭伦改革 1.背景 公元前7世纪末,雅典工商业发展;贵族和平民的矛盾 激化;雅典当时面临外敌入侵,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 政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