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 E1T1接口总结
E1接口介绍及其配置

E1接口介绍及其配置一、E1接口的基本概念E1接口是一种基于时间分割多路复用的数字传输接口,采用PCM编码方式将多路信号通过TDM技术复用在同一条物理链路上进行传输。
它的传输速率为2.048Mbps,可以同时传输30个语音信道。
E1接口采用双线制,即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使用一对电缆进行传输。
二、E1接口的特点2.可靠性:E1接口采用差错检测和纠正技术,能够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并纠正传输中的错误,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3.灵活性:E1接口可以同时传输多路信号,例如语音、数据和图像等,能够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4.同步性:E1接口采用TDM技术进行复用,可以确保不同信号之间的同步传输,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5.易于扩展:E1接口支持通过多路复用器将多个E1信道进行扩展,提供更大的传输带宽。
三、E1接口的配置方法在配置E1接口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网络设备的硬件支持情况以及系统的软件版本。
以下是E1接口配置的基本步骤:1. 确认E1接口的状态:使用命令"show interface e1"可以查看E1接口的状态信息,包括接口的工作状态、物理连接状态、传输速率等。
2. 配置E1接口的参数:使用命令"config interface e1"可以进入E1接口的配置模式,然后可以设置接口的相关参数,例如传输速率、时钟源、帧结构等。
3. 配置E1接口的物理连接:使用命令"config interface e1"可以配置E1接口的物理连接,包括电缆的连接方式、接口模块的插拔等。
4. 配置E1接口的信号传输方式:使用命令"config interface e1"可以配置E1接口的信号传输方式,包括信号的编码方式、纠错编码等。
5. 配置E1接口的时钟源:E1接口的时钟源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命令"config interface e1"设置E1接口的时钟源,可以选择外部时钟源、内部时钟源或自动选择。
E1---E3、E1、T3接口和2M业务

E1---E3、E1、T3接口和2M业务北美的24路脉码调制PCM简称T1,速率是1.544Mbit/s 欧洲的30路脉码调制PCM简称E1,速率是2.048Mbit/s我国采用的是欧洲的E1标准。
E1的一个时分复用帧(其长度T=125us)共划分为32相等的时隙,时隙的编号为CH0~CH31。
其中时隙CH0用作帧同步用,时隙CH16用来传送信令,剩下CH1~CH15和CH17~CH31共30个时隙用作30个话路。
每个时隙传送8bit,因此共用256bit。
每秒传送8000个帧,因此PCM一次群E1的数据率就是2.048Mbit/s。
北美使用的T1系统共有24个话路,每个话路采样脉冲用7bit 编码,然后再加上1位信令码元,因此一个话路占用8bit。
帧同步码是在24路的编码之后加上1bit,这样每帧共有193bit,因此T1一次群的数据率为1.544Mbit/s。
当需要更高的数据率时,就可以采用复用的方法,4个一次群就可以构成一个二次群。
各高次群的话路数和数据率如下表所示:------------------------------------------------------------------------系统类型 | 一次群 | 二次群 | 三次群 | 四次群 | 五次群------------------------------------------------------------------------欧洲体制 | 符号 | E1 | E2 | E3 | E4 | E5| 话路数 | 30 | 120 | 480 | 1920 | 7680| 数据率 | 2.048 | 8.448 | 34.368 | 139.264| 565.148| (Mbit/s) | | | | |-----------------------------------------------------------------------北美体制 | 符号 | T1 | T2 | T3 | T4 || 话路数 | 24 | 96 | 672 | 4032 || 数据率 | 1.544 | 6.312 | 44.736 | 274.176|| (Mbit/s) | | | | |什么是2M数字中继业务2M数字中继业务---是指用户信息通过速率为2Mb/s的全透明数字电路通道,与我公司固定电话网进行交换的业务。
e1接口_精品文档

E1接口简介E1接口是一种数字传输接口标准,通常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和电话通信。
它是TDM(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一种应用,支持多路语音和数据传输。
本文将介绍E1接口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
基本原理E1接口使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传输数字信号。
它采用2.048Mbps的速率,将传输数据分成32个时隙,每个时隙有64Kbps的容量。
其中一个时隙用于传输管理性数据,即D信道,用于传输控制信息和信令。
其余31个时隙用于传输用户数据,即B信道,用于传输语音和数据。
E1接口使用HDB3(高密度双极性3级)编码方式,可以实现传输稳定和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特性。
数据在发送端经过HDB3编码后,传输到接收端进行解码。
这种编码方式可以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特性E1接口具有以下特性:1.高速传输:E1接口的速率为2.048Mbps,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语音通信。
2.多路复用:E1接口的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将多个通信信道合并传输,提高传输效率。
3.双工通信:E1接口支持双向通信,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数据。
4.错误检测和纠正:E1接口使用HDB3编码,可以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和纠正错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5.灵活配置:E1接口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配置通信信道,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应用E1接口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电信运营商:E1接口常用于电话通信网络中的传输链路,用于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
2.数据通信:E1接口可用于数据通信网络中的传输链路,支持高速数据传输,适用于互联网接入、局域网互联等场景。
3.无线通信:E1接口可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传输链路,支持语音和数据传输。
4.远程监控:E1接口可用于远程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传输和数据传输,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配置示例以下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配置E1接口:```markdown # E1接口配置示例接口配置interface e1 0/0/0description E1接口示例clock source internalframing crc4通道配置e1 0/0/0timeslot 1-30crc4 enable``` 通过以上配置示例,可以实现对E1接口的基本配置和通道的灵活配置。
E1接口介绍分析

E1接口介绍分析
E1接口的物理层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通常在欧洲、南美洲、中东地区使用。
E1接口的传输速率为2.048 Mbps,由32个时分多路复用(TDM)信道组成,每个信道的速率为64 kbps,其中30个信道用于用户数据传输,另外两个信道用于时隙同步和帧同步。
E1接口采用HDB3(高阶差分双二进制)编码方式,它使用4个不同的电平来代表二进制数据,以提高传输效率和信号质量。
HDB3编码还增加了数据的可靠性,可以通过检测非正常的编码序列来检测和纠正错误。
E1接口的帧结构由ITU定义为30个8位字节的时间槽组成,每个时间槽用于传输用户数据或用于控制和同步目的。
其中,第16个时间槽被保留用于帧同步和时隙同步,而第17个时间槽用于信令和告警信息。
E1接口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点对点连接和多点连接。
在点对点连接中,两个设备直接通过专用线路连接;而在多点连接中,多个设备通过分支器和连接器连接到同一条线路上。
多点连接可以节省成本,并且可以同时与多个设备进行通信。
E1接口还支持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两种方式。
在同步传输中,传输速率和时钟信号由主设备提供,以保持所有设备的同步。
异步传输中,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时钟信号,但速率必须保持一致。
同步传输适用于对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而异步传输适用于对时延要求较低的应用。
H3C_E1和T1配置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E1 和T1 配置 ...............................................................................................................1-1 1.1 E1 和T1 语音简介............................................................................................................... 1-1 1.1.1 E1 和T1 语音概述 .................................................................................................... 1-1 1.1.2 E1 和T1 接口的使用方法 ......................................................................................... 1-2 1.1.3 E1 和T1 语音的特性 ................................................................................................ 1-3 1.2 E1 和T1 配置任务简介 ....................................................................................................... 1-4 1.3 配置E1 语音接口基本参数.................................................................................................. 1-5 1.3.1 配置E1 接口的TDM时钟源 ...................................................................................... 1-5 1.3.2 配置E1 语音接口的分帧方式和线路编码格式 .......................................................... 1-6 1.3.3 创建E1 语音接口的TS组.......................................................................................... 1-7 1.4 配置T1 语音接口基本参数.................................................................................................. 1-7 1.4.1 配置T1 接口的TDM时钟源....................................................................................... 1-7 1.4.2 配置T1 语音接口的分帧方式和线路编码格式 .......................................................... 1-8 1.4.3 创建T1 语音接口的TS组.......................................................................................... 1-8 1.5 配置TS组对应的语音用户线............................................................................................... 1-8 1.5.1 配置准备 .................................................................................................................. 1-9 1.5.2 配置TS组对应的语音用户线的基本功能 .................................................................. 1-9 1.5.3 配置检测DTMF码的敏感度.................................................................................... 1-10 1.5.4 配置音量调节功能.................................................................................................. 1-10 1.5.5 配置回音调节功能.................................................................................................. 1-11 1.5.6 配置舒适噪音功能.................................................................................................. 1-12 1.5.7 配置和拨号策略相关的选项 ................................................................................... 1-12 1.6 配置POTS语音实体与逻辑语音用户线的绑定关系 .......................................................... 1-13 1.7 配置R2 信令 ..................................................................................................................... 1-13 1.7.1 R2 信令介绍........................................................................................................... 1-13 1.7.2 配置R2 信令基本参数 ............................................................................................ 1-19 1.7.3 配置R2 数字线路信令 ............................................................................................ 1-22 1.7.4 配置R2 记发器信令................................................................................................ 1-23 1.8 配置DSS1 和QSIG信令.................................................................................................... 1-25 1.9 配置数字E&M信令............................................................................................................ 1-25 1.9.1 配置数字E&M信令的启动方式............................................................................... 1-25 1.9.2 配置数字E&M信令的接收和发送信令 .................................................................... 1-27 1.9.3 配置数字E&M信令的时间调节功能........................................................................ 1-28 1.9.4 查询指定时隙的中继电路....................................................................................... 1-29 1.10 配置数字LGS信令 .......................................................................................................... 1-29 1.10.1 配置数字LGS信令的时间调节功能 ...................................................................... 1-29
e1接口(t1接口用于本国)[精彩]
![e1接口(t1接口用于本国)[精彩]](https://img.taocdn.com/s3/m/391c4b5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4.png)
E1接口(T1接口用于外国)T1、E1指中继线类型,即:用户的PBX连接到电信局的中继线类型。
T1主要应用于北美、欧洲、香港等地区我国使用E1中继。
E1的一个好处在于可以传送主叫的号码(ANI)E1可以同时传送30路通话,T1可以同时传送24路通话…………E1是欧洲标准,我国也使用这个标准,2048K;T1是北美标准,日本好像也是的,1544K。
在传输上用的非常的普遍。
E1最本来的用法是在用作语音交换机的数字中继时,是把一条E1作为32个64K来用,但是时隙0和时隙15是传输控制信令用,所以一条E1可以传30路话音。
这是在接入服务器上(如华为8010,北电的CVX1800等)说的E1,而和通常在路由器上说的E1概念有些不一样。
在路由器上的E1是不能划分时隙的,只能做2M线使用。
CE1的传输线路的带宽是2048K,它和E1的区别主要在于:E1不能划分时隙,CE1能划分时隙。
CE1的每个时隙是64K,一共有32个时隙,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划分为n*64K,例如:128K,256K等等。
CE1的0和15时隙是不用来传输用户的数据流量,0时隙是传送同步号,15时隙传送控制信令,这样实际能用的只有30个时隙,所以在具体配置CE1划分时隙时,要注意些了。
CE1 和E1 也可以互联,但是CE1必须当E1来使用,即不可分时隙使用。
因为CE1比较灵活,所以我们能常常碰到CE1。
1.一条E1是2.048M的链路,用PCM编码。
2.一个E1的帧长为256个bit,分为32个时隙,一个时隙为8个bit。
3.每秒有8k个E1的帧通过接口,即8K*256=2048kbps。
4.每个时隙在E1帧中占8bit,8*8k=64k,即一条E1中含有32个64K。
E1帧结构E1有成帧,成复帧与不成帧三种方式,在成帧的E1中第0时隙用于传输帧同步数据,其余31个时隙可以用于传输有效数据;在成复帧的E1中,除了第0时隙外,第16时隙是用于传输信令的,只有第1到15,第17到第31共30个时隙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而在不成帧的E1中,所有32个时隙都可用于传输有效数据.一. E1基础知识E1信道的帧结构简述在E1信道中,8bit组成一个时隙(TS),由32个时隙组成了一个帧(F),16个帧组成一个复帧(MF)。
E1和T1技术介绍

语音目录目录E1和T1 (1)E1和T1简介 (1)E1和T1语音功能简介 (1)E1和T1语音的特性 (1)E1和T1E1和T1简介PDH(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准同步数字体系)体系中包含两种主要的通信系统:E1系统和T1系统。
ITU-T建议的E1系统主要应用于欧洲;ANSI建议的T1系统主要应用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地。
E1和T1具有相同的采样频率(8kHz)、PCM帧长度(125μs)、每编码字位数(8bit)、时隙位速率(64kbit/s)。
E1和T1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特性,如:E1采用13折线的A律编解码,T1采用15折线μ律编解码;E1每个PCM基群帧包含32个时隙,T1为24个时隙;E1每个PCM基群帧包含256比特,T1每个基群帧为193比特。
因此,E1提供2.048Mbit/s的速率带宽,而T1提供速率带宽为1.544Mbit/s。
E1和T1语音功能简介E1和T1主要提供与PSTN侧语音和信令的中继。
为了实现该功能,必须在路由器上提供相应的E1和T1语音接口,并提供适合在E1和T1线路上进行语音传输的一系列功能。
E1语音接口的物理接口为VE1接口,T1语音接口的物理接口为VT1接口。
采用E1和T1线路进行语音传输的组网时,PSTN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通过E1和T1中继线路连接。
基本组网如图1所示。
图1E1和T1语音系统组网图采用E1和T1语音方式,路由器可以提供更多路的语音通讯,极大地提高了路由器的利用率和支持的业务范围。
E1和T1语音的特性E1和T1语音具备以下特征:1. 支持的信令方式E1和T1接口支持R2信令、数字E&M信令、数字LGS信令(Loop-start & Ground-start Signaling,环路启动与地启动信令)和ISDN PRI接口上的DSS1用户信令和QSIG信令。
z DSS1和QSIG用户信令是ISDN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D通路上采用的信令,由数据链路层协议和用于基本呼叫控制的第三层协议组成。
H3CNE总结

osi各层协议及应用的网络设备OSI七层模型OSI七层模型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OSI参考模型 VS TCP/IP参考模Tcp/ip 七层模型:TCP/IP各层对应的协议TCP/IP的层对应的TCP/IP协议应用在各层的硬件设备应用层(Application):应用程序网关(application gateway)Telnet: 远程登录(在应用层连接两部分应用程序)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t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POP3(Post Office Ptotocol):邮局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传输层(Transport):传输网关(transport gateway)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在传输层连接两个网络)UDP(User Data Potocol):用户数据协议SSL 安全套接顺序包交换(Sequenced Packet Exchange)协议。
是IPX协议簇中的第四层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相当于TCP/IP协议簇中的TCP协议网络层(Internet):多协议路由器(multiprotocol router)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协议(在异构网络间转发分组)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逆地址解析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 Protocol):因特网组管理协议BOOTP (Bootstrap):可选安全启动协议IPX: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IPX:Internetwork Packet Exchange protocol)是一个专用的协议簇,它主要由Novell NetWare操作系统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E1/T1各接口说明目前,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存在两种时分复用系统,一种是ITU-T推荐的E1系统,广泛应用于欧洲以及中国;一种是由ANSI推荐的T1系统,主要应用于北美和日本(日本采用的J1,与T1基本相似,可以算作T1系统)。
第一部分CE1/PRI接口(1)E1工作方式(也称为非通道化工作方式)它相当于一个不分时隙、数据带宽为2Mbps的接口,其逻辑特性与同步串口相同,支持PPP、帧中继、LAPB和X.25等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
(2)CE1/PRI工作方式(也称为通道化工作方式)当CE1/PRI接口使用CE1/PRI工作方式时,它在物理上分为32个时隙,对应编号为0~31,其中0时隙用于传输同步信息。
对该接口有两种使用方法:CE1接口和PRI接口。
○1、当将接口作为CE1接口使用时,可以将除0时隙外的全部时隙任意分成若干组(channel set),每组时隙捆绑以后,作为一个接口使用,其逻辑特性与同步串口相同,支持PPP、帧中继、LAPB和X.25等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
○2、当将接口作为PRI接口使用时,时隙16被作为D信道来传输信令,因此,只能从除0和16时隙以外的时隙中随意选出一组时隙作为B信道,将它们同16时隙一起,捆绑为一个pri set,作为一个接口使用,其逻辑特性与ISDN PRI 接口相同,支持PPP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可以配置DCC 等参数。
配置方法总结:(1)进入指定CE1/PRI接口:controller e1 number(2) 设置CE1/PRI接口匹配的传输线路长度: cable { long | short }long(缺省):表示接收器的衰减为-43db;short:表示接收器的衰减为-10db。
(3) 设置接口工作方式:using e1(工作在E1方式)或using ce1(工作在CE1/PRI方式,缺省)(4) 若为E1方式,则直接进入系统自动创建的Serial接口:interface serial number:0若为CE1方式,则需要先指定为channel-set或pri-set:○1、channel-set set-number timeslot-list range,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Serial 接口serial number:set-number。
此接口的逻辑特性与同步串口相同。
进入方式为:interface serial number:set-number○2、pri-set [ timeslot-list range],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Serial接口serial number:15。
它在逻辑上等同于一个ISDN PRI接口。
进入方式为:interface serial number:15需要注意的是:○1、对于CE1/PRI接口,只有利用命令using ce1使其工作在CE1/PRI方式时才可以被捆绑为channel set。
在一个CE1/PRI接口上可以捆绑出多达31个channel set。
○2、对于CE1/PRI接口,只有利用命令using ce1使其工作在CE1/PRI方式时,才可以被捆绑为pri set。
在将CE1/PRI接口捆绑为pri set时,如果不指定捆绑的时隙,则会将所有时隙捆绑起来,形成一个类似30B+D的ISDN PRI接口。
如果捆绑的时隙只有一个16时隙,则会捆绑失败。
在一个CE1/PRI接口上同时只能捆绑出一个pri set。
○3、CE1/PRI接口工作在CE1/PRI方式下时,支持crc4和no-crc4(缺省)两种帧格式。
其中crc4帧格式支持对物理帧进行4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而no-crc4帧格式则不支持。
○4、非成帧模式下,CE1/PRI接口相当于同步串口(这里称之为E1接口),没有“帧”的概念,因此不需要用AIS告警来进行帧同步,此时可以关闭AIS告警检测。
但是,某些用户提出特殊需求――希望通过AIS告警快速感知对端E1接口的UP/DOWN的变化,此时需要将AIS告警检测开关打开。
需要注意,非成帧模式下打开AIS告警检测开关会出现以下情况:若此时对端的帧间填充符(也称为idle码)配置为0xff(默认为0x7e),最初会因为链路层协议没有UP,数据量很小,链路上传送的都是帧间填充符0xff,此时E1接口会收到大量的逻辑“1”,而E1接口的物理层芯片会误将这些填充符当作对方发来的AIS告警(AIS告警也是大量的逻辑“1”),从而导致链路无法UP。
此时,必须将AIS告警检测开关关闭,链路方可以正常UP。
只有CE1/PRI接口工作在非成帧模式(配置using e1命令)下,打开/关闭AIS告警开关命令才有效。
成帧模式下,缺省已经打开AIS告警检测开关,进行帧同步检测,不能配置该命令。
第二部分E1-F接口E1-F接口是指部分(Fractional)化E1接口,它是CE1/PRI接口的简化版本。
在E1接入应用中,如果不需要划分出多个通道组(channel set)或不需要ISDN PRI功能,使用CE1/PRI接口就显得浪费。
此时,可以利用E1-F接口来满足这些简单的E1接入需求。
相对CE1/PRI接口而言,使用E1-F接口是一种低价位的E1接入方案。
与CE1/PRI接口相比,E1-F接口的特点有:(1)工作在成帧方式时,E1-F接口只能将时隙捆绑为一个通道组,而CE1/PRI接口可以将时隙任意分组,捆绑出多个通道组。
(2)E1-F接口不支持PRI工作方式。
E1-F接口拥有两种工作方式:成帧方式和非成帧方式。
E1-F接口缺省工作在成帧方式。
(1)当E1-F接口工作于非成帧方式时,它相当于一个不分时隙、数据带宽为2048kbps的接口,其逻辑特性与同步串口相同,支持PPP、HDLC、帧中继、LAPB和X.25等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
(2)当E1-F接口工作于成帧方式时,它在物理上分为32个时隙,对应编号为0~31。
其中0时隙用于传输同步信息,其余时隙可以被任意捆绑成一个通道组(channel set),E1-F接口的速率为n×64kbps,其逻辑特性与同步串口相同,支持PPP、帧中继、LAPB和X.25等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
配置方法总结:(1)与CE1/PRI接口不同,E1-F接口没有Controller视图。
系统将E1-F接口识别为一个同步串口,进入E1-F接口的视图就是进入相应串口的视图;E1-F接口排列顺序与同步串口相同,它们与同步串口一起进行编号。
(2) 设置E1-F接口工作在非成帧方式:fe1 unframed设置E1-F接口工作在成帧方式:undo fe1 unframed(缺省)(3) 当E1-F接口工作在成帧方式时,可以对接口上的时隙进行捆绑:fe1 timeslot-list range在进入相应串口进行配置时,应注意:○1、缺省情况下,E1-F接口对所有时隙进行捆绑。
因为E1-F接口的0时隙被用于传输同步信息,所以,当对E1-F接口的时隙进行全部捆绑时,实际捆绑的时隙为1~31时隙。
与CE1/PRI接口不同的是,在E1-F接口上只能捆绑出一个通道组(channel set),捆绑出的通道组就对应当前的同步串口。
而在CE1/PRI接口上可以捆绑出多个通道组,并且每捆绑一个通道组,系统都会自动生成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同步串口。
○2、E1-F接口支持两种线路编解码格式:ami格式和hdb3(缺省)格式。
○3、E1-F接口工作在成帧方式时,支持crc4和no-crc4(缺省)两种帧格式。
其中crc4帧格式支持对物理帧进行4比特的循环冗余校验,而no-crc4帧格式则不支持。
第三部分CT1/PRI接口T1线路由24个多路复用信道组成,即一个T1基群帧DS1包含24个DS0(64kbps)时隙,每个时隙有8个bit位,另外还有1 bit作帧同步位(framing bit),故每个基群帧共24 X 8+1=193bit。
由于每秒钟可以传送8000帧,故DS1的传送速率为193 X 8k=1.544 Mbps。
CT1/PRI接口只能工作在通道化工作方式,它有两种使用方法:(1)当作为CT1接口使用时,可以将全部时隙(时隙1~24)任意地分成若干组,每组时隙捆绑为一个channel set。
每组时隙捆绑后系统自动生成一个接口,其逻辑上等同于同步串口,支持PPP、帧中继、LAPB和X.25等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
(2)当作为PRI接口使用时,由于编号为24的时隙用作D信道传输信令,因此只能从除24时隙以外的时隙中随意选出一组时隙作为B信道,将它们同24时隙一起捆绑为一个pri set,作为一个接口使用,其逻辑特性等同于ISDN PRI 口,支持PPP数据链路层协议,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可以配置DCC等参数。
配置方法总结:(1)进入指定CT1/PRI接口:controller t1 number(2) 设置CT1/PRI接口匹配的传输线路长度:cable long { 0db | -7.5db | -15db | -22.5db }cable short { 133ft | 266ft | 399ft | 533ft | 655ft }缺省为long 0 db(3) 只能工作在通道化方式下,○1、channel-set s et-number timeslot-list range [ speed { 56k | 64k } ],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Serial接口serial number:set-number。
此接口的逻辑特性与同步串口相同。
进入方式为:interface serial number:set-number○2、pri-set [ timeslot-list range],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Serial接口serial number:23。
它在逻辑上等同于一个ISDN PRI接口。
进入方式为:interface serial number:23在进入相应串口进行配置时,应注意:○1、在一个CT1/PRI接口上可以捆绑出多达24个channel set。
○2、在将CT1/PRI接口捆绑为pri set时,24时隙被用来当作D信道,其余时隙被用来当作B信道。
如果不指定捆绑的时隙,则会将所有时隙捆绑起来,形成一个类似23B+D的ISDN PRI接口。
如果捆绑的时隙只有一个24时隙,则会捆绑失败。
在一个CT1/PRI接口上,同时只能捆绑出一个pri set。
○3、CT1/PRI接口支持两种线路编解码格式:ami格式和b8zs(缺省)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