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压力世界第一

合集下载

情绪与压力

情绪与压力

引例2:过劳死
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肠癌病逝。 52的大中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逝
世。
54岁的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由于心脏骤停在跑步 机上突然辞世。
《中国企业家》杂志对252位活跃在中国商界的企业家的调 查结果显示:90.6%的企业家处于“过劳”状态。
人们认为基本的情绪有六种:
愤怒、害怕、悲伤、快乐、厌恶和惊奇 其他的情绪都被包含在这6类情绪之中
六种基本情绪
快乐 惊奇
害怕 悲伤 愤怒 厌恶
※两点间越近,越容易使人混淆
问题
你认为不同国家的人的情绪表达具有一致性 吗?
Ekman & Friesen(1971)的实验:我能读 懂你的脸
即便是与世隔绝的人也能识别出这六种基本 情绪
与世隔绝的人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过的人没 有差异
恐惧和惊奇的错误率稍微高些
2.2 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positive affect, PA),如快乐、高 兴等,传递的是一种快乐的评价和情感
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 NA),如愤怒、生 气等,传递的是一种负面的情感
在被调查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 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占55%,位列第一 和第四,高于全球平均值48%
上海80%,北京67%名列榜首 压力来源: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
排在前三位
问题
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情绪会对人产生何种影响? 你经历过情绪劳动吗? 压力都有哪些影响? 压力都是消极的吗? 如何处理压力?
情绪(emotion):一种强烈的情感,直接指向人和物
情绪产生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当边缘系统相对不活动时, 人们最为高兴;当边缘系统“的;女性的边缘系统比男性 更活跃

高考材料作文写作技巧训练

高考材料作文写作技巧训练

高考材料作文写作技巧训练高考材料作文写作技巧训练如下:写作技巧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60分)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

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典范的新材料作文。

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旨在启发学生展开辩证思考。

首先,从材料的理解来看:这段材料的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

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

其次,从立意角度来看: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

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而非一个“障碍”,若战胜每一个障碍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有选择地绕开一些障碍,并严重妨碍自己最终目的的实现,那么选择绕道反而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所以学生围绕“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来谈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

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明显应该侧重于“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

毕竟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总是绕道而行,必须要有战胜它的勇气。

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

所以学生围绕“战胜障碍,勇往直前”、“逃避永远不能成功”等观点来展开也是很不错的立意角度。

过劳死袭击转型期中国人

过劳死袭击转型期中国人

过劳死袭击转型期中国人变相加班是"最大凶手"2006-07-25 17:45:43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网友评论 181 条进入论坛《瞭望东方周刊》实习生王宁/北京报道“应该建立合理的劳动定额机制,从根本上遏制企业让工人变相加班的做法”1863年,一位叫玛丽·安沃克利的英国服装女工在连续工作26个小时后因病死亡,伦敦的所有日报都报道了这一骇人的事实,标题出奇地一致:《一个人活活累死》。

100多年后的今天,这句话依然触目惊心。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至少有百万人因“过劳死”过世。

尽管这一数字还存在一些质疑,但在就业压力巨大,视效率为生命的现代社会,工作压力成为高悬于转型期中国人头上的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动力的基础与前提;另一方面,它压抑和改变着人的本性,甚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一个年轻生命的消失2006年5月28日晚,年仅25岁的华为工程师胡新宇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逝。

胡新宇2005年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后,到深圳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据记者了解,工作后,胡新宇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每天晚上加班到9点半以后,乘公司班车回家,第二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上班。

从4月初开始,因所在部门封闭研发新项目,胡新宇连续1个多月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早上9点必须准时到达公司工作。

4月28日,正在上班的胡新宇突感身体不适,随后去了公司的诊所,医生说是感冒。

最终,胡新宇在医院里被确诊为脑膜炎,并转至广州中山附属三院,深度昏迷10多天后再也没有醒过来。

胡新宇的朋友接受《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采访时说,胡新宇生活习惯很好,不吸烟、不喝酒。

在校期间,是一个体育健将,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都玩得很棒。

这样一个爱好运动的阳光男孩,猝然离开人世,让人们心痛不已。

不少网民认为华为对胡新宇的死亡负有责任,矛头直指公司的绩效考评和不合理的加班制度。

胡新宇的女朋友张诗雅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因公司有分ABCD等级的考评制度,如果不加班,考评成绩会很差”,再加上胡新宇是去年刚毕业的新员工,“有年轻人的上进心,很认真敬业,虽然有时候也会抱怨工作辛苦,但还是坚持工作”。

社会压力与健康1

社会压力与健康1
为使社会互动能够实现,人们需要共同行动中的 其他参与者的信息。这些信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一个人的外表;
(2)个人关于其他类似的人的经验;
(3)社会情境;
(4)这个人通过言语和行动向其他人传播的有关 他自己的信息(分享信息)。

分享信息是决定性的,因为它在个人的控制之下, 并代表了此人试图向他人传递的印象——而其他 人很可能会接受这一印象。
生活变化事等级与相应的生活事件(LCU)-社会再适应量表
赫姆斯和瑞研究表明: LCU <150分 健康状况良好 LCU分数>300分的 经常有疾病发生 对生活事件压力程度分类: LCU(150~199分)轻度生活危机 LCU(200~299分)中度生活危机 LCU(300分以上) 高度生活危机
霍姆斯及拉赫根据这种方法的得分预测和压力 相关的疾病: --假如一个人在一年中经历的总压力得分 超过200分,第二年他将50%的可能出现严重 的健康问题; --假如得分超过300分,这个人有75%的 可能在下年中产生严重健康问题。




三种主要的自杀类型:
利己型自杀,人们与社会梳理开来,突然间孤立 无援,并被因此而生的压力击垮; 利己型自杀建立在一个人的心智被过度刺激的基 础上,因为他意识到,自己被剥夺了集体的活动 和集体的意义。 (举例,军官退伍)

失范型自杀,人们突然感到规范体系的错位,此 时,他们的规范和价值变得不再适用,因此社会 控制不再限制他们自杀; 这是一种突然变化的结果,这一变化引发了价值 和规范的崩溃,而这些价值和规范却是他曾经赖 以生存的东西;(邪教、突然陷入贫困)
中国人面临种种压力,已是不争事实。赚钱要趁 早、出名要趁早、升官要趁早,相互攀比你追我 赶的社会已然形成。如此大的压力让一些中国人 等不及,更让一些人变得浮躁、焦虑、暴躁。

现今社会,年轻人压力都大,压力大是过劳死的主要原因

现今社会,年轻人压力都大,压力大是过劳死的主要原因

现今社会,年轻人压力都大,压力大是过劳死的主要原因我看到了一份关于白领健康状况的调查问卷。

调查共收到问卷2600份。

90%的被调查者是20-40岁的白领工人。

调查结果并不乐观。

统计结果表明,不到5%的白领认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状况不到5%,而95%的受访者有或多或少的“亚健康”症状。

79%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不愿与人接触、沟通、讽刺和可疑的人。

也有一些这样的调查,虽然统计数据是不同的,但他们仍然反映了一些现象,表明他们生活不健康和不愉快。

美国参加学术会议时,一个离开大陆十年的中年男子。

当我问他有关他的工作时,他说:“比鸡早起床,晚睡比狗,比牛多,比人挣得少。

”我说,我好像是在家里听到的。

然而,国内版本的最后一句话是“吃得比猪还差”。

中年人也说:“来到美国,生存比发展更重要,谨慎比大胆更重要,金钱比名誉更重要,现金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这些话似乎很可笑,但它们确实反映了中国一些精英人物的生存。

根据调查,中国的精英们每天工作大约14小时。

他们投身于自己的事业,同时又为自己的辉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我们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经久不息地翻开咸鱼,难免有十多年的岁月,皱纹和沧桑。

太难了!一般来说,工作压力太大,这种压力往往是由自己决定的。

这就是劳累过度的原因。

”再者,走到最后,后退一步。

“你为什么不退后一步呢?”你必须写得像胡适先生写的一首诗:“在你做之前,你必须一路走下去。

”钱可以赚,多少钱就够了?你的事业不是你的。

你不能离开地球。

许多人,特别是成功人士,或“准”成功人士,都有成功的高动力,总是想:“我必须成功”和“我必须出名”。

这个想法本身就是“加压”本身。

“减压”的方法正是:“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和“我在追求音乐”。

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

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

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当代年轻人的压力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现代社会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

如何应付这些压力,保持个体的情绪健康,更好地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挑战,是一个现代人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问题。

我国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来自于学习、父母、老师和同伴、环境、自我发展和时间六方面,其中学习压力是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源。

而高中生的升学压力要比初中生大,这是因为高中毕业面临的升学和择业更为迫切。

在现实生活中,由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压力不止一桩。

而且,因每个人遭遇不同,有幸与不幸;有的人因上进不成而有生活压力,有的人因健康不佳而有生活压力,有的人因夫妻不和而有生活压力,也有的人因子女不肖而有生活压力。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心理学家们研究生活压力时,企图分析构成生活压力的来源,藉以了解一般人在不同生活层面上有那些生活事件,会构成他的生活压力。

以先三方面是一般公认生活压力的来源:1、生活改变:为生活事件所形成的生活压力,都会给人以紧张的甚至痛苦的负面情绪经验。

故而生活改变一事所指者,也多半指生活事件之带给人们负面情绪的事件而言。

2、生活琐事:谓生活琐事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且无从逃避的小事件。

此等琐碎事件,虽在性质上每件事的严重性均不足危害于人,但日积月累的结果,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心理学家调查分析,在日常活动中成为生活压力的琐碎事件可归类为以下六个方面1)家用支出方面(2)工作职业方面(3)身心健康方面(4)时间分配方面 5)生活环境方面上述两类生活压力来源,在性质上均属于人与事或人与人关系的外在因素。

除此之外,属于个人内在心理上的困难,也是形成人生活压力的重要原因。

在生活压力的心理因素方面,挫折与冲突是其中最重要的二项。

“中国人压力全球第一”等7则

“中国人压力全球第一”等7则

“中国人压力全球第一”等7则作者:李莉来源:《百科知识》2017年第06期中国人压力全球第一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

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前列。

其中“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造成日本大量中青年人因过度疲劳而猝死。

如今,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一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

《中国之声》报道,我国职场人仅三成能享受带薪休假。

《生命时报》一项调查也显示,所有受访白领中,仅12.28%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健康,超过四成人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不久前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其中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人数急剧上升。

2017年全球最具活力城市全球商业房地产服务及投资管理机构仲量联行不久前发布2017年度城市发展动力指数报告,依据3个领域的42个变量对全球134个主要城市进行分析和评估,有着“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名列榜首,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和美国硅谷分列第二、第三位。

上海、海得拉巴、伦敦、奥斯汀、河内、波士顿和内罗毕依次排在第四至第十位。

报告说,在全球最具活力的30个城市中,技术变革仍是背后的主要驱动力。

这些城市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成功融入全球网络,经济发展速度通常也都高于所在国家的经济增速。

从分布地域来看,亚太城市占了全球30强中的一半,印度超越中国成为拥有全球最具活力城市最多的国家。

在30强城市中,印度占据6席,而该国的技术中心班加罗尔,也首次荣登榜首,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城市。

古代的“灰色收入”“灰色收入”一词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灰色收入”的事实古已有之。

晚清京官的俸禄普遍不高。

如光绪十三年(1887),户部江南司郎中李慈铭一年的工资(含养廉银)是135两银子和大约1200斤糙米。

演讲稿中国人的安全感(3篇)

演讲稿中国人的安全感(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中国人的安全感”的话题。

安全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它关乎我们的身心健康,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

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安全感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又该如何去提升这种安全感呢?首先,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中国人的安全感。

一、经济安全感经济安全感是安全感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的经济安全感得到了显著提升。

1. 就业安全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连续多年保持在5%以下,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

2. 收入安全感: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在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收入安全感不断增强。

3. 财产安全感:随着房价的上涨,我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渐增多。

同时,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理财渠道,增强了财产安全感。

二、社会安全感社会安全感是指人民群众在生活、工作中所感受到的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井然。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工作,加大打击力度,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高。

1. 公共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不断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我国政府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社会治安:我国政府持续开展“平安中国”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社会治安的明显改善,安全感不断增强。

3. 教育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安全,加大投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人民群众对教育安全充满信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压力世界第一每年60万人过劳死
一家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了它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压力最大的国家。

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

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

是人口庞大、社会转型、欲望膨胀,不折不扣的“压力之国”。

“13亿人在同一时间进入假期,8600万人挤上高速公路。


据中国相关部门的统计,这8天内,还有760万人次乘飞机出游,6095万人次坐火车远行,4.25亿人次涌进全国大大小小的旅游景点,7700万人次迈出国门,1800亿元花在国内旅游市场,800亿美元豪掷到其他国家。

有调查显示,八成人将长途旅游作为减压的首选方式。

对于“在路上”的中国人来说,旅游意味着“逃离”——逃离朝九晚五的工作,逃离家庭、单位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

压力到底来自于哪里?
雷格斯的调查显示,“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

三者的背后无非就是个“钱”字。

经济发展下的欲壑难填。

有学者指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着500多年的历史积累,其中的原始积累长达300年,而我们的积累刚刚开始。

别人300年的焦虑,我们要在30年内消化。

膨胀的欲望带来的是急剧增加的压力。

就像日本著名经济战略家大前研一所说,“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缺乏思考的社会现象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流行病。

”如何最快、最多地获取物质资源,成为人们背负的最大压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中青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当社会应提供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保障不够完善时,个人身上的担子就显得尤其沉重。

中国人目前处于两起状态:“生,生不起;死,死不起”,就连殡葬这样本应属于社会保障的项目,都变成大赚死人钱,处处唯利是图。

在西方人的教育里,孩子从小要学会尽一份社会责任;而在中国,尤其是几千年儒家传统教育,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好好学习,长大出人头地,赚大钱,光宗耀祖,父母脸面有光。

这导致很多人成年后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学校一定要考第一名,在单位一定要当官,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思进取,没有出息。

在这样的环境中,压力总是如影随形。

缺少心灵的出口。

压力就像洪水,蓄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释放。

然而,多数中国人的选择是压抑。

很多国人即使出现了失眠、厌食、胃痛等躯体反应,也没有意识去挖掘问题的根源。

缺乏心理学常识,使得人们不愿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他们往往认为:只要找心理医生,就代表有病;心理科学不值得信任;花钱找人“聊天”,不值。

多数中国人不习惯像西方人那样,理性解决心理困扰,他们或隐忍在心底,或干脆通过发火来宣泄,很少求助专业人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迅速发展造成日本大量中青年人因过度疲劳而猝死。

如今,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大国。

一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

巨大的工作压力是导致过劳死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企业存在员工经常加班的现象。

我国职场人仅三成能享受带薪休假,全世界最短。

所有受访白领中,仅12.28%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健康,超过四成人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的调查显示,目前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患精神障碍疾病,其中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人数急剧上升。

如今,抑郁症困扰着中国2600万人。

《柳叶刀》预计,中国患抑郁障碍的人群,有可能达到6100万,且绝大多数从未就诊。

虽然抑郁症的病因很复杂,但压力过大、持续得不到排解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中国的自杀人数目前排在世界首位。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统计显示,全球每天有3000人自杀,其中由于职场压力所导致的自杀,在近年内上升了两倍。

据估计,中国每年有11万左右的自杀者,多处于15岁—34岁,其中近一半是精神健全者。

“有压力觉得累,没压力觉得可怕”,这已经成了中青年人普遍的焦虑。

当压力不断增加,相当一部分人所感觉到的焦虑,就从一种普遍的情绪体验,变成了精神障碍疾病。

在中国,患有精神障碍疾病的自杀未遂者中,近四成患有焦虑症。

住房、工作、婚姻成为引发城市白领和居民焦虑的主要诱因。

远离这个时代,显然是不可能的。

寻找心灵寄托可以作为自己减少不满、排解压力的方式之一。

不管是哪种信仰,其所贯彻的处世之道都会让你心态更平和、减少因欲望过强而产生不良情绪的机会。

我国猝死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

据央视《新闻1+1》报道,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多达55万。

也就是说,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

在北京,1998年120转运救治中青年猝死者80多名,2011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70多名。

我国职场人在公司平均工作时间为8.38小时。

30.3%的人每日工作超过10小时,最长为16小时。

65.8%的职场人回家后需继续为公司工作。

调查还显示,六成上班族因频繁加班身体每况愈下,但面对企业的晋升和淘汰机制,他们常常“自愿加班”。

“白领”阶层有着难以排遣的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一方面,多数企业为了争市场,把业务指标摆在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住房、抚养子女在内的生活成本过高,使得他们不愿放弃一切可以增收、晋升的机会,一头扎进加班的“泥潭”,不断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

职场人士面临的职场压力主要来自工作绩效、职位晋升、职场人际和职业技能四个方面。

68.7%的职场人士正在遭受工作绩效压力。

42.9%的职场人士人际关系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直属上级,而高层领导(36.9%)和同岗同级别同事(34.0%)给职场人士的压力也不可小觑。

绩效压力重如磐石,信任压力更让职场人不堪重负。

近六成职场人对现在的领导和同事信任感一般,只有16.7%的人表示信任感很强。

职场人日常休闲娱乐以“宅”为主,用于体育健身的时间平均每周不到1小时。

62.4%的职场人最近半年内没休假旅行过。

专家提示,当你出现易忘事、做怪梦、下巴疼痛、牙龈疼痛出血、重度痛经等症状时,就要认真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压力过大了。

玩节奏适中、画面轻松的休闲游戏,多吃牛奶、海带、鱼肉等富含钙和维生素B1的食物,都能帮人暂时远离压力,让身心得到放松。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