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 “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的白晳; 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速 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
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 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 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 诗意: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 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
这两句诗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 情态。织女劳而无功,泪如雨下,只因为思 念着她的牛郎,内心饱受折磨,十分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形容清澈。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 委婉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 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 交流。
示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夜晚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皇帝宠 幸之臣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 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 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 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 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落: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 人以灵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 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第3课《古诗三首》 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第3课《古诗三首》 课件-2022-2023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这首诗里,最让你难过的是哪一点?
牛郎和织女,一对 夫妻,两个相爱的人, 只是隔了一条清浅的银 河,却不能见面,不能 说话。
因为不能见面,于是有了离愁,有了刻骨的思念,
你从哪里看出织女的思念?
从这个句子里看出想念,这么 能织的人整天还织不成布来,
这个字让人感觉织女是随意地抚弄着机抒,心思不 在织机上,因为她在想念牛郎呢。
可见心思并不在织布上。
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了“涕泪满衣裳”,杜甫是喜极 而泣,这里的织女是因为太想念了而伤心落泪。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你们觉得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呢?难道他只是在感叹 牛郎织女的境遇吗?
东汉末年,天下之乱。有兴趣的可以 去了解一下“董卓之乱”历史事件。乱世 最苦是百姓,战乱造成无数的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生活中有了许许多多的“牛郎 织女”,所以这首诗写了许许多多人的境 遇,说出了许许多多人的心声。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十五夜望月
十五夜望月
[唐]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当时的皇帝非常喜欢这首诗,他觉得这首诗是在 称赞自己,你觉得皇帝是怎么解读这首诗的呢?
皇帝可能会想:这是在赞美我,赞 美我的恩泽就像这火种一样传递到 干家万户。
但是,当时也有一些皇帝宠幸的官员觉得韩竑是借诗 讽刺自己,你觉得这些宠臣是怎么解读这首诗的呢?
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但 我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在讽 刺我们搞特权,讽刺我们腐败啊。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7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77张PPT)

品诗赏句
如果说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的一般性 描写,那么三四句就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 景了。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先写白昼, 后写夜晚,“日暮”则是转折。寒食节普天之 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才能例外。
读到这里,你会想到些什么?
五、写作特点
全诗融风俗与写景于一体,措语 精致,含蓄深沉,意境优美,格调明 快,是一首难得一见的好诗。
吃冷食
插柳条
担酒上坟
三、理解诗意 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寒食》这首
诗,结合书上的注释,想一想:
处处“飞花” 描写了什么?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为什么要写柳呢?
“汉宫”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轻烟散入”四个字 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皇城里的柳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指春天的京城。
句意: 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
杨花飘散,寒食节时皇城里的 柳树被春风吹弯了腰。
这里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传赐,传送。
这里泛指权贵豪门。
诗意: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皇帝赏赐的蜡
烛,蜡烛燃起的轻烟随着传送的队伍飘散进 了王侯贵族的家。
四、品读古诗
六、课堂小结
这首诗虽然止于描绘,作者本意也未必在于 讥讽,但他抓住的形象本身很典型,因而使读者 意会到比作品更多的内容。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 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中,发 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比许多 刻意讽刺之作更高一筹。
七、延伸拓展
《寒食》写了哪些传统习俗?还 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习俗,查资 料了解一下。
3 古诗三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 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课件)
走马传烛图 汉宫传蜡烛 (日暮时分) 散入五侯家
《寒食》描写了暮春时节京都长安 城寒食节的景象和节日习俗。诗人以汉 喻唐,勾勒出一幅美妙的节日画卷。
迢迢牵牛星
遥远。
牛郎星。
注:这首诗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 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 诗作多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 之情,语言含蓄动人,朴素凝练。 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 之冠冕”。
《十五夜望月》 情景交融 望月怀远,别离思聚
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c_h_ù_( 到处 ) _c_h_ǔ_( 相处 )

_c_h_u_á_n_( 传递 ) _z_h_u_à_n_( 传记 )


_m_ò__(含情脉脉) _m_à_i_( 脉络 )
二、比一比,再组词。 宫( 宫殿 ) 官( 官员 )
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唐]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清明节扫墓踏青)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杜牧《清明》
1.课外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背诵 积累。
2.将《十五夜望月》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与同学交流评价。
3.结合本课的学习体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之 博大精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母听。
目的:借忙碌的劳动掩饰、排遣愁思。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的内心 织女的情态
不成章(思) 相思 零如雨(悲) 之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可逾越)
强烈的相思
内心的凄苦
人情景交融,哀婉动人。
讨论:这首诗中有六句用了叠词开头,这

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33张PPT)

六年级下册3古诗三首课件(共33张PPT)

小 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代表诗作《寒食》
传 《章台柳》等。
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景物?
诗 句
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 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理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 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 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注意读准字音 迢(tiáo)皎(jiāo)纤(xiān)擢(zhuó) 札(zhá)杼(zhù)涕(tì)脉(mò)
古诗十九首 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
3.学习生字,掌握书写。
chuán(传奇)

sǎn(散装)


zhuàn(传记)
sàn(散步)


运 ①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一本人物传(zhuàn) 用 记,记述了贝多芬等人的传(chuán)奇故事。
②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散(sàn)步去超市, 买了一些散(sǎn)装米。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赏读古诗 理解诗意
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768—835) 字仲初,唐代诗人, 世称王司马。王建的诗题材广泛,生活 诗 气息浓厚,思想深刻,语言通俗凝练, 人 富有民歌谣谚色彩,绝句清新婉约。著 小 有《王建诗集》《王司马集》。 传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 样的景色呢?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224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224张PPT)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 景象?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夜晚 日暮
这在两万句民诗禁描火绘的出了寒一食幅节怎, 样皇的帝画却面特?别表开达恩了赐作火者给怎王样侯 的贵情族感,?对这个细节的描写,
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不满之情。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吧!
译文: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 散,寒食节皇家花园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 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 情感。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表达了因感情遭遇挫折 而忧伤痛苦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 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 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 人的思绪。
译文: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 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 家?出冷露的轻 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 润之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诗中“__地__白__”让人联想到李白的“疑是地 上霜”;“_树__栖__鸦__”和“__冷__露__”表现出了月 夜的静与深与让人不禁产生了萧瑟苍凉之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形容清澈。 一水:指银河。 间(jiàn):间隔。 脉脉(mò):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句意: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两岸相隔 又有多远呢。虽然只 隔一条清澈的河流, 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 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这首诗写得是我国哪个传统故事?你是 从那句诗看出来的?
牛郎织女的故事。 从“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这句可以看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最新)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诗人看到了,听到了,又 感受到了哪些景物的存在?
在诗中圈划出来吧。
庭院 树 露水
月光 乌鸦 桂花
庭院中铺满了月光,像撒了一层白霜 一样,树上的乌鸦已经休息了,露水悄无 声息地打湿了桂花。
这幅画面给大家一种怎么样的感觉?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 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 染了一种清幽、寂静、 凄凉的气氛。
牵牛星喝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 相望。织女深处纤纤素手拨弄 织机,但一整天也织不成纹样, 只有泪如雨下。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可两岸相隔又有多 远呢?虽然两人之间只隔着一 条银河,却只能相顾无言。
从这几句诗中,你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织女,圈画出 关键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泣涕 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 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泣”的本义是眼泪,特 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涕”也是眼泪。“零”本是指雨缓缓而降, 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 女泪。这是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那泪如雨下的神态, 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
寒食节这天老百姓们都不 能用火,吃的都是冷食。 可皇宫贵族却灯火通明, 吃香喝辣的,老百姓们又
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讽刺
《寒食》因为只是描绘了几种景象,没有直接 抒情的语句,所以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自古就有 不同的观点。
《寒食》写成之时,皇帝唐德宗刚刚即位。唐德宗试图将国家 恢复到盛唐大一统的气象,而韩栩这首《寒食》诗正是这一气象的 诗意再现,所以深受德宗皇帝的激赏。在他即位的这一年(建中初), 中书省两次送来知制诰的人选,都被德宗否定了,独独看中了闲居十 年又辞疾在家的“小幕吏”韩翃,凭的就是这首诗。皇帝的制语一 般要求在温文雅正之中体现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寒食》诗 恰恰让德宗读出了皇权的威严和皇恩的浩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ppt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ppt
修辞知识修辞知识思想感情隔河相望不能团聚相爱受阻不能欢聚比喻全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河相隔不得相见的故事抒发了因爱情遭到挫折而痛苦忧伤的心情
第一单元
3 古诗三首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皎皎:写星辰的光辉(亮)
相 思
纤纤:写双手的形状(美)
景 中
札札:写织机的声音(忙)
怨 别
情 盈盈:写水流的形态(清)
脉脉:写人物的神态(情)
叠词的魅力:
1.形式上: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 美感和韵律美。 2.内容上:对写景写人起到“景情并 生”的作用,使感情表达得更加缠绵 悱恻。
修辞知识
叠字
“盈盈”写水之物貌,清浅的样子,“脉脉” 写人的情貌,含情的样子,银河水清又浅,可是一 水之隔,却不得语,近在咫尺,若隔天涯。这美好 的情和景与“不得语”的残酷现实形成巨大的矛盾 反差,从而使诗意更加哀怨动人。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 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翻译古诗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思念牛郎,无心织布),一整天也没织 成一段布,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那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能有多远呢?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 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在不断发展的 途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 等风俗。
节日起源:寒食节原发地是山西介休绵山,距今已 有2640年的历史(比端午节的发生早358年)。春秋时, 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 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禁火寒 食,形成寒食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食节:每年冬至以后的第105天,大概是清明节 的前1—2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 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 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 寒食。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写
ɡōnɡ
宫 上下 结构
hóu
侯 左右 结构
易写错
hóu hòu
侯 候 王侯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3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第一课时
《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 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三个节气的习俗,今天我 们学习第一首《寒食》,题目点明了节日的名称。
寒食
韩翃:唐代诗人,“大历 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 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 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 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 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著有《韩君平诗集》。
找出 诗中的叠 词读一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从“飞”字你能想到什么?
“飞”字动态感极强,表现了春天的 生机勃勃。“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一 个“飞”字,神笔。
白天的长安无处不飞花,那夜 晚的长安是怎样的情景呢?
皇帝赐予的荣耀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本来寒食节禁 火,可是权贵大臣 们却可以破例点蜡 烛,这是诗人对腐 败的政治现象作出 委婉的讽刺。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结构梳理
寒食
景:花飞 柳斜 情:传蜡烛 散入五侯家
对现实的不满 对权贵的讽刺
主题概括
《寒食》诗人描绘了春天京都长安城 寒食节, 的景象,充分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 不满 和对 权贵们的 讽刺 。
读古诗前两句思考、讨论:诗 的开头描绘春天长安城怎样的画面?
点明暮春季节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皇宫里
对比
的风光
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 的寒食节景色。暮色临近,京城 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里,东风 吹过,皇家花园里柳枝随风飘拂。
诗意:春天,长安城处处 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 御园柳枝吹斜。
两颗星相距那么遥远又那么明亮
译文:牵牛星是那么的遥远而明亮,织女星是那么的皎洁而遥远。
(迢迢)牵牛星
(皎皎 )河汉女
齐读第二、三行诗句,说一说: 织女的心情是怎样的?
伸出,抽出
摆弄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外貌 白皙的
动作
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机织,用 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倍感寂寞的内心。
课堂演练
一、默写诗歌。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
二、《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C )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古讽今
第二课时
点击观看:牛郎织女的故事
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流传千年,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他们的古诗—《迢迢牵牛星》。
我会写
s
zh nɡ y nɡ
m
素章盈脉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s

易写错 这里有一点
字谜:青一块, 紫一块。
词语解释
迢迢:遥远。 河汉女:诗中指织女星。 河汉,指银河。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盈盈:形容清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 整幅的布帛。
互动课堂
诗意: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 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说一说:《寒食》这首诗写了 什么传统习俗?(课后选做题)
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诵读《寒食》
这首诗?( C D )
A.喜悦 D.讽刺
B.赞美 E.同情
C们的讽刺,再来读 一读这首诗,并试 着背诵。(课后第一题)
公侯

时候 等候
词语解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 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互动课堂
用自己喜欢的方 式自由读诗,把古诗 读正确、读流利。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样生动细腻的描写,把织女这样一个寂寥、 愁闷的少妇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译文: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没心思织布,呜呜 牛郎你在哪啊……
认真读最后两行诗句,想一想 诗人是怎样表达织女的相思之苦的?
相距并不遥远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自由朗读,
然后与同座对读,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注意读准字音、读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通诗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mò mò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读第一 行诗句,想 想写了什么?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纤纤)(擢 )素手 (扎扎)(弄)机杼
我的牛郎啊……
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神态
落下
点明了织女 “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 如雨”的神态描写点明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
诗人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织女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主要从织女的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的细 节来描写的,如“纤纤擢素手”“泣涕零如雨”。 同时“札札弄机杼” 。
迢 迢 牵 牛 星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 《文选》,是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 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 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 世于是作为组诗看待。《迢迢牵牛星》是其中的 一首,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牵牛星和织女星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反问句
译文: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 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
神态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能与心爱的人互诉衷肠
译文: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 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 无法用语言交谈。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 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课后第二题)
通过写织女相思牛郎的事, 抒发了人 世间思妇对远在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