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文档】晨昏线练习题.doc

【专用文档】晨昏线练习题.doc
【专用文档】晨昏线练习题.doc

晨昏线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从0°~90°不等 B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永远通过南北极 C .从理论上讲,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D .晨昏线是不随季节移动的 2.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 A .每天都重合 B .每天都不可能重合

C .只有在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某一时刻重合

D .只有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某一时刻重合

3.晨昏线(圈)是 ( ) A .正午与子夜的界线 B .昼与夜的界线

C .东西半球的界线

D .在地面上自西向东移动

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晨昏圈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为66°34′

B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90°

C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D .在日照图上(侧视图),晨昏圈平面与地表太阳光线垂直,但不通过地心

读图右图,图中OP 、EF 为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的晨昏线,回答5—6题。 5.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

A .7月6日7时

B .1月6日7时

C .7月6日19时

D .1月6日19时

6.该季节能够发生的现象是 ( ) A .墨累一达令盆地正值小麦开始播种的时节 B .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含盐量较小 C .旅游活动对庐山、黄山的环境污染最小 D .珠穆朗玛峰的雪线海拔高度降到最低位置

7.当晨线同时通过北京和昆明时,北京时间为8:00,则墨尔本(约39°S 约是:

A .10小时

B .12小时

C .14小时

D .16小时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8)~(10)题。

8.在图中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6个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 )

A.8日14时

B.9日2时

C.9日20时

D.8日8时

10.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 )

A.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绿

二:综合题

11.下图为沿某经线圈把地球分成的两个半球,设此时甲半球为12月22日,乙半球为12

月21日。完成下列要求:

(1)中国位于甲乙半球中的_______半球,此刻,北京时间为_______点。 (2)12.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8—7中画出晨昏线,用

球。 (2)时刻为正午12时的是 点,比B 点晚2个小时的是 点。 (3)太阳高度大于00的点是 ,等于00

的点是 。

(4)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大值是 ,将C 、D 、E 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

(5)A 、D 、E 三点按时刻由早到晚排列是 ,按白昼由长到短排列是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C

6.B

7.D

8.B

9.D10.B 11.

(1)甲,8(4分) (2)见右图

12.(1)如图

(2)D F (3)DE ABC (4)AE DEC (5)DEA AED )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

甲 乙

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重点高中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

重点高中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

————————————————————————————————作者:————————————————————————————————日期: 2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知识概述】 一、等值线的主要类型 中学地理中常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酸雨pH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太阳高度线等。其中又以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分布图、等压线分布图三种最为重要。 主干知识脉络 等高线图(等深线) 地形图 高度的计算:相对高度、海拔高度 基本地形的判断:山顶、盆地、陡崖、山谷、山脊、鞍部 综合判读 及应用 地形对气候 的影响 气温:海拔、阴阳坡、迎背风坡 降水:迎、背风坡(雪线); 地形对河流 的影响 流向、流速、水能、航运 水系特征、河流的侵蚀与堆积 地形对自然 景观的影响 垂直地带性的分异 坡向差异:迎、背风坡地形对人类 活动的影响 农业生产布局的垂直分异 水库大坝选址、水电、航运、交通选线、城市选址剖面图的绘制 与判断应用 绘制的一般方法 判读问题 等温线图等温线 的走向 与纬线平行(一致)――>太阳辐射递变律 与海岸线平行――>海水对气温起调节作用,经度地带性 与等高线 走向一致 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盆地闭合曲线:夏季炎热中心,冬 季温暖中心 等温线向高纬突出 等温线 的弯曲 等温线向低纬突出 山地闭合曲线冬夏均为低温 暖流经过 地势低 夏季大陆 冬季海洋 寒流经过 地势高 冬季大陆 夏季海洋 暖锋经过 冷锋经过 等温线 的疏密 气温水平分布的差异的大小 疏:气温差异小(我国夏季) 密:气温差异大(我国冬季) 3

等值线的判读与应用

等值线判读与应用 一、影响等值线数值的主要因素: 1.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2.影响气压分布的主要因素: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 3.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地形、锋面、洋流等。 4.影响太阳高度分布的因素:与太阳直射点的距离。 二、等值线的判读方法:等值线的判读应做到“三看”:即看数值、看疏密、看形状。 1.看数值:主要看数值的高低和递变规律等。 ⑴等温线数值:根据等温线的高低和递变规律可以判断南北半球或季节。 等温线自北向南递增→北半球(图1中A 、C);等温线自北向南递减→南半球(图1中B、D)。 同纬度:气温陆高海低→夏季(或昼);陆低海高→冬季(或夜)。 甲乙 图1 如图,若甲为陆地,乙为海洋,则此时为_________季; 若此时为冬季,则甲为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__。(海洋或陆地) ⑵等高线数值:根据等高线的高低和递变规律可以综合判断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的总体大势、计算高差。 ①判断地形类型: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丘陵——海拔200~5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比较稀疏; 高原——海拔较高,相对高度较小,边缘等高线较密集,中部等高线稀疏; 山地——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比较密集; 盆地——海拔四周高,中间低,面积较大。 ②判断地势高低:如图2,从图中的等高线数值和变化规律,可知该尼泊尔的地势:北高南低。 图2 ③计算高差: A、相对高度:(n-1)d<H<(n+1)d。(此式适用于其它等值线任意两点间的差值的计算)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弯曲方向、疏密程度、延伸方向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数值大小的确定 (1)等值线的数值规则:在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是相同的,除特别注明外,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的数值差相等或为零(我们可以把这个数值关称为等值距),且等值线的数值变化是有递变规律的 (2)任意两点产数值差的计算(S) 假设n为两点间穿过的等值线条数,d为等值距 A、若两点均在等值线上,两点间的数值差为;两点所在等值线的数值之差或S=(n-1)d. B、若两点均不在等值线上,则两点间的数值差为:(n-1)d﹤S﹤(n+1)d。 说明:若两点不在等值线上,则该点的数值在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之间。两点间数值差的最大值应为数值大的点的最大值与数值小的点的最小值间的数值差,最小值应为数值大的点的最小值与数值小的点的最大值间的数值差。即最大值为两点向外侧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最小值为两点间向内侧的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 C、若一点在等值线上,另一点不在等值经上,则两点间的数值差为:(n-1)d﹤S﹤nd。 2、等值线弯曲问题的判读方法——“高低低高” 在等值线图中,由于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会发生弯曲,根据弯曲的方向,可以确定其影响因素。如果等值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则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与它同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低;如果等值线向数值低的方向凸出,则该地区等值线的数值一定比与它同纬度(或水平面等)的数值偏高,我们常把这种规律总结为“高低低高”(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从而可根据等值线的弯曲情况判断弯曲部位的海拔、温度、气压、潜水水位、降水量值的高低等等。除了可用“凸高为低,凸低为高”法则外,还可利用辅助线法解决等值线的弯曲问题。 3、等值线疏密问题的判读 (1)在同一比例尺的等值线图中,如果相邻两条等值线差值相同,则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其单位距离的等值线数值差的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则单位距离数值差就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则单位距离的差值就越小。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 等高线图:稠密;坡度陡、河流流速快;稀疏;坡度缓、河流流速慢。

12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2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一、考点分析: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线和等震线等。 等到值线图是用布满一定区域的若干条等值线表示地理现象的数值分布状况,由于等值线上注有数值,而且数值间隔是相等的,因此可以根据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疏密程度、排列方向、形状变化等反映出该地地理事物变化的急缓、递变方向及分布特点等。 二、学习目标: 学会等值线判读的基本规律,并能与经纬网结合进行区域分析判读。 三、知识提纲: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闭合(断崖处除外)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 ⑥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地和山峰、盆地和洼地、山脊和山脊线、 山谷和山谷经线、鞍部、陡崖) ⑦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⑧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1)与气候结合: ①气温:在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垂直高差越,绘 制等温线图时,等高线密集的地方,等温线,单位距离内的温度差 越。 ②气压: ③降水: ④气象站: (2)与河流水文及利用相结合: ①判断河流位置及流向: ②选择水库库址: ③选择水库坝址:坝高、坝长、坝址 (3)进行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等,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丘陵:山地:水库: (4)与地区规划相结合:

①交通线(铁路、工路干线)、引水线、输油管线: ②修建港口: ③工厂厂址选择: 考虑资源条件、交通条件、水源条件、地质条件、环境条件 3、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的作法: ①在等高线图中确定剖面基线: ②确定比例尺:垂直比例尺一般与等高线中的等高距一致;水平比例尺与 原图一致。 ③点出剖面基线与等高线的交点,并从每一个交点向横坐标上引垂线。 ④根据垂直比例尺找出相对高度 ⑤用平滑的曲线把点描好 等高线典型例题: 冬三:28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①②③处最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③ C夏季甲村降水比乙村丰富 D甲村与丙村的相对高度是400米 29适宜在该地种植的经济林木有 A苹果树、梨树B柑桔、菠萝 C毛竹、茶树D油棕、油桐树 30若该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推测地质成煤时期的环境特点是: A温暖湿润的浅海环境 B缓慢抬升的高原山地 C森林茂密的沉积盆地 D水产丰富的内陆湖泊 冬五:3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区相关气候资料 (1)该地区耕地类型主要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图中①②③处将布局粮食种植业、 果树栽培业和蔬菜、畜禽业,按照因地制宜、 发挥地区优势的原则,粮食种植业应安排在; 蔬菜、畜禽业应安排在(填代号)。 (2)图中甲坡植被受到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整治的措施是() A种草放牧山羊B修梯田,种甜菜 C种植马尾松等喜光林木D种植香蕉等热带水果

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

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概念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分为晨线和昏线 昏移动方向 特点 N X D hl V A- w B 晨昏线(圈)特点 1、从侧视图看,只能看到晨昏线 中的一条,从俯视图看,能看到晨 昏线各半条 2、平分地球(赤道),是过球 心的大圆并且与太阳光线垂直 3、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或者有夹角 N 在二分日时与经线重合,二至时达23 ° 26 '总是在0 ~23 ° 26 '之间,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晨昏线(圈)特点 4、赤道是昼夜等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昏线与赤道交点18 : 00 几种有关晨昏线的图 6 : 00, 5、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0度 图 5

135* W 阴齢部分为複車球 1/4圉 全图1/2图 圈(三)掘£四)" IW Zb IB (九) 阳(十) 图£八〉 風 柱 投 昭 国 IB I5 国£十二〉 4、晨昏线应用: (1)确定节气(季 节) 国1 1JW 田5- 丙

4、晨昏线应用: 4、晨昏线应用: (1)确定节气(季节) (2)晨昏线的画法 (3)确定时间与昼夜长 短 4、晨昏线应用: (1)确定节气(季节) (2)晨昏线的画法 (3)确定时间与昼夜长短 (4)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1)确定节气 (季节) 与蛭域世合} 夏至日(最爭冬 与极囲相切) 秋分日(屋春裁冬金日(羸眷统 与烧感空售)与规圈和如)

(1 )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12月22日前后。 (2 )当DF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是23 ° 26; N (3)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夏至节气;当DE为 昏线,此日是冬至节气;当AD为晨线,此日是春秋 分节气 (4)若DE 为晨 线,此时北京时间是 20:00 ; 曰 当北京时间为8点整,DF是晨线。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 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 点的地理坐标是23 ° 26 ' N,1;0 °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 晨昏线中的晨线上,乙日 岀时刻是4点钟。 (3)北京时间是8点 钟,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 黑夜达24小时。 180*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80" 肉I 夏至

等值线图特点和运用

等值线特点和运用 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田佩淮 一、主要内容 .等值线概念在地图上把值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它包括:等高线、等深线、 等压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等时线、等降水量线等等。它反映的 是事物空间分布规律。(曲线图反映的是事物随时间变化特点) 等值线特点.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值相等 .同一幅等值线图,值距相等 两条相邻的等值线可以值相等,或者是1个等值差 等值线可以重合,不能够相交,重合处事物垂直方向分布 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密集处,事物单位距离变化大,等值线 稀疏处,变化小 等值线之间往往相互影响 二、考点解读和示例 【等值线】 (一)等值线的定义:在地图上把值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它包括:等高线、等深线、等压线、等温线、等盐度线、等时线、等降水量线等等。它反映的是事物空间分布规律。(曲线图反映的是事物随时间变化特点) 例题1 图3.1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 a地的气压比b 地低

B. 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 d地的风力比e 地小 D. e地的风向为偏南风 2. a、c、d、e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和e B. e 和d C. d 和a D. c 和a (二)等值线的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值相等 【命题特点】给出数字,连接成线后,考查反映的地理事物分布特点 例2 右图为我国某平原城市P 其附近地区12月28日北京时间8时的气温水平分布图,此时该城为西北风3—4级。读图回答 (1).假如,此时P城正值日出时分,该日P城的夜长 是. (2分) (2)添补等温线,完成等温线图(2分) (3)有关该城市天气的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2分) A.此时P城区为阴雨天气 B.此时P城区气压迅速降低 C.此时P城的西北郊风力强于东南郊 D.此时P城区雨过天晴,气温逐渐回升 (4)若此时区域内有一锋面,在你认为出现的区域画出锋面(2分)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及综合应用 1、等值线(面)类型与影响分布的因素 等值线(面)类型影响分布的因素 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等深线地质作用(内力、外力) 等温线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等降水量线纬度、海陆、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等太阳辐射量线纬度、太阳高度、海拔高度、云雾量等 等压线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等压面海拔高度、热力作用(气温)、动力作用 等盐度线蒸发量、降水量、洋流、径流等 2、等值线(面)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3)看疏密(比较值差)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水准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水准。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3、重点详解: 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1)等高线图上基本地形的判读: 注: ①陡崖高度计算方法:(x-1)d≤ΔH<(x+1)d (d为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即等高距,X 为重叠的等高线条数) ②等高线与五种地形的关系: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2)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和使用

等值线的类型及判读

等值线的类型及判读 【考情分析】 地理等值线图能将一种或多种地理要素作用的结果,以地理数值的方式表达其空间的分布情况,具有包容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征,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水平,所以常被高考题所采用。在近两年各省市和全国地理高考卷及文综卷中,不仅出现了平时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值线图,还出现了以等降水量线、酸雨等PH 值线图等教材上很少出现过的等值线为背景的题目。等值线内容涉及数线形转换,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可将垂直分布的地形起伏情况反映在一幅平面图中,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掌握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复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共性,在典型例题中结合各种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规律,对提高学生等值线分布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达成教学目的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知识链接】 1.等值线数值共性整合 等值线数值分析是解答等值线试题的切入点和基础, 也是该类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等值线在数值上 一般具有以下共性(以右图的等压线分布图为例): ①同一条等值线上,要素值处处相等。如图,A 等压线上的数值都为1015.0百帕。 ②等值距全图一致,即任意两条相邻等值线之间 的数值差等于零或等于一个等值距。如图,任意两条 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为0或为2.5百帕。 ③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 为高值区。如图,①区域为低压槽;②区域为高压脊。 ④等值线稀疏区体现该要素的变化在该区域的变化较小,等值线密集区体现该要素的变化在该区域的变化较大。如图,③区域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大;④区域等压线稀疏气压差小。 ⑤两条等值线之间,若出现局部闭合等值线,表示该要素不在正常范围内,等值线闭合 ② ③ ④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

《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教案 南县第一中学建军 ●课型:高考一轮复习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晨昏线特点。 2.明确晨昏线与其他点、线、面的关系 3.培养学生会用晨昏线原理来解答地球运动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晨昏线与其他点、线、面的关系 2.晨昏线原理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思路:大家都知道,有关晨昏线的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焦点和热点,2007年全国Ⅰ卷第6、7、8题,全国Ⅱ卷第10、11题,2008年全国Ⅰ卷第8、9、10、11题,全国Ⅱ卷第6、7、8题,2009年卷第10、11、12都是有关晨昏线方面的问题,所占的分值达到8-16分之多,这部分容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始终是一个难点,本节课我主要从晨昏线的特点、判读的基础上,明确晨昏线与其他点、线、面的关系,最后是如何利用晨昏线原理来解决有关的地球运动的问题,主要从九个方面来分析,讲练结合,边讲边练,从而达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的目的。 ●教学过程 【走进高考】 (2014卷)读基地投影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 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 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 经线的交点。 1. 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 (2014师大附中)下图中P线是晨(昏)线上的一段,a、b为P 线上的两点。读图回答2—3题 2.若a点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P线名称及a点位置分别是 A.晨线、北半球B.晨线、南半球 C.昏线、北半球D.昏线、南半球 3.若b地为,此刻伦敦地方时为11时30分,则这个季节 A.密西西比河河口盐度偏低B.长城沿线枫叶正红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专题 ——等值线基本特征及数值判定 一、自学(围绕知识点将自学内容题目化、问题化) 知识点一:等值线的一般特征 1、特点: ①等值线图上,同一条等值线数值 (相等或不相等) ②不同数值的等值线 (能或不能)相交(只有在陡崖处相交) ③所有等值线都遵循递变原则(向同一个方向 或 (递增或递减),两条 等值线间隔一个 ,有时相邻等值线数值 ——递变方向分界线)。 知识点二:等值线的数值(大小)判定 2、一般按照数值递变原则进行判定: 判读回答: A: B: C: (利用知识点一(3)解决) 3、判断闭合等值线区域内的数值(以上图为例): 若:D=18,则 b>0,回答1~2题。 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的海拔小于a B.Q 的海拔大于b C.P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D.Q 是较开阔的平缓山坡上的洼地 2.若此图为等温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 的温度低于a B.Q 的温度高于b C.P 的地形 可能是山丘 D.Q 的地形可能是山丘 例题2 右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区域的等值线图,等值线的数值 a>b>c 。据此回答3—5题: 3、假如是等高线,则( ) A E 表示山谷,F 表示山脊 B E 表示山脊,F 表示山谷 C E 、F 均表示鞍部 D E 、 F 均表示河流走向 4、假如E 所在区域为陆地,F 所在区域为海洋,等值线为等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专题练习

2012-2013学年高二级地理练习卷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2009·上海高考)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右图中, ①、②、③、④、⑤表示某区域地形类型中的山脊和山谷,点a 、b 、c 对应的海拔分别为900米、600米、300米。读图完成3~4题。 3.其中表示山谷的有( )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4.①、②、③、④沿线坡度最平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2年高考上海卷)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 正确认识地形地貌。读右图回答5~6题。 5.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6.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2011年高考浙江卷)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 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右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 图。完成第7题。 7.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故事:游击队得到情报,敌 人要进村扫荡,必经图中小路(图中粗线),游击队员准 备在小路附近伏击敌人。读图完成8~9题。 8.小路位于的地形名称是( ) A.河谷 B.盆地 C.鞍部 D.峡谷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晨昏线的判读及应用 晨昏线又叫晨昏全,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其中半个圆圈是晨线,半个圆圈是昏线。 1.晨线与昏线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如下图: (注:晨线和昏线判断的关键是弄清楚地球的自转方向。) (2)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如下图: (注:弄清昼半球的东部和西部是关键,在昼半球中间选中一点,再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 (3)晨昏线的类型 ①直线型

②弧线形 2.晨昏(线)圈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3)永远平分赤道。 (4)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或者有夹角,夹角a的范围在0—2326之间,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 (5)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方向相反。 3.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下图中已知AB 为昏线,BC 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地方时 ①经过赤晨点(赤道与晨线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昏点(赤道与昏线交点)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②昼半球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 图14

③过切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经线,地方时要么等于0时,要么等于12时。 (3)确定日期和季节 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直相交,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这一天是6月22日。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可判断这一天是12月22日。 (思考:若切点位于极圈与极点之间某个纬度时如何判断季节?)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光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直射点的纬度需要根据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来确定,若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为a,则直射点的纬度为90 — a 。 (此法计算直射点纬度时必须特别注意是南纬还是北纬。) (5).确定昼夜长短 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与晨线和昏线两点之间的弧线(即昼狐)所跨的时间,夜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上夜弧所跨的时间。同时,也可利用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来解决昼夜长短问题。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晨线交点上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经线与昏线交点上的时间。某地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公式分别是(12 —昼长/ 2)和(12 + 昼长/ 2)。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出现时间正好相反。 (8)确定日出日落方向 平时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实际上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的时间只有在春分和秋分时,其他时间太阳升落的方向并非正东或正西。我们可以借助晨昏线来判断太阳升落的方向。如下图: 三幅图中的晨昏线均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处于日出时刻,根据上图可以得出: 甲图中,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都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 乙图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从正北方向升起。

等值线判读技巧和方法

等值线的判读技巧和方法 石旦文/四川 等值线是某地地理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地理等值线图能将一种或多种地理要素作用的结果,以地理数值的方式表达其空间的分布情况,具有包容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征,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水平,所以常被高考题所采用。在2009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全国Ⅰ卷的总计5幅图中,等值线图就占一半以上,共有3幅图,四川卷中也有两幅图;在2010年、2011年的高考文综全国和四川卷中,等值线图出现的频率也较高。 等值线内容涉及数线形转换,如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可将垂直分布的地形起伏情况反映在一幅平面图中,对学生而言是比较难掌握好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在复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共性,在典型例题中结合各种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总结规律,对提高学生等值线分布图的判读和分析能力,完成教学目标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类试题出题角度都很巧妙且有新意,注重内涵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动手能力,把地理图像考查和学科主干考查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世界气候、地形、洋流等知识结合,多以选择题或综合分析题的形式出现,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以能力测试为主的指导思想。 一、地理等值线的主要种类 常见的等值线: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等。其中最重要是: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在近两年各省市和全国地理高考卷及文综卷中,不仅出现了平时常见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值线图,还出现了以洋底地层年龄分析图、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农业产值线、等时间线、等蒸发量线、等距离线、等噪音线等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等值线为背景的题目。 二、地理等值线的主要特征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等。 2、等值线闭合且不中断。 3、两条等值线之间一般不相交和重叠(除悬崖外)。 4、相邻的等值线差值相等或为零。 5、等值线的数值是逐渐递减的。 三、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 地理等值线的判读技巧可以慨栝为以下三个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解等值线题,既能方便记忆,又能准确答题。 (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规律。 所谓“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就是指若等值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低值区;若等值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高值区。 1、若为等高线 在等高线图中“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规律常用来判断山谷、山脊。 若等高线向数值更高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低值区,地形为山谷; 若等高线向数值更低的方向凸出,则表示该处是高值区,地形为山脊。 2、若为等压线

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及应用

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及应用 地理要素等值线图有很多,如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线图、等压线图、等震线图、等盐度线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地租线图等。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态变化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等。将等值线图与区域图相结合,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和区域地理特征是近几年高考倒是的热点。现将等值的判读规律及灵活应用列举如下: 一、“大大小小”规律 位于两条等值线间的闭合等值区域,若闭合等值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其中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值小于较小值。 例:如图,若a>b,则甲>a,乙b,上图若为等高线图,有关甲乙两处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为山坡上的洼地B.乙处为山坡上的小丘 C.甲处为山坡上的小丘D.甲乙两处同为鞍部 (2)若为等温线图,有关甲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可能为山地地形B.甲处可能为盆地地形 C.甲处可能为湖泊D.甲处可能为夏季沙漠绿洲 (3)若为同一水平面等压线图,有关乙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地下垫面可能为夏季湖泊B.乙地下垫面可能为城市 C.乙地海拔较甲地低D.乙地可能是反气旋活动 2.读右面等高线图(单位:米)关于C处的高程的判读。可能是() ①148米②156米③168米④178米⑤188米⑥198米 A.①②③B.④⑤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1 (1)C (2)B (3)B 2 C 二、“河流向凹”规律 等高线凸出的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河流流向是等高线数值变小的方向。 例:读右图,a、b为等高线,判断甲河流向和a、b的相对大小。 【解析】本题应用“河流向凹”规律可十分容易地得出甲河从东北流 向西南。a>b。 答案:东北流向西南a>b 跟踪演练: 下图中,甲图的两条曲线A、B代表了乙图中A、B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原创)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原创) 一、等值线的类型 1.等高线 2.等温线 3.等压线 4.等降水线 5.等深线 6.等盐度线 7.等太阳高度线8.等震线9.等潜水位线等等 二、等值线的一般判度方法 1.读数值: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全图一致(也可为零) 2.读疏密状况:间距密——变化大;间距小——变化小 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 高低低高规律:高的向低值方向弯曲(山脊、高压脊、暖流等) 低的向高值方向弯曲(山谷、低压槽、寒流等) 4.局部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三、典型题型讲解 读等值线图,a b c的数值依次增大,图幅大小相等,比例尺相等 一,若为等高线图,回答: (1)甲是___________线,乙是_________线,甲乙两处何处易发育成河流_________,此河一年中可能有凌汛现象吗_______________。 (2)图示范围内AB两地地形可能为,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H两处坡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画出沿CD,EF线穿过区域的地形剖面图 (5)在①②两处用虚线各画一条等温线(考虑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二、若为等温线,回答: (1)如果图一图二都位于陆地上: ①此时北半球季节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等温线弯曲是由地形影响所造成的,则:A地形为_______,B地形为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是________线,乙是_______线。(2)如果图二位于太平洋上: ①此时一地当地季节________________ ②若等温线弯曲是有洋流影响所造成的,则:乙洋流的流向________,洋流按性质分类为____________,洋流的名称为_________。此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H两处气温变化率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若为等压线,回答: (1)A是__________中心,B是____________中心。 (2)甲线是______________,乙线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常见天气系统中,A地气流运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气流运动特点______________,①处风向是__________风,②处风向为_________风,同等条件下,GH 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线处,易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_(暖锋、冷锋)。M n p Q四地中,天气晴朗并有大风的是____________,有降水的是____________,降水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我国北方的暴雨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若为等高线图 (1)山谷线山脊线甲可能(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条件: 1.冬季部分或全部河段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即有结冰期。 2.河流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流。) 2.谷地(盆地) 山地(丘陵)A区域中间海拔比周围低,B区域中间海拔比周围高 3.G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G处等高线稠密,H处等高线稀疏,所以G处坡度较陡H处破度较缓。 4.

等值线图的解读与应用

等值线图的解读与应用 一、等值线的基本特点 1.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数值间隔相等; 3.同一幅图中任意两条等值线的数值差为定值或零; 4.同一幅图上任意两条等值线一般不会相交(除等高线图中的陡崖外); 5.等值线一般应是闭合曲线,但在局部图中可以不闭合; 6.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弯曲处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7.等值线的性质、走向、弯曲形状、疏密等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 二、等值线的原理 1、等值性或同距性原理 在等值线图中,相邻的两条等值线要么等值,要么同距。 2、低高低和高低高原理 低值凸向高值,凸处的值变低(凸高为低) 高值凸向低值,凸处的值变高(凸低为高) 3、疏差小和密差大原理 等值线越稀疏,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小 等值线越密集,单位距离的差值越大 三、等值线的类型 中学地理主要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气温线、等水温线)、等压线(水平面等压线、垂直面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等PH值线、等太阳高度线、等潜水位线、等承压水位线等等。 四、主要等值线的应用 1、通过判读等高线来判断地形的种类(山地、盆谷、轮廓、山脊线、山谷线、陡崖)坡度的陡与缓,确定山脉的走向,选择水库大坝的位置、修筑公路线的走向选择、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及工程土方的估计等。 2、通过判读等深线来判断海洋地形的种类如大陆架、海沟、海盆、海岭、海底火山等;甚至判断地形图所在的具体海域;确定港口的区位条件。 3、通过判读大气等压线来判断气压中心的名称:如气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糟、轮廓;判断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风向与风力大小。也可以从全球范围的等压线图来判定典型的气压中心名称。 4、通过判读大气等温线来判断所在地的南北半球、季节与天气、以及该季节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中心、季风盛行方向(亚洲东部和南部)。 5、通过判读海洋等水温线判定洋流的性质,洋流的南北半球位置及大陆东西岸位置,以及洋流对环境的影响。 6、通过判读等降水量线结合具体的地形轮廓判定山地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具体离海远近、山脉走向等。 7、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判断回答太阳辐射极大值、极小值出现的地区及原因,分布的总体规律及对人类的影响。 8、通过判读等震线判定地表某点地震的烈度、震源位置及震中距等。 9、通过判读海底岩石年龄等值线判定海岭、海沟的位置,及海底张裂地带与碰撞地带的位置与走向。 10、通过判读人口密度等值线分析某地区人口分布的规律及其影响的自然、历史、社会、经济诸因素。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原创)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与应用(原创) 湖北省麻城市第一中学雷绍金438300 一、等值线的类型 1.等高线 2.等温线 3.等压线 4.等降水线 5.等深线 6.等盐度线 7.等太阳高度线8.等震线9.等潜水位线等等 二、等值线的一般判度方法 1.读数值:同线等值,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全图一致(也可为零) 2.读疏密状况:间距密——变化大;间距小——变化小 3.看走向和弯曲状况: 高低低高规律:高的向低值方向弯曲(山脊、高压脊、暖流等) 低的向高值方向弯曲(山谷、低压槽、寒流等) 4.局部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三、典型题型讲解 读等值线图,a b c的数值依次增大,图幅大小相等,比例尺相等 一,若为等高线图,回答: (1)甲是___________线,乙是_________线,甲乙两处何处易发育成河流_________,此河一年中可能有凌汛现象吗_______________。 (2)图示范围内AB两地地形可能为,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H两处坡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别画出沿CD,EF线穿过区域的地形剖面图 (5)在①②两处用虚线各画一条等温线(考虑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二、若为等温线,回答: (1)如果图一图二都位于陆地上: ①此时北半球季节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等温线弯曲是由地形影响所造成的,则:A地形为_______,B地形为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是________线,乙是_______线。(2)如果图二位于太平洋上: ①此时一地当地季节________________ ②若等温线弯曲是有洋流影响所造成的,则:乙洋流的流向________,洋流按性质分类为____________,洋流的名称为_________。此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H两处气温变化率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若为等压线,回答: (1)A是__________中心,B是____________中心。 (2)甲线是______________,乙线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常见天气系统中,A地气流运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B地气流运动特点______________,①处风向是__________风,②处风向为_________风,同等条件下,GH 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线处,易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按性质分类属于_________(暖锋、冷锋)。M n p Q四地中,天气晴朗并有大风的是____________,有降水的是____________,降水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季我国北方的暴雨是如何形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若为等高线图 (1)山谷线山脊线甲可能(河流出现凌汛现象的条件: 1.冬季部分或全部河段最低气温在零度以下,即有结冰期。 2.河流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流。) 2.谷地(盆地) 山地(丘陵)A区域中间海拔比周围低,B区域中间海拔比周围高 3.G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G处等高线稠密,H处等高线稀疏,所以G处坡度较陡H处破度较缓。 4.

高中地理等值线图的判读全析全解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知识梳理]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一)判读规律 1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③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在 100 米以上为山地。 ④海拔在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部分十分密集,而顶部稀疏为高原。 2 .当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时,凡内高外低的为山顶,如图一中 A 处,凡外高内低的为洼地,如图一 B 处。 3 .凡等高线重合,并用锯齿状表示的为陡崖,如图一中的 C 处。悬崖的相对高度可用公式计算:(n-1)d≤H<(n+1)d(n为重合的等值线条数,d为相邻两条等值线数值差)。 4 .两个山顶之间的两组等高线相对凸出部分表示的鞍部,如图一中的 D 处。

5 .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的为山脊,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如图一中的 MN 。 6 .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的为山谷,等高线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如图一中的 HI 。 7 .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如图一中的 E 处,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如图一中的 F 处。注意判断坡度时还要看比例尺、等值线的等距值等。 8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如图二 A 为山顶,图三 B 处为盆地。 (二)实际应用 1 .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库容量要大。 2 .土地利用类型: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区划。一般平原多为耕作业,山坡草地多发展畜牧业,山地多发展林业。建筑用地多在平原和河湖、交通线附近。 3 .工厂厂址选择:除交通、资源、技术等因素外,往往也要考虑地形、地质情况。 4 .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岩岸港湾。 5 .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6 .交通线选择: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一)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