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人类生活2019

合集下载

2019年整理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全部目录资料

2019年整理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物理全部目录资料

人教版高中物理目录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 1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时间和位移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弹力3摩擦力4力的合成5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牛顿第二定律4力学单位制5牛顿第三定律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学生实验课题研究课外读物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 2第五章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2.平抛运动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4.圆周运动5.向心加速度6.向心力7.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行星的运动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万有引力定律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宇宙航行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追寻守恒量——能量2.功3.功率4.重力势能5.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7.动能和动能定理8.机械能守恒定律9.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 1-1第一章电场电流一、电荷库仑定律二、电场三、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四、电容器五、电流和电源六、电流和热效应第二章磁场一、指南针与远洋航海二、电流的磁场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五、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一、电磁感应现象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三、交变电流四、变压器五、高压输电六、自感现象涡流七、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一、电磁波的发现二、电磁波谱三、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四、信息化社会五、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附录课外读物推荐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 1-2致同学们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一、分子及其热运动二、物体的内能三、固体和液体四、气体第二章能量的守恒与耗散一、能量守恒定律二、热力学第一定律三、热机的工作原理四、热力学第二定律五、有序、无序和熵六、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核能一、放射性的发现二、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三、放射性衰变四、裂变和聚变五、核能的利用第四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热机的发展与应用二、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三、新能源的开发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五、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 2-1第一章电场直流电路第1节电场第2节电源第3 节多用电表第4 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第5节电容器第2章磁场第1 节磁场磁性材料第2 节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第3 节洛伦兹力和显像管第3 章电磁感应第1 节电磁感应现象第2 节感应电动势第3 节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4 章交变电流电机第1 节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第2节变压器第3 节三相交变电流第5 章电磁波通信技术第1 节电磁场电磁波第2 节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第3 节电视移动电话第4 节电磁波谱第6 章集成电路传感器第1节晶体管第2 节集成电路第3 节电子计算机第4节传感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 2-2第1 章物体的平衡第1 节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第2 节平动和转动第3 节力矩和力偶第4 节力矩的平衡条件第5 节刚体平衡的条件第6 节物体平衡的稳定性第2 章材料与结构第1 节物体的形变第2 节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第3 节常见承重结构第3 章机械与传动装置第1 节常见的传动装置第2 节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3 节液压传动第4 节常用机构第5节机械第4章热机第1 节热机原理热机效率第2 节活塞式内燃机第3 节蒸汽轮机燃气轮机第4 节喷气发动机第5章制冷机第1 节制冷机的原理第2节电冰箱第3节空调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 2-3第一章光的折射第1 节光的折射折射率第2 节全反射光导纤维第3 节棱镜和透镜第4 节透镜成像规律第5 节透镜成像公式第2 章常用光学仪器第1节眼睛第2 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3节照相机第3 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第1 节机械波的衍射和干涉第2 节光的干涉第3 节光的衍射第4 节光的偏振第4 章光源与激光第1节光源第2 节常用照明光源第3节激光第4 节激光的应用第5 章放射性与原子核第1 节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第2 节原子核衰变第3 节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第4 节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6 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第1 节核反应和核能第2 节核裂变和裂变反应堆第3 节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 3-1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3电场强度4电势能和电势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8电容器的电容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电源和电流2电动势3欧姆定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焦耳定律6导体的电阻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8多用电表的原理9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0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1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2磁感应强度3几种常见的磁场4通电导线和磁场中受到的力5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 3-2第四章电磁感应1划时代的发现2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3楞次定律4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5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6互感和自感7涡轮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第五章交变电流1交变电流2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变压器5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传感器的应用3实验:传感器的应用附录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课题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分子的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4温度和温标5内能第八章气体1气体的等温变化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1固体2液体3饱和汽与饱和汽压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功和内能2热和内能3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热力学第二定律5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能源和可持续发展课题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简谐运动2简谐运动的描述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单摆5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和传播2波的图象3波长、频率和波速4波的衍射和干涉5多普勒效应6惠更斯原理第十三章光1光的反射和折射2全反射3光的干涉4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5光的衍射6光的偏振7光的颜色色散8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振荡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相对论的诞生2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广义相对论简介课题研究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 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动量和动量定理3动量守恒定律4碰撞5反冲运动火箭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能量量子化2光的粒子性3粒子的波动性4概率波5不确定性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氢原子光谱4玻尔的原子模型第十九章原子核1原子核的组成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探测射线的方法4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5核力与结合能6重核的裂变7核聚变8粒子和宇宙。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年新编)1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物理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年新编)12-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12.4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能量耗散和品质降低。

2.了解能源与人类社会、环境的关系。

3.了解几种新能源的发展。

知识点一、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个规律叫做能量守恒定律。

2.确立能量守恒定律的两类重要事实(1)确认了永动机的不可能性;(2)发现了各种自然现象之间能量的相互联系与转化。

3.意义: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飞跃。

它是最普遍、最重要、最可靠的自然规律之一,而且是大自然普遍和谐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题1】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来;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

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物理过程是A.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B.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D.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机械能【答案】C【解析】四个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汽车制动,动能→内能;流星坠落,重力势能→光能、内能;降落伞匀速下降,重力势能→内能;磁铁穿过线圈,重力势能→电能。

由此可知,四个运动过程中均是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C正确。

【题2】我国人民有在房前种树的习惯,夏天大树长出茂密的叶子,为人们挡住炎炎烈日,冬天叶子又会全部掉光,使温暖的阳光照入屋内,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

炎热的夏天,我们在经过有树的地方时,也会感到很明显的凉意,关于树木周围比较凉爽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树木把大部分太阳光反射出去,使地面温度降低B.树木吸收阳光,使自己温度升高,周围温度降低C.树木吸收阳光,将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使环境温度变低D.白天大树将热量存起来,晚上再将热量放出来,所以白天在树林里感觉凉爽而晚上感觉到热【答案】C【解析】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消耗掉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根据能量守恒,阳光的能量被转化成化学能,所以树木下会比较凉爽,故C正确。

物理与人类生活

物理与人类生活

物理与人类生活
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与人类生活
息息相关。

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到科技发展中的物理原理,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

比如,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电器,而电器的运行
原理就是基于电磁学的物理原理。

此外,我们在行走、开车、骑车时,也都在运用牛顿力学的知识。

甚至我们的日常饮食也与物理有关,比如烹饪中的温度控制、食物的保存等都与热力学有关。

除了日常生活,物理还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脑、汽车等现代科技产品,都是基于物理原理的研究和应用。

而在医学领域,医疗设备的研发和诊断治疗技术的进步,也都离不开物理学的支持。

物理不仅在技术发展中发挥作用,还对人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物理学家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推动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对科学方法的认识,培养了人们的逻辑思维和实验精神。

总而言之,物理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

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也在
科技发展和人类认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物理学的学习和应用,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规律,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物理与人类生活

物理与人类生活

物理与人类生活引言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器,还是我们所依赖的交通工具,都离不开物理学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物理如何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交通工具的革新交通工具的革新是物理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从古代的马车到现代的汽车、火车、飞机,每一种交通工具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学的支持。

例如,汽车的发动机利用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火车的运行原理则是利用轮轨之间的摩擦力推动火车前进。

飞机则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在翼上产生升力使飞机能够离地。

能源利用及环境保护能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物理学为能源的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正是由物理学中的燃烧反应原理所驱动。

然而,化石燃料的燃烧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

因此,物理学也在努力研究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这些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有助于保护环境。

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手机、电视、计算机等。

这些设备都利用了物理学的原理。

例如,手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了触摸屏的操作,电视利用光学原理将电信号转化为图像,计算机则利用电子器件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高效。

医学进步物理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例如,磁共振成像(MRI)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可以非侵入式地获取人体内部的高分辨率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超声波技术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在婴儿成长过程中进行胎儿的监测和评估。

物理学的应用使得医学科学得以突破,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更多可能。

结论物理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无论是交通工具的革新、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电子设备的发展还是医学进步,都离不开物理学的支持和应用。

未来,随着物理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它将继续在人类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进步。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作者:任楷文来源:《启迪与智慧·中旬刊》2019年第02期【摘 ; 要】 ;物理是高中学习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科目,物理科目在高中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物理所学的知识大多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物理学在生活中的思考也有助于加强对物理学的掌握与理解,因此本文对物理知识在高中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分析的内容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 ;物理知识;生活;应用物理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物理学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物理学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且物理学与其他的许多学科也有着较强的联系,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物理学科有足够的重视,物理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不断地与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增强物理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并且有助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促进我们更好地对物理学科进行学习。

接下来我们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展开对物理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展开分析。

一、衣衣服的不同材质与物理学息息相关,纯棉的衣服吸汗,因此夏天穿纯棉的背心不会将汗闷在衣服里面,棉质衣服能够将汗液吸走,保证身体的干爽。

冬天人们穿棉袄会有暖和的感觉,是由于棉花中存有大量气体,不利于散热,是热的不良导体,从而起到保暖的作用。

宇航员穿的宇航服就应用了这一原理,使得宇航员身体的内外气压相等,这就不会造成内部热量的流失,保暖效果较好,且防止了人体出现不适的情况发生。

夏天多穿浅色的衣服,而冬天人们更愿意选择深颜色的衣服是因为利用了太阳辐射的原理,颜色较浅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较弱,能够帮助人们降低热量的吸收,而深色衣服则能够较好地吸收太阳辐射,冬天穿颜色深的衣服有助于对自身进行保暖。

二、食人们每天需要吃三顿饭来对自身的能量进行补充,以保证能量维持人们的正常活动,汤圆水煮和油炸不仅口感不同,外层的样子看起来也不同,是由于油的沸点较高,远高于水,因为水煮汤圆在有水的时候不会煮糊,而油炸的时间久了会出现黑色。

2019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doc

2019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doc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第一部分前言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基本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

随着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深入,物理学一方面带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经典物理学奠定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近代物理学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的迅速发展,继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变化。

课程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二)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

《物理与人类生活》教学大纲

《物理与人类生活》教学大纲

《物理与人类生活》教学大纲1.课程描述课程代码:tg 课程名称:物理与人类生活课程性质:选修课总学时:32学时学分:2学分修读学期:1授课对象:全校本科生课程简介:由于物理学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特殊性,使得物理学教育成为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最为有效手段。

因此,对于非物理类大学生而言,如何通过物理学的普及教育使其获得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接收新事物能力等的熏陶,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本课程所希望达到目标。

本课程高度概括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微观结构以及时空结构等物理基本知识领域的知识逻辑体系和发展简史。

依据所介绍的物理学原理,通过110余个例子的讲解,86个AR演示、25个动画演示、147个实物演示、108位科学巨匠传记录音解释等演示资源,可以使学习者能够理解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所发生各种现象的原理,如何利用物理原理指导人类的科学活动,如何依据物理学原理促进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独特的视角向学生展示了物理学的逻辑体系、发展历程及应用范畴•通过实例的讲解,是同学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物理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可以使同学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逻辑体系、思维特点,并使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获得良好的培养。

成绩考核与评分标准:以平时考查及期末考试为主要形式。

修读要求:选修选用教材及指定参考书:教材:《物理与人类生活》(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张汉壮王磊倪牟翠主编1. 张汉壮《力学》高等教育岀版社,第四版,2019年2. 费恩曼(R.P.Feynman), 莱顿(R.B.Leighton), 桑兹(M.Sands)等著,郑永令,华宏鸣,吴子仪等译费恩曼物理学讲义.第1-3卷.新千年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岀版社,20133. 许良英范岱年译.《爱因斯坦文集》卷一.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许良英范岱年译.《爱因斯坦文集》卷二.第一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4. 温伯格著,邹振隆、张历宁等译.《引力论和宇宙论一广义相对论的原理和应用》.北京:科学岀版社,19805. 赵峥.《物理学与人类文明十六讲》.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086. 秦克诚.《邮票上的物理学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倪光炯,王炎森•《物理与文化》.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098. 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施大宁.《文化物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 黄淑清《热学教程》高等教育岀版社,第三版,2012年11. 赵凯华.陈熙谋《电磁学》高等教育岀版社,第二版,2012年12. 赵凯华钟锡华.《光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岀版社,第一版13. 褚圣麟.《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岀版社,第一版,2012年14. 曾谨言.《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大学岀版社,第二版网络教学资源:2.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列表执笔人:王磊编写日期:2019. 09.01。

物理与人类生活2019尔雅答案100分

物理与人类生活2019尔雅答案100分

物理与人类生活2019尔雅答案100分(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物理与人类生活物理的实用性及物理所包含的分支学科1下列关于学习物理学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CA、物理学纯粹是理论研究,与日常生活无关B、只有物理专业的人才需要学物理,其它人学习物理毫无意义C、学习物理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规律,还可以指导人的科学活动D、学好物理学,就可以掌握世界的全部规律,不需要再学其它学科2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恰当的是BA、任何物理学研究只能先做实验,从实验中发现规律B、实验和理论的方法并存,相辅相成推动物理学发展C、物理学研究主要依靠计算,只要计算正确也可以不做实验D、物理学研究必须以实验为前提,实验之前的理论预测毫无意义3下列物理学分支学科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AA、力学B、热学C、电磁学D、相对论4光从太阳到达地球所需的时间大约是BA、8秒钟B、8分钟C、8小时D、不需要时间,瞬间到达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力学的研究范畴?AA、行星绕太阳运动B、水分解为氢和氧C、布朗运动D、手机收发信号经典物理的逻辑与历史1下面关于热力学第零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BA、热力学第零定律的发现先于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零定律定义了温度C、热力学第零定律指出绝对零度是不能达到的D、热力学第零定律是由开尔文提出的2古希腊的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宇宙观的依据是DA、哲学思考B、宗教规定C、哥白尼学说D、天文观察3麦克斯韦是哪个国家的物理学家?A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DA、伽利略B、拉格朗日C、哈密顿D、牛顿5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AA、光具有波动性B、光能量是量子化的C、光具有偏振性D、光的波长很小6浮力定律是谁发现的?B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帕斯卡D、牛顿7为了研究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人们发展了DA、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B、哈密顿原理和相对论C、哈密顿原理和变分原理D、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8开普勒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提出,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形状是AA、椭圆形B、圆形C、双曲线D、螺旋线近代物理的逻辑与历史1下列物理学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的对应中,描述不恰当的是DA、对热运动的研究形成了热学B、对电磁和光运动的研究形成了电磁学和光学C、对微观粒子运动的研究形成了量子力学D、对机械运动的研究形成了近代物理学2相对论理论包含AA、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B、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C、多体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D、经典相对论和现代相对论;3十九世纪末微观物理的三大发现是AA、伦琴射线、电子、放射性B、伦琴射线、电子、黑体辐射C、电子、以太、放射性D、放射性、以太、黑体辐射4按照十九世纪末以前的经典物理学理论,光或电磁波的传播AA、需要一种称为“以太”的介质B、向各个方向速度不变C、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总是被分成两束5十九世纪末,黑体辐射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理论的矛盾被形象地称为CA、紫外乌云B、能量灾难C、紫外灾难D、迈克尔逊乌云6首先提出能量量子化观点的物理学家是CA、德布罗意B、狄拉克C、普朗克D、爱因斯坦力学基本理论的应用1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依靠向外喷射物质而达到变轨的目的,这里利用了哪个力学基本定律?DA、落体定律B、质量守恒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D、动量守恒定律2地球上的物体若要脱离地球引力,其初速度应不小于BA、第一宇宙速度B、第二宇宙速度C、第三宇宙速度D、光速3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卫星,使卫星能围绕地球运动的最小速度是AA、第一宇宙速度B、第二宇宙速度C、第三宇宙速度D、光速4下列哪一现象是由于参考系的匀角速转动引起的?DA、超重和失重B、潮涨潮落C、刹车时车上的人体前倾D、地球上物体的表观重力不等于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5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的条件是AA、在惯性系中B、物体不受力C、在太阳系中D、物体受力恒定6下列哪一现象是由于参考系的加速平动引起的?AA、超重和失重B、台风的形成C、香蕉球D、地球上物体的表观重力不等于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7苹果和卫星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但苹果从树上落地、卫星绕地球转动,是因为二者BA、密度不同B、初始条件不同C、质量不同D、遵循的力学规律不同8下列哪一实验证实了科里奥利力的存在?AA、傅科摆实验B、厄缶实验C、多普勒效应实验D、比萨斜塔实验力学典型问题中的现象解释1飞行中的民航飞机受到向上升力的原因是CA、机翼上、下方的空气种类不同B、飞机自身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C、机翼上、下方的空气压强不同D、飞机到一定高度之后脱离了地球的吸引2尽管有空气阻力,子弹从枪膛射出后仍能以稳定的直线轨迹前进,其主要原因是AA、枪膛中的螺旋状沟槽(来复线)使子弹具有绕自身对称轴高速旋转B、子弹实际上是边翻转边前进的,只是速度太快以至眼睛看不出翻转C、子弹运动速度很快,以至空气阻力的作用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D、子弹的设计形状使空气阻力刚好作用在它的质心上,以至不产生力矩3飞机、轮船上的导航仪利用了哪一力学原理?DA、万有引力定律B、动量守恒定律C、机械能守恒定律D、角动量守恒定律4高速行驶的自行车在转弯时,关键的动作是AA、使车身倾斜B、迅速转动车把C、缓慢转动车把D、尽力加快速度5如图装置中,由轻杆和厚圆盘组成的陀螺支在枢纽O上,O点处的杆端可自由转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物理与人类生活物理的实用性及物理所包含的分支学科1下列关于学习物理学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CA、物理学纯粹是理论研究,与日常生活无关B、只有物理专业的人才需要学物理,其它人学习物理毫无意义C、学习物理不仅可以了解自然规律,还可以指导人的科学活动D、学好物理学,就可以掌握世界的全部规律,不需要再学其它学科2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恰当的是BA、任何物理学研究只能先做实验,从实验中发现规律B、实验和理论的方法并存,相辅相成推动物理学发展C、物理学研究主要依靠计算,只要计算正确也可以不做实验D、物理学研究必须以实验为前提,实验之前的理论预测毫无意义3下列物理学分支学科中,形成时间最早的是AA、力学B、热学C、电磁学D、相对论光从太阳到达地球所需的时间大约是BA、8秒钟B、8分钟C、8小时D、不需要时间,瞬间到达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力学的研究范畴?AA、行星绕太阳运动B、水分解为氢和氧C、布朗运动D、手机收发信号经典物理的逻辑与历史1下面关于热力学第零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BA、热力学第零定律的发现先于热力学第一定律B、热力学第零定律定义了温度C、热力学第零定律指出绝对零度是不能达到的D、热力学第零定律是由开尔文提出的2古希腊的托勒密提出地心说宇宙观的依据是DA、哲学思考B、宗教规定C、哥白尼学说D、天文观察3麦克斯韦是哪个国家的物理学家?A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作者是DA、伽利略B、拉格朗日C、哈密顿D、牛顿5光的衍射现象说明了AA、光具有波动性B、光能量是量子化的C、光具有偏振性D、光的波长很小浮力定律是谁发现的?BA、亚里士多德B、阿基米德C、帕斯卡D、牛顿7为了研究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人们发展了DA、牛顿力学和量子力学B、哈密顿原理和相对论C、哈密顿原理和变分原理D、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8开普勒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提出,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的形状是AA、椭圆形B、圆形C、双曲线D、螺旋线近代物理的逻辑与历史1下列物理学研究内容与分支学科的对应中,描述不恰当的是D A、对热运动的研究形成了热学B、对电磁和光运动的研究形成了电磁学和光学C、对微观粒子运动的研究形成了量子力学D、对机械运动的研究形成了近代物理学2相对论理论包含AA、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B、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C、多体量子论和广义相对论;D、经典相对论和现代相对论;3十九世纪末微观物理的三大发现是AA、伦琴射线、电子、放射性B、伦琴射线、电子、黑体辐射C、电子、以太、放射性D、放射性、以太、黑体辐射4按照十九世纪末以前的经典物理学理论,光或电磁波的传播AA、需要一种称为“以太”的介质B、向各个方向速度不变C、只能在真空中传播D、总是被分成两束5十九世纪末,黑体辐射实验结果与经典物理理论的矛盾被形象地称为A、紫外乌云B、能量灾难C、紫外灾难D、迈克尔逊乌云6首先提出能量量子化观点的物理学家是CA、德布罗意B、狄拉克C、普朗克D、爱因斯坦力学基本理论的应用1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依靠向外喷射物质而达到变轨的目的,这里利用了哪个力学基本定律?DA、落体定律B、质量守恒定律C、万有引力定律D、动量守恒定律2地球上的物体若要脱离地球引力,其初速度应不小于BA、第一宇宙速度B、第二宇宙速度C、第三宇宙速度D、光速3在地球上发射人造卫星,使卫星能围绕地球运动的最小速度是AA、第一宇宙速度B、第二宇宙速度C、第三宇宙速度D、光速4下列哪一现象是由于参考系的匀角速转动引起的?DA、超重和失重B、潮涨潮落C、刹车时车上的人体前倾D、地球上物体的表观重力不等于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5牛顿第二定律成立的条件是AA、在惯性系中B、物体不受力C、在太阳系中D、物体受力恒定F列哪一现象是由于参考系的加速平动引起的?AA、超重和失重B、台风的形成C、香蕉球D、地球上物体的表观重力不等于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7苹果和卫星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但苹果从树上落地、卫星绕地球转动,是因为二者BA、密度不同B、初始条件不同C、质量不同D、遵循的力学规律不同8下列哪一实验证实了科里奥利力的存在?AA、傅科摆实验B、厄缶实验C、多普勒效应实验D、比萨斜塔实验力学典型问题中的现象解释1飞行中的民航飞机受到向上升力的原因是CA、机翼上、下方的空气种类不同B、飞机自身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C、机翼上、下方的空气压强不同D、飞机到一定高度之后脱离了地球的吸引2尽管有空气阻力,子弹从枪膛射出后仍能以稳定的直线轨迹前进,其主要原因是AA、枪膛中的螺旋状沟槽(来复线)使子弹具有绕自身对称轴高速旋转B、子弹实际上是边翻转边前进的,只是速度太快以至眼睛看不出翻转C、子弹运动速度很快,以至空气阻力的作用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D、子弹的设计形状使空气阻力刚好作用在它的质心上,以至不产生力矩3飞机、轮船上的导航仪利用了哪一力学原理?DA、万有引力定律B、动量守恒定律C、机械能守恒定律D、角动量守恒定律高速行驶的自行车在转弯时,关键的动作是AA、使车身倾斜B、迅速转动车把C、缓慢转动车把D、尽力加快速度5如图装置中,由轻杆和厚圆盘组成的陀螺支在枢纽O上,0点处的杆端可自由转动。

先使陀螺以较高的角速度绕自身轴转动,然后从图示位置释放,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CA、陀螺会保持在图中位置继续转动B、由于重力矩的作用,陀螺的杆会很快摆向竖直向下的方向C、由于角动量守恒,陀螺的杆不会很快摆向竖直向下的方向D、陀螺停止绕自身轴转动而改为绕过0点的竖直轴转动(多选)定轴转动的物体的转动惯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BCA、物体的质量B、转轴的位置C、物体质量相对转轴的分布D、物体质心平动速度E、物体的转动角速度7(多选)下列说法中哪几项是正确的?ABCA、如果人离高速行驶的列车太近,会受到向列车方向的推力.B、打乒乓球时的上旋球、下旋球现象与空气的存在有关,在真空中不会出现.C、依据等效原理,加速运动的非惯性系中的力学现象与受到等效引力的惯性系中的现象相同.D、因为太阳的质量比月亮大得多,所以由太阳引起的潮汐力比月亮引起的潮汐力大.8(多选)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可以得到如下哪些推论AD A、流体中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较小B、流体中流速较大的地方压强较大C、流体中流速较小的地方压强较小D、流体中流速较小的地方压强较大完整版答案请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方式一: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萌面人资料铺方式二:搜狗搜索:萌面人资料认准域名:点击逬入即可6葫血人母料岭王來槓贵主页I萌面人资料铺酚面人SI4M KW谐认盘这两个平台.it访假百!摆殉搜素面人资科诵认tag :www xuexianswer..认准域名,点击进入无处不在的辩论”1【单选题】在学习中,(D )才是最重要的。

« A、求合« B、效率« C、知识« D、发现2【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

・A、争胜« B、求和•C、谋利« D、口才3【判断题】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被称为显性剥夺。

(错误)4【判断题】学习的过程强调创造而不是模仿,尤其是思维创造。

(正确)辩论是一种修养”1【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位人物与壕梁之辩”密切相关。

(D)*A、荀子•B、墨子•C、孙子*D、庄子2【单选题】以下选项中错误表述印象即真实”中印象”一词的是(A)。

B、有可能是真实的歪曲«C、有可能是片断性的・D、观察者的主观感知3【判断题】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

(正确)4【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的是讨论具体事实和细节。

(错误)辩论的真善美”1【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 A、辞藻的华丽・B、诗意的栖息« C、肉体的搏斗・D、完全的胜利2【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

(错误)3【判断题】价值观念的输出是交流的终极目的。

(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1【单选题】在辩论中,如果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这是D。

*A、模糊概念*B、模糊内容•C、偷换内容*D、偷换概念« A、扩大内涵« B、扩大外延*C、缩小外延*D、缩小内涵3【单选题】概念的(B)是指概念最本质的对社会、对外界的反应。

« A、内容*B、内涵« C、范围*D、外延4【判断题】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

(错误)5【判断题】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也就是外延过大。

(正确)概念的定义1【单选题】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D)为主的概念,是辩题中经常出现的两类概念。

*A、主观臆断・B、客观存在*C、群体意念*D、价值判断2【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可以暂且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A、资源分配合理*B、结果公平*C、性别平等*D、机会均等A、判断性辩题«B、比较性辩题・C、猜测性辩题・D、事实性辩题【判断题】在辩论中,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是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

(正确)5【判断题】公平的全部内涵就是机会均等。

(错误)概念的对抗1【单选题】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对(D)是有益处的。

•A、压迫我方概念空间« B、扩充对方概念空间・C、平衡我方概念空间・D、压迫对方概念空间2【单选题】(B )是辩论中第一个层次的对抗。

*A、价值对抗*B、概念对抗•C、行为对抗*D、意义对抗3【多选题】概念对抗需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A、底线*B、概念的对抗性*C、包容性*D、交互性4【判断题】辩论中最高包容性的对抗,就是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

(正确)5【判断题】概念持平的意思是概念偏向于一方,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价值判断【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最终造成平局,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C )。

*A、角色同一・B、价值消失« C、价值失真« D、判断正确2【单选题】(B)是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

« A、相同的主体・B、不同的价值目标*C、不同的陈词*D、相同的价值目标3【单选题】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是A的表现。

*A、角色感不强*B、进入角色快*C、了解角色*D、角色感强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一致,逻辑上可以不一致。

(错误)杀人游戏中的角色代入1【单选题】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在活动中要主动(B)。

*A、抵抗*B、参与« C、操纵« D、顺从2【单选题】2号在辩论中面对1号的指责,立即认定1号是杀手,这是2号陷入了( A )。

« A、个体价值对抗误区*B、群体行为对抗误区・C、个体行为对抗误区*D、群体价值对抗误区3【多选题】杀人游戏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有哪些?(ABC)« A、精力集中« B、角色融入感*C、整体局势分析4 D、个体价值4【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不需要考虑体验角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