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取材于高中语文教材《诗歌鉴赏》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诗歌的表现手法展开,包括象征、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五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以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叙事抒情、议论抒情等四种表现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的五种基本表现手法,能够在阅读中识别并分析这些手法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诗歌表现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其写作水平。

3. 增强学生对诗歌美感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五种基本表现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阅读和创作中灵活运用这些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诗歌鉴赏》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首著名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五种表现手法及四种表现技巧,结合教材篇章进行实例分析。

a. 象征:以《枫桥夜泊》为例,分析“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象征意义。

b. 比喻:以《登高》为例,讲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比喻手法。

c. 拟人:以《钱塘湖春行》为例,分析“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中的拟人手法。

d. 排比:以《滕王阁序》为例,讲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排比手法。

e. 对偶:以《桃花源记》为例,分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对偶手法。

f. 借景抒情:以《登岳阳楼》为例,讲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中的借景抒情技巧。

g. 托物言志: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分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的托物言志技巧。

h. 叙事抒情:以《夜泊牛渚怀古》为例,讲解“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中的叙事抒情技巧。

i. 议论抒情:以《出塞》为例,分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议论抒情技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表现手法,现场创作一首小诗,并进行分享和点评。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完整版)ppt课件

【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 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首联和颈联正面写环境的艰苦和战士们作战的艰
辛。颔联和尾联用典。“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
起了曲子“折杨柳”,引发了对家人的思念;尾联
“斩楼兰”言简意赅,表达了战士们报效国家英勇杀
精选课件
42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⑴用相关事物代所要表达的人或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代富豪之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飞将”代李广,实指唐朝名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风骚”代文学成就。
精选课件
43
3、借代,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
固定代称: 战争、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等。 书信——鸿雁、尺素、尺牍等。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楫等。 太阳——东曦、金乌等。 月亮——蟾蜍、蟾宫、玉兔、嫦娥、婵娟、银阙、 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 桂树等。
例:客从南溟来,遗我双鲤鱼。 (杜甫)——化用《汉乐府》中的“客从远方 来,遗我双鲤鱼。”
精选课件
34
例: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李贺《李贺箜篌引》)——“江娥”、 “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精选课件
35
①明引:
放言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才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 ①以景显“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PPT课件

(2)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是视觉描写,而“数声啼鸟”是听 觉描写。空旷辽远的景,与哀怨的啼鸣为 下文作者抒发情感做铺垫。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怨”字将鸟人格化。其实是传递出作者
羁旅漂泊的愁怨。
.
14
作业:
《衡水中学第五套试卷》诗歌鉴赏
.
15
.
4
二、解题方法指导:
1、了解诗歌内容。
2、根据题干要求,联想表达技巧。
3、针对诗歌内容,明确表达技巧, 规范落实答案。
.
5
牛刀小试:
2013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直抒胸臆:
表 达 技
抒情手法: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叙事抒情、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巧 描写手法: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烘托渲染、象征、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 想象联想、
3
2、鉴赏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 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指出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阐释。 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全诗简要分析。
.
7
《衡水中学第四套卷》
芳草渡·留征辔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 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 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 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 便,送将来。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前五句的写作技巧。
.
8
自主学习: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①繁。 朱樱②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③。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公开课课件

对比的运用
对比
通过对比两个相反的事物或情感,强调其差异和特点,突出诗歌的 主题或情感。
例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用白日 和黄河的壮丽景象形成对比,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赞叹和豪情。
总结
对比的运用可以使诗歌主题更加鲜明,增强读者的印象。
反衬的运用
反衬
通过强调一个事物的反面特点,来突出其对立面的特点或情感, 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比喻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形 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
例子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 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将瀑 布比喻为“挂”在前面的河流,形象 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
拟人的运用
拟人
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的情 感和动作,使其形象更加生动、
活泼。
例子
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将花和鸟人格化 ,表达出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离别 的痛苦。
总结
拟人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情感更加丰 富,增强读者的共鸣感。
象征的运用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 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读者通 过联想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例子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大弦 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用“急雨”和“私语”来象征 琵琶声的高低起伏和情感变化。
总结
象征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意义更加 深远,引发读者的联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性或情感,使其具有人格化的修辞手法。
详细描述
拟人能够使诗歌中的事物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和共鸣。它常常通过赋予非人的事物以人的言行 、情感或思想,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观点。例如,在诗歌中,用“河流”表达“岁月的流逝”,用“ 石头”表达“坚定不移”。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教案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教案

诗歌表现手法鉴赏教案第一章:诗歌与诗歌鉴赏1.1 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体裁,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和形象性。

诗歌通过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哲理的思考。

1.2 诗歌鉴赏的意义与方法诗歌鉴赏是指对诗歌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欣赏,以获得审美愉悦和精神启示。

诗歌鉴赏方法包括感受、分析、理解和评价四个方面。

第二章:诗歌的表现手法2.1 意象与意境意象是诗歌创作中的基本元素,通过具体的物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是诗歌中意象组合形成的整体氛围和情感境界,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2.2 抒情与描写抒情是诗歌的核心特点,通过表达诗人的情感来打动读者。

描写是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事物的形象,增强诗歌的视觉效果。

2.3 对比与衬托对比是通过对照两个事物的差异来强调其特点,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衬托是通过与主题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来突出主题,增强诗歌的层次感。

第三章:诗歌的结构与韵律3.1 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

不同的结构形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节奏和韵律感。

3.2 诗歌的韵律韵律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长短、轻重、高低和停顿等有规律的组合。

韵律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具音乐性和节奏感。

第四章:诗歌的语言特色4.1 诗歌手法与修辞诗歌手法是指诗人运用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修辞是指通过语言的装饰和变化,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美感。

4.2 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风格可以是豪放、婉约、清新、深沉等。

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艺术效果。

第五章:诗歌鉴赏实践5.1 诗歌鉴赏案例分析选择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从意象、意境、抒情、描写、对比、衬托、结构、韵律、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5.2 学生诗歌创作与展示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创作要求,创作一首诗歌。

学生将创作的诗歌进行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

诗歌表现手法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诗歌表现手法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诗歌表现手法公开课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这些表现手法来分析和欣赏诗歌。

3.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对仗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讲解。

4.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示范和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导入、讲解和练习。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引用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解环节,教师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示范分析实例来引导学生掌握诗歌表现手法;在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来评价他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对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内容设计不够丰富。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表现手法上,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如象征、意境等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于诗歌表现手法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

2.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

虽然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是在课后的作业完成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诗歌表现手法的应用能力还不够熟练,这就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作业指导和检查。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实用)课件

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实用)课件

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学习交流PPT
2
表达技巧的分类
表表 达现 技手
(
1.表达方式 2.修辞手法 3.表现手法
巧 法 4.行文结构 )
学习交流PPT
3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类
借景抒情、融(寓)

间接抒情 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动静,虚实,正面

描写类 侧面,细节描写, 白描,乐景衬哀情

B、衬托,也叫映衬,相形。为了突出主 要事物,用相似、相关、相反的事物作为 背景,加以烘托。被烘托的事物叫主体, 用来作背景的事物叫衬体。衬托又分正衬 和反衬。
见《状元360》P83
学习交流PPT
14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简析这首诗运 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交流PPT
10
象征
• 《石灰吟》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 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
焚烧若等闲。
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
清白在人间。
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
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
高尚情操。
学习交流PPT
11
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 一、两者的表现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 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 似” 。
• 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
• 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抒胸臆:
表 抒情手法: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叙事抒情、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巧 描写手法: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烘托渲染、象征、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想象联想、
3
2、鉴赏表达技巧类题目,答题 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指出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阐释。 第三步:分析表达效果或作用。
4
二、解题方法指导:
(2)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是视觉描写,而“数声啼鸟”是 听觉描写。空旷辽远的景,与哀怨的啼 鸣为下文作者抒发情感做铺垫。
(3)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怨”字将鸟人格化。其实是传递出作 者羁旅漂泊的愁怨。
14
作业:
《衡水中学第五套试卷》诗歌鉴赏
15
2、颔联运用了列锦的表现手法:巧妙了 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青豆、绿草、白鹅叠加 在一起,勾勒出一幅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表 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愉悦的心情。
10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要求。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12
(2013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高三模拟考试)
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 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 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这首词的上片在写景时用了哪些技巧? 试结合词句分析。(5分)
13
(1)采用了远近结合的手法。 “十里青山远”是远景,“潮平路带沙” 是近景。远近结合突出景物的辽阔旷远。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6
4.20联考诗歌鉴赏
孤松
明/贝琼
青松类贫士,落落惟霜皮。 已羞三春艳,幸存千岁姿。 蝼蚁穴其根,乌鹊巢其枝。 时蒙过客赏,但感愚夫嗤。 回飙振空至,百卉落无遗。 苍然上参天,乃见青松奇。 苟非厄冰雪,贞脆安可知?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
全诗简要分析。
7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销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 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 全诗简要分析。
11
标准答案
诗人运用了怀古伤今的表现手法。 诗人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 见古碑,由眼前之景怀想当年秦国 的强盛,感叹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 抒发了作者“不堪回首” 的感伤之 情。
古代诗歌鉴赏
一、鉴赏语言 二、鉴赏形象 三、赏析表达技巧 四、分析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1
学习目标:
1、回忆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技巧, 和赏析表达技巧类题型的答题思路。 2、强化解题方法、规范作答。
2
一、识回顾:
1、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用典、双
关、对比、设问、反问、
1、了解诗歌内容。 2、根据题干要求,联想表达技巧。 3、针对诗歌内容,明确表达技巧,
规范落实答案。
5
牛刀小试:
2013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衡水中学第四套卷》
芳草渡·留征辔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 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 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 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 便,送将来。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前五句的写作技巧。
8
自主学习:2012年广东卷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①繁。 朱樱②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③。
[注] ①生意:生机盎然。②朱樱:樱桃的一种。 ③昼
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 日紧闭门户。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9
标准答案
1、颔联运用了色彩对比的表现手法;色 彩对比:朱与绿,青与白构成对比,颜色明丽 喜人,描写出一幅清新的四月乡间生机盎然的 风景,表达了诗人愉悦而闲适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