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纪律教育》读书笔记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大全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一)《爱的教育》告诉我,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对祖国,对家乡,对同胞,对弱者,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都要给予爱和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段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儿童们的纯真与情趣。
《爱的教育》的精彩之处和在于,每一篇小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主人公,把每个故事拆出去也并不影响它的完整性,这尤其是照顾了读者,特别是我们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某个道理,使书中的人物更形象,性格特点更易于展现,其中让我印象深刻地是有一篇“可爱的老师”的日记,作者细心地勾勒出每位老师的形象,“性格柔和”的“修女”老师对孩子们“发大声和动怒是绝对没有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训诫还是肃然起敬,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王老师,还有另一位老师,则截然不同,她“用教鞭击桌用拍手来使他们镇静”,但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恐惧,反而让孩子们依附着她的快乐,一幅幅画面,表明了孩子们对老师真挚的感情,更证明了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崇高的,无微不至的,这位老师倒像极了我的陈老师,还有一篇“家长”的日记让我印象深刻,它叙述着“学生的父母”他们是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的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容貌不同,职业各异,但却都有着一颗“为孩子着想”之心,他们默默地接送孩子,关心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们把对自己孩子的爱,迁移到孩子的同学和伙伴身上,他们因为同为父母,而变成“平等的友人”读着这样的描写,记叙“学生的父母”的日记,我的心也会随温暖起来,会被其中浓浓的亲情所感动,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理解,领会天下父母心,把感动和感恩扛在自己的肩上。
同学们,读了这本《爱的教育》我们懂得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绩知商虽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这本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最佳读本,它可以让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去做的,如此,我们才能更健康,更完善地体会出素质教育的魅力。
《爱的教育》优秀读书笔记(25篇)

《爱的教育》优秀读书笔记(25篇)《爱的教育》优秀读书笔记篇1爱,就像是空气,它无处不在!人类最需要的关怀、理解和关心,就是在爱的基础上产生的。
父母,老师,同学……他们对我的爱,都是属于我的无价之宝。
昨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爱的教育》。
这本书是在我的泪水中完成的。
短短的几个小时内,我很多次泪如雨下,哽咽着告知妈妈我最受感动的一幕幕。
《爱的教育》一书中有各种平凡的人物,可这些平凡的人物由于有了爱而变得宏大了。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费鲁乔的血》,仆人公是费鲁乔和他的祖母。
故事讲了费鲁乔是一个不乖的孩子,常常在外面打架,惹是生非,让他的祖母很苦恼。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瘫在家里一成天无人照看的祖母哭着教育他。
在祖母的泪水中,费鲁乔好像懂得了些什么。
刚刚下定决心改正的费鲁乔,当晚就为了救自己的祖母,被强盗的短刀刺穿了他的背。
英勇而又名贵的小小灵魂飞到了天国。
当读到这里时,我的眼泪浸湿了一张又一张的纸巾。
泪眼朦胧中,我眼前消失了一个高大的形象,那就是我的爸爸。
就在一个月前,我感冒了,高烧40.3度。
整个晚上,爸爸不停地给我换冷毛巾,喂我吃药,给我量体温……当发觉我的体温怎么也降不下时,又在凌晨带我去医院看病、挂盐水。
一整个晚上,他都没有合上眼睛。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五天。
在爸爸的细心照看下,我的病慢慢地好了,可是爸爸却发烧了……当我坐在家里暖和的沙发上,想着和我之前一样挂着盐水坐在椅上的爸爸时,妈妈、爷爷、奶奶他们焦急而又慈爱的脸一一出现在我眼前。
是呀,面对他们唯一的孩子,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都崇尚爱。
由于爱可以暖和人,感化人,甚至可以转变人。
人们的生活是靠物质的,有形的物品来支撑,但是更重要的是爱的精神支柱。
这种无形的力气深深地转变、支持着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爱的教育是宏大的,假如人们都努力学习爱,努力传播爱,爱,将洋溢在全世界,荡漾在每一个角落里……《爱的教育》优秀读书笔记篇2前两天,我看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一个个爱的小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受益匪浅。
读书笔记摘抄《爱的教育》

读书笔记摘抄《爱的教育》《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视角,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在小学四年级一学年中所经历的各种故事。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爱,还传递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充满了温暖和正能量。
以下是我从书中摘抄的一些令人深思的段落和我的感悟。
“从今天起,现在的你,不再是个只知玩耍的孩子了!从今天起,但愿做个好孩子,乖孩子!”这是安利柯的父亲在开学第一天对他说的话。
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成长的殷切期望和深深的爱。
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在新的学期里,不仅在学业上有所进步,更能在品德和行为上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这种期望不是给孩子施加压力,而是一种鼓励和引导,让孩子明白成长的意义和责任。
“我们的先生,他从不诃斥学生,在他的脸上,不见有一点怒色,总是带着可亲的笑容。
”书中对于老师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位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好老师形象。
在教育中,老师的态度和方法至关重要。
一个和蔼可亲、富有耐心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和进步。
相比之下,那些严厉苛责、缺乏理解和尊重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他是一个顶好的人,谁都喜欢他。
他已经有七十岁了,对于学校和学生,仍怀有着父亲般的心。
”这位七十岁的老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怀让人动容。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者,那就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始终保持着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的热情。
这种精神值得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学习和传承。
“我告诉你:你决不要怕,当你无论受了什么创伤,当你无论从哪里跌了下来,你决不要觉得苦痛,不要掉泪,不要悲观。
你要自己镇静,然后再定出方针来,实行你的计划。
”这段话让我明白,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不能被恐惧和悲伤所击倒,而是要保持冷静和坚定,勇敢地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阿米契斯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通过一个小男孩恩里科的视角,讲述了他在学校和家庭中所经历的一系列感人故事,展现了爱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感动,以下是我摘抄的一些读书笔记:1. 爱是教育的基石。
恩里科的老师经常强调,爱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元素,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2. 尊重和理解是教育的关键。
书中的老师们总是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他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潜力。
3.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格的培养。
恩里科在学校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道德、有同情心的人。
4.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
恩里科的父母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导他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去关心他人,这些都是他在学校之外的重要学习。
5. 友谊是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书中描述了恩里科与同学们之间的友谊,这些友谊让他学会了分享、合作和相互支持。
6. 面对困难和挑战,爱和勇气是战胜它们的力量。
恩里科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但他总是能够凭借爱和勇气去克服它们。
7. 感恩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恩里科学会了感恩,无论是对老师、同学还是家人,他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们。
8.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书中通过恩里科的成长经历,展现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即培养出既有知识又有品格的人。
通过阅读《爱的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爱的力量和教育的重要性。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对所有年龄段读者都具有启发意义的教育经典。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6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6篇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11、昨日午后,先生正在说这消息给我们听的时候,校长先生领了一个陌生的小孩到教室里来。
那是一个黑皮肤、浓发、大眼而眉毛波黑的小孩。
2、叙利亚张开了眼。
再用功复习。
可是第二夜,第三夜,又同样打腔,愈弄愈不好:决是伏在书上睡熟了,或早晨晏起,复习功课的时候,总是带着倦容,好像对功课很厌倦似的。
父亲见这情形,屡次注意他,结果至于动气,虽然他一向不责骂小孩。
3、现在的世界中,无论何人,没有一个不学的。
你想!职工们劳动了一日,夜里不是还要到学校里去吗?街上店里的妇人们、姑娘们劳动了一星期,星期日不是还要到学校里去吗?兵士们日里做了一天的勤务,回到营里不是还要读书吗?就是瞎子和哑子,也在那里学习种种的事情,监狱里的囚人,不是也同样地在那里学习读书写字等的功课吗?4、我将滑稽画册给他看。
他不觉一一装出画上的面式来,引得父亲也大笑了。
回去的时候,他非常高兴,以至于忘记了戴他的破帽。
我送他出门,他又装了一次兔脸给我看,当做答礼。
他名叫安东尼阿.拉勃柯,年纪是八岁零八个月。
5、驼背的耐利,昨日也在看兵士的行军,他的神气很可怜,好像说:“我不能当兵立了。
”耐利是个好孩子,成绩也好,身体小而弱,连呼吸都似乎困难。
他母亲是个矮小白色的妇人,每到学校放课总来接她儿子回去。
最初,别的学生都要嘲弄耐利,有的用革囊去碰他那突出的背。
耐利毫不反抗,且不将人家以他为玩物的话告诉他母亲,无论怎样被人捉弄,他只是靠在座位里无言地哭泣。
6、他真是一个有趣的小孩。
一进门就脱去了被雪打湿了的帽子,塞在袋里,阔步地到了里面,脸像苹果一样,注视着一切。
等走进食堂,把周围陈设打量了一会儿,看到那驼背的滑稽画,就装了一次兔脸。
他那兔脸,谁见了也不能不笑的。
7、少年两眼炯炯地张了一张,头就向后垂下,断了气了。
士官青着脸对少年看了一看,就把少年的上衣铺在草上,将尸首静静横倒,自己立正了看着,军曹与两个兵士也立正不动。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5篇)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5篇)《爱的教育》读书笔记11、他避开人群,用防备的目光扫视这里的每一个人。
2、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
铃声响起那刻,您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
3、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
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的人一定进步快。
4、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落泪。
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5、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6、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
7、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
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8、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9、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
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要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10,、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命的希望;爱是大地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2一、内容简介:这本书是一个意大利男孩安利柯用自己的日记来讲述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爱。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共7篇

篇一: 读书笔记摘抄读书笔记摘抄《爱教育》读书笔记摘抄《爱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日志方法来写,即使每篇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小说.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字眼.大家追求爱,也期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愈加美好.我们要完全拥有它,就必需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示这一点.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爱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她儿子诺琵斯爱,诺琵斯骂培谛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她父亲道歉,即使培谛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能够知道,诺琵斯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人啊,她用她爱来熏陶她儿子,让她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他人,不取笑她人人.第二节写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终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老师,最终卡隆要帮她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她,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她处罚,听她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她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她关心她人一个高尚精神,而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一个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她人精神已经逐步淡漠,在社会加强精神建设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她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爱心来熏陶他人,让爱在大家心中永驻.读书笔记: 《做最好自己》今年“读书实践成才”活动, 管理局领导欣然为我们推荐了三本好书,读书笔记摘抄。
我是一个书虫, 不愿意让任何好书与自己擦肩而过, 加之开复先生在我心目中一贯良师形象, 使得《做最好自己》成了我当然之选。
在我看来, 一本好书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阅读过程片刻愉悦, 更是为人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大门。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大全读书笔记摘抄(一)《》告诉我,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研究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对祖国,对家乡,对同胞,对弱者,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都要给予爱和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动情,每一段字里行间都洋溢着儿童们的纯真与情趣。
《》的精彩之处和在于,每一篇小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主人公,把每个故事拆出去也并不影响它的完整性,这尤其是照顾了读者,特别是我们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使我们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某个道理,使书中的人物更形象,性格特点更易于展现,其中让我印象深刻地是有一篇“可爱的老师”的日记,作者细心地勾勒出每位老师的形象,“性格柔和”的“修女”老师对孩子们“发大声和动怒是绝对没有的”,但孩子们对老师的训诫还是肃然起敬,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XXX,还有另一位老师,则截然不同,她“用教鞭击桌用拍手来使他们镇静”,但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恐惧,反而让孩子们依附着她的快乐,一幅幅画面,表明了孩子们对老师真挚的感情,更证明了老师对孩子们的关心和崇高的,无微不至的,这位老师倒像极了我的XXX老师,还有一篇“家长”的日记让我印象深刻,它叙述着“学生的父母”他们是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的一群特殊的人,他们容貌不同,职业各异,但却都有着一颗“为孩子着想”之心,他们默默地接送孩子,关心着孩子的研究和生活,他们把对自己孩子的爱,迁移到孩子的同学和伙伴身上,他们因为同为父母,而变成“平等的友人”读着这样的描写,记叙“学生的父母”的日记,我的心也会随温暖起来,会被其中浓浓的亲情所感动,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进一步理解,领会天下父母心,把感动和感恩扛在自己的肩上。
同学们,读了这本《》我们懂得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成绩知商虽然重要,但品德更重要,这本书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最佳读本,它可让我们明确地感受到什么是我们应该研究,什么是我们不应该去做的,如此,我们才能更健康,更完善地体会出素质教育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纪律教育》读书笔记爱的教育读书笔记摘抄
纪律是群体的重要特征,任何群体需要纪律。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进行纪律教育,成为我工作中最头疼的事。
因为每个儿童个性特点不一,产生纪律问题的原因经常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希望通过阅读《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能为自己解惑。
本书第一作者玛乔丽费尔兹博士(美国)总结了其三十余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向我们展示了全面实用的儿童纪律教育方法。
作者在阐述与纪律教育有关的理论基础上,介绍了如何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儿童、分析儿童产生纪律问题的原因并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
当细细阅读完此书后发现,它的确是一本有理有据,案例详实的实用书籍。
全书运用了
我你他的对话式写作风格,使读者容易参与文本,在比较和鉴别中,心悦诚服地接受作者的观点,与作者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读者也能充分发挥自主性。
其中,作者对奖励这一方法的阐述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父母和教师长期以来一直试图通过奖励和(或惩罚)来教授是非概念。
奖励和惩罚表面上确有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其结果不是儿童盲目服从就是使其易受奖励和(或惩罚)的左右。
关于此问题,我们首先要做到不要再使用奖励和(或)惩罚来促进自主的发展,书中例举了多个例子来说明,而这些例子又似乎是我们常见的教育行为。
例如,如果孩子完成了作业,我们就给他们发小红花,那么我们无意中教孩子易被奖励所控制;当我们说喜欢某某孩子的坐姿时,而有些孩子也坐得很好却没被点到名字时,这似乎是对那些孩子的惩罚;有时我们鼓励孩子把玩具整理好就有小贴纸,其时有大部分孩子经常把玩具物归原处的,却没有得到贴纸奖励,
这让那些孩子感到茫然与不知所措。
书中提到尽可能的避免在活动中单纯描述孩子做了什么,即不要说诸如你做得很好、我为你骄傲、你很棒等,而是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活动的过程,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孩子做了什么?比如我看到你和某某分享了玩具,这让她很开心。
你把剪刀放回了架子,这很好而不是表扬他你真能干你是个懂得友好的孩子,因为这样实际上反而降低了他们对操作活动的信心、兴趣和乐趣。
作为教师或家长要更尊重和更支持孩子,不是对他工作做出判断,而是询问有关他们的过程的问题,如:我发现你在画中用了很多颜色?你觉得在制作过程中,最难的是哪个部分等,成人表示对孩子努力的热情是不需要通过表扬的。
以真诚沟通著称的教师也极有可能得到来自己他们的学生的真诚沟通。
这里真诚是一个关键词,真诚地表达感激或欣赏与旨在控制某人行为的表扬具有天壤之别,当你努力减少使用表扬时,
首先应注意,要停止使用控制性的表扬,特别是让孩子与他人竞争的表扬。
幼儿期正是促进儿童自主发展的时期。
通过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与孩子交流观点,并允许孩子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就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考虑相关因素的能力。
自主是一个复杂的目标,需要我们逐渐改变以往认为通过外在的说教、奖励和惩罚来灌输给幼儿的观念,而是应从幼儿的内部建构或产生,才能成为儿童自己的规则。
儿童纪律问题的背后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原因,不经过望闻问切的诊断很难提示问题的根源,也就很难进行有效的规训。
每当呈现一个行为问题时,不能立刻简单地宣判这种行为的对错,而是强调行为问题的合理性,系统分析行为产生背景,在分析的过程中,有效的解决办法就会逐渐浮现出来,
有效的规训需要一定的时间:计划的时间,教给孩子必要技能的时间以及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的时间。
所以,实践
更好的有效规训的想法,必须坚持用理性的反应来抵制自动的反应,特别是要避免通过恐吓或奖励来将适当的行为强加到孩子身上,因为这种态度不能帮助孩子获得自我规则与自律,反而会使他们变得更依赖、叛逆和言行不一,因此,无论家长还是教师,都要谨慎地使用自己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