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A)
第三节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3.怎样保证电气触头接触良好?
第三节 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一、电气触头的概念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电气触头:两个或几个导体之间接触的部分。
电气触头直接影响到设备和装置的工作可靠性,它 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开关电器的品质。
基本要求 : (1)结构可靠; (2)接触电阻小且稳定,即有良好导电性能和接触性能; (3)通过规定电流时,发热稳定而且温度不超过允许值; (4)通过短路电流时,具有足够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5)开断规定的短路电流时,触头不被灼伤,磨损尽可能 小,不发生熔焊现象。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第三节 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教学内容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本节教学内容
一、电气触头的概念 二、触头的接触电阻 三、触头的分类及其结构
首页
第三节 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防腐的方法一般是在触头连接后,在外面涂以绝缘漆、瓷釉或凡士林油等。
刀形豆触形头触头
电弧及电气触头基本理论分析

电弧及电气触头基本理论分析【摘要】本文对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弧;电气触头;基本理论一、气体游离放电现象和电弧形成在电路中,断路器切断载流电路时,在触头之间常常会出现电弧,直到电弧熄灭后,电路才真正被切断。
触头间的电弧实际上是由于中性质点游离而引起的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从电弧的形成过程来看,游离放电可分为四个阶段:1.强电场发射当触头刚分开时,虽然电压不一定很高,但触头间距离很小,因此产生很强的电场强度。
在强电场作用下,金属触头阳极表面的自由电子会被电场力拉出来,成为游离在触头空隙中的自由电子。
这种游离方式称为强电场发射,是电弧自由电子的一个来源。
2.热电发射这是弧腔中自由电子的又一来源。
在触头分开瞬间,由于触头间的压力迅速变小,接触电阻增大,电流流过时发热加剧,在电极上出现强烈的炽热点。
此外,孤隙中正离子被迅速吸向阴极,其能量被电极吸收,也使阴极表面温度升高。
当阴极表面达到一定高温时,便发射电子,使弧隙中的电子数目增加。
3.碰撞游离从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做加速运动。
它们在奔向阳极的途中碰撞介质的中性质点(原子或分子),使原中性质点碰撞游离为正离子和自由电子。
新产生的电子又和原有的电子一起以极高的速度向阳极运动,当它们和其他中性质点相碰撞时;又再一次发生碰撞游离。
碰撞游离连续进行的结果,触头间隙中便充满了电子和正离子。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电子奔向阳极,正离子奔向阴极,产生电流,形成电弧。
4.热游离热游离是电弧得以维持燃烧的主要原因。
在电弧燃烧时,电弧表面湿度可达三千到四千摄氏度以上,孤心温度可达一万摄氏度以上。
处于高温下的介质分子和原子产生强烈的热运动,不断发生互相碰撞,游离出电子和正离子,称为热游离。
实际上,在间隙击穿产生电弧后,由于弧隙电导迅速增大,触头之间电压降减小,而触头的拉开距离却在增大,因此触头间的电场强度大大减小,强电场发射基本停止。
电气设备一次部分习题集

电气设备一次部分第1章绪论1-1 什么是发点厂、变电站、电力系统及电力网?1-2 试述火电厂、水电厂、核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及其特点?1-3 电力系统有哪些优越性?电力系统运行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1-4 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1-5 什么是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它们各自包含哪些内容?1-6 一次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规定的?1-7 试确定图示电力系统用电设备、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变压器用额定电压比的形式表示)。
图中所示电压为电力网额定电压。
第2章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2-1 电力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有哪机种运行方式?什么叫小接地电流系统和大接地电流系统?2-2 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小接地电流和大接地电流系统的相对地的电压和线电压有如何的变化?为什么小接地电流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允许短时继续运行而不允许长期运行?应采取什么对策?2-3 电网对地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接地电流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2-4 为什么说利用消弧线圈进行全补偿并不可取?2-5 试述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的后果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第3章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3-1 何为电弧?简述断路器触头断开时断口电弧的形成过程及由此而确定的基本灭弧方法?3-2 直流电弧稳定燃烧的条件为何?灭弧室和灭弧栅在灭弧原理上有何差别?3-3 交流电弧电流有何特点?熄灭交流电弧的条件是什么?3-4 什么叫介质强度恢复过程? 什么叫电压恢复过程?它们与哪些因素有关?3-5 在直流电弧和交流电弧中,将长电弧分割成短电弧灭弧是利用了什么原理?3-6 电气触头主要有哪几种接触形式?各有什么特点?3-7 如果电气触头发生振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危害?第4章电气设备及截流导体4-1 高压断路器的作用是什么?其常见类型有哪些?4-2 试述SF6断路器的灭弧装置的特点?4-3 隔离开关的作用是什么?4-4 熔断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简述熔断器的熔断过程?4-5 电压互感器与电流互感器各有何作用,运行时有何特点?为什么工作时,电磁型电流互感器二次不能开路,而电压互感器不能短路。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第3章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ppt

的电流,所以电弧温度的变化总滞后于电流的变化,这A种点现:象燃称弧为电压电
弧的热惯性。
B点:熄弧电压
3.“自然过零”
电流过零时,电弧自然熄灭。 如果电弧是稳定燃烧的,则电弧电流过零熄灭后,在另半周又会 重燃。 如果电弧过零后,电弧不发生重燃,电弧就熄灭。
第一节 电弧的基本知识 四、交流电弧的熄灭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电弧:是一种能量集中、温度很高、亮度很大的气体 导电现象。
1.电弧的组成:电弧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分组成
弧心:温度最高、电流密度最大的弧柱中心部位。 弧焰:弧柱周围温度较低、亮度明显减弱的部分。
2.电弧温度很高,发出强烈的白光,故称弧光放电为电 弧。 弧柱区中心可达到10000℃以上,表面温度也有3000~4000℃。
3.电弧是一种自持放电,很低的电压就能维持电弧的稳
燃烧而不会熄灭。
4.游离的气体,质量轻,迅速移动、伸长、弯曲和变形。 运动速度可达每秒几百米。
第一节 电弧的基本知识 二、电弧的主要危害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1.电弧的高温,可能烧坏电器触头和触头周围的其他 部件;对充油设备还可能引起着火甚至爆炸等危险。
短弧:几毫米长,电弧电压主要由阳极、阴极电压
降组成。电弧电压是与电流、外界条件无关的常数,约为 20V左右。
长弧:几厘米以上,电弧电压主要由弧柱电压降组成,
电弧电压与电弧长度成正比。
第一节 电弧的基本知识 二、直流电弧的熄灭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熄灭直流电弧方法:
低压电器常利用近阴极效应来灭弧。
电弧的特性和熄灭方法

五、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 1.吹弧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利用灭弧介质(气体、油等)在灭弧室中吹动电弧,广泛应用 在开关电器中,特别是高压断路器中。 横吹:吹弧方向与电弧轴线相垂直
2.采用多断口灭弧 纵吹:吹动方向与电弧轴线一致
熄弧时,利用多断口把电弧分解为多个相串联的短电弧,使电弧 纵横吹:将纵吹和横吹结合起来 的总长度加长,弧隙电导下降;在触头行程、分闸速度相同的情况下, 电弧被拉长的速度成倍增加,促使弧隙电导迅速下降,提高了介电强 度的恢复速度;另一方面,加在每一断口上的电压减小数倍,输入电 弧的功率和能量减小,降低了弧隙电压的恢复速度,缩短了灭弧时间。
3.提高分闸速度
迅速拉长电弧,有利于迅速减小弧柱内的电位梯 度,增加电弧与周围介质的接触面积,加强冷却和 扩散作用,如采用强力分闸弹簧。
第二节
电弧的特性和熄灭方法
五、熄灭交流电弧的基本方法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4.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作触头
5.可以减少热电子发射和电弧中的金属蒸气,减弱游离过程,利 采用优质灭弧介质
首页
第二节
电弧的特性和熄灭方法
一、直流电弧的特性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稳定燃烧的直流电弧压降由阴极区压降、弧柱压降 和阳极区压降三部分组成。电弧阴极区压降近似等于常 数,它与电极材料和弧隙的介质有关;弧柱压降与弧长 成正比;阳极区的电压降比阴极区的小。
短弧:几毫米长,电弧电压主要由阳极、阴极电压
第二节
电弧的特性和熄灭方法
四、交流电弧的熄灭 2.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
《发电厂变电站电气设备》 第三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
《电气设备》一次部分3章试题库答案

《电气设备》一次部分第3章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一.填空题:(每空2分)1.电弧是一种气体放电,即现象,它不仅具有只需低电压就能维持稳定燃烧、能量集中、、亮度很大的特征,而且是一束质量很轻、在外力作用下极易的游离气体。
答案:气体导电;温度极高;变形2.用开关切断电路时,当电路中的电压不小于 V,电流不小于 mA 时,就可能在触头间产生电弧。
答案:10~20;80~1003.开关电器触头分断产生电弧的起因是,维持电弧稳定燃烧的主要因素是,但形成电弧的重要因素是。
答案:热电子发射和强电场发射;热游离;碰撞游离4.影响去游离的因素很多,其中的两个因素是和。
答案:冷却条件;介质特性5.在电弧形成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两个相互矛盾的过程即过程,为加速电弧的熄灭,应加强其中的过程。
答案:游离和去游离;去游离6.去游离的两种方式是和。
答案:复合去游离;扩散去游离7.要加速去游离过程,使稳定电弧熄灭,就必须设法提高电弧的伏安特性曲线,通常采用的基本手段是,重要措施是,此外还可以采用等措施,综合利用上述措施,可构成不同类型的灭弧装置答案:迅速拉长电弧;加强电弧冷却;采用电强度高的介质(或增加气体介质压力)8.高压油断路器的主要灭弧方法是利用灭弧其包含两种方式。
答案:气体或油吹动电弧;纵吹和横吹9.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很多,其中的两个因素是和。
答案:触头材料;接触压力10.电气触头的接触电阻是由和共同组成的。
答案:收缩电阻;表面膜电阻11.开关电器触头分断形成电弧的四个游离过程顺序是。
答案:热电子发射→强电场发射→碰撞游离→热游离二.判断题:(每题2分)()1.在任何安装场所中,可以将铝母线触头与铜母线触头用螺栓连接。
答案:F()2.接触压力越大,接触电阻越小。
答案:T()3.开关触头间之所以会产生电弧,根本的内因在于触头本身及触头周围介质中含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答案:T()4.开关触头间电弧中的游离率大于去游离率,电弧就熄灭。
第3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弧柱 阴 极 区 阴 极 区 Un
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实训中心
电气一次
10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3、2、1 特性:
1、静态伏安特性曲线
Uh a
Uh = f (ih) (i
Uf b ih
为发弧电压、即产 生电弧的最小电压值 U (i = 0)
h h
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实训中心 电气一次 11
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实训中心 电气一次 21
§3.3 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2、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Uhf
Uhf——电压由熄弧电压恢复到电源电压的过程。 过程 1、电流过零前,电弧电阻很小,电源电压大部分降落在 线路或负载的阻抗上。 2、电流过零时,电弧熄灭,最后变为绝缘介质,电源电 压全部加在弧隙上。
3、2、2、直流电弧的工作点
Uz
R
L
U
Un k
具有直流电弧的R——L电路
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实训中心 电气一次 15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1、电压方程式
di E = U R + U L + U h = iR + L + u h dt
Uz
E——电源电压。 iR——电阻电压。
di UL = L dt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近阴极效应(短弧原理) 近阴极效应(短弧原理)
将长弧沿垂直方向切割成多段电弧串联,每一 段即构成一个短弧,获得一个阴极区压降。 如果加在触头间的电压小于各段短弧的阴极电 压之和,则电弧就不能维持而熄灭。
云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实训中心
电气一次
14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第3单元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第四节)

第3单元电弧与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第四节)第3单元第四节电气触头的基本知识一、概述电气触头是指两个导体或几个导体之间相互接触的部分,如母线或导线的接触连接处以及开关电器中的动、静触头。
电气触头性能好坏就直接决定了开关电器的质量。
对电气触头的基本要求:1. 结构可靠;2. 接触电阻小而且稳定,即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接触性能;3. 通过规定电流时,发热稳定而且不超过允许值;4. 通过短路电流时,具有足够的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5. 开断规定的短路电流时,触头不被灼伤,不发生熔焊。
二、触头的接触电阻触头的表面加工状况、表面氧化程度、触头间的压力及接触情况等都会影响接触电阻值。
下面分析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1. 触头间的压力触头接触面积的大小受施加压力的影响。
2. 触头材料及预防氧化的措施触头一般由铜、黄铜和青铜等材料制成,通常在触头表面镀上一层锡或铅锡合金。
三、触头的动稳定和热稳定当触头短时间内通过大电流时,如短路电流、电动机的起动电流等,所产生的热效应和电动力具有冲击特性,对触头能否正常工作造成很大威胁。
可能带来诸如触头熔焊和短时过热、触头接触压力下降、关合时触头弹跳等不良后果。
因此,开关电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在通过短路电流时有足够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四、触头的分类极其结构(一)按接触面的形式分类1. 点接触点接触是指两个触头间的接触面为点接触的触头,如球面和平面接触、两个球面接触等。
2. 线接触线接触是指两个触头的接触面为线接触的触头,如柱面与平面接触,或两个圆柱面间的接触等都属于线接触,线接触形式的触头简称线触头。
线触头的压力强度较大。
3. 面接触面接触是指两个平面或两个曲面的接触。
在受到较大压力时,接触点数和实际接触面积仍比较小,所以,为保证触头的动稳定,减小接触电阻,就必须对触头施加更大的压力。
(二)按结构形式分类1. 固定触头固定触头是指连接导体之间不能相对移动的触头,如母线间,母线与电器引出端头连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特性。由于弧柱的受热升温或散热降温都有一定过程,跟
不上快速变化的电流,所以电弧温度的变化总滞后于电流的 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电弧的热惯性。 经过对图2-2的分析,可见交流电弧在交流电流自然过零 时将自动熄灭,但在下半周随着电压的增高,电弧又重燃。 如果电弧过零后,电弧不发生重燃,电弧就此熄灭。
(3)电弧是一种自持放电现象。
(4)电弧是一束游离的的气体。
5
▉ 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4. 电弧的危害
(1)电弧的存在延长了开关电器开断故障电路的时间,
加重了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 (2)电弧产生的高温,将使触头表面熔化和蒸化,烧坏 绝缘材料。对充油电气设备还可能引起着火、爆炸等危险。 (3)由于电弧在电动力、热力作用下能移动,很容易造
•
22
§3.2 直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弧柱 阴 极 区
阴 极 区 Un
23
3.2.1
特 性
1.静态伏安特性曲线
Uh a
Uf b ih
U h f (ih )
U h (ih 0)
为发弧电压、即产生电弧的最小电压值
24
2.电弧电压分布图
U h =阴极区电压+弧柱区电压+阳极区电压
弧柱 阴 极 区
电子直接与正离子复合的几率很小。一般情况下,先是电子碰
撞中性质点时,被中性质点捕获变成负离子,然后再与质量和 运动速度相当的正离子互相吸引而接近,交换电荷后成为中性 质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电子先被固体介质表面吸附后,再被 正离子捕获成为中性质点。
15
▉ 电弧的熄灭—
电弧的去游离形式…(2)
2. 扩散 扩散是弧柱中的带电质点逸出弧柱以外,进入周围介质的 现象。扩散有三种形式: (1)温度扩散,由于电弧和周围介质间存在很大温差, 使得电弧中的高温带电质点向温度低的周围介质中扩散,减少 了电弧中的带电质点; (2)浓度扩散,这是因为电弧和周围介质存在浓度差, 带电质点就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使电弧中的 带电质点减少; (3)利用吹弧扩散,在断路器中采用高速气体吹弧,带走 电弧中的大量带电质点,以加强扩散作用。
34
▉ 交流电弧的特性…(2)
35
3.3.2 交流电弧的熄灭 1.弧隙介质电强度的恢复过程Uj
Uj——弧隙介质能够承受而致使弧隙击穿的最小电压
过程:
电流过零前——电弧的温度高,热游离强烈,弧隙 的导电性能好 电流过零时——弧隙温度剧降,热游离减弱,弧隙 失去导电性能而恢复为绝缘介质。 电流过零后——温度继续下降,弧隙介质电强度逐 渐回升。这种现象称为交流电路的近阴极效应。
13
▉ 电弧的熄灭— 电弧的去游离形式…(1)
电弧的去游离过程包括复合和扩散两种形式。 • ①复合 • ②扩散 异性质点靠近而相互中和的现象。 冷却 带电质点逸出弧柱外的现象。 吹弧
14
1. 复合
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变成不带电质点的现象。 由于弧柱中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快,约为正离子的1000倍,所以
Uh A B
t B A
Uh——马鞍形状。A > B
A——燃弧电压
B——熄弧电压
32
3.3.1 特 性
电弧在自然过零时将自动熄灭,但下半周期随着 电压的升高,电弧会重燃。 若电流过零时,电弧不再重燃,电弧就此熄灭。
2.热惯性:电弧温度的变化滞后于电流的变化
33
▉ 交流电弧的特性…(1)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瞬时值随时间变化,因而电弧的温
第3章 电弧及电气触头的基本理论
高压电奇观
1
教学要求:掌握电弧的特征
了解电弧形成的原因及电弧熄灭的基本方法
影响触头电阻的因素。
重 点:电弧熄灭的基本方法。影响触头电阻的因素。
难
点:电弧形成的原因
2
第一节 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一、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二、电弧的形成
■ 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 ■ 电弧形成的过程
阴 极 区 Un
25
2.电弧电压分布图
Uh=阴极区电压U阴极区+弧柱区UH+阳极区U阳极区 或:
U1
U h U1 U 2 U 3
—— U阴极区,大小与ih无关,在空气中U=8~11V
U 2 —— UH与ih呈线性关系
U 3 —— U阳极区< U阴极区、且随ih增大而减小甚至为零
短弧:几个mm长、主要由 U阴极区+ U阳极区 组成,UH近似 于零
10
4.电弧的特点
电弧的放电现象是一种气体自持放电。 电弧是一种离子通道(载流通道):只有触头 间的电弧熄灭后,电流才真正切断。 电弧的温度很高、能量大:容易烧坏触头,或 使触头周围的绝缘材料遭受破坏。 电弧燃烧时间过长,压力过高,有可能使电器 发生爆炸事故然升高,产生热游离并且成为游离的的主要因素,此时,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间隙被击穿,形成电弧。
9
电弧的形成总结
热电子发射 强电场发射
磁撞游离 温度 热游离 电弧
阴极区 阳极区
加速
弧柱
阴极发射(起因)→碰撞游离(重要因素)→击穿 (量变到质变)→热游离(主要因素)→维持发展
(电流极性改变后的0.1~1.0秒瞬间, 有Uj=150~250V)
36
弧隙介质能够承受外加
电压作用而不致使弧隙击穿 的电压称为弧隙的介质强度。 当电弧电流过零时电弧熄灭, 而弧隙的介质强度要恢复到 正常状态值还需一定的时间, 此恢复过程称之为弧隙介质
强度的恢复过程,以耐受的
电压Uj(t)表示。
37
• 使温度降低的方法有:吹弧、拉长电弧、或与冷却介质表面 接触。
18
2.介质的特性
电弧燃烧时所在介质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弧中去
游离的强度,这些特性包括:导热系数、热容量、热游离温 度、介电强度等。若这些参数值大,则去游离过程就越强,电 弧就越容易熄灭。
19
▉ 电弧的熄灭—
影响去游离的因素…(2)
成飞弧短路和伤人,或引起事故的扩大。
6
▉ 电弧的形成—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1)
(1)热电子发射
当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分离时,触头间的接触压力及接 触面积逐渐缩小,接触电阻增大,使接触部位剧烈发热,导 致阴极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而发射电子 ,形成热电子发射。 (2)强电场发射
开关电器分闸的瞬间,由于动、静触头的距离很小,触
3. 气体介质的压力 气体介质的压力对电弧去游离的影响很大。因为,气体的 压力越大,电弧中质点的浓度就越大,质点间的距离就越小, 复合作用越强,电弧就越容易熄灭。在高度的真空中,由于发 生碰撞的几率减小,抑制了碰撞游离,而扩散作用却很强。因 此,真空是很好的灭弧介质。
20
• 气体介质的压力:F↓→自由行程缩短→离子浓度↑→复合↑ 真空数目少→磁撞游离↓→扩散↑
长弧:几个cm~几个m长,主要由UH组成
26
近阴极效应(短弧原理)
• 将长弧沿垂直方向切割成多段电弧串联,每一 段即构成一个短弧,获得一个阴极区压降。 • 如果加在触头间的电压小于各段短弧的阴极电 压之和,则电弧就不能维持而熄灭。
27
3.2.2 直流电弧的工作点
R
L
U
Un
k
具有直流电弧的R——L电路
热电子发射——高温
②电极间弧柱气体游,产生大量的电子和离子 碰撞游离——电场力的作用,由高速运动的电子作用产生 热游离——高温(起弧),由中性质点热运动碰撞产生
4
▉ 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1. 电弧的概念
当开关电器开断电路时,电压和电流达到一定值时,触头 刚刚分离后,触头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白光,称为电弧。 2.电弧的本质 电弧的实质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3. 电弧放电的特征 (1)电弧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 (2)电弧温度很高。
16
▉ 电弧的熄灭—
1. 电弧温度
影响去游离的因素…(1)
电弧是由热游离维持的,降低电弧温度就可以减弱 热游离,减少新的带电质点的的产生。同时,也减 小了带电质点的运动速度,加强了复合作用。通过 快速拉长电弧,用气体或油吹动电弧,或使电弧与 固体介质表面接触等,都可以降低电弧的温度。
17
• 电弧温度:热游离↓→Q↓→速度↓→复合加强→Q↓
1.拉长电弧
2.开断电路时在电路中逐级串人电阻
3.在断口上装灭弧栅
4.冷却电弧 直流电弧的熄灭注意事项 在直流电路中不能采用灭弧能力太强 的开关电器,避免产生过电压。
30
§3.3 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31
3.3.1 特 性
1.动态伏安特性曲线: 电弧电压和电流随时 间不断变化,每一周期,电流过零2次
28
1.电压方程式
di E U R U L U h iR L u h dt
E——电源电压。 iR——电阻电压。
di U L L ——电感电阻电压 dt
E iR uh
Uh——电弧电压 2.直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 E iR) uh
29
3.2.3 直流电弧的熄灭方法
头间的电场强度就非常大 ,使触头内部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 下被拉出来 ,就形成强电场发射。
7
▉ 电弧的形成—
(3)碰撞游离
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2)
从阴极表面发射出的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高速向阳极
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与中性质点(原子或分子)发生 碰撞。当高速运动的电子积聚足够大的动能时,就会从中性 质点中打出一个或多个电子,使中性质点游离,这一过程称 为碰撞游离。 (4)热游离 弧柱中气体分子在高温作用下产生剧烈热运动,动能很 大的中性质点互相碰撞时,将被游离而形成电子和正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