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及其电离.
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设计

分组探究实验准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导
入
[情景导入]
[网上截图](有网友问):为什么我的惠普笔记本在我流了手汗和洗了澡之后,按方向键会触电?疼死了,发麻。
学生很高兴看到生活与化学的结合,学生分析原因.
从学生熟悉的导电性实验引入,学生易于接受。
新
【板书】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是非电解质有;
能导电的有;_
电解质:
3、4、7、9、
10
非电解质:5、
8
能导电的:
1、2、10
学生通过练习,学会判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发现规律。
练习总
结
【归纳】
酸碱盐以及部分金属氧化物属于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既无属于非电解质。
锻炼学生的观察与归纳总结能力。
学生汇报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发言
离子,是电解质,能导电
总结本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总
结
其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同学们用心的去观察与感受,会发现更多的非常有意思的化学小知识蕴含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这里也预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能够收获更多!
板书设计
第二节电解质
一、电离
电离:像氯化钠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教学思路
首先在熟悉导电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展开新课,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在探究实验的结果分析中,开始探究比较氯化钠晶体和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的比较,重点分析导电原因,归纳出电离的概念,继而推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并进行概念分析,而后进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练习,在练习中分析对比得出酸、碱、盐的概念。然后在练习中学生归纳总结出电解质的包括哪些物质。
化学《电解质及其电离》教案

2、电离定义:
3、店里的表示(电离方程式):
4、电解质电离的条件:
【当堂训练】
分层训练P99 1—10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二、出示学习目标:时间---
1、能说出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含义
2、能列举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3、能写出常见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三、出示自学指导:时间---
阅读课本51-54页内容,完成创新设计P33微判断。
根据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预测氯化钠在固体、熔融状态、水溶液中能否导电,他们导电的原因是什么?练习几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教学
目标
1、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含义
2、能列举常见的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重难点
1、会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
2、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授课流程、内容、时间
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时间---
根据物理上的导电性实验,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化学上,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可以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课题
电解质及其电离
备课人:
时间:
课型:
学情
分析
物质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酸、碱、盐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导电?酸、碱、盐有阴阳离子就一定能导电吗?这些对学过初中化学的学生来说,都是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同时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对化合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化合物。在建立电离的概念时,需要借助学生已经知道的酸碱盐溶液具有导电性和阴阳离子的知识引导。
③大部分有机物
【交流研讨】
1.金属是电解质吗?它们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必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NH3、大多数有机物)3、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强碱、大部分盐、活泼金属氧化物)4、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弱碱、水)5、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6、SO2 、NH3 、CO2 、NO2等的水溶液虽然可以导电,但电导电的离子不是其自身产生的,故这些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7、金属单质(或石墨)导电是因为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是因为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知识点二离子方程式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可以拆成离子形式的有:六大强酸(H2SO4,HCl,HNO3,HBr,HI,HClO4)、四大强碱(KOH,Ca(OH)₂微溶,NaOH ,Ba(OH)2 )、可溶性的盐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全能溶于水中间,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类多不溶,易溶只有钾钠铵,碱类能溶钾钠钙钡铵,诸酸多溶解,硅酸不在内。
②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若为澄清溶液拆成离子,若为悬浊液写化学式;若为生成物一般写化学式,并且加沉淀符号;③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如NaHCO3能拆成Na+和HCO3-;而强酸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要拆开写,NaHSO4要拆成Na+ 、H+ 和SO42-。
④氨水作为反应物,书写成NH3·H2O;氨水作为生成物,若有加热条件或在浓溶液中生成,则书写成NH3↑+H2O,若无加热条件或在稀溶液中生成,则书写成NH3·H2O。
2、“六查”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①“一查”是否符合反应事实。
如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而不生成Fe3+。
②“二查”“===”“⇌”“↓”“↑”是否使用恰当。
③“三查”电解质拆分是否正确。
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高三化学《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反思

高三化学《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反思《电解质及其电离》教学反思10月28日在一(一)班上了一节公开课《电解质及其电离》,一节课下来,尽心沉思,确实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本节课首先以氯化钠固体和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比,提出问题: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本节课围绕这个问题展开。
引导学生学习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并进行辨析。
再学习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反馈训练,回扣概念。
几点体会:1、课堂小游戏。
电离概念较难理解,为了突破难点,设置课堂小游戏:男生代表钠离子,女生代表氯离子,找一部分女生代表水分子,氯化钠固体中钠离子氯离子有规律的排列,当水分子进入氯化钠固体,几个水分子共同带走钠离子、氯离子,和气一起自由移动。
课堂上为了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没有提前预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花的时间比较长。
如果能够提前排练,并且让学生拿不同的牌子或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代表不同的微粒,这样效果会更好。
2、在概念的辨析中,可以将概念的应用设置成题目,以训练代替单纯的讲解,即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概念进行辨析,有利于知识的构建,更重要的让学生处理典型的从不同角度设置的问题来检测自己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到位,错在什么地方,知识的构建是否全面,在发言、讨论、教师点评中真正的掌握知识,感觉学有所得,老师也清楚学生掌握的情况。
3、学生离子书写比较差,可以课前提前练习,这样既可节省上课时间,又有利于学生本节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学习。
4、提问的方式可以变换一下,不能太生硬,可以想方设法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说。
通过本节课导学案、教案、课件及实验的准备,以及两次上课的体会,同组老师共同评课,对我的教学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与电离度的计算

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与电离度的计算在化学领域中,电解质溶液是一种含有离子的溶液。
当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其分子会与水分子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离子。
本文将探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过程以及如何计算电离度。
一、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电解质指的是能够在溶液中电离成离子的物质。
当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时,其分子会与水分子发生作用,产生正、负离子。
这种过程被称为电离。
电离可以通过以下反应示例表示:NaCl(s) → Na+(aq) + Cl-(aq)上述反应中,固态的氯化钠(NaCl)溶解在水中,生成了正离子钠离子(Na+)和负离子氯离子(Cl-)。
二、电离度的定义电离度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电离的程度。
它可以通过浓度来表示,即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与电解质的初始浓度之比。
电离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离度(α)= 电离物质的浓度 / 初始浓度例如,对于NaCl的电离,可以计算其电离度:NaCl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而在溶液中钠离子的浓度为0.08 mol/L,那么钠离子的电离度为0.08 mol/L / 0.1 mol/L = 0.8。
三、电离度的计算方法要计算电离度,首先需要知道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离子浓度可以通过已知的物质浓度以及溶液的电导率进行计算。
电导率测量了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能力,它与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根据电导率可以计算电离度。
以下是电离度计算的一般步骤:1.测量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2.根据已知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和纯水的电导率,计算电离度。
例如,对于氯化钠溶液,假设已知其浓度为0.1 mol/L,测得的电导率为2.5 mS/cm。
纯水的电导率为0.5 mS/cm。
根据已知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和纯水的电导率,可以计算其电离度。
首先,计算电导率差值:ΔmS/cm =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 - 纯水的电导率ΔmS/cm = 2.5 mS/cm - 0.5 mS/cm = 2 mS/cm然后,根据电离度和电导率差值的关系,计算电离度:电离度(α)= ΔmS/cm / (10 × 初始浓度)电离度(α)= 2 mS/cm / (10 × 0.1 mol/L) = 2因此,氯化钠溶液的电离度为2。
电解质及其电离PPT教学课件

栏
目
蒙.蔽(ménɡ)
牲畜.(mēnɡ)
链 接
蒙.骗(
chù)
畜.(
xù )牧
预
习检 2.写对字形
测
枯zào( 燥, ) zào( 躁 )动 zào( 噪 )音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
化合物
化 合
电解质
NaOH、HCl、 NaCl、 醋酸
物
非电解质 酒精、蔗糖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 态下是否导电
下列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C )
A、Na2SO4 C、Cl2
B、酒精 D、HCl
1、上述物质为什么有的能导电而有的不能呢? 2、电解质的导电原理与金属有什么不同吗?
电解质在溶液中 存在
熔融态的电解质中
存在
金属内部
自 离子
由
移
外加电压 导 电
定向移动
动 电子
NaCl溶液、熔融NaCl导电的原因: 液体中有离子,且离子能自由移动
晶体食盐不导电的原因: 离子不能自由移动
①强电解质
强酸:H2SO4、HNO3、HCl等 强碱:NaOH、KOH、Ba(OH)2等 大多数盐:BaSO4、AgCl 、CaCO3 NaCl、完K全2SO4等
②弱电解质:
两者本质区别 电离程度不同
弱酸:H2CO3、CH3COOH、HClO等
弱碱: NH3·H2O等
部分
总结:
强弱电解质比较
强电解质
D、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E、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
电解质及其电离

。
(2)多元弱酸的电离分步书写,多元弱碱的电离一步写出。 - H++HCO3, HCO3 - H++CO3 2- ; 如:H2CO3: H2CO3 Fe3++3OH -。 Fe(OH)3:Fe(OH)3 (3)酸式盐的电离 NaHSO4 Na++H ++ SO42- 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如NaHSO4溶液中: ; 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其余部分电离。 Na++H CO3- 如NaHCO3溶液中:NaHCO3 , HCO3 - H++CO3 2- 。 (4)氢氧化铝的电离 AlO+H++H2O Al(OH)3 Al3++3OH- 酸式电离 碱式电离
强电解质 完全 不存在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强 电 依据物 解 质类别 质 弱 电 依据物 解 质类别 质
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等 强碱:KOH、NaOH、Ba(OH)2、Ca(OH)2等 绝大多数盐:BaSO4(难溶性盐)、BaCl2(可溶性盐)等
弱酸:HClO、H2CO3、H2S、CH3COOH等 弱碱:NH3·H2O、难溶性碱等 水
(1)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 ④ ) (2)向AgNO3溶液通入少量HCl( ③ ) (3)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 ② ) (4)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① )
实质 自身电离 出离子
自身不能 都不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离程度 电离平衡 溶液中 微粒种类 相互关系
弱电解质 部分 存在 离子、水分子、弱 离子、水分子 电解质分子 均为电解质。在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强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说明]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如CO2、 SO2、NH3、SO3等为非电解质。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 NH3·H2O、H2SO4自身能电离,是电解质。
第一课时 电解质及其电离

(5)常见电解质的电离
1)强电解质的电离 H2SO4=2H++SO42— NaOH=Na++OH-
MgCl2=Mg2++2Cl2)弱电解质的电离 NH3· 2O H NH4 + +OHH2CO3 H++HCO3-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HCO3H++CO323)酸式盐的电离 NaHCO3=Na++HCO3NaHCO3: NaHSO4: NaHSO4=Na++H++SO42—
C
C
知识反馈:
根据定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铁能导电,所以铁是电解质;液 溴丌能导电,它是非电解质。 ②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 电解质。 ③CaCO3难溶于水,是非电解质。 ④ MgCl2 溶液能导电,MgCl2 溶液 是电解质。 ⑤盐酸能导电,是电解质。
电解质和非电 解质都是针对 化合物而言 电解质一定是 自身能够发生 电离
与常见物质类 强酸、强碱、绝大多数 别的关系 盐、活泼金属氧化物
实例
H2SO4、HNO3、HCl、 NaOH、KOH、 Ba(OH)2 Ca(OH)2 、Na2SO4、
弱酸、弱碱、水
H2CO3、H2SO3、 CH3COOH、NH3· 2O、 H Al(OH)3、H2O
常见的强电解质: 强酸: HCl、HBr、HI、H2SO4、HNO3、HClO4等。 强碱: NaOH、KOH、Ba(OH)2、Ca(OH)2等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以下因素有关:
⑴离子浓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大的导电能力强。 ⑵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电荷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⑶电解质强弱,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⑷电解质的类型,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电解质,导电能力 也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质 一定有离子, 可能有分子 非电解质
分子
熔化状态不能导电
溶于水时可能导电(与水反应)
非金属氧化物、 酸、碱、盐、 物质类别 金属氧化物. 大部分有机物、氨气 水 实例 HCI、NaOH、 CO2、NH3、酒精 NaCl、
2、下列物质: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质疑】固体氯化钠不导电,而氯化钠溶液和熔融 态的氯化钠都有导电能力是什么原因?
结论
电解质的导电是
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条件的
1、电离定义: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 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2、电离条件: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
3、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水
[思考并做答]
1、请将下列物质分类:①HCl②H2CO3
③NaHCO3④CO2⑤Al2(SO4)3⑥Cl2 ⑦NH3⑧CH4⑨BaSO4⑩Fe(OH)3
①③⑤⑨ (1)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 ②⑩ (2)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 ④⑦⑧ (3)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氯化钾晶体不能导电,所以它是非电 解质 B.硫酸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但它们 均属于强电解质
【小结】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对化合物而言,单质 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对电解质来说,“溶于水”或“熔化”两个 条件具备其一即可。 ③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离子,否则 不属于电解质。 ④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导电的不一定为电 解质。
学案【练习】1、判断正误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C.硝酸钾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电离
D.某化合物甲,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所以是弱电解质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Ba(OH)2、 H2SO4 、 KHCO3
、
Fe(OH)3 、 H2CO3、 NH3· H2O、
HClO
注意事项:
(1)书写电离方程式时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 守恒。 (2)强电解质用等号,弱电解质用可逆号。
第2节
电解质
电解质及其电离
导电性实验:
课本P40,用以下几 种物质分别做导电 性实验,请完成下 表.
材料 灯泡亮 度
铜 亮
盐酸 氢氧化钠溶 氯化钠溶液 蔗糖水溶 酒精水 液 液 溶液 亮
亮
导电
亮 导电
不亮
不亮 不导电
导电性
导电 导电
不导电
金属铜能导电 NaOH溶液、 NaCl溶液能导电
原因 原因
NaCl = Na+ + Cl-
电解质------酸的电离:
(1)用电离方程式表示HCl、 H2SO4和HNO3的电离:
+ + Cl— == H ①HCl
②H2SO4 == 2H+ + SO42— ③HNO3 == H+ + NO3— 结论 酸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电解质------碱的电离 (2)用电离方程式表示NaOH 和Ba(OH)2的电离:
有自由移动的 电子存在 有自由移动的 离子存在 没有自由移动 的离子存在
蔗糖溶液、酒精溶液、原因 NaCl固体不能导电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化合物
1、定义:
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的化合物。如H2SO4 、NaOH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 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①NaOH == Na+ + OH—
②Ba(OH)2 == Ba2+ + 2OH—
结论
碱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电解质------盐的电离: (3)用电离方程式表Na2SO4和BaCl2、(NH4)2CO3的 电离: ① Na2SO4 ==2Na+ + SO42—
② BaCl2 ==Ba2+ + 2Cl—
水溶液或熔融全部电离 水溶液或熔融部分电离 强酸、强碱、大部分盐 弱酸程 存在微粒 实例 方程式
完全电离
不可逆 阴、阳离子
只有部分电离 可逆过程 阴阳离子、未电离的分子
NaCl HCl NaOH
H2CO3 、NH3.H2O、水
NaOH
Na++OH- H2O
H+ +OH-
(3)多元弱酸的酸式根,不能拆。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多元弱碱则一步电离。
[你来写] 写出下列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电 离方程式。 NaCl、 Ba(OH)2、 CH3COOH、
H2CO3、Cu(OH)2 、 NaHCO3
BaSO4、 NaHSO4、
【总结】
强电解质 定义 弱电解质
③ (NH4)2CO3 ==2NH4+ + CO32—
结论
盐的定义:
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 子的化合物
实验:同浓度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比较。
三、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概念: 强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能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范围:
③O2 ④H2SO4⑤碳棒 ⑥酒精水溶液
⑦盐酸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⑩CO2
其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 ① ⑤ ⑦ ⑧ ,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② ④ ⑧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 ⑨ ⑩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的是 ______ 。 ① ③⑤⑥⑦
二、电解质的电离
[反馈练习]
1.下列物质的导电性最差的是( B ) A.0.1mol/L的盐酸 B.0.1mol/L的醋酸 C. 0.1mol/L的氯化钠 D. 0.1mol/L的氯化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
)
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 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 液导电性的强弱 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 都是非电解质 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 质,其他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 强酸:HCl、H2SO4、HNO3、HClO4 等; 强碱: NaOH、KOH、Ba(OH)2、 Ca(OH)2 等;
绝大部分盐: NaCl、BaSO4、NaHCO3等。
(2)弱电解质:
弱酸: HClO、HF、H2S、 H2CO3、 CH3COOH、H2SO3等; 弱碱: NH3•H2O和难溶性的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