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民族服饰与地理学案

校本课程-民族服饰与地理学案
校本课程-民族服饰与地理学案

材料一、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居住于蒙古高原,气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为主,马上活动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其服饰必须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于骑乘,长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们的首选服饰。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1、蒙古礼帽

蒙古人的笠,原先没有前檐,到了忽必

烈时代,皇帝以上都为避暑的夏都,忽必烈

在围猎时,常苦阳光晃眼,以其事与皇后察

必语之,察必便设计了一种前面加檐的笠。

忽必烈带上此笠,果然免除了阳光晃眼之

患,遂大喜,便下圣旨,以此为式样,使百

姓仿效之。察必也就成为中国历史上带檐帽

的第一个设计者。冬季,蒙古人的男女富有

者均戴狐皮帽。蒙古人戴的帽子有许多种。

冬季戴的帽子有风雪帽、皮帽、圆帽、羊绒

帽等几种。夏帽有尖顶圆帽、毡帽等。蒙古

人的帽子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变化帽子的形状。

2、蒙古长袍

蒙古袍为大襟长袍。袍子长而宽大,夏季穿单、夹袍,颜色鲜艳。冬季穿老羊皮、狐皮、狼皮、豹皮做成的蒙古袍,衣面多着青、灰、黑的布面。天气严寒时,妇女多在袍子外面加穿坎肩,男子着马褂。穿袍子最适应牧区的生活环境,袍子肥大,乘马放牧时,可以护膝防寒避风。袖子长、领子高,乘马持缰时,冬季可以防寒,夏日可以防蚊。

3、腰带

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

4、靴子

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蒙古靴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镫;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靴子是蒙古民族先民所着的以便于跋涉于水草之间,适合于游牧乘骑生活的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是与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而这些民族服饰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适应高原气候而产生,这些服饰非常适合山区活动,也非常适应马背生活。

1、结合材料一分析、归纳蒙古族服饰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25分)

材料二、藏族服饰

青藏高寒区土地面积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不到1%,在这因

新构造运动大幅度的差别上升造成地势高峻,平

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貌复杂的山原上,居住

着藏族,门巴族、珞巴族、裕固族、土族等少数

民族。高原上的民族,都有穿皮长袍的习惯,由

于地势高、空气稀薄,气压低,高原气候变化无

常,白天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夜间气温骤降、

寒气袭人,高原形成了气温低、日温差大,干温

季分明,干季多大风,湿季多夜雨的特点。所以

常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

话来形容高原上的人们的生活,为了适应这样的

高寒气候,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利用高原牧区丰

富的动物皮毛制成皮袍、皮靴、皮帽用防寒,在

皮袍的制作上多采用开胸、长袖连接下身摆裙,

以应付高原地区温度变化大,天气变化异常的恶

劣气候,这样既耐严寒和飞沙走石的侵袭,又能在游牧途中的夜间当防寒的铺盖,以藏族男子为例:袍内着布衣或袒胸,中午炎热时褪下缠于腰间,早晚寒冷时穿好,只露出右臂便于劳作。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为方便放牧抵御猛兽,他们的服饰设计上采用腰带短、长刀、火石等饰品,由于深受佛教影响,藏族和门巴族服饰上多戴佛珠,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少数民族腰间挂有银饰和铜饰的品种形式繁多,走动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2、结合材料二、阐述藏族服饰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25分)

材料三、傣族服饰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

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西双

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

傣族主要的居住区。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

带、亚热带地区,西南地区深受来自印度洋的

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节交换明显,气候终年

湿润、湿度大,冬雨多,因处于三大板块相对

运动的地区,山地高原多,河流纵横交错,地

貌类型多样,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傣族服饰

也就充分体现了这些地理特点。傣族服饰首先

是紧身、轻巧、利落,便于平时农业繁忙时提

高劳动效率;其次无领、赤脚、裸露部位多,戴斗笠或缠包头,男子服饰上身为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宽腰无兜长裤净色长裤,多用白色、青色布包头,有的戴毛呢礼帽,天寒时喜披毛毯,四季常赤足。傣族男子一般不戴饰物,偶尔也会发现他们的手腕上有一只闪闪发亮的银镯。镶金牙、银牙是他们的喜好。傣族女子上身着各色紧身内衣,外套浅色大襟或对襟窄袖衫,下身着花色筒裙,裙上织有各种图纹,傣族女子都喜欢戴首饰,首饰通常用金银制作,上面多运用矿物和植物染料工艺加绣自己熟悉的山水、花鸟、树木等图案等。傣族女子服装颜色一般为: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但居住地不同,也有部分差异。居山里者,裙略短,便于攀登,居平原者,裙略长,踏草行垅,居水边者,衣简洁,适于洗涤。

3、结合材料三,阐述傣族服饰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25分)

材料四、鄂伦春族

鄂伦春人聚居在内蒙古自治

区东北部和我国黑龙江南岸大、小

兴安岭地区,从自然地理条件上看

是我国比较完整的地域单元,由于

纬度较高,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

冬季风源地,冬季长而寒冷,夏季

短而温暖,冻土广布、森林资源相

当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鄂伦春

族长期过着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

鱼为辅的生活。鄂伦春族人的服饰

多以鹿、狍、犴皮制作,秋冬两季的狍皮毛长而密,皮厚结实,夏季的狍皮毛质稀疏短小,鄂伦春狍皮衣以袍式为主,狍皮袍形式多半为右偏襟长袍,大襟、袍边、袖口均有刺绣、补花等装饰,身上装饰“弓剪形”、“鹿角形”、“云卷形”等图案,既美观又结实。鄂伦春族头顶的狐皮大帽,能遮住半个身体。鄂伦春人不仅用狍皮制作皮袍、皮袄、皮坎肩、皮裤、皮套裤、皮帽,还利用它制作皮靴、皮袜、皮手套等。

4、结合材料四阐述鄂伦春族服饰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25分)

人教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学案 【学习目标】 1.读极地地区地形图结合资料,说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资源等。 2.运用图片、景观图及资料,知道极地地区独特的生物资源,归纳极地地区的环境特点。 3.结合资料,了解人类对极地地区从自然探险到科学考察的历程,认识极地科学考察和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意义。 4.通过搜集视频及图文资料,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意义,知道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自主学习】 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完成下列各题,把握本节基础知识。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1. 和合称极地地区。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南,包括及其周围的海域;北极地区主要位于以北,包括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三大洲部分地区。 2.南极大陆素有“”之称,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达多米。 3.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可以用、、来概括。 4.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北极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动物是。 二、科学考察宝地 1.极地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地上 储存着大量的,海域及其沿岸栖息着无数的。 2.北极地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等。 3.目前我国先后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等 四个。 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 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了《》;国际上也非常重视北极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1991年制定了《》

【互动探究】 任务1 读极地地区地形图结合资料,说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自然资源等。 活动一:探究极地地区方向的判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活动。 材料一:“极地地区俯视图”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 材料二:“极地地区俯视图”的判读方法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极地地区”俯视图的判读方法: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南极上空看,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2)特殊的经纬线。俯视图的中心是南极(或北极)点,其他纬线都是以南极点(或北极点)为中心的同心圆。图中的经线是以极点起点向外辐射的直线。离开南极点(或北极点)沿任何一条经线前进,都是向北(或向南)前进。除南极点和北极点以外,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任何地方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无论在哪个方位看,都是上北—上方指向北方;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无论在哪个方位看,都是下南—下方指向南方。(3)东西经范围。从0°经线出发,沿着地球自转方向至180度经线是东经度的范围;从0°经线出发,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至180度经线是西经度的范围。 (4)东西方向的判断。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确定,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为东方,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为西方。 1.自我突破

《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教案

榆林高新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方案 主备人修改创建人授课时间 内容六年级第五单元学科美术课题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课时 2 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初步掌握1-2种民族服饰的局部简易画法。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体验服饰艺术与民族生活和审美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大家庭,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树立保护、发掘和发展民族艺术的态度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家庭,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掌握1-2种民族服饰局部的简易画法。 教学 难点 真实,生动地表现某种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教学 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自主创建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 1.观察图片你都有认识哪些少数民族? 学生:苗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 师:在我国有56各民族,民族众多,民族的服饰各具特色大不相同,可谓是多姿多彩啊。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来学习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板题)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是怎样理解服饰的呢? 解释“服饰”的概念。“服”指的是:服装“饰”指的是:服装上的装饰、佩戴的饰品。 二、民族服饰的欣赏 (一)师:问:欣赏了这么多民族服饰,你发现什么? 1.民族服饰的款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2.民族服饰的色彩:(色彩鲜艳、装饰独特各不相同)通过图片欣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生共同发现民族服饰的特点。

3.民族服饰的制作材料:(布、兽皮、羽毛、金属……) (二)下面我们分小组研究苗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的服饰特点 1.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你们小组研究的民族服饰的特点 (1)服装的材质特点? (2)佩戴的饰品有什么特点? 2.根据课前调查的资料,你认为这种服饰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因素) 3、出示小组交流要求 (1)、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同学一 起研究1-2种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各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组员可以补充) 4.教师总结:刚才我们了解了一些民族服饰,民族服饰的形成与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宗教信仰、民族风俗等因素有关。而且服饰分盛装和便装两种,不同年龄衣服也有不同的特点。小组交流共同研究民族服饰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含图

1、汉族 2、蒙古族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3、回族 回族服饰与汉族基本相同,所不同者主要体现在头饰上,回族男子多戴白色或黑色、棕色的无沿小圆帽。妇女多戴盖头,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少女及新婚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青色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回族男子在节日或遇有红白喜事时,喜戴白色小帽,妇女则戴披搭式巾帕,巾帕前端遮至下巴,后面披垂于肩头。 4、藏族 藏族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服饰。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妇女冬穿长袖长

每有喜庆之事,或远客来临,或拜会尊长、或远行送别,都要献哈达以示敬意。 5、维吾尔族 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 似当今的“四片瓦”。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 6、苗族

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多以银片打制花和小银环连套而成。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只有两只衣袖才呈现出以火红色为主基调的刺绣,但袖口还镶嵌着一圈较宽的银饰。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苗家姑娘的裙子叫百褶裙,但实际上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7、 撒尼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花包头仍是姑娘服饰重要组成部分。花包头多为心灵手巧的姑娘亲手制成,长约3米,宽约0.17米,一条黑布作底,上面绣有数条彩色图纹,制作十分精致美丽。每逢喜庆、外出,姑娘们都要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花功夫缠包头,要经过七、八道手续才能完成。彝族不同支系服饰各异,花枝招展的女性打扮不胜枚举,相对而言,男子的传统服饰特色已经不多。不过,凉山地区彝族男子还保留着古代遗风。他们在头顶前脑门蓄一绺长发,象征男性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彝族俗称“天菩萨”。川、滇大小凉山彝族男子喜爱用青布或蓝布包裹头部,并在前额处扎出一长锥形结,以表示英勇威武的气概,习称“英雄结”。另外身 上斜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的佩带(古时用于挂系战刀)称之为“英雄带”。大小凉山山势险峻,气候寒冷,当地彝族群众故用毛毯护身,俗称,“擦尔瓦”。擦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披衫,有白、灰、青等色,上部用羊毛绳缩口,下部缀有长达0.33米左右的旒须。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彝族人的擦尔瓦一年到头不离身,白天御风寒,夜晚当被盖,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 8、壮族

军事医学地理学

医学地理学:是研究人群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地理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以及地理健康修复的学科。他是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具有交叉学科性质。分支:疾病地理、健康地理、营养地理、保健地理、环境医学地理、灾害医学地理等。 军事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构成要素对军事活动的影响,揭示军事上运用地理环境规律的学科。 军事医学地理学:是研究军队成员健康和卫勤保障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军队活动地域和可能作战区域的地理环境因素,以及该地理因素对军队成员健康和组织卫勤保障的影响。 研究方法: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二是应用实践研究;具体方法有六种:实地调查法、实地描述与数理统计分析研究法、制图与叙述结合研究法、生物技术研究法、化学分析研究法、现代电子技术研究法。 研究任务:1)对全国各地区军事医学地理学进行宏观研究2)对重点地区军事医学地理学进行微观研究研究内容:1)军人驻地和军事行动地区对军队成员健康和卫生保障的影响,探索防护和保障措施2)传染病和地方病流行和分布特点3)环境有害因素的调查分析4)地区卫生人力、物力等资源情况及道路交通情况。目前医学地理学得主要研究内容:1)疾病地理2)健康地理3)营养地理4)保健地理5)疗养地理6)药物地理7)环境医学地理8)灾害医学地理9)区域医学地理 高原:指在高原医学中,发生明显生物效应,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 高原对卫勤保障的影响:高原地区气候严寒、干燥,缺氧对伤员的生命维系构成威胁;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对伤员的发现、搬运、救治、后送都造成极大的困难。高原多为简易公路和马帮小道,机械化装备难以运行,战时部队需依靠人背马驮,携带卫生装备,影响救援及后送速度;地域广阔、人烟稀少,致使部队后勤补给困难。气象要素:主要为:气温,湿度,降水,风,气压 日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日射就是太阳辐射,阳光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光化学效果。1)红外线对人体的作用:长波红外线易被皮肤表面吸收,短波红外线易被深层吸收,主要是热效应,皮肤吸收红外线后,温度升高,毛细血管扩张,局部代谢加快;过强的红外线照射可以使体温调节功能产生障碍2)紫外线对人体的作用: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长时间照射可使皮下色素沉着,皮肤变黑,严重时可出现红斑和水肿,造成日射病3)可见光对人体的作用:适宜的光线有利于观察,人眼、目标物与阳光照射的强度、角度之间配合得当,可增加发现距离,反之则减少发现距离;过强的阳光或雪面对阳光的强烈反射,对眼底黄斑的刺激能造成暂时性视盲。 高山病:亦称高原适应不全症,是机体对高原地区的低气压不能很好适应,导致人体缺氧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急性高原病(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昏迷)和慢性高原病(高原反应持续三月以上)。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其分支学科:经济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社会文化地理学和城市地理学。 我国的主要宗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喇嘛教。 军事地理环境:简称军事地理,是研究军事与地理环境的学科,通常由普通军事地理学、区域军事地理学、部门军事地理学三部分组成。 热带地区:1)山岳丛林地区2)丘陵地区3)水网稻田地区4)海岛。 高原环境对部队健康的影响:1)平原部队初入高原,特别是未经适应锻炼急速进入高原时,由于对缺氧缺乏适应能力,往往发生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2)高原气温低,加之风大、风多,加剧了寒冷的作用,因此容易发生冻伤3)由于湿度低、风速大,身体水分极易蒸发4)高原过度的紫外线照射可发生光照性皮炎,是局部出现红斑、脱皮、瘙痒、水泡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体温升高等症状5)水的沸点降低,饭不易做熟,再

五 军事海洋学

军事海洋学 军事海洋学是研究和利用海洋自然规律,为海上军事行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施海洋保障的科学,是在海洋科学和军事科学基础上结合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 历史上很早就有利用海洋现象来达到某种军事目的的例子。如1661年郑成功的军队利用涨潮在台湾岛登陆,历史上也不乏由于不了解海洋规律而致海战失败的例子。 19世纪中期,美国海军上尉莫里利用航海日志中的气象和水文资料编制气象图、海流图、水深图,开始了用科学方法指导舰船航行。他于1855年发表的《海洋自然地理学》是最早的、较系统地记述海洋军事利用的文献。 军事目的是近代海洋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从潜水艇出现并用于军事活动之后,由于潜艇战和反潜战的需要,海军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特别是水下环境的研究,开始萌生军事海洋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军舰艇的大型化,海军航空兵和导弹核潜艇的出现,使现代海军的活动范围在垂直方向上扩大到了海洋上空、海面直至海底;在水平方向上遍及全球包括两极水域在内的所有海域。 与此同时,海洋环境对海军的影响也加强了。如潜水艇的潜航、探测、警戒、追踪,以及水下发射活动,受到海水的深度、温度、盐度,密度,海水表面流和深层流,海水表面波和内波,潮汐,潮流,海水的透明度和水色,海洋的声学、光学和地球物理学特性,海洋污着生物、发光生物和藻类,海水的腐蚀性,海底的沉积物、地质构造,海水中的悬浮物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海水密度对潜水艇升降沉浮有决定性影响,潜艇可以停泊在密度很大的水层(液体海底)之上隐蔽待命,而进入密度极小的水层(海中断崖)时则会急骤下沉。潜水艇如遇上由密度引起的波动就会剧烈颠簸,甚至失去控制。只有充分掌握海洋环境,特别是水下水文物理场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了解它们对潜水艇活动的影响,才能充分发挥潜水艇的战斗力。 其他海上军事活动,包括登陆、布雷、海上救捞和军事工程施工等,也都需要掌握海洋环境的变化规律。从而使军事海洋学得到迅速发展。美国1946年成立了海军研究署1959年制订了《海军海洋学十年规划》,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军事海洋学规划。 军事海洋学研究的问题范围很广,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海洋学调查研究、海洋工程技术、海洋环境保障。 海洋学调查研究是利用各种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获取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方面的数据资料;并采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实验室或现场试验方法,研究海洋环境要素的分布变化规律,进而研究如何把这种规律应用于舰艇航行作战、工程施工、武备设计使用、后勤保障服务之中。研究的范围已从早期的海洋地理学、海道测量学。海洋气象学扩展到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海底及海底深部的地质构造、海洋生态系统、海—气相互作用、大洋动力学和海洋医学等领域。 海洋工程技术除研制用于军事目的的海洋观测仪器、技术装备外,重点研究深潜技术、防腐技术。大型物体打捞技术、水下施工技术等。

幼儿园大班主题《好看的民族服饰》教案模板范文-1

幼儿园大班主题《好看的民族服饰》教案模板范文-1 活动设计背景 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别人的新衣服、装饰很感兴趣、然而,就在快到穆世林小朋友快要过古尔邦节时,我班的一名哈萨克族小朋友穿这一件很有民族特色的衣服,这件衣服吸引起了小朋友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对衣服上的花纹、衣服的样式都很感兴趣不时的问:这是什么?这件衣服怎么穿?你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这一现象让我萌发了要上主题教育课程《我身边的少数民族》这一节《好看的民族服饰》是主题教育活动中的艺术领域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欣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民族服饰,提高审美能力,感受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2、学习运用点、线、面色彩等不同手段装饰服装,表达出不同民族服装的特点。 3、通过绘画萌发对少数民族的兴趣,增强民族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点、线、面、色彩装饰服装。 难点:表达出不同民族的特点。 活动准备 三种少数民族的服装课件,服装样板人手一份,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教师提问: 1、明天是什么节日?(古尔邦节) 2、少数民族是怎么过年的? 3、今天我们欣赏一下美丽的民族服饰。 (二)播放幻灯片,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 (1)、你见过这些服装吗?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件?为什么?它和我们平时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三个民族的服装特点。 (3)、这件衣服上有什么样子的花边和图案? 2、出示花边图案,供幼儿参考。 (三)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根据不同少数民族的特点进行绘画。 指导幼儿用多种鲜艳的色彩进行搭配、组合图案装饰服装。 (四)作品展示。 幼儿观察一下同伴的作品,找出自己喜欢的,并说一说画的是哪个民族的,你喜欢它哪部分。 (五)结束部分 1、送礼物:明天是古尔邦节请小朋友们,把最好的绘画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我们班的哈萨克族、回族小朋友。 2、播放民族歌曲 请少数民族的幼儿带着大家跳一只舞。 教学反思 在教学目标制定以后备课环节可谓是非常重要的,一堂课能不能达到它的目标、能否能使幼儿感兴趣并且教师能否上好正堂课这些都与备课环节息息相关,所以我在备课是选择了备教案、备幼儿两个环节充分的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发展情况进行课程环节设计,活动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如:直观法通过让幼儿观看教学课件、图片使幼儿直接的看到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花纹、样式等.活动中幼儿对这些好看的民族服装很感兴趣,看的自己就找出了特点如:这些衣服的领口有花纹、袖口有花纹...提问法通过这一方法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表扬鼓励法这一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长用到的方法,教师的鼓励增加了幼儿的信心使他们能充分的展现自己;行动操练法这一方法是让幼儿能充分体现幼儿各项能力的方法。活动围绕目标展开:欣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的民族服饰,提高审美能力,感受绘画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学习运用点、线、面色彩等不同手段装饰服装,表达出不同民族服装的特点。通过绘画萌发对少数民族的兴趣,增强民族情感。活动中加入了对幼儿认知的教育,通过教学活动我发现本班幼儿初步的了解了少数民族的服装特点;掌握了运用点、线、面色彩等不同手段装饰服装;在幼儿的创作过程中我及时的对幼儿进行指导,使幼儿能更好的掌握少数民族服装特点并用所学到的方法设计服装;活动中我采用了让幼儿自己评价同伴的作品,这样能够激发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并且从互相评价中找到自信。活动最后,我设计的先是为民族小朋友送礼物;有而将自己的作品送出增进友谊,之后播放民族歌曲让少数民族幼儿带领大家一起跳一段民族舞蹈充分的调动幼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兴趣;本次教学活动能够很好的使幼儿的各项能力得到体现与锻炼但是,在活动的组织方面还存在不足,这是因为教学经验不足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继续努力加强不足。

西方史学史

期末作业考核 《西方史学史》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希腊神话:是以众神居住的奥林帕斯山为中心,通过诸如:开天辟地、诸神产生、神的 谱系、天神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等众多的故事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的原始神话以及人类征 服自然的英雄传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探查出古代希腊人出于 萌芽状态的历史意识。 2.《上帝之城》:中世纪基督教史学家奥古斯丁的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基督教历史哲学的思 想。该书是为反驳异教徒的攻讦而创作的,但同时也可以看成是体系庞杂、内容丰富的基督 教历史哲学论纲。《上帝之城》在内容上分两部分。前10卷反驳异教徒的观点,后12卷确 立作者的观点。其主旨是:人类的历史,就是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不断斗争,并最终由上帝 之城取得全面胜利的过程。这样,奥古斯丁就以自己的神学观念构筑起了自己的历史认识框 架。在他看来,历史是有始有终的,历史始于创世纪,终于末日审判,这样就为历史设定了 一个时间维度。在这期间,历史是充满了矛盾斗争的,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最终必将迎来一 片光明。这种历史观念有别于古希腊时期盛行一时的历史倒退论,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发展、 进步因素,对后来的启蒙运动时期的历史进步观念的形成具有理论启发作用。 3.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它的涵义相当广泛,主要指一种信 念,即相信“人”是世界的主人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相信“人”的智慧和力量,要求一切 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事业。其主要内容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基督教以“神” 为中心的世界观;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批判禁欲主义的宗教观;提倡“人权”,反 对“神权”,批判封建特权,提出自由平等的要求;提倡理性和科学,反对蒙昧主义和神秘 主义,猛烈抨击教会推行的愚民政策及其对文化的摧残;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 集权,反对外来干涉,主张民族独立。总之,人文主义是重视现世生活、人的个性、人的自 由与幸福哦、人的情感与理智、人的知识与探求精神,反对禁欲主义、禁锢人性、虚伪造作、 先验论、消极无为的乐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4. 理性主义史学:伴随着18世纪的启蒙运动而兴起的一种史学范型。继承与发扬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多彩的服装》

幼儿园中班社交课程计划《多彩的服 装》 中班社会教学计划《多彩的服装》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每种民族服饰的艺术美感,让孩子们了解各种民族服饰的特点,让孩子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民族。多民族国家,从小就热爱祖国。看幼儿园中班会《多彩的服装》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儿童认识到各种民族服装的特征。 2.感受各种民族服饰的艺术美 3.幼儿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小就热爱祖国。 4.鼓励幼儿敢于表达意见。 5.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小组面前大胆发言。 教学重点,难度 遇见民族服饰。 感受所有民族服饰的艺术美 活动准备 儿童手术材料,滑梯,民族服饰 活动程序 首先,导入对话:

1.谁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国籍?您知道哪个少数民族?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服饰。今天,王老师和孩子们知道少数民族的服饰。 二,看屏幕 1.幻灯片播放民族服装,孩子们的欣赏会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服装的兴趣。 2.您看到过哪些民族服装? 三,动手操作 了解几种熟悉的民族服饰 1,儿童打开儿童操作资料P12 --- 13 2.动手操作以完成地图上的要求。 四,舞蹈表演 老师和学生用《桔梗谣》音乐表演了朝鲜舞。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让幼儿知道我们的国家是多民族国家,我们从小就热爱祖国。通过观看幻灯片,孩子们认识了各种民族服装的特征。感受各民族服饰的艺术美。于是设计了主题活动《多彩的民族服装》 小百科全书:服装,是指衣服,鞋,箱包,玩具等的总称,是指衣服。服装已经出现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古人使用周围可以找到的各

种材料制作粗糙的“衣服”,以保护身体。最初的人类服装是用动物皮肤制成的,最早包裹人体的“面料”是用大麻纤维和草制成的。

民族服饰赏析教学大纲

《民族服饰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四号黑体、下同):XXX(四号宋体、下同)学时:32学分(含课外学时)学分:2分 适用对象:艺术设计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考核要求: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杨阳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赏析》,高等教育出版社,94年应立国主编,《世界民族服饰》,高等教育出版社,98年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四号黑体、下同)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三、学时分配 早节课程内容学时 1 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4 2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10 3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14 4 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4 5 世界民族服饰 4 (表格内容为小五号楷体)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东北、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 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的广大地区,生活着满、蒙、鄂伦春、鄂温克、 朝鲜、赫哲、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他们多数从事游牧、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 少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介绍满、蒙、鄂伦春、朝鲜、赫哲民族的民族服饰:1、了解历史;2、熟悉文化习俗;3、掌握民族服饰特点。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 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 的服饰进行图片鉴赏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难点是各民族 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 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 出2-3 套现代日常服

第二章: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 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东北、内蒙古的广大地区,生活着满、蒙、鄂伦春、鄂温克、朝鲜、赫 哲、达斡尔、锡伯等少数民族,他们多数从事游牧、狩猎、捕鱼等生产活动,少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介绍满、蒙、鄂伦春、朝鲜、赫哲民族的民族服饰:1、了解历史;2、熟悉文化习俗;3、掌握民族服饰特点。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 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图片 鉴赏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难点是各民族 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 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出2-3 套现代 日常服 第三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 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有藏、门巴、珞巴、羌、彝、白、哈 尼、傣、苗、侗等个民族,也是民族服饰最丰富多彩的地区。在这里的每一个民族无论人口多少,其服饰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着本民族的历史、信仰、风俗及审美观念。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 2. 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图片 鉴赏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难点是各民族 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 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出2-3 套现代 日常服 第四章:中南、东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1. 基本内容:主要针对在我国中南、东南地区有壮族、瑶族、仫佬族、毛难族、京族、土家族、黎族、畲 族、高山族。他们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在服饰的风格上也完全不同,这里我们向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目的是掌握他们的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2. 教学基本要求:阐述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和民族服饰特点,最后对个少数民族的服饰进行图片 鉴赏 3.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掌握各民族服饰特点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与生产方式有何密切联系。难点是各民族 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4.教学建议:分析各族服装与其他民族服装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以各族服装为原型设计

2020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超星作业答案.docx

2020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超星作业答案问:单亲或未婚,非正式网络狭小的人属于 答:社会排除型 问:“网络营销”四个字的核心是网络。 答:错 问:在生产过程中,低压乙烯精馏塔常采用()热泵系统。 答:开式 问:《弟子规》认为拿着一个空罐子要像拿着盛满东西的罐子一样。() 答:正确 问:女,60岁, 腹痛,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d, 查体: 腹胀可见肠型,全腹有压痛,腹部X片: 肠管扩大,可见多个液平面,应选何种治疗() 答:急诊剖腹探查 问: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成立于_____年12月30日,于1991年12月26日正式解体。 答:1922 问:“一带一路”倡议,要建立()的金融保障体系。 答:以上都对 问:汉僧西行求法第一人是() 答:朱士行

问:南海1号不属于实验室考古里面的例子。() 答:× 问:下列哪一条不符合典型心绞痛:() 答:疼痛部位在左心前区 问: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有效期为五年。()。 答:对 问:槟榔科(棕榈科)植物的雌蕊通常为 答:3心皮,子房上位,中轴胎座 问:请选出下列单词中划线部分ex的发音是/eks/的单词选项。 答:exhibition 问:下列可以查询专利的网站有: 答: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8599698.html,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1b8599698.html, 问: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答:有害化学物质 问:清前期米贴地方改流后设() 答:永善县 问:文人音乐家嵇康的音乐美学论著是() 答:声无哀乐论 问:面对动态变化、竞争加剧的世界经济,管理者必须注意考虑环境因素的作用,以便充分理解与熟悉环境,从而能够做到有效地适应环境并。() 答:进行组织变革 问:沟通时需要什么

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说明

人民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第三课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永清县村镇中心校王建凤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38名学生,优、中、差参差不齐、基础不一,智力因素和认知水平也有差异。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习习惯不是很好。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差。大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依赖性,不愿意自己探究知识,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师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渗透。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人民《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族团结一家亲》中的第三课《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主要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和民族特有的物品。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中华服饰不仅绚丽多彩,设计也非常多样化,使学生感受到我国各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对他们创造的无比灿烂的服饰文化感到自豪。 教学目标: [态度目标]:1、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懂得各族人民之间应当互相尊重。2、知道服饰反映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展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工艺。 [德育、智育目标]:1、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2、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素质发展目标]:1、了解民族特有的物品,与同学们一起交流。2、培养学

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能力。提高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边欣赏边交流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依据资料进行分析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艳丽多彩的服装,搜集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民族服饰找出所属民族。 课前准备:了解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要求学生搜集资料,与同学交流共同完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穿的可真漂亮,不但色彩鲜艳,而且款式也多种多样。老师也为你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服饰,想展示给你们看。(师出示各种各样的服饰图片课件) 师:这些服饰漂亮吗?(漂亮)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畅所欲言 师:前几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也不同,因此,在服饰上有很大差别。你们一定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服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艳丽多彩的服装 1、师: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一方面反映出各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你知道这些漂亮的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2、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学生欣赏并回答。

中国地方志的军事地理价值概说

中国地方志的军事地理价值概说 发信站: 新一塌糊涂(Wed Mar 18 02:51:26 2009), 本站(https://www.360docs.net/doc/1b859969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1b8599698.html,) 地方志源流概说 “方志”的名称较早见于记载的是《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周官》一书成于战国时代,据此可知方志的历史之久远。我国现存的地方志有八千五百多种,共十一万多卷,(注1)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左右。地方志记载了一定地区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是一部地方性的“百科全书”,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军事内容,特别是军事地理内容。明末清初顾祖禹编撰的军事地理巨著《读史方舆纪要》就引用了一百多种地方志。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陆军编绘的《中国地图》,我国的地方志就是其重要的参考资料。 我国地方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别史,以及地理书和地图,在地方志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这三方面既有各自的发展,又有相互的融合。由于各自的发展,地方志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而史、图、经的相互融合,终于在宋代形成了内容丰富、体例完备的地方志。(注2) 明清时期的军事要地志 明代地方志的发展十分繁荣。明政府为巩固北部边防,在长城沿线许多军事要地设立军镇、卫所,在一些军事要冲设立关城、堡寨,屯兵戍守。由于这些军事要地的出现,随之出现了许多军事要地志。著名的有:嘉靖《山海关志》,万历《偏关志》、嘉靖《三关志》。此外,还有关于重要防御方向的嘉靖《两镇三关通志》、嘉靖《西关志》、万历《四通三关志》等等。与此同时,明代军事区划,镇、卫、所的方志也纷纷出现,如正德《宣府镇志》,万历《延绥镇志》,正德《金山卫志》等。这些地方志明显地具有现今军事要地兵要地志的雏形,对当时军队的兵防战守有着极大的实用价值。《延绥镇志》,序中说:“时火落赤报警,欲稽往牒,以查敌情,得新志而读之,历代建置沿革之由,水火险易厄塞之处,兵马收集选充之实,馈饷储积、田赋登耗之数,力役征调支应之烦,……文武经历建树久近之迹,河套侵犯要挟之情,元老经略条奏筹划安攘之策,糜不犁然具备,一展卷尽目中。” 清代,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地方志的编纂与研究达到鼎盛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修志的重视,一些著名学者的参与,使地方志体例谨严,种类齐全,数量大增。除三修《大清一统志》之外,全国各地亦纷纷修志,不但有省志,府志、州志、县志、厅志,还出现了乡镇志。 清朝中后期,在平定“内乱”和抵御外患的战争中,出现了一批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地方志,以新疆和西藏最为突出。如《钦定新疆识略》和《回疆通志》。这两部方志体例大致相似,对“南北各城官制、兵额、台站、卡伦皆关综核,特详载于各城图后,至山川道里彼此联属,则于总图后谨撰总叙。”新疆“配有军台又有营塘、驿站,颇为纷难,谱详胪于道里表,以便核查。”此外,在这两部方志的《纪事》还简要记述了清政府历次与新疆少数民族分裂分子作战的经过。(注3) 地方志——军事地理的史料库 在地方志大量的军事史料中,以军事地理资料最为丰富,最为突出。如历代地方军事机构的设置、军事行政区域的划分、疆界沿革、战场地名辨释、民族分布与迁移、边(海)防卫戍、山川要津、险隘关塞、交通道路、兵家必争之地等,涉及历史军事地理(注4)的研究资料,通常都可在地方志中有关的条目中寻得。在嘉靖《宁夏新志》中就记述着古战场贺兰山的关塞和可通步骑的口隘数,以及古代防御要点的地

大班综合活动:我喜欢的民族服饰教案设计

大班综合活动:我喜欢的民族服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欣赏民族服饰,感受各民族特点以及民族服饰的美 2、会用折、剪、贴等多种美工方法制作一种民族服饰 3、能较协调的搭配色彩 教学准备: 各民族娃娃的图片,彩纸剪刀,胶水,皱纹纸、白纸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合适材料,运用各种方式制作民族服饰 教学方法与手段:直观感知法、讲解演示法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民族服饰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她有56个兄弟姐妹。今天我带来了很多图片,你知道这些服装是哪个民族的吗? 师:这些民族的服饰,分别是苗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等。 请你仔细看看,他们的服饰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 引导幼儿谈谈民族服装、服饰之间的异同之处。 分别大胆地猜测这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先感受民族服饰的特点,为下一环节制作服饰做铺垫。 二、尝试制作民族服装。 1、请幼儿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民族服饰。 师:“今天我要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民族服饰,今天

我们要做一件民族服装。你来说说看你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 2、教师示范操作师:“这里有很多材料,这是什么?你觉得可以做什么?” 教师一边问一边简单地示范操作。 3、提供材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说说自己想做哪个民族的服装,用什么材料,通过什么方式。 2)仔细观看老师的制作步骤。 3)自由操作。 通过欣赏图片,获得直观印象,然后组织讨论有利于孩子们更仔细的观察到民族服饰的特点,对接下来的教学开展提供帮助在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有目的的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降低操作难度。 三、展示制作成果。 师:“小朋友做的都非常用心,下面我要请你们来介绍一下你做的民族服饰。” 师:“你做的是什么民族的服饰?你用了什么方法做的裙子?……幼儿将布置好的民族服饰进行介绍,相互欣赏,并随着民族音乐跳民族舞蹈。 说说自己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通过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幼儿不再是观看老师布置环境,而是与同伴相合作,一起来完成展览。 音乐舞蹈的方式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叙利亚军事地理

叙利亚军事地理 叙利亚,古称苏里斯顿,意为“玫瑰的土地”。然而,2011年3月中旬以来,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也未能躲过中东乱局的“多米诺效应”,出现大规模民众示威。由于战略位置显要,叙国内形势变化为世界所瞩目。当然,本文无意纠缠于国际舆论的众说纷纭,仅希望从军事地理层面对叙利亚做一客观展现。 国情概览 叙利亚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是古文明发祥地之一。叙北靠土耳其,南连约旦,东接伊拉克,西南和黎巴嫩、以色列接壤,西与塞浦路斯隔海相望。叙利亚沿海和北部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平均气温20℃左右。南部属热带,最低气温0℃以下,最高时可达40℃。沿海平原和西部山地,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中部平原250-350毫米,沙漠地区不足100毫米。海岸线长183公里,国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含戈兰高地),与邻邦相比“块头居中”,在整个中东则属于“轻量级选手”。目前人口2200多万,80%以上为阿拉伯人,国语是阿拉伯语,通用英语和法语。85%的居民是穆斯林,14%信奉基督教。 叙全国分为14个省。首都大马士革,人口450万(含郊区和周边农村),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要城市还有阿勒颇(230万人)、霍姆斯(72万人)、哈马(70万人)、拉塔基亚(65万人)和代尔祖尔(52万人)。可见,叙利亚城市化率相当高,仅京畿就会聚了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据联合国报告,2010年叙利亚GDP为596.3亿美元,人均2700美元,在全球165个国家中排名第111位。 尽管版图较小,叙利亚却是本地区的农业大国,自古便有“中东粮仓”的美誉。农业是叙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值占该国GDP的25%~30%,甚至高于石油开采业,并创造了25%的就业机会(440万人)。现今,叙利亚的农业耕种面积为473.6万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88万公顷,预计2011年产量可达410万吨。其他粮食作物有大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棉花、豆类、甜菜和烟草,水果有柑橘、杏、无花果、橄榄等。目前,叙粮食自给率达90%,具备较强抵御外部封锁与制裁能力,但水资源问题仍严重制约该国农业发展。 叙利亚矿产资源较丰富,主要包括石油、天然气、磷酸盐、岩盐等,已探明储量分别为25亿桶、6500亿立方米、6.5亿吨和5500万吨,林木覆盖率3.9%。叙利亚自1988年实现了石油及其产品的自给,但近年原油减产明显。为此,叙政府加快了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逐步以天然气取代汽油和柴油。叙利亚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尚未形成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武器装备基本依赖进口。 山川地貌 叙利亚国土大部是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可分为4个地形区: 地中海沿岸和内陆中部为平原。沿海平原北起土耳其,南抵黎巴嫩,长约177公里,宽20-30公里。中部平原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一部分,间有低山。 西部为山地,自北向南有2列与海岸平行的山脉。东列山脉有东黎巴嫩山和戈兰高地。东黎巴嫩山脉(也称外黎巴嫩山脉,以区别于黎境内的黎巴嫩山脉)是叙黎界山,平均海拔1800-2100米,山势高峻,起伏不平,有些山口为两国交通要道。谢赫峰(赫尔蒙山)海拔2814米,终年积雪,为全国最高点(该山目前被以色列占据,是其重要的电子前哨站和山地部队训练场)。戈兰高地长约71公里,大部宽18-20公里,面积约115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米,扼控约旦河谷地,战略地位显要。 西列山脉有阿克拉山和安萨里耶山脉。安萨里耶山脉在沿海平原以东,构造上与黎巴嫩山相接,平均海拔600-900米,是叙利亚海滨平原的主要水源区,其最高峰海拔1688米。山脉森林密布,地势崎岖,其间可供通行的道路和隘口很少,阻碍了沿海与内陆间的交通。 南部为低高原,海拔500米,多沙漠,间有干河谷和绿洲。 东北部为丘陵地,间有干河床分布,主要河流有幼发拉底河和阿西河等。发源于土耳其的幼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