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竹源导游词
贵州竹海导游词5篇例文

贵州竹海导游词5篇例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wtt收集整理的贵州竹海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贵州竹海导游词5篇(一)(金沙)这个小镇叫大金沙是金沙乡镇政府所在地。
往赤桐公路方向前进5公里就是大白岩景区的小金驿。
继续前进可到达红军四渡赤水的重要战场陛诏、元厚、土城。
著名的青杠坡之战就发生在前面几十公里的土城。
金沙乡是赤水竹乡的核心部分别看是个大山区农民收入水平却是全市的“大哥大”属于赤水市经济较发达区域。
大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小乡镇沿街多是加工竹筷的小作坊所以叫”;筷子一条街”。
这条溪流叫金沙沟赤水一级支流全长11.9公里据说沙子里含有金矿而得名。
去大白岩那个小金驿就是过去淘金客居住和起运金子的驿站。
但是沙里淘金资源毕竟有限经过明清几百年的掠夺性开采金矿早已绝迹只留下一些淘金客与江洋大盗和美女们共同炮制的噩梦与传奇。
这些充满着血腥味的阴谋与仇杀是足可拍出中国版本式的“西部牛仔”电影的。
(侏罗纪公园门票站)现在我告诉大家一个信息:大家所向往的中国侏罗纪公园的主体就在这条黄金水道内面。
不过我们先要去参观竹海国家森林公园山上的乡亲为我们早准备好了”;熊猫午餐”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它的香味了。
(上竹海公园的山坡上)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这是当年毛泽东登庐山有感而发的诗句。
在赤水乘车登山旅游这是惟一一处。
赤水是西南地区楠竹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全国15个年产100万根楠竹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十大“楠竹之乡”之一。
大家早已注意到了凡所能进入眼球的山山岭岭全都是楠竹。
赤水有句俗话叫”;无水不绿无山不竹”。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竹大国也是最早利用竹子的国家被誉为“竹子文明国度”。
据统计全世界现有竹林面积170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
我国竹资源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量的30%。
竹子属禾本科竹亚属(科和属是植物分类的专用术语)全世界竹子约150属1225种我国大约有38属500余种我们赤水占了12属21种和2变种变种竹如花孝顺竹、金竹、箐竹、西凤竹、玉山竹、寸八竹等十分稀有。
北京紫竹院导游词

北京紫竹院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北京紫竹院公园,这里是一片充满自然之趣和人文魅力的绿色天地。
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白石桥以西,与首都体育馆隔路相对。
它始建于1953年,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其占地面积约47.35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占三分之一。
我们从公园的东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广场。
广场上绿树成荫,花坛中鲜花盛开,色彩斑斓,为公园营造出了一种欢快而温馨的氛围。
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很快就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水。
紫竹院的湖水犹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岸边的垂柳、亭台和天空中的白云,美不胜收。
公园内的竹景是一大特色。
这里拥有丰富的竹类资源,遍布园内各个角落,有青竹、紫竹、斑竹等多种品种。
当我们漫步在竹林小径,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的迷宫。
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演奏一首轻柔的乐曲。
竹子那挺拔的身姿,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为公园增添了一份高雅的气质。
尤其是紫竹,它的竹竿呈现出紫黑色,独具韵味,是紫竹院得名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竹林中穿梭,我们会发现一些造型别致的亭台楼阁。
比如澄碧山房,它坐落在湖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红柱彩梁,飞檐翘角,与周围的山水竹石融为一体。
站在澄碧山房内,凭栏远眺,可以将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这里是游客们休息、赏景的好去处,不少文人墨客也曾在此留下诗篇,描绘这里的美景。
沿着湖边漫步,还会看到许多特色景观。
有一处名为“青莲岛”的地方,岛上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岛上有一座八角形的双层楼阁,名为“揽翠亭”。
登上揽翠亭,可环视四周的美景,远处的山峦、近处的湖水和竹林,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画面。
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富含负氧离子,让人心旷神怡。
公园内还有一片荷花池,在夏季的时候,这里便是一片荷花的海洋。
荷叶田田,挨挨挤挤,像是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荷花从荷叶中冒出来,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含苞待放,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娇艳欲滴。
万能的箭竹林导游词

精品文档,助你起航,欢迎收藏关注和点赞!
万能的箭竹林导游词
万能的箭竹林导游词
主要在大神农架近峰顶一带。
竹丛生长异常稠密,每平方米达120多株;竿细长,仅若手指粗,橙黄发亮,坚实而柔韧,古人用其作箭,故名。
据初步统计,包括小神农架的竹林,达46万余亩,密密麻麻,重叠无垠。
“山脚炎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的神农架,是白麝、白獐、白麂、白雕、白蛇、白猴、白松鼠等世界罕见的白色动物集中区,而浩如沧海、内如迷宫的箭竹林,又是我国特有的小白熊常常寻食填腹、取材建舍的所在,因而林名更为远扬。
交通:
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神农架的交通以公路为主。
林区内的主要干道有209国道,白果树和红花朵省道,酒壶坪和九湖区道相连。
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公里、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樊、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
从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
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公里),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
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上十点的火车,早上六点多钟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七点半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了。
竹海导游词范文介绍

竹海导游词范文介绍竹海由漫无边际的竹林组成,四周青山环抱,湖水常年清澈如镜,水在峦间绕。
宜宾蜀南竹海、宜兴竹海、溧阳南山竹海、造纸术蔡伦故里耒阳蔡伦竹海、屈原故里湖北秭归三峡竹海生态风景区、桃江双溪竹海等都是中国比较著名的竹海景观。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竹海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竹海导游词1四川竹海原名万岭箐,位于四川长宁、江安两县毗连的南部连天山余脉中,距长宁县城50千米,距宜宾市81千米。
景区内28座山岭全是茂密的竹林,竹波荡漾,连片成海,绿透了天府的南端。
如此广阔无际的楠竹海洋,实为国内外所罕见。
1988年蜀南竹海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荣获“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和“中国自然风景区十佳”的称号。
竹海相传北宋诗人黄庭坚曾来此一游,当他登上峰顶,看到如此秀美成片的竹海时,情不自禁的赞道:“壮哉!竹波万里,峨嵋姊妹耳!”乡人闻讯纷纷前来献酒,诗人激动的说“秀色已使我醉了!”他兴奋的在石壁上书写了“万岭箐”三个大字。
至今竹海内有两个乡仍名“万岭乡”和“万里乡”。
蜀南竹海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海拔600-1000米,是以竹景为主要特色,兼有文物古迹的风景名胜区。
中心景区7万多亩楠竹遍布大小28座山峦,500多个山丘,竹林成片,茂密苍翠,郁郁葱葱,涛声阵阵。
登高眺望,烟波浩渺,犹如绿色的海洋,甚为壮观,为国内外罕见。
李鹏题辞:“蜀南竹海天下翠”,为蜀南竹海景区增辉添彩。
竹海平均海拔高度在600米至1000米左右,气温最低不低于摄氏零度,最高不超过摄氏三十度,东暖夏凉,十分宜人,所以这里的气候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
竹海枝繁叶茂,许许多多的竹子各呈丰姿而又同明相照,它们或互抱成丛,如绿竹坠地;或相依相扶,翠接云天;或纵横交错,形成翠玉般的迷宫;或密集路边,交织成翠玉似的拱廊;或挺立在湖光山色之中,别有波光倩影的佳趣。
转过曲折幽径,进入竹荫深处,更见绿烟霭霭、清气浮浮。
清风徐来,只见群竹忽然婆娑起舞,摇曳万里,美丽的竹海真是处处有美景,处处有诗意,处处包含着竹的清香。
江苏南山竹海导游词五篇

江苏南山竹海导游词五篇天目湖南山竹海景区地处江苏、安徽两省交界之处的江苏溧阳,是国家5A级景区。
景区以竹文化和寿文化为主题,坐拥3.5万亩翠竹。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江苏南山竹海导游词五篇模板,欢迎借鉴参考。
江苏南山竹海导游词五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绿色仙境--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位于溧阳南部山区,属天目山余脉,是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
景区内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有"天堂南山、梦幻竹海"之美誉.南山竹海在其优越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中国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和寿文化为底蕴,并结合古官道、吴越古兵营、黄金沟等人文资源,目前已形成颇具规模的:静湖娱乐、休闲娱乐、历史文化、长寿文化和登山游览这五大功能游览区。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体验一下竹海的寻寿之旅吧。
南山竹海的寿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
拾阶而上,竹影婆娑里,有一个个闪红的字样,刻在溪涧边铁褐色的岩石上,透过密匝匝的竹的间隙,细细辨析,都是楷草隶篆各种书体的寿字。
在寻觅着一个个寿字的同时,寿字似乎也在寻觅着我们,把我们引向寿的深处。
大家可以在游览的过程中,数一数共有多少个寿字?来到了寿比南山区域,我们就仿佛进入了老寿星的怀抱。
大家请看,这位笑容可掬、亲切慈祥的老寿星就是长寿文化区的标志性建筑了。
他头部高12.8米,是由纯铜制作而成,整个山体就是他的身体,两侧的山峰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寿星。
在其后方的照壁上还有着68种不同字体的寿字,据说景区内共有100种不同字体的寿字,其余的31种在山上的石块上很容易找到。
但还有一个寿字在哪儿呢?---其实这个寿字并不在山上,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
"福有五种: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中榜。
寿乃五福之首。
"高望天际,空谷传声,这是老寿星沉缓的话语。
在老寿星身旁的这些石雕猴子,每三只叠加在一起,一猴掩耳,一猴蒙眼,一猴捂嘴,寓意"不听、不看、不说",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只要我们以此为据,驱除心中的贪念,烦恼自然会越来越少,这也是南山人的养生之道。
竹海导游词十篇

竹海导游词十篇竹海篇1各位女士、先生:您们好!欢迎大家游览蜀南竹海。
相信各位在这广阔而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绿色海洋里,一定会被她那幽深、清丽、秀雅的大自然之美所吸引,留下难忘的深刻印象。
现在,我们就乘车启程,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蜀南竹海的简况。
蜀南竹海位于宜宾市管辖的长宁、江安两县相连的连天山余脉,距宜宾市区60公里,是一个以竹景为主要特色,兼有文物古迹的风景名胜区。
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竹林密布,碧浪接天,1986年列为四川省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选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近10年来,蜀南竹海的开发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国家和省上重点推出的旅游线路之一,并列为四川省4个优先开发的旅游景区之一。
蜀南竹海又名万岭箐。
万岭形容山乡之广阔,箐就是巨大的竹林。
相传北宋大诗人黄庭坚被贬官到戎州(今宜宾)时,来此寻幽访古,面对翠秀无边的竹海,连声赞叹:"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姊妹耳!"乡人敬酒请题辞,黄推开酒碗说:"秀色使吾醉矣",就用竹扫帚作笔在百壁上大书"万岭箐"三个巨字。
而今字迹虽已风化,万岭箐之名却洞用至今。
竹海风光,四季不同,晴晦各异。
春天,新笋齐发,花开鸟鸣,处处生机一片;盛夏,新竹添翠,林风送爽,满目清凉世界;金秋,修篁如黛,红叶逞娇;隆冬,峰峦铺银,翡翠披纱。
晴天,万顷竹浪筛金溢彩,令人心神如醉;雾中,竹海笼烟,景物迷离,如人梦幻仙境。
总之,无论何时,只要您展开想象的翅膀,你就会在这景象万千的竹海中领略到无穷的妙趣。
竹海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盘县老厂竹海景区游览观光。
老厂竹海景区位于距盘县红果新城80公里、掩映在乌蒙山深处、重叠起伏的山峦之中的老厂镇,海拔20__米~2401米,年均降雨1857毫米,有林地10万亩,竹林3万亩,竹影婆娑,碧波荡漾,形成气势磅礴、排山倒海的高山森林景观,微风吹过,波浪翻天,被专家誉为竹海。
江苏的南山竹海导游词(六篇)

江苏的南山竹海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绿色仙境--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位于溧阳南部山区,属天目山余脉,是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
景区内山水相映,风光旖旎,有"天堂南山、梦幻竹海"之美誉.南山竹海在其优越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中国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和寿文化为底蕴,并结合古官道、吴越古兵营、黄金沟等人文资源,目前已形成颇具规模的:静湖娱乐、休闲娱乐、历史文化、长寿文化和登山游览这五大功能游览区。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体验一下竹海的寻寿之旅吧。
南山竹海的寿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
拾阶而上,竹影婆娑里,有一个个闪红的字样,刻在溪涧边铁褐色的岩石上,透过密匝匝的竹的间隙,细细辨析,都是楷草隶篆各种书体的寿字。
在寻觅着一个个寿字的同时,寿字似乎也在寻觅着我们,把我们引向寿的深处。
大家可以在游览的过程中,数一数共有多少个寿字?来到了寿比南山区域,我们就仿佛进入了老寿星的怀抱。
大家请看,这位笑容可掬、亲切慈祥的老寿星就是长寿文化区的标志性建筑了。
他头部高____米,是由纯铜制作而成,整个山体就是他的身体,两侧的山峰就是他的左膀右臂,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寿星。
在其后方的照壁上还有着____种不同字体的寿字,据说景区内共有____种不同字体的寿字,其余的____种在山上的石块上很容易找到。
但还有一个寿字在哪儿呢?---其实这个寿字并不在山上,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
"福有五种: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好德;五曰中榜。
寿乃五福之首。
"高望天际,空谷传声,这是老寿星沉缓的话语。
在老寿星身旁的这些石雕猴子,每三只叠加在一起,一猴掩耳,一猴蒙眼,一猴捂嘴,寓意"不听、不看、不说",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只要我们以此为据,驱除心中的贪念,烦恼自然会越来越少,这也是南山人的养生之道。
在拜完老寿星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四周,这四周展示的都是五千年文明史中,我们的先辈经过长期探索,积累的丰富的长寿文化。
竹海导游词(精选11篇)

竹海导游词(精选11篇)竹海篇1竹博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竹乡旅游的经典之作,王牌景点。
到竹博园游览,可以一览世界各国的奇篁异筠,洞悉千载的竹子加工利用史。
清风摇曳,竹影婆娑,占地1200亩的园内,遍植各类竹子389余种。
置身其间,仿佛走进竹的海洋,它们有的伟岸凌空,有的低矮匍匐;或细如棒针,有的叶大如帛;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古怪扭曲。
秋冬观竹,可观竹的形态,观竹秆的颜色和形状,观竹叶形,而春夏之际,观看竹笋,则更是兴趣盎然。
且不说笋壳呈黑绿色的乌芽笋,紫红色的金竹、青色的四季竹,花的角竹,也不说形如缨花枪的枪刀竹,甜的甜笋,苦的苦竹,单说那哺鸡竹和黄甜竹,就让人瞧上半天了。
在翠竹从中,运用独具匠心的造景艺术,述说渊源流长的竹子传说和典故。
泥墙垒筑的茅草房,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孟宗哭竹的故事;特异造型的竹庐,活灵活现地再现斑竹传说;"墨竹院",翰墨飘香;"竹峰栈道",更着实体验了一番《卧虎藏龙》中竹林腾飞的意境。
中国竹子博物馆是6000年竹文化的浓缩,是中国一流、世界领先的竹子专业博物馆。
全馆占地12000平方米,分历史厅、资源栽培厅、文学艺术厅、工艺集萃厅、国际陈列厅等八个展厅。
竹编《清明上河图》,《兰亭序》,世界最粗最大的巨龙竹,实心的古里竹等。
以丰富的展品,详实的史料,了解中国丰富的竹资源、悠久的竹历史和光辉灿烂的竹文化。
竹博园内还备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节目。
如鸟艺表演、跑马、赛车、野营、烧烤、垂钓、穿竹迷宫、破梅花八卦阵、听竹音乐、赏竹舞、或是湖上荡舟、或是林中品茶……韵致无穷! 安吉竹博园,真可谓是休闲之地、怡情之所、益智之园!游中国竹乡不可不看中国竹子博物馆,不能不游安吉竹博园。
安吉竹博园占地600亩,景区内有园中苑、修竹湖、竹迷宫、嬉竹乐园、温室、观竹楼、碧野景庄等小景点,均不另行收费。
在游览时可先参观中国竹子博物馆,再游竹园,一览世界各国的奇篁异筠,清心静心之余,可泛舟湖上,可林间品茶,或与少数民族的姑娘们共舞等等,游娱时间可达4小时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埠岗镇竹源村导游词【导游内容】小隐竹源景区简介→游客中心→甘柔泉→福字门→烤烟房→风水林→寿字门→张氏家庙→包糍馆→乡愁馆→嘉德休闲农场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家乡小隐竹源景区观光旅游,我是导游小张,土生土长的村妹子,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游览我的家乡小隐竹源景区。
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景区的基本情况,景区地处邵武市南部,距大埠岗镇2.5公里,距市区35公里,总面积16.26平方公里(24392亩)。
其中,竹源村是福建省美丽乡村试点、南平市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村,座落在素有“五台胜境”之称的道峰山脚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资源丰富。
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自2013年起,问道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多方取经、精心规划,将竹源村以“花香世界、森林人家”为目标全方位打造。
在这里,您可以游道峰山胜境,听肇五公传说,观傩舞表演、尝美食包糍,感受当地别样的民俗人文风情。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原是竹源村部,按照4A级旅游景区游客中心的要求改造,可提供旅游咨询、投诉、导游聘请、免费领取景区宣传资料、影视介绍、游客休息等服务。
这栋叫作松间的休闲宾馆有33张床位,过去是旧村部,经过重新装修,变成了外表古朴、内部现代的农家宾馆,大大改善了小隐竹源景区的住宿条件。
朋友们请随我来,游客中心门前有两眼泉水名叫刚柔泉,相传张三丰当年常在泉边打坐静悟太极拳的真谛,最终创立了刚柔相济急缓相间意动身随的太极拳术,故此泉又名甘柔泉。
各位朋友,我们即将跨进福字门,“跨进福字门,好运自然来”,福字的构造是一口田,它寄托了古人美好的愿望;一个人如果有一块长出食物的土地,使自己能够生存下去,是多美好的事啊!农耕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祈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成为竹源村民最大的心愿,“福”字都寄托了竹源村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十余座烤烟房建于1996年,当时中国烟草总公司与世界烟草业巨头美国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合作,在邵武市种植2500亩烤烟,生产出具有国际质量水平的优质烤烟,培训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烟农,初步掌握了优质烟叶生产技术,这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烤烟房,畅销全国的三五牌、万宝路牌香烟的烟叶就是这里生产的。
各位团友,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风水林,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风水林占地面积达20多亩,树木有30多种科目,60多个树种,300多棵古树名木,其中千年古树10余棵,百年古树90余棵。
主要树种有枫树、樟树、木荷、细柄覃树等等。
风水林做为村庄的自然屏障,能挡住冬天穿村而过的凌厉寒风;是家族龙脉所在,能够护佑族人人丁兴旺,福禄延绵。
因此张氏家族就把对风水林的保护作为乡规民约写进家谱,柴木不许砍盗,就连枯木也不敢拖回家,让其自生自灭,还原于土,违者重罚。
家族会推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负责风水林的保护。
于是我们看到一幅令人震撼的景象,老死的古树依旧站着,倒下去的古树仍然躺着,这些已经失去生命力的姿态个人很多遐想:“仰天长啸”、“猛龙过江”、“贵妃醉酒”。
这种残缺虽然失去生命的美感,但更加振奋人心。
村民祖祖辈辈继承着“砍树宁肯砍人”的护树传统,使这片土地上的树木历经风雨依然沐浴着今天的阳光雨露。
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时期,社队干部看上那片古树林,想砍一部分去烧炭炼铁,村民每人抱住一棵树,斧头准备砍向哪里,他们的身子挪向哪里。
社队干部胆怯了,风水林才得以躲过了这场劫难。
游客朋友们,我们到了古山门。
这个古山门叫做狐狸岭。
关于狐狸岭,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大家先来看看这棵古树。
在这棵古树上,大家能找出哪种动物的形态?哦,三角形是眼镜蛇的头部,它微仰着匍匐在这棵树边,身子很长,一直延伸到山门前。
古时,这里是村庄的进出口,常年有狐狸出没,狐狸从不进村,也不伤人,村民把它们视为风水林的守护者,与它们融洽相处。
一天夜里,一条千年老蛇精突袭村庄。
正搅得村民鸡飞狗跳时,狐狸王现身了!它呼唤周边的狐狸子孙们倾巢而出,帮助村民一起击退了蛇精,并将它封印到这棵古树上,让它再也不能祸害人间。
原来,狐狸王幼时在山间玩耍,无意中掉入猎人的陷阱,路过的张氏看它既可爱又可怜,便向猎人买下它并把它放生了。
狐狸王一路跟随张氏到村庄口,看到周边风水林也正是适合修养之地,于是定居下来,并一直世代守护张氏子孙。
由于这场战斗狐狸死伤惨重,狐狸王带领子孙离开此地前往深山修养,村民为了怀念狐狸,在村口建山门,并称呼村口为狐狸岭。
现在我们来到村里,看到的这些马头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复,只用了泥浆,与后面的老房子,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
请大家来看看村口这棵古树,小圆桌般粗,向路边倾斜,根基部分腐烂,留下一个大空洞,沿路一侧的大枝干早已去除,状如“贵妃醉酒”。
树下一条小路,这是古时由水口进村的必经之路。
这是一棵有灵性的古树,树身虽然残缺,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就像土地神派来的使者,人们称它为树神。
村中至今还流传着关于树神的传说。
相传咸丰七年(1857)3月,太平天国军队石达开一部入境邵南,所到之处烽烟四起,焦土靡遗。
部队入住竹源后,套竹林人大多数逃往二十都或躲进道峰山上。
有一天一个军帅(太平天国军队分十三等官阶,军帅为九级)从大埠岗总部坐着八台大轿,带着一行人马,耀武扬威地来到套竹林。
到了大树下,高大的轿子被大树侧枝拦住了去路。
“砍了它!”军帅下令。
两名军士爬上树挥刀便砍。
留在村内的老族长见状,连忙央求军士:“这是水口树砍不得呀,砍了会天打雷劈的。
”“什么砍不得,去你妈的。
”一旁的军士挥拳把老人打到在地。
那侧枝砍到剩两寸厚度,整棵大树开始呜呜作响,树身剧烈抖动,好像在仰天长啸,砍树的军士心里发慌,不敢再砍下去。
军帅见状大吼一声:“混账,看我的!”他拔出佩剑连劈数下,脖子粗的树干轰然倒地。
一行人正要抬轿起身,突然之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巨大枝干翻滚起来向军帅扫去。
“树神发怒了,快撤!”一行人连滚带爬慌忙逃去。
第二天一早,人们发现军帅和两个砍树的军士莫名其妙地死在床上。
据说是当天夜间,那军帅迷迷糊糊看到一个断臂的白发老人,血流遍地,对他说:“我本是千年修炼的树神,如今被你断了手臂,伤我元气,你命休矣。
”那是树神显灵,把军帅等人的命给收走了。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张氏家庙,张氏是村庄的大姓,张氏家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713-741),祭祀开基始祖肇五公,竹源村张氏自宁化石壁迁居于此并筑基建村,有12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许多客家人的生活习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族社会,祠堂是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它的功用第一就是祭祖。
宗祠是一族祖先灵魂的栖息之所,是一个家族共同祭祀祖先的神圣地方。
“祭祀祖先,教育来者”,“追远溯本,莫重于祠”,“无祠则无宗,无宗则无祖”。
家祠第二个作用是道德教育的基地,通过祠堂文化内涵,匾额、楹联、碑记,以及族规家训,如爱国、孝悌、敬业、诚信、友善,勤劳、俭朴等道德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等,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家祠第三个作用是用来接待来访联络宗亲,强化宗族的认同感、凝聚力,每年农历正月十二包糍节、清明祭祖在这举行。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包糍文化展示馆,这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房子,有36间土房,曾经是文革时期的知青点,号称有72户房客。
包糍,邵武地方名小吃,在大埠岗,每逢元宵、春社等传统民俗节日,家家户户都要手工制作“包糍”,用来招待客人,这种习俗在当地已流传一千多年,2010年,“包糍制作技艺”被列入南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考证,大埠岗镇是邵武包糍的发源地,现在在邵武规模比较大的包糍店都是大埠岗人开的。
每只包糍由“糍皮”和“馅菜”组成,当地传统制糍方法是选用洁净的大米洗干净冷水浸透后捞起,倒入放在锅里的大饭甑内大火蒸熟,倒入石臼用木杵反复捣成细软的糍料。
另一种方法是籼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磨成米浆,倒入锅里文火烧翻搅至熟,称为“搅浆米糍”。
以上两种糍在舂或搅的过程中都要均匀加入早已备好晒干搓撕成绒的“鼠粬草”以增加糍皮韧性,避免捻捏时破裂,据中医药资料介绍,鼠粬草有止咳、平喘、润肺、降血压、通肠胃的功效。
在制作糍皮时,要安排烹制馅菜。
冬春两季以鲜嫩芥菜、;藠子、笋为主料,夏秋季以茄子、葫子为主料,近年来不论何时都用鲜笋或笋干为主料,辅料必用新鲜或腊制猪肉、熏制猪大肠、香菇、目鱼及葱蒜等。
捻捏包糍前要用手力较大的人从保温桶内将大糍团中切下小团块,放在光滑木板上用力搓压均匀,至细软无疙瘩,后用双手搓成条状置桶内盖严保温,包捻时每撮一小块搓揉成圆柱形,从顶端用食指轻轻钻一小洞,沿洞周围捻捏成均匀如杯状“亭亭玉立”的糍壳,使填装馅菜后不倒不漏,填馅菜后要捏牢沿口,不使漏菜漏汤。
置笼待蒸时,要在笼内摆放成人字形,以充分利用空间并避免因凌乱挤放致蒸熟后相互粘连扯破。
蒸笼底要事先铺垫好洗干净的松针或大叶凤尾草,即可吸入其香味,又使包糍不会粘。
装填馅菜也有讲究,每只包糍要先以80%以上主料填底,并稍带菜馅汤汁,上面再放辅料丝各1-2块、使得糍味更加香鲜美味,元宵包糍的馅菜内,还增加年前腌好又经过熏香的猪大肠干一小块,以增添熏香的特种风味。
包糍蒸熟后,还没开笼,香味已经随着腾腾热气充满屋内飘向四周,诱人食欲,任你吃多少也油而不腻,饱而不胀。
大家都知道,邵武人正月十五元宵节做包糍,唯独竹源村特殊,是正月十二,这是什么原因呢?据说,很早以前竹源村和其他村庄一样都是元宵日做包糍,可是有一年元宵日,来了一帮乞丐,他们强行到每户人家的厨房抢包糍吃,把整个村搞得鸡犬不宁。
村民非常愤怒,想教训一下乞丐,于是集合起来把这帮乞丐暴打一顿,却意外把其中一个体弱的乞丐给打死了。
乞丐们为了报复村民,第二年元宵节又邀约了更多的乞丐来到抢吃。
此后一连几年都是如此,搞得家家户户都很不愉快。
后来村里人商议,提前三天做包糍,改在正月十二。
到了元宵那天家家户户铁将军把门,所有的村民都跑到其他乡村去吃包糍了。
乞丐们到了村里总是扑了个空,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去了。
但是,每年正月十二做包糍也就相沿成俗,一直沿袭到现在。
尝够了美味包糍,听完了民间传说,我们继续前往下一个景点乡愁馆。
这栋四周遍布碧绿爬山虎的房屋叫做“乡愁馆”,它春夏是满眼的碧绿,到秋季是鲜艳的红色,乡愁馆用来接待全球各地回竹源寻根的张氏后人,馆内陈列有张氏族谱和张氏祖辈使用过的傩舞面具和原始农具及日常用具。
教育张氏后人饮水思源,不忘祖先开创基业之艰辛,走得再远,也莫忘乡愁。
大家听说过邵武傩舞了吧。
传承了千年的中原民俗文化的邵武傩舞,主要分布在以大埠岗镇为核心的邵南几个乡镇。
邵武傩舞均不称傩舞而直接以具体节目名称来称呼,主要有“跳番僧”、“跳八蛮”、“跳弥勒”和“小番僧”等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