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绝招》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优质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绝招》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十九课《绝招》。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绝招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体会绝招的内涵。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卡片,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绝招,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生词和句子。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共同探讨课文主题。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绝招》2. 生字词:蹦、跳、翻、倒、立、稳、定、巧、妙、绝、招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4. 课文主题:勇敢、自信、热爱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造句,用课文中的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绝招的理解。

2.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本。

(3)绝招是指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掌握的一种特殊技能。

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赢得别人的赞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绝招,进行分享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优质课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绝招》——“多彩童年”教学反思

优质课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绝招》——“多彩童年”教学反思

绝招——“多彩童年”——群文阅读教学反思第一次尝试群文阅读教学,对我和学生都是一次较大的挑战。

上课之前,我从网络上搜集了一些群文阅读的资料,大部分资料是关于单元导读可的整组群文阅读教学的设计,实际上是主题单元的教学,围绕一个主题多篇文章聚在一起,这只是群文阅读教学的一种。

早在2011年,全国小语会就组织了“群文阅读”教学观摩、参赛课,杭州的蒋军晶老师,台湾的李玉贵老师上了?“群文阅读”示范课,崔峦老师就“群文阅读”教学做了报告,看了之后很受启发,群文阅读的范畴是很广的,但是具体到一节课,教师选择的切入点要小。

有主题的萃取文章,让群文紧密地聚合起来,有结构的呈现文章,让群文有机地组合起来,有整体的设计问题,让群文横向联合起来,有意识地渗透策略,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

有了这些理念的引领,我对教学设计有了一些明朗的思考。

群文阅读更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生的阅读速度要跟的上,我决定在中年段三年级上一节,对学生的挑战力度比较大。

设计以略读课文《绝招》为例,重点目标将课题读厚和将课文读薄(概括课文内容),然后进行概括课文内容方法的迁移,学习三篇文章,以一篇带多篇。

想到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考验,也想到学生程度不同,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

课堂有些问题始料未及,试讲时出现了教学内容没进行完的情况,一节课四篇课文的容量太大了,毕竟三年级,刚开始默读、浏览,速度肯定跟不上。

对于学情把握不好,备学生不够充分。

对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整:将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由找要素、按顺序、抓重点三种方法调整为前两种方法,删减交流阅读感受这个环节。

群文阅读是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大力改进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对教师的学科素养要求高,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联的多篇文章,作为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

我以略读课文《绝招》为例,教给学生读厚课题的方式,利用课题质疑,猜想课文主要内容,读薄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找要素(人物、时间、地点,干什么)概括,按顺序(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年级语文《绝招》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绝招》优秀教案

三年级语文《绝招》优秀教案三年级语文《绝招》优秀教案一、谈话导入课题1、师: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生:我喜欢……,他有……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

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吧。

3、师板书课题:《绝招》,齐读4、提问:什么叫绝招?是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过渡语:课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

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

现在开始吧。

1、学生自由读。

2、读准下列字音:憋气腮帮子蔫蔫铲馅攥饺子攥得快尴尬撇到下巴颏咧开羡慕握拳生自读——指名读——齐读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这回你可以快速地读了。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2、这些小朋友几次比绝招啊?3、第一次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啊第二次呢4、用上“尴尬”和“羡慕”这两个词来说一说。

(第一次比绝招,三胖表演憋气,二福表演武术,小柱子没有绝招,很尴尬;第二次,小柱子表演了口算,大家都很羡慕。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1、第一次,小柱子为什么会这么尴尬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1~5自然段,找一找小柱子表演的绝招。

2、找找三胖、二福的绝招,读一读,理解。

三、学习6~11自然段1、小柱子蔫蔫地回家了,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6~11自然段,完成填空:小柱子刚回到家,看见奶奶正在包饺子,只见奶奶(),他非常佩服,就问奶奶(),奶奶告诉他(),小柱子说起刚才比绝招的事,问奶奶(),奶奶说()。

2、听了奶奶的话,小柱子明白了()。

于是,3、读12自然段。

四、学习13~17自然段1、第二次比绝招时,小柱子却得到了小伙伴的.羡慕,这是为什么呢小伙伴们为什么羡慕小柱子呢找一找写小柱子绝招的句子,指导朗读,读出小柱子的自信。

《绝招》优质-三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绝招》优质-三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瞧, 村东头, 大树下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三胖挺着大肚子, 说: “咱们看谁一 口 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撒了气, 唯独他, 鼓着腮帮子, 瞪着眼珠子, 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 伙伴们都竖起大 拇指二,福曾连经声练夸过道武: 术“,绝招他,站起绝身招,!” 刚来 个空翻, 伙伴们就禁不住叫起好来。
tǐng biē wéi
绝招 挺着 憋气 唯独 竖起 武术 空翻 镇住 调换 禁不住
gān gà yǎn chēng
露陷 尴尬 演算 撑起 倒立
Sāi bāng zi liě
piě
腮 帮 子 咧开大嘴 撇嘴

zuàn
niān
下巴颏 铲馅 攥饺子 蔫蔫
你柱子觉得奶奶说得在理, 看来自己想 拿出绝招, 只有练。 练点什么呢? 晚上小 子躺在炕上还在想, 想着想着终于有了主意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 大树下的尴尬, 暗暗地在练自己的绝招。
暖屋里, 炕头上, 几个小伙伴又 在比 绝招了。 只有二福来了个单臂倒立, 别人都没拿出新鲜招儿。 轮到小柱子了, 他蹲在炕上, 说: “只要你们说两个 不过百的数, 让我做乘法, 我能立刻 说出三得胖数早,把嘴保撇准到不下错巴!颏” 了。 二福推推 三胖, 说: “试试嘛。 ”他随口说道: “99乘以, 嗯——76!”小柱子脱口而出: “得7524!”
三胖“腾”地跳下炕, 找了根木棍在 地上演算了一遍, 果然不错, 咧开嘴说: “可以呀!” 接着, 他都说了两个数让小柱 子做乘法, 经过验算, 完全正确。 伙 伴们羡慕地竖起大拇指说: “绝招, 太绝 了!”
小柱子高兴地说: “咱们定个日子再比一 比, 条件是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 而且 有用。 ”伙伴们都说行。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316课)16绝招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316课)16绝招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C.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D.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
交代任务:
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说说自己的拿手本领是什么?你是怎样才有这个本领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
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
宝坻区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课题
16*绝招
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பைடு நூலகம்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课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感知
三、分角色朗读
四、讨论深化
五、拓展:
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16*绝招》(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3、讨论疏解:
a.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b.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首先明白各个角色说的是哪些话,有哪些动作,然后按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三年级《绝招》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三年级《绝招》
小柱子高兴地说:“咱们定个日子再比一比,条 件是绝招一定得是练出来的,而且要有用。”伙伴们 都说行。
从那天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转眼,暑假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测 :我会概括
要素串联法(时间、地点、人物、干什 么)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次先学后教:读懂内容自学示二默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 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练习朗读相关段 落并做简单批注。
(3分钟完成自学)
同桌交流讨论:你最佩服 谁的绝招?并说说理由。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小柱子始 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 练自己的绝招。
第三次先学后教:展开想象 自学提示三
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展 开想象写在作业纸上。
(5分钟完成自学)
检测 :我会想象
小柱子练绝招
当深夜只有星星眨眼时,别的伙伴已经进入梦乡, 小柱子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清晨天刚蒙蒙亮时,别的孩子还____________, 小柱子早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次先学后教:续编故事
自学提示三
第一次先学后教:了解大意
自学提示一

三年级下册《绝招》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三年级下册《绝招》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三年级下册《绝招》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听故事、读故事过程中学习字词,学会提问,并学习自已解决问题。

在学故事中懂得绝招来自于立志,依靠刻苦的磨练。

【教学过程】一、趣谈绝招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什么是绝招吗?(绝招就是你有别人不容易学会的本领,绝招又可叫绝技、绝活)2、老师再考考大家几个生字词,看能不能读正确:(撒了气、腮帮子、蔫蔫、攥饺子、露馅、调换、尴尬、下巴颏)3、那么文中三个孩子的绝招各有什么绝招,你最佩服谁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

想听故事吗?那好,不过,老师在读时你们要边听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停下来时,你就可以问。

4、好了,爱听故事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故事是这样的:二、趣读绝招1、读1~5节后:⑴听着心痒痒吧,你想读哪儿!指名读⑵好,现在请大家说说有什么实在想不明白的地方?引导关注鼻尖为什么出汗?⑶能用一句话说说刚才我们读的内容讲的什么吗?小结:这是他们第一次比绝招,小柱子输了。

请大家继续边听边想。

2、谁愿来接着讲下去──(师生共读6~12节,指导将读不好的自然段读好)⑴故事讲到这儿又暂停一下,请大家想想刚才读的这些自然段在讲什么?⑵有什么地方不明白?①奶奶包饺子这一招弄明白了吗?指名说,说不清再读读,想想后再说,注意专管一词,引导学生用动作体会。

②日子一天天过去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

Ⅰ如果问到尴尬,则肯定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的好习惯。

什么是尴尬?联系前文理解并找近义词难堪,然后读读这两个词。

Ⅱ抓住有新鲜感的句子不放,你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吗?学生可能问大树下的尴尬是什么尴尬?为什么不能忘记?为什么暗暗的练?(重点肯定后两问,并引导我们也要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和同学、伙伴比本领,但不能是争着比吃穿玩)Ⅲ小结学法:你们看,读书的时候,遇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来想想问问,问问想想,收获多大呀!3、小柱子的绝招练起来了吗?指名接着读──读(13~17节)⑴随读指导①读到保准不错时,指导读出小柱子说话时的自信。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优质教案及反思(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优质教案及反思(

最新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优质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绝招》一课。

该课内容主要围绕主人公小猴子学艺故事展开,讲述小猴子在学习绝招过程中所经历曲折和成长。

我们将详细解读第二、三自然段,分析小猴子心态变化以及它最终如何练就自己绝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并正确书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只有勤奋、坚持才能练就真本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以及对小猴子心态变化分析。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掌握文章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猴子图片,让学生猜测今天我们要学习故事主人公,引发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解故事情节,同时注意生字、新词读音和意义。

3. 课堂讲解:a. 解读第二、三自然段,分析小猴子心态变化。

b. 学习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并练习书写。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如“小猴子为什学不会绝招?”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你有什特长?你是怎学会?”等问题,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绝招》2. 主要内容:小猴子学艺、心态变化、勤奋坚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新词,每个写5遍。

1) 小猴子为什学不会绝招?2) 你有什特长?你是怎学会?c. 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学会一项技能过程。

2. 答案:a. 生字、新词:略b.1) 小猴子学不会绝招,是因为它没有耐心,总想着一步登天,没有勤奋练习。

2) 略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勤奋、坚持重要性,但部分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时,仍存在理解困难,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引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绝招》
教学目标:
1.认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说出人物各自的绝招,并能对“绝招”有准确具体的理解。

2.学习作者生动描写小伙伴们看到别人的绝招后产生的反应的方法。

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孩子能找到答案所在的句子,但找关键字词的能力比较欠缺,所以要引导孩子提取关键词进行概括。

2.三年级的孩子在对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的描写中容易出现反复使用词句的情况,所以要学习作者对小伙伴们的反应的不同描写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认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说出人物各自的绝招,并能对“绝招”有准确具体的理解。

难点:学习作者生动描写小伙伴们看到别人的绝招后产生的反应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图片引入
1.(PPT出示图片)瞧,村东头,大树下,几个孩子玩得多开心呀!他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6课《绝招》(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活动2【讲授】进入新课
1.进入课文前,咱们先来解决这些阅读障碍——词语。

(PPT)
小组内开火车的方式读(提示:这些红色的字读起来如果有困难,可以请教书本哦!)
请生教读
齐读
2.解决了这些阅读障碍,我们就要进入课文的学习了。

相信同学们回家有认真的预习,谁能简要地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回答
师总结:哦,就是有几个孩子在比绝招。

3.课文解读:
(1)那他们各有什么绝招呢?(PPT)(自学、互学)
小组展学时:
投影仪→表格 (师翻到《导学精要》25页引导)
A.小柱子表演的不是绝招的原因:
小柱子是依靠树进行倒立的;小柱子是突然想的,不是长期练成的。

B.什么是绝招?
生答
师:其实课文中奶奶的话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绝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PPT)
根据奶奶的话引导学生总结板书:
天生的
绝招
后天练成的
(2)无论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练成的,绝招可不是人人都会的。

想一想(PPT)(自学,互学)
小组展示时:
小伙伴反应的句子,小组汇报同学补充后展示(PPT)
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反应写具体的:
动作(小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
语言(连声夸道:“绝招,绝招!”)
神态(小伙伴们羡慕地)
小组展示朗读:
指导朗读(夸赞、羡慕、惊奇的语气)
总结:作者在描写小伙伴比赛场面时,特别关注了周围小伙伴的反应,运用了哪些描写?对,通过对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衬托了绝招表演的精彩。

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哦!
活动3【讲授】结束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谢谢老师们的聆听。

再见!(PP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