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源植物学-药用植物2020_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

《药用植物学教案》word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药用植物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及药用价值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原理,为后续的中医药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 掌握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3. 了解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4. 学会识别常见的药用植物5.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1. 药用植物的分类系统2. 各类药用植物的特点3. 我国常见的药用植物科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1. 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2. 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3. 实例分析:人参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第三节: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1. 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2. 药用植物在中医药中的应用3. 实例分析:甘草的药用价值及应用第四节: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1. 药用植物的采集方法2. 药用植物的保存方法3. 药用植物的加工方法第五节: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1.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2. 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方法3. 实地考察:药用植物园的识别实践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基本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药用植物的特点及应用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药用植物园,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加工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药用植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识别及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3.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对药用植物采集、保存和加工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资源1. 教材:《药用植物学》2. 课件:药用植物的图片、视频等3. 药用植物园:用于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4. 网络资源:药用植物数据库、相关研究论文等七、教学安排1. 第一节:药用植物的分类及特点(2课时)2. 第二节: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及有效成分(2课时)3. 第三节: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及应用(2课时)4. 第四节:药用植物的采集与保存(2课时)5. 第五节:常见药用植物的识别(2课时)6. 第六节: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2课时)7. 第七节: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2课时)8. 第八节:药用植物的应用实例(2课时)9. 第九节: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2课时)八、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药用植物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药用植物的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部位、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基本知识3. 互动:提问学生,解答学生的疑问,增强学生的参与度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药用植物的采集、保存和加工过程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加深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解2. 建议学生参加药用植物园的实地考察活动,提高识别药用植物的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学生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药用植物学》学习指导书及习题集

《药用植物学》学习指导书及习题集

《药⽤植物学》学习指导书及习题集1.药⽤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药⽤植物学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特征、组织构造、⽣理功能、分类鉴定、组织培养、资源开发和合理利⽤。

并在此基础上能进⾏正确的植物分类,掌握重点科的特征和重点药⽤植物的来源、分布、形态特征和及药理作⽤等。

熟悉⼀般药⽤植物科的特征和⼀般药⽤植物的来源、形态等特征。

1.什么是模式植物细胞?⼀个模式植物细胞由哪⼏部分组成?为了便于学习,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构造集中在⼀个细胞⾥加以说明,这个细胞称为典型的植物细胞或模式植物细胞,它由细胞壁和内部的原⽣质体共同构成,原⽣质体包括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等有⽣命的物质。

此外细胞中还有许多⾮⽣命物质,是原⽣质的代谢物,称为后含物,另外,还有⼀些⽣理活性物质。

1.简述维管束的主要类型⑴有限外韧型,如单⼦叶植物的茎的维管束⑵⽆限外韧型,如裸⼦植物和双⼦叶植物的茎中的维管束⑶周韧维管束,如百合科,⽲本科等以及蕨类植物⑷周⽊维管束,如百合科,天南星科,莎草科等植物的根状茎中。

⑸辐射维管束,如被⼦植物的初⽣构造。

2.厚壁组织细胞有何特征?分为哪⼏种类型?厚壁组织的细胞有全⾯增厚的次⽣壁,常有层纹和纹孔,成熟后细胞腔变⼩,成为死细胞,根据细胞形状的不同分为纤维和⽯细胞。

纤维是细胞壁为纤维素或⽊质化增厚的细长细胞,⼀般为死细胞,通常成束存在,按照在植物体内存在的部位的不同为分韧⽪纤维和⽊纤维。

⽯细胞是细胞壁明显增厚且⽊质化,并渐次死亡的细胞,细胞壁上未增厚部分称为纹孔。

3.什么叫输导组织?其分为哪两⼤类型?各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在植物体中运输⽔分、⽆机盐和有机养料的组织,称为输导组织,其共同特点为细胞长形,常上下连接,形成适于输导的管道,根据输导组织的构造和运输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是管胞和导管,位于⽊质部,主要运输⽔分和⽆机盐,⼆是筛管和伴胞,位于韧⽪部,运送有机营养物质。

1.如何从外形上区别根与根茎?根⼀般呈圆柱形,在⼟壤中向下⽣长,形成复杂的根系,表⾯多具有根⽑,不含叶绿体,⽆节和节间区分,⼀般不产⽣芽、叶和花。

资源植物学-药用

资源植物学-药用

二、药用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 它通常是具有复杂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常有强烈的药 理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的生物碱已达3000余种。 分布:(1)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 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科、罂粟科、防己科、茄科、 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2)极少数 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3)同科同属植物可能 含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4)一种植物体内多有 数种或数十种生物碱共存,且它们的化学结构有相似 之处。
五、中药的剂型和炮制
所谓“剂型”,就是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式。中 药剂型不但有传统剂型丸、散、膏、丹、酒、露、 汤、饮、茶、糕、锭、线、条、针、灸等外,还 包括了现代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 剂、注射剂、膜剂等。 炮制:为了充分发挥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并 克服某些毒副反应,保证安全有效,中药材在使 用前必须根据病情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处理。
4 药用资源植物
一、药用资源植物概念及分类
药用资源植物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
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植物。
我国药用植物种类多、分布广,素有“世界药
用植物宝库”之称。 目前我国已有记载的药用资源 植物有11146多种,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有600多种。 在这些药用资源植物中,绝大部分为野生,人工栽 培的仅有200多种。
是通过左右酶的活性来实现的。不同的次生
代谢成分在生物合成时,需要有不同酶的活
动;而不同的酶类有着不同的催化适温。 这就导致了生长在不同温度下的药用植物体 内有效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
(3)水分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虽然水分对于药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不可缺 少的,但对于一般药用植物来讲,生长环境中过多的 水分对于其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是不利的,特 别是对于生物碱类的形成。 如麻黄体内生物碱、东莨菪体内阿托品的含量、 金鸡纳树中的奎宁生物碱和烟草植株体内的生物碱等 都会随生长环境中的水分含量增高而下降。 在药材栽培生产中,要根据药用植物的不同特性, 通过合理灌溉和适当的耕作方式,来控制土壤水分。 在采收时,还可以通过天气情况来控制采收时间,以 确保药材中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并利用这些成分来治疗人类疾病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1. 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一步是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学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家族,其中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蔷薇科、唇形科、兰科、豆科、禾本科等。

2. 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二步是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器官功能等生理过程,以便了解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的潜力。

3. 植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三步是了解植物中药用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包括植物中的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等。

4. 植物鉴定:药用植物学的第四步是进行植物鉴定。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药用植物学家能够确定植物的科属、年代和产地等基本信息。

5. 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五步是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分布规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便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

除了以上知识点,还可以拓展以下内容:1.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药用植物学家研究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

这包括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技术。

2. 植物安全性:由于药用植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成分,所以需要对植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植物中成分的毒性、药代动力学、生物活性等的研究。

3. 植物国际合作:随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药用植物学家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4. 药用植物学的应用前景:随着药用植物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保健品、农药等领域。

未来,药用植物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药用植物全套PPT课件

药用植物全套PPT课件

DNA双螺旋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1)细胞核
细胞核的功能: 传递和控制生物的遗传性状,调节细胞内物质的代谢途径,
对细胞生长、细胞壁的形成、有机物质的合成以致细胞的整 个生命活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和微丝等。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在结构上,质体和线粒体(细胞
核)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质网、高尔基体、溶 酶体、圆球体、微体、液泡具有单层膜结构, 核糖体、微管和微丝为无膜结构。
2.植物的细胞-基本结构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2.1植物细胞的结构 2.1.1原生质体 2.1.1.2细胞器 (2)质体: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2植物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3植物细胞的大小(一般直径在10~100µm之间。)
1.植物的细胞-概述
1.4植物细胞的结构:
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计量单位: m
超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 下观察到的结构。 计量单位: Å
模式细胞:将各种植物细胞的主要形态特 征都集中在一个细胞里加以说 明,这个细胞称模式细胞或典 型的植物细胞。
绪论
三、学习药用植物学的方法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观察、比较和实验的 方法。做到几个相结合:
课内、课外(自学)相结合;教材与参考资料相结合; 课堂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单独钻研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学习和科研相结合。
第一章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一)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一)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一)前言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在药用方面的应用的学科,涉及到植物的分类、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药用植物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药用植物资源,还能为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总结一些药用植物学的知识点,帮助读者对药用植物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正文1. 药用植物的分类药用植物按照植物的一些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科、属、种等级别。

例如,中药常用的一些药用植物包括人参、黄芪等,它们分别属于五加科、豆科等科别。

2. 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是指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结构特征。

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我们鉴别不同的药用植物。

例如,中药材党参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肥大,略呈圆锥形;种子扁平,每个种子外有一片厚坚硬的种皮。

3. 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用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对植物具有生理和药理活性。

通过研究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植物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利用这些成分开发药物。

例如,中药黄连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黄连素,它具有抗菌、抗炎等活性。

4. 药用植物的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学科,药用植物学也涉及到对药用植物的药理学研究。

通过药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药用植物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从而指导其合理的应用。

例如,中药鲜首乌具有抗衰老、生发作用,这与首乌中的化学成分对皮肤血液循环的调节有关。

5. 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是指将药用植物应用于医疗临床的实践。

通过临床应用的研究,可以验证药用植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从而为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例如,中药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的作用,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结尾以上是关于药用植物学的一些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药用植物学的研究对于认识和利用植物资源、开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对药用植物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激发更多人对这个领域的兴趣。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中国药科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中国药科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中国药科大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药用植物学(中国药科大学)》章节测试答案见面课:微观大乾坤,妙笔巧生画--根、茎、叶的显微结构1、问题:在显微简图的绘制中,一般薄壁细胞如何表达。

( )选项:A:打点表示B:画圆线表示C:画折线表示D:空白答案: 【空白】2、问题:玉米茎中的维管束散在,每个维管束的外围具有( )选项:A:纤维组织B:薄壁组织C:石细胞D:分泌组织答案: 【纤维组织】3、问题:下列哪种结构中可能会具有根被( )选项:A: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B: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C: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D: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答案: 【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4、问题:在叶的显微结构简图中,栅栏组织的表达方法是( )选项:A:斜线B:垂直于表皮的直线C:等腰三角形D:空白答案: 【垂直于表皮的直线】5、问题:在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中,下列哪种结构不需要表达( )选项:A:次生木质部B:次生韧皮部C:初生木质部D:初生韧皮部答案: 【初生韧皮部】6、问题:在绘制显微简图时,只要各部结构正确即可,各部比例是否恰当不重要。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7、问题:在叶的显微简图中,海绵组织空白表示。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问题:年轮出现在所有的木本植物结构中。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9、问题:在茎的初生结构中,靠近表皮的皮层可以含有叶绿体。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0、问题:叶脉是由维管束和机械组织组成的。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见面课:本草本有情,与君喜相逢--被子植物的分类1、问题: 药用厚朴除树皮入药外,下列还有哪个部位入药选项:A:果实B:叶C:花D:根皮答案: 【根皮】2、问题:蔷薇科的哪个亚科是心皮5,离生的。

选项:A:绣线菊亚科B:蔷薇亚科C:梅亚科D:梨亚科答案: 【绣线菊亚科】3、问题: 属于唇形科的植物是选项:A:膜荚黄芪B:黄芩C:黄精D:大黄答案: 【黄芩】4、问题:属于单子叶植物纲的科是选项:A:菊科B:天南星科C:桔梗科D:豆科答案: 【天南星科】5、问题:下列哪种植物的功效是泻火通便。

《2020年首届国赛丨《药用植物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2020年首届国赛丨《药用植物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2020年首届国赛丨《药用植物学》》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一、引言
近年来,药用植物学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药用植物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在教学创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二、教学方法创新
1. 引入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展示药用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2. 开展实验教学:增加实验课时,让学生亲手采集、识别药用植物,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引入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药用植物在中药配方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手段创新
1. 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课程资源、习题库、讨论区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2. 引入移动学习:开发手机APP,实现移动端学习,便于学生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学习。

3.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AI技术辅助教学,如通过图
像识别技术辅助识别药用植物。

四、教学成果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我们取得了以下教学成果:
1. 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明显提高,能够更准确地识别药用植物。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3. 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提高,学生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成果。

我们将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药用植物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以上为《2020年首届国赛《药用植物学》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章药⽤植物第⼀节概述
1、概念
含有药⽤成分,具有医疗⽤途可作为药物开发利⽤的植物。

2、研究范围
(1)药⽤植物资源的普查
例如:《⼴⻄⻰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调查》
⼴⻄⻰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调查
⻩歆怡(⼴⻄师范⼤学硕⼠论⽂)
•⽅法:通过⽂献资料整理、野外调查与访问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对⻰胜各族⾃治县药⽤植物资源特点、野⽣重点调查药⽤植物、珍稀濒危药⽤植物资源、⺠族医药⽂化等进⾏分析,探讨县域内药⽤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的途径。

•研究结果如下:经过调查统计,县域内共记录到维管束药⽤植物1640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属222科817属。

其中药⽤蕨类植物共有144种,⾪属43科75属;药⽤裸⼦植物共有20种,⾪属9科16属;药⽤被⼦植物共有1476种,⾪属170科726属……
(2)药⽤植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合理采收⽅法
(3)药⽤植物的引种驯化、栽培
(4)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
红枣芦丁提取的最佳⼯艺研究刘晓静⻩菊何伟平•⽬的: 研究提取红枣中芦丁的最佳⼯艺。

⽅法: 以红枣为原料,以⼄醇为有机溶剂提取⽬标产物芦丁。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响应⾯法优化红枣中芦丁的提取⼯艺,建⽴该⼯艺的⼆次多项数学模型,研究⼄醇体积分数、浸取温度、料液⽐、p H值4个因素及其交互作⽤对提取⼯艺的影响。

结果:最佳⼯艺条件为:⼄醇体积分数74%,浸取温度72℃,料液⽐43 mL/g,p H值8,芦丁理论提取率达7.58 mg/g。

结论在此⼯艺条件下,进⾏的3次平⾏实验验证,得到芦丁提取率平均值约为7.56 mg/g,符合误差要求,为开发和利⽤红枣中的芦丁提供了依据。

(5)寻找新资源
系统性(成分的相似性)
⺠族植物药;中草药古籍
(6)药理、毒理作⽤
⻢兜铃酸:寻⻣⻛、⻢兜铃、⼴防⼰、⻘⽊⾹、天仙藤、细⾟、关⽊通等中药的毒性成分。

商陆皂苷甲:商陆的毒性成分。

中毒的临床症状有⾎尿、蛋⽩尿、乏⼒、肌酐、尿素氮升⾼等。

3. 我国药⽤植物利⽤简史
•约公元1~2世纪:《神农本草经》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本草经集注》•唐代颁⾏《新修本草》(公元659年)
•宋代苏颂《图经本草》(1062年);掌禹锡《嘉佑补注本草》(1057~1061年);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明代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
•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
•中华⼈⺠共和国《中国药⽤植物志》/《中国植物志》等。

•《中国植物志》是⽬前世界上最⼤型、种类最丰富的⼀部巨著,全书80卷126册,5000多万字。

记载
了我国301科3408属31142种植物的科学名称、形
态特征、⽣态环境、地理分布、经济⽤途和物候期等。

该书基于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位作
者和164位绘图⼈员80年的⼯作积累、45年艰⾟编
撰才得以最终完成。

•2009年获得国家⾃然科学⼀等奖。

/
/
植物学(第⼆版)
⾼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吴国芳,冯志坚等(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