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驾驭课堂艺术

合集下载

王崧舟课堂教学的美读艺术

王崧舟课堂教学的美读艺术

广西师范学院小学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特级教师黄亢美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已成为了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

然而,一些教师读的时段虽长,次数虽多,效果却并不明显。

究其原因,主要是读的指向性不明,读的方法单一机械所致。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时目的明确,方法多样,形式新颖,且由常规的朗读、品读进而生华到美读的境界。

下面撷取他的几个教例,相信看后会给予我们诸多的启发。

一、抓关键句,师引生读(这是王崧舟老师上《鱼游到了纸上》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师读课文有关情景的语句,要求学生读文中七个带“游”的句子,并把这七个带“游”的句子都串联起来品味理解。

)师:(读课文相关语句)西湖啊,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

我喜欢花港,更喜欢“泉白如玉”的玉泉。

玉泉的池水清澈见底——(在教师不同语词的引读下,同学们接续读出了如下七个带“游”的句子)生1: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

生2: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生3: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生4: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生5:鱼游到了你的纸上来啦!生6: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生齐: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师:是的。

孩子们,正是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才让那个小女孩发出这样的惊叹——生齐:鱼游到了纸上!师:正是那位青年这样静静地画画,让每一个围观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深深的感受——生齐:鱼游到了纸上!【这个片段的教学设计的确是非常高妙的。

首先,读的方式新颖有趣,教师引读课文中有关情景的语句,而学生仅是接读文中七个带“游”的句子,如此的师引生读,学生自然就精神集中,情趣盎然,较之单纯的老师范读或学生齐读,这可有趣得多和鲜活得多了。

其次,读的指向性非常明晰,就是要让学生的眼神和思绪都聚焦在这七个带“游”的重点句子中,通过品读和把这七个带“游”的句子串起来思考和体会,非常有助于学生对“游”渐变含义的理解。

语文视点----特级教师张祖庆的“磨课”四部曲

语文视点----特级教师张祖庆的“磨课”四部曲

语文视点----特级教师张祖庆的“磨课”四部曲朱光潜先生在《无言之美》一书中谈道:作文有如写字。

在初学时……字常是歪的,笔锋常是笨拙扭曲的,这可以说是“疵境”……如果他略有天资,用力勤,多看碑帖的笔迹……手腕运用灵活了,就可以写出无大毛病的,看得过去的字。

这可以说是“稳境”……如果再想进一步,就须再加揣摩……荟萃各家各体的长处,造成自家所特有的风格,写成的字可以称得艺术作品,或奇或正,或瘦或肥,都可以说是“美”。

这可以说是“醇品”……最高的是“化境”……字不但可以见出驯熟的手腕,还可以表现高超的人格:悲欢离合的情调,山川风云的姿态,哲学宗教的蕴籍,都可以在无形中流露于字里行间,增加字的韵味。

这是包世臣和康有为说的“神品”“妙品”,这是极少数人才能达到。

细细想来,先生这段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揭示了学艺乃至做人的深刻道理,这四个境界也是任何门类技艺精进的普遍规律。

一个教师,从刚进入教师队伍到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教师,其教学艺术的发展历程,也必得经由“疵境”到“化境”,任何人概莫能外。

听课:博采众长初登教坛,我被分配在当时全县最艰苦的温岭龙门海岛。

我也像千万个初出茅庐的新教师一样,面对学生,手足无措。

公开课失败的惨痛教训,至今历历在目。

好在,我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在反复听课的过程中,学习他人的一招一式。

最先是学习身边有经验的老教师。

在海岛那阵子,身边就有一位教材处理很是独特的江再法老师。

只要一有空,我就钻进他的教室,听他的家常课。

听完,我会在第二天向江老师反馈。

在这一天中,我先是根据听课记录,将江老师的教学过程,还原成教学设计,并写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列出A、B、C几个要点;之后,我再阅读阅览室的教学杂志及相关书籍,寻找这一课的相关资料。

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我再向江老师汇报我的听课心得,并谦虚地把自己的构思——其实是借鉴了很多资料——讲给江老师听。

江老师常常夸我领悟力强,思路活。

后来,有机会走出海岛,听到了县里乃至市里的大型观摩活动。

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听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有感

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听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有感

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听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有感三、要上好语文课,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1、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

从那些名师、专家的课和讲座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们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自身的文化修养都很高。

所以他们能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很好地驾驭课堂。

在听了名师们的讲座之后,我私底下曾和一位名师交谈,说她的语文课为什么上得那样好?你猜她是怎样回答的?她说,她从四十岁才开始教语文课,之所以敢站在全国这么多观众面前讲课,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得益于书本。

由此,我想要上好语文课就必须要多读书,多学习。

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教师只有将读书学习视为提高自身生命质量的源泉,只有能真正静下心来快乐地输入,自觉地输出,这样才能既利于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语文老师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首先,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老师如果能以自己这些过硬的基本功经常去影响学生,学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其次,语文老师还要有一点“万金油”,作为驾驭课堂教学的“润滑剂”,诸如音乐、绘画能力等。

在课堂上要能够随机应变,机知灵活地驾驭课堂,该歌唱时就歌唱,该画画时就画画……情由景生,景随情出。

总之一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然就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样,不仅渲染了课堂气氛,也充实了课堂教学,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语文老师要有满腔的激情,去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盎然的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有意注意是短暂的,特别是小学生,其学习兴趣极易转移,身心也会产生疲倦。

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有满腔的激情感,以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去刺激和感染学生,教师不要将工作中的不满的情绪带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认真读书,并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也才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品尝到学习语文的甜头。

总之,要真正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上好语文课确实不易。

浅谈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浅谈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浅谈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巧妙利用课堂“意外”拓展《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体现出新的教学理念,体现新的教学策略,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善于捕捉课堂“意外”,拓展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

本文试着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历史与社会、意外、课程资源驾驭课堂教学是教师正常执行教学任务和贯彻教学思想的必要条件,驾驭课堂的质量是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教师素养的重要方面。

“一个睿智的教师,就是要善于敏锐地捕捉到课堂中的新信息,并抓住有价值的信息随时改变、调整自己的教学行程。

”由此可以看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驾驭学生的学情,驾驭课堂的生成。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思维的流动不是一味由教师流向学生,而是师生相互碰撞、师生相互接纳、生生互相接纳的过程。

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课堂上随时可能发生一些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意外”。

当面对无法回避的课堂意外时,我们应该对它有正确的认识,把这意外纳入预设的教学当中,在学生思维产生“短路”无法升华,思路难以“拓展”之时要及时调整;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认知发生“冲突”之时要重构共建,从而使课堂上的意外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和财富。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好这种“意外”,将这转化为课堂课程资源的生成与延伸,使其成为教学中的“亮点”,的确值得深思。

本文试着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学生思维产生“短路”,无法升华时,我们怎么办?在课堂上,学生思维产生“短路”,课堂出现冷场,是常有的情形,如果不及时调整,课堂就会陷入尴尬境地,影响到教学效果。

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这些“意外”的发生有可能由以下几种情况导致:1、对课文中一些生活化的内容,教师备课时未注意“趣”。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时调整,如用富有激情的话语来引导,或采用鼓励表扬手段,唤起学生学习热情,或提出深层学习要求,勉励学生深入思考挖掘……记得教学《两代人的对话》时,我问同学们:当你们与自己的父母产生矛盾和冲突后,你是怎样处理的?学生的回答很乖巧:沟通呗!这一近乎一致的回答使课堂气氛刹时沉闷,出现了冷场。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艺术赏析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艺术赏析

摘要驰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界的于永正老师,他在多年教学工作中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他的教育理念与目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相符。

领会学习其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对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贯彻课程标准,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本文拟通过于永正的专业成长及其教育观念,解读其教学艺术。

然后,赏析艺术特点分别组织结构,板书和语言三方面探究。

最后,积极将其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应用于青年教师自身的课堂实践,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将因改革走入误区的教师指明方向,从而达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

并且也为今后的教育改革提供新思想。

咸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设计)关键词:于永正;语文教育;教学艺术 IAbstractYu Yongzheng is our country famou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er. Studying his teaching philosophy will hav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idea,reform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of teachers.This paper through case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analyses Yu Yongzheng's Chinese teaching way. First of all, from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Yu Yongzheng and its teaching view,interpretation of theart of Chinese teaching for Yongzheng road.Then, it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the art of teaching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he art of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and the art of language, to explain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Yu Yongzheng's teaching art in Chinese activities, and to appreciate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Chinese teaching of Yu Yongzheng.Finall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of Yu Yongzheng's Chinese teaching to the current Chinese Education. To better study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educational ideas of Yu Yongzheng, and apply it to today's education.Key Words:Yu Yongzheng;Chinese Education;Teaching ar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引言 1(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二)研究的基本内容 1(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22. 案例分析法 2二、相关概念界定 2(一)教学艺术与课堂教学艺术 21.教学艺术 22课堂教学艺术 3(二)教学艺术的特点 31.实践性 32.创造性 33.审美性 3三、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专业成长及教育观 4(一)于永正的专业成长历程 4(二)教育观 51.“影响”——教育的第一个名字 52.“激励”——教育的第二个名字 53. “五重教学”思想 5四、于永正教学艺术赏析 6(一)教学组织艺术结构艺术 61.导课艺术 6(1)激情导课 7(2)设疑导课 7(3)创境导课 7(4)温故导课 82.教学衔接艺术 8(1)启发衔接——新知与旧知 8(2)感情衔接——新知与新知 9(3)迁移衔接——练习与新知 93.结课艺术 10(1)画龙点睛,余味无穷 10(2)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10(3)干净利索,适可而止 10(二)板书艺术 111.精雕细刻,良工苦心——板书设计 112.妙手丹青,栩栩如生——板画艺术 12(三)教师语言艺术 131.幽默艺术 132.启发艺术 14五、于永正语文教学艺术对当前语文教育的启示 15六、结语 16参考文献 17谢词 19咸阳师范学院2013届本科毕业毕业论文(设计)一、引言(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新时期对语文课程性质和功能的深入了解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我们发现:语文要回归本源,教育要找回本真。

教师法则

教师法则

特级教师驾驭课堂的66条艺术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2.课前要“胸有成竹”,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著名特级教师徐斌)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安静下来。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4.巧用课前三分钟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兴致勃勃地迎接“智力体操”的开始。

老师应该具备这种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的本领,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5.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

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

著名特级教师驾驭课堂的66条经验

著名特级教师驾驭课堂的66条经验

著名特级教师驾驭课堂的66条经验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2.课前要“胸有成竹”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著名特级教师徐斌)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同时也可以提醒学生安静下来。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4.巧用课前三分钟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兴致勃勃地迎接“智力体操”的开始。

老师应该具备这种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的本领,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5.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

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

走进特级教师徐斌

走进特级教师徐斌

经典课例解读
首先出示情境图——两只猴子摘桃,每只猴子都摘了14个。让
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并列出乘法算式2×14。 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有的学生看 图知道了得数,有的学生用加法算出得数,有的学生用小棒操 作摆出了得数,也有少数学生用乘法算出了得数,等等。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老师在分别肯 定与评价的同时,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了这样的竖式(图略): 同时,老师结合讲解,分别演示教具、学具操作过程,又 结合图片进行数形对应。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这种初始竖 式,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简化竖式的写法,再让学生运用简化 竖式进行计算练习。 不要看这小小的一个教学片段,徐老师却着实动了一番脑 筋。它向我们呈现了计算教学中又一对基本矛盾——算理直观 与算法抽象。一般老师都会采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图片对 照等直观刺激,学生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对算理的理解可谓 十分清晰,仅从计算的正确率来看,老师可能很满意。但是, 学生真正理解了吗?未必!学生还流连在直观形象的算理中, 马上就面对十分抽象的算法,再直接运用抽象的简化算法进行 计算,可谓操之过急。
熟悉徐斌的老师都这样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专
家中,徐老师算得上是将技术与理念结合得最好的 老师之一。他的数学课语言生动幽默,设
计精巧细腻,指导点拨到位,既有 传统的扎实训练,又不失充满情趣、 注重启发的现代教学风格。
一些人认为,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只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后,反复演练,就 可以做到计算正确、熟练。徐老师则强调只 有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理解算理,才能在掌 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驾驭方法的原理,所 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教《一位数乘 两位数的笔算》时,他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 行了大胆的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级教师驾驭课堂艺术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相对于不指名道姓课堂效果会更好,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

2.课前要“胸有成竹”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著名特级教师徐斌)教师唯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才会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会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3.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老师要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同时也能够提醒学生安静下来。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开始上课,那样,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升课堂的效率。

4.巧用课前三分钟课间休息结束了,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应该尽快地让孩子静下来,兴致勃勃地迎接“智力体操”的开始。

老师应该具备这种创设最佳的教学环境的本领,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有效地用好上课的前三分钟,使学生对本堂课所要学习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

5.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节课,如果开头的一段话热情洋溢;板书的第一个字让学生为之赞叹;第一次朗读让学生为之感动;用丰富的表情和机灵的眼神吸引住学生;得体的幽默让孩子笑起来;充满爱意的一次抚摸让学生感到亲切;教学方法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有趣,那么,你就成功了。

如果这样,而且今后也不懈怠,我敢说,你绝对成功了。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师的第一节课,应该是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的兴趣有了,教师以后的教学就会顺畅些、圆满些。

6.上课时要充满激情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恐怕课堂也是这样,教师上课的激情就是那山中“仙”、水中“龙”。

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仅仅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是否能够打个这样的比方:如果说你的激情是平和宁静的,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阳光,温暖无香,十分适宜禾苗的成长;如果说你是奔腾豪放型的,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幕雨,沁人心脾——适宜禾苗成熟。

所以,只要热爱孩子,你的平静平和中藏着的只不过是含蓄的激情——你同样会对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爱好产生欣赏,你也会把幽默带进课堂,你还会显得有人情味,更会细心、耐心……所有这些,为课堂气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识、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7.做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遗憾比虚假的完美更加动人,更加具有生命力。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从教学的角度来说,真实更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优秀的教师都能很坦率地以“真实的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反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学生也所以爱听他们的课。

8.要了解你的学生你了解了学生,就会体谅学生的苦衷;你更善良了,就会被学生从心底里接受,你就握着一把钥匙,一把让学生学业成功,也让你自己事业成功的钥匙。

(著名高级教师郑杰)9.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每一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特长,尊重了孩子的个性、特长,就意味着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

(著名特级教师李希贵)10.课堂要立规矩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

是规矩,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动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11.给学生一个期望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持续进步。

(著名特级教师? 李元功)12.和学生有个约定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教师充满深情的眼神、笑貌,给孩子赞扬、肯定,滋润学生的心田,焕发他们的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荡起孩子幸福、欢乐、奋发、向上的激情,他们会显得特别活泼、开朗,与老师的感情也会特别相融,自然生发求知欲望。

孩子一旦老师有约定,被老师寄托了期望,在他的身上就会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他们的智力、情感、甚至个性都能顺利成长,学生个个都可雕琢的神话就变成了现实。

(著名特级教师詹明道)13.课堂管理要管放有度清代的冯班曾指出:“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面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

”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

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而不宠”就要求严之有情、严慈相济。

14.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经常听教师们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心态不平和。

如果教师上课时满脸的不高兴,一开口就批评孩子,那么,课堂上只有教师和学生紧张的、糟糕的情绪,这种情绪不利于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是准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协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15.要有一颗包容的心作为教师,对待应该应严而有格、宽而有度,儿童即使小,但是“冷暖自知”,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会珍惜教师的这份信任和期盼,所以包容是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的一帖良药(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教师的包容是学生自信心的保护伞,是学生发展的一种动力,为学生的成长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间。

16.把爱给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注重每一位学生,满足并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

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17.保持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

只有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力。

(著名特级教师孙建锋)“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能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

18.赏识你的学生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蹲下来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注重、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9.切记: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心贴近童心,它会让学生爱学、乐学、好学。

(著名特级教师丁谷怡)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从这个角度讲,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

20.让学生在幽默和笑声中学习,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这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烈)更多内容请注重QQ953939425!21.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课堂上,没有比倾听孩子们心灵的声音更幸福的了。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人,作为教师,应该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心灵之音,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注重他们的情感倾向。

22.尽量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还能够把举手发言变成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代表要经常更换,不要固定。

有的学生发言占用时间过长,影响其他学生的发言,对此,要有时间上的规定,表述要简洁明了。

如果有的学生说起来没完,教师就要提醒,甚至请其暂时停止发言。

总来说之,要尽量多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

(著名特级教师程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23.让你的眼睛会说话课堂上,我的眼睛不是盯在教案上,也不是盯着正前方,而是用来和学生实行情感交流,这样做,不但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能够在教风上为学生作个示范。

(著名特级教师聂在富)眼神是一种丰富的无声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一个恰当的眼神可胜过几多苦口婆心的长谈,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4.老师,请注意您的语调我讲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复一遍;讲到快乐的地方就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就情绪高亢;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就变得低沉。

但是,这种“高低轻重的变化”是有要求的,即语调在其主旋律上应保持清新、平稳,在平稳之中再加以变化,做到“稳中有变”。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语调在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恰当的语调能使其语言平地生辉,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能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5.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恰当地使用胶体语言,能够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如抚肩、握手、贴贴学生的脸蛋等。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恰当地使用肢体语言,能够让学生感到你的真诚和亲昵,拉近师生的距离,把教学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教师对学生不但仅是传授知识,还时时刻刻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工作的态度以及一点一滴的所作所为影响着学生。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人格力量的作用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大得多。

儿童以自己的视角在观察着社会,观察着老师,不但听老师怎么说,更在看老师怎么做。

所以,身为人师必须严于律己,用自己的良好行为,给学生示以做人的榜样,永远留给学生一个美好的形象。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27.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教师通过精心设疑、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性极强。

在学生精神焕散时,用提问的方法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著名特级教师嵇明海)教师精心设疑、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回答,能引发学生思维的强烈冲突,充分开启学生心智,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