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要谈论公共艺术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和功能。

这里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对公民实施艺术教育的活动,其功能是涵养公民的品德和修养。

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已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从普通的个体人格涵养途径提升到整个国家文化建构的战略高度,进而有可能释放出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由此,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可以同时打开相互联系的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以古创今、以今通古、以外为镜,提升公民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承担起改善当代公民生活方式的新任务。

这里的三重维度,并非来自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纯逻辑或纯理论判断,而是来自于对它的当前历史境遇的宏观性关切和整体判断。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这等于为公共艺术教育开掘了两大文化资源: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文化传统。

同时,他也就开掘这两种中国文化资源与借鉴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方向:“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显然,运用中国古典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资源与借鉴“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之间,应当形成互动、互通和共享的关系,以便共同服务于“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一目标。

河北省唐山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04年,中国启动了具有全球导航实力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北斗二号),2011年起先对中国和周边地区供应测试服务,2012年完成了对亚太大部分地区的覆盖并正式供应卫星导航服务。中国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制定了“三步走”发展规划,从1994年起先发展的试验系统(第一代系统)为第一步,2004年起先发展的正式系统(其次代系统)又分为两个阶段,即其次步与第三步。至2012年,此战略的前两步已经完成。依据支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4年完成,届时将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
唐山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光明日报》2019年11月20日,《以现实主义精神创建中国新史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对于生活原来面目的描写”主见的重要体现。
B.进入20世纪,虽然现实主义受到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但其基本精神仍旧持续。
C.局限于男女情爱和家庭冲突的作品,缺乏人物活动环境的“现实”元素,不能体现现实主义传统。
C项,“因此,这部作品不属于现实主义”错。电影《十八洞村》,与电视剧《大江大河》类似,艺术地再现了现实生活,属于现实主义作品,选项结论确定,曲解文意。
D项,“就能创建出具有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的‘新史诗’”错。原文为“还须要关注全球人类一般形态的现实生活,并赐予体验、谛视和反思。这样,或许就会使这种书写既具中国视野与中国情感的专注性,又有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元性和广泛性,在最大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宣示中国文艺‘新史诗’的民族风格和世界意义”,可见选项遗漏了‘或许’这个表推想的词语,导致表述确定。

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解析版)

2024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解析版)
元朝四年(1267年),在金代琼华岛离宫的基础上开始建造元朝的都城。先在积水潭东北岸设置中心台,再由中心台引一条正南正北的直线作为全城的中轴线。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扩建外罗城,修建永定门。至此,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约7.8千米全部竣工。
中轴线是中国传统思想在城市建筑上的反映,是古都北京的文化脊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中国自古有北极崇拜的居中观,明代北京城扩展南城之后,紫禁城处于全城居中靠北的位置,符合“坐北朝南”“南面而王”的理念。“象天法地”,将都城位置与天象中的北辰相对,中轴线及两侧建筑群的排布以星辰排布为鉴,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信仰。“左祖右社”,宫殿的左边(东)是皇家太庙,右边(西)是社稷坛,这体现了古代礼制中重祖先、敬土地的思想。
A.启动钟鼓楼的文物修缮和展示提升工程。
B.实施正阳门箭楼景观周边环境整治项目
C.加大老城区的住户腾退和街区改造力度。
D.策划北京中轴线周末亲子公益徒步活动。
3.材料二提到的纪念北京建都870周年特展,设置了主题为“我在中轴线上”的展项。根据材料一,下列展品不适合在该展项展出的一项是( )
A.绘有北京鼓楼雨燕的明信片
(取材于刘海红、张璐、李祺瑶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梁思成称贯穿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群的线为中轴线。
B.元朝都城中轴线上有琼华岛、积水潭、永定门等。
C.将都城位置与北辰相对,符合“南面而王”理念。
D.国家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的位置关于中轴线对称。
2.根据材料二,下列做法不符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原则的一项是( )
2023年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延续“传承中轴文脉,传播古都文化”主题,设置创意中轴、数字中轴等五大赛道,在2022年大赛基础上,增加了以北京中轴线为题材的音乐创作、文学创作、服装服饰设计等板块,旨在多角度、立体化挖掘中轴线的文化魅力。大赛激发了全民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热情,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个性化创意的结合。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尽管有些预言家相信达到“存在升级”的人工智能奇点已经胜利在望,但更多的科学家认为奇点仍然是比较遥远的可能性,潜在可能也尚未在望,因为许多根本的技术难点仍然不得要领,特别是尚未真正了解思维的本质、机制和运作方式,所以无从断言。

在此,我们把能够形成“存在升级”的人工智能看作属于“远虑”的知识论和存在论问题,而把将在近年里确定能够实现的人工智能看作属于“近忧”的伦理学问题,我们的讨论也将由近及远来展开。

作为近忧,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非常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人工智能的大量使用必定导致大量失业。

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已经得到广泛重视和讨论。

目前想象的普遍社会福利(比如国民基本收入方案)其实并没有正面回答失业问题,而只是另外回答了收入和分配问题,严格地说是答非所问。

失业问题的要害之处不在于如何合理分配收入(这是能够解决的问题),而在于生活意义的消失。

无事可做的人能够做什么?以什么事情去度过时间?是把一生浪费在电脑游戏、影视作品和闲聊吗?我们有必要来反思劳动的意义。

除了作为生存手段的硬意义,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还另有不可或缺的软意义:劳动提供了“生活内容”,以哲学概念来说,则是有意义的“经验”,即接触事物和人物的经验。

与事物和人物打交道的经验充满复杂的语境、情节、细节、故事和感受,经验复杂性和特殊性正是生活意义的构成成分,也是生活值得言说、交流和分享而且永远说不完的缘由,也是生活所以构成值得反复思考的问题的理由。

假如失去了劳动,生活就失去了大半内容,甚至无可言说。

在幸福中失去幸福,这非常可能是一个后劳动时代的悖论。

假如人工智能发达到不仅提供大多数劳动而且提供一切生活服务,就非常可能导致人的深度异化,即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与个体人失去劳动的异化相比,人对人关系的异化更为危险。

2023届邯郸市魏县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邯郸市魏县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届邯郸市魏县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段文字常被学者看作是孟子对性善的证明,此乃大误。

人性善是对人性的全称判断,是说人性的全部内容及表现都是善的,这显然是不能靠有限的举例来证明的。

若要举人性可以为善之例来证明性善,同样也可举人性可以为不善之例来证明性恶。

你若举雷锋助人为乐证明人性为善,别人也可举盗贼偷人财物证明人性为恶;你若举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忠贞不渝,别人也可举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毒害亲夫证明人性为恶。

这样的举例可以是无限的,对于证明性善实际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孟子只是要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就是人皆有善性,而这与人性是善虽有联系,但所指显然不同。

人皆有善性是说人性中皆有善的品质和禀赋,皆有为善的能力,但不排除人性中还有其他内容,所以即使为不善,也不能否认善性的存在。

人皆有善性当然也不可通过有限的举例来证明,但由于它近乎一种事实,实际上是任何人都难以否认的,孟子只需举出“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这一特殊事例,就可说明人确有本心或善性的存在。

(摘编自梁涛《如何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材料二:真正从“趋向之性”出发,认真解释孟子性善论的是傅佩荣、信广来和张祥龙等人。

傅佩荣在一系列论著中表示,孟子不可能幼稚地认为人性因为有善端就是善的,所以孟子事实上从未主张过“性本善”。

孟子的真正意思是,人心有向善的动力或萌芽,只要顺着这一动力或萌芽的要求去做自然会实现善。

傅佩荣说:“心就是‘不断发出要求的动力状态’,也就是显示为人性向善的‘向’字。

依此了解的本性是什么呢?是向善。

如果追问这种向善的本性之根源,则答案是‘天’。

换言之,是天给了人向善之本性。

”这种“人性向善论”,注意到了孟子所说的善性主要是指善端,而善端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故认为孟子不是主张“性本善”,而是“性向善”。

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丛书”虽然为申遗工作做了大量前期学术准备,但它研究的范围与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此。

全书建树颇多,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②丛书第一次以系列专著的形式对永顺土司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军事制度、建筑布局等展开了系统研究,称得上是“永顺土司的百科全书”,并且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内容丰富、勇于创新的”土司文化研究丛书”。

从20世纪40年代第一部研究土司制度的专著——余贻泽先生的《中国土司制度》问世后,数十年来已有上百部土司研究的专著出版。

尽管有些专著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但毕竞只是一个人的研究成果,其研究范围以及涉及面相对有限。

“丛书”则是以集团式的研究团队进行的综合研究,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书之间有着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无疑为《中国土司制度通史》《中国土司大辞典》等土司制度研究的重大课题启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

③“丛书”的价值,还在于作者始终把通过个案研究来揭示土司制度的本质特征作为研究的宗旨,这是难能可贵的。

“丛书”以永顺老司城为研究区域。

以永顺土司为切入点。

在对永顺土司建立、发展,以及改流的历史进程进行探究的同时,也对土司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阐释,如书中涉及的永顺土司之授职、承袭、朝贡、纳赋、升降、赏罚、征调等诸多方面,作者都是先从土司制度入手,阐明相关制度及其变化、调整,进而结合永顺土司的具体情况做分析。

同时,“丛书”主要探讨对象虽然是永顺土司,但涉及的空间范围却覆盖了整个大西南,并与全国的历史演变历程息息相关,从中折射出数百年来土司制度的兴衰过程。

④土司制度的存在与消亡,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但对于土司问题的研究却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考古学等许多学科。

以往的研究者,由于受学术背景的限制。

大多是进行单一学科的研究,而“丛书”在研究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将永顺土司与国内外相关制度现象进行跨学科的比较研究,这不仅深化了对土司制度实质的剖析,而且拓展了土司研究的理论视野。

山东省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期末语文试卷一、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故宫的“走红”,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

对于博物馆来说,收藏文物、研究文物,让昨天的历史能够经过今天完整地留给明天,是重要的;而让更多民众能够亲近历史,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同样是重要的。

有这样一个细节值得玩味:以前故宫的厕所是收费的,每年能收入几百万元;游客要参观珍宝馆,也要花两块钱买一双环保鞋。

对个人来说这样的收费可能并不高,但却让故宫显得没那么可亲可爱。

如今,厕所收费早已______ ,文化产品创收______ ,这样的转变,不仅是经营模式的巨大进步,更是发展思路的______ 。

从______ 到俯下身子,从自带敬畏感到“萌萌哒”“接地气”,更有亲和力、人情味的“人设”,不断拉近故宫与人们的距离。

今天的博物馆,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展馆、展品,还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化真正走进人们的心里。

无论是通过充满趣味的文化创意实现知识的普及,还是通过传递400年老树的种子回望文人精神,都让传统文化在今天焕发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故宫的老院长郑欣森曾说过:“______ ”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影响力,只有传播才有广泛的影响力;只有有影响力,文化才不会被“打入冷宫”,而是一直热腾腾的。

处身互联网时代,博物馆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更好地发挥文物展示、文化传播、公众教育的作用,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而要建立与公众的联结,不断拓展人们感知文化的渠道和深度。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销声匿迹如火如荼殚精竭虑板起面孔B.偃旗息鼓如火如荼改弦易辙一本正经C.销声匿迹风生水起改弦易辙板起面孔D.偃旗息鼓风生水起殚精竭虑一本正经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故官是有文化的,因为文化是活的生命。

B.故售是有生命的,因为生命是话的文化。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学校:班级:姓名:考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城市书写中,北京的形象具有相对统一的美感。

这种美感往往指北京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而且是大城市,在时间上却往往朝向传统,在文化经验上则生长出乡土记忆。

在中国文学的情感经验中,“北京”往往作为“古都”呈现出沉静、优雅的古典美学特征。

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城市”替代“远方”“孤岛”成为流浪探险故事的目的地,是浪漫古典的乡村生活的对立物。

中国现代文学师法欧洲,共享着现代性叙事中时间上的现代与传统、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喧嚣、繁华的城市形象,与沉静质朴、停滞传统的乡村相互映照,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空间经验。

而在这样的普遍叙事中,北京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却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这确实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学的特别之处。

不管北京经历了多少新的变迁,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古都”几乎是北京统一的美学标签。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面对列强纷至、战乱频仍的现实,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客居异国的寂寞中,他们频频回首,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

深邃天幕下悠远的鸽哨、街头缓慢细碎的驼铃、红墙古刹的千年记忆与细碎温厚的老北京市民的人间烟火……浙江才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诗意盎然、岁月静好的故都,让北京而不是江南来承载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向往。

老舍在40年代写作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在20世纪最不堪、最狼狈的一段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期末语文试卷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元青花瓷的创烧成功是传统制瓷业由素瓷向彩瓷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给景德镇的制瓷工业带来空前的繁荣,为景德镇成为中国瓷都奠定了基础。

青花瓷青白相间的色彩体系蕴含了一种传统审美的意趣。

在古代,受道家朴素主义色彩观的影响,素色契.合了大众的心理,而青花瓷是一个从素色到彩色过渡的瓷器品种,它以青白二色的协调处理让这一过渡变得温和而不至于过激。

在青白之间,有一种宁静之感:白色的纯洁如皑皑..白雪,给人无限遐.思;而青色则让人的灵魂超逸。

这种审美意趣,使青花瓷的色彩有一股扑面而来的简净雅逸之气。

青花中的白色不是苍白,这种色彩是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成,所以这种白色有一种白里泛青如玉般莹润的色泽;青花中的青色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加入铬、锰、铜等元素调配而成的,蓝得深邃、沉静。

历史上,有不少优秀的青花瓷作品通过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将青花雅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抱月瓶,是乾隆官窑摹古创新的珍品器物。

它在参照传统抱月瓶器型制作的基础上又有很多创新,整体造型端庄隽.秀,束口圆腹,张弛有度。

瓶口为蒜头式样,上绘青花缠枝莲纹;腹部前后台面以青花卷草纹饰钩边,并将豆青釉填于其中。

主体画面大量留白,打破了官窑青花“布局繁密”的陈规,彰显了画面的肃穆之感。

从整体来看,它在青白相间的色彩空间里展现了艺术家独有的东方神韵,青花画面透出的那种淡淡的禅意,使人顿感幽雅清逸的仙风道骨之美。

(取材于应海燕的相关文章)1.下列对材料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元代之前,中国的传统制瓷业以烧制素瓷为主B.青花瓷的青白二色协调温和,具有简净雅逸之美C.色彩与题材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表现青花瓷之美D.官窑青花瓷的主体画面布局繁密,彰显肃穆之感2.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契.合:“契”读作qiè意思是“符合”B.皑皑..白雪:“皑”读作ái 意思是“洁白”C.无限遐.思:“遐”读作xiá意思是“空闲”D. 隽.秀:“隽”读作juàn 意思是“清秀”材料二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特色的产品主要有三个:第一是宋代的青白瓷,第二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第三是清代的粉彩瓷。

青白瓷是北宋初景德镇窑工在五代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原料特点和广大民众审美需求的变化,模仿青白玉质和玉色的效果而创造出来的。

这种风格独特的单色釉瓷器使景德镇在宋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

景德镇这个响亮的名称,就是因为宋真宗赵恒偏爱青白瓷,而于公元1004年的景德元年用自己的年号来命名的。

一个皇帝将自己的年号赐予一个城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自然促进了景德镇青白瓷的发展。

青花瓷是一种运用钴料进行釉下装饰的瓷器。

它虽早在唐代河南的巩县窑就已萌芽,但真正成熟来自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工的贡献。

景德镇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成功,既得益于宋代青白瓷的烧制基础,又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的生产技术,同时还得益于此前波斯对青花钴料的运用。

元代青花瓷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青白瓷。

由于青花瓷具有素雅大方、纹饰丰富、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优点,很快赢得了国内外各阶层的普遍青睐,并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生产数量最多的品种。

元代以后,以青花为主的彩瓷逐渐统治了明清时代整个世界瓷器的市场,景德镇开始真正成为中国及世界的制瓷中心。

粉彩瓷是一种釉上彩瓷,它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康熙珐琅彩瓷器蜕化而来的。

粉彩瓷器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但很快地取代五彩瓷成为景德镇釉上彩瓷的主流,而且也成为能够与青花瓷器抗衡的景德镇瓷器的主要品种。

粉彩瓷的色彩丰富,有立体感,形象刻画生动细腻,给人以华丽富贵的艺术感觉,正好迎合了清代追求华丽丰满的审美思潮。

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扩大,景德镇的瓷业发展空前繁盛,“,”是景德镇明清时期窑业繁荣的写照。

然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世界制瓷业逐渐进入了多元争霸的时代。

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景德镇瓷业的国际地位每况愈下,昔日陶瓷霸主的地位怎么也恢复不了。

(取材于曹建文、余志琴的相关文章)3.在最后一段横线处填入两句诗,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B.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C.陶舍重重倚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D.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彩瓷”的推断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宋的青白瓷由青、白两色构成,属于彩瓷B.根据技术不同,彩瓷有釉上彩、釉下彩之分C.清代粉彩瓷代表中国彩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D.鸦片战争后,中国彩瓷的国际影响日渐式微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釉里掺了釉果矿,并以还原焰烧制成B.得益于磁州窑、吉州窑釉下黑彩瓷技术C.对景德镇陶瓷发展的影响超过了青白瓷D.使景德镇在元代进入了中国名窑的行列材料三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景德镇十大瓷厂的停产,景德镇陶瓷产业随之下滑。

景德镇一度出现了以工艺美术大师为市场主导品牌、以落后的小型手工作坊为生产模式的分散经营状态,产品两极分化严重,缺乏具有国际发展空间的商业品牌。

从2004年开始,景德镇创建了占地七万五千多平米的法蓝瓷工艺品陶瓷生产基地,如今已经打入56个国家和地区,市场遍布全球,达到6000多个卖点。

法蓝瓷的外形充满浮雕,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在传统工艺中,这种有倒勾倒角的外形只能通过手工完成,无法实现量产。

法蓝瓷的工匠们经过无数次的研究和改造,终于琢磨出“倒角脱模工法”,坯体表面密布短小倒角,使突出的造型能够通过模具生产,并实现量产,千百年来陶瓷量产的形状限制得以突破。

这一技术也成就了法蓝瓷的核心竞争力。

法蓝瓷的设计团队是由一群喜欢探索大自然,追求真、善、美境界的艺术家组成。

庄子曾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意指人可在与自然的交流互动中体会万物之美,获得生命哲学的顿悟。

这是东方人所青睐的美学思考,设计师们将它贯穿于法蓝瓷的设计理念中,使作品完美融入了东方典雅的人文气质,将大自然的花草丰姿、虫鸟律动、原野奔放以立体造型呈现于作品之中。

显现出的外观,就是花草摇曳、虫鸟嬉戏跃然瓷上,盈绿的树枝变成茶杯的把手,一只红嘴鹦鹉停驻在杯沿上……这样的瓷器,东方人从中看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西方人则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丽。

第一套“蝶舞”系列一经推出就大受西方市场认可,第二年更获得了纽约礼品展一等奖,法蓝瓷借此在国际精品礼品市场上声名鹊起,备受瞩目。

(取材于有仪的相关文章)6.根据材料三,下列与“倒角脱模工法”有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这一技术是法蓝瓷工匠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B.这一技术使瓷器突出的造型能通过模具生产C.这一技术打破了千百年陶瓷生产的形状限制D.这一技术的成功成就了法蓝瓷的核心竞争力7.根据材料三,下列对法蓝瓷设计理念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回归传统B.天人合一C. 中西并融D.张扬个性8.从青白瓷到法蓝瓷,景德镇制瓷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出其中三条。

(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换心记徐芳万历中,徽州进士某太翁,性卞急,家故饶赀,而不谐于族。

其足两腓瘦削无肉,或笑之曰:“此相当乞。

”翁心恨之。

生一子,即进士公,教之读书,咿唔十数载,寻常书卷,都不能辨句读。

或益嘲笑之曰:“是儿富贵,行当逼人。

”翁闻益恚。

有远族侄某,负文名,翁厚币延.致,使师之。

曰:“此子可教则教,必不可,当质语予,无为久羁。

”侄受命,训牖百方,而懵如故。

岁暮辞去,曰:“某力竭矣。

且叔产固丰,而弟即鲁,不失田舍翁,奈何以此相强?”翁曰:“然!”退而嗔语妇曰:“生不肖子,乃.翁真乞矣!”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靠壁间,若有所待。

盖公恨进士辱己,意且.扑杀之,而以产施僧寺,作终老计。

母知翁方怒,未可返。

呼进士窃语,使他避。

进士甫新娶,是夜合户筹议:欲留,恐祸不测;欲去,无所之.。

则夫妇相持大哭,不觉夜半。

倦极假寐,见有金甲神拥巨斧,排闼入,捽其胸,劈之,抉其心出,又别取一心纳之.,大惊而寤。

次日,翁延侄饮为别。

翁先返,进士前送至数里,最后牵衣流涕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师何忍某之归而就.死?”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进士曰:“此自某意。

且某此时,颇觉胸次开朗,愿更从师卒.业。

”因.述夜来梦。

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

翁闻剥啄声,掣梃门俟。

已闻师返,则延入。

师具以途中所闻告。

翁以为谬,试之良然,乃.大喜。

自是敏颖大著.,不数岁,补邑诸生。

又数岁,联捷成进士。

报至之日,翁坐胡床,大笑曰:“乃公自是免于乞矣!”因.张口哑哑而逝。

古今未闻有换心者,有之,自此始。

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

进士之奇颖,进士之奇愚逼而出也。

所谓德慧,存乎疢①疾者也。

或曰:“今天下之心,可换者多矣,若能一一捽其胸剖之,易其残者而使仁,易其污者而使廉,易其奸回邪佞者而使忠厚正直,则天下垂拱而治矣。

”愚山子曰:“若是,神之斧日不暇给矣!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又安所得仁者、廉者、忠者、直者而纳之,而因易之哉?”张山来②曰:有形之心不能换,无形之心未尝不可换。

人果肯换其无形者,安知不又有神焉并其有形者而换之耶?则谓进士公为自换其心也可。

(取材于清·张潮的《虞初新志》)【注释】①疢:chèn,热病,亦泛指病。

②张山来:张潮,清代著名文学家。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负文名,翁厚币延.致延:邀请B.师何忍某之归而就.死就:马上C.自是敏颖大著.著:显著D. 愿更从师卒.业卒:完成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翁真乞矣试之良然,乃.大喜B.意且.扑杀之且.今天下之心皆是矣C. 欲去,无所之.又别取一心纳之.D.因.述夜来梦因.张口哑哑而逝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儿富贵,行当逼人这个孩子富贵,将要超过他人B.趣治具饯师,而私觅大梃(太翁)催促备办酒食为老师饯别,而私下寻找大棒C.母知翁方怒,未可返夫人知道太翁正在生气,不愿意回家D.精诚所激,人穷而神应之真心诚意激发的力量(能感动上天),人在困境会有神灵回应他1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6分)①师矍然曰:“安得此达者言?”②师叩以所授书,辄能记诵,乃大骇,亟与俱返。

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翁因为自己年幼的儿子读书难见成效,便被人嘲笑为乞丐。

B.望子成才的太翁厚礼邀请同族一位饱学之士来教进士公读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