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 线描外形
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8.线描外形》课件PPTA013

圆线
动感 柔美感 旋转感 强烈动感
想象一下
什么样的线条使你感到轻盈? 什么样的线条使你感到有力? 什么样的线条使你感到活泼?
线条的表现方法
长与短
急与缓粗与细Fra bibliotek轻与重疏与密
三.线的情感
线条的情感
● 在艺术中,线作为一种美术语言,不仅在塑造形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表达 情感上作用也十分凸显,使艺术的表现效果更加的丰富…
小学美术湘美版三年级上册 《8.线描外形》
类型:获奖课件PPT
线描外形
两幅画在表现方法上有什么异同?
这幅作品中的线条给你什 么样的感受?
画家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 来表现舞女呢?
如果把线条画的更柔和更‘ 整齐’一些好不好?为什么?
2021/1/30
线条的个性
高耸感 庄严感
柔美感 动感
旋转感 强烈动感
● 平静 快乐 激动 愤怒……
2021/1/30
步骤图
一 确定主题
二 根据主题让线条有长短、粗细等变化
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8. 线描外形》教学设计

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8. 线描外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通过线条描绘物体外形的基础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教学案例和实践操作进行线条创作的指导。
•引导学生在理解线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掌握线条描绘物体外形的技巧。
•培养学生对线条的感受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如何通过线条描绘物体的外形,并表现出物体的特点和韵律。
教学准备•铅笔、橡皮、水彩笔、水彩画布等绘画材料。
•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
•教学PPT和教学课件。
教学步骤和内容步骤一:介绍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展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所用到的线条特点和作用。
•通过教学视频介绍线条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线条与艺术的关系。
步骤二:线条的基础绘画技巧•通过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介绍基础线条的绘制技巧,如直线、曲线等。
•分步指导学生进行线条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线条的绘制技巧。
步骤三:线条的描绘物体外形•通过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介绍如何通过线条描绘物体的外形。
•给学生提供实物或图片等素材,引导学生通过线条描绘物体的形态特征,重点讲解物体边缘线条的把握和描述方式。
步骤四:线条的描绘特点和韵律•通过教学案例和教学视频介绍如何通过线条表现物体的特点和韵律。
•引导学生观察艺术作品中线条表现物体的特点和韵律,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线条表现物体特点和韵律的技巧。
步骤五:作品展示和点评•让学生在班内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线条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有了深入的认识,掌握了线条描绘物体外形的技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作品展示,学生也增强了自信心和探究兴趣。
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不断发现美,不断创造美。
三年级美术上册《线描外形》教案

三年级美术上册《线描外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描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线条描绘出物体的外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描的基本技巧2. 观察和描绘物体的外形3. 创造性的进行线描创作三、教学重点1. 掌握线描的基本技巧2. 能够观察和描绘物体的外形四、教学难点1. 线描技巧的运用2. 创造性的进行线描创作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线描的基本技巧和描绘物体的外形。
2. 练习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线描技巧和创作能力。
3.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三年级美术上册》相关章节。
2. 教师准备线描作品的示例,包括不同的线描技巧和描绘物体外形的例子。
3.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铅笔、橡皮、炭笔或彩色铅笔等。
4.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示例和指导。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线描作品,引起学生对线描的兴趣,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线描外形》。
2. 基本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线描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的粗细、浓淡、曲直等,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描绘物体的外形。
3. 示范演示(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通过观察物体,用线条描绘出其外形,展示如何运用基本技巧来创作线描作品。
4.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练习观察和描绘物体外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创作展示与讨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讨论作品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作业布置1. 完成一幅线描作品,要求描绘出物体的外形,并运用到基本技巧。
2. 写一篇简短的创作心得,思考在创作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
九、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学生对线描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在创作中表现出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8. 线描外形》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8. 线描外形》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8. 线描外形》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线描的基本技巧,学会通过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外形。
教材通过简单的线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条有一定的认识。
但线描外形的表现方法对他们来说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践和指导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线描的基本技巧,学会通过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外形。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线描的基本技巧,学会通过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外形。
2.难点: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示范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画纸等)。
3.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水果、动物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外形。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能用线条来表现这些物品的外形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外形,如水果、动物等。
在示范过程中,讲解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自己动手用线条来表现一些简单的物体外形。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纠正他们的错误。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讨论交流彼此的创作心得。
教师引导学生从线条的变化、物体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拓展(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作出更具个性的线描作品。
第8课 线描外形(说课稿)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

第8课线描外形(说课稿)一、教材背景本课是《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内容为“线描外形”。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线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造型能力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描的基本定义和技法;•掌握利用线条描绘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练习,提高对物象形态的把握能力。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欣赏美的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爱上画画的过程。
3. 学习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掌握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老师可以播放一些描绘线条的视频或者图片,并提问:•这些图片或视频中都包含了什么元素?•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画面中的元素都是通过线条描绘出来的,从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2. 分享知识•讲解线描的定义和基本方法;•介绍线条轻重和粗细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利用线条描绘物体的形态。
3. 练习与探究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指导,从简单的单一线条练习开始,慢慢过渡到复杂的组合图形描绘。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
4. 检验练习成果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并互相评价和分享意见。
5. 结束课程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多画多练,不断提高自己的线描能力。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过程和成果,可以评价他们的掌握程度和创造力发展情况。
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观察和评价的结果做出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8.线描外形》说课稿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8. 线描外形》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8. 线描外形》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线描技法,来描绘物体的外形。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以及详细的绘画步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观地了解线描技法的运用。
教材还强调了观察和描绘物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线描来表达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质感。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线描技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描绘物体外形时,往往把握不准物体的比例和结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掌握线描的基本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线描的基本技法,学会如何观察和描绘物体的外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线描表现物体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线描的基本技法,学会观察和描绘物体的外形。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物体的比例和结构,以及线描技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实践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素材,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实践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讨论,激发学生对线描绘画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线描的概念和基本技法,让学生了解线描绘画的特点。
3.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分析物体的比例和结构,为绘画做好准备。
4.实践操作: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跟随示范进行实践操作,掌握线描技法。
5.创意表现: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线描技法自由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6.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线描的概念、基本技法、观察物体、比例结构等内容,以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年级美术上册《线描外形》教案分析5篇

三年级美术上册《线描外形》教案分析5篇第一篇:三年级美术上册《线描外形》教案分析三年级美术上册《线描外形》教案分析第8课线描外形教学目标:、了解形、理解形2、能画出形体鲜明的线描画教学重点难点:能画出形体鲜明的线描画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所带用具的情况。
二、新授形是人眼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外部的形状,人们称它为视觉形象。
从造型范围来说,形就是物象的造型特征。
如圆球是圆的,桌子是方的,再进一步,圆是如何圆,是大圆、中圆还是小圆椭圆;方是正方、长方还是扁方等。
三、欣赏四、学生作业临摹书上作品五、教学反思:第9课红灯停绿灯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小朋友认识必要的交通标志,熟悉交通规则,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的使用和应用这些交通知识。
培养学生从小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的小市民。
教学重点:、交通标志的识记与掌握2、画出小朋友放学过交叉路口的情形与形态3、在游戏中体会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教学难点:能在学习生活中体会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能识记交通标志,准确的理解交通标志的具体意思,自觉的遵守和维护它教学准备:各种常见的交通标志、、红纸、绿纸教学目标:认识交通标志,识记交通标志,并能辨别交通标志所传达的准确意思教学准备:各种交通标志的图片、录像片教学过程:一、初识交通标志.放录像大街上多热闹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为什么大家都这么井然有序的呢?难道车不怕碰了人,人不怕碰车?快看,这是什么?请一个同学说一说。
2.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的交通标志,都是老师在大街上拍下来的,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看到了与老师看到的不一样的交通标志吗?你能猜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吗?3.你能试着将你所看到的交通标志画下来吗?二、学生尝试作业.将已经画好的标志贴在黑板上2.老师再将表示同样意思的交通标志贴在学生作业的旁边,让学生对比观看,找出记忆中记得不完整的地方3.小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很多的交通标志,说明小朋友平时对生活观察仔细,很好!交通标志像一个无声的警察,默默的指挥着交通,让人和车都有序的行走和行驶,在没有交通警察的状况下,能自动的维护城市的交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线描外形》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三单元《奇妙的线》,主要内容为《线描外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线描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线条描绘生活中事物的外形。课程内容包括:
1.线条的种类:认识直线、曲线、折线等基本线条,了解不同线条的特点和表现力;
2.线条的运用:学会用线条描绘简单物体的外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对于难点内容,采用更多直观的教具和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注重课堂时间的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践和讨论。
4.课后及时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1.教学重点
-线条的种类及特点:直线、曲线、折线等基本线条的认识,以及它们在描绘不同物体时的运用。
-线条的绘画技巧: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等变化,表现物体的轮廓和质感。
-线描作品的创作: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物体,运用线条进行创作,形成完整的线描作品。
-线条艺术欣赏:分析线描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力。
3.线描作品欣赏:欣赏优秀的线描作品,感受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魅力;
4.创作实践:运用所学线条知识,创作一幅线描作品,展示线条描绘外形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线条、形状、空间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2.创意实践:激发学生创意思维,鼓励学生运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事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线描创作的想象力: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思维,运用线条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作品的整体布局:如何使作品在构图上均衡、和谐,使线条描绘的物体既独立又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线描外形
年级
3
时间
12.14
课型
序号
2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线条的多种变化,理解不同的线条变化产生不同的情感美和艺术美。
2.操作目标:尝试画出不同形状的线,运用线条来表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线条丰富的变化,体验艺术的创作的快乐。
3.情感目标:欣赏绘画的线条造型作品,感受线条美及其赋予的生命力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板书设计
部分欣赏自然物:花地——(平静、宽阔)——直线、水平线梯田——(柔和、舒畅)——曲线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爆炸——(危险)——放射线……
教学反思
在学生展示作品的环节中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部分学生的作品还没有最终完成很遗憾;对于三年级学生提问的语言可以更简洁、更直接;另外教师的激情及语言的生动性还不够,还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教学难点
尝试画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
教
学
过
程
一、认识线条1.课件出示一张充满线条的风景照,让学生找找风景照中看到了哪些线条。师:线条是美术中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变化多端的线条可以产生非常有魅力的画面效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感受下“线条的魅力”(课件出示课题)。2.师:除了刚才图中看到的线条,你还说的出其它的线条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线条。师:世上的线条有很多种,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可以把线条简单地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3.点击课件,一起与学生初步认识直线、曲线。4.学生尝试表达对不同线条的感觉,初步感受线条的美感特征。学生拿出教师发予的线条感受题纸,经过自己感受,小组讨论,把对不同线条的感受书写下来。反馈学生填写的感受,师也出示自己填写的感受。5.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线条无处不在,我们来一起去找找大自然中的线条。课件附和音乐欣赏自然界中的线条,师生一起感受其中不同线条所具有的不同的情感表现。部分欣赏自然物:花地——(平静、宽阔)——直线、水平线梯田——(柔和、舒畅)——曲线波光——(飘逸流畅)——网状曲线海浪——(翻腾)——粗细结合的波浪线条爆炸——(危险)——放射线……二、尝试画线1.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2.尝试练习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3.反馈一些学生尝试品,简单评价。4.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欣赏学习1.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老师范作、画家作品以及其他学生的线条作品,交流感受,注意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等的变化。2.小结如何画好一张漂亮的线条画:一张好的线条画,不但要画面完整,主体分明,而且画面上总会出现黑灰白的层次变化,黑灰白的层次需要做到线条的粗细变化、深浅变化、长短变化以及有疏有密的变化等等。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也都需要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这样才会产生好看的画面效果。四、学生创作1.学生创作,师巡视指导。2.欣赏部分学生作品。在欣赏中评价学生作业中的优劣之处,对他们作业中的线条安排和画面完整性,作出评价。五、总结许多同学刚才都有用线条表达自己一定的思想感情,希望你们平时多留意观察身边的线条,画出一些更好看的线条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