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岗位作业风险识别卡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焊工)

会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焊接区域10米以内不得有可燃、易燃 物,作业点通道宽度,应大于1米。 高空焊接作业时,更要注意焊接火花 的飞向,同时下面要有专人看护,焊 接设备应保持良好的绝缘,严禁将易 燃易爆管道作焊接回路使用。
电弧焊接过程中,主要产生可见光、红外线和 紫外线三种射线,红外线长期照射,会使眼珠 晶体变化,严重的导致“白内障”,紫外线能 强烈地刺激和损害眼睛、皮肤,只要受到短时 间的照射,也可引起眼睛发炎(俗称电光性眼 炎),皮肤红痛;焊接过程中产生烟尘和气体 危害健康;狭窄场所作业,因缺氧导致窒息。
在焊接作业区严禁直视电弧,操作者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岗位名称
电焊工
主要事故类别
触电、烧伤、烫伤、火灾、爆炸
步骤或范围
危险危害因素
可能的事故及严重性
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电焊工 (作业)
焊机绝缘破坏、老化、受潮,保护接地、接零 系统不牢,接线错误,空载电压触电。
电击、电伤
电焊设备应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 避免人与带电导体接触,绝缘良好, 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防止焊机受 潮,采用自动断电装置,定期检查, 确保防护装置齐全。
与辅助者都要做好防护措施,应配戴
专用面罩,面罩与滤色玻璃之间不得
电弧辐射、灼伤、窒息和身 有漏光,穿着焊工专用工作服和鞋,
体健康
防止光线直接照射到皮肤,防止飞溅
物落到身上,电焊场所必须有充分的
照明,以便于焊接作业;带好口罩面
具,特殊焊接时,要设立专人监护。
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与熔渣颗粒,燃着焊接 处附近的易燃物(如油料、木料、棉纱等)及 可燃气体而产生火灾。焊机的软线或焊机本身 绝缘破坏发生短路而产生火灾。焊接在有易燃 易爆气体的场所内焊接。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焊、气割工)

作业名称
电焊、气割作业
作业岗位
电焊、气割工
危险等级
重大
主要危害因素
1、对装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进行焊接。
2、电焊工未使用防护面罩。
3、作业后未清理场地、灭绝火种就离开。
4、电焊机无防触电装置。
5、氧气瓶、乙炔瓶间距或与明火未达到安全距离。
易发生事故
类型
触电、火灾、爆炸
4、对受伤昏迷者可采取人工呼吸以待专业医生救治。
电话报告:安全主管电话:项目负责人电话:
安全警示标志
告知人:
(签名)
接受人:
(签名)
须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帽、防护面罩、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应急处置措施
1、当事故发生时,危险区域人员应紧急疏散,立即向安全主任或现场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并履行紧急救助。
2、伤者轻微的体外创伤不需要缝合的,可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用酒精进行消炎,敷上消炎药,进行包扎即可。
3、伤根据伤情严重情况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直接用车送至就近医院抢救、治疗。
岗位操作注意事项
1、电焊工必须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方可上岗。
2、电焊机外壳,必须接零接地良好,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可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并备有消防器材。
3、施焊场地周围应清除易燃易爆物品,或进行覆盖、隔离。
4、物品和明火的距离,不得少于10m。
电焊工危险源风险告知卡

危险源风险告知及控制措施工位名称:危险因素事故诱因
电焊工 1、触电
2、烫伤
3、火灾
4、其他伤害
1、无证操作、违章操作、指挥不当、协调不好、误操作引发事故。
2、氧气、乙炔气瓶之间未在相对安全距离以外、回火装置、防撞圈、压力表缺失引
发事故。
3、氧气、乙炔要与明火保持安全距离易引发事故。
4、电焊机操作人员未检查确认接地装置及触电保护装置引发事故。
5、操作人员未按规定要求穿着绝缘劳保鞋、防护面罩、手套等引发事故。
安全控制措施、要求
1、操作人员熟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要求操作。
2、氧气、乙炔气瓶使用时要保持安全距离,大于5米。
要与明火保持安全距离,大
于10米。
3、对电焊机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安全操作资格证方可上岗操作。
4、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防护用品。
5、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对氧气、乙炔瓶上的安全配件进行检查、保养、维护。
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面罩
重要提示非本设备人员禁止操作!
必须进行设备点检!
急救电话120监督电话。
电焊工岗位作业风险识别卡

2.在焊接部位冷却前,不要徒手去触摸;
2.焊接时,开启排烟设备,保持培训环境通风良好;
3.焊接时,使用呼吸用保护用品;
安全隐患名称:电弧光对眼睛和皮肤伤害
防范措施:
1.焊接时,必须使用焊接面罩等遮光保护用具;
2.穿戴能够有效阻止电弧光线的防护服,例如皮手套、披肩帽、脚盖板、皮衣等;
安全隐患名称:焊丝的末端或熔滴可能伤害手、眼睛、脸等部位
电焊工焊接培训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识别卡
安全隐患名称:发生触电事故有生命险
防范措施:
1.身体各部位不能直接触及设备带电部位;
2.使用干燥的绝缘手套,手套一旦破损或者受湿,不得使用;
3.使用焊机前,应先熟悉了解设备操作使用方法,并遵守注意事项;
安全隐患名称:焊接时产生的烟气有害于健康
防范措施:
1.为防止人体直接吸入高浓度烟气,头部尽量避开烟气发生源的上端;
3.保管或搬运焊接材料、焊接试件时,注意坠落或倒塌;
安全隐患名称:焊接培训时,存在引起火灾或者爆炸的可能性
防范措施:
1.焊接前要把易燃材料转移到焊接飞溅溅不到的地方;
2.不要把刚焊完较烫的焊件放到易燃物附近;
3.焊接场所附近必须配备灭火器;
安全隐患名称:焊接时产生的飞溅和焊渣可能伤害眼睛或灼伤皮肤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例如皮手套、披肩帽、脚盖板、皮衣等;
2.在清理焊丝末端时,不要放松焊丝末端的把持;
3.当检查焊丝的送丝情况时,请不要将焊枪对着脸部;
安全隐患名称:焊接材料或试件搬运中存在倾倒或腰部扭伤的危险
防范措施:
1.在搬运或者使用焊接材料、焊接试件时,须穿戴安全鞋;
电焊工岗位风险告知卡2023

异常状况应急处置
1.电焊工按规定要求着装,衣服领口、袖口、衣角扎紧,佩戴好防护面罩及电焊手套,电焊机装设可靠的接地保护,有可靠的防护罩及警示牌。2.工作完毕必须切断电源,将电焊机把线整齐盘圈防至在制定地点,送电前,必须检查电焊机有可靠的接地保护,电焊机把线无裸漏,焊钳绝缘良。3.送电前,确认电焊机附近无积水。4.电焊工作业前检查氧气瓶、乙烘瓶、输气管、割炬、减压器等的完好状况,氧气瓶、乙块瓶及电焊机必须放置距施工地点10米以外,氧气瓶和乙快瓶和电焊机之间也必须保持不小于5米的距离。5.必须在电焊地点配备合格灭火器(不少于2只),消防水桶一只,消防水管畅通,手阀、闸门完好,开闭灵活。6.焊割前,必须将焊割地点的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干净。7.清理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
电焊工岗位风险告知卡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车间
机电
岗具和防护设施不齐全完好.2.未按规定停、送电。3.电焊机绝缘不好,漏电。4.电焊地点周围有积水,操作人员发生触电。5.气瓶、气袋不完好,摆放距离不符合规定。6.消防设施不齐全、完好。7.未清理施工现场易燃易爆物品。
潜在的事故及职业危害类型
□
1
焊接作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焊接作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1. 引言本风险告知卡提供了有关焊接作业岗位的安全风险信息,旨在告知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要注意的风险和安全措施。
2. 焊接作业的安全风险2.1 火焰和高温- 焊接作业涉及到火焰和高温,热辐射和飞溅可能会导致烧伤或火灾。
- 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穿戴适当的防热服、手套和头盔等个人防护装备。
2.2 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 焊接烟尘和有害气体可能会对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如呼吸道疾病和中毒等。
- 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毒面具,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
2.3 电击和电弧- 焊接作业涉及到电击和电弧,不正确的操作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 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应确保焊接设备的安全操作,使用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4 高处作业- 焊接作业可能需要在高处进行,存在坠落的风险。
- 员工在进行高处焊接作业时应正确使用安全带,并遵循相关高处作业的安全规范。
3. 安全措施3.1 培训和教育- 为确保员工的安全,公司应提供焊接作业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操作规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和应急处理等内容。
3.2 安全设备和工具- 公司应提供符合标准的焊接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3 作业规程- 公司应制定焊接作业的规程和操作指南,并确保员工按照规程进行作业。
3.4 安全检查和维护- 公司应定期进行焊接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3.5 应急响应- 公司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培训员工处理焊接作业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4. 结论员工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认识到相关的安全风险,并严格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和操作指南,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以上为《焊接作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的内容,希望员工们能够认真阅读并严格遵守。
如有任何问题,可随时向管理人员咨询。
火电焊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

火电焊工岗位风险识别及应急处置卡岗位描述:火、电焊工是指在施工现场或者工地上进行焊接和切割操作的工人,他们必须具备一定的焊接技能,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证焊工和周围工友的安全,需要对火、电焊工岗位的风险进行识别,并且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识别:1.火源:火焰和高温是火、电焊工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物,存在着火灾的风险。
-操作焊接设备时需要注意火源的造成的易燃物质,避免火花击落到可燃物上,引发火灾。
-必须保持焊接设备和燃气瓶等易燃物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发生火灾。
-确保焊接现场和周围环境是干燥的,避免水与电气设备接触导致短路。
2.电击:焊工使用电焊设备会遭遇电击的风险。
-避免使用受损的电焊机和电缆,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完好。
-施工前检查电源和焊接接线的接头,确保电源连接正确,并保持良好接触。
-避免在高电压设备和电源线附近敲打,以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
3.气体中毒:焊接和切割过程中会产生焊烟和有毒气体。
-需要在室内或者密闭区域施工时,采取合适的通风设施,确保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使用适当的呼吸防护装备,如防烟面罩,防毒面具等,有效防护焊工被有毒气体侵害。
-发现火焰时,立即停止焊接活动,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
-使用消防器材或者沙土扑灭火焰,确保火源完全熄灭。
-在发生电击事故后,断开电源,确保受害者安全。
若不熟悉电源断电方式,需要呼叫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迅速采取急救行动,如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同时呼叫医疗救援。
-确保受害者迅速脱离中毒源,并送往有足够通风的地方。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者其他急救措施,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总结:火、电焊工岗位存在着火灾、电击和气体中毒等风险,为了保证焊工和周围人员的安全,需要在施工前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方案,使得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电焊机工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4、急救电话:120
5、配备担架、消毒药水、绷带、创可贴、烫伤膏
6、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机械损伤故现场处置方案地;
4、更换破损线路;
5、防止接线柱虚接;
6、严格动火作业票管理,作业前进行安全交底,检查现场安全状况,合格后开工;
7、检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
须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
戴防护手套、戴墨镜、穿工作服、发毛巾、穿绝缘靴
一旦发生应急情况,采取的处置措施
1、公司安全办
2、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监管人:
岗位名称
电焊机工作岗位(贴于设备科工作间)
事故案例
安全风险
1、无证操作
2、无动火作业票操作
3、工作现场凌乱;
4、电焊机外壳无接地;
5、电焊机线路绝缘破损、接线不牢固;
6、未放置灭火器;
7、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如绝缘手套、护目镜、工作服等;
8、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预防措施
1、杜绝非专业人员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焊接部位冷却前,不要徒手去触摸。
2.焊接时,开启排烟设备,保持培训环境通风良好;
3.焊接时,使用呼吸用保护用品。
安全隐患名称:电弧光对眼睛和皮肤伤害
防范措施:
1.焊接时,必须使用焊接面罩等遮光保护用具;
2.穿戴能够有效阻止电弧光线的防护服,例如皮手套、披肩帽、脚盖板、皮衣等。
安全隐患名称:焊丝的末端或熔滴可能伤害手、眼睛、脸等部位
电焊工焊接培训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识别卡
安全隐患名称:发生触电事故有生命危险
防范措施:
1.身体各部位不能直接触及设备带电部位;
2.使用干燥的绝缘手套,手套一旦破损或者受湿,不得使用;
3.使用焊机前,应先熟悉了解设备操作使用方法,并遵守注意事项。
安全隐患名称:焊接时产生的烟气有害于健康
防范措施:
1.为防止人体直接吸入高浓度烟气,头部尽量避开烟气发生源的上端;
3.保管或搬运焊接材料、焊接试件时,注意坠落或倒塌。
安全隐患名称:焊接培训时,存在引起火灾或者爆炸的可能性
防范措施:
1.焊接前要把易燃材料转移到焊接飞溅溅不到的地方;
2.不要把刚焊完较烫的焊件放到易燃物附近;
3.焊接场所附近必须配备灭火器。
安全隐患名称:焊接时产生的飞溅和焊渣可能伤害眼睛或灼伤皮肤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1.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例如皮手套、披肩帽、脚盖板、皮衣等;
2.在清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丝末端时,不要放松焊丝末端的把持;
3.当检查焊丝的送丝情况时,请不要将焊枪对着脸部。
安全隐患名称:焊接材料或试件搬运中存在倾倒或腰部扭伤的危险
防范措施:
1.在搬运或者使用焊接材料、焊接试件时,须穿戴安全鞋;
2.注意搬运时的姿势,以防止腰部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