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定律试题1

合集下载

生物遗传试题及答案

生物遗传试题及答案

生物遗传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A. 分离定律B. 独立分配定律C. 连锁定律D. 基因突变2. 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纯合子的比例是:A. 25%B. 50%C. 75%D. 100%3. 人类ABO血型是由哪个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的?A. HLA基因座B. Rh基因座C. ABO基因座D. MN血型基因座4. 下列哪种细胞器含有自己的DNA?A. 线粒体B. 高尔基体C. 内质网D. 核糖体5.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哪种生物过程中?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无丝分裂D. 细胞分化6. 人类遗传病中,色盲是一种: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7. 下列哪种情况会导致基因突变?A. 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B.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错误C.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D. 所有以上情况8. 多倍体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A. 单倍体的两倍B. 单倍体的三倍C. 单倍体的四倍D. 单倍体的任意倍数9. 遗传密码是指:A. DNA上的碱基序列B. mRNA上的碱基序列C. tRNA上的氨基酸序列D. 蛋白质上的氨基酸序列10.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其后代中表现型比例为3:1:3:1,这表明:A. A和B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B. A和B基因位于不同染色体上C. A和B基因是共显性的D. A和B基因是上位性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型为显性,是因为_________。

2. 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其配子中AB的比例是_________。

3. 人类遗传病中的血友病是一种_________遗传病。

4. 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其后代中Aa的比例是_________。

5. 基因重组可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方式实现。

遗传试题及答案

遗传试题及答案

遗传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A. 分离定律B. 独立分配定律C. 连锁定律D. 多因子遗传定律答案:C2. 填空题: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AaBb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1/43. 判断题: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A. 正确B. 错误答案:B4. 简答题:请简述基因突变的特点。

答案:基因突变的特点包括随机性、低频性、可逆性、多害少利性、普遍性。

5. 计算题:已知某植物的花色由两个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B基因控制蓝色。

若一个红色花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与一个白色花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杂交,求后代中红色花的比例。

答案:后代中红色花的比例为3/8。

6. 多选题: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A. 自然选择B. 基因突变C. 基因重组D. 基因漂变答案:A、B、D7. 论述题:试述连锁遗传和基因重组的区别。

答案:连锁遗传是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倾向于一起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而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本的基因在配子形成时重新组合,形成不同于亲本的新基因型。

两者的区别在于,连锁遗传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决定的,而基因重组是遗传过程中随机发生的。

8. 案例分析题:某家族中,父亲患有一种遗传性疾病,而母亲正常。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患有该病。

请分析该病可能的遗传模式。

答案:根据题干信息,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因为父亲患病,孩子也患病,而母亲正常,说明该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并且是显性的。

孟德尔遗传定律常见题练习

孟德尔遗传定律常见题练习

孟德尔遗传定律常见题型练习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 AABB 和aabb ), 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 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B ) A 、10/16B 、6/16C 、9/16D 、3/162.基因型分别为 DdEeFF 和DdEeff 的两种豌豆杂交, 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 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A ).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比例应为 (C ).4.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 、a 和B 、b ),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2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 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137株扁盘形,89株圆形,15株长圆形南瓜。

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植株的基因型分 别是 。

答案:AAbb aaBB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 、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

杂交后代表现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 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 。

答案:4种 9/166. 牵牛花颜色有红色和白色之分,叶有阔叶和窄叶之分,红色( R )和阔叶(B )分别是显性性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RrBb 和rrBb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_ 、 。

答案:6种 4种 7.下列杂交组合的后代会出现 3:1性状比的亲本组合是( D ) A 、EeFf x EeFfB 、EeFf x eeFfC 、Eeff x eeFfD 、EeFf x EeFF&南瓜中白色果(A )对黄色果(a )为显性,扁形果(B )对圆形果(b )为显性。

纯合白 色圆形果和纯合黄色扁形果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 其后代中白色扁形果、白色圆形果、黄色扁形果、黄色圆形果的比是 3:1:3:1 ,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遗传定律习题

孟德尔遗传定律习题

一、名词解释1、基因型:是生物体的遗传组成,即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也称遗传型。

2、表现型:是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不可见的,只能通过实验测定,不同的基因型可表现为不同的表型,也可以表现为相同的表型。

3、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座位相同,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一种性状在不同个体表现出的相对差异。

5、测交:某基因型未知的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体交配,以检定显性个体基因型(或形成配子基因型)的方法。

6、性状分离:在F2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都同时出现的现象。

7、分离规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现象。

8、自由组合规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二、问答与计算1、分离规律的实质是什么?怎样验证分离规律?答: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成对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因而每个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的一个。

验证:运用测交方式进行验证。

豌豆中,圆粒由显性基因A控制,皱粒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基因型为AA的圆粒与aa皱粒测交:P 圆粒AA×皱粒aa↓F1 圆粒Aa ×皱粒aa↓F2 圆粒Aa∶皱粒aa实际比85 ∶81理论比1 ∶ 1亲代测交后得到F1圆粒Aa,又与皱粒aa测交得到F2圆粒Aa:皱粒=1:1,说明F1产生配子A:a=1:1,随机分离。

2、将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给基因型为aaBb的玉米授粉所得子粒的胚乳基因型有哪几种?答:精子的基因存在可能有Ab,ab;卵子的基因存在可能有aB,ab;所以,胚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 胚乳的基因型有AaaBBb,Aaabbb,aaaBbb,aaabbb四种。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下面哪个是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a. 共性定律b. 独立性定律c. 随机性定律d. 连锁性定律答案:b. 独立性定律2. 遗传信息是通过下列哪个分子传递的?a. DNAb. RNAc. 蛋白质d. 氨基酸答案:a. DNA3. 下列哪个遗传物质具有自我复制和突变的能力?a. DNAb. RNAc. 蛋白质d. 线粒体答案:a. DNA4. 以下哪种遗传现象是指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个体?a. 显性b. 隐性c. 杂合d. 纯合答案:c. 杂合5. 线粒体DNA是由母体遗传给子代的特点属于下列哪种遗传方式?a. 常染色体遗传b. 性染色体遗传c. 线粒体遗传d. 核小体遗传答案:c. 线粒体遗传2. 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

答案: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定律包括三个定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纯合定律。

分离定律说明了在杂交过程中,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会在生殖细胞中分离,并独立地传递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说明了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可以自由地重新组合在一起。

纯合定律则说明了当自交纯合个体自我交配时,其后代的表型将全部一致。

2. 解释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指在细胞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中,DNA分子自我复制的过程。

它包括解旋、建模和合成三个步骤。

首先,DNA双链被酶解开,形成两个单链。

然后,DNA聚合酶按照配对规则,在每个单链上合成一条新的互补链。

最后,生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3. 请解释显性和隐性遗传方式的区别。

答案:显性遗传是指在杂合个体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或多种等位基因的表型。

这些表型是由显性基因所决定的,而不考虑隐性基因对其的影响。

隐性遗传则是指某些等位基因在杂合状态下不表现出来,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表现出对应的表型。

隐性基因在杂合个体中被掩盖,只有在两个隐性基因相遇后才能表现出来。

4. 请解释连锁遗传的原理。

遗传定律专题测试1参考答案

遗传定律专题测试1参考答案

遗传定律专题测试1参考答案1. B解析:伴性遗传也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项错误。

孟德尔遗传定律普遍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C项错误。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由于基因间的相互影响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关系,可以出现2种(如15∶1、9∶7)或3种(如9∶6∶1、9∶3∶4)或4种(9∶3∶3∶1)表现型,但基因型始终是9种,D项错误。

2. B解析:分析题意可知,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F1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 A X a、X a Y,F2个体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X a X a、X A Y,F2中出现红眼果蝇、白眼果蝇的概率均为1/2。

3. 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控制鸡羽毛颜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故A正确;雄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所以显性性状在雄鸡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隐性性状在雌鸡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故B正确;假设控制芦花的基因为B,控制非芦花的基因为b,则F1中芦花雄鸡能产生Z B、Z b两种配子,非芦花雌鸡能产生Z b、W两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的F2雌雄鸡均有两种表现型,故C错误;F2中芦花鸡的基因型为Z B W、Z B Z b,杂交后代中只有Z b W为非芦花鸡,占1/2×1/2=1/4,芦花鸡占3/4,故D正确。

4. D解析: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F2中双显性个体占9/16,F2双显性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9;亲本基因型为Ddtt和ddTt,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也为1∶1∶1∶1;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自花传粉,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D 和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若产生了基因型为dd的配子,则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d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应属于染色体变异。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 训练1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   训练1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 训练11.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发生在( )①真核生物②原核生物③无性生殖④有性生殖⑤细胞质基因⑥细胞核基因A.②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①③⑤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能适用于下列哪种生物()A.噬菌体B.乳酸菌C.小麦D.蓝藻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4.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A、YRB、DdC、BVD、AB5.下列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纯合子的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C.纯合子的杂交后代一般是杂合子D.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出现纯合子6.将雄绵羊甲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取出移植入已去掉细胞核的雌绵羊乙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雌绵羊丙的子宫内发育,再绵羊产下的小羊即为“克隆”绵羊。

此克隆羊是( ) A、基因型与乙羊基本相同的雄羊B、基因型与乙羊基本相同的雌羊C、基因型与甲羊基本相同的雄羊D、基因型与丙羊基本相同的雌羊7.用豌豆做遗传实验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豌豆是()①自花传粉植物②异花传粉植物③闭花传粉植物④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⑤豌豆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⑥是单性花,易于进行人工授粉(A)②③④⑥(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8.以下各组生物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番茄的红果和圆果B.水稻的早熟和晚熟C.绵羊的长毛和细毛D.棉花的短绒和粗绒9.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①花蕾期,不去雄蕊②花蕾期,去雄蕊③去雄后,套上纸袋④去雄后,不套纸袋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10.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与晚熟(B)豌豆的紫花与红花(C)家兔的长毛与细毛(D)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易染病)11.孟德尔通过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实验,发现其F2的相对性状分离比均接近于()(A)2∶1(B)3∶1(C)4∶1(D)5∶112.对隐性性状的正确表述是()(A)后代中表现不出来的性状(B)后代中不常出现的性状(C)杂种F1未出现的亲本性状(D)F2未出现的亲本性状13.高茎豌豆(Dd)能产生含有哪种遗传因子的配子()(A)只有含D的配子(B)有含D的配子,也有含d的配子(C)只有含d的配子(D)只有含D的配子,或只有含d的配子14.下列杂交组合(遗传因子E控制显性性状,e控制隐性性状)产生的后代,哪一组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会发生性状分离()(A)EE×ee (B)EE×Ee (C)EE×EE (D)Ee×Ee15.绵羊的白毛(W)对黑毛(w)为显性,一只白毛绵羊与一只黑毛绵羊杂交,生了6只小羊,其中3白3黑。

遗传规律小专题——题型归纳1

遗传规律小专题——题型归纳1

(二)杂交操作流程
1(略).09-上海-14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 是( )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去除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2(略).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开两性 花的植物在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去雄。下列关于去雄及与之有 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 碱__基_对_排__列_顺__序_的__多_样__性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
碱__基_互_补__配_对__原_则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遗传规律(一)总结1材料
玉米、豌豆、果蝇、大鼠等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共性: 1.易于种养 2.生长周期短,繁殖快 3.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4.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 玉米、豌豆、果蝇等遗传学实验材料的特性: 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在自然 条件下是纯种,用于杂交实验结果可靠,易于分析 2.玉米是单性花,用于杂交实验,操作简便 3.果蝇的染色体数量少,易于分析
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 单杂合自交3:1 单杂合测交1:1 单杂合单倍体育种1:1 单杂合花粉鉴定1:1 单杂合特殊动物(蜜蜂雄蜂)1:1
2(略).09-江苏-7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无需考虑雌蕊和雄蕊的发育 程度
√A.待花完全成熟后进行去雄
B.对作为母本的植株需要进行去雄 C.去雄后需要及时套袋,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D.去雄时一定要做的彻底,不能遗留雄蕊
3.以下对各种植物杂交方式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定律专题测试1
1.下列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理解和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不适用于伴性遗传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孟德尔遗传定律成立的前提之一
C.孟德尔遗传定律普遍适用于各种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2.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
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雄果蝇的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的眼色相同。

下列相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存在等位基因
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3/4
C.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
D.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的相同,就是与F1的相同
3 .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

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
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鸡,雌鸡均为非芦花鸡。

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
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
D.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
4.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
系的是( )
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C.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
DdTt
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染色体变异
5.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

如图表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萨顿用类比推理法得出果蝇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
B.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基因B与b的不同主要在于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
D.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后代出现黑身白眼雄果蝇的概率是1/8
6. 如图所示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通过基因诊断知道3号个体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致病基因的遗传一定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6号和7号生育患该遗传病小孩的概率为1/8
C.如果6号和7号的第一个小孩患该遗传病,那么第二个小孩还患该遗传病的概率为1/4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概率为1/4
7.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1中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中雌性
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设相关的基因为A和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
B.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 A X a
D.若正、反交的F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11. 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

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体长翅。

用F1雄果蝇进行测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

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点(·)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分别图示为________和________。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______________。

(2)卷刚毛弯翅雌果蝇与直刚毛直翅雄果蝇杂交,在F1中所有雌果蝇都是直刚毛直翅,所有雄果蝇都是卷刚毛直翅。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染色体上(如果在性染色体上,请确定出X或Y),判断前者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刚毛和翅型的基因分别用D、d和E、e表示,F1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F1雌雄果蝇互交,F2中直刚毛弯翅果蝇占的比例是________。

(3)假设某隐性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

根据隐性纯合子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Ⅱ.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Ⅲ.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9.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aa个体的褐色
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和b是________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________。

(2)用双杂合子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进行测交实验,母本果蝇复眼为________色。

子代表现型
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________。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

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的一部分______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________。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________观察切片,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并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10.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
鸟类的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为ZZ。

北京鹌鹑种场孵化的一批雏鹌鹑中出现了一只罕见白羽雌鹌鹑,为研究鹌鹑的羽色遗传,为该白羽雌鹌鹑选配了若干栗羽雄鹌鹑,结果F1代均为栗羽。

F1代鹌鹑多次相互交配,后代中均有白羽出现,出现的白羽都是雌性。

通过F1代的雄鹌鹑与白羽雌鹌鹑回交,先后得到4只白羽雄鹌鹑。

请分析回答:
(1)罕见白羽性状的出现是__________的结果,该性状属于________(显性/隐性)性状。

(2)若控制鹌鹑羽色的基因用D、d表示,写出F2代栗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2代白羽雌鹌鹑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2代栗羽雄鹌鹑的基因型是______。

(3)F1代的雄鹌鹑与白羽雌鹌鹑回交,得到白羽雄鹌鹑的几率为________。

(4)若选择________羽的雄鹌鹑与________羽的雌鹌鹑杂交,就可通过体色直接判断出子代鹌鹑的性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