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趋势论文格式
换一种思维方式——加入WTO与汽车工业

政府这个 父亲”的严格控 制 ,几乎一切 决策都 由政
府说 了算 ,另一方 面政 府又给予充 分的爱 ,包括 资盎 投^、赋予垄 断地位 、给予关税 保护 。中国的汽车 工
维普资讯
业还没有经 厨过竞争的狂风暴雨 , 温室里长大的羊哪 见过腥 风血 雨的搏斗场面 , l能变为强壮的狼 ?别 怎幺 说与披共舞 ,就连 怍为羊 的物种都面临退 化。
死守传统观念 以应对加人 WT O是死路一条 加人 WT O.首先应该 解放思
想 .改 变 思 维 方 式 。
小
换种维式 一思方
加入 WT O与汽车工业
加入 wTO, 我国的汽车工业必须面对垒世界 , 与
仅为通用汽 车公司的18 根本无法 与那些汽车寡头 .%, 抗衡。在高墙 严密保护之下的羊是可以长肥的,但一 旦拆掉 了这 堵墙 ,等待它们 的就 只有灭亡 了。 造成我 国汽车工业这 种困境的是指导思想。汽车
润率达 2 %左右 ,个个企业都活得满 “ 润” 0 滋 。汽车 在 这种思想指导之 下 , 府就成为汽车工业的主 政
体。政府投资建 立汽车 厂 , 这些 厂都是 国有企业 ,享
受最充分的 父爱主 义” 这就是说 , 。 汽车 厂一方面受
厂规模 小 ,技术水平 低 , 进^ 门槛也 低,不仅各地政 府大办汽车厂 , 甚至私人企业也在进八这 个行业。在 地方保护主义的扶植下 ,进入容易退 出难 。整个汽车
高度, 把这种汽车称为与 帝、修、反”( 实际是与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抗的 争 气车 似 乎中国人只有开着这种毛 , 辆 。在激烈的竞争 之下 ,汽车价格下降 .汽车行业成 世 界 )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文

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影响进一步向实体经济扩散,对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产生四个方面的影响:外资投资减少、国内投资者信心降低、出口贸易受阻及国内消费者信心不足,特别对后者影响深远。
在这样的全球积极萧条大环境下,国家颁布了: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政策,为我国汽车工业创造了较好的发展环境。
接下来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中国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现状一.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最根本的是收入水平的影响,根据马斯洛的需要五个层次理论,只有人们在获得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满足的欲望。
尽管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但对我国消费者而言,按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还是买不起轿车的,就算是买得起轿车也用不起。
且由于竞争激烈,车市行情不稳定,降价趋势明显,导致消费者持续保持观望态度,持币待购心理增强,纷纷延缓购车计划。
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我国有相当多的消费者要买车只能是想想而已,购车欲望并不会很强烈。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影响。
国内部分汽车消费者还存在落后的消费观念:一是把消费汽车放在身份的位置上,把消费汽车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二是把消费汽车看成是“超前消费”或是一种“时尚”。
这种观念并没有考虑他们出自何种目的买车,当中从众心理起着较大的作用。
就是由于这些落后的消费观念,导致有部分消费者有较强的消费汽车的欲望,尽管他们还没有足够的钱买车。
目前城市家庭购买汽车的价格档次比例最大的是10~13万元这一档车,其次是10~20万元的这一档次。
除了买车的款项,还要考虑到油价、汽车维修保养、保险、各项税费等支出。
依照目前我国居民已有的收入水平,如果要购买一辆家用汽车,他们的购买力还是很有限的。
但就已经购买家用汽车的家庭来看,他们的购车档次却都集中在中挡车。
这种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匹配的现象,也就构成了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消费者“购买力”的一大特征。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摘要】: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汽车工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汽车工业逐渐成为各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支柱产业,因此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倍受国人关注的,文章介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汽车现状发展特点趋势(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我们都知道美国车的气派、意大利车的浪漫、德国车的严谨、日本车的精明、英国车的高贵。
中国没有成熟的汽车文化,但却有悠久的车历史,因此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特点(1)中国汽车工业的建立①白手起家建一汽1953年建设一汽,1956年建成投产1956年解放牌卡车诞生1958年第一辆红旗轿车研制成功口号“出汽车、出人才”②建设第二汽车厂1.二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建起来的,背景是备战备荒,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军车2.二汽的几上几下3.“包建”是老厂负责新厂的产品设计、工厂设计、生产准备、培训和人员支援,直到调试投产。
老厂可以包建新厂、小厂可以包建大厂、几个厂可以联合包建一个大厂4.“聚宝”是将国内科研和大工厂技术成果以及国内外的新技术,通过试验后移植到二汽来,将二汽的产品的工艺确立在一个较高的技术水平上(2)中国汽车工业的挫折中国汽车工业刚创建不久,就遇到了1958年的“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到1966年,又遇到了十年动乱的干扰和破坏。
和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一样,中国汽车工业举步维艰,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中国汽车:跨越50年的忧伤上世纪80年代汽车界传说最广的一个故事是,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在天安门城楼和人民大会堂前看到的几乎全部是进口轿车,对此颇多感慨。
一位国务院副总理义愤填膺地指出,要立马横刀对轿车进口的审批斩尽杀绝。
事实上也是如此,1983年到1987年,各部委还在热烈讨论是否应该发展轿车时,国外厂商生产的20多万辆奔驰、丰田、尼桑、福特……从中国人腰包里掏去了两亿美元外汇,差不多相当于当时建设两个年产30万辆轿车的汽车厂(4)兴建轿车工业①1987年在北戴河举行决定中国轿车工业前途命运的国务会议,确立了一汽、二汽、上汽三个生产基地。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挑战以及对策

油经济性等方 面制定 了严格 的技 术标准 和法规 , 并以本国的
交通 法规 、 场特点 等等 为由 , 市 经常不 断地修 改各种产 品标 准、 要求 , 使进 口车在本 国市场上难 以立足。
o
仍保 持较高 的关 税水平 , 并采取根据本 国市 场特 点区别对待 的办法 . 车轴距 征收不 同的关税 . 按 保护了本 国的主力车 型。 韩 国政 府在 16 9 2年颁 布的《 汽车工业保护法》 对进 口汽车 中, 课 以 2 0 的进 口关税 。 国虽 在 16 5% 韩 9 7年加 入 G T , 其 A r但
一 Tm■t■汽 ●王●■糟
20 0 1年 1 1月 1 日在 多 哈 会 议 2 上, 中国结束 了 l 5年艰苦谈 判历 程 , 成 为世界贸易组织 的正式成员 之一 。 根据
冰
19 9 9年 1 月份 中美鉴定 的双边协定 , 国汽车市 场将逐 步 1 我 对外开放。 根据我国政府承诺 , 2 0 于 0 6年之前 , 整车进 口关税 由 目前 的 8 % 一10 0 0 %降至 2 % , 5 零部件 进 口关税 由 目前的 1 %降 至 1% ; 7 0 汽车进 口配额在 20 0 5年 前逐 步取 消 。 入 加 W1 ' O对我 国汽车 工业将 产生 巨大的影响 和冲击 。 汽车 工业 但 内各个行业部 门受到 的冲击不尽相同 : ( 轿车行 业。 一) 标志一个 国家汽 车工业实力的是轿车 。 我 国 目前轿 车的生 产水平 与先进 国家相 比差距较 大 . 特别是 中 高档轿车的生产 能力 、 经营规模 、 技术水平 和产 品价格与国外 相差悬殊。 加入 W' I ' , O后 国外汽车 巨头将携资金 、 技术 、 规模 、 价格的优势长驱直人 国内市场。 关税 降低和进 口配额取消后 , 进 口轿车与国产 车的价格竞争将更趋 白热化 , 可以预见 , 我国 的轿车行业将面 临严峻携战。 { ) 二 客车、 卡车行业 客车 、 卡车属于“ 生产经营性资产” , 实用性较强 , 国产车易被接受 。 同时 , 因资金 、 技术 投入低 . 产 品附加 值较低 , 国外汽车厂 商不愿更 深地介入 这块领域 。 此 外, 我国卡车的生产历史最长 . 发展水平相对较 高, 口关税 进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发展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生产基地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发展历程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开始自主生产汽车,并建立了第一家汽车创造厂。
然而,由于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一度缓慢。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汽车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并支持国内汽车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产阶级的崛起,汽车消费需求迅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二、现状分析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国。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800万辆,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0%以上。
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品牌竞争激烈: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品牌纷纷进入市场。
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如大众、丰田、本田等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同时国内品牌如长城、吉利等也逐渐崭露头角。
2. 技术创新驱动:中国汽车工业正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发展。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汽车工业的竞争力。
3. 走向国际市场:中国汽车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加强国际合作。
一些中国汽车品牌如吉利、长城等已经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计划进一步扩大海外业务。
4. 产业升级与转型:中国汽车工业正面临着从传统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挑战。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逐步减少传统燃油汽车的生产和销售。
三、发展趋势展望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1.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谈谈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认识

谈谈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的认识一、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过程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创建、成长和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
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
1953年7月15日在长春打下了第一根桩,从而拉开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筹建工作的帷幕,汽车产品从无到有。
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
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
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
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
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
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
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
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
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
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
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
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开放国内市场,世界汽车大规模进入我国,汽车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了世界汽车工业体系。
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对其他领域的推动作用1.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稳居全球产销第一。
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186.48万辆和166.6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27%和下降1.79%;同比分别增长22.30%和17.90%。
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与对策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与对策

教训总结:必须不断创新、 提高技术水平、加强管理、
精准市场定位
对策建议:加强自主研发、 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管理、
拓展国际市场
新能源汽车市场 将持续增长
自动驾驶技术将 逐渐普及
汽车共享经济将 进一步发展
智能网联将成为 汽车产业的重要 趋势
汇报人:XX
成功经验: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 口,增加外汇收入
成功经验: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员 工素质和技能水平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作为我国汽车 行业的领军企业,加入WTO后,上海大 众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更多的机遇和挑 战。
吉利汽车:作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代 表,吉利汽车在加入WTO后,通过技术 创新和市场拓展,实现了快速发展。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Part One
Part Two
加 入 W TO 后 , 我 国 汽 车 工 业 面 临 更 激烈的国际竞争
市场竞争加剧促使我国汽车企业提 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技术引进与创新需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促进汽车产业升 级
加速淘汰落后产 能
推动企业兼并重 组
提升自主品牌竞 争力
出 口 机 遇 : 加 入 W TO 后 , 我 国 汽 车 工业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国际市场, 提高出口量。
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汽车工业需 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提升自身 实力,以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研发团队实力 鼓励自主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
加入WTO之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学本科毕业论文

河南大学经济学专业自考本科毕业论文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者:专业:经济学准考证号:指导老师:成绩:身份证号:联系电话:完成时间:2012年8月26日摘要: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加入WTO必定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加入WTO,既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使我们面临挑战。
认真审视中国经济发展与WTO的各种连接关系,有助于让中国经济趋利避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WTO 经济机遇挑战目录一、世界贸易组织简介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 (1)(一)世界贸易组织简介 (1)(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 (2)二、WTO的基本法律原则及中国加入WTO的意义 (6)(一)WTO的基本法律原则 (6)(二)中国加入WTO的意义 (7)三、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8)(一)有利于拉动投资和内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 9(二)国际地位的提高 (9)(三)加入WTO后将促使国家调整工业和贸易结构 (9)(四)入世后我国会吸引大量外资 (10)(五)加入WTO能为我国培养一大批能与国际接轨的综合人才及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0)四、加入WTO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11)五、加入WTO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13)(一)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正面影响 (13)(二)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14)六、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15)(一)对宏观经济能力的挑战 (15)(二)对政府体制的挑战 (16)(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挑战 (17)(四)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挑战 (18)(五)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入世后的又一大难题 (18)参考文献 (20)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每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自己的经济。
加入WTO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市场和资源,加快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加快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宏观经济学(论文)
中文题目:浅谈美国医疗保险制度
英文题目:On American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学号:14990227
姓名:吴洋
年级:2014级
专业:仿游(双学位金融)
系别:计算机系
指导教师:李菁
完成日期:2015年12月
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宏观金融学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宏观金融学论文(设计),题目《浅谈美国医疗保险制度》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
除此之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
宏观金融学论文(设计)作者签名:薛诩
2015 年12 月12 日
汽车自1886年诞生以来百余年,汽车工业已成为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乃至高新技术密集的支柱产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由最大的潜在市场转变为极具吸引力的现实市场。
Since 1886, the motor industry characterized by labor intensive, capital intensive and technology intensive has become the pillar industry and improved the development
market to the abstracted actual market.
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1)
二、世界范围内汽车工业发展现状 (1)
(一)世界汽车工业的现状及特征 ....................................... 1 (二)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1)
三、我国入世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1)
(一)我国入世对汽车工业的承诺 ....................................... 1 (二)外商在华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2)
四、我国扶持汽车工业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2)
2
3
3 (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3)
五、结论........................................................................... 3 附录A :【附录标题】 ......................................................5 附录B :【附录标题】 ......................................................5 参考文献(小三号、宋体、顶格)..........................................6 致 谢(小三号、宋体、顶格,两字中间空一格) (7)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
加入WTO ,会引起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加入WTO 将会对中国21世纪的经济走势,甚至整个经济发展战略产生巨大影响。
根据目前资料表明,中国加入WTO 后国内受到冲击最大的将是汽车产业及农业,而长期以来高关税保护使国内汽车产业几乎感受不到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对于我国汽车产业而言,加入WTO 就意味着投入世界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我国汽车产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因此认真分析我国加入WTO 对汽车产业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Stiglitz (1994)在详细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过程后认为,乡镇企业的成功表明,缺乏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私有产权关系并不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问题所在,性。
宦国渝川(2008)力,从经济规模,劳动生产率,R&O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内容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在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及WTO 的运行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加入WTO 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从而提出产业发展对策。
本文拟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文章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等。
第二部分为我国汽车产业概述。
第三部定性的研究加入WTO 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的影响。
第四部分用CGE 模型进行了定量分析。
第五部分研究加入WTO 我国汽车产业的对策。
文章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加入WTO 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何种影响,哪些是机遇,哪些是挑战,并对其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汽车产业利用机遇、迎接挑战的产业战略。
20世纪90
年代以后,1
-雪铁龙等3了全球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这种趋势在较长时间内延续并有所强化。
2.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新产品开发速度加快
世界汽车工业经过近十年的调整和重组,现已基本形成了通用、别克、福 特、丰田、大众、雷诺-日产等6大集团(联盟)和本田、宝马、标志-雪铁龙等3家基本独立公司的“6+3”格局,产业集中化趋势日益明显。
这九家公司控制了全球1(…………
三、我国入世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一)我国入世对汽车工业的承诺
1.2001年12月11等内容显示,根据入世协议,到20062001年关税税则,我国轿车目前税率为低10%,反映到价格上降低幅度为每年3%左右。
但关税减让不是逐年顺延递减,而是从2002年开始,每年有一个递减水平,直到2006年1月1日减为28%,同年7月1日减为25%。
…………
(二)外商在华投资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近年来,几个大型汽车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由于受到中国汽车政策的影响,目前他们只能采取合资形式将资本投入中国市场。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外资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外资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果均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外资进入后,中国轿车工业的生产集中度开始提高;市场竞争机制得以建立,价格开始成为市场竞争的有力工具;所形成的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迫使每一个企业都加强了组织和管理,企业内部效益不断提高;外资和技术的广泛引进,使我国轿车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有了极大提高,缩小了我国轿车工业和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
由于受历史条件限制,中国汽车工业水平显然大大低于国外。
除非新一轮汽车技术变革到来后,我们在技术上占据优势,否则中国的轿车工业在较长时间内还不得不处在追赶之中[1]。
虽然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汽车消费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也有了一定积累,但我认为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汽车工业中外商投资企业仍将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
四、我国扶持汽车工业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2002年,我国开始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有关单位进行应对入世的相关课题研究工作,研究世贸组织规则、改革管理方式、鼓励企业开展自主研发、加快服务贸易领域改革、改善汽车消费环境等,开始削减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放汽车服务贸易市场,并颁布了多项管理办法或条例。
(一)国家关于汽车工业的政策变化
1997年至2000年初,针对汽车行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情况,各汽车工业主管部门含原机械工业部、原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国务院税则办等相关部委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三大汽车集团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工作,为前方谈判代表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
从2000年起,各汽车工业主管部门组织
五、结论
[1]陈汉群.
表1-1 中国汽车工业工业总产值(2001~2005)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6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图1-1 我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历年数据
附录A:【附录标题】:
①[输入正文]
②[输入正文]
附录B:【附录标题】:①[输入正文]
[1] 郝云宏.中国汽车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63(5):1-3.
[2] 刘世锦.国际贸易学.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58-62.
[3] 胡 刚.加工贸易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南开大学,2002.
[4] 姚光起.一种氧气镐材料的制备方法.中国专利.891056088,1980-07-0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北京:中
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6] 姚光起./kdd/paper/html/kddh007.htm ,主页名称.1994-11-01
[7] Rodriguez-Clare, Andres .“Multinational , Link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致谢
……………………………………………………………………………………………………………………………………………………………………………………………………………………………………………………………………………………………………………………………………………………………………………。
薛诩
2009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