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化学分类法分析西红花萼片和雄蕊中抗抑郁活性成分
西红花及麻黄的相关介绍

西红花
《本草纲目》: “心忧郁积,气 闷不散,活血。 久服令人心喜。 又治惊悸。”
被子植物类生药, 鸢尾科植物番红 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麻黄鉴别特征
植物形态 产地
采制及保存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作用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
叶线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 质的鞘状叶。
作用
有效成分
兴奋子宫平滑肌
胡萝卜素类
抑制心脏、收缩血管
胡萝卜素类
利胆
西红花苷;β-西红花酸钠盐
抗炎镇痛
西红花总苷
花被裂片6,2轮排列,内、外轮花被裂片皆为倒卵
形,顶端钝,长4~5厘米。 雄蕊3,直立。
花柱橙红色,上部3分枝,分枝弯曲而下垂,柱
头略扁,顶端楔形,较雄蕊长,子房狭纺锤形。
蒴果椭圆形。
产地
引入栽培种
主产地
• 西班牙 • 希腊 • 法国 • 俄罗斯中亚西亚
一带
我国产地
• 北京 • 江苏 • 浙江 • 上海
散,水被染成黄色,无沉淀,柱头喇叭状。 以柱头暗红色、黄色柱头少者为佳。
显特征(粉末)
橙红色。
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壁薄,稍弯曲, 有的外壁凸出成乳头状或绒毛状,表 面隐约见纤细纹理。
柱头顶端薄壁细胞密集成绒毛状。 细胞含有草酸钙方晶或簇晶。
化学成分
含胡萝卜素类化合物(约 2%)。
采制及保存
开花期在天晴的早晨采花,摘取柱头, 平摊,上盖一张吸水纸后晒干,或在 40~50°C烘干或在通风处晾干。
置通风阴凉干燥处,避光。
性状
1、柱头呈线形,三分枝,长约3cm。暗红色,上部
西藏红花的鉴定方法与原理

西藏红花的鉴定方法与原理西藏红花,又称香红、水飞蓟,是西藏民族药材之一。
其主要用途是治疗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鉴定西藏红花的方法主要包括外形特征、化学成分和药材鉴别等方面。
第一,外形特征鉴定。
西藏红花的外形特征是鳞茎呈长圆柱形或长卵圆形,表面有深棕色的疣状突起。
鳞茎基部有干燥的膜质鳞片,顶部通常有若干短枝,枝端具有密集的苞叶。
花茎高约30-40cm,顶生1-5朵簇花,每花簇有2-5朵花,花簇的长剑形苞片包裹着,花瓣冠黄色,外侧粉红色,编排一系列。
果实为三角锥形蒴果,花期一般在6-8月份。
第二,化学成分鉴定。
西藏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糖类和多种微量元素。
黄酮类是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异砒木素、岩黄草素、异砒草素等。
糖类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甘露醇等。
微量元素有铁、锌、钙等。
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是判断西藏红花品质的重要指标。
第三,药材鉴别。
西藏红花与其他药材如藏红花、昭和红花等的鉴别可以通过观察外形、气味、味道等方面进行。
首先,西藏红花与藏红花在外形上有明显差异,红花的花瓣颜色为深红色,而西藏红花的花瓣颜色为冠黄色、外侧粉红色。
其次,西藏红花有特殊的香气,而藏红花则没有。
再次,用舌头尝试,西藏红花味酸而略苦,而藏红花的味道则更甘甜。
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准确鉴别出西藏红花。
西藏红花的鉴定原理主要是通过分析其外形特征和化学成分来判断其品质和真伪。
外形特征分析主要通过观察花茎、花簇、花瓣等方面的形态、颜色和结构来判断。
而化学成分分析则是通过科学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对西藏红花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定性和定量,从而得到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比例。
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和比例直接影响到西藏红花的药效和品质。
因此,鉴定西藏红花的化学成分是确定其品质和真伪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鉴定西藏红花的方法主要包括外形特征、化学成分和药材鉴别等方面。
通过观察西藏红花的外形特征,化学成分分析和鉴别其他药材,可以准确判断西藏红花的品质和真伪。
红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p香豆酰)色胺OβD吡喃葡萄糖苷 (55)、4[N (p香豆酰)色 胺4″基]N阿 魏 酰 色 胺 (58)等 化 合 物。红花中生物碱类化合物见图 2、表 2 。 [12,1416]
13 聚炔类
红花中的聚炔类成分主要以十碳和十三碳为主。 聚炔类化合物苷元多是油状物形态,置于空气中易 发生聚变,不稳定,形成糖苷之后多以粉末状态存 在,可增加稳定性[7]。红花中聚炔类化合物结构见 图 3、表 3[12]。
2021年 5月 第 23卷 第 5期
·综述·
中国现代中药 ModChinMed
May2021 Vol23 No5
红花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李响1,俱蓉1,李硕1,2,3,4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关键词] 红花;黄酮类;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890(2021)05092812 doi:1013313/jissn1673489020200321001
ResearchProgressonChemicalConstituentsandPharmacological EffectsofCarthamustinctoriusandPredictiveAnalysisonQualityMarkers
14 亚精胺类
红花中的亚精胺类化合物大多为含 3个香豆酰基 的亚精胺衍生物。Yue等[17]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得到 了 1种新的神经酰胺相对(3S,4S,5S)3[(2S)2 羟基苯 基 二 十 烷 基 氨 基]4羟 基5[(4Z)十 四 烷4 烯]2,3,4,5四 氢 呋 喃 {rel(3S,4S,5S)3 [(2S)2hydroxyheneicosanoylamino]4hydroxy5 [(4Z)tetradecan4ene]2,3,4,5tetrahydrofuran, 103}。目 前 红 花 中 已 分 离 得 到 的 亚 精 胺 类 结 构 见 图 4、表 4[12,17]。
GC-MS测定四照花花朵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GC-MS测定四照花花朵挥发性化学成分研究
四照花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又称为金鱼草。
它的花朵具有美丽的颜色和芳香的气味,在传统医学和香料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使用GC-MS技术研究了四照花花朵的挥
发性化学成分。
实验中,我们采用了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了四照花花朵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通过对
GC-MS结果的分析,我们共鉴定出了22种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等。
其中,萜类化合物是四照花花朵中的主要成分。
我们鉴定出了β-phythyldecanol、
芳樟醇、β-虎尾兰醇、β-环烯醇、枸橼醛等10种萜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芳香性和生理活性,是四照花花朵芳香气味的主要来源。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三种酯类化合物:丁酸异丁酯、乙酸苯乙酯和水杨酸异戊酯。
这
些化合物的存在表明四照花花朵的芳香气味是由多种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除了上述成分之外,四照花花朵还含有少量的醛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
我们鉴定出了2种醛类化合物:辛醛和非醛(decanal),以及3种醇类化合物:十一醇、丁烯二醇和倍半萜醇。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2种酚类化合物:二苯酚和丙酸苯酯。
总的来说,本研究结果表明,四照花花朵挥发性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包含多种化合物,其中以萜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较强的芳香性和生理活性,是四照花花朵在
传统医学和香料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肉桂不同植物部位精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

肉桂不同植物部位精油成分分析及抑菌活性研究朱羽尧;钱骅;张琪瑶;黄晓德;陈斌;赵伯涛【摘要】本研究选用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桂皮、桂叶、桂枝、果实、花萼5种植物部位为研究对象,通过气质联用对各部位精油的主要成分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从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等方面比较各部位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各部位精油中的主要成分均为反式肉桂醛、邻甲氧基肉桂醛等,但各成分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以花萼中的反式肉桂醛含量最高(87.68%).各部位精油对两种供试微生物均具有显著抑菌效果,以桂枝中所含精油的抑菌效果最佳,对E.coli和S.aureus的MIC分别为0.05%和0.025%,MBC同样也分别为0.05%和0.025%.【期刊名称】《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年(卷),期】2014(033)006【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肉桂;精油;抑菌活性;GC-MS;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者】朱羽尧;钱骅;张琪瑶;黄晓德;陈斌;赵伯涛【作者单位】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4+.2肉桂(Cinnamomum cassia),为樟科樟属植物,是重要的药用和食用材料,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等地。
肉桂主要含有肉桂油、油树脂、多糖、黄烷醇及其多聚体、倍单萜及其糖苷、二萜及其糖苷、无机离子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1]。
其中,肉桂油是指从干燥肉桂皮中提取得到的挥发油,为黄色澄清液体,其中主要成分为肉桂醛,另有苯甲醛、肉桂醇、邻甲氧基肉桂醛、香豆素等[2-4]。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复习题:第三章【10】

『正确答案』ACD
(三)含醌类中药 最佳选择题 中药丹参中治疗冠心病的醌类成分是 A.菲醌类 B.蒽醌类 C.萘醌类 D.苯醌类 E.二蒽醌类
中药主要成分结构分类药典指标性成分秦皮七叶内酯七叶苷大叶白蜡树皮简单香豆素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白蜡素七叶内酯白蜡树苷白蜡树皮前胡白花前胡甲素等以角型二氢吡喃香豆素类为主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紫花前胡素等以线型二氢呋喃和二氢吡喃香豆素类为主
2018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知识一考点复习题:第三章【 10】
五、代表化合物(《药典》质量控制成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五味子中含木脂素较多约5%,近年来从其果实中分得了一系列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白花前胡的成分是 A.简单木脂素 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C.呋喃香豆素 D.简单香豆素 E.吡喃香豆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白花前胡以角型二氢吡喃香豆素类为主,紫花前胡以线型二氢呋喃和二氢吡喃香豆素类为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经分离出来的生物碱有小檗碱、巴马丁、黄连碱、甲基黄连碱、 药根碱和木兰碱等。其中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中国药典》以盐酸小檗碱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定 和含量测定。
《中国药典》规定,黄连的指标成分是 A.药根碱 B.小檗碱 C.盐酸小檗碱 D.硫酸阿托品 E.番木鳖碱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丹参含有菲醌类成分。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 等,同时还用于治疗肝纤维化、消化性溃疡、白内障、癌症、记忆缺失、艾滋病等疾病。
属于蒽醌类的化合物是 A.丹参新醌乙 B.葛根素 C.紫草素 D.番泻苷A E.隐丹参醌
西红花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作用

西红花的功能主治是什么作用西红花简介西红花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也是一种珍贵的调味品,由西红花植物的花的柱头和柱头上的雌蕊组成。
它是红色的,因此被称为“红宝石”。
西红花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并具有许多临床和保健的功能主治。
本文将介绍西红花的主要功能主治。
西红花的功能主治•缓解抑郁:西红花具有舒缓情绪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抑郁症状。
它含有丰富的成分,如萘类、萜类化合物和香豆素,可以调整脑内的神经递质,促进愉悦感和平静感,从而改善情绪。
•改善睡眠质量:西红花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失眠和提高睡眠质量。
它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刺猬皂苷、酮类化合物和甙类化合物,这些成分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和脑内的生物钟,促进更深、更健康的睡眠。
•缓解痛经:西红花被认为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可以缓解痛经和经前综合症。
它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可以舒缓子宫肌肉的痉挛,减轻疼痛和不适感。
•保护心脏:西红花富含抗氧化物质,如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这些物质可以保护心脏健康。
它们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动脉壁的氧化损伤和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提高免疫力:西红花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它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这些物质可以提供抗氧化作用,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促进抵抗力的提高。
•改善消化功能:西红花具有促进食欲、促进消化和缓解消化不良的作用。
它富含苦味素,这些物质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胃肠道运动,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抗肿瘤作用:西红花被发现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预防和抑制肿瘤的生长。
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红花醛和染料类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增加化疗药物的疗效。
使用建议•西红花可以制成茶饮或加入食物中食用,每天适量食用即可。
•注意量的使用,过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对于孕妇、儿童和特殊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西红花有一定的毒性,应按照正确剂量使用,不能过量使用。
基于谱-效相关分析的西红花抗抑郁药效成分的研究

基于谱-效相关分析的西红花抗抑郁药效成分的研究
李萌;章从恩;章前;于卫东;陈熹;马致洁;赵奎君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年(卷),期】2022(22)9
【摘要】目的:基于谱-效相关分析方法,对西红花体外抗抑郁药效成分进行筛选。
方法: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10个不同产地西红花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并初步指认;以皮质酮诱导PC12细胞损伤建立抑郁体外模型,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评价西红花的体外抗抑郁效应。
采用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效应与成分之间的关系。
结果:指认出西红花中5个主要化学成分;确认PC12细胞损伤模型可以有效评价西红花体外抗抑郁效应;通过简单及多元相关回归分析可知,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藏花醛与西红花抗抑郁效应有较大相关性。
结论: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藏花醛可能与西红花抗抑郁作用相关性较高。
【总页数】4页(P1098-1101)
【作者】李萌;章从恩;章前;于卫东;陈熹;马致洁;赵奎君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药剂科;北京科园信海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市药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2
【相关文献】
1.不同产地西红花开花与有效成分含量研究
2.补骨脂抗抑郁有效成分群药效学与毒理学的初步研究
3.西红花有效成分的神经药理学研究进展
4.谱效相关分析方法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5.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西红花有效成分分析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学习交流2020-03-07综合化学分类法分析西红花萼片和雄蕊中抗抑郁活性成分
西红花(Crocus sativus L.)广泛种植于伊朗,其柱头一直以来被作为名贵香料使用。
大量临床前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西红花柱头还具有诸多药理活性,抗抑郁效果尤其显著。
研究分析发现,西红花柱头含有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包括类胡萝卜素西红花酸和西红花苷,单萜糖苷类番红花苦素和藏花醛。
由于目前市场重点关注西红花柱头的价值,其余部位都成为副产品而被大量浪费。
有研究人员从伊朗收集了40多个产地的西红花,使用HPLC-DAD技术对其主要副产品:萼片和雄蕊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西红花苷、西红花酸、番红花苦素、藏花醛、槐糖苷山奈酚、葡萄糖苷山奈酚、槐糖苷槲皮素等7种标志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
在西红花萼片和雄蕊中均未发现西红花苷、西红花酸、番红花苦素和藏花醛,在萼片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槐糖苷山奈酚(62.19-99.48 mg/g),在雄蕊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葡萄糖苷山奈酚(1.72-7.44 mg/g)。
西红花萼片中槐糖苷槲皮素含量为 6.20-10.82 mg/g,槐糖苷山奈酚含量为62.19-99.48 mg/g,葡萄糖苷山奈酚含量为27.38-45.17 mg/g。
西红花雄蕊中槐糖苷槲皮素含量为1.72-6.07 mg/g,槐糖苷山奈酚含量为0.89-6.62 mg/g,葡萄糖苷山奈酚含量为1.72-7.44 mg/g。
以上内容仅供内部学习交流,特别感谢Javad Mottaghipisheh,等学者的研究报告《Comprehensive chemotaxonomic analysis of saffron crocus tepal and stamen samples, as raw materials with potential antidepressant activity》。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