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的程序

合集下载

宪法的修改程序

宪法的修改程序

宪法的修改程序作者:黄黎黎曹国成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2期摘要目前我国宪法修改可以分为提出、审定和表决、公布这几个程序,但其程序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并没在宪法条文中明确规定宪法修改的具体程序,宪法修改主要是依照习惯进行等。

因此为了使宪法修改的程序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更好的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加强宪法修改中提出、审议和表决方式这几个程序的完善以及在宪法中对宪法的修改程序进行全面、明确的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宪法修正案修改程序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012-02一、宪法修改的概念及其限制宪法的修改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个别、部分、或绝大多数内容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状况时,或者由于主观原因,制宪者发现宪法制定时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时,而由享有修宪权的机关依照修宪程序对宪法的部分条文所作的补充、变更或删除的立法活动。

而广义的宪法的修改了上述情况之外,还包括对宪法的“无形修改”,也就是在形式上没有对宪法的内容进行修改,但实际上却通过宪法解释、宪法惯例等方式改变了宪法条文其含义的修改方式。

本文所讨论的宪法修改就其狭义而言。

宪法修改是否存在一定的限制在理论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否定论和肯定论。

相比而言,肯定论更为可取,各国的宪法规定也证明确实有宪法修改限制的存在,这些限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宪法的部分内容不得修改1.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得修改。

在有些国家,宪法规定修改宪法不得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修改,因为,一国的政治制度代表一个国家的基本性质,如法国宪法(1958年)第89条规定:“当宪法的修改有损于领土完整时候,任何修改程序都不得着手进行或继续进行,政府的共和政体不得成为修改对象。

”2.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修改。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宪法条文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整部宪法的指导精神,指导着宪法和其他普通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违背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因此在有些国家的宪法里明确规定了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修改。

宪法解读宪法修正的程序

宪法解读宪法修正的程序

宪法解读宪法修正的程序宪法作为一国的基本法律文件,对于维护国家体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不可避免地会对宪法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使宪法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并保持其时代性和权威性,我们需要对宪法进行解读和修正。

本文将探讨宪法解读和宪法修正的程序。

一、宪法解读的程序宪法解读是对宪法各条款的解释和理解,旨在明确宪法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下面是宪法解读的程序:1. 宪法解释机关确认根据国家法律制度,宪法解释权通常属于最高法院或宪法法院。

这些机关由专业法官组成,负责对宪法进行解读并作出解释。

它们的解释在法律层面上具有约束力,对于解决宪法的争议有着重要的意义。

2. 解读原则的确定宪法解读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解释结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常见的宪法解读原则包括文字解释原则、历史解释原则、制度解释原则等。

解读机关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原则进行解释,并确保解释结果与宪法精神和目的相一致。

3. 解读的过程解读的过程通常包括研究宪法的文字、背景和历史,分析相关的法律和规定等。

解读机关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并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

在达成共识后,解读机关将发布解释文件,明确对应条款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二、宪法修正的程序宪法修正是对宪法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的过程。

修改宪法可以确保宪法与社会变革保持一致并符合实际需要。

下面是宪法修正的程序:1. 修正提案的起草宪法修正通常由国家政府、国家立法机构或特定的修宪机关提出。

修正提案的起草需要充分考虑当前的社会情况和问题,并确保提案与宪法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提案起草团队通常由法学专家、宪法学者和政府官员组成。

2. 公众讨论和征求意见修宪提案需要进行广泛的公众讨论和征求意见阶段。

政府可以举办公开听证会、征求公众意见等形式,以便民众能够参与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政府需要认真倾听公众的意见,并据此调整修宪提案。

3. 宪法修正的表决和通过修宪提案通常由国家立法机构或宪法修正机关进行表决和通过。

浅议我国宪法修改程序及其完善

浅议我国宪法修改程序及其完善

宪起 草权 交给普通 立法机 关, 但 宪法修 改权的成 立,
仍须经 其他团体 的批 准 。如 美 国联邦 宪法 的修 改 , 虽得 由联邦议会 两院 以三 分之二 的同意通过草 案 ,
纵观各 国的宪法修改程序 ,主要包括宪法议案 的提 出程序 、 议决程序和表决公布程序 。
( 一) 宪法议案 的提 出程序
的规 定, 会直接影响到修宪程序 的启动或正常进行 。 2 . 在程序 上没有 将宪法修改提案和其他提案 的 审议进 行区分 ,宪法 的审议程序没有法律 的明确规 定。在 实践中 ,虽然 规定可 以对 比参照其他法律 的 审议程序进行 ,但仍 有一些 问题无法解决 。如对提 出宪法 修正案草案的议定 ,法律没有 明文规定 由特 定机构进行研 究 ,没有和其 他法律议案的审议机构
有 对修宪 的缘 由予 以明确说 明。这使得修宪提案程 序 不够细化 , 即对前置程序没有设定 , 后面 的程序衔
接 不 上 。Ⅲ
大 既是 国家立 法机 关 , 也是最高权力机关, 全 国人大
应在宪法修 改的活动 中拥有表决权 。但我 国每一次
的宪法修 改, 都是 由中共中央提出修宪建议, 这说明
但其成立还须经过各邦议会 中四分之三议员的批准 ; 又如瑞士联邦宪法修 改案 , 在通过联邦议会后 , 必须 提交公 民团体批准 。 3 . 由公 民复决。这种方 式是将宪法修 正案交付
3 . 公告程序 。 宪法 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告程 序,

5 5 ・
邵秋 霞 : 浅议 我 国 宪法修 改程 序及 其 完善
在实 际操作 中一般是 由全 国人大主席 团以全 国人大 公 告的形 式表现 出来 的。宪法修正案应 区别于其他 法律议案 , 应该 明确公布机关和 生效 时间, 以体现宪 法 的根本性 。

推荐下载: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

推荐下载: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

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小编希望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一、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五个步骤。

这五个步骤分别是:提案;审定;起草;议决和最后的公布。

能够行使宪法修改权的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在我国的宪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二、相关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修改宪法;(二)监督宪法的实施;(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 (六)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七)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八)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九)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十)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十一)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十二)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十三)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十四)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十五)应当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其他职权。

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三、宪法的修改需要几个步骤提案,是修改宪法开始的程序,是指宪法修正案的提出,或者说是提议应该修改宪法。

任何国家修改宪法,首先必须经过这一程序,而且必须由有权机关提出。

起草,是指在决定宪法应该修改以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决定修改的部分进行具体的草案拟定。

宪法制定和修订的程序是什么?

宪法制定和修订的程序是什么?

宪法制定和修订的程序是什么?宪法制定的程序包括立法机构设立、提出草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及公布等。

在我国,有权制订和修订宪法的机构是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我国宪法在颁布以来,经过了数次修订,内容日趋完整。

宪法是基本的国家法律,其地位很高,居于最高地位,任何法律法规都在宪法框架下修改。

▲一、宪法制定和修订的程序是什么?1、制宪机构的设立制宪权主体虽是国民,但实际上行使制定权的主体是制宪机构。

为了制定宪法,各国通常成立各种制宪机构,如制宪会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国民会议,立宪会议等。

2、宪法草案的提出制宪机构产生后便进行草案的起草工作,草案的起草要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或原则,以保证草案内容的合理性。

制宪机构在起草宪法草案之前,在基本宪政模式的选择、公民的宪法地位,基本政治和经济制度框架等方面首先要确立原则,要求具体起草机关在起草工作中加以贯彻。

3、宪法草案的通过表决通过是从宪法草案转变为宪法的关键,因而在宪法的制定过程中,通过程序备受关注。

4、公布一旦宪法草案经过表决获得通过,就要予以公布,以昭示本国的全体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使之成为所有国家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二、宪法修订和法律修订有何不同?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我国宪法也规定了不同于一般法律的修改程序。

1、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不同。

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而一般法律提出法律议案的主体则要宽泛的多。

2、通过的人数不同。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己任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而法律和其他冤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组织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3、公布的机关不同。

宪法没有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谁公布。

实践中,四部宪法和四个宪法修正案都是由全国人大公布的。

而依据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

综上所述,我国的宪法是1952年颁布的,之后经历了4次修订。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Office
谢谢 观赏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张天一 高铭 鲍锡莹 王佳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 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国家机关的组织 和活动的基本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重 要内容,有的还规定国旗、国歌、国徽和首都以 及统治阶级认为重要的其他制度,涉及到国家生 活的各个方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 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 相抵触。
• (一)全国政协制宪建议的提出 • (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制宪决议 • (三)宪法起草机构的基本体系


1.宪法修改方式。
2.宪法修改机关。

3.宪法修改程序。

1954年1月,毛泽东主持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草案)。
1949年10月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 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 54年9月、1975年 1月、1978年3月和 1982年12月先后制 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部宪法的几次修改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全国人大分别于 1988年4月、1993年3月、1999年3月、2 004年3月对这部宪法逐步进行了修改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宪法修正案,对原宪法作了修改。宪法修正案确立“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增 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 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完善土 地征用制度,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 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的规定,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完善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组成的规定,作出关于紧急状态的规定,规定国家主 席进行国事活动的职权,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增加 对国歌的规定等。

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宪法修改制度的主要内容宪法修改作为宪法制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宪法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而宪法修改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并区别于一般法律的修改。

我国现行宪法的3次修正均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完成的。

一、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不可更改的属性。

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也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需要通过宪法修改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具体而言,宪法修改的必要性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 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迁,一些原有的宪法条款可能已经过时或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

为了保持宪法的时效性和权威性,需要对这些条款进行修改。

2. 完善宪法体系:宪法作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需要不断地完善和补充。

通过修改宪法,可以弥补原有条款的缺陷和不足,使宪法更加完善和严谨。

3. 适应国际环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一些国际条约和惯例可能需要国内宪法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需要对宪法进行修改。

二、宪法修改的原则我国宪法修改遵循以下原则:1. 严格依照程序:宪法修改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任何违反程序的修改行为都是无效的。

2. 内容明确具体:宪法修改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避免产生歧义或模糊不清的情况。

3. 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宪法修改应当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确保修宪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4. 保障宪法的稳定性:在修宪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持宪法的稳定性,避免频繁修宪导致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受损。

三、宪法修改的程序我国宪法修改的具体程序如下:1. 提案:提案是修宪程序的起始阶段,提案主体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等。

提案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涉及国家根本制度、基本政策等方面。

提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附有相关材料和说明。

2. 审定:提案提出后,全国人大主席团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将提案交由专门委员会或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审定。

宪法修改

宪法修改
第六节 宪法修改与修宪史
一、概述 二、宪法修改的限制 三、宪法修改的方式 四、宪法修改程序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历

一、概述
(一)定义 宪法修改:宪法修改机关认为宪法的
部分内容不适应社会实际,而根据宪法 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删除、增加、变更 宪法部 分 内容的活动。
《法国第五共和宪法》( 1958 ) 第十四章 宪法之修改
第八十九条 宪法修改案由共和国总统依据总理建议提出,或 由国会议员提出。
宪法修改草案或提案须以内容一致之文字由国会两院表决通 过。修改案尚须经公民投票复决认可,始告确定。
共和国总统如将修改案提交国会两院联席会议审议,则该案 无须交付公民复决;在此情况下,修改案须获联席会议五分 之三之多数有效票,始得通过。
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之秘书处由国民议会之秘书处担任之。 国家领土完整遭受危险时,不得从事修宪或继续进行。政府
之共和政体不得作为修宪议题。
(一)前置程序 (二)提案 (三)议决
议决程序套餐 = 超多数、复合超多数 + 全民公决
(四)公布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历程
五四宪法的命运 1958 年 8 月,毛泽东在北戴河召开
3 、 1982 年宪法
1982 年宪法继承和发展了 1954 年宪法的精神和内容,对 1978 年宪法进行了全面修改。
八二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 八二年宪法是我国建国以来最
完善的宪法。 八二宪法经历了四次局部修改

82 宪法颁布十周年纪念邮票
(二)部分修改
1 、 1978 年宪法的两次部分修 改
第二十条 一、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民主、社会之联邦国家。 二、所有国家权力来自人民。国家权力,由人民以选举及公民投票,并由彼此分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修改的程序
宪法修改的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
(一)提案
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

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

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

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以及修改的方向。

(二)审定
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

如果否决修宪提案,则宪法修改程序不能继续进行。

理论上看,这一程序并非必要程序,而我国的宪法修改程序也没有规定此程序。

(三)起草
宪法修改提案通过后,由指定或法定的国家机关对修宪提案所涉内容进行具体的拟定。

这一过程明确宪法条文如何修改。

在实践中要注意贯彻公开、民主的原则,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使草案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

(四)议决
对于起草完毕的修改草案提交立法机关或全民进行表决,由其决定是否通过该草案,使其成为宪法修正案。

各国宪法对议决都规定了比一般法律议决较严格的程序,我国宪法规定宪法修改草案的通过必须经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同意。

(五)公布
公布是修改宪法的最后程序,也是必经程序。

未经公布的宪法修正案不具有法律效力,公布一般是由法定公布机关通过法定方式使其为公众知晓。

宪法修改的意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宪法同其他法律都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因而要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适应社会现实状况是宪法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由于社会现实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而宪法是植根于现实基础之上的,因而宪法就必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社会现实与宪法规范的冲突不可避免,旧的冲突在得到调整之后,随着社会现实继续发展变化,新的冲突就会随之而来。

所以说宪法总是在冲突——调整——再冲突——再调整的循环中,不断地从现实中汲取养料,从而获得生机与活力。

如果一味地追求宪法的长期稳定,那么,随着社会现实的推进,冲突的累积,就会造成法与现实的脱节,而影响宪法的权威以及贯彻落实。

因此,及时修改宪法,是保持宪法的现实性和相对稳定性,使宪法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宪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