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合集下载

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需要用正确的方法,那么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正确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第一,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

许多父母都指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高,必须对孩子维护大加。

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

其实,一个人受到点挫折,尤其就是早期受到一些挫折,很存有好处。

家长应当正确认识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作就是磨练意志、提升适应力的不好方法。

第二,父母要有意地给孩子设置一些挫折障碍。

对孩子来说,在蜕变的道路上难免必须碰到苦痛、制约,如果孩子平时走惯平缓路、听惯顺耳话、做惯居鼠事,那么一旦他们遇到困难,就可以不习惯,从而束手无策,情绪紧绷,难引致失利。

所以父母何不在平时自学和生活中急于地给孩子设置些障碍,或对孩子的建议说道“不”,以此给孩子“加点钙”。

第三,父母要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和挫折。

孩子因失利而失望时,父母不要说道“我指出你就是最出色的”,孩子可以指出自己碰到不公正的待遇,把失利归属于在裁判或他人身上。

这时应当积极主动鼓励孩子直面失利。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可以垂头丧气,实行退却的方式。

必须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坚强直面挫折,向困难发动挑战。

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们便会增添勇气,激起战胜困难的愿望,害怕的心理就会消失,自信心就会增强,抗挫折能力也就培养起来了。

第四,在孩子失利后,必须温情地引导孩子。

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只好把它当作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

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更应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

第五,训练宝宝的忍耐力,学会等候!从孩子七八个月开始,就需要让孩子学会在有要求时要“等待”,如喝奶要等凉了才喝;吃糖要自己耐心包皮等。

挫折教育的方法

挫折教育的方法

挫折教育的方法挫折教育的方法1、向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没有知识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会处处碰壁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至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

教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让学生终生受益。

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探究精神,从而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2、人为地制造挫折针对有些学生比较聪明,以及家庭、经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生活中遭到挫折的机会可能很少。

这种学生在顺境中应对自如,但一旦遭到挫折,便一撅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

对于这样的学生应人为地设置障碍制造挫折,以训练其对逆境的忍受能力,以求更好地适应生活。

如可以在考试中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费了好大的劲却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让其人为地遭受挫折,学生在遭受挫折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忍受挫折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中学生耐挫折教育的九种方法一、认真梳理实施耐挫折教育的基本内容挫折涉及到自然、社会、个体需要等多种因素,耐挫折教育的内容是多维的、多侧面的。

在实施挫折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到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差异,螺旋发展拾级而上,又要兼顾挫折所涵盖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素。

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形成如下的教育系列:——对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的挫折的一般认识、了解;——对生活、生存中可能出现的挫折的心理准备及疏导对策;——对学习上遭遇到的大小不同、程度不一的挫折的态度及其转化机制;——对实现各类个体需要的竞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挫折的反应和利用;——对学生群体中人际关系造成的挫折的正确处理协调;——对动机与目的、能力与愿望不相符所衍生挫折的自我防卫;——对前进道路上暂时性挫折的清醒认识及必胜信念;——对受到各种挫折后自我心理保健的常识教育和可操作性的行为方式指导;二、在近现代史教育的广阔背景中渗透耐挫折教育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对小学生、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现代史及国情教育。

挫折教育教案最新8篇

挫折教育教案最新8篇

挫折教育教案最新8篇挫折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挫折”,并能用简单语言解释给其他小朋友听。

2.学生能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能够学会正确的面对和处理挫折的方法3.学生能够积极面对挫折,勇敢尝试,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教学内容:1.什么是挫折?2.正确面对挫折的方法。

3.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为了引起小朋友的兴趣,可以通过与小朋友的互动来引入课题。

比如:“大家有没有经历过遭遇失败的情况,感到很失落,很难受呢?比如考试没考好,打游戏被轻易击败,或者自己很想做的事情没有完成,怎么办呢?”Step 2:情境呈现老师可以通过故事、漫画等形式来呈现一个小朋友遭遇了挫折的情境,引出“挫折”的概念和含义。

比如:“小明非常喜欢穿越小说,他经常想象着自己可以出色地扮演各种角色,在故事中冒险,解决困难。

但是,有一天,小明选择加入一个游戏组队挑战,可最后失败了,所有的队友都责怪他,他自己也感到非常失落、无助。

”Step 3:挫折的解释向小朋友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挫折。

可以用一些简单的词语、动画、图片等引导小朋友理解。

如:“挫折是指遭遇挫败、失败的情况。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失落、难过、自责等,但是并不代表你就是个失败的人。

”Step 4:正确面对挫折的方法引导小朋友学习正确的面对挫折的方法。

比如:a.绿色思考法让小朋友想想挫折过后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b.多元情绪认知法教育小朋友要认识到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要强迫自己总是保持乐观。

有时候,释放一下心情,愉悦或者哭泣都是正常的情感表达。

c.自我控制法讲解给小朋友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的技能和方法。

例如,可以从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能运动、适当改变自己的心态,帮助自己摆脱低落情绪。

Step 5:运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最后还是希望小朋友们运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

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

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

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
挫折教育是一种培养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的教育方法。

以下是一些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
1. 鼓励孩子面对挫折:在孩子面对困难或挫折时,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他们直面问题,并提醒他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

确保孩子知道挫折是正常的一部分,而不是失败的象征。

2. 培养解决问题的技巧:教育孩子如何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鼓励他们找到多种方法来解决困难,并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和指导。

3. 培养决心和毅力:教育孩子学会坚持并追求目标。

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和挫折,并提醒他们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4. 提供适当的支持:在孩子面临困难时,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建议。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培养积极的心态:教育孩子培养积极的心态,将挫折看作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鼓励他们看到挫折后的收获和成长,并相信他们可以从每个挫折中学到重要的教训。

6. 培养合作和适应能力:教育孩子与他人合作,分享和倾听他人的意见。

培养他们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况的能力。

7. 提供适当的挑战:适度提高孩子面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给予他们适当的任务和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尝试新的事物并克服困难。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并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适应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挫折可能来自学业的压力、人际交往的困扰、家庭环境的变化等等。

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帮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克服困难,是教育工作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要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讲述一些名人克服挫折的故事,或者让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小挫折,引导他们明白挫折并非是终点,而是成长的契机。

例如,讲述爱迪生经历无数次失败才成功发明电灯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成功往往需要经历多次挫折的考验。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是关键。

要教育学生以乐观的视角看待问题。

当面对挫折时,鼓励他们关注事情积极的一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沮丧。

比如,考试成绩不理想,不要只看到分数的低下,而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次考试发现了哪些知识漏洞,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了改进的方向。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体系也非常重要。

很多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会产生自我否定的情绪,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这时候,需要引导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教师和家长可以多给予具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比如,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失利,但他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到底的毅力,就值得称赞。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核心。

当学生遇到挫折时,不要急于替他们解决问题,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分析问题,尝试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不断地想办法解决。

挫折教育还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不要过度保护学生,让他们有机会面对一些小的困难和挫折,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和支持。

比如,让孩子自己尝试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挫折。

幼儿的挫折教育

幼儿的挫折教育

幼儿的挫折教育挫折是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无论在哪个阶段,我们都会遇到各种挫折。

对于幼儿来说,挫折所带来的困惑和痛苦可能会更多。

然而,挫折并非完全是坏事,它能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困难、克服挑战,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因此,幼儿的挫折教育至关重要。

在幼儿园或家庭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们一定的挫折体验。

这并不是要给孩子制造痛苦或让他们感到挫败,而是通过适当的方式,让他们学会应对挫折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挫折教育方法:1. 接受失败是正常的孩子们需要知道失败是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是正常且必要的。

我们应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失败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法成功,而是给了他们更多机会去学习和改进。

父母和老师要用鼓励和理解的态度,帮助孩子们接受失败,并引导他们积极面对。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挫折,幼儿常常会情绪化,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应对困难的技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情景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与他们一起思考、尝试和找到解决方案,他们将逐渐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给予适当的挑战幼儿时期是一个快速学习和成长的时期,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以推动发展。

父母和教育者应该为孩子们设置适当的目标和任务,既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够适当地引导他们面对挫折。

记住,挑战不仅仅是要求孩子们达到某个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耐心、毅力和自信心。

4. 倾听和支持孩子面对挫折时,需要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倾听和支持。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孤单的。

父母和老师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同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肯定。

这样,孩子们会更加勇敢地面对挫折,并从中学会成长。

5. 示范正确的行为孩子们天生是模仿者,他们会从成年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做一个好的榜样,展示正确的行为和态度。

通过自己积极面对挫折,乐观地看待困难,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我们能够激励孩子们学会从容应对挫折。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1、首先是培养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抗挫能力。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家庭幸福和快乐的源泉,从小对孩子的人生观有一定的规划和教育,我们不能主导孩子的最终目标,但有责任使自已的孩子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他们逐步学会对事物正确得认识能力,分辩事物真伪的初步判断能力,使他从小生活在阳光正能的温暖家庭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么抗挫能力我会逐渐养成。

2、教会孩子学会感恩,提升孩子精神和意志品质,提升抗挫能力。

在生活中孩子的感恩好象和抗挫能力是没有多大联系的,但究其内在而言,实质性较大。

感恩的孩子懂得劳动的付出,成功的分享。

并非是全家人都代替孩子做事,并在孩子面前包办了他该做的一切,这样的孩子自私,冲动,自我中心强,在家庭里逐渐就会成为霸气,不讲道理,并使之成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少爷小姐脾气,时间一长,就不能忍受不同的意见,自私无义自然形成,抗挫能力在精神和意志力里就逐渐下降,使之心理上和生理上都难承受打击。

这就应该在家庭中特别注意。

3、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要端正思想,坚持科学育儿观,运用科学的、正确的方式方法。

为此,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育儿技巧,把握挫折教育实质;实施挫折教育,要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必须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实施挫折教育,要真抓实干,既不能仅仅流于形式,也不能只是浅尝辄止,要有实实在在的、长期的作为。

4、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原则。

家长要深刻认识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随性散漫,坚持有理原则;家长要清楚,挫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实施挫折教育只能做对孩子有利的事;家长要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实施挫折教育时,必须把握比较好的度,坚持有节原则。

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

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

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
挫折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会面对困难和挑战,培养他们的逆境应对能力和坚韧精神。

下面是几种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
1. 支持与鼓励:在孩子面临挫折时,家长和教师应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他们有人可以依靠和倾诉。

2. 设置合理目标: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以确保他们能够逐步挑战自己。

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乐观心态:教导孩子们看到挫折背后的机会和成长,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孩子们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采取行动。

通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挫折并找到解决办法。

5. 提供模范示范:身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

展示积极应对挫折的态度和行为,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并从中学习。

6. 培养坚韧精神:通过给予孩子们适当的挑战和经历困难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坚韧精神。

这将使他们更加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挑战,并能够从失败中快速恢复。

7. 鼓励自我反思:帮助孩子们在遇到挫折时进行自我反思,了解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改进。

通过反思,他们可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8. 肯定和奖励努力:无论结果如何,都要肯定孩子们的努力和付出。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认可,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并相信自己的潜力。

以上是几种关于挫折教育的方法,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培养他们的坚韧性格和逆境应对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

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2、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那些成人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中进行的。

如孩子摔倒了,有些家长会赶紧跑上前扶起孩子,还对孩子说:这个地面真不好,让宝宝绊一跤,我们打地面。

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跌跤归因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

正确的方法是帮助他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付的对策,比如告诉孩子走路看地面才不会绊到石头。

作为家长,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饭粒洒得到处都是。

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3、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即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孩子独自呆在房子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4、父母既要有把孩子置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又要有引导孩子走出挫折和困惑的耐心。

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
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获得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增强自信。

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有些挫折的产生无法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来阻挡、回避。

对待它们,我们要教孩子合理运用一些心理防卫机制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比如孩子长得黑且受人嘲笑,家长就可以安慰孩子:皮肤黑更健康呀,我觉得你也很可爱。

5、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

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

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无论孩子做事是取得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使孩子逐渐明白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6、家长做模范,使孩子对挫折有更强的承受力。

家长要自己冷静、客观、积极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颓丧的情绪。

如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特别受不了挫折,生怕孩子有三长两短。

孩子一咳嗽,就急着送医院挂吊瓶;孩子碰到一些困难,家长比孩子还焦虑不安。

这种情绪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使他们变得敏感,不能吃一点苦头。

这是家长暗示的结果。

在这类问题上,家长要以勇敢的姿态和积极饱满的情绪面对挫折,展示给幼儿,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