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定势 培养创新思维.doc
培养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创新思维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然而,思维定势往往成为了阻碍创新思维发展的主要障碍。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培养创新思维以突破思维定势的几种方法。
一、开放思维开放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
它要求我们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拥抱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观念。
开放思维的实践方法包括:1. 多元化阅读:通过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报纸、杂志、论文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接触不同领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
2. 跨领域学习:尝试学习与自己专业领域不同的学科知识,如艺术、哲学、心理学等,以获取新的灵感和观点。
3. 反思与思辨: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思辨,质疑已有观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推动自己的思维走出固有定势。
二、激发创造力创新思维需要有充分的创造力支撑。
只有拥有创造力,才能够不断地提出新的点子和解决方案。
以下是几种激发创造力的方法:1. 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各种观点、想法和概念以图形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帮助我们整理思绪,发现新的联系和可能性。
2. 联想法:将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联想和联系,尝试在不同领域之间找到关联点,创造新的观点和创意。
3. 多方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和视角思考问题,触发创新思维的潜能。
可以尝试使用“六顶思考帽”等方法,拓展思维空间。
三、鼓励实践与冒险创新思维需要通过实践和冒险进行验证和发展。
以下是几种鼓励实践和冒险的方法:1. 实践项目:参与实际项目,亲身体验并应用创新思维,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实践验证思维的可行性。
2. 推陈出新:对已有的事物和方法进行重构和改良,尝试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探索新的可能性。
3. 失败乃成功之母:鼓励并接受失败,将其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只有通过不断尝试和面对挑战,才能够培养出坚韧的创新思维。
四、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创新思维往往需要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沟通进行开发和实现。
创新思维,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创新思维,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长期以来,传统的思想文化已在人脑中根深蒂固,无可动摇。
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这种思想文化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一代又一代,越来越多的人们被束缚在特定的思维方式中。
但是,种种特定的因素又迫切要求我们要打破常规,摆脱固化的思维定势,跳出原有的框框架架,做到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只有不断充实我们的头脑,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才会越来越强大。
关键字:创新、思维定势、发散一、思维定势的概述思维定势是指人在思考问题时总是喜欢按照一定的思路去思考,显示出思维的单一性和定向性。
实际上,思维定势是一种固化了的状态,一种习惯性的思维。
思维定势具有两面性,即积极性和消极性。
首先谈到的是思维定势积极的一面,它对于解决人们常规的、一般性的问题都能够在头脑中形成很好的思维映射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对于其他的超出常规的无法用原有经验解决的问题,思维定势便成了一种束缚,它限制了思维的发散与创新,阻碍了问题的有效解决,这便就形成了思维定势消极的一面。
事实上,思维定势是一种固化了的状态,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所以在应对“突发情况”,即无法解决的新问题时,在人的潜意识影响下很难实现原有思维模式的转变,既而达到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效果。
对于某一从未接触过的问题,在人脑进行思考的情境下,思维定势总会把思维的运转套路定格在原有的路径中,从而限制了思维的发散、创新与发展。
就好比切苹果时我们一贯的做法是将苹果纵剖,但从未了解到苹果横剖后会得到如此规则的“五角星”的图案。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在一个广口瓶中,用透明盖子盖上,开始跳蚤会跳起来撞到盖子,多次受到撞击之后,跳蚤仍然会继续跳,但不会再跳到撞到盖子的高度,之后将盖子拿下,跳蚤还会继续跳,但永远不用担心跳蚤会跳出瓶子了。
这便是一只跳蚤的思维定势。
就像井底之蛙永远都认为外边的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一样,因为他们的思维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难以改变的模式。
打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如 此结束全 文 , 能一下子感 染人 , 一种 民 形 成 学 生 强 烈 的求 知 心 理状 态 , 导 学 生 去 阅 族 的责任感 、 诱 使命 感会 充盈 学生 的血 管和 神 读 后 面 的 故 事 情 节 。 同 时 为第 二 课 时 的 教 学 经 , 他 们 感 奋 不 已 , 而 收 到 了 较 好 的教 学 使 从 做 好 了铺 垫 , 前 后 课 时 互 相 关 联 , 成 一 个 效 果 。 使 形 有机 整 体 。 六 、 章 深 化 式 卒 五 、 人奋 进 式 催 于漪老师认为“ 文教师必须要创设余音 语 德 国的第斯 多惠强调 :教学 的艺术不 在 缭绕的气 氛, “ 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 , 带着继续 于传授本领 , 而在于激励 、 唤醒 、 鼓舞。 作为语 探 索 的心 理 下 课 堂 ” ” 。有 的 文 章 由 于其 独 到 的
扔礁 粤稚 定努 , 偿 弄 崭 罂稚
蔡金春
作 文 具 有 基 础 性 、 合 性 、 践 性 、 造 过去写作的条条框框 , 正表现 当代 学生的 内 综 实 创 真 哪 性, 而思维性则贯 穿于上述诸性之 中。思维训 心 世 界 , 怕 是 自 己 内心 阴 暗 的 一 面 又 何 妨 ? 练到 位 , 造 能 力 也 就 随 之 产 生 。在 作 文教 学 社 会 发 展 到 今 天 , 们 的 内心 世 界 不可 能 千 篇 创 人 中要 引导和训 练学生打破思 维定势 , 从单一到 律, 人性 的真 善 美 固然要 颂 扬 , 假 恶丑 同样 但
一
激 情 地 启 发 道 :的 确 , 们 要 向这 位 正 直 的 、 聚 起 来 。 “ 我 伟 大 的 国 际友 人 献 上 我 们 最 崇 高 的 敬 意 !但 , 此 外 , 有 一 些 常 用 的 结 束 语 方 式 , 检 还 如 我们每个人都忘不掉那段何等屈辱的历史 , 为 测 巩 固式 、 引趣 存 疑 式 、 默 生 趣 式 、 设 意 境 幽 创
打破思维定式:开拓创新思维的突破之道

打破思维定式:开拓创新思维的突破之道引言你是否曾经陷入思维的定式,感到被限制在狭窄的思维模式中无法自拔?在如今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创新思维是成功的关键。
然而,要想在创造力的领域中取得突破和进步,我们需要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势,开拓新的创新思维之道。
被限制的思维定式1. 习得性思维习得性思维是指我们在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中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使我们只看到已有的解决方案,而忽略了潜在的创新点。
习得性思维的困境表现在我们对问题的惯常回答,陷入思维的惯性循环中。
2. 状态思维状态思维是指我们在特定状态下思考问题,缺乏跳出固定视角的能力。
例如,当我们处于困境或焦虑的状态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问题的负面方面,而忽略了潜在的机遇与解决方案。
3. 偏见和刻板印象偏见和刻板印象是我们思维定势的最大障碍之一。
我们容易陷入对某种观点或立场的偏见,不愿接受新的观点或尝试新的思维方式。
这种固有的思维倾向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思维之突破之道1. 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开拓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能够激发我们的求知欲,推动我们超越舒适区,探索新的领域。
通过多问问题,不断挑战自己的认知边界,我们可以打破思维的定势。
2. 转变思维模式转变思维模式是打破思维定式的关键。
我们需要放弃习得的思维模式,尝试新的思考方式。
例如,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看待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或者换位思考。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的解决方案和创新点。
3. 学会思考辨证的角度辨证思维是指同时看待问题的多个方面,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辨证思维,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问题,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应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考虑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4. 培养跨学科的知识跨学科的知识能够打破思维的狭隘,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通过学习和掌握各种不同领域的知识,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思维模式结合起来,产生创新的思维和观点。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重庆市育才中学朱永忠创造思维是学生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
为了能使学生更好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者需要对学生在思维品质上进行有目的地培养,帮助学生克服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里,笔者对此进行一些简要的探讨。
一、什么是思维定势?“定势”是由人们以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当前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有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有助于人们迅速解决问题,而当环境境发生变化,定势则会阻碍人们采用新的解决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
如知觉定势,就是先前的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影响人的当前知觉。
比如小学生进行四则运算作业时,如果前面运算的作业题都是加法题,在计算加法题后再做乘法题时,容易把乘号看成加号,从而使计算出现错误。
思维定势,是先前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了解决当前问题的一种准备状态,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也是人们在长期的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条件反射,或者说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学生在解决一些常规问题时常常采取自己已经掌握的解决同类事物的方法,这样可以极大地加速问题的解决。
但是当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时,如果采用已经掌握的、非常熟悉的老的方法,就会很难解决这些新的问题。
这种使用以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就叫思维定势。
二、何为创造性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与规律的概括、间接地反映。
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全面的、更深入的认识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
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是运用人们常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这种思维缺乏创造性,是运用已学的知识、经验,用现成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思维成果。
比如,学生在学过了某个数学公式后,用这个公式解答同一类数学应用题,这就属于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是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它是多种思维的结合,特别是聚合式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结合。
培养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

培养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创新思维,是一个人在解决问题、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思考方式。
而思维定势,则是一个人在长期习得的思维模式中所形成的一种僵化的思维方式。
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潜能,提升个人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阐述培养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的方法和技巧。
一、鼓励多元思考人的思维容易陷入一条思路,并在其中循环往复,难以开阔视野。
因此,我们要培养创新思维,需要鼓励多元思考。
多元思考是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来审视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提问、反问、对立思考等方式,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找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二、跨界学习启发创意创新思维需要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和跨界学习的能力。
人们在某个领域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可以为其他领域提供新的启示和创意。
因此,我们要培养创新思维,需要跨界学习。
通过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发现不同领域间的联系,并运用到自己的领域中,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三、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们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所需要的重要素质。
通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通过多做思维导图、逻辑思维训练等方式,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潜力。
四、培养勇于尝试的心态创新思维需要勇于尝试,需要敢于冒险。
因为只有在尝试新的方法、新的想法时,我们才能发现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因此,我们要培养创新思维,需要培养勇于尝试的心态。
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我们要敢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勇于面对失败和困难,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持续地改进和创新。
总结起来,培养创新思维突破思维定势需要鼓励多元思考、跨界学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尝试的心态。
通过培养这些能力和素质,我们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开拓视野,激发创新潜能,为个人和社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只有积极培养创新思维,我们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突破思维定势创新思维演讲稿

突破思维定势创新思维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突破思维定势,创新思维”。
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思维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能力。
而要实现创新,第一步就是要突破我们的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我们在长期形成的一种模式化思考方式,它使我们陷入了思维的死角,阻碍了我们去寻找创新的途径与方法。
那么,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呢?首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站在别人的立场来思考问题。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可以摆脱自己的局限性,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其次,我们还要保持一种持续学习的状态。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新的信息、新的知识和新的观点,这些都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注入新的能量,激发出新的灵感和创造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融合思维来打破思维的定势。
融合思维是指将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维方式相互交叉融合,创造出全新的思维模式。
正是通过融合思维,许多伟大的创新就得以诞生。
最后,要想实现创新思维,我们还需要勇于接受挑战和失败。
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且很可能会面临失败的可能性。
然而,只有勇于面对挑战和失败,我们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教训、吸取教训,最终实现创新的突破。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向大家介绍了突破思维定势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当然,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但只要我们能够跳出思维的框架,打破思维的定势,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开拓出新的思维路径,创造出更加出色的成果。
谢谢大家!。
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

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同学们好,先自我介绍下。
这学期的“心理沙龙”心理选修课将和大家一起探究如何促进我们的学习潜能开发。
何谓学习潜能?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而这一次课我们一起学习有关思维的知识。
首先,大家先来看一道很简单的题:1=52=103=154=205=?很明显以上的等式是不成立的,但是我们暂且不论等式的准确性,因为通过这个不成立的式子已经检测出大家的一种思维?为什么有同学会回答是25呢?因为随着我的书写过程,大家已经不知觉中掌握了一种规律,蓄势待发。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关系到了思维定势的小知识。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
定势思维是指人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事先有所准备的。
举些简单的例子。
1、思维定势易产生功能固着心理,降低办事效率。
铁锤是用来打钉子的,但必要时可以用来防御敌人。
书本是用来读的,而没有想过它可以拿来当枕头或者其他用途。
比如大家坐的椅子除了可以坐以外,还可以垫高了拿其他东西。
就是说思维定势可能产生功能固着心理,只能看到事物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用途。
2、思维定势易产生刻板印象,影响对事情的判断。
如果你经常听人讲“中国有个安溪县,男女老少都会骗”,那你对安溪人印象好不到那去的。
或者我们班有很多莆田男“好女不嫁莆田男,好女不娶福州女”,我们大家以后也会有所顾忌吧?如果给你看两张照片,一张照片上的人英俊、文雅;另一张照片上的人丑陋、粗俗。
然后对你说,这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全国通缉的罪犯,要你指出谁是罪犯,你大概不会犹豫吧!也就说思维定势可能造成刻板印象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判断。
3、思维定势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位警察到森林打猎,他在野兽经常出没的地方隐蔽起来。
忽然,一只鹿跑了出来,这位警察立即跳过灌木丛,朝天开一枪,并大喊“站住,我是警察!”这就是思维定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
作者:姚小平
来源:《发明与创新(学生版)》2005年第10期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人们的观念、思维和认识往往会受到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这些已知的东西,有时会使解决常规问题方便快捷,准确有效,但在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时,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有时却派不上用场,甚至会成为创新的羁绊和阻力,以致于陷入思维误区一筹莫展。
记得一堂课中,笔者给高二学生出了两道题,一是“实心立方体对角线长”问题,即“怎样知道一实心立方体对角线的长度”。
二是“植树问题”,即“怎样栽植两两等距的四棵树,并构成四个相等的三角形”。
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却难住了很多学生。
笔者对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测试调查,对第一道题,除了一二位同学想出好点子外,更多的是用“勾股定理”。
虽算是方法,但显得繁琐,不简练,也不高明,仅是书本知识的套用。
另一个“植树问题”也把学生弄得不知所措。
有的人怀疑其可能性。
事实上,是他们被以往所学知识禁锢了思维。
我们不妨试试下面的几种思维方法,也许管用。
一、破框思维法
人的思维受阻,往往是太遵守常规和逻辑,总是太墨守成规,害怕触犯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把自己的观念与思维囚禁在旧模式的框架中。
但是创造就是要学会放弃,突破常规,跳出框外去求新、求异、求变,放弃已知的东西,把心智的杯子空出来,好装进新的东西,用全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那就是你自己独有的,与众不同的。
正如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构成我们学习的最大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如果哥白尼太囿于托勒梅的“地心说”就不会有“日心说”的产生;如果伽利略迷信亚里斯多德的“落体理论”,就不会有伽利略“落体学说”的诞生;如果爱因斯坦把自己框定在牛顿的经典力学框架中,就不会有“相对论”的问世。
二、创新思维法
跳出了框外,摆脱了传统习俗和经验规则的约束,进行另一番思考,就是一片更灿烂的天空,如同鸟儿飞离了鸟笼,飞船挣脱了引力。
此时我们可以纵横联想发散思维,无所不至。
可以尝试下面一系列的思考方式:1.换位思维;2.反向思维;3.联想思维;4.想像思维;5.立体思维;6.求异思维;7.求疵思维;8.设问思维;9.超现实思维;10.幻想式思维等等。
前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该用换位思考。
如果试作“移位法”或“旋转法”,就显得更简便巧妙,如图一、图二即为所求。
第二个问题,需要立体思考法,从二维的平面思考转到三维的立体思考,问题才会解决。
即把一棵树栽到山顶,其他三棵植到山脚,就构成了一个如图三所示的正三棱锥形,此即问题之解。
为了检验和训练思维,请思考下列问题,并想想包含了哪些创新思维方法。
1.阿基米德从洗澡中悟出辨别真假皇冠的方法;
2.小司马光砸缸智救小伙伴;
3.哥伦布竖蛋制服群雄;
4.法拉弟由奥斯特的“电生磁”想到了“能否由磁生电”;
5.爱迪生由“声音产生振动”悟出“将振动还原出声音发明留声机”;
6.把电热丝安装到烤锅的顶部;
7.“普通电话”变为“移动电话”;
8.从“普通电影”想到“隧道电影”;
9.“有刷电机”变为“无刷电机”;
10.“平面集成电路”变为“立体集成电路”;
11.13个人平分9个桔子,要怎样分才绝对公平?
三、突破心智枷锁
影响和阻碍人们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很多,除了思维定势和创造思维的因素外,还有其他很多非智力因素,如兴趣、热情、动机、意志、思想境界、文化修养以及文化背景、社会环境等等,其中我们要抛弃下列一些不利于创新的心智枷锁——
1、我没有创造力;
2、只有发明家才能发明;
3、权威的话就是真理;
4、游玩是无意义的;
5、犯错误总是坏事;
6、只有一个答案;
7、不符合常规;
8、别做傻事了!
9、司空见惯不惊;10、非我专业领域。
如果你想发明创造,得先突破这些心智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