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一)

合集下载

3年级奥数题每日一练

3年级奥数题每日一练

3年级奥数题每日一练一、和差问题1. 题目- 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92人,如果从一班调3人到二班,两班人数就同样多。

三年级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 解析- 两班人数调整后同样多,此时每班的人数是:92÷2 = 46(人)。

- 一班原来的人数是调走3人后才是46人,所以一班原来有46+3 = 49(人)。

- 二班原来的人数是得到3人后才是46人,所以二班原来有46 - 3=43(人)。

2. 题目- 甲、乙两筐苹果共重80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6千克苹果放入乙筐,那么甲筐还比乙筐多4千克苹果。

原来甲、乙两筐各有苹果多少千克?- 解析- 从甲筐取出6千克放入乙筐后,甲筐还比乙筐多4千克,说明原来甲筐比乙筐多6×2+4 = 16(千克)。

- 两筐苹果的总重量是80千克,根据和差问题公式,较大数=(和 + 差)÷2,较小数=(和 - 差)÷2。

- 甲筐原来有(80+16)÷2 = 48(千克)。

- 乙筐原来有(80 - 16)÷2 = 32(千克)。

二、倍数问题1. 题目- 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120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解析- 我们可以把梨树的棵数看作1份,那么苹果树的棵数就是3份,它们的总份数就是1 + 3=4份。

- 这4份对应的总棵数是120棵,所以1份(梨树的棵数)是120÷4 = 30(棵)。

-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所以苹果树有30×3 = 90(棵)。

2. 题目-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中科技书的本数是文艺书的2倍多30本。

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 解析- 如果从总数630本中减去30本,那么剩下的本数就是文艺书的(2 + 1)=3倍。

- 此时总数为630 - 30 = 600(本),所以文艺书有600÷3 = 200(本)。

- 科技书有630 - 200 = 430(本)。

小学三年级奥数-差倍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差倍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差倍问题小学三年级奥数题——差倍问题专题分析: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很相似,如果知道了两个数的差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要求各个数是多少,这一类题,我们则把它称为“差倍问题”。

解答差倍问题与解答和倍问题相类似,要先求出差和相对应的倍数,然后求出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

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差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两数差÷(倍数-1)=较小的数(1倍数)练习一:1、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

小明买了苹果和梨各多少个?2、学校合唱组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倍,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多42人。

合唱组有女同学和男同学各多少人?3、一件皮衣价钱是一件羽绒衣价钱的5倍,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绒衣贵960元。

皮衣和羽绒衣各多少元?4、甲筐苹果是乙筐苹果的3倍,如果从甲筐取出60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重量就相等,两筐原来各有多少千克?练习二:1、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

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2、被除数比除数大168,商是32。

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3、除数比被除数小212,商是5。

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4、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

被除数和商各是多少?练习三:1、水果店有两筐橘子,第一筐橘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5倍,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300个橘子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橘子还比第二筐多60个。

原来两筐橘子各有多少个?2、同学们助残捐款,六年级捐款钱数是三年级的3倍,如果从六年级捐款中取出160元放入三年级,那么六年级的捐款数还比三年级多40元。

两个年级分别捐款多少元?3、人民公园的杜鹃花盆数是长春园的4倍,如果从人民公园搬出188盆放入长春圆,则人民公园杜鹃花盆数比长春圆少25盆。

原来两个公园各有杜鹃花多少盆?4、两堆煤重量不等,现在从甲堆中运走24吨到乙堆,而乙堆煤又运入8吨,这时乙堆煤的重量正好是甲堆煤重量的3倍。

问两堆煤原来各有多少吨?练习四:1、两个书架所存书的本数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里面取出200本书,而第二个书架再放入40本书,那么第二个书架的本数是第一个书架的3倍。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和差问题,差倍问题,周期问题,时间问题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和差问题,差倍问题,周期问题,时间问题

三年级奥数:和倍问题,和差问题,差倍问题,周期问题,时间问题和倍问题,就是已知几个数的和与这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几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和倍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准“和”与“倍”,并能借助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解和倍问题的一般思路是:(1)读题,找出最小的一个数,把它看成1倍量;(2)画图,用线段图表示出数与数之间的倍数关系;(3)比较,观察图形准确判断“和”里面一共是几倍或几倍多几(几倍少几),即判断“和”相当于几个1倍量,并求出1倍量;(4)代入,根据1倍量与几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其他的数。

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把较小的数看成1份,较大的数就是较小数的几倍,较大的数就是几份。

下面我们来看例题1。

例题1解决这类和倍问题时,首先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以较小量为一段,先画出较小的的量,然后找到和相当于多少份,求出一份数。

一份的数知道了,其他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例题2我们知道,平均数(每份数)=总数÷总份数。

师傅和徒弟的总份数根据题意可以看成是和徒弟加工个数一样的4份。

当两个量的和与倍数关系不对应时,先求出与倍数关系对应的和,再画线段图求出两个量。

例题3求三个量的和倍问题时,先比较三个数的大小,再找出1倍量,画出线段图,然后通过“剪尾巴”或“填坑”找到三个数的和相当于多少份,求出1份数。

通过以上的例子,详细大家已经对和倍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就给大家出一些相关的练习1、甲乙两人共有150张画片,甲的张数比乙的2倍多30张。

两人各有多少张画片?2、四、五年级共有165人,四年级学生比五年级学生人数的2倍少6人。

四五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3、小丽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珠子54粒,红珠子是黄珠子的2倍,白珠子是黄珠子的3倍。

三种颜色的珠子各有多少粒?和差问题与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一起统称“和差倍问题”,是小学阶段尤其是中年级常见的典型应用题。

和差问题的特点是已知几个数的和与这几个数的差,求这几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三年级奥数和差倍分应用题100题及答案

三年级奥数和差倍分应用题100题及答案

三年级奥数和差倍分应用题100题及答案(1)两筐水果共重124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8千克,两筐水果各重多少千克?(2)明明家有课外书20本,亮亮家的课外书是明明家的3倍,两人共有课外书多少本?(3)小红有15颗星,亮亮的颗数是小红的3倍还少4颗,亮亮有多少颗星?(4)同学们种柳树和杨树共216棵,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5)两年前,小明比小华大10岁。

3年后,两人的年龄和将是42岁。

求小明和小华今年各多少岁?(6)今年小勇和妈妈两人年龄的和是38岁,3年前,小勇比妈妈小26岁,问今年妈妈和小勇各多少岁?(7)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9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多4岁,小红和妈妈各几岁?(8)有两堆水泥,甲堆有4.5吨,已知甲堆重量的三分之一和乙堆重量的四分之一相等,乙堆有水泥多少吨?(9)一次画展中,人物画和风景画共20幅,其中人物画比风景画少2幅。

风景画有多少幅?(10)仓库里存放大米和面粉两种粮食,面粉比大米多3900千克,面粉的千克数比大米的2倍还多100千克,问仓库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11)妈妈的年龄比小刚大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年龄的3倍,今年两人各几岁?(12)今年小刚和小强两人的年龄的和是21岁,1年前,小刚比小强小3岁,问今年小刚和小强各多少岁?(13)明明和亮亮共有课外书33本,亮亮的课外书是明明的2倍,两人各有课外书多少本?(14)甲、乙两人出钱买礼物,甲比乙多出90元,甲出的钱是乙的10倍。

甲、乙各出了多少钱?(15)甲有19元钱,是乙的3倍少5元,乙有多少钱?(16)小红和妈妈的年龄加在一起是49岁,妈妈年龄是小红年龄的4倍少1岁,小红和妈妈各几岁?(17)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35,乙是甲的2倍,丙是乙的3倍,求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18)学校去年有12人参加体育兴趣小组,今年是去年的2倍少3人,今年体育兴趣小组有多少人?(19)哥哥与弟弟做题比赛,哥哥做的数学题比弟弟多18道,哥哥做的题是弟弟的4倍。

三年级奥数 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

三年级奥数 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

三年级和倍问题和差倍问题(一)知识要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解答和倍问题,通常把较小的数作为标准量(也叫1倍数),然后找到较大数(也叫几倍数)和它们的和。

要想顺利地解答和倍应用题,有时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帮助我们正确列式解答。

通过画图,我们可以找到如下的数量关系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解答和倍问题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差倍问题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习旧知(1)甲是乙的4倍,甲乙的和是()倍,甲和乙相差()倍。

(2)小明有5张卡片,小红是小明的2倍,小红和小明一共()张。

(3)甲仓库存粮是乙仓存粮的3倍,甲仓存粮和乙仓存粮一共()倍,甲仓存粮比乙仓多()倍。

(4)师傅生产的零件比徒弟多2倍,师傅生产的零件是徒弟的()倍。

精典例题例1: 小华和奶奶今年的岁数和是64岁,奶奶的岁数是小华的7倍,奶奶和小华今年各多少岁?这是属于“基础型”的和倍问题,先画线段图表示出小华和奶奶的倍数关系,把知道的信息标上去,看能否找到解决方法。

模仿练习1.学校将48本图书分给二、三年级,已知三年级所得本数是二年级的3倍。

二、三年级各得图书多少本?2.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共27个,其中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2倍。

学校买来篮球和足球各多少个?3.生产队养公鸡、母鸡共404只,其中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3倍。

公鸡、母鸡各养了多少只?精典例题例2:小明有铅笔30支,小红有铅笔15支,请问小红要把多少支铅笔给小明后,小明的铅笔支数是小红的4倍?这是属于“暗和型”的和倍问题,抓住铅笔在两人之间拿来拿去“和不变”。

先画出两人的4倍关系,想一想:那时候他们铅笔的和是多少呢?模仿练习1.哥哥有15本连环画,弟弟有20本连环画,哥哥给弟弟多少本连环画后,弟弟的连环画本数是哥哥的6倍?第2页2.甲桶有油25千克,乙桶有油17千克,从乙桶倒入多少千克给甲桶后,甲桶油是乙桶的5倍?3.弟弟有课外书20本,哥哥有课外书25本。

三年级上奥数试题4和倍和差倍(含答案)沪教版

三年级上奥数试题4和倍和差倍(含答案)沪教版

三年级思维数学第四讲和倍与差倍学习目标思维目标:找准“一倍数”,再看“和”或“差”里有几个这样的一倍数,求得结果。

数学知识:小练习知识梳理思维:和倍问题公式:和÷(倍数+1)= 一倍数;差倍问题公式:差÷(倍数—1)= 一倍数。

数学:复习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复习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精讲精练【例1】丁丁和小亚共收到12张贺卡,丁丁收到的贺卡张数是小亚的2倍,丁丁和小亚各收到多少张贺卡?点金术:两人收到贺卡的张数和是12张,两人贺卡张数有2倍的关系,把小亚的张数看成一倍,12张里共有这样的几倍?来看一看线段图:小亚:12张丁丁:小亚:12÷(2+1)=4(张),丁丁:4×2=8(张)或12—4=8(张)试金石:1、父子两人今年的年龄之和是40岁,且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父子两人今年各是多少岁?2、饲养场养鸡的只数是养鹅的5倍,养的鸡、鹅共有480只,饲养场养鸡、鹅各多少只?【例2】学校舞蹈队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男生比女生少24人,舞蹈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点金术:想一想:“24”里有几份?男生人数:24人女生人数:男生人数:24÷(3—1)=12(人);女生人数:12×3=36(人)试金石:1、阳阳买了些水果去看望外婆,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桔子的2倍,苹果比桔子多12个,阳阳买了多少苹果和桔子?2、在没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比除数大72,商是7,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例3】甲桶内有油40千克,乙桶内有油16千克,将多少千克的油从乙桶倒入甲桶后,甲桶的油就是乙桶的3倍?点金术:把乙桶的油倒入甲桶,实际上两桶油的总重量并没有改变,因此,这是一道和倍问题。

两桶油的总重量(和):40+16=56(千克),现在的乙桶油重:56÷(3+1)=14(千克)倒入甲桶油重:16—14=2(千克)试金石:1、弟弟有漫画书20本,哥哥有漫画书25本,哥哥给弟弟多少本后,弟弟的漫画书正好是哥哥的2倍?2、小王有240元,小青有100元,两人用去了一样多的钱后,小王剩下的钱是小青剩下的钱的3倍,小王和小青各用去了多少元钱?数学园地:小练习学习导航复习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复习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一)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一)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一)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

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分析:和差基本问题,和1127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
=(11270-2270)/2=4500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

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

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三年级奥数《差、和倍问题》

三年级奥数《差、和倍问题》

和差倍应用题和差倍问题是由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三类问题组成的。

和倍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式:数量和÷对应的倍数和=“1”倍量;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差和它们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式:数量差÷对应的倍数差=“1”倍量;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的应用题一般可应用公式:大数=(数量和+数量差)÷2,小数=(数量和-数量差)÷2。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题意,弄清题目中两种量彼此间的关系,常采用画线段图的方法以线段的相对长度来表示两种量间的关系,以便于找到解题的途径。

差倍练习例题1小明到市场去买水果,他买的苹果个数是梨的3倍,苹果比梨多18个。

小明买苹果和梨各多少个?思路导航:将梨的个数看作1倍数,则苹果的个数是这样的3倍。

如下图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苹果的个数比梨多了3-1=2倍,梨的2倍是18个,所以梨有18÷2=9个,苹果有:9×3=27个。

练习一1,学校合唱组,女同学人数是男同学的4倍,女同学比男同学多42人。

合唱组有男、女同学各多少人?2,一件皮衣价钱是一件羽绒服价钱的5倍,又已知一件皮衣比一件羽绒服贵960元。

皮衣与羽绒服各多少元?例题2被除数比除数大252,商是7,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思路导航:根据“商是7”可知,被除数是除数的7倍,把除数看作1倍数,被除数就是这样的7份,比除数多6份。

所以除数是:252÷(7-1)=42被除数是:42+252=2941,被除数比除数大168,商是22,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2,除数比被除数小212,商是5,被除数、除数各是多少?3,被除数比商大144,除数是7,被除数、商各是多少?例题3水果店有两筐橘子,第一筐橘子的重量是第二筐的5倍,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300个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橘子还比第二筐多60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奥数题:和差倍数问题(一)
1、南京长江大桥共分两层,上层是公路桥,下层是铁路桥。

铁路桥和公路桥共长11270米,铁路桥比公路桥长2270米,问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和铁路桥各长多少米?
分析:和差基本问题,和1127米,差2270米,大数=(和+差)/2,小数=(和-差)/2。

解:铁路桥长=(11270+2270)/2=6770米,公路桥长
=(11270-2270)/2=4500米。

2、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解: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3、甲、乙两筐苹果,甲筐比乙筐多19千克,从甲筐取出多少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分析:从甲筐取出放入乙筐,总数不变。

甲筐原来比乙筐多19千克,后来比乙筐少3千克,也即对19千克进行重分配,甲筐得到的比乙筐少3千克。

于是,问题就变成最基本的和差问题:和19千克,差3千克。

解:(19+3)/2=11千克,从甲筐取出11千克放入乙筐,就可以使乙筐中的苹果比甲筐的多3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