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文化元素(五)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装饰图案传统装饰图案是中国艺术的资源宝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历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作才华,融合了中国的宗教、、伦理和民情风俗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形成了最具民族特色的装饰艺术体系。

我国传统装饰图案大都具有一定的意境,寄寓一定的思想意识,有一定的文化渊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传统图案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造目的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结合,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运用特有的视觉形态,向世人传达着独具特色而朴素宜人的视觉信息,它重叠了实用意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传统装饰图案中的点、线、面、体、色彩、肌理的构成,充满着人类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具有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平衡、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的特征,这些特征共存于同一画面,体现装饰遵循的秩序感艺术。

2、文字汉字起源于远古的记事画图,汉字的结构在保持象形因素的同时,又具有了抽象符号的意义,本身具有审美价值,符合形式美的法则。

文字作为一种符号、一种特殊的图形,除了作为语言信息的载体在物化层面上呈现着“形”之外,更是具有直观诉求力的视觉传达要素,代表着文化层面上的含义。

汉字的结构在保持了象形因素的同时,又具有了抽象符号的意义,这就使书写汉字的书法艺术,不是单纯的书写,而是应用笔画点和线的结构和运动,具有多样和自由的形式,符合形式美的法则,从而展现深广的意境。

比如,楷书具有壮美的气势;行书具有妩媚的线条;汉碑具有古朴的内涵;草书充满了动态的、美的韵律。

如果我们把中国书法艺术的形、神、意恰当融人艺术设计之中,完全有助于形成具有强烈文化意味的民族特色。

3、色彩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原色观念“五行五色”学说,所谓“色不过五,五色之变小,不容胜观也”。

阴阳五行学说道中所谓的“五色”由黑、黑、白、青、徐形成。

在传统的宗教壁画、民间年画、传统服饰、京剧脸谱、古代建筑中大量应用领域。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完整版)

二、图形图像
• 宗教、神话传说的图形、图腾, 以及从建筑、生活等图像以及从 各种文化载体所抽象出来的图形, 中国绘画、中国特有物种、中国 人物等视觉元素
北京申奥标志
中国联通标志
2004亚洲杯标志与吉祥物
第十届“中国竹子 之乡”联谊会会徽
楼盘广告
鹤壁旅游形象标志
北京公益电影节
钟山风景名胜区标志
第三部分 中国要素之精 3. 中国要素之精神 神
• 无为 • 文质彬彬 • 和为贵
•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 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 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 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 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 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 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 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 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中国银行标志
三、和为贵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史伯
• 中国元素的根本特征是注重于整体的和谐。 西方元素的本质属性是专注于局部的精深。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比较东西方文化——东方文化重道尊体;西方 文化重器尊用。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元素为经线, 以西方元素为纬线编织21世纪全球品牌的锦绣 未来。
• 三十辐,共一毂(音古),当其无,有 车之用。 • 埏埴(音山直,埏,和泥;埴,粘土)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凿户牖(音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老子》第十一章
• 大器晚成 • 大音希声 • 大象无形 • 道隐无名 •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丰田广告
立邦漆广告
不管在什么背景下, “中国元素”应始终保 持其严肃性、庄重性和 象征性,绝不容许任何 人以任何方式对其进行 恶意曲解、歧视甚至亵 渎。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摘要:本文从继承和发扬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让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设计理念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创作出具有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代产品包装设计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本文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中国现代产品包装艺术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是讲解课题研究的概况、研究方向和途径,课题研究的社会与理论意义;第二章是现代包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联系,主要分析了现代包装设计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辅相成的必要性,现代包装设计以及传统文化元素改革创新的必然性;第三章是现代包装设计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则和趋势,着重分析了中国传统元素的本土性与国际性;第四章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拓展分析,从包装材料的应用,图案的选择,色彩的组织等方面具体进行实际运用拓展分析,全面具体的了解实际使用中的各种情况;最后一章是课题的结论,为此次课题的研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As our society is making more progress that the commercial culture and art has got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world,and the product packaging design which has been overlooked for many year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in recent years by the enhanc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aesthetic sense and aesthetic taste.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culture because of their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accumulation.our ancestors had left a lot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关键词:包装设计;传统元素;传统文化;运用Packaging design; The traditi onal elem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use引言: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中国传统文化课件ppt
一、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的孕育期
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 族 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 化的摇篮 、海岱民族 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 、江汉民族 苗蛮集 团,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 头,
二、奴隶制文化 ──传统文化的雏型期
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 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 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 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 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 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理为本的天人 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 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 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 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
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
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 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开 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 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从鸦 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 统文化既受到严重冲击,又 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化 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 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的特 征,
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
进入奴隶社会的商(ZHOU),宗教唯 心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萌发,殷商奴隶主利用 和改造原始宗教,(ZHOU)代以德 损益天 命,论证君权神授 ,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 五种元素作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 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易经用 - - 爻和 - 爻表示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 证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向封建社会 过渡的春秋战国 即先秦 时期,产生了强烈的 人文意识,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 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 观,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

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

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

略谈中国文化的基本构架——五行五行,即大众所知的: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元素。

并被认为是大自然的构成要素,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而使得大自然产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不已。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所构成。

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印度哲学有“四大”。

分别是地、水、风、火;而希腊哲学的“四大”则是火、气、水、土。

这两种“四大”观念差异不大。

在印度叫作风的,希腊人换作气。

其实,风就是气,气就是风。

尽管印度人和希腊人也认识到了几种元素,但是他们的四大里缺金。

说实话,金这个东西呢,尽管后来很重要,但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无足轻重,因为人们利用不了它。

金就是能够冶炼出金属的矿石。

如果人类的生产能力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就不能冶炼矿石,它就没有用。

因此印度、希腊只谈四大而忽略了金,是可以理解的。

中国的五行观念包括金。

这就说明,在五行观念出现时,中国的发展程度已经比较高了,人们开始加工利用矿石。

也就是说,矿石是“民并用之”的“天生五材”之一。

这是需要注意的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印度也好,希腊也好,他们的“四大”本身不会动。

希腊人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力,一个叫爱力;另一个叫恨力。

爱力使四大结合,恨力使四大分离。

爱力、恨力是作用于四大的外力。

而中国的五行,既是五种物质,又是五种运动变化的东西;五者之间存在着复杂而深刻的联系,并且从古至今都在有意或无意的影响着人们。

那么传说中的五行究竟为何物呢?我看钱穆先生的《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中有这样的话:“一气之分而为阴阳,阴阳之转而为四时,散而为五行。

”这应该是比较直接而明确的解释了吧!与我们息息相关,又神秘兮兮,不可捉摸。

又《戴记》“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气也。

’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构成与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构成与设计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构成与设计应用作者:刘建斌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2016年第10期摘要:当下含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元素的日用产品、艺术作品和建筑设计受到世界的关注。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是中国设计与产品制造成功走向世界的关键。

关键词:文化;传统;元素;设计检索: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0-0028-02The Composition and Design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LIU Jian-bin( LuXun Academy of Fine Arts Dalian Campus Metal and Jewelry Studio,Dalian 116650,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daily products, art works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with strong Chinese traditional elements attract attention all over the world. What belongs to the nation belongs to the world, so the appl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to modern design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Chinese design and product manufacturing go globally.Key words :culture; tradition; element; designInternet :引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经过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和积淀,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伟大贡献。

中国文化要略------第五章 汉字

中国文化要略------第五章 汉字

中国文化要略------第五章汉字第五章汉字一、填空1.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是先有语言而后才有文字,这是因为口头的语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交往和记事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一种信息符号体系,用以记录口头语言的内容。

2.文字的产生标志着社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标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累积为精神财富。

3.从一般的规律看,文字的发展变化总是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

4.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5.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

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

到了战国末年,字体逐渐接近小篆。

6.汉字的演变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和楷书。

篆书又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

7.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研究成果有《史籀篇》,已失传。

秦代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等。

到汉代,将秦代的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此外,又有史游的《急就篇》。

这些著作主要是给儿童识字用的,因而统称为“小学”。

8.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六书”。

“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但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后世文字学家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衤日]nì,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其中,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是转注和假借。

10.从清末以来就有许多热心的学者探索汉字改革方案,如采用简笔,采用拉丁字母,采用数码式符号等。

“五四”运动后,有的学者大力主张汉字拉丁化,钱玄同曾提出汉字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采用注音字母;第二步采用罗马字母。

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中西方古代传统文化元素赏析

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传统元素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武术、太极拳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茶、中药、文房四宝\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佛、道、儒、法宝、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古筝、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蜡染、中国瓷器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国画(水墨画)(工笔、写意)(花鸟、人物、山水)、敦煌壁画石狮、飞天汉服、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铜镜、水烟袋、鼻烟壶、筷子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麻将、牌九黄包车、长命锁、千层底、刺绣、丝绸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使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

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传统元素的应用,如龙凤纹样、万寿图、福字等等,这方面平面设计做了很多尝试。

一、传统文化元素的概念及其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运用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构成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

而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出有代表性的东西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元素。

究竟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呢?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渊源流长的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也包罗很广,以下罗列了小部分元素: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秦砖汉瓦、京戏脸谱、皮影、中国漆器、汉代竹简、甲骨文、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如意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中国瓷器、国画、敦煌壁画、石狮、唐装、筷子、汉字、金元宝、如意、八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说中国文化元素(五)
张珏成
5. 燃料与灶具
学会利用火是人类进化史、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事件,是人类的划时代进步。

人类的文化发展史丝毫离不开火和燃料,饮食文化更是如此。

燃料、灶具(炉灶)是饮食文化首要的物质基础。

(1)燃料
今天,当人们谈论文化继承方面的事物时,往往用“薪火传承”这个词语。

过去,人们议论生活时,总是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燃料之重要。

但是,燃料本身只能反映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丝毫不能反映具体的国度或者民族的文化。

当把各种燃料,如木柴、稻草、麦秸、煤炭、石油、核燃料等,按照利用年代进行排列的话,我们只能看到人类文明的共同的进步过程。

至于燃料开发与生产,则是具体国家或民族的工业文化范畴,不能反映该国或该民族的特定文化。

因此,燃料或者能源确实是文化的元素之一,但它是人类文化的共有元素,不是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独有文化元素。

(2)灶具
根据一些古文明遗迹的考古研究,人类最早利用火的方式就是用几块石头垒成一个有空腔的灶台(如同现在野炊时搭的灶台),把木柴填塞在石头中间,将炊具(各种锅、水壶)放在石头上面,然后将木柴点燃,或者将炊具吊放在火焰上面,图1.31显示一种现在野炊搭的灶台;也有在地面掘个坑,将木柴架在坑的上方(也是现在野炊的一种方法),将锅吊放在木柴上面,然后再点燃木柴。

这两种方式在后来发展成为柴火灶和火塘,图1.32示意一种现在的火塘。

图1.31 一种现在野炊灶台图1.32 一种现在火塘
人类最早利用的燃料是木柴
或干草,
世界各个民族莫不如此。

此外,从前的一些游牧民族如蒙
古族使用风干的牛、马粪作为燃
料,因为容易获得。

传说中,柴火灶或火塘是远
古燧人氏发明。

经过漫长历史发
展,原始柴火灶和火塘演变为古
代炉灶、近代炉灶,再进化成今
日灶具。

这个过程中,灶具或炉灶的形式种类成千上万,图1.33
是中国江南农村现在还存在的一
种灶台,属于汉族的近代灶台。

人们烹煮食物离不开各种灶具,虽然现在灶具不一定使用燃料,比如说电磁炉就不用燃料。

即使用燃料,现在灶具也不一定烧柴草。

虽然现在也还有烧柴草的灶具,但也绝不是图1.33示意的那种柴火灶。

事实上,现在灶具使用的燃料包括柴草、煤炭、焦炭、汽油、柴油、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等。

由于燃料与具体民族的文化无关,因此,炉灶或灶具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也不密切。

炉灶或灶具是文化的元素之一,它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取决于时代。

远古时代,民族没有充分融合以及成熟,炉灶也没有发展定型,也就没有比较多的民族特色。

那时,炉灶、火塘是人类文化的共有元素,不是各个民族或国家的独有文化元素。

在当代,由于经济和文化交流,各个民族或国家使用的灶具趋同,灶具因而和民族文化无关。

只有古代和近代两个时期,炉灶受到民族生活方式影响,得到了充分发展,从而与民族文化有密切关系。

但这种情况也是过去的事情了。

以前,农耕生活方式的民族(不限于汉族)通常使用图1.33示意的这类固定柴火灶,或者其他形式的固定灶台,或者使用固定火塘。

这些灶台、火塘基本结构大同小异,例如藏族灶台(见图1.34)的结构类似于图1.31示意的野炊灶台,但其灶台周围变得规则、台面平整。

图1.35展示一种近现代的维
图1.33 一种汉族近代灶台
图1.34 一种近代藏族灶台 图1.35 一种近现代维吾尔族烤馕炉
吾尔族烤馕炉,这种炉子充分体现了维吾尔族的生活特点,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虽然结构并不一定特殊(汉族也有类似的烤饼炉)。

对于游牧生活方式的民族,例如蒙古族,它们一般用3块石头就可以搭起灶台(蒙古族称为火灶),结构非常类同于图1.31的野炊灶台。

从各个民族的风俗看,灶神崇拜、炉灶崇拜、火图腾崇拜现象与饮食文化关系密切。

汉族民间祭祀灶神的历史悠久。

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

民间传说,灶神的职责是考察一家人的善恶,他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的职能官员。

灶神每年腊月二十三晚上天向玉皇汇报,正月初四日返回人间。

蒙古族也祭祀灶神。

蒙古族的灶神是女性的神,称之为“火神母亲”,也就是说,蒙古族的灶神起源于火图腾崇拜,由火神转为灶神。

民间还有一种传说,灶神是玉帝的女儿,一年360天生活在牧民家中,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两天回娘家,除夕晚上又回到了人间,帮助众生。

藏族的灶神与火神分别设立,火神为男神,灶神为女神,各司其职,各享祭祀。

由于宗教和历史文化传统原因,维吾尔族没有灶神、火神崇拜。

但他们有灶台禁忌或者炉灶崇拜,毁坏炉灶或违背灶台禁忌是对炉灶所在家庭的严重挑衅、侵犯和伤害。

灶神崇拜或类似的炉灶崇拜或禁忌有历史文化原因。

首先,食物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之一,人类对食物有着本能的像爱惜一样的禁忌。

其次,炉灶和原始家庭形成有关,并且隐含着“家神”的意义,而家庭、“家神”在人类的意识中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这个意义在现代人类中依然存在,比如说,汉族把子女长大,独立成家的现象叫“分家”,也叫“分灶”;维吾尔族把建盖住所、安置炉灶称为“成家”。

第三,人类学会使用火和保存火是其进化过程的分水岭,标志着人类从此脱离了普通动物界。

火图腾或者火神崇拜既有敬畏天命、敬畏自然的意义,也有纪念“人类学会使用火”这个事件的意义。

因此,灶神崇拜或炉灶崇拜是把上述几种意思合并在一起而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