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完整版)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圆元素
超以象外,至大不可限制; 得其环中,理之圆足混成无缺, 如太极然。中国圆“圆”,圆 融、圆满。“圆”是中国文化 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是揭示 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 的因素
中中 中 国国 国 艺文 圆 术化 “ 生的 圆 命一 ” 秘个 , 密重 圆 的要 融 不精 、 可神 圆 忽原 满 视型 。 的, “ 因是 圆 素揭 ” 示是
22
23
24
艺圆 心, ,充 浑满 全、 充周 融备 、 具 足 , 于 诗 性
25
2
用在 ,中 最国 具传 代统 表建 性筑 的中 便, 是“ 园圆 林” 中有 的着 洞广 门泛 的 运
3
4
对浓 当 “的 “ 圆中 圆 融式 ” 、风 元 圆背 素 满后 被 ”, 运 精体 用 神现 于 原的 现 型也 代 的是 建 传传 筑 承承 , ,浓
5
也影水 越,中 发“之 润圆“ 入”圆 自的环 然寓” 意, 愈在 发水 朦中 胧形 而成 神隐 秘约 ,倒
6
门洞隔断
7
外 景 衬 托
8
隔 断 墙
9
背 景 框
10
11
镜 子
12
13

14
15
也从 以 有古 明 着至 代 不今 的 可, 青 忽圆 花 视, 缠 的在 枝 出国 牡 镜人 丹 率的 纹 日大 常碗 盛为 具例 中, ,
16
满现 腹代 瑞盛 气具 。: 通 体 圆 润 的 壶 身 ,
17
满现 腹代 瑞盛 气具 。: 通 体 圆 润 的 壶 身 ,
18
沏 一 壶 浓 茶 , 启 一 日 中 情
19
中浅 ,盏 透、 出小 别碗 样, 的“ 精圆 致” 细在 润中 国 风 盛 具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历史悠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

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价值观。

2.文化内涵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诗词歌赋、书画艺术、戏曲等等。

这些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文化体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自信。

3.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人文精神,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它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诚信、孝道、礼仪、忠诚、正义等等。

这些美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尊重自然与崇尚和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尊重自然、崇尚和谐。

它认为自然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它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认为和谐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5.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6.连续性和传承性:作为文化传统,中华文化世世代代
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

例如,教育是一种传承,会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

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思想、价值观、传统美德、自然观和民族性等方面,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之处。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组成。

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

在儒、佛、道三家文化基础上派生出的各种艺术,是其具体表现形式。

1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1、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萧笛、鼓、古琴、琵琶。

中国象棋、中国围棋;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木版水印。

国画、山水画、太极图等。

2、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

《诗经》、《楚辞》。

如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

3、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

4、中国戏剧: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徽剧、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梨园戏、歌仔戏、庐剧等。

5、中国建筑:亭阁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民宅。

6、语言文字: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

我国除汉族使用汉语外,回族、满族、畲族也基本转用汉语。

7、医药医学: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

8、宗教哲学:儒、道、释〔佛〕、周易、阴阳、五行、八卦、占卜、风水、面相等。

9、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千层底等。

10、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武当拳、形意拳、少林武术、南拳、剑术等。

11、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桂林山水、中原文化、巴陵文化等民风民俗。

12、衣冠服饰:汉族衣冠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中国还有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而诞生的服饰。

中国传统文化之国学文化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之国学文化完整版
家庭国学
国学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国学是 家和万事兴家兴财源旺,国学是人的身心落地生 根的根据地。
国学分类
以学科分
应分为数理、天文、算学、地理、博物、农 学、化学、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 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自 然国学以道家为核心和主流;人文国学以儒
家为主流和核心;
现在所谓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 史、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 诸多方面。“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 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 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概念的内涵
包括了该文化或艺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持续 影响力。如儒家自孔子之后,不断出现了朱熹、 王阳明等人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在宋朝有“半部 论语治天下”的重视,使其影响力及发展显示出 强大生命力。
国学概念
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 中国学或汉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学习典及诸子 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 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 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 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 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发展性


包括了国家的文化与艺术特征,能够明显区 别于他国的文化,具备世界范围内的独特性。而 印度的佛学与中国的道德经,有相似点也有明显 的区别特征,埃及的太阳文化与中国的阴阳文化 既有相似点也有明显差异。
国家性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一)2、海内外华人都称为炎黄子孙。

“炎”和“黄”是远古时代两个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相传他们联合统一了华夏,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炎黄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右图为黄帝像。

3、在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上,以禹为代表的夏后族起过重大作用。

夏后族以华山作为自己的活动中心,所以又获得了华夏族的称号。

今天,人们用“华夏”来代表中华民族。

“华夏子孙”也是海外华人感到自豪的光荣称号。

4、爱国、爱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准则。

为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乃至献身,是最宝贵的品格。

由此而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中华民族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民族的共同要求。

5、自强不息包含着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自主和自立,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顽强的生命力和百折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使人们以积极、乐观、有为的态度对待人生,使勤劳刻苦成为中华民族的品格,从而维系着民族独立,推动着民族进步。

6、中华民族崇尚道德,认为个人品德的好坏是国家政治好坏的关键。

因此人人都应恪守道德准则,以德才兼备为人生的根本。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伦理道德型的文化。

7、中国人历来重视实际,深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崇尚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求真务实精神。

8、中华文化包含着宽容大度精神,主张各民族、各国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实现“协和万邦”。

9、《周易》,又称《易经》,简称《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和百科全书。

它蕴涵的思想内容渗透在中国天文学、物理学、预测学、数学、医学、武术学等各个领域。

10、《周易》被国外看作是中国5000多年文化科学技术的源头活水,引起了西方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出现了世界性的“易学”。

1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社会经历了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产生了儒、道、墨、法等各家学说,出现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局面,这就是“百家争鸣”。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一种文化,它强调仁爱、道德、礼仪、言谈举止等准则。

儒家文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提倡个人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个人完善,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政治、教育、家庭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道家文化道家文化提倡追求自然、超越世俗的生活方式。

道家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

道家文化对中国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佛家文化佛家文化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佛家文化注重心灵的修养和觉悟,主张超越世俗的欲望,追求解脱。

佛家文化对中国绘画、雕塑、文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宽容包容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古代的礼仪文化古代中国有着独特的礼仪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正式、庄重的交往方式。

中国传统礼仪注重礼貌、尊重、敬重他人,并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社会地位进行相应的礼仪表演。

礼仪文化对于中国人的行为规范和礼貌修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通过墨痕与纸面的相互交融,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绘画多以中国画的形式表现,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表现,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俗世的审美体验。

这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元素,几千年的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异常丰富多样,既有哲学思想的启蒙,又有人文情感的表达,还有各种传统的工艺技术等。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于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有助于共同的文化繁荣与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 来自:大写艺学校作者:大写艺编辑:张佳发布时间:2007-8-21 224039 有哪些东西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分类设计专栏我们生活在这里, 吃的穿的住的用 的还都是以中国味的东西为主,中国味已经在我们的骨髓里了,我们设计的东西本身就带有中 国味,不信你让老外看一看,除非你纯抄别人的! 当然也不应该只拿一些具体的东西做表面文章的。

不过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东西,我们要 把他自觉地挖掘出来,加工升华。

将之形成特定的艺术心理定势。

日本的设计师作品一看就看得出来,也不全是用了一些具体的象征符号,关键是蕴含了 传统的精神。

我觉得现在我们缺乏在这方面的思考,关于讲传统文化的神韵灌注于时代精神之 中。

简言之,传统与现代结合得不好。

我觉得设计师要提升自身各方面的修养,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思想。

我们 守着金山还在四处找钱花,岂不可笑。

我想以下所罗例的传统元素对大家的设计可能有所启发哟: 001 中国书法 002 篆刻印章 003 中国结 004 秦砖汉瓦 005 兵马俑 006 京戏脸谱、皮影、武术 007 桃花扇 008 景泰蓝 009 玉雕 010 中国漆器 011 红灯笼(宫灯、纱灯)、 012 木版水印、钟鼎文、汉代竹简、甲骨文 、钟鼎文、汉代竹简、汉代竹简上的隶书 013 茶、中药 014 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 015 竖排线装书、剪纸、风筝 016 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 017 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018 龙凤纹样 (饕餮纹、 如意纹、 雷纹、 回纹、 巴纹) 、 祥云图案、 中国织绣 (刺绣等) 、 凤眼、 1 / 10019 彩陶、紫砂壶、腊染、中国瓷器 020 古代兵器(盔甲、剑等)、青铜器(鼎) 021 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 、写意画 、太极图 022 石狮 023 飞天 、太级 024 对联、门神、年画、 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 025 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026 大熊猫、鲤鱼 027 芭蕉扇 028 风箱 029 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 030 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红太阳、长江、黄河 031 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 、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 032 泥 人面塑、锄头 033 清朝大辫子、铜镜 、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 034 华表、牌坊、长城 035 园林、寺院、古钟、古塔、庙宇、亭 、井 、黄土 、民宅 036 筷子 037 数字 8,4 038 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039 汉字 040 金元宝 、如意 041 烛台、罗盘、八卦 、司南 042 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 042 黄包车 、鼻烟壶 、鸟笼 、长命锁 、糖葫芦 043 玉佩 、鹫 、千层底 、刺绣 、丝绸 、檐 044 饼、油条、豆浆、小笼、茶 、中药 045 毛泽东、人民币、古钱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成的宝贵文化和独特风格对当今包装设计有着的重大影响, 民间艺术 是流传于历代民间,为劳动人民的生活而服务的,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反映在包 装设计中有着丰富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图形图像
• 宗教、神话传说的图形、图腾, 以及从建筑、生活等图像以及从 各种文化载体所抽象出来的图形, 中国绘画、中国特有物种、中国 人物等视觉元素
北京申奥标志
中国联通标志
2004亚洲杯标志与吉祥物
第十届“中国竹子 之乡”联谊会会徽
楼盘广告
鹤壁旅游形象标志
北京公益电影节
钟山风景名胜区标志
第三部分 中国要素之精 3. 中国要素之精神 神
• 无为 • 文质彬彬 • 和为贵
•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 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 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 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 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 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 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 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 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中国银行标志
三、和为贵
•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史伯
• 中国元素的根本特征是注重于整体的和谐。 西方元素的本质属性是专注于局部的精深。 •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比较东西方文化——东方文化重道尊体;西方 文化重器尊用。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元素为经线, 以西方元素为纬线编织21世纪全球品牌的锦绣 未来。
• 三十辐,共一毂(音古),当其无,有 车之用。 • 埏埴(音山直,埏,和泥;埴,粘土) 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凿户牖(音有)以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 •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老子》第十一章
• 大器晚成 • 大音希声 • 大象无形 • 道隐无名 • ——《老子》第四十一章
丰田广告
立邦漆广告
不管在什么背景下, “中国元素”应始终保 持其严肃性、庄重性和 象征性,绝不容许任何 人以任何方式对其进行 恶意曲解、歧视甚至亵 渎。
摘自《人民网》
爱我中华,尊重中国元素
• 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提高,中 国元素在中国设计界乃至世界设计界得到广 泛的重视,作为视觉设计工作者我们要做好 准备,迎接“中国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
(意象形式)
卓子摄影工作室标志
深圳国庄公司标志
万沙仓储公司标志
深圳南安实业公司标志
中华宗教文化研究所标志
北京电台《人生热线》
1、 在中国悠久文化中,传统图 案许多元素具有标志的象征意义。
2、 寓意深远,较文字有更强的 视觉化语言。
三、色 彩
• 起源于商代( 1600BC—1100BC )的 五色学说是中国色彩理论的基础和中 国哲学的表现之一,阴阳五行说将五 行与五色相配属,如金木水火土对应 白青黑赤黄。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五 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 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色彩也不 例外。
一、无 为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 为善,斯不善已。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 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 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老子》第二章
•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 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 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老子》第三章
• 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 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 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 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 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 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 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 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视 觉 传 达 设 计 中 的
元者,初始也 素者,未染之绢帛也
讲座构成
1. 什么是中国元素
2. 视觉语言之中国要素 一、汉字 二、图形图像 三、色彩
3. 中国元素之精神
(兼议继承与创新)
1.
什么是中国元素
什么是“中国元素”?
•简单说,凡是被大 多数中国人(包括海 外华人)认同的、凝 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精神,并体现国家 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 象、符号或风俗习惯, 均可被视为“中国元 素”。摘自《人民网》
香港理工大学标志
CCTV栏目标志
• 一、巧妙利用中国元素创作出最好的作品。中国元素 范围广阔,内容浩如烟海,创意人在创作时应该熟知 中国文化,洞察国人的消费心态,用以结合产品卖点, 创作出最实效的广告。 • 二、利用“中国元素”,推出全新理念、全新思维、 全新方法,这种思考及设计运作模式需要专家、学者、 设计师的共同努力,促成“中国式平面设计”的科学 方法诞生。 • 三、对“中国元素”的精髓提炼,还需剔除陈腐因素, 更要符合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遵循市 场规律和商业运行规律,推出卓越品牌的成长成熟, 推动企业发展壮大,推动行业的国际化进程。
• 56 个民族的中国,文化、民俗缤纷无限, 相互影响和传播,从配色到图案既有统 一的个性又有鲜明的共性,成为世界时 尚色彩灵感取之不尽的源泉。比如中国 红、靛蓝、青色等,藏族喜欢绛红、土 红

金白-鱼 木青-燕子
火红-圣火
水黑-熊猫
土黄-藏羚羊
智多星会计咨询有限公司标志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东海鱼类食品有限公司标志
北京故宫博物院标志
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徽标
• 中国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载体; • 中国的象形文字几乎都是现成的标识 语,因为这些古老的文字都曾经是用 来表达一定含义的图形符号; •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 目; • 中国书法有着和绘画、音乐、舞蹈等 艺术形式一样的价值。
二、文质彬彬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 质彬彬,然后君子” • 《论语· 雍也》
• 文,文采;质,质朴,本质;“野,如野人,言鄙劣也。史者,文多而质少。 彬彬,文质相半之貌”(何晏《论语集解》)。
• “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 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 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 • 刘勰《文心雕龙· 情采》
第二部分 视觉语言之中 2. 视觉语言之中国要素 国要素
一、汉字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 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 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 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 希望便有了寄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