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N与PNP输出电路的转换

合集下载

运算放大电路输出接推挽电路

运算放大电路输出接推挽电路

运算放大电路输出接推挽电路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以下是可能的概述内容示例:在现代电子领域,运算放大电路和输出接推挽电路是重要的电路设计元件。

本文将重点探讨运算放大电路的原理和输出接推挽电路的应用。

运算放大电路是一种用于信号放大和处理的关键电路,它可以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期望的幅度,并提供高增益和低失真的特性。

而输出接推挽电路则是一种常见的输出驱动电路,用于增强运算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和驱动能力。

通过将这两种电路结合使用,可以实现更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电路系统。

本文将首先介绍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电路结构。

我们将探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的功能,以及不同类型的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接着,我们将详细讨论输出接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我们将探索推挽配置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和参数选择来优化输出接推挽电路的性能。

通过学习和理解运算放大电路及其与输出接推挽电路的配合使用,工程师们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应用电子系统。

我们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有关运算放大电路和输出接推挽电路的深入了解,并在实际应用中带来有益的指导和启发。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创作,使其更符合你的写作风格和主题要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第1部分)旨在给读者介绍运算放大电路输出接推挽电路的背景和意义,概述该主题的重要性,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目标。

正文部分(第2部分)将详细介绍运算放大电路和输出接推挽电路的相关内容。

其中,2.1小节将介绍运算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2.2小节将详细介绍输出接推挽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电路连接。

npn pnp 晶体管输出 压力开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npn pnp 晶体管输出 压力开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npn pnp 晶体管输出压力开关-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npn和pnp晶体管是两种常见的双极型晶体管,它们在电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npn和pnp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可以用来实现电流放大、开关控制等功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npn和pnp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它们在输出压力开关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npn pnp晶体管输出压力开关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展望,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重要的电子元件。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npn pnp 晶体管输出压力开关的相关知识,包括npn 晶体管和pnp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压力开关中的应用。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将会了解到npn pnp 晶体管输出压力开关的工作原理和优势,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文章结构清晰明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npn和pnp晶体管输出压力开关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对这两种晶体管的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压力开关中的优势和不同之处。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npn和pnp晶体管在压力开关领域的应用价值,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本文也旨在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设计适合的晶体管输出压力开关,推动该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2.正文2.1 npn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npn 晶体管是一种双极型晶体管,由两个n型半导体夹着一个p型半导体构成。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p-n 结的特性。

当npn 晶体管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基极(p区)的电压高于发射极(n区)的电压,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正向偏置。

这会导致在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场,使得p-n 结处于导通状态。

当一个正向电压施加在基极上时,这会促使少量电子从发射极注入到基极中,进而形成主电流。

这个主电流的大小受到基极电流的控制,即控制输入电流即可控制输出电流。

总的来说,npn 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控制输入信号作用在基极上,调节基极电流,进而控制输出电流。

NPN和PNP输出电路

NPN和PNP输出电路

电路的连接。 3.1 NPN 和 PNP 输出电路的形式
如图 8 和图 9 所示,分别是 NPN 和 PNP 输出电路的一种形式。
图 8 NPN 集电极开路输出
图 9 PNP 集电极开路输出
从图 8 和图 9 可以看出,NPN 集电极开路输出电路的输出 OUT 端通过开关管和 0V 连接,当传感器
关断开)。
我们将图 1 简化成图 2 的样子。图 2 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 0。而当 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 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因为此类型的 PLC 公共端既可以流出电流,也可以流出电流(既 PLC 公共端既可以接外接电源的正 极,也可以接负极),同时具有源输入电路和漏输入电路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姑且把这种输入电路称为 混合型输入电路。其电路形式如图 7 所示。
图 7 混合型电路
作为源输入时,公共端接电源的负极;作为漏输入时,公共端接 电源的正极。这样,可以根据现场的需要来接线,给接线工作带来极大的灵活。
图 2 为直流输入电路的一种形式(只画出一路输入电路)。当图 1 中外部线路的开关闭合时,PLC 内
部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点亮,光敏三极管饱和导通,该导通信号再传送给处理器,从而 CPU 认为该路有信 号输入;外界开关断开时,光耦中的发光二极管熄灭,光敏三极管截止,CPU 认为该路没有信号。
2.2.2 交流输入电路
plc 中 npn
和 pnp 的 different input circuits of PLC.
接线方

【NPN与PNP简析】PLC输入端的类型及输出接线

【NPN与PNP简析】PLC输入端的类型及输出接线

【NPN与PNP简析】PLC输入端的类型及输出接线前言我们知道PLC数字输入模块为了防止外界线路产生的干扰(如尖峰电压,干扰噪声等)引起PLC的非正常工作甚至是元器件的损坏,一般在PLC的输入侧都采用光耦来切断PLC内部线路和外部线路电气上的联系,保证PLC的正常工作,并且在输入线路中都设有RC滤波电路,以防止由于输入点抖动或外部干扰脉冲引起的错误信号。

PLC的输入电路,按外接电源的类型分,可以分为直流输入电路和交流输入电路;按PLC输入模块公共端(COM端)电流的流向分可分为源输入电路和漏输入电路;按光耦发光二极管公共端的连接方式可分为共阳极和共阴极输入电路。

源型和漏型一般针对的是晶体管电路而言的。

从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漏型指的是信号漏掉即信号的流岀,而源型刚好就相反,指的是信号的流入,既然是根据信号的流入或是流出来判断,那么就要有一个参考点,判断电流是从这个参考点流入还是流出的,不同的PLC对于使用的这个参考点。

1、首先PLC输入端的类型按流入公共端电流的流向分类①、源型输入电路源型是电流从公共端流入。

设计线路时,注意源型输入是指公共端采用共正方式②、漏型输入电路漏型是电流从公共端流出, 设计线路时,注意漏型输入是指公共端采用共负方式。

在西门子PLC的接线的过程中,若需要把信号输入端接成源型输入,则需要把公共端M接入到电压的24V端,而这种接法又可以称为共阳极接法。

若需要把信号输入端接成漏型接法,则需要把公共端M 接入到电压0V。

这种接法有可称为共阴极接法。

如下图所示2、NPN与PNP型传感器其实就是利用三极管的饱和和截止,输出两种状态,属于开关型传感器。

但输出信号是截然相反的,即高电平和低电平。

PNP输出是高电平1,NPN输出的是低电平0。

①、PNP是指当有信号触发时,信号输出线OUT和电源线VCC 连接,相当于输出高电平的电源线。

NPN传感器接入PLC(对于西门子PLC来说是源型输入接法)电流走向:24V+----COM端----I0.0(电流从I点流出)- ---传感器out端----传感器0V端----0V。

npn_pnp三极管开关电路

npn_pnp三极管开关电路

图1 NPN PNP三极管反相器电路vin无输入电位Q1截止。

Vin高电平时Q1导通,Q2基极得高电位,Q2截止。

图3 PNP三极管开关电路当输入端悬空时Q1截止。

VIN输入端接入低电平时,Q1导通,继电器吸合。

图5 三极管上拉电阻:当有高电位输入时Q导通,因E-C导通,又因有负载电阻,所以输出看作是低电平。

图7 光藕控制NPN三极管:图9 光藕控制PNP三极管:图2 两只NPN三极管反相器电路vin无输入电位Q1截止,Q2导通。

Vin接入高电平Q1导通,促使Q2基极电位下级,Q2截止。

图4 PNP三极管开关电路当vin无输入电位时Q1截止。

Vin接入高电平Q1导通,继电器吸合图6 三极管上拉电阻:当有高电位输入时Q导通,因E-C导通,又因有负载电阻,所以输出看作是高电平。

图8 光藕控制NPN三极管:图10 光藕控制PNP三极管: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

《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

"《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

NPN与PNP输出电路的转换

NPN与PNP输出电路的转换

NPN与PNP输出电路的转换1、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漏型输入(也就是说C OM端共0V)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但是,当采用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0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下拉电阻”。

如图。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下拉电阻”上端为24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下拉电阻”经公共端COM 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下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电阻阻值。

通常情况下,其值为1.5—2KΩ,计算公式如下:第一种公式:R≤[(Ve-0.7)/Ii]-Ri式中:R——下拉电阻(KΩ)Ve——输入电源电压(V)Ii——最小输入驱动电流(mA)Ri——PLC内部输入限流电阻(KΩ)公式中取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第二种公式:下拉电阻≤[输入限流电阻/(最小ON电压/24V)]-输入限流电阻2、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源型输入(也就是COM端是共+24V的)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相反,当采用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24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上拉电阻”。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上拉电阻”上端为0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上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PNP和NPN输出区别

PNP和NPN输出区别

PNP和NPN输出区别展开全文光电开关PNP输出与NPN输出有何区别? PNP的导通压降小但反向耐压低 NPN相反;1.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npn。

2.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pnp。

3.如果输入一个低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npn。

4.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高电平时,首选择pnp。

npn基极高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短路.低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pnp基极高电压.极电极与发射极开路,也就是不工作。

如果基极加低电位,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

输出形式:分npn二线,npn三线,npn四线,pnp二线,pnp 三线,pnp四线,AC二线,AC五线(自带继电器),及直流NPN/PNP/常开/常闭多功能等几种常用的形式输出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他们的原理就是放大器的原理.把万用表打到电阻挡,用万用表的2个表笔分别测,会发现电阻无穷大的2跟线,是电源线. 那么剩下的一跟就是信号线了.第2步.测量信号线和电源线的+级电阻小的是PNP型和电源线负极,电阻小的是NPN型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万用表里的电源并不是在红表笔上,而是在黑表笔上. 建议最好使用数字万用表.怎样才能用万用表判断直流电源的正负级? 太简单了,采用数字万用表,根据显示正值时红表笔接的是正极,负值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NPN和PNP型传感器的区别就是在与输出的电平不同,NPN输出低电平,PNP反之。

为什么三菱PLC要选择NPN型传感器?而西门子PLC要选择PNP型传感器?NPN型输出管是NPN型,内部电路是发射极接电源负极,集电极为输出端,所以负载一端要接电源正极,另一端接光电开关的输出端。

PNP型输出管是PNP型,内部电路是发射极接电源正极,集电极为输出端,所以负载一端要接电源负极,另一端接光电开关的输出端。

1. 如果输入一个高电平,而输出需要一个低电平时,首选择npn。

NPN PNP 输出电平的看法

NPN PNP 输出电平的看法

NPN PNP 输出电平的看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当初一样的境况,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的输出类型有NPN和PNP之分,然后两大PLC厂家输入电平也不一样。

当时我记得很乱,时间长了就混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NPN型不动作时是高电平,动作了是低电平。

然后了解了一些三极管驱动输出电路后有了一些看法!
如图:这个是电子电路中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电路,咱们所谓的接近开关NPN 型,就接近开关动作后动作输出的器件是NPN三极管。

接近开关在制作的时候内部电路的设计估计也是遵寻这个三极管驱动的原理设计的。

(A:为什么继电器要接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不能是发射极呢?网上查的资料说NPN三极管的集电极能承受更大的电流相对于那发射极来说。

所以接在集电极更合理)然后如下图
接近开关没动作时,三极管不导通,OUT1 和电源正相连,OUT1为高电平。

三极管导通后,OUT1和GND 相连,为低电平。

R1为三极管导通后限流保护
然后在简化一下如图
PNP型和上边的一样,就不细说了,直接上图(网上找不到只好自己画的,没专用软件,画图板画的!)
2
3
董家豪15.4.21
苏州滨特尔水处理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PN与PNP输出电路的转换
1、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漏型输入(也就是说C OM端共0V)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但是,当采用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0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下拉电阻”。

如图。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下拉电阻”上端为24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下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下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电阻阻值。

通常情况下,其值为—2KΩ,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种公式:R≤[()/Ii]-Ri
式中:R——下拉电阻(KΩ)
Ve——输入电源电压(V)
Ii——最小输入驱动电流(mA)
Ri——PLC内部输入限流电阻(KΩ)
公式中取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

第二种公式:下拉电阻≤[输入限流电阻/(最小ON电压/24V)]-输入限流电阻
2、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源型输入(也就是COM端是共+24V的)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相反,当采用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2 4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上拉电阻”。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上拉电阻”上端为0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上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上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电阻阻值。

通常情况下,其值为—2KΩ,其计算公式与下拉电阻计算公式相同。

所以以后不通过24V直流继电器过渡时,可以用上拉和下拉电阻来解决,廉价的方式。

虽然当信号传感器或者开关跟PLC所需要的信号不匹配时,可以通过加上拉电阻或者下拉电阻来解决。

但是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一个24V直流继电器过渡,这样做有以下好处:有效的保护PLC或单片机输入端口,避免因线路出错是强电串入输入口,同时还可以防止因外部接点的抖动造成PLC的误动作,及干扰信号对PLC的扰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