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找规律解决问题

有余数除法找规律解决问题
有余数除法找规律解决问题

《有余数除法找规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即等余问题)。

2、能借助直观图理解和分析相关数量关系,明白并能准确表达描述说明余数的含义,进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3、充分借助直观图,经历审读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反思等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对于数量关系分析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点:能借助直观图理解和分析相关数量关系,学会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排列规律有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明白并能准确表达说明余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游戏铺垫,激趣引入

1、出示苹果图片,排列规律是红、绿、黄,并在下面依次标出对应的序号。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里有一些苹果,仔细观察,每个苹果下面依次标出了对应的序号。现在老师背对屏幕,只要你们随意报一个序号,老师就能很快猜出苹果的颜色。谁来报序号?

师生活动。

2、质疑揭题: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猜出序号对应的彩旗颜色?

生答:利用了彩旗排列的规律。

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排列规律有关的解决问题。(板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规律

(1)找规律

再次出示PPT苹果图(10个苹果)及文字问题:按照这种规律摆苹果。这样摆下去,第13个苹果应该是什么颜色?

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确定什么?

生答。(确定苹果的规律。)

下面我们认真观察一下,你发现了苹果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同桌互相说说你的发现。

师板书:1、找

同桌互说。

师:谁来概括一下?

指2人答。

(三面一组,每组都是按黄、红、红的顺序重复排列。)

(2)分组圈

师:那根据我们找到的规律,请你给这些苹果分一下组,圈一圈。

师板书:2、分

生圈。展示。

师:哦,这些苹果按规律排列,分成了几组?每组有几面?

指答。(师把第1组圈起来)

师:每组的第1个是什么颜色?第2、3个呢?(对应板书:1、2、3)

(3)讨论交流

师:找到了规律,怎么确定第13个苹果是什么颜色?你有些什么办法?请小组内先讨论一下。

生小组讨论。

师:请把你想到的方法写一写。

生独立完成练习第一题。

(4)呈现思路和方法

师:谁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指2-3人答,分别反馈。

预设一:

①接着往下画

师反馈:好,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这种方法。第10个苹果是什么颜色?接着往下画,是第几个,它是什么颜色的?那第12个呢?接着往下画,就是第13个了,它是什么颜色的?

指答。

随着指答PPT分步呈现过程。

预设二:

②用除法解答

师:“接着往下画”是我们一年级找规律时用的解决方法,二年级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

如有学生能回答出除法的方法,则及时反馈。

随回答板书:13÷3=4(组)······1(个)

师:用了什么方法解决?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指答。(13个苹果,每组有3个,分成了4组,还剩1个。)

师:余数是1,说明了什么?

指2—3人答。

师:余数“1”指的的是第几个苹果?它是第几组的第几个?

指答。

师:第5组第1个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答。

师:为什么我们可以找每组的第一个?

指答。(因为每组的第一个都是红色。)

师:那以后我们就可以找第一组的第一面,也就是说余1看1.

(板书:余1看1,板贴红苹果在余数1旁边。)

师:用有余数除法解决,我们应该怎样检查解答正确吗?

生查。

师:(小结检验方法)是的,当我们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后,我们可以用相关的乘加知识进行检验,如果结果等于问题所问的总数,再看余数,余1看1,说明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5)对比两种解决思路(随机)

师:今天我们用了几种方法解决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加方便,同桌互相分享一下。

同桌讨论,指答。

师:(小结)对比这两种方法,无论总数是多还是少,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都非常方便。

(6)举例论证,建立解决问题的基本模型

师:那第17个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请你马上用除法的方法计算一下。

生独立完成练习第二题。

师:怎样列式?

生答。(板书:17÷3=5(组)······2(个))

师:余数是2,怎么办?

生答。(板贴绿苹果在余数旁边。)

师:那也就是说,余几看几。(板书:余几看几)

师:思考一下,第24个苹果是什么颜色,怎么列式?

生答。(板书:24÷3=8(组))

师:没有余数,怎么办?

生答。

师:所以,没余看末。(板书:没余看末)

(7)总结提炼,突破难点

师:那判断颜色时,是由商决定,还是由余数来决定?

指答。

师:是的,像这样利用排列规律解决问题的,用除法计算后,要记住关注余数的情况。(板书:4、看余。)

(8)小结方法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是怎么使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指板书和板画)1、找,找到苹果的排列规律;2、分,确定每组的数量;3、算,要问第几是什么颜色,就用几来除以每组数;4、看余,余几看几,没余看末。

全班齐读步骤。

师:为什么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答。

师(小结):是的,知道了总数、每份数,可以用除法计算。

三、巩固运用

(1)同类知识迁移

师:同学们学会了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那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

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16面小旗、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第一步,我们需要找到他们的规律,圈一圈,标出相应的第1、2、3。接着怎样列式,请你马上完成练习第三题。

生独立完成,展示。

师:你是怎样想的?

指答。(看规律,每3面一组,所以16÷3=5(组)······1(面),余1看1,所以第16面是黄色。)(要求回答的完整性。)

师:那第27面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答。

(2)变式训练

师:前面的规律都是三个为一组的,如果规律变化了,应该怎么解决呢?请你马上完成练习第四题。

展示。

师(小结):当每组数发生了变化,除数也会发生变化。但不管怎样变化,余几看几,没余看末。

(3)拓展训练

PPT出示动物队列。

问题:第35位是什么动物?

生答。

师(小结):余几看几,除了可以观察第一组的,也可以根据第二组的情况进行判断。

(4)玩游戏——猜苹果的颜色

四、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有余数除法)

——排列规律

1 2 3

余几看几

1、找13÷ 3 = 4(组)······1(个)

2、分17÷ 3 = 5(组)······2(个)

3、算 24÷ 3 = 6(组)没余看末

4、看余

班别:姓名:学号:

一、

按照这种规律摆苹果。这样摆下去,第13个苹果应该是什么颜色?你的方法是:

答:第13个苹果应该是()色。

二、按照这种规律摆苹果。这样摆下去,第17个苹果应该是什么颜色?

列式:

答:第17个苹果应该是()色。

三、按照这种规律摆小旗。

这样摆下去,(1)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2)第27面呢?

列式:

(1)

(2)

答:第16面小旗应该是()色;第27面小旗应该是()色。

四、

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 个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

列式:

答:第24 个珠子应该是()色。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给几人?也就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说明:没有分完的,在商的后面写上6个点,再把剩下的数写上。这个数叫余数。它的单位名称和总数一样。(板书:10除以3等于3余1.) (3)生齐读算式,指名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余数又表示什么?(余数表示在平均分时,如果分到一定的程度,剩下的已经不够再分一份时剩下的。)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书写方法。 2.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3.学会与他人合作,激发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重点: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及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出下面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名称。 8÷4=2 10÷2=5 7÷2=3 (1) 指名几个学生回答,师适时给予肯定。 2.圈一圈,并列出除法竖式。 有9根小棒,每4根一份。 生在学习纸张上作答,完成后,师指名上来操作,并列式。 师:分完了吗? 生:没,还有1根。 师:以前我们学过加法竖式、减法竖式,能列除法竖式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 出示题目:12根小棒,每4个分一组,结果怎么样? 生齐读,并在学习纸张上圈一圈,并列出算式。 12÷4=3(组) 指名展示,问:你是怎么分的?生答后,全班齐读算式。 师:现在发挥你们的想象力,把它列成除法竖式,赶紧动手吧! 预设:12 ÷4 3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好!老师现在把另外一种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小房子建起来,被除数住进来,除数站在门外面,商要站在屋顶上。 师边说边写,生跟着写。 3 4)12 师:不着急,先回答这个问题:每4根一组,分三组,一共多少张?生:12 老师把12写这里,也就是说12里最多分了几个4?

3 4)12 12 生:3. 师:也就是用12-12=0。现在同桌互说竖式中每个数什么意思?该写哪里? 生交流后指1~2名回答。 1. 改题:13根小棒,每4根一组,结果会怎样? 生在纸上圈一圈,并列算式。 13÷4=3(组)·····1(根) 师指名指名上台展示,问:你会列竖式吗? 生尝试列后板书: 3 4)13 12 1 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写得吗?生答。 师:12和1为什么写这里?生:一共分了12根,还剩一根。 师:看来以后我们又多了一种竖式计算除法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 1.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第1、2题。 题目:11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了()组,还剩()组。 12根小棒,每4根一组,分了()组,还剩()组。 生自己动手分一分,完成后反馈,集体订正。 2.比一比,谁最快。 1 4 ( ) 5)8 3)14 4)13 ( ) 12 12 3 ( ) 1 生完成后,指名回答,说说怎样填的。 1.把上面的除法竖式写成横式。 ()÷()=()……() ()÷()=()……() ()÷()=()……() 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 1.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6﹤57 □×7﹤43 38﹥□×5 7×□﹥31 □×8﹤26 60﹥□×9 以开火车的形式轻松愉快地结束答题。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内容?怎样用竖式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呢?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160题

姓名:时间:得分: 95÷5= 96÷3= 60÷4= 60÷3= 32÷8= 72÷6= 98÷7= 92÷2= 45÷3= 18÷3= 92÷4= 40÷2= 84÷3= 36÷2= 84÷7= 48÷6= 54÷3= 30÷2= 16÷2= 77÷7= 36÷3= 33÷3= 66÷6= 48÷4= 14÷7= 86÷2= 63÷9= 45÷9=

姓名:时间:得分: 56÷4= 81÷9= 40÷5= 70÷2= 65÷5= 54÷3= 28÷4= 60÷5= 78÷2= 45÷9= 12÷3= 94÷2= 24÷8= 10÷5= 34÷2= 30÷5= 56÷7= 90÷6= 66÷3= 24÷6= 64÷8= 42÷6= 99÷9= 48÷3= 42÷7= 96÷3= 60÷6= 14÷7=

姓名:时间:得分: 84÷7= 36÷9= 90÷9= 46÷2= 50÷2= 88÷2= 63÷3= 95÷5= 84÷6= 94÷2= 74÷2= 18÷2= 21÷7= 32÷2= 98÷2= 28÷4= 40÷2= 77÷7= 30÷2= 10÷2= 42÷3= 16÷4= 99÷3= 12÷3= 85÷5= 84÷2= 96÷6= 78÷2=

姓名:时间:得分: 24÷8= 96÷3= 45÷3= 80÷5= 24÷4= 36÷9= 96÷4= 78÷2= 60÷2= 40÷5= 20÷5= 72÷6= 60÷4= 60÷3= 16÷4= 90÷5= 40÷4= 30÷5= 40÷8= 36÷3= 78÷6= 56÷8= 66÷2= 66÷3= 96÷8= 30÷6= 45÷5= 90÷6=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除法》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除法》教案 Teaching plan of understanding division with remainder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有余数除法》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 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 法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今天的草莓特别新鲜,我买了一些准备分给大家。你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1.6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4.7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12个草莓?分别可以分给几人?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学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动手分。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讲评。 4.你能将下面5个算式分类吗? 84=2 (人) 94=2(人)1(个) 104=2(人)2(个) 124=3 (人)

最新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题100题

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题 22÷3=14÷3=7÷2=9÷2=19÷3=20÷3=20÷3=29÷5=37÷5=36÷5=14÷4=18÷4=12÷5=16÷5=9÷5=10÷3=12÷5=14÷3=16÷3=3÷2=20÷6=24÷7=28÷6=32÷6=15÷6=

32÷9=4÷3=6÷4=8÷3=14÷3=22÷3=22÷3=22÷5=32÷5=32÷5=4÷3=8÷3=12÷5=16÷3=9÷2=10÷6=12÷7=14÷8=16÷8=13÷3=21÷4=22÷4=25÷4=34÷4=17÷5=16÷3=27÷2=36÷5=45÷7=36÷7=

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题 班级姓名分数家长签字 17÷5=10÷7=12÷7= 12÷7= 18÷7= 22÷7=34÷7=6÷4=8÷5=54÷7=15÷6=18÷4=21÷8=24÷9=12÷8=56÷9= 12÷5=18÷5= 24÷5=49÷5=26÷6=12÷5=17÷5=26÷5=35÷6=

35÷6=42÷5=49÷5=56÷5=10÷7=9÷5=18÷5=27÷5=36÷5=14÷5=30÷7=36÷7=42÷5=48÷7=20÷7=7÷5=14÷5=21÷5=28÷5=28÷5=23÷3= 50÷6= 67÷9=59÷8=34÷5=

联想幼儿园防汛自检自查小结 南明区教育局: 根据《关于开展学校防汛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加强汛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确保我园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积极落实文件要求开展防治整治工作。确保师生及校园的财产不受损失,严格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使校园内外排水畅通,无积水,房屋不漏雨,室外电器设施坚固完备不漏电等等,专门组织人力对全校的防汛设施情况进行了拉网式的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了各处防汛设施 为了确保园内在汛期不发生险情,组织相关人员对全校各处进行了安全排查。1、排查了各教室、办公室和门窗,房顶是否漏雨,对发现漏雨的地方进行了修缮。现无漏雨现象;各楼门窗也完好,无隐患。 2、排查了学校用电设施、电源以及院内外的电器线路,结果都完好无损,无安全隐患。 3、组织人员排查了校园内的一些设施、排水道,对排水不畅通的下水道也都进行了清理,也排除了汛情隐患。 二、自查了制度、应急预案和通讯网络 为了加强责任和保证汛期的通讯畅通,我园修订了相关制度,明确了相关责任;制定了防汛安全应急预案,以防备汛期险情发生时,按照应急预案中的布置要求,有效地落实排险工作; 总之,经过自查,从各方面都已做好了防汛排险工作准备,努力确保汛期不发生险情。

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及其计算。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一方面可以为以后学习除法的运算打下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除法的应用范围,解决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剩余的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事实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以及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认识除法竖式,会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以及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操作、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除法含义的发展及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在探索计算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培养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通过“平均分”的操作引出有余数的除法。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无论是按每几个一份去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即,有时正好分完,有时还有剩余。“正好分完”的情况,得到的商是完全商,而不能正好分完的情况得到的商是不完全商。有余数的除法,主要研究“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所以“平均分”的操作依然是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重要支撑。 2.借助直观,引导学生认识除法竖式,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本单元教学的有余数除法,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其与上学期学习的表内除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需要用竖式进行计算。所以,教材先教学除法竖式的认识,再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教材十分重视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境出发,经历“提出有余数除法的问题——联系除法含义列出算式——根据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算出结果”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别于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动手操作的过程,而是前面所学习知识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商和余数的唯一性,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五、单元课时安排 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 练习一…………………………………………………………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的初步认识、余数的意义 兰考县谷营乡东张小学潘素霞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用花瓣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到如何求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观看美丽的花朵,多媒体出示(有3瓣、4瓣、5瓣、6瓣的) 2、请学生用12片花瓣试试拼出自己最喜欢的那种花。看看最多能拼几朵?花瓣是否有剩余? 3、展示并将拼出的结果分为两类,突出显示有剩余的。总结在

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也会遇到像这种不够再分,分后有剩余的现象。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了。 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摆一摆,解决新问题 把下面这些 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1(个) 问题: 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3、这个算式如何写读作?如果不带单位读作怎么写? 4、这个算式中的六个小圆点是什么意思?这六个圆点书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5、这个算式是哪一种除法呢?为什么?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6÷2=3(盘)7÷2=3(盘)……1(个)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郎萍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讲解算式的写法:9÷4=2(个)……1(个)(板书) 讲解算式的意义: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2个,这个2就是商,剩下1个,就叫“余数”。 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商2余1. 二、练习巩固。 谈话:同学们已经解决了上面的问题,那么其他食品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人能分多少呢?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先自己做,然后在小组里交流,看谁解决得好。 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困生列式,帮助他们理解意义。 引导学生表述清楚、完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思考: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 通过谈话交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真多,商和余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等。 三、体会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同学们,刚才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许多有余数的除法问题。现在请你想一想,18瓶酸奶可以平均分给几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怎么办呢? 请大家先思考,然后小组一起交流,并把想到的分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2.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教师进行板书。 注意引导学生说清算式的意义。 3.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谈到,同样是18瓶酸奶,每人分得的数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商和余数的单位不同…… 4.观察黑板上所有的除法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教师提示:余数都比除数小。 追问: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小? 结合实际分酸奶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在野营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年级下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课题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第 1 单元 第 1 课 总第 1 个教案 教学时间: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理解有余数活动的意义。能列出正确的算式。 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有余数活动的意义。 教具准备:每人10枝铅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8个三角形,如图 说说这8个三角形是怎样分的,并写出2道除法算式。 8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4个。 8÷2=4 8个三角形,每4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 8÷4=2 (在说的过程中,重点要说到平均这两个字,还要突出没有剩余。) 小结: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 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但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时候,有时可以正好分完,有时却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后一种情况下应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 探索新知 1、小明在学校组织的数学比赛中和同组小朋友一起夺得了冠军,奖 品是10枝铅笔。小明想把这10枝铅笔分给他的好朋友们,为了不 思考与调整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每人要分3枝)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每人要分4枝)…… 2、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①学生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有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 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有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 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指最后一拦),10 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引导: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 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②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其余两条看情况出示:10÷1=10 10÷10=1 )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③这几种分法是正好分完的,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另外的几 种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种分法:10枝铅笔,每人3枝,可以分给 3人,还剩1枝。 写成除法算式是: 10÷3=3(人)……1(枝) ︰ 余数(指出这部分是和以前的算式不 同的部分,叫做余数,表示平 均分后还剩余的部分。) 这样的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要求学生照着样子读一读 ④说说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进一步理解算式的含义。 ⑤你能把分铅笔时有剩余的其他几种情况也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品的过程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在理解余数与除数关系中的重要性。 3.体会数学与正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推理、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的算式。 教学难点: 明确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磁铁卡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猜图的游戏。 出示磁铁卡片,按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红黄绿顺序排列。 师:我猜第15个应该摆放绿色的卡片,第20个应该摆放黄色的卡片,对吗?谁愿意上来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卡片的颜色呢?你们学会了今天的知识,就知道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来了。 【设计意图:利用猜颜色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主提出“为什么老师这么快猜出来,有什么秘密?”的问题。这一生成性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你问我说 师:我们班参加过野营的同学请举举手,好吗?(同学们纷纷举手) 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你参加野营得最大感受。(学生发言) 野营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学生说说)

既然大家都这么喜欢野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野营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师:请大家仔细地观察画面,你能够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课件出示情境图) 生:①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个人? ②7根火腿肠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 ③17瓶酸奶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 ④12个草莓平均分给3个人,怎么分?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相应数学问题的能力。】 师:我们先来研究“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个人?”这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想,也可以用小卡片代替饼干分一分,看谁分得又快又好! 学生动手操作,监视巡视、指导。老师在巡视时,注意寻找分法具有代表性的同学,为后面的展示做准备。 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的分法和分得的结果?你认为这道题和我们以前遇到的除法算式的题目有什么不一样?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说课

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张晓红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动的地位,要让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本节课我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到了余数的由来;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理解竖式的含义。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 一、说教材及学情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本节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让学生学好。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目标 1、让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2、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说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学习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四、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自主操作、体验感悟 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探索新知,我设计了一个摆学具的活动,让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体会余数的产生,以及余数的意义。这个活动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和空间,充分发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反思交流、应用提高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除法和学会了表内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巩固表内除法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除法计算中,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的,整除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学好有余数的除法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 教材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其实际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材首先安排了分铅笔活动,通过让学生按每人分2枝、3枝、4枝、5枝、6枝分别把10枝铅笔分给几个小朋友,并把分得的结果记录下来,使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有时会有剩余,然后结合“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的具体实例,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接着让学生“试一试”,把其余两个平均分有剩余的实例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表示。“想想做做”中由“按每几个一份来分有剩余”的情况引出“平均分成几份有剩余”的情况,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材这样安排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课教学重点是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难点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谈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与数字打交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瞧! 1.提出问题。 (1)(电脑演示)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豆豆和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老师奖给豆豆10枝铅笔,豆豆想:这10枝铅笔可不是靠我一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题100题讲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题 100题

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题 班级姓名分数家长签字 22÷3= 14÷3= 7÷2= 9÷2= 19÷3=20÷3= 20÷3= 29÷5= 37÷5= 36÷5=14÷4= 18÷4= 12÷5= 16÷5= 9÷5=10÷3= 12÷5= 14÷3= 16÷3= 3÷2=20÷6= 24÷7= 28÷6= 32÷6= 15÷6=32÷9= 4÷3= 6÷4= 8÷3= 14÷3=22÷3= 22÷3= 22÷5= 32÷5= 32÷5=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4÷3= 8÷3= 12÷5= 16÷3= 9÷2= 10÷6= 12÷7= 14÷8= 16÷8= 13÷3=21÷4= 22÷4= 25÷4= 34÷4= 17÷5=16÷3= 27÷2= 36÷5= 45÷7= 36÷7= 17÷5= 10÷7= 12÷7= 12÷7= 18÷7= 22÷7= 34÷7= 6÷4= 8÷5= 54÷7=15÷6= 18÷4= 21÷8= 24÷9= 12÷8= 56÷9= 12÷5= 18÷5= 24÷5= 49÷5=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26÷6= 12÷5= 17÷5= 26÷5= 35÷6= 35÷6= 42÷5= 49÷5= 56÷5= 10÷7= 9÷5= 18÷5= 27÷5= 36÷5= 14÷5= 30÷7= 36÷7= 42÷5= 48÷7= 20÷7= 7÷5= 14÷5= 21÷5= 28÷5= 28÷5= 23÷3= 50÷6= 67÷9=59÷8=34÷5=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第一单元

3、全班交流。 活动三:初步应用。 1、把分铅笔有剩余的情况,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说出每道算式中的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再读一读。用10根小棒代替10枝铅笔,按要求在小组内分一分,再把分的过程和结果记录在表中。)小组操作,教师巡视并相机提醒学生注意有序思考、及时记录。 3、提问:你能对照表中的数据再具体说说每次分的过程和结果吗?其中,平均分后正好分完的是哪几次?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又是哪几次? 4、指出:像这些“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例如“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这种情况写成算式就是(板书算式),这样的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算式中的“1”叫做余数。(结合上述说明板书课题)追问:算式中的除数3和商3各表示什么意思,余数1呢?(由于剩下的部分不够再分一份,所以1只能作为余数。) 提问:你能读出这个算式吗? 说明这个除法算式的读法,指名再读一读。 1、提问:你能把分铅笔时还有剩余的其他情况 也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根据操作情况各自写算式。) 交流:这些算式表示把10枝铅笔怎样分?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2、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读一读,再指名说一说、读一读。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会了什么?

【检测反馈】 1、先摆一摆,再填一填。四、检测反馈: 先按题目的要求分一分,再根据分的过程和结果完成填空。 指名读读两道算式,并说说每道算式中,商和余数各是几?各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一共有多少朵花?你知道这幅图表示把14朵花怎样分吗?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来理解吗?小组讨论后小结:这幅图既可以理解为把14朵花按每4朵一份进行平均分,可以分成3份,还剩2朵;也可以理解为把14朵花平均分成3份,每份4朵,还剩2朵。 要求:根据图意完成填空。 完成后,说说两道算式中各数的实际意义。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二年级下学期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口算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一)姓名 22÷3=14÷3= 7÷2=9÷2=19÷3= 20÷3= 20÷3=29÷5=37÷5=36÷5=14÷4=18÷4=12÷5=16÷5=9÷5=10÷3=12÷5=14÷3=16÷3=3÷2=20÷6=24÷7=28÷6=32÷6=15÷6=32÷9=4÷3=6÷4=8÷3=14÷3=28÷3=22÷3=22÷5=32÷5=32÷4=4÷3=8÷3=12÷5=16÷3=9÷2=10÷6=12÷7=14÷8=16÷8=13÷3=21÷4=22÷4= 25÷4=34÷4=17÷5=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二)姓名 16÷3=27÷2=36÷5=45÷7=36÷7= 17÷5=10÷7= 12÷7= 12÷7= 18÷7= 22÷7= 34÷7=6÷4=8÷5=54÷7= 15÷6=18÷4=21÷8=24÷9=12÷8= 56÷9=12÷5=18÷5=24÷5=49÷5=

26÷6=12÷5=17÷5= 26÷5=35÷6= 35÷6=42÷5=49÷5=56÷5=10÷7= 9÷5=18÷5=27÷5=36÷5=14÷5= 30÷7=36÷7=42÷5=48÷7=20÷7= 7÷5=14÷5=21÷5=28÷5=28÷5=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三)姓名 40÷6=48÷9=56÷6=64÷9=5÷2=

45÷8=54÷8=63÷8=32÷9=15÷4=8÷3=16÷3=24÷5=32÷5=9÷5= 7÷2=14÷5=21÷6=28÷5=27÷5= 54÷7=63÷8=72÷7=31÷7=30÷8=25÷6=30÷7=35÷7=40÷7=42÷8=4÷3=8÷3=12÷4=16÷3=13÷2=

二年级数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014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会运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填:()根小棒,每()根一堆,分成了()堆,还剩()根。 列式: 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根小棒,平均分成()堆,每堆是()根,还剩()根。 列式: 汇报结果,再列竖式,说说每个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师:前面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确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可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太繁琐了,有更方便的计算方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便捷的方法——列竖竖 算,上节课学习了竖式的写法含义,那怎么计算呢? 课件:43÷7=(……( (2)师: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写竖式,被除数写43,再写除号,然后写除数。(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

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板书) 师: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7和6的乘积42)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 6 7 4 3 4 2 1 (师强调: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时关键在于试商,灵活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试商,可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试商时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2、做一做 (1)师:我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方法,做一做第63页的第1题,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商呢?出示:26÷4=(……( 引导学生试商,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26,而且小于26。 (四七二十八,大于26不符合,四六二十四接近26又小于26,商写6。) 学生再独立思考另外一个竖式的计算,然后指名板演。 (2)出示第2题,生读题。 这是一道应用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求可以做多少根长跳绳,就是求39里面最多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所得的商就是所求的结果,余数是还剩下的米数。 小组内讨论后反馈,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是多少,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这其实是一道有余数除法算式计算的文字表述题,本质上就是求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学生完成后反馈,教师做出评价。 3、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完成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完成“练习十四”第11题。 判断对错,指明回答,并说明理由。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认识》数学教 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平均分的含义。 2、出示153=5,并说说所表示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出示10根小棒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10除以2等于5表示10里面有5个2.)

2、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如果这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10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3份,剩余1根。) (2)如果每3根一份,最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 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2根或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3)如果把这10根小棒,每份4根、5根或6根,可以怎样分? 3、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那几种? 4、交流: (1)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独立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2)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问:按要求怎样列式(板书:103), 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10和3分别表示什么? 最后可以分给几人?也就说明10里面最多有几个3?有没有全部分完?还剩多少?(板书:1(根))

最新二年级下学期有余数的除法练习题 竖式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一)姓名时间分分数家长签字 22÷3=14÷3=7÷2=9÷2=19÷3=20÷3=20÷3=29÷5=37÷5=36÷5=14÷4=18÷4=12÷5=16÷5=9÷5=10÷3=12÷5=14÷3=16÷3=3÷2=20÷6=24÷7=28÷6=32÷6=15÷6=32÷9=4÷3=6÷4=8÷3=14÷3=22÷3=22÷3=22÷5=32÷5=32÷5=4÷3=8÷3=12÷5=16÷3=9÷2=10÷6=12÷7=14÷8=16÷8=13÷3=21÷4=22÷4=25÷4=34÷4=17÷5=16÷3=27÷2=36÷5=45÷7=36÷7= 17÷5=10÷7=12÷7= 12÷7= 18÷7= 22÷7=34÷7=6÷4=8÷5=54÷7=15÷6=18÷4=21÷8=24÷9=12÷8=56÷9= 12÷5=18÷5= 24÷5=49÷5= 26÷6=12÷5=17÷5=26÷5=35÷6=35÷6=42÷5=49÷5=56÷5=10÷7=9÷5=18÷5=27÷5=36÷5=14÷5=30÷7=36÷7=42÷5=48÷7=20÷7=7÷5=14÷5=21÷5=28÷5=28÷5=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口算练习(二)姓名时间分分数家长签字 40÷6=48÷9=56÷6=64÷9=5÷2= 45÷8=54÷8=63÷8=32÷9=15÷4=8÷3=16÷3=24÷5=32÷5=9÷5= 7÷2=14÷5=21÷6=28÷5=27÷5=54÷7=63÷8=72÷7=31÷7=30÷8=25÷6=30÷7=35÷7=40÷7=42÷8=4÷3=8÷3=12÷4=16÷3=13÷2=45÷7=54÷8=63÷8=22÷5=9÷2= 8÷5=16÷5=24÷5=32÷5=40÷7=18÷5=27÷5=36÷8=45÷6=56÷7=12÷5= 12÷7= 5÷2= 54÷8= 48÷9= 7÷5= 36÷5= 6÷5= 21÷5= 42÷8= 21÷5= 42÷5= 54÷7= 16÷5= 42÷9= 8÷7= 20÷7= 12÷7= 36÷7= 16÷7= 48÷7= 12÷7= 14÷6= 48÷7= 10÷7= 45÷7= 4÷3= 42÷5= 8÷3= 42÷5= 45÷7= 63÷8= 30÷8= 36÷8= 12÷5= 54÷8= 45÷6= 49÷8= 8÷3= 3÷2= 42÷7= 6÷5= 18÷5= 36÷5= 54÷7= 40÷7= 24÷5= 14÷5= 14÷6= 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