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路分析(标准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 (2)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1.1 电路基本概念1.什么是电路?2.什么是电流?3.什么是电压?4.什么是电阻?5.什么是电导?1.2 电路定律1.请简述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请简述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请简述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二章电路分析方法2.1 参考方向和参考极性1.请简述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中的作用。
2.请说明电流方向和电压极性的确定方法。
2.2 串联与并联电路1.什么是串联电路?2.什么是并联电路?3.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有哪些?2.3 电压分流和电流合并定律1.请简述电压分流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请简述电流合并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4 电阻网络简化1.什么是电阻网络简化?2.列举电阻网络简化的方法。
第三章基本电路3.1 电压源与电流源1.请简述理想电压源的特性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2.请简述理想电流源的特性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3.2 集总元件与非集总元件1.什么是集总元件?2.什么是非集总元件?3.请举例说明集总元件和非集总元件的特点。
3.3 电阻的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1.请简述电阻的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3.4 等效电路和戴维南定理1.什么是等效电路?2.请简述戴维南定理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四章变流电路4.1 正弦波电压和正弦波电流1.什么是正弦波电压?2.什么是正弦波电流?3.请简述正弦波电压和正弦波电流的特点。
4.2 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和电容1.请简述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特性及其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4.3 相量法和复数法分析交流电路1.请简述相量法分析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
2.请简述复数法分析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
4.4 等效电路和史密斯图分析交流电路1.什么是等效电路?2.请简述史密斯图分析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
第五章电流电压分析基础5.1 直流稳态分析1.什么是直流稳态?2.请简述直流稳态分析的基本步骤。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练习题及答案第2章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习题答案2-1 在8个灯泡串联的电路中,除4号灯不亮外其它7个灯都亮。
当把4号灯从灯座上取下后,剩下7个灯仍亮,问电路中有何故障?为什么?解:4号灯灯座短路。
如开路则所有灯泡都不亮。
2-2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能否串联使用,那并联呢? 解:不能串联使用,因其电阻值不同,串联后分压不同,导致白炽灯无法正常工作。
在给定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的前提下,可以并联使用。
2-3 如图2-34所示,R 1=1Ω,R 2=5Ω,U =6V ,试求总电流强度I 以及电阻R 1、R 2上的电压。
图2-34 习题2-3图解:A 151621=++=R R U I=,V 551= V 111=2211=⨯==⨯=IR U IR U2-4 如图2-35所示,R 1=3Ω,R 2=6Ω,U =6V ,试求总电流I ;以及电阻R 1,R 2上的电流。
图2-35 习题2-4图解:总电阻为:Ω263632121=+⨯+=R R R R R=A 326=∴=R U I=由分流公式得:A 13633A 2363621122121=⨯++=⨯++I=R R R =I I=R R R =I2-5 电路如图2-36(a)~(f)所示,求各电路中a 、b 间的等效电阻R ab 。
(a) (b) (c)(d) (e) (f)2-36 习题2-5图解:(a) Ω4.3)6//4()2//2(ab =+=R(b) Ω2)33//()66//4ab =++(=R (c)Ω2)]6//3()6//3//[(13ab =++)(=R(d) Ω2)6//1)6//3(ab =+)(=R (e) Ω7)10//10(}6//6//]2)8//8{[(ab =++=R (f) Ω6}6//]64)4//4{[()4//4(ab =+++=R2-6 求图2-37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
图2-37 习题2-6电路图解:图2-37等效变换可得:由上图可得;Ω8)816//)]}99//(6[5.7{=+++(总=RA 5.1812==总I 则根据并联电路分流作用可得:A 5.05.1)816()]99//(6[5.7)]99//(6[5.7=1=⨯++++++I则A 15.05.1=13=-=-I I I 总 I 3再次分流可得:A 75.0169999=4=⨯+++IA 25.016996=2=⨯++I所以I =0.75A ,U = U +-U - =9×I 2-8×I 1 = 9×0.25-8×0. 5=-1.75V2-7 电路如图2-38(a)~(g)所示,请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进行化简。
回路分析法

列写的方程
( n 1)
说明
任意选择参考点:其它结点与参考点的电压差即 是结点电压(位),方向为从独立结点指向参考结点。
uA
uB
iS3
2. 方程的列写
(1) 选定参考结点, iS1 标 明 其 余 n-1 个 独 立结点的电压
1 i1 R1
i2 R 2 2 R4
i3 R3 i4 R5 + uS _
_ U1
列回路电流方程
iS +
R1 1 3 U2
选网孔为独立回路
( R1 R3 )i1 R3 i3 U 2 R2 i2 U 2 U 3
R3 i1 ( R3 R4 R5 )i 3
R2
R3
_ 2 gU1
_
R4 R5 4 _
+ + U1
U3
R5 i4 0
R5 i3 R5 i4 U 3 U1
上式简记为: 标准形式的结点 电压方程
G11un1+G12un2 +G13un3 = iSn1 G21un1+G22un2 +G23un3 = iSn2 G31un1+G32un2 +G33un3 = iSn3
其 G11=G1+G2 中 G22=G2+G3+G4
G33=G3+G5 G12= G21 =-G2
uS2
观察可以看出如下规律:
R11=R1+R2 R22=R2+R3 回路1的自电阻。等于回路1中所有电阻之和。 回路2的自电阻。等于回路2中所有电阻之和。 自电阻总为正。 R12= R21= –R2 回路1、回路2之间的互电阻。
当两个回路电流流过相关支路方向相同时,互电阻取 正号;否则为负号。 ul1= uS1-uS2 ul2= uS2 回路1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 回路2中所有电压源电压的代数和。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练习题049解答(续1):
由已知条件得: 所以Is1、Is2共同作用时: 每个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练习题050:
图示电路中各电阻均为1 。 (1)若使I0=1A,求Us的值。 (2)若Us=72v,求各支路电流。
(1)由KCL、KVL及欧姆定律从右向左递推依次求得各 电流:
练习题050(解答):
在图(b)中,U’s1=1V,与已知条件相同,故U‘=(4/ 3)V;在图(c)中,U’‘s1=0.2V,只含一个独立电源,列 回路电流法方程:
解得:
所以:
练习题048:
图(a)所示电路中,N为线性含源电阻网络,R=100 已知当Is=0时,I=1.2mA;Is=10mA时,I=1.4mA, 22’的输出电阻为Ro=50 。 (1)求当Is=15mA时,I为多少? (2)在Is=15mA时,将R改为200 ,再求电流I。
练习题039:
用节点法求图示电路电流I1、I2、I4。
练习题039解答:
补充: 解得:
练习题040:
求出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
练习题040解答:
为简便,在下列方程中省去单位 。 节点①: 节点②:
联立解得:
练习题041:
已知图示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
试按图中标明的回路列出回路电流方程。
练习题041解答(1):
练习题003: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1=2V,u2=4V,u3=6V,u4 =8V。 (1)求以⑤为参考点的各节点电压。 (2)求以④为参考点的各节点电压。 (3)利用闭合回路上的KVL求未知支路电压。 (4)由节点电压求未知支路电压。
练习题003解答:
(1)un1=u1=2V;un2=-u2+u1=-2V;un3=u3+un2=-8V;un4=-u4+un3=-16V;un5=0; (2)u54=-un4=16V;u‘n1=un1+u54=18V; u’n2=un2+u54=14V;u‘n3=un3+u54=8V;u’n4=0; u‘n5=un5+u54=16V; (3)回路①③②①:u5=-u3-u2=-10V; 回路③①⑤③:u6=u5+u1=-8V; 回路②③④②:u7=u3+u4=14V; 回路④③⑤④:u8=-u4+u6=-16V; (4)u5=un3-un1=u’n3-u‘n1=-10V;u6=un3un5=u’n3-u‘n5=-8V;u7=un2-un4=u’n2-u‘n4=14V; u8=un4-un5=u’n4-u‘n5=-16V;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练习题及答案第2章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习题答案2-1 在8个灯泡串联的电路中,除4号灯不亮外其它7个灯都亮。
当把4号灯从灯座上取下后,剩下7个灯仍亮,问电路中有何故障?为什么?解:4号灯灯座短路。
如开路则所有灯泡都不亮。
2-2 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不等的两个白炽灯能否串联使用,那并联呢? 解:不能串联使用,因其电阻值不同,串联后分压不同,导致白炽灯无法正常工作。
在给定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的前提下,可以并联使用。
2-3 如图2-34所示,R 1=1Ω,R 2=5Ω,U =6V ,试求总电流强度I 以及电阻R 1、R 2上的电压。
图2-34 习题2-3图解:A 151621=++=R R U I=,V 551= V 111=2211=⨯==⨯=IR U IR U2-4 如图2-35所示,R 1=3Ω,R 2=6Ω,U =6V ,试求总电流I ;以及电阻R 1,R 2上的电流。
图2-35 习题2-4图解:总电阻为:Ω263632121=+⨯+=R R R R R=A 326=∴=R U I=由分流公式得:A 13633A 2363621122121=⨯++=⨯++I=R R R =I I=R R R =I2-5 电路如图2-36(a)~(f)所示,求各电路中a 、b 间的等效电阻R ab 。
(a) (b) (c)(d) (e) (f)2-36 习题2-5图解:(a) Ω4.3)6//4()2//2(ab =+=R(b) Ω2)33//()66//4ab =++(=R (c)Ω2)]6//3()6//3//[(13ab =++)(=R(d) Ω2)6//1)6//3(ab =+)(=R (e) Ω7)10//10(}6//6//]2)8//8{[(ab =++=R (f) Ω6}6//]64)4//4{[()4//4(ab =+++=R2-6 求图2-37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
图2-37 习题2-6电路图解:图2-37等效变换可得:由上图可得;Ω8)816//)]}99//(6[5.7{=+++(总=RA 5.1812==总I 则根据并联电路分流作用可得:A 5.05.1)816()]99//(6[5.7)]99//(6[5.7=1=⨯++++++I则A 15.05.1=13=-=-I I I 总 I 3再次分流可得:A 75.0169999=4=⨯+++IA 25.016996=2=⨯++I所以I =0.75A ,U = U +-U - =9×I 2-8×I 1 = 9×0.25-8×0. 5=-1.75V2-7 电路如图2-38(a)~(g)所示,请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进行化简。
电路分析基础章后习题答案及解析(第四版)

第1章习题解析一.填空题: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组成。
2.电力系统中,电路的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
3. 电阻元件只具有单一耗能的电特性,电感元件只具有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电特性,电容元件只具有建立电场储存电能的电特性,它们都是理想电路元件。
4. 电路理论中,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图称为与其相对应的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5. 电位的高低正负与参考点有关,是相对的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其大小仅取决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与参考点无关,是绝对的量6.串联电阻越多,串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大,并联电阻越多,并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小。
7.反映元件本身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的是欧姆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结点上各电流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CL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VL定律。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9.电桥的平衡条件是: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10.在没有独立源作用的电路中,受控源是无源元件;在受独立源产生的电量控制下,受控源是有源元件。
二.判断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电力系统的特点是高电压、大电流,电子技术电路的特点是低电压,小电流。
(错)2.理想电阻、理想电感和理想电容是电阻器、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理想化和近似。
(对)3. 当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能视为零时,可按理想电压源处理。
(对)4.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电量,因此它们都是矢量。
(错)5.压源模型处于开路状态时,其开路电压数值与它内部理想电压源的数值相等。
(对)6.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其消耗的电功也一定比电功率小的用电器多。
(错)7.两个电路等效,说明它们对其内部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错)8.对电路中的任意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必定相同。
(对)9.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仅适用于闭合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
(错)10.当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时,则该电桥电路的桥支路上电流必为零。
线路保护失灵启动回路分析(图)

开入电源为+24V 由断路器保护装置来例如许继WDLK-860
由第二套保护装置来例如南瑞RCS-900
由线路保护操作箱来例如南瑞CZX-12C
断路器失灵启动逻辑框图
保护框图中符号说明:
DI:相电流突变量启动元件。
IO4:零序电流辅助启动元件
TA、TB、TC:A相、B相、C相跳闸信号
TABC:三相跳闸信号
IA、IB、IC:A相、B相、C相电流元件
SLA、SLB、SLC:A相、B相、C相失灵启动
SLABC:三相失灵启动
分相失灵启动:启动元件动作后,如果收到单相跳闸信号,且该相电流元件动作,则启动该相失灵。
三相失灵启动:启动元件动作后,如果收到三相跳闸信号,且任一相电流元件动作,启动三相失灵;分相失灵启动后,驱动三相失灵启动。
方式2
注意点:母联开关的失灵没有单相跳闸启动失灵的回路,其启动失灵的回路逻辑如下:总启动失灵压板经单相失灵启动电流与三相失灵启动电流的并接,然后再串接操作箱的1TJR、2TJR 开入至母差保护盘的失灵保护回路。
电路分析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习题及答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21、用网孔分析法求图1电路的网孔电流,图中r=1Ω。
2、图2所示电路中的运放工作于线性区,试用叠加定理求输出电压U O 。
4V+_+_Ω0.2mA图1 图23、电路如图3所示。
已知U=,I=,求该单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20V+20V(a ) (b)图34、如图4所示二端网络N 中只含有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其端钮电压u 及电流i 的波形如图中所示。
(1)试确定R 和L 是如何联接的 (2)求R 、L 值。
5、电路如图5所示,开关断开已经很久, t=0时开关转换,试求0 t 的电流)(t i 。
3+_图5 图66、图6所示电路,已知电压表的读数为V 1=3V ,V 2=4V 。
求电压表V 3的读数并做出相量图。
7、图7(a )所示电路中电流1i 和2i 的波形如图7(b )所示。
试绘出1u 和2u 的波形。
11(a )(b )图78、图8是电感线圈和电容器并联的电路模型。
已知R=1Ω,L=,C=μF,求电路的谐振角频率和谐振时的阻抗。
11'22'C图8 图99、图9所示N 为纯电阻对称电路(电阻参数R 11=R 22,R 12=R 21)。
当2-2’端开路时,1-1’端的输入电阻R 1=9Ω。
当1-1’端接入电压源U S 时,2-2’端接入负载R L 时,U 22’=4V ,且此时R L 获得最大功率为2W 。
求当U S =11V ,R L =3Ω时电压源输出的功率。
41、用结点分析法求图1电路的结点电压,图中r=1Ω。
2、求图2所示单口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路和电阻R L 可获得的最大功率。
r=2Ω2ΩI4L图1 图23、图3所示电路中的运放工作于线性区,试用叠加定理求输出电压U O 。
4、电路如图4所示,开关断开已经很久,t=0时开关转换,试求0≥t 时的电容电压)(t u C0.2mAΩ图3 图45、图5所示电路,已知电流表的读数为A 1=1A ,A 2=2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路分析1、下图所示液压系统是采用蓄能器实现快速运动的回路,试回答下列问题:(1)液控顺序阀3何时开启,何时关闭?(2)单向阀2的作用是什么?(3)分析活塞向右运动时的进油路线和回油路线。
答:(1)当蓄能器内的油压达到液控顺序阀3的调定压力时,阀3被打开,使液压泵卸荷。
当蓄能器内的油压低于液控顺序阀3的调定压力时,阀3关闭。
(2)单向阀2的作用是防止液压泵卸荷时蓄能器内的油液向液压泵倒流。
(3)活塞向右运动时:进油路线为:液压泵1 →单向阀2 →换向阀5左位→油缸无杆腔。
蓄能器→换向阀5左位→油缸无杆腔。
回油路线为:油缸有杆腔→换向阀5左位→油箱。
2、在图示回路中,如pY1=2MPa,pY2=4MPa,卸荷时的各种压力损失均可忽略不计,试列表表示A、B两点处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值。
(单位:MPa)解:1DT(+) 2DT(+) 1DT(+)2DT(-)1DT(-)2DT(+)1DT(-)2DT(-)A 4 0 4 0B 6 2 4 03、如图所示的液压回路,试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通电“+”,失电“-”)。
解:1DT 2DT 3DT快进-++工进++-快退--+停止---4、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两液压缸有效面积为A1=A2=100×10−4m2,缸Ⅰ的负载F1=3.5×104N,缸Ⅱ的的负载F2=1×104N,溢流阀、顺序阀和减压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4.0MPa,3.0MPa和2.0MPa。
试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A、B、C点的压力值。
(1)液压泵启动后,两换向阀处于中位。
(2)1YA通电,液压缸Ⅰ活塞移动时及活塞运动到终点时。
(3)1YA断电,2Y A通电,液压缸Ⅱ活塞移动时及活塞杆碰到死挡铁时。
解:p1=F1/A=3.5×104/(100×10-4)= 3.5MPap2=F2/A=1×104/(100×10−4)=1MPa(1)4.0MPa、4.0MPa、2.0MPa(2)活塞运动时:3.5MPa、3.5MPa、2.0MPa;终点时:4.0MPa、4.0MPa、2.0MPa(3)活塞运动时:1Mpa、0MPa、1MPa;碰到挡铁时:4.0MPa、4.0MPa、2.0MPa5、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可以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要求。
(1)说出图中标有序号的液压元件的名称。
(2)填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答:(1)1-变量泵,2-调速阀,3-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4-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5-单杆液压缸。
(2)动作电磁铁1Y A 2YA 3YA快进-++工进++-快退--+停止---6、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可以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要求(1)说出图中标有序号的液压元件的名称。
(2)写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解:(1)1-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调速阀,3-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2)动作电磁铁1Y A 2Y A 3Y A快进+--工进+-+快退-++停止---7、图示回路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5.0MPa、减压阀的调整压力为2.5MPa。
试分析下列三种情况下A、B、C点的压力值。
(1)当泵压力等于溢流阀的调定压力时,夹紧缸使工件夹紧后。
(2)当泵的压力由于工作缸快进、压力降到1.5MPa时。
(3)夹紧缸在夹紧工件前作空载运动时。
解:(1)2.5MPa、5MPa、2.5MPa(2)1.5MPa、1.5MPa、2.5MPa(3)0、0、08、图示回路,若阀PY的调定压力为4Mpa,阀PJ的调定压力为2Mpa,回答下列问题:(1)阀PY 是()阀,阀P J是()阀;(2)当液压缸运动时(无负载),A点的压力值为()、B点的压力值为();(3)当液压缸运动至终点碰到档块时,A点的压力值为()、B点的压力值为()。
解:(1)溢流阀、减压阀;(2)活塞运动期时P A=0,P B=0;(3)工件夹紧后,负载趋近于无穷大:P A=4MPa,P B=2MPa。
9、如图所示系统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
(1)指出液压元件1~4的名称。
(2)试列出电磁铁动作表(通电“+”,失电“-”)。
解:动作1Y A 2Y A 3Y A 4Y A快进+ -+ -工进+---快退-+ --停止---+10、如图所示的液压回路,要求先夹紧,后进给。
进给缸需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这四个工作循环,而后夹紧缸松开。
(1)指出标出数字序号的液压元件名称。
(2)指出液压元件6的中位机能。
(3)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通电“+”,失电“-”)答:(1)1-减压阀;2-单向阀;3-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4-压力继电器;5-液压缸;6-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2)O型。
(3)1DT 2DT 3DT 4DT夹紧----快进-+-+工进-+--快退--++松开+---11、图示系统中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为P A=3MPa,P B=1.4MPa,P C=2MPa。
试求系统的外负载趋于无限大时,泵的输出压力为多少?答:P A=3MPa12、如图所示系统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
(1)指出标出数字序号的液压元件的名称。
(2)试列出电磁铁动作表(通电“+”,失电“-”)。
答:(1)1-变量泵;2-调速阀;3-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4-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5-液压缸。
(2)1Y A 2YA 3Y A快进-++工进++-快退--+停止---13、下图所示减压回路中,若溢流阀的调整压力分别为4MPa,减压阀的调定压力为1.5MPa,试分析:(假设:至系统的主油路截止,活塞运动时夹紧缸的压力为0.5 MPa)(1)活塞在运动时,A、B两处的压力分别是多少?(2)活塞夹紧工件,其运动停止时,A、B两处的压力又分别是多少?答:(1)p A= p B= 0.5MPa(2)p A=4MPa,p B=1.5MPa14、下图所示的液压回路,要求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的工作循环,试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通电“+”,失电“-”)答:1Y A 2Y A 3Y A 4Y A快进+ -+ +工进---+快退-+ +(-) +停止----15、如图所示液压系统,按动作循环表规定的动作顺序进行系统分析,填写完成该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表。
(注:电气元件通电为“+”,断电为“—”;压力继电器、顺序阀、节流阀和顺序阀工作为“+”,非工作为“—”。
)答:要完成达到各动作要求,各电器元气件的工作状态如下表。
16、如图所示液压系统,按动作循环表规定的动作顺序进行系统分析,填写完成该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表。
(注:电气元件通电为“+”,断电为“—”。
)说明:(1)Ⅰ、Ⅱ各自相互独立,互不约束。
(2)3YA、4YA有一个通电时,1YA便通电。
答:要完成达到各动作要求,各电器元气件的工作状态如下表。
17、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按电气元件的动作顺序和工作状态,试分析说明液压缸各动作的运动工作状态。
(注:电气元件通电为“+”,断电为“—”。
)动作名称电气元件1YA 2YA 3Y A1 + —+2 + ——3 —+ —4 ———答:依据表中各动作电器元气件的工作状态,可判定液压缸的运动状态如下:1——缸体快进,2——缸体工进,3——缸体快退,4——缸体停止。
18、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按电气元件的工作顺序和工作状态,试分析说明液压缸各动作的运动和工作状态。
(注:电气元件通电为“+”,断电为“—”。
)动作名称电气元件状态答:依据表中各动作电器元气件的工作状态,可判定液压缸的运动状态如下:1——缸体快进。
2——缸体第一种速度工进。
3——缸体第二种速度工进。
4——缸体快退。
5——缸体复原位停止。
19、如图所示液压系统,按动作循环表规定的动作顺序进行系统分析,填写完成该液压系统的工作循环表。
(注:电气元件通电为“+”,断电为“—”;顺序阀和节流阀工作为“+”,非工作为“—”。
)答:20、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液压系统,按电气元件的工作顺序和工作状态,试分析说明液压缸各动作的运动和工作状态。
(注:电气元件通电为“+”,断电为“—”)答:1——活塞快进。
2——第一种速度工进。
3——停留。
4——第二种速度工进。
5——停留。
6——快退。
7——停止。
21、如图所示液压系统,完成如下动作循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
试写出动作循环表,并评述系统的特点。
解:电磁铁动作循环表1Y A 2Y A 3YA 4YA快进+———工进+—+—快退—+——停止、卸荷———+特点:先导型溢流阀卸荷回路卸荷压力小冲击小,回油节流调速回路速度平稳性好,发热、泄漏节流调速影响小,用电磁换向阀易实现自动控制。
22、如图所示系统能实现”快进→ 1工进→ 2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
试画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并分析系统的特点?解:电磁铁动作循环表1YA 2Y A 3YA 4Y A快进+—++1工进+——+2快退+———快退—+++停止————23、如图所示液压系统可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工作循环,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元件2、3、4、7、8的名称及在系统中的作用?(2)列出电磁铁动作顺序表(通电“+”,断电“-”)?(3)分析系统由哪些液压基本回路组成?(4)写出快进时的油流路线?解:(1)2——35DY,使执行元件换向3——22C,快慢速换接4——调速阀,调节工作进给速度7——溢流阀,背压阀8——外控内泄顺序阀做卸荷阀(2)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工况1YA 2Y A 行程阀快进+——工进+—+快退—++(—)原位停止———(3)三位五通电电液换向阀的换向回路、进口调速阀节流调速回路单向行程调速阀的快、慢、快换速回路、差动连接快速回路、双泵供油快速回路24、如图所示,当负载无穷大时,填写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解:12MPa,9 MPa,7 MPa,4 MPa25、如图所示为专用铣床液压系统,要求机床工作台一次可安装两支工件,并能同时加工。
工件的上料、卸料由手工完成,工件的夹紧及工作台由液压系统完成。
机床的加工循环为“手工上料--工件自动夹紧--工作台快进--铣削进给--工作台快退--夹具松开--手工卸料。
分析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动作电磁铁手工上料自动夹紧快进铣削进给快退夹具松开手工卸料1YA2YA3YA4YA压力继电器(2)系统由那些基本回路组成;(3)哪些工况由双泵供油,哪些工况由单泵供油。
解:(1)电磁铁动作顺序表动作电磁铁手工上料自动夹紧快进铣削进给快退夹具松开手工卸料1YA ++++———2YA ————++—3YA ——+————4YA —++++——压力继电器————+——(2)基本回路:快速回路、速度换接回路、调压回路、减压回路、同步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