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走近细胞》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走进细胞》(含答案)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走进细胞》(含答案)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走进细胞》(含答案)高中生物专题练:《走进细胞》(含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生命系统中,属于群落层次的是()A.一片草原B.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生物C.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D.一片草原上的所有动物2.生命系统中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A.是直接联系的B.是没有联系的C.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密切联系的,各层次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功能3.所有原核细胞内都具有()A.内质网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细胞膜D.细胞膜和叶绿体4.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

这些细胞约莫有200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

但是都有根本类似的布局,这说明()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D.人体细胞的根本布局与草履虫相同5.细胞多样性的缘故原由中不包括()A.由于细胞的分化,使一个个体具有多种细胞B.由于生物的进化,不同物种的体细胞产生差异C.人体内的多种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动植物体内细胞的差异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6.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是()A.细胞数目增加,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7.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种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A.蛋白质B.糖类C.脂类D.光合作用色素8.下列生物的细胞中,不具有核膜的是()A.鱼和鲸B.玉米和棉花C.细菌、蓝藻和支原体D.蘑菇、木耳和酵母菌9.选择水绵作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材料,其原因与下列哪项无关()A.制片简单B.叶绿体分明C.植物体细小,细胞堆叠少D.细胞内含有色素,使观察到的细胞清晰10.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二者差异的主要布局是()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核膜11.下列哪项不能鉴别一个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还是高等动物细胞()A.是不是有细胞壁B.是不是有大液泡C.是不是有细胞膜D.是不是有叶绿体12.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揭露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布局的统一性B.建立者主要是XXX和XXXC.它揭露了动植物细胞的多样性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批改和开展而建立的13.我国XXX院士XXX一生都在从事生物大分子研讨,他率领生物科学事情者在1965年野生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该生物大分子是()A.尿素B.结晶牛胰岛素C.核酸D.血红蛋白14.膝跳反射活动的完成说明多细胞生物完成庞大生命活动依赖于()A.单个细胞活动B.各系统配合C.神经细胞独立活动D.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配合15.在使用显微镜的进程中,调光和观察时操纵者的两眼应()A.左眼注视目镜,右眼闭着B.右眼注视目镜,左眼闭着C.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着D.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着16.从细胞是最根本的生命系统来阐发,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资和能量的交换基础,生物开展发育的基础,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依次是()①细胞代谢②细胞增殖、分化③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改变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②③17.最早发现细胞并为细胞命名的科学家是()A.XXXB.XXXC.XXX.XXX18.在低倍镜下能观察到的清晰目标,在转换高倍镜后却看不到了,其原因最不可能是()A.观察目标在视野之外B.整个视野变暗C.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D.被异物污染19.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A.酵母菌B.甲型H1N1病毒C.蓝藻D.大肠杆菌20.下列不克不及看做生命系统布局层次的是()A.人的身体B.细菌和真菌C.手足口病毒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细胞是一个相对自力的单位C.1665年,英国科学家XXX发现了细胞D.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两位德国科学家XXX和XXX2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黄瓜B.心肌细胞C.变形虫D.卵细胞D.水池23.细胞虽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具有()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B.细胞膜、细胞质、储存核酸的场所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24.下列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每一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全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25.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再转至高倍镜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D.高倍镜减少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A.无机物B.有机物C.先前存在的细胞D.培养皿中的培养液27.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测试卷 高一年级 人教版(新教材)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测试卷  高一年级 人教版(新教材)

第一章《走近细胞》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5小题)1.下列关于蓝细菌与酵母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蓝细菌和酵母菌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B.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蓝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蓝细菌细胞中无叶绿体但是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则不能D.蓝细菌与酵母菌都有染色体2.新型冠状病毒、蓝细菌、酵母菌的结构及功能有很大区别,但是它们()A.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B.都没有核膜和染色体C.都有细胞壁,只是细胞壁的成分各不相同D.都是营腐生成或寄生的异养生物3.下列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每个结构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结构层次是细胞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生态系统由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构成,因此生态系统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单细胞生物没有器官、系统等结构层次,而高等动植物具有所有结构层次4.如下表所示,a、b、c、d最有可能是()A.病毒、植物、动物、细菌B.动物、植物、细菌、病毒C.细菌、动物、植物、病毒D.植物、动物、细菌、病毒5.如图是低倍镜下的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长度测量的局部视野。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先换高倍镜,再将待测的保卫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换高倍镜后,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图像清晰度C.图中的显微测微尺为物镜测微尺D.图中所测保卫细胞实际长度约为4.0 μm6.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一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C.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施旺7.下列对生命系统的认识正确的是()A.生物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有的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能完整地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最小生命系统是细胞8.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见视野中有甲、乙、丙三异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走近细胞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一走近细胞测试题

高一生物测试题补充:显微镜的结构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1.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和其他生物一样,也具有细胞结构B.一种病毒一般可以同时感染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C.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D.在人工配置的培养基上就能培养病毒2.在亲代与子代之间充当人类遗传物质传递“桥梁”的细胞是A.受精卵 B.卵细胞和精子 C.精子 D.胚胎3.人的生长发育是建立在A.细胞的增殖 B.细胞的分化 C.AB均需要 D.AB均不需要4.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某一结构层次A.神经元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C.一只小猫 D.生物圈5“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6 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各种元素B 各种化合物C器官 D 细胞7.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A.调节细准焦螺旋B.调节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光圈8.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9.衣藻和颤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A.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B.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不同C.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D.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10.下列有关使用显微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先用低倍镜再换用高倍镜的原因是低倍镜观察视野大,易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B.在从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将变暗,如因太暗而影响观察时应开大光圈,反光镜由平面换成凹面C.在低倍镜下观察一个植物细胞时,在视野的右上方有一结构因太小看不清,此时应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即可D.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时,用低倍镜观察的效果比用高倍镜观察要好,原因是洋葱鳞片的外表皮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观察放大倍数适中11.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1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大肠杆菌的主要区别是A、无细胞壁B、无核膜C、无RNAD、无细胞结构1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测试卷+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测试卷+解析

第一章(走近细胞)测试卷A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40 分)1、蓝藻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前者 ( )A.无核膜 B.无细胞壁 C.无细胞膜 D.无DNA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魏尔肖的著名论断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3、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4、下列有关物品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蔬菜保鲜效果较好的条件是0℃以上低温及低氧B.用自来水洗净的鸡肉置一包装袋中并抽成真空,不冷冻也可保持数年不变质C.种子入库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目的是降低含水量,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和避免种子发芽霉变D.天然织物保存特别需要防潮,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蛋白质,一旦受潮,衣物上就会有霉菌等微生物寄生5、如下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

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A.1、3、5 B.2、4、6 C.2、3、5 D.2、4、56、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B.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7、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命是由细胞构成。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都相同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8、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A.膝跳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C.转录和翻译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菠菜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9、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试题及答案走近细胞,感悟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探索细胞的奥秘。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生物走近细胞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走近细胞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

2003年,我们亲历了与它斗争的过程。

下列有关SARS病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SARS病毒只有依赖细胞才能生活B.SARS病毒能在空气中代谢、增殖,并不依赖于细胞生活C.SARS病毒主要通过侵入并破坏肺部细胞使人致病D.SARS病毒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2.下列有关细胞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单位B.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C.精子不具有细胞的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的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3.若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问视野最暗的是( )4.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视野内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①目镜10×②物镜10×③目镜16×④物镜40×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与乌龟的心脏所属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相同的是( )A.人的血液B.人的肌肉C.人的肝脏D.人的呼吸系统6.在某池塘中,鱼、虾与龟、鳖等生物生活在一起。

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7.植物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 )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细胞→组织→器官D.细胞→器官→系统8.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9.小麦细胞具有而蓝藻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B.核膜C.细胞膜D.细胞质10.下列各项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和变形虫B.烟草花叶病毒和噬菌体C.真菌和草履虫D.蓝藻和乳酸菌11.原核细胞中,核区内的核物质主要是指( )A.DNAB.RNAC.蛋白质D.蛋白质和核酸1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64分)13.艾滋病(AIDS)是由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人类的_____细胞引起的;脊髓灰质炎是由于人体_____细胞受损而引起的。

高中生物-走进细胞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走进细胞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走近细胞一、选择题1。

人的手突然被针刺了一下,人体会()A。

先感到疼痛,再缩手B。

先缩手,后感到疼痛C. 疼痛和缩手同时发生D。

只缩手,不会感到疼痛2。

人感染艾滋病后,被艾滋病病毒逐步破坏的人体功能是()A. 神经调节功能B. 血液循环功能C。

内分泌功能D。

免疫功能3. 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A. 与病毒携带者握手B。

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C。

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D。

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4.艾滋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A. 血液和精液B。

握手和拥抱C. 衣物和卧具D。

空气和食物5。

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共同组成()A。

器官 B. 组织C。

系统D。

人体6.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就叫做()A. 生态平衡B。

生态系统C. 食物链D. 食物网7。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A. 一个湖泊B。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植物C.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动物D。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鱼8.细胞学说揭示了(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9. 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养料来源于( )A. 母体B。

胎盘C。

精子内的物质D。

卵细胞内的卵黄10. 人的卵细胞和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是发生在( )A. 阴道B。

子宫C. 输卵管D. 卵巢11。

脑中有很多神经组织,心脏中的肌肉主要为心肌,这一事实说明了( )A。

器官都是由一种以上基本组织构成 B. 器官都是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C。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D. 器官的结构与其功能相互影响12. 由细胞形成组织必须经过( )A。

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C。

细胞进化D。

细胞生长13. 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A.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衣藻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水生植物C.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D。

高二生物《走进细胞》练习题

高二生物《走进细胞》练习题

高二生物《走进细胞》练习题一、选择题1.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在丙肝病毒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丙肝病毒所含核酸为单链RN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丙肝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B.丙肝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C.病毒在宿主细胞可以增殖,说明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系统D.高温可破坏病原体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餐具煮沸处理可杀死病原体2.我国的“国宝”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海拔2400~3500的高山竹林中,喜食竹子尤喜嫩茎、竹笋,偶尔食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体内各种细胞的密切合作B.大熊猫的成熟红细胞和发菜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成形的细胞核C.竹茎、竹笋都属于植物的器官,竹子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D.竹林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3.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被污染后,滋生了许多杂菌,它们共同构成种群B.绿藻、变形虫、酵母菌、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多个细胞就可以完成摄食、运动、分裂、应激性等多种生命活动C.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D.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容要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③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学说的建立者④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⑤列文虎克发现并命名了细胞⑥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研究由细胞水平进入了分子水平⑦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A.②③⑤⑥B.③④⑦C.①⑤⑥⑦D.①③⑦5.对下列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①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a转换成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B.若图②是显微镜下洋葱根尖某视野的图像,则只需向左方移动装片不再需要其他操作即可观察清楚c细胞的特点C.若图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质流动,发现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则实际上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D.若图④是在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检测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个6.甲、乙、丙、丁四种生物:甲无核糖体;乙有细胞结构但不具核膜;丙具有叶绿体和中心体;丁为自养型生物,但不能利用光能。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真题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真题

全国通用2023高中生物第1章走近细胞真题单选题1、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时,某同学看到物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丙,需向左移动装片B.由乙→丙,需缩小光圈C.由丁→丙,需调节细准焦螺旋D.蚕豆叶下表皮细胞可观察到叶绿体答案:C分析:1 、显微镜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即“同向移动”。

如物像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才能使其位于视野中央。

2 、高倍镜使用的“四字诀”:(1)“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2)“移”:移动装片,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3)“转”: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

(4)“调”: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A、由于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观察时,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所以由甲→丙,需向右移动装片,A错误;B、由乙→丙,视野变亮,所以需放大光圈,B错误;C、高倍显微镜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所以由丁→丙,需调节细准焦螺旋,C正确;D、观察蚕豆叶下表皮装片时,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叶绿体,D错误。

故选C。

2、人体内有200余种细胞,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组成神经组织的细胞是()A.B.C.D.答案:A分析: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分泌等作用;结缔组织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发达,分布广泛,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支配运动的功能;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A、为神经细胞,是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主要构成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符合题意,A正确;B、为红细胞,是血细胞的一种,主要运送氧气到全身各处,构成结缔组织,具有营养的作用,不符合题意,B错误;C、为肌细胞,主要构成肌肉组织,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如心肌、平滑肌等,不符合题意,C错误;D、为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血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细胞》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小细胞奥秘多,前人艰辛探索。

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C.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同D.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龟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3.下列有关对生命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的每个层次都是“系统”,能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B.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C.“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D.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4.成人身体有数以亿计的细胞。

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5.下列选项中,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6.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A.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可能在反光镜上D.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结构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B.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C.细胞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系统D.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8.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①皮肤②血液③神经元④一株蒲公英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噬菌体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一个池塘的所有生物⑩一片草地的所有昆虫A.⑤⑥③②④⑦⑧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③②①④⑦⑩⑨⑧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不能繁殖后代B.发菜是真核生物C.蛋白质、核酸没有生命D.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非生命结构10.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B.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C.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D.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11.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12.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是相同的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D.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具有叶绿体13.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14.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D.在低倍镜观察之后,直接换上高倍物镜观察不在视野中央的目标15.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40分)16.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100倍,这里“被放大100倍”的是细小物体的()A.体积B.表面积C.物像的面积D.长度或宽度(2)在目镜为10×、物镜为8×的视野中,看到刚好穿过视野中心的一行连续排列的10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比原来少__________,看到的细胞直径比原来的大__________倍,所看到视野的亮度比原来__________。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转动______________。

使高倍物镜到位后,若视野中图像模糊不清,这时应调节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

(4)若显微镜下视野一片黑暗,调节光圈和反光镜都无用,则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_。

17.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填标号)。

(4)提取细胞膜时通常选用D图中的________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_______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型。

18.阅读以下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1999年,美国科学家文特尔领导的研究小组,对可能是自然界最小、最简单的细胞——人体生殖道支原体细胞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它仅有480个基因。

进一步实验,筛选出其中的300个对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基因。

文特尔以及其他一些科学家认为,如果能人工合成含有这300个基因的DNA分子,再用一个细胞膜把它和环境分隔开,在培养基中培养,让它能够生存、生长和繁殖,组装细胞就成功了。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生殖道支原体的细胞属于____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的基本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__组成。

(2)细胞中的480个基因位于细胞中的什么部位?________。

(3)现在已能人工合成长度为5 00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

假若将生殖道支原体细胞的基因全部都人工合成,并成功放入动物细胞内,能够生存和繁殖,继而破坏动物细胞。

那么这个细胞组合体是不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么?【参考答案】一、1.B(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无细胞结构,为一类特殊的生物;同一生物体的细胞由于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种类,行使不同的功能;单细胞生物有的是原核生物,有的是真核生物,如草履虫等。

)2.D(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而龟是多细胞生物,其单个细胞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A(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没有生命;“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一个层次,它不仅代表一定自然区域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还包括无机环境;生物个体中由功能相关的“器官”联合组成的“系统”层次,不是每种生物个体都具备的,如单细胞生物只具备细胞层次,绿色开花植物就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等。

)4.A(人体内的细胞数目多并且有不同的类型,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同时这些细胞又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5.B(题干中的乳酸菌、硝化细菌属于细菌,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菌中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

)6.B(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长度成正比,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远;显微镜成倒置反向的像,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反光镜上的污点只影响视野的明暗,不参与成像;换上高倍物镜后视周围环境情况使用相应的镜头和光圈。

)7.C(原核细胞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其种类具有多样性;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在结构上具有相同点,即都由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构成,体现了统一性;细胞学说的提出,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8.B(③②①④⑦⑨⑧,依次表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9.C(单独的化学物质没有生命;病毒可以繁殖后代;发菜属于蓝藻类,为原核生物;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可繁殖,说明它属于生命结构。

)10.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原核细胞的DNA外无蛋白质,所以原核细胞不具有染色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其DNA存在于拟核中,部分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有质粒,质粒是环状DNA。

)11.D(目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反比,物镜放大倍数与镜筒长度成正比,故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小,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大;物镜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越小;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时,应先移动装片,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正确顺序为: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12.C(各种细胞的功能不同,因此其结构也有所不同;高度分化的细胞无法进行分裂和分化;所有的细胞在结构上都极为相似,均由细胞膜、细胞质等构成;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未必具有叶绿体,如蓝藻等。

)13.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各不相同,体现了生物界的多样性。

)14.C(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核;核糖体结构微小,高倍镜下观察不到;若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则应使用反光镜调节局部亮度;换高倍镜前应先将观察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

)15.B(细胞是生命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分子、原子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细胞水平。

细胞学说是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得出的。

)二、16.(1)D(2)4/54暗(3)转换器细准焦螺旋(4)物镜未对准通光孔17.答案:(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E(2)B、C核糖体(3)细胞B、E(4)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5)光合色素自养18.(1)原核拟核(2)拟核(3)是因为它能够生长、繁殖和生存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