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生物抗菌肽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

生物抗菌肽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

2 作 用 机 制
已知抗 菌 肽 对许 多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1 0 11

可渗透到外部 , 细胞膜崩解而导致细胞死亡。②地毯 模型。与前种机制相 比,抗菌肽并不插人细胞膜 内
研 究 与 综 述
部, 同样 在 电荷 作 用 下 , 菌 肽 在 膜 的表 面 展 开 , 抗 平 行 排列 在 细 胞 膜表 面 ;在 疏水 作 用 和分 子 张 力 作用 下 改变 细胞 膜 的表 面 张 力 ,从 而 在 细胞 膜 上 出 现暂 存 在很 大 差异 。革 兰 氏阴性 菌 的细 胞 膜外 侧 面 含有
抗菌肽是在诱导 的条件下 ,动物免疫防御 系统 产生的对抗外源性病原体致病作用的防御性肽类活 性物质 , 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抗菌 肽具有抗 细菌 、 真菌 强、 抗菌 谱广 、 种类多 、 可供选 择范围广 、 靶菌株不易产生抗
24 作 用模 型 .
最 新 的研 究表 明 , 作用 机 理 主 要 有 4种 模 型 : 其
①桶板模型。首先 , 由于抗菌肽带正电荷 , 与细胞膜
负电荷相互吸引而结合在细胞膜表面 ; 然后 , 单体 的 抗菌肽分子形成多聚体 ,其疏水基 团插到磷脂双分 子层 , 以与膜表面垂直的方式排列 , 形成横跨细胞膜 的离 子通 道 , 已经 证 明 , wiii一1中 1~ 3号氨 基 f l dn o c 62 酸残基和其与脂多糖 的结合有重要关 系。离子通道
泛使用所导致的细菌抗药性 和药物残 留问题 ,已经
日益 严 重地 威 胁 着人 们 的健 康 ,寻找 新 型 的抗 生 素 是 解 决 该 问题 的 有效 途 径 。抗 菌肽 具 有 广 泛 的抗 病 原 微 生 物作 用 , 且具有 不 易 产 生耐 药性 的特点 , 非 是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研究进展摘要:抗菌肽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肽。

它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作用,甚至对癌细胞也具有杀伤作用。

本文就抗菌肽的来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关键词:抗菌肽;活性肽;作用机理;研究进展The progres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researchAbstract:Antibiotic peptides are a kind of bioactive peptides that exist in organism and biosphere widely. They possess the activities of anti-bacteria, anti-fungi,anti-virus and anti-plasmodium.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source,mechanism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research.Key words:antimicrobial peptides;bioactive peptides;mechanism;research progress抗菌肽( antibacterial peptides) 又称抗微生物肽( 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 ,是生物体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

抗菌肽是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20 -60 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在 1 -7 kD 左右,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原生生物、某些病毒和肿瘤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独特的抗菌机制可较好地解决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不断增强的抗性问题[1]。

20 世纪80 年代,由瑞典科学家Boman 研究小组用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诱导惜古比天蚕( Hyalophora cecropia) 后产生了抗菌多肽类物质,随后发现了第一个抗菌肽——天蚕素( cecropins)[2]。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XIANGCUN KEJI 2016年12期(下)43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袁慧坤袁文华刁新平(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抗菌肽是抗生素的替代选择之一,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与抗生素不同的作用机制,不易产生耐药性。

但是,天然抗菌肽的提取存在成本高、操作繁琐等缺点,因此需要加强对新型抗菌肽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天然抗菌肽的优势、分离和纯化步骤进行综述。

[关键词]抗菌肽;分离纯化;结构测定[中图分类号]TS20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36-43-2自1972-1975年从果蝇及惜古比天蚕中分离出天蚕素(Cecropin )以来,抗菌肽便受到广泛的关注。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 )又被称为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 )。

抗菌肽的来源广泛,大多数生物体的自然防御系统内均含有抗菌肽。

抗菌肽对于已经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所以抗菌肽成为具有极大研究潜力的物质。

1抗菌肽的抗菌优势抗菌肽拥有的与传统型抗生素不同的抗菌机制,使得抗菌肽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病原体活性高和靶向点多、耐药性低等优势。

抗菌肽的肽链长度相对较短,一般为15~5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其分子量小,更易于快速到达感染部位。

另外,抗菌肽可以不同功能类型联合使用或与抗生素互相联合发挥其协同效应,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抗菌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测定分离纯化是天然抗菌肽获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进一步对抗菌肽的人工合成与机理研究的基础步骤。

分离纯化的过程复杂,对于未知成分和结构复杂的抗菌肽,其难度更大。

分离纯化的关键在于既要保持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又要得到纯的单一活性的肽。

所以,在分离纯化阶段每操作一步都要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检测,只有具备抗菌活性,才有必要进行接下来的试验,从而得到理想的单一活性肽。

2.1纯化前处理在分离纯化步骤前,要注意对样品的前处理:若抗菌肽存在于体积偏大的有机体内的组织或器官,应在提取前将其按照不同组织或器官分类;若抗菌肽存在于机体偏小至难分割状态时,要使整个机体作为提取的对象。

抗菌肽和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和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菌肽和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抗生素滥用和药物耐药性的加剧,对新型抗菌剂和天然药物的研究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其中,抗菌肽和一些天然药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抗菌肽和天然药物的研究进展。

一、抗菌肽抗菌肽是一种小分子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感染等作用。

由于它具有多种天然来源,能够针对很多各种病原体,在人类抵抗病原体感染中具有广泛作用。

因此,抗菌肽被认为是治疗多种疾病的潜在替代方案。

抗菌肽作为生物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抗菌肽研究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源头的开发与挖掘目前,抗菌肽的源头已经涵盖多种微生物和动植物。

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一些非乳制品来源的新型抗菌肽。

例如,一些昆虫分泌的抗菌肽,如蝴蝶的抗菌肽,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人们也在探索一些抗菌肽发源于植物的可能性。

以海洋生物为例,从海洋生物提取的抗菌肽能够针对多种病原体,被认为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

2.功能及应用的研究抗菌肽作为新型抗菌药物,其功能和应用方面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目前,人们正在探讨如何更好的应用抗菌肽,其中,一种可行的应用方案是通过抗菌肽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改造和调控。

例如,通过将抗菌肽引入特定的载体中,或者改变抗菌肽的分子结构,使其更好地具有杀菌作用。

另外,抗菌肽在皮肤感染和口腔感染的治疗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以口腔感染为例,人们利用抗菌肽控制感染和修复口腔黏膜的损伤,通过单纯的治疗,达到治疗作用。

3.抗菌肽与药物组合的研究抗生素滥用和药物耐药性的日益增强让人们寻求新型的抗菌剂。

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将抗菌肽与传统药物组合使用,以期产生协同效应,达到更好的杀菌作用。

目前,抗菌肽和各种抗生素或化疗药物的组合也已经开始研究,例如与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组合使用,具有更好的抗菌作用,同时也能够降低药物的使用量和副作用。

二、天然药物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天然药物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因其低毒、高效、无副作用等特点。

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应用研究

食品中抗菌肽的提取与应用研究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食品中的抗菌肽不仅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因此,提取和应用食品中的抗菌肽成为了食品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提取食品中的抗菌肽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

抗菌肽不仅在食物中的含量很低,而且分子结构复杂,难以提取。

因此,研究者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提取。

其中,常用的方法有酸性或碱性水解酶解、酶解或酸性、碱性提取等。

酸性或碱性水解酶解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

通过调整食物的酸碱度和温度,将食物中的抗菌肽分解成较小的多肽和氨基酸,然后利用特定的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以大量提取抗菌肽,但是提取的纯度较低,需要进行后续的纯化工作。

酶解或酸性、碱性提取是另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

通过添加适量的酶或调节食物的酸碱度,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然后通过酸性或碱性的提取液将抗菌肽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提取到较高纯度的抗菌肽,但是需要对酶的种类和使用条件进行精确控制,操作复杂度较高。

食品中的抗菌肽不仅可以抑制细菌生长,还具有多种其他功能。

根据研究,抗菌肽对病毒和真菌的抑制效果也很显著。

此外,抗菌肽还具有抗氧化、抗炎、促进免疫等多种生理活性。

因此,提取食品中抗菌肽不仅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还可以应用于药物研究和保健品生产等领域。

在食品安全领域,抗菌肽可以应用于食品防腐剂的研发。

传统的食品防腐剂常常含有化学合成物,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风险。

而抗菌肽具有天然的抗菌性能,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可以应用于肉制品、乳制品、海产品等食品的防腐保鲜。

研究表明,添加抗菌肽后,食品的保质期得到了显著延长,对人体健康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升。

在药物研究领域,抗菌肽可以应用于抗生素的开发。

目前,耐药菌的出现使得传统抗生素的疗效大打折扣。

而抗菌肽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对细菌没有明显的耐药性,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

抗菌肽杀菌效果、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抗菌肽杀菌效果、机制研究方法进展

2020.11基金项目:安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123)。

作者简介:时志琪(1998.1-),女,河南省武陟县人,大学本科。

*通信作者:连凯琪(1987.6-),男,河南省新蔡县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动物传染病诊断与防控。

抗菌肽杀菌效果、机制研究方法进展时志琪连凯琪*林正丹马园园(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省动物疫病防控与营养免疫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兽用生物制品研发与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455000)摘要: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已造成大量耐药菌的产生,同时也导致环境污染,抗菌肽有望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已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研究者通过分离纯化、体外合成、表达等方式获得抗菌肽,进而研究抗菌肽体外和体内的杀菌效果及杀菌机制,在此过程中建立很多相关的研究方法。

本文旨在对抗菌肽杀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杀菌动力学曲线及杀菌机制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抗菌肽抑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抗菌肽;杀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杀菌动力学曲线;杀菌机制;研究方法;进展收缩,剧烈疼痛,但动物体温仍然正常,意识清楚,仍有渴感,其治疗参考热射病的治疗。

家畜体弱,应激,代谢紊乱,卫生差,出汗过多,饮水不足等也易促使本病的发生。

在临床病例中日射病和热射病常同时存在,而且比较难区分。

由于牛、羊中枢神经系统机能障碍,故都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或精神沉郁,或兴奋不安。

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将导致家畜死亡。

日射病和热射病病情发展迅速,各养殖场(户)需提高预防意识,若发病需及时救治,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1]田玉斌.牛日射病和热射病的治疗[J].中兽医学杂志,2019(4):127.[2]羊“两射”的症状及防治[J].农家之友,2018(7):51.[3]孙丽衡.牛、马日射病和热射病的鉴别与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11):57-58.[4]毛·叶尔肯,甫尔甫苏荣.日射病及热射病[J].新疆畜牧业,2011(6):42.抗菌肽是机体内抵御体外病原感染时生成的一类小分子物质,构成生物体内的天然保护屏障,可以通过直接杀伤病原微生物或通过调节体内免疫系统抵御入侵,对多种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如病毒、真菌、细菌、寄生虫等,也能杀死变异的肿瘤细胞等[1]。

抗菌肽的提取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抗菌肽的提取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抗菌肽的提取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王战勇1,井静1,苏婷婷2(1.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辽宁抚顺113001)摘要: 采用甲醇提取中国林蛙皮肤中的抗菌肽。

并考察了影响抗菌肽粗提物抑菌率的各个因素: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pH值等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获取抗菌肽粗提物的最佳条件。

即:提取时间为24h,提取温度为-20℃,提取料液比为1:25,提取液pH值5.0。

此条件下抗菌肽粗提物抑菌率可达75.22%。

抗菌肽粗提物对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以及真菌均有一定抑制效果。

对各测试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0.25mg/mL;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为0.5mg/mL;蜡样芽胞杆菌为1.0mg/mL;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和毛霉为2.0mg/mL;根霉为4.0mg/mL。

关键词:中国林蛙;抗菌肽;正交试验;抑菌活性中图分类号:Q516 文献标识码: AThe Study on Extraction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ntimicrobialPeptides from Skin of Rana chensinensisWANG Zhanyong1, JING Jing1, SU Tingting2(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Fushun 113001, China;2. School of Chimical and Material Sciences, Liaoning Shihua University, Fushun 113001, China)Abstract:Antimicrobial peptides were isolated from Skin of Rana chensinensis by methanol. Some factor of influence on antimicrobial percentage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crude product was reviewed, such as time, temperature, ratio of sample and extraction solvent and pH. The optimum condition was chosen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s: The ratio of sample and extraction solvent is 1: 25. The extracting solution was disposed for 24h at -20℃. And the pH of extracting solution is 5.0. Under the optimize conditions antimicrobial percentage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can reach 75.22%.Antimicrobial peptides crude product c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series microorganisms, including Gram-positive bacteria,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fungus. The MICs of the tested microorganisms were tested as follows: The MIC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Streptococcus is 0.25mg/mL, the MIC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Escherichia coli is 0.5mg/mL,the MIC of Bacillus cereus is 1.0mg/mL, the MIC of Candida albicans, Saccharomyces cerevisia and Mucor is 2.0mg/mL, the MIC of Rhizopu is 4.0mg/mL.Key words: Rana chensinensi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两栖动物皮肤在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防御病原微生物的三套防御系统,相应地具有与这些防御系统相适应的特定结构。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研究进展作者:袁慧坤袁文华刁新平来源:《乡村科技》2016年第36期[摘要] 抗菌肽是抗生素的替代选择之一,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和与抗生素不同的作用机制,不易产生耐药性。

但是,天然抗菌肽的提取存在成本高、操作繁琐等缺点,因此需要加强对新型抗菌肽的研究。

本文主要对天然抗菌肽的优势、分离和纯化步骤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抗菌肽;分离纯化;结构测定[中图分类号] TS2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6)36-43-2自1972-1975年从果蝇及惜古比天蚕中分离出天蚕素(Cecropin)以来,抗菌肽便受到广泛的关注。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又被称为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

抗菌肽的来源广泛,大多数生物体的自然防御系统内均含有抗菌肽。

抗菌肽对于已经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细菌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所以抗菌肽成为具有极大研究潜力的物质。

1 抗菌肽的抗菌优势抗菌肽拥有的与传统型抗生素不同的抗菌机制,使得抗菌肽具有抗细菌、抗病毒、抗寄生虫等病原体活性高和靶向点多、耐药性低等优势。

抗菌肽的肽链长度相对较短,一般为15~5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其分子量小,更易于快速到达感染部位。

另外,抗菌肽可以不同功能类型联合使用或与抗生素互相联合发挥其协同效应,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2 抗菌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测定分离纯化是天然抗菌肽获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进一步对抗菌肽的人工合成与机理研究的基础步骤。

分离纯化的过程复杂,对于未知成分和结构复杂的抗菌肽,其难度更大。

分离纯化的关键在于既要保持抗菌肽的生物活性,又要得到纯的单一活性的肽。

所以,在分离纯化阶段每操作一步都要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检测,只有具备抗菌活性,才有必要进行接下来的试验,从而得到理想的单一活性肽。

2.1 纯化前处理在分离纯化步骤前,要注意对样品的前处理:若抗菌肽存在于体积偏大的有机体内的组织或器官,应在提取前将其按照不同组织或器官分类;若抗菌肽存在于机体偏小至难分割状态时,要使整个机体作为提取的对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传统杀菌剂和抗生素的长期大量使用不但导致部分病原微生物和环境害虫产生耐药性,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环境和健康 风险。因此继续寻找和开发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新型抗菌物质显得非常迫切,也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抗菌肽是一类小分子阳离子肽,是 机体天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较宽的抗菌活性和不同于传统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部分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阴性菌、真菌、寄生虫、包膜病毒和癌细胞均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伤作用。抗菌肽在抑制病原微生物方面的特性使其有望成为传统杀 菌剂和抗生素的替代物,在医疗工业和食品添加剂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抗菌肽的分离纯化本文对抗菌肽研究进行了概述,其中 重点分析了抗菌肽在提取分离及抑菌机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食品开发
肽又称细菌素[2],是机体先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瑞典科学家Boman[3]研究小组 从惜古比天蚕(Hyatophoya cecropia)中发现第一种抗菌 肽天蚕素Cecropins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新的抗菌肽被 发现。目前发现的多数抗菌肽具有较宽的活性谱,可 有效杀死细菌、真菌、寄生虫甚至包膜病毒[4~5],更为 重要的是,抗菌肽可以有效抑制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的细菌[6],因此抗菌肽又被誉为“天然超级抗生素”。 同时,抗菌肽还具有杀菌速度快、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等特点[7]。
化过程中产生假阳性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2.1.2.2 分离纯化步骤选择 实 验 原料 的性 质状 态和 原料 中活 性 肽浓 度的 差
由于天然抗菌肽在自然环境或有机体组织中含量 异,导致目前研究者提取分离抗菌肽的方法也各不相
较低,这给抗菌肽的分离纯化带来一定困难。同时多 同,尚未形成一套标准化的纯化方法。
同时,许多前处理因素如实验原料的储藏(温度、
12~50个。抗菌肽一般带有2~9个正电荷(多数4~6个正 时间)、离心(速度、时间、温度)、缓冲液(类型、
电荷),带正电荷的多少取决于肽链中赖氨酸、精氨酸 pH、离子强度、温度)、干燥(温度)等都会潜在的
和组氨酸残基含量[13]。一般认为这些阳离子肽倾向于 影响到后续所得活性肽的得率、稳定性及实验操作的
于血细胞提取物、淋巴液或体腔液中, 此类抗菌肽多 物活性肽与非活性肽分开。
234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表1 部分抗菌肽纯化步骤概述
2014, Vol.30, No.1
抗菌肽
Table 1 Overview of the purification of som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s 纯化步骤
同表面或细胞膜带负电荷的菌体磷脂双分子层作用 可重复性。同时需防止提取分离过程中人为加入的试
[14]。此外,它们通常拥有约50%的疏水残基,因此,这 剂或药品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导,如一些抗凝血剂和蛋
些抗菌肽在空间结构上存在疏水区和亲水区,并且对 白酶抑制剂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应防止其在纯
细胞膜显现出两亲特性[15]。
数抗菌肽结构复杂,不但给结构鉴定带来困难,也导
多数菌肽的分离纯化方案都是基于抗菌肽分子量
致化学合成这些物质存在技术困难且费用昂贵。因此, 较小、带正电荷和两亲性等特性,采用多级纯化手段,
从自然界中成功提取分离到足量抗菌肽,并对抗菌肽 部分抗菌肽的具体纯化步骤参见表1。综合目前已报道
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是抗菌肽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它是 的抗菌肽分离纯化方法,多级纯化步骤归纳起来主要
多肽,根据来源不同分为植物源抗菌肽[10]、动物中的 需要将整个有机体作为提取分离的对象。对于液态发
无脊椎动物抗菌肽和脊椎动物源抗菌肽[11]、微生物源 酵样品,抗菌肽多存在于水相中,需通过离心获取上
抗菌肽[12]等。抗菌肽肽链相对较短,一般少于60个氨 清液做进一步分离分离纯化[23]。
基酸残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抗菌肽氨基酸残基多为
(2. Ocean College, 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 535000, China)
Abstract: Long-term use of antiseptic and antibiotics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among pathogens and otherpests as well as the increase of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risks. Thus,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nd urgent need to find new antibiotics which hardly to induce resistance. Natural antimicrobial peptides, which are the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natural defense system, are kinds of small cationic peptides with broa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possess a different mode of action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antibiotics. Several antimicrobial peptides can inhibit and kill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fungi, parasite, enveloped virus and cancer cell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re considered as new substitutes for conventional antimicrobials and antibiotics because of their efficiency in fighting against pathogens, and have a very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pharmaceuticals and food additive industries. In this paper, we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and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 extraction, isolation of the peptides and their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从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的原料中分离纯化抗菌肽 是抗菌肽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因为足够量的抗菌肽单 体是进一步对抗菌肽进行结构分析、理化特性分析和 作用机理深入研究的前提[8]。然而,目前关于抗菌肽的
233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Vol.30, No.1
关键词:抗菌肽;研究进展;提取分离;抑菌机理 文章篇号:1673-9078(2014)1-233-240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Antibacterial
Peptides
MIAO Jian-yin1,2, KE Chang1, GUO Hao-xian1, LIU Guo1,GAO Xiang-yang1, CAO Yong1 (1.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菌肽对靶细胞膜的攻击作用模型及细胞内大分子代谢 肽,多来源于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次级代谢物[19]。
抑制等抑菌机理理论。伴随着越来越多新的抗菌肽资 2.1.2 分离纯化
源被发现,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有助于抗菌肽快速投 2.1.2.1 原料前处理
入实际应用。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选取适当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本文对抗菌肽进行了综述,其中重点分析了抗菌 对活性肽的提取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
Penaeidins[24]
1)提取:5%乙酸;2)固相萃取(C18);3)亲和色谱;4)1-4×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SSAP[25]
1)提取:10%乙酸;2)透析;3)离子交换色谱(阳离子);4)超滤;5)2×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报道中,部分研究仍然是以混合物的形式进行[9]。因此, 来自于有机机体的免疫系统[16];若存在于机体暴露于
研究合理的分离纯化手段分离抗菌肽与发现新的抗菌 外环境的组织(如皮肤或鱼鳃等)或肠胃等消化道组
肽来源同样重要。
织中,那么此类抗菌肽很大可能来自于膳食衍生物或
由于抗菌肽不是一类均一的物质,使其抑菌机制 共生菌、寄生虫的分泌物。例如,1989年从猪小肠中
Key words: antimicrobial peptides; research progress; extractionand isolation;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在医疗保健行业,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对公众健康 造成重大危害[1],而在现代食品工业以及种植、养殖业 中,化学防腐剂、杀虫剂及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及残 留隐患已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关注,人们更倾向于消费 天然来源的食品资源。因此,开发不易产生耐药性且 无残留隐患的新型抗菌物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 作为天然来源的抗菌肽有望成为急需的替代品。
现代食品科技
Modern Food S 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4, Vol.30, No.1
抗菌肽的提取分离及抑菌机理研究进展
苗建银 1,2,柯畅 1,郭浩贤 1,刘果 1,高向阳 1,曹庸 1 (1.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广州 510642)(2.钦州学院 海洋学院,广西钦州 53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