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学概论_分享
主觉验光—插片验光(验光基本原理)(验光技术课件)

视力
雾视度数
1.0
0.00
0.8
0.25
0.7
0.50
0.5
0.75
0.4
1.00
0.3
1.25
0.2
1.50
0.1
2.50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14
1、雾视
■ 案例2 被检眼。电脑验光屈光状态+1.50D。当我们在被检 眼前加+1.50DS矫正时,其视力1.0。请问+1.50DS是否为 患者最终处方?如何确定?
加上+1.00DS
-1.50DS
0.5 为什么视力下降?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9
+1.00DS
-3.50D
A
-2.50D
B
+1.00DS
-1.50D
C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10
1、雾视
■ 案例1 被检眼近视。电脑验光屈光状态-3.50D。当我们在 被检眼前加-3.50DS矫正时,其视力1.0。请思考该矫正方 法有无问题?
+1.50DS
视力 1.0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15
1、雾视
■ 讨论 ■ 是不是雾视的水平越高越好? ■ 是不是雾视的时间越长越好?
《验光技术》情境二 主观验光 任务1检影验光
16
2、红绿双色试验
■ 案例3 某屈光不正患者,电脑验光验光度数为双眼-2.00DS,请 问如何确定该度数是过矫、欠矫和准确?
■ 任务1 验务1检影验光
1
任务目标
完成本单元学习后,学生能够掌握雾视、红绿测试等基本 验光原理。
验光检查专题知识讲座

变换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之间的距离到不动影再换算出屈光度。 (20公分至1米)。屈光度 = 1/远点距离 + 装用镜片。
●检影结果的核对
①改变检影距离(前后10cm) ②增减屈光度(+、-0.50DS)
验光检查专题知识讲座
20
&影响检影结果的因素: 检查者:
1.影动判别的标准(中和影) 2.检影的距离。 3.镜片的位置。 4.检查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验光检查专题知识讲座
25
两个球镜
1) 观察,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180方向 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逆动;
2) 沿180方向移动检影镜,加负球镜-1.00D至中和,依 此确定该眼180方向屈光度=(-1.00D)+(-1/0.50)= 3.00D;
3) 撤掉所加镜片再沿90方向移动检影镜,影动为顺动, 再加正球镜至+1.00D中和,依此确定该眼90方向屈光 度=(+1.00D)+(-1/0.50)= -1.00D;
影镜运动的方向一致。(用正片中和)。顺动影有两种可 能:①正视眼,②远视眼。
验光检查专题知识讲座
15
②逆动影:瞳孔区的影动与检影镜移动的方向相反, 用负片中和,见于近视。
验光检查专题知识讲座
16
③不动影(中和影、反转点):不动影(中和影)瞳孔区
的影动不随检影镜的移动而移动,辨别不出是向哪个方向移 动,影象不再移动,瞳孔区充满光影,无阴影和光影移动 , 视网膜影光均匀一致。
OS +1.50DS / -0.50DC × 175° =1.0
验光检查专题知识讲座
27
●检影的注意事项
①检影距离要准确; ②确定反转点(中和点); ③检黄斑区的影(注视目标); ④开始检影时检影镜转快些接近中和时要慢些; ⑤检影时以瞳孔中央的影动为主,要排除周边影动
医学验光配镜知识介绍与案例分析

医学验光配镜知识介绍与案例分析什么叫医学验光呢,医学验光是指在具有扎实眼科及视光学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以检影技术为主的各种主客观的方法,寻找双眼的屈光焦点结果。
再根据多项眼科检查的综合,正确给予处方,定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眼镜,使戴镜者能正常发挥其双眼单视功能,从而达到既看得清楚、又看的舒服、看得持久的最佳视觉效果。
医学验光的内容和步骤:1、眼科病史询问和一般性眼科检查;2、常规验光(检查、电脑验光、插片等);3、检查主导眼(主视眼),使戴镜前后保持一致;4、检查眼位,内隐斜近视低矫,远视眼足矫,外隐斜近视足矫,远视眼足矫;5、调节力测定,调节力是指能看得清楚近距离物体的能力。
如果调节力强,近视配得浅些,远视要深些,如果调节力弱则相反;6、检查双眼视功能,特别是两眼度数不等时;7、检查散光轴向,顺规散光低矫,逆规散光或斜轴要足矫;8、准确测量瞳距,以保持双眼视轴中心与眼镜光学中心一致;9、试戴眼镜,开发处方。
验光配镜实例介绍:医学验光配镜,应该是一种医学行为。
然而,在国内普遍遇到的是商业处理。
因此,有关屈光不正和弱视的矫治远达不到有效的效果。
现举典型案例说明如下:案例一:14岁,患者主诉平时视力好,只是近年来,左眼看书后眼胀不适。
因体格检查偶尔发现眼有问题。
查视力右0.3,左1.0,经检查得知该患者实际平时是一眼(右)看近,另一眼(左)看远。
两眼分别单独使用。
无双眼单视功能,经验光配戴远近两副眼镜后,改善视功能,效果满意,达到医学效果。
案例二:10岁,患者曾因远视力障碍,在某眼镜店配右-1.50DS,左-2.25DS眼镜,因戴镜后头晕不适,来我中心,经询问检查了解患者镜度无大错误,只是戴镜不合理,告知按医学要求戴镜后,症状消失。
案例三:9岁,经常眯眼视物,父母亲均戴>-5.00DS眼镜。
检查视力右眼0.1,左0.15,插片试镜:右3.50DS→1.0,左-4.00DS→0.8,扩瞳检影验光,右-1.75DS=-0.50DC×180°→0.6,左-2.25DS=-0.75DC×180°→0.5,说明假性近视很重。
验光学习总结

驗光流程學習總結孔佑偉一.遠點慣用眼位測量(1)在原鏡度數基礎上進行遠點眼位測量,沒有戴鏡者或在裸眼上進行眼位測量。
(2)在一只眼前加入垂直棱鏡,6△BU,視標會被分離成上下兩個;若視標不能分為兩個,則先檢查頭位,次之加大棱鏡度到9△BU(3)在另一眼前加入12△BI,視標會被分位兩個並且左右錯開。
(4)此項檢查所用視標為遠點視標,最大單個視標E字或C字均可。
(5)此項檢查與顧客溝通方法:“您是否看到上下兩個視標,現在您是否看到上下兩個視標左右錯位分開的,我會調整儀器,當您看到上下兩個視標垂直對齊時告訴我。
”(6)檢查結果,當顧客告訴上下兩個視標上下對齊時,停止棱鏡調整,此時棱鏡數值紀律下來,極為結果。
(7)此項正常值:0.5~1△BI。
二.近點慣用眼位測量(1)在原鏡度數基礎上進行近點眼位測量,沒有戴鏡者或在裸眼上進行眼位測量。
(2)此項檢查所用視標為近點視標,近用交叉視標。
(3)近用瞳距,打開近點光源(4)在一只眼前加入垂直棱鏡,6△BU,視標會被分離成上下兩個;若視標不能分為兩個,則先檢查頭位,次之加大棱鏡度到9△BU(5)在另一眼前加入15△BI,視標會被分位兩個並且左右錯開。
(6)此項檢查與顧客溝通方法:“您是否看到上下兩個視標,現在您是否看到上下兩個視標左右錯位分開的,我會調整儀器,當您看到上下兩個視標垂直對齊時告訴我。
”檢查結果,當顧客告訴上下兩個視標上下對齊時,停止棱鏡調整,此時棱鏡數值紀律下來,極為結果。
(7)此項正常值:5~6△BI。
三.檢影驗光(1)距離50cm 綜合上用R片(2)檢影光帶寬度0.8-1cm(3)可以把霧視后二次電腦度數放上在檢影。
(4)檢影視讓顧客注視遠方5m以外紅綠視標,關閉近點光源。
(5)根據光帶亮度,動向判斷度數。
調整方法:逆動時,加負球鏡;順動視加正球鏡,直到中和,影向不動。
(6)先測水平屈光力,再調整光帶測量垂直屈光力。
(7)中和標準:無論遠視還是近視都讓順動終止。
《医学验光课件》——眼视光专业学生必备课件

医学验光课件将帮助眼视光专业学生全面掌握验光技术,从历史到实践。通 过这份课件,你将深入了解验光的意义、眼部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等重要知 识点。
什么是医学验光
医学验光是眼视光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专注于测量和评估眼睛的视觉功能和 屈光状态。它使用各种仪器和方法,帮助诊断和矫正视觉问题。
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学习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为患者提供准确的眼科护理。
眼球运动诊断
掌握眼球运动的测量技巧,帮助分析和解 决眼球运动畸形引起的视觉问题。
医学验光的意义和作用
医学验光对人类的视觉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世 界,还能及早发现和纠正视觉问题,预防眼科疾病的发展。
穿戴验光镜的技巧
1 选择合适的框架
根据脸型和个人偏好选择适合的验光 镜框架,既舒适又时尚。
2 正确佩戴和调整镜架
学习正确的佩戴和调整验光镜架的方 法,确保镜片准确对准眼睛。
3 保养和保护镜片
了解如何正确清洁、保养和保护验光镜的镜片,延长其使用寿命。
深入理解屈光不正和矫型的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和散光,以及其对视力的影响。
医学验光的历史
医学验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从原始的视力测试方法到现代高 科技的验光仪器,医学验光在不断演进,为人类的视觉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眼视光专业的必修课程
眼部解剖学
深入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帮助识别眼 部问题并进行详细的诊断。
神经生理学
了解视觉系统的神经机制,从而更好地评 估和治疗与神经有关的眼科疾病。
视力表检查
使用标准视力表评估患者 的远、近视力,为眼镜矫 正提供准确的参考。
电脑验光
医学验光PPT课件

老视或老视前期特殊考虑 双眼平衡等视觉功能评价
验光模式
睫状肌麻痹 睫状肌不麻痹 主觉 他觉
影响因素 调节 配合 主观判断 器械检影
散瞳电脑验光 较可靠 可消除心理性调节等影响因素
散瞳验光
点滴0.5%托吡卡胺眼药水每5分钟1次共5次。 点完最后1次后等半个小时之后验光。
设备: 综合验光仪 近视力表和视力杆 照明
步骤
注视比最好近视力好1 -2行的视标。 先测NRA:加正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
出现“持续性的模糊”。 记录总的加光量。 回到初始值。 确定视标是清晰的 确定PRA:加负镜,每次-0.25D,直至出现第
一次持续性模糊,纪录总量。
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
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PRA/NRA测量调整老视附加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 Add ?
在完成远矫正的基础上进行近测量
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FCC 1/2调节幅度法 经验法
FCC法测定调节的超前和滞后
准备:近瞳距 +/-0.50交叉柱镜 交叉视标 照明 40cm近点视杆
调节滞后的患者会报告横线比竖线清晰 增加正镜至竖线比横线清晰,再减少正镜至横
Worth四点检查
目的:检测感觉融合 设备:RL和GL,Worth四点投射视标 准备:在观察孔中置RL(右)和GL(左) 步骤:患者注视视标
报告看到的点数和颜色
Worth 四点检查结果
融合反应 患者看到四点,有感觉融合
抑制 二个红点,左眼抑制;三个绿点,右眼抑制
复像 看到5个点,交叉性----外斜;非交叉性----内 斜
融合交叉柱镜(FCC)
目的:评价患者在双眼视情况下视近物 时的调节状况。测定调节是滞后或是超 前。 滞后意味着眼调节少于相应刺激引 起的调节。超前则意味着眼调节超过相 应刺激引起的调节。常用于老视的测定。
医学验光-视光课件

医学验光与普通验光的区别
普通验光主要是为了配镜,通过简单的视力检查和屈光度 数测量,给患者提供简单的配镜处方。
医学验光更加严谨和全面,除了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度数 测量外,还会对患者的眼部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 眼前节、眼底等方面的检查,同时还会考虑患者的视觉功 能等因素,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配镜方案。
06
医学验光未来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
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验光领域也在 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例如,虚拟现 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引入 ,可以使得眼科检查更加精准和便捷。此 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的应 用,也使得医学验光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
VS
发展方向
未来医学验光将更加注重预防和早期干预 ,通过精准的检测和诊断,为患者提供个 性化的视觉矫正方案,同时将更加关注视 觉质量的提升,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 康需求。
02
医学验光流程
问诊与症状确认
问诊
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眼部病史、家族史、职业用眼习惯 、戴镜史、眼部外伤或手术史等,以及了解患者是否有眼胀 、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症状确认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外眼检查、裂隙 灯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等,以确认患者是否有近视、远视 、散光等常见的屈光不正症状。
医学验光的目的和意义
医学验光的目的是为了给患者提供准确的屈光状态、视觉功 能等信息,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眼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 治疗潜在的眼部疾病。
医学验光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和舒适 度,预防眼部疾病的的发生,减少视觉疲劳和不适感,同时 还可以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眼镜、隐形眼镜等视觉矫正器具 。
验光基础知识

验光基础知识验光是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的聚散差异程度。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验光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验光的原理简介验光是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它以正视眼状态为标准,测出受检眼与正视眼间的聚散差异程度。
由于很多人在一生中,几乎都会和眼镜结缘,因此,目前验光是眼视光学工作者最基础、最常用但又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就验光这一名词而言,在社会生活中,不论眼科医生,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十分熟悉。
验光主要是检查眼球变形情况,一般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仪器检查,可以初步测出眼球变形情况,一种是用镜片试代,用一付可调换镜片的眼镜配代,确定需要配代的眼镜度数,这样才能配一付合适的眼镜。
大的眼镜店都要用上述两种方法验光。
验光的方法验光有多种方法,从是否让眼球调节静止而言,可分为扩瞳验光与小瞳验光。
从验光方法来分,可分为他觉验光和主觉验光。
就验光设备而言,除了验光镜片箱和检影镜等常规设备外,还有电脑验光仪和综合验光仪。
电脑验光仪曾被过分宣扬,但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电脑验光仪虽然是高科技的结晶,但它只能对屈光状态作出初步筛选,而绝不能以它的结果作为验光的标准。
综合验光仪集多种检查功能于一体,自20世纪初期诞生后,不断得到改进与发展,它不但能检查球镜屈光度,还能正确查出散光度数和散光轴向,此外,还能对眼位、调节情况以及双眼单视功能等作出正确的判断,熟练掌握和使用综合验光仪,是提高验光水平的关键措施。
中国的验光水平参差不一。
用5分制打分的话,则1分为:主觉插片法;2分:电脑验光仪+主觉插片法;3分:电脑验光仪+他觉检影+主觉插片法;4分:3分+双眼调节平衡;5分:4分+眼位检查+双眼单视功能+调节状况+屈光度状况+集合功能等,作出综合判断,给予验光处方。
其中1~3分的验光可以称为常规验光,也可称为初级验光;4~5分则可称为医学验光。
医学验光必须使用综合验光仪。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综合验光仪呢?众所周知,当一位近视的患者,戴上-3.00D 的矫正镜片后,矫正视力可达到1.0,此时,-3.25D、-3.50D、-3.75D以及-4.00D,这5个矫正镜片都可以使矫正视力达到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验光学概论分享2007-9-7 12:23:48第一章:验光学概论验光是视光学主要的临床实践活动,是视觉功能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验光设备有综合验光仪,检影镜,角膜曲率计和镜片测度仪。
验光是一个动态的,多程序的临床诊断过程。
完整的验光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精确阶段和终结阶段。
一、初始阶段:1.收集病人资料,排除各种影响视力的眼疾病2.了解有关病人眼部屈光状况的资料3.根据这些资料,预测验光的结果具体操作:1.问诊,包括目的,病史,全身情况等问诊是验光师在验光前,对前来验光的作必要的询问,主要了解顾客的验光目的与要求,以及用眼状况和戴镜史,并让顾客明白,验光的正确与否需要他主动配合,这样的配合在验光中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角膜曲率计检查测定眼屈光的仪器颇多,角膜曲率计是一种。
它的用途有一定限度,切不可误认为是测量散光的唯一仪器,用角膜曲率计只限于测定角膜表面曲率差别所造成的散光,并未包括眼球整体的散光,而且并不能确定散光是近视性或远视性,由于角膜曲率计能测量角膜弯曲度(曲率半径)及屈光力,故为配验角膜接触镜的必备工具之一。
3.检影验光或电脑验光电脑验光是一种有代表性的自动屈光仪,目前国内较多应用,其原理是以红外线作为检查光源,电脑计算屈光不正度数及散光轴向,然后以电动打字机记录检查结果。
起到快速比较准确的验光作用。
检影验光: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是一种能诊断眼屈光性质和测定各种屈光不正程度的客观验光的重要和基本的仪器。
检影验光是一种客观检查法,原则上医生应对每一个屈光不正的病人都应检影验光,作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检影度数配镜,结合自觉情况适当调整,即节省时间又易得出正确的处方。
4.镜片测度仪检测用于测量眼镜以及角膜接触镜片的顶焦度和棱镜确定来切边镜片的方位并打印标记以及检查镜片是否确定装在镜框中的仪器。
二、精确阶段:主要使用综合验光仪,这一步特别强调的是患者主观反应,所以又叫主观验光(以后讲述)具体操作:单眼主觉验光(先右后左,先裸视后矫正视力)调整球镜度数,散光度数,散光轴位等,达到标准视力。
三、终结阶段:包括试镜架测试及双眼视平衡,达到最佳视力,注视持久而舒适的境界,它是经验和科学的有机结合。
验光的光学目的是通过矫正镜片使视网膜与无限远物体产生共轭,然后而验光对象是人,故其功能性目的是确定让患者能取得清晰、舒适视觉的眼镜。
试戴调度即是验光结果与被验者屈光问题达到完善解决的重要过渡步骤,故必须对从开始进行的各项检查包括病史、眼外部检查、屈光检查等所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衡量,并考虑被检者生活方式、视觉需要、对矫正眼镜屈光变化适应力等做出综合判断。
作业:掌握完整的验光过程第二章客观验光首先复习上节课内容一、检影验光法:1.检影验光法是一种客观检查法,原则上医生应对每一个屈光不正的病人都应检影验光,作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检影度数配镜,结合自觉情况适当调整,即节省时间又易得出正确的处方。
2.设备①本法需在暗室进行,所需器械包括平面反光镜及暗室灯,以100W磨砂灯泡为好,光源放于被检者耳侧。
②被检者可用:A: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适用于调节力较强的青少年,检查前为使睫状肌麻痹应滴1%阿托品,日二次,连用五天,或托吡卡胺5分钟一次共5次即可。
B:不应用睫状肌麻痹剂,即小瞳孔验光,此法虽可避免因用药造成短时间的近视力朦胧,但对青少年调节紧张患者不易到达使调节充分松弛,应用小瞳孔验光,暗室应较大,以便患者能尽可能向远方注视,放松调节,小瞳验光配镜适用于18岁以上患者及一般集体屈光不正检查,或已通过散瞳验光配镜,已戴镜数年,需要重新调整者,对于首次需要验光配镜的青少年,应以散瞳验光为好。
检影验光属于客观验光法,通常用检影镜照亮被检者的眼底,用检影镜直接观察从被检者眼底反射出来的光线的聚散度,来确定被检眼的屈光状态,(正视、近视、远视)。
二、检影镜适应人群检影验光是客观验光法,几乎不需要病人的主观反应和合作,适合儿童、婴儿、弱智聋哑文盲和语言不同的被检者。
三、检影验光的历史1.William Bowman:最早发现不同度数屈光不正的眼内影动不同者。
2.F•cuignet第一个使用检影镜验光。
3.检影镜的组成:平面反光镜/一个外光镜。
4.检影验光分类:静态检影验光:测量被检眼的屈光状态。
动态检影验光:测量被检眼的调节状态。
5.检影验光法的基本原理检影验光是通过找被检眼的远点达到验光的目的。
远点指的是被检眼完全调节时,在空间与视网膜的共轭点。
共轭点是两个对应点和可逆点,物和像就是共轭点,检影验光的过程就是通过检影镜在空间寻找视网膜的点的过程,该共轭点就是被检眼的远点。
屈光不正:睫状肌松弛状态时,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经屈光系统聚焦于视网膜之前或后方,称非正视眼也叫屈光不正(加眼轴与屈光力配合关系)A:正视眼:5米以外来的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在睫状肌放松状态时(即在调节静息状态下)恰好聚焦于视网膜上。
光学特点: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②远点位于眼前远穷远,视网膜与无穷远共轭。
B:近视眼:由于眼轴太长或屈光力太强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的前方,称为近视。
眼轴长是因眼球过度生长,角膜曲率半径过小或晶体小造成的屈光力过强是生长不足的表现,每一种近视以上两种都可能同存在,(近一步阐述近视)光学特点:①平等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视网膜由发散光形成模糊圈。
②平等光线要经过发散透镜发散才能聚焦在视网膜(即凹透镜)此适当的发现透镜即为矫正此近视的度数。
③调节范围小,看远点以外的物体不用调节,看近于远点的物体才需调节④高度近视看得太近因会聚过度也会出现眼疲劳。
近视眼的远点:远点位于被检眼前真实一点,眼前远点与视网膜共轭。
即近视眼远点在眼球前方的距离等于矫正近视所需凹透镜的焦距。
例如:近视-2.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1/2)-4.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25cm。
-10.0D的远点在眼球前方10cm。
近视度数越高,远点离眼球的距离越短。
前已述及远点是代表眼球的屈光状态及程度,检影法即为确定该眼球远点位置的方法。
操作:检查者与被检者对坐,相距(1m或65cm)右物持灯光照到被检者的眼内,移动检影镜,观察由被检眼光线移动方向,形成和运动速度即可决定屈光的性质,如果用不同的屈光度镜片,分别中和不同经线的屈光力,可测得我性质及度数(检查者必须有较好视力,与其本身屈光不正及调节无关)C:远视眼:由于眼轴过短或由于屈光力不足而使平行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之后方,称为远视。
正常人在一生过程中屈光度数是有一些变化的,如以远视而方,在小孩时度数比较高,而进入青壮年度数渐低,在老年期度数又略有增加。
光学特点:①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②除非在眼前加适当的凸透镜或使用调节加强眼球屈光力,否则不论远近物体均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远点位于被检眼后虚拟的一点,眼后远点与视网膜共轭。
即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方的距离等于矫正远视眼凸透镜焦距:例:1D远视的远点在眼球后方1米2D远视的远点在眼球后方0.5米3D远视的远点在眼球后方0.1米D:屈光度:从被检眼的远点到该眼主点的线性距离的倒数等于该眼的屈光不正度数。
远点的距离与眼的屈光不正度数呈倒数关系,即屈光不正度数越高,远点距离越近,屈光不正度数和越低,远点距离越远。
作业:掌握检影验光的基本原理首先复习上节课内容四、检影验光法的光学原理1.检影镜的系统:照明系统:起于检影镜的灯泡,终止于病人的眼底。
观察系统:起于被检眼的眼底的光线,终止于检查者的眼底。
A:照明系统分五部分:a:真实光源b:高度数聚光镜c:反射镜d:显然光源e:病人的眼底检影镜发出的光束的聚散度取决于真实光源与聚光镜的F1之间的距离,可以直接移动检影镜套管的位置来改变聚散度。
1)真实光源位于聚光镜的F1内,即套管最下位时,形成的灯丝像即显然光源S‘位于检影镜的后面,离开检影镜的光束可发散光束。
2)真实光源位于聚光镜的焦点F1上即套管逐渐上移,形成的灯丝像即显然光源S‘位于无穷远,离开检影镜的光束为平行光束。
3)真实光源位于聚光镜的F1之外,即套管最上位时,形成丝源即显然光源S‘,位于检镜的前面,离开检影镜的光束为会聚光束,称为凹凸面镜作用。
会聚量决定于:光源S‘是在病人的眼底之后还是在检镜与病人眼底之间。
如果会聚量很小,将产生一个长焦距的凹面镜作用,灯丝象S位于病人的脑后。
如果会聚量很大,将产生一个短焦距的凹面镜作用,相当于灯丝象S位于一个被检眼与检影镜之间。
为了测定被检眼的屈光状态,我们使用检影镜分别在两种套管的位置:套管下位时相当于平面镜检影,套管上位时相当于凹面镜检影。
显然光源的移动和视网膜像:检影时,我们用带状光扫过被检眼的瞳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者其他任何方向),在瞳孔平面上观察眼底象的运动情况,可以用检影镜分别在两种套管的位置进行观察。
一般开始用平面镜检影(套管下位),在特殊情况下转换凹面镜检影(套管上位)。
确定显然光源S‘的位置以后,转动检影镜,就可以进行验光了。
每当我们使用平面检影镜(套管下位),眼底象总是与检影镜的运动方向相同当我们使用凹面检影镜(套管上位),眼底象总是与检影镜的运动方向相反。
B:检影镜的观察系统包括三部分:a:被检眼的眼底b:检影镜的窥孔c:检查者的眼底间接光源的光线离开被检眼时,受到被检眼的光学系统的折射,即被检眼屈光状态决定了离开被检眼光束的会聚点。
该光束总是聚焦在被检眼的远点上。
远点:是指被检眼放松调节时,与视网膜的共轭点。
正视眼:离开正视眼的光束是平行光束,远点位于眼前无穷远。
近视眼:离开近视眼的光束是会聚光束,将结焦于被检眼前真实的一点上。
远点是位于眼前真实的一点;远视眼:离开远视眼的光束是发散光束,可以想象为是从眼后的远点发出的。
远点是位于被检眼后的虚拟的一点。
在被检眼的眼底上,照亮光束的移动方向取决于检影镜光束的聚散度(由套管的位置控制);医生观察到的眼底反射象的移动则取决于被检眼的屈光状态(远点位置)。
2、套管位于平面检影镜位置,观察被检眼,医师在检影镜后通过反光镜中的小孔观看自眼底反射出来的亮光。
顺动:当将反光镜垂直及水平转动时,观看瞳孔区眼底反光的动向。
若射入光由上向下转动,所见之眼底反光亦由上向下移动,此称顺动。
逆动:倘若射入光由上向下移动,所见之眼底反光由下向上移动,此称逆动,水平方向移动时光的移动方向按同样道理判别。
顺动见于:远视、正视和低度近视。
逆动见于:>-1.0D的近视。
3、凹面反光镜检影镜(套管上位)产生与平面反光镜相反的作用。
套管上位时,远视眼、正视眼和低度近视眼观察到的是逆动,而近视眼观察到的则是顺动。
4、中和点:也称反转点。
检影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反转点”。
当病人之远点(或人工远点)恰位于医师眼时,此即反转点。
表现在检影过程中,由顺动变逆动,或由逆动变顺动,至此两种反方向运动的移行过程中有一“不动”阶段,此即反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