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技术方案设计设计

合集下载

家用太阳能方案

家用太阳能方案
5.售后服务
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包括设备维护、故障排查等。
五、注意事项
1.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设备,确保设备质量和售后服务。
3.施工过程中,确保安全第一,遵守施工规范。
4.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保养,提高系统使用寿命。
六、总结
本方案旨在为家庭用户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经济的家用太阳能方案,实现节能减排、降低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标。通过严格遵循法律法规,选用优质设备,加强施工管理和售后服务,确保系统安全可靠,为用户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希望本方案能为我国太阳能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实现家庭能源消费的太阳能替代率。
-降低长期用电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环境保护。
2.原则:
-确保系统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能源政策及安全规范。
-坚持用户需求导向,实现个性化设计。
-注重系统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三、方案设计
1.太阳能电池板系统设计:
-根据用户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屋顶结构及可用面积,选择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板。
第2篇
家用太阳能方案
一、引言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许多家庭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的首选。本方案旨在为家庭用户提供一整套详尽的太阳能应用方案,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同时确保方案的合法合规性和实用性。
二、目标和原则
1.目标:
二、方案目标
1.降低家庭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环境污染。
3.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4.充分考虑家庭用电需求,实现太阳能发电与家庭用电的无缝对接。

光伏发电 技术方案

光伏发电 技术方案

光伏发电技术方案光伏发电技术方案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

它以太阳能电池作为核心设备,通过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转化为直流电,再经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最终供给给电网或者用于自用。

光伏发电技术具有环保、可再生、分布式等特点,正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光伏发电技术的原理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池的光电效应实现能量转换。

太阳能电池是由光敏材料制成的,当太阳光照射到电池片上时,光子激发出电子,产生电流。

光伏电池常用的材料有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材料等。

其中,单晶硅具有高转换效率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但成本较高;多晶硅相对便宜,但转换效率稍低;薄膜材料则更加灵活轻便,适用于柔性应用场景。

二、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光伏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家庭和商业用途方面,人们可以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自家使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在农业领域,光伏发电可以为温室大棚、水泵和农机设备等提供电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此外,光伏发电还广泛应用于远离电网的地区或者紧急救援场景,为人们提供可靠的电力支持。

三、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光伏发电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间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光伏发电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为成熟和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

未来,光伏发电技术有望继续迎来突破。

一方面,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提高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的结合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解决太阳能不稳定性的问题,使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更加稳定可靠地供电。

四、光伏发电技术的优势与挑战光伏发电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能源,没有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友好。

其次,光伏发电具有分布式特点,可以灵活应用于各个场景,减少输电损耗。

此外,光伏发电系统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具有可持续性。

然而,光伏发电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

光伏技术方案范文

光伏技术方案范文

光伏技术方案范文
一、光伏技术的综述
光伏技术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
半导体表面发生光电效应而获取能量的一种技术。

首先,太阳辐射会照射
到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太阳能电池板上表面覆盖有多层半导体物质,它们
会将太阳光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通过电路输出,完成太阳能电池板
的整个工作。

光伏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从可再生能源、家庭、工业到军事等,都能够发挥光伏技术的优势。

此外,光伏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
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入光伏技术的应用开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
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典型光伏技术方案
1、太阳能光伏电池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能将太阳辐射能纳入半导体结构中转换成电能
的器件,它是最常用的光伏技术形式,多用于家庭、建筑、农业等场合。

太阳能光伏电池由多片半导体材料组成,硅是最常用的半导体,它具有较
高的光电转换效率,能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2、太阳能聚光系统
太阳能聚光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辐射发生凝聚效应而获得更大的功率,并将这些功率转化为电能的光伏技术系统。

8mw太阳能光伏技术方案

8mw太阳能光伏技术方案

8MWp光伏并网系统技术方案编制单位:惠州市华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0-8-23一、相关规范和标准1.1光伏电池组件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T 6497-1986 地面用太阳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 9535-1998(IEC61215) 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GB/T 18210-2000 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2632-1990 单晶硅太阳电池总规范1.2本并网逆变系统的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 61727:2004,MOD)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GB/T 2423.9-200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equ IEC 60529:1998)GB 3859.2-19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543-1995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1.3升压系统制造、试验和验收可参考如下标准:GB311.1~6—83 中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GB311.7—88 中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1207—86 电压互感器GB1207—87 电流互感器GB1984—89 交流中压断路器GB1985—89 交流中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3906—91 3~10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B7261—87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按接试验标准GB1094.1 电力变电器第1部分总则GB1094.2 电力变电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3 电力变电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GB1094.5 电力变电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T4942 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GB15166.2 交流中压熔断器限熔断器二、 总体设计方案2.1 8MW 光伏电站系统原理图16#2#1#8MW 并网发电系统图2.2 系统介绍根据系统设计要求,8MW光伏电站接入10KV中压电网实现并网发电,本系统按照5个相同的500KW并网发电单元进行设计,并且每个单元均采用一次升压设计方案,即从0.27KV升压至10KV(本方案按照并入10KV中压电网设计)。

太阳能电池技术改进方案及关键问题分析

太阳能电池技术改进方案及关键问题分析

太阳能电池技术改进方案及关键问题分析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清洁能源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然而,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成本仍然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

因此,本文将讨论目前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改进方案,并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太阳能电池技术改进方案:1. 多晶硅电池技术:多晶硅电池是目前最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其性能稳定且成本较低。

然而,传统的多晶硅电池面临着效率较低和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料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改进方案包括:- 提高光电转化效率:通过改进材料的制备工艺、表面涂层技术和光电转化效率的提升,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得到提高。

- 降低制造成本: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新型材料,如引入晶体生长技术和薄膜封装技术,以降低成本。

- 废料利用:研究和开发废弃多晶硅电池的再生利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单晶硅电池技术:单晶硅电池因其高效转换率和稳定性而备受关注,但成本较高且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

改进方案包括:- 多晶材料制备技术:通过改进单晶硅生长技术,使其制造成本降低,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 合金材料利用:研究并应用新材料合金,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能和稳定性。

- 局部点缀技术:通过在电池表面局部点缀金属导线,分布式提高电流收集效果。

3. 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其灵活性和轻薄的特点备受瞩目,但其效率仍较低。

改进方案包括:- 提高光吸收技术:采用新型材料和设计结构,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对光的吸收效率。

- 提高载流子传输效率:通过优化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导电层结构和材料,提高载流子传输效率。

- 提高稳定性:改进材料、工艺和封装技术,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关键问题分析:1. 资源供应问题:太阳能电池生产所需的硅材料、稀有金属等资源供应存在限制。

因此,研究和开发替代材料以及回收再利用废弃太阳能电池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2. 能源转换效率问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仍然不高。

光伏发电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设计方案光伏发电设计方案,也被称为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方案,是指为了利用太阳能发电而制定的系统设计方案。

它包括了组件选择、安装位置、接线方式等因素,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提高发电效率并降低成本。

在设计光伏发电系统时,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规模和发电容量。

这取决于需求、预算以及可用的空间。

接下来,选取适合的太阳能电池板是至关重要的。

有多种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供选择,如单晶硅、多晶硅和薄膜电池板。

每种类型的电池板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和价格。

接下来,在选择电池板的基础上,需确定它们在安装位置上的布局。

最常见的布局方式是平行布置,即将电池板连成一个电池组,并使其面向太阳。

这样可以确保太阳能充分照射到电池板上,最大程度地提高发电效率。

同时,还需要考虑电池板的安装位置。

优选的安装位置是朝南的屋顶或空地,以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辐射。

在安装过程中,还需确保电池板之间有足够的间距,以避免彼此之间的阴影遮挡,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

除了电池板的选择和安装位置,还需要考虑逆变器、电池储能系统以及电网连接等其他关键因素。

逆变器是光伏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件,它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家庭或企业使用。

电池储能系统可以帮助在夜间或低辐射时段继续供电,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最后,还必须考虑光伏系统的维护和监测。

定期检查和清理太阳能电池板,以确保其表面干净,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阳光,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同时,使用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发电量和系统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总的来说,光伏发电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系统规模、电池板的选择和布局、逆变器和电池储能系统的选用,以及系统的维护和监测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光伏发电系统可以高效利用太阳能资源,为家庭和企业提供可持续、清洁的能源解决方案。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计方案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计方案

电池板维护:定期清洁和检查电池板,确保发电效率
电池板串并联:根据系统电压和电流需求,合理设计电池板串并联方式
电池板散热设计:考虑散热措施,提高电池板使用寿命
电池板安装角度:根据当地纬度和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角度
03
光伏逆变器的选择与设计
光伏逆变器的种类和特点
04
03
集中式逆变器: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效率高,但成本也较高。
06
光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光伏逆变器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
01
光伏逆变器通常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可以自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状态,以最大化太阳能发电量。
03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然后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最后输出到电网或供负载使用。
安装电池板:将电池板固定在支架上,确保电池板朝向正南,倾斜角度与当地纬度一致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01
02
03
04
调试前准备:检查系统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确保无安全隐患
调试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系统调试,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控制器等设备的调试
运行监测: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实例分析:以实际项目为例,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内部收益率:计算内部收益率,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
汇报人:XXX
感谢您的观看
03
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火灾、爆炸等事故
05
储能系统的容量: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和需求进行设计
02
储能系统的寿命:考虑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04
储能系统的成本: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储能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PPT112页)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PPT112页)

施工图设计包括:
设备接线图。 设备位置图 系统走线图 线缆选型 设备细化选型 防雷设计 配电设计 基础设计 支架强度计算 系统效率计算
2.优化设计原则
1)通过多方案比较,确定较为合理的技术方案。 2)分析选址资源情况。 3)合理布局太阳电池方阵。 4)大尺寸组件安装、快速便捷。 5)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线尽量采用短连线,要做
(2)听(沟通,问) 对地面并网工程,通过和 项目客户、相关人员、当地群众的咨询,了解掌握 当地的情况。对老客户,可直接切入重点;对新客 户,积极发展;官方客户,政策方针很重要;对政 府工程,更关注工程带来的形象效应;对于非政府 工程,则更关注工程的投资及经济性;对于BIPV工 程,需要对建筑的结构受力充分的了解。
到近处汇流。 6)选择合适的变压器是提高效率的重要环节。 7)系统要集中监控,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现场考察内容
1.对拟定安装点环境勘察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了解地理 环境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做适当的了解,包括经 纬度、降雨量、湿度、气温,最大风力等。而 后了解人文环境、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每年 每月大致用电量和用户对项目的要求,并记录。
2.并网发电系统的防雷设计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线是避雷、防雷的关键,在进行配电室基础建设和太
阳电池方阵基础建设的同时,选择光伏发电站附近土层较厚、 潮湿的地点,挖2m深地线坑,采用40扁钢,添加降阻剂并 引出地线,引出线采用 35mm2 铜芯电缆,接地电阻应小于 1Ω。 2)在配电室附近建一避雷针,高15m,地线与配电室地线 相连。 3)太阳电池方阵电缆进入配电室的电压为 DC220V,采用 PVC管地埋,加防雷器保护。电池板方阵的支架应保证良好 的接地,也与配电室地线相连。 4)并网逆变器交流输出线采用防雷箱一级保护(并网逆变 器内有交流输出防雷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方案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一)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为15%左右,最高的达到24%,这是目前所有种类的太阳能电池中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但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

由于单晶硅一般采用钢化玻璃以及防水树脂进行封装,因此其坚固耐用,使用寿命一般可达15年,最高可达25年。

(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工艺与单晶硅太阳电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则要降低不少,其光电效率约12%左右(2004年7月1日日本夏普上市效率为14.8%世界最高效率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从制作成本上来讲,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要便宜一些,材料制造简便,节约电耗,总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量发展。

此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也要比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短。

从性能价格比来讲,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还略好。

(三)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非晶硅太阳电池是1976年出现的新型薄膜式太阳电池,它与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的制作方法完全不同,工艺过程大大简化,硅材料消耗很少,电耗更低,它的主要优点是在弱光条件也能发电。

但非晶硅太阳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光电转换效率偏低,目前国际先进水平为10%左右,且不够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转换效率衰减。

(四)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
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指不是用单一元素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太阳电池。

现在各国研究的品种繁多,大多数尚未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以下几种:a)硫化镉太阳能电池b)砷化镓太阳能电池c)铜铟硒太阳能电池(新型多元带隙梯度Cu(In,Ga)Se2薄膜太阳能电池)Cu(In,Ga)Se2是一种性能优良太阳光吸收材料,具有梯度能带间隙(导带与价带之间的能级差)多元的半导体材料,可以扩大太阳能吸收光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明显提高的薄膜太阳能电池。

可以达到的光电转化效率为18%,而且,此类薄膜太阳能电池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有光辐射引致性能衰退效应(SWE),其光电转化效率比目前商用的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提高约50~75%,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属于世界的最高水平的光电转化效率。

工艺技术方案
根据产品方案,本项目主要生产工艺的流程采用国内较为成熟的工艺路线,基本上是从硅片的开箱检测与装盒开始,然后在加工车间去除油污及制裁、扩散制作表面PN结然后检测、等离子体刻蚀周边PN结及抽测效果、二次清洗,然后在表面处理车间完成制备薄膜减反射层、印刷背面电极、背电场、正面电极,然后经过高温烧结,最后经检测车间检测合格后入库。

太阳能电池硅片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原材料(硅片)扩散前清洗(制绒)扩散(形成PN结)刻蚀(周边断路)去磷硅玻璃PECVD(镀膜)
印刷线(印刷电极)烧结(电极固化)分类检测(按效率)
热塑封装电池板成品(销售电池组件公司)
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图
主要工艺流程说明:
①清洗、制绒:首先用碱(或酸)腐蚀硅片,以去除硅片表面机
械损伤。

而后进行硅片表面绒化,现在常用的硅片的厚度180um左
右。

去除硅片表面损伤层是太阳电池制造的第一道常规工序,主要是
通过化学腐蚀,硅片化学腐蚀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切片带来的表面损
伤,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绒面效果,从而减少光反射。

②甩干:清洗后的硅片使用离心甩干机进行甩干。

③扩散、刻蚀:多数厂家都选用p型硅片来制作太阳电池,那么一般用POCl3液态源作为扩散源。

扩散设备可用横向石英管或链式扩散炉,进行磷扩散形式n型层。

扩散的最高温度可达到850-900℃。

这种方法制出的结均匀性好,方块电阻的不均匀性小于10%,光子寿命大于10微秒。

扩散过程遵从如下反应式:
4POCl+3O(过量)2PO+2Cl(气)
2PO + 5Si 5SiO2 + 4p
背腐蚀去磷硅玻璃和边缘P-N节:用化学方法除去扩散层SiO2与HF生成可溶于水的SiF,从而使硅表面的磷硅玻璃(掺PO的SiO)溶解,化学反应为:
SiO +6HF H(SiF)+2HO
④减反射: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电池表面沉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不但可以减少光的反射,由于在制备SiNx减反膜过程中大量的氢原子进入,能够起到很好的表面钝化和体钝化的效果,这对于具有大量晶界的多晶硅材料而言,由于具有明显的表面钝化和体钝化作用,因此可以用比较差一些的材料来制作太阳电池。

由于增强对光的吸收性的同时,氢原子对太阳电池起到很好的表面和体内钝化作用,从而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

⑤印刷+烧结:为了从电池上获取电流,一般在电池的正、背两
面制作电极。

正面栅网电极的形式和厚度要求一方面要有高的透过率,另一方面要保证栅网电极有一个尽可能低的电阻。

背面做成BSF 结构,以减小表面电子复合,印刷后高温烧结。

电池生产工序就完成了。

⑥检测分选: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常要对每个电池测试,并按电流和功率大小进行分类,可根据电池效率进行分级。

⑦包装入库:将分选好的电池片进行包装,并入库。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用原辅材料消耗见下表:
电池片生产项目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建设内容包括:主厂房1400m2,库房500m2,办公、生活用房500m2,变电室60m2,室外给排水、消防管道等工程、围墙大门、道路、场地硬化工程及绿化工程;购置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加工主要生产和检测设备等。

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为平定县冠山镇贵石沟村,厂区占地面积40亩。

该厂址邻近太旧高速和207国道,交通十分便利。

气候特点
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日照比较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春季少雨多风,干旱时有发生;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秋天云高气爽,降温快;冬季干冷,时有风沙天气。

本境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太阳辐射总量多,年平均值为133.9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实际日照时数为2696.3~2886.3小时。

热量资源可满足一年一熟,不少地方可达两年三熟。

年均气温不同地点相差很大,无霜期平均为130~180天。

年降水量560毫米。

地形、地貌
项目所选场地,地面标高在688.6-691.4m之间,厂区较为平坦,地层为第四纪冲积,洪积亚粘土层,砂土层,场址内没有断裂、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无矿藏,地质良好。

工程地质
本项目用地,场区地势较为平坦。

项目岩土工程已由阳泉市建筑设计院做过勘察。

其地层构成主要由Q4ml新近人工填土、第四纪全新世Q42A1+P1冲(洪)积形成的粉质粘土、细砂、中砂、卵石、粉土、粉质粘土和石炭纪页岩、砂岩组成。

根据附近已有工程水质分析资料,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

土工试验主要指标值如下:
干密度:平均值1.69 标准差0.05 变异系数0.03
孔隙比:平均值0.602 标准差0.05 变异系数0.08
饱和度:平均值93.8 标准差7.09 变异系数0.08
液性指数:平均值0.24 标准差0.19 变异系数0.78
压缩模量:平均值13.76 标准差5.7 变异系数0.41
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发布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所示,项目区基本烈度为VII度。

项目区没有发现采空区和滑坡迹象等不良地质现象。

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如下:
粉质粘土(1)170KPa 细砂170KPa
中砂180KPa 硌砂190KPa
卵石220KPa 粉土150KPa
粉质粘土(2)200KPa 页岩(强风化)300KPa
页岩(中等风化)500KPa 砂岩(中等风化)800KPa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判定本场地为抗震一般地段。

场地评价为地基均匀,地基岩稳定。

建设规模
年产25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

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