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学原理知识点-火山灾害

合集下载

地理知识知识:由火山活动引发的灾害——火山爆发

地理知识知识:由火山活动引发的灾害——火山爆发

地理知识知识:由火山活动引发的灾害——火山爆发火山是地球上一种极为神秘而又具有强大威力的自然现象,它们是地球内部热能和物质运动的结果。

火山喷发在地球历史上多次发生,造成了许多灾难性后果。

本文将探讨火山爆发的原因、类型、影响以及人类应对这些灾害的策略。

一、火山爆发的原因火山爆发是由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物质的运动引起的,其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地球的内热。

地球的内部由地幔的岩浆成分组成,而地幔中的岩浆是由地球的内部热能、内部压力和水分等成分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当地球内部热能不断积累,岩浆被推向地表,这时火山就开始形成;而当岩浆在地表喷发时,就会造成火山爆发。

二、火山爆发的类型火山爆发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喷发式、溢出式和爆炸式。

其中,喷发式火山是最常见的火山类型,这种火山在活跃期间会周期性地释放气体和岩浆,并与周围环境形成了所谓的火山喷发锥;溢出式火山则是岩浆从火山喷发口中翻滚而出,形成长而平坦的岩浆平原,比喷发式火山更难以预测;而爆炸式火山则是最破坏性的火山类型,这种火山的爆发会造成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击波,这些爆炸物会将火山内部的岩石和岩浆碎片从喷发口射出。

三、火山爆发的影响在显著的火山爆发过程中,火山灰、火山口烟雾和火山烟毒是火山爆发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火山灰和烟雾可以阻碍太阳的光线进入大气中,导致气温下降;而火山烟毒则是由于火山爆发时释放出的气体和微粒,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火山爆发还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如山体滑坡、土石流和洪水等自然灾害,这些现象会对周围地区的土地、建筑和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四、人类应对火山爆发的策略对于火山爆发的灾害,世界各国制定了给予灾民适当救济的政策。

在火山爆发后,政府部门会组织救援队伍和非政府组织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来。

同时,人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灾难的影响,例如设置紧急避难所、提供食物和药品、疏散居民等。

此外,人类应在科技上实现一些解决方案,以迎接未来可能发生灾难的机会。

灾害地理学第七章火山灾害与其防治

灾害地理学第七章火山灾害与其防治

2021/4/15
5
2021/4/15
日 本 琉 璜 岛 附 近 海 底 火 山
6
新西兰兄弟火山
2021/4/15
7
海利火山
2021/4/15
8
日本NW-罗塔1火山
2021/4/15
9
加勒比海基克姆詹尼海底火山
2021/4/15
10
南极洲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海底火山
2021/4/15
11
近代最强大的5大火山爆发
谷,把广达一百平方公里的山谷装满,深达一百多公尺厚。这个地方就是一
九一六年被人发现而名噪一时的万烟谷,整个峡谷有数千处冒着白色蒸气,
夹杂在红色的燃烧灰烬中,景象十分壮观,令人震栗。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
这里才逐渐冷却并安定下来。
2021/4/15
14
喀 拉 喀 托 火 山 爆 发
1883年8月27日, 位于印尼的喀拉喀托火山的爆发,力量之大,声音之响, 能让2000英里以外澳大利亚也感受到它的震动。此次爆发的威力比最大的氢 弹测试的威力还要大26倍,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岩浆达18立方公里。火山爆 发在海底形成一个巨大的火山口,直径7公里,深70~270米。爆发引起的连 续海啸甚至到达了夏威夷岛和南美洲海岸,致使海水掀起40米高巨浪,卷走 沿岸渔船及村舍,3.6万余人葬身海底。
混合物,固态矿物含量较少,岩浆越容易流动。
2021/4/15
19
二、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 地表的释放。 (一)喷发的类型
1、裂隙式喷发 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称为裂隙式喷发。
2021/4/15
20
2、中心式喷发 宁静式(夏威夷型)

火山喷发的原理

火山喷发的原理

火山喷发的原理火山喷发是地球上一种非常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它不仅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造成巨大影响,更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了解火山喷发的原理对于我们预测和应对火山喷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火山喷发的原理进行解析。

一、地壳板块运动导致岩浆上升火山喷发的起因在于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地下岩浆上升。

地球的地壳由数个大大小小的板块构成,这些板块会相对移动,形成了板块边界。

在板块边界上,一块较重的板块称为俯冲板块,会下沉到地幔深处;而较轻的板块则会上浮。

当俯冲板块下沉至一定深度时,高温高压的地幔岩石会部分融化形成岩浆。

由于岩浆的密度较低,会沿着地壳的断裂带上升到地表,形成火山口和火山喷发。

二、岩浆在地表聚集形成岩浆库岩浆上升到地表并不意味着立刻会喷发,相反,它通常会在地下断层和岩浆通道中积蓄一段时间,形成岩浆库。

岩浆库是由堆积的岩浆组成,它们以坚硬的岩层为边界,使得岩浆在地下被相对稳固地储存。

三、岩浆喷发的触发因素火山喷发的触发因素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地壳板块运动:当地壳板块在地表运动时,会对已经积蓄在岩浆库中的岩浆施加压力。

当压力超过岩浆及其周围岩石的抗压能力时,火山喷发就会发生。

2. 极高温和极高压:地下的岩浆通常处于极高温和极高压的环境下。

这种环境使得岩浆具有了巨大的能量和推力,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火山喷发就会发生。

3. 水的作用:地下的岩浆中通常含有水分。

当水分进一步混入岩浆中时,它会发生闪蒸作用,导致岩浆的体积迅速膨胀,形成巨大的气泡。

当这些气泡的压力超过周围岩浆的抗压力时,岩浆就会喷发。

四、火山喷发的种类和特点火山喷发可以分为喷发型、爆炸型和地震型等不同类型。

喷发型火山喷发比较平缓,岩浆凝结成固态的形状,例如构成火山锥体. 爆炸型火山喷发则带有剧烈的爆炸性质,火山碎屑不断喷出形成火山灰和烟尘。

地震型火山喷发则伴随着剧烈的地震,地表会出现明显的地表变形和破裂。

五、火山喷发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火山喷发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3章 火山灾害

第3章 火山灾害
响可产生两种效应,即灾害效应和资源效
应。
一、火山喷发灾害 (一)火山熔岩流灾害

大多数火山都产生一些熔岩,但大规模的 熔岩流是静火山的特征,如夏威夷的火山 。熔岩流对人类的危害程度主要取决于熔 岩流的规模、流速、火山口外壁斜坡坡度 和熔岩流的粘滞性。
熔岩流入了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园的太平洋中
1、确定火山历史上的喷发样式
2、确定火山喷发的周期 3、确定火山喷发的样式 4、确定火山喷发的范围 5、确定火山喷发持续的时间
4.4
减轻火山灾害的对策
一、危险性火山的识别与评价 1、确定高危险性火山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火山喷发的特征、历史记录、已知的地 形变和地震事件、喷发物的特征、火山
附近的人口密度、历史上火山灾难的死

火山喷发时熔岩流的逸出和火山碎屑物质 在边坡上积聚使火山斜坡荷载加重、坡度 变陡而造成不稳,最终可能导致火山斜坡 物质发生块体运动而成为灾害性事件。
1985年11月13日发生的内华达德鲁兹火山喷发引起的 泥石流导致了23,000个人死亡,并毁灭了Armero镇
哥伦比亚乌伊拉火山喷发引发雪崩及泥流
现有建筑进行加固改造,新建建筑物优先
选择强度高、坡度大的屋顶结构。
三、火山应急管理
1、为了保障危险区人员的生命安全,让他们事
先熟悉撤离路线和可以避难的藏身之处是至关
重要的。
2、用于撤离的道路必须保障畅通,特别是在人
口密度大的地区更是如此。
3、对于躲在避难场所的人们,则需要提供食物
、饮水、帐篷、医疗和卫生保健等项服务。
2006年厄瓜多尔通古拉瓦火山喷发
(四)火山地震灾害

火山喷发往往伴随着地震。喷发之前常
常出现局部地震,它们可能是由于岩浆

火山灾害

火山灾害

现代火山的分布特征
• 我国活火山不多,除新疆、台湾、西藏 等地尚有现代火山活动外,其余地方尚 未发现火山活动,而火山地形保存完好 的死火山则有广泛分布。
火山爆发的危害及预防
• 火山爆发的景象非常壮观,但也带给人类带来灾 害性的破坏。火山爆发时喷出的气体和火山灰是 空气污染的一大自然因素。 • 据统计,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内,在火山活动中 蒙难的人数约20万,今天仍有数百万人居住在有 潜在危险的火山地带。火山爆发不仅使附近的居 民遭受危 险,而且还会殃及远离喷发区的居民。 大洋底的火山喷发会引发海啸。例如, 1815年 印尼的坦博拉火山曾使12000人死于海啸激浪。
现代火山的分布特征
• 现今地球上有500多座活火山,数百座休眠火山以及约 2000座死火山。它们比较集中地分布在以下几个带上: • (1)环太平洋带:分布在太平洋板块周围大陆板块边界 上的活火山现有319座,占全世界火山总数的62%,其 中45%分布在太平洋西岸的岛弧带上,17%分布在太平 洋东岸的南、北美洲海岸。此带火山喷发的熔岩均为中 性的安山质--酸性的流纹质熔岩,与太平洋板块内的基 性玄武岩的喷发明显不同,故有人把这个洋壳玄武岩与 环太平洋带安山质--流纹质火山岩之间的界线叫做安山 岩线。世界著名的火山勘察加的克留契夫火山,阿拉斯 加的卡特曼火山、日本富士山等均分布在此带。
火山结构
一个典型的火山包括火山通道、火山口和火山喷出物堆积 成的火山锥等几个部分。 • 火山通道是火山喷发时岩浆喷出的通道。火山喷发后常 被熔岩或火山砾岩所充填,形成火山颈。 • 火山锥是火山喷出物堆积在火山口通道四周形成的锥状 地形。火山锥形成之后,若火山再次活动,岩浆沿火山 锥上的裂隙涌出,在原先锥坡上形成了小火山锥,叫寄 火山锥。 • 在火山锥通道的出口叫火山口。火山喷发后,火山口下 常积水成湖,称火山口湖。火山再次喷发时,由于强烈 爆炸有时将旧火山口炸掉一部分,使火山口扩大成为大 的洼地,形成破火山口。

火山爆发的现象和原理

火山爆发的现象和原理

火山爆发的现象和原理火山爆发是指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出岩浆、煤气、火山灰、火山弹等物质,并伴随着剧烈的地表活动和能量释放的现象。

火山爆发是地球上自然界中最具破坏力和可怕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周围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火山爆发的现象和原理。

火山爆发的主要现象包括喷发口喷发、火山灰喷射、岩浆喷发、烟柱升腾、火山弹射出等。

首先是喷发口喷发。

喷发口是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发的主要通道,为火山喷发提供了冲力。

喷发口在火山的顶部,通常是一个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洞口,直径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

当喷发口的岩浆压力超过地表承受范围时,岩浆从喷发口喷射而出,形成熔融的岩浆流。

喷发口周围的岩浆层被剧烈的冲击波和高温高压的气体蒸汽炸开,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火山气体。

火山灰是火山爆发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细小岩石颗粒。

火山灰主要由火山岩熔融后冷却凝固而成,其粒径大小从微米到数毫米不等。

火山灰在火山爆发时以高速喷射出喷发口,蔓延到上空数十公里甚至更高的大气层中,随着风的作用,散布到范围更大的区域。

火山灰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会吸附水分形成火山尘暴,阻碍太阳光照射进入大气层,造成日照不足,导致气温下降和光照减弱,从而对农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岩浆喷发是火山爆发的另一个重要现象。

岩浆是由地壳深处的熔融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含有丰富的气体和矿物质。

当地壳深处的岩浆上升到地表时,如果喷发口被堵塞或者压力过大,岩浆无法顺利喷射而出,就会造成火山喷发。

岩浆喷发时,熔融岩石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口的岩浆深度也随之减少。

同时,喷发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气体窜入喷发口,形成火山喷烟。

烟柱升腾是火山爆发的典型现象之一。

当火山爆发时,由于火山口喷发的高温岩浆和火山气体被喷射到空中,形成巨大的烟柱。

烟柱一般直达上空好几千米,随着火山活动的变化和风力的影响,烟柱会不断扩散和升腾,能够看到大量的火山冲天而起。

火山弹是火山爆发时喷发出的固态岩浆颗粒,其形状不一,有的呈流体状喷射,有的呈破碎的块状喷射。

4 火山灾害

4 火山灾害
Lamington
Agung
El Chichon Nevado del Ruiz
1814 1815 1822 1825 1826 1877 1883 1892 1902 1902 1902 1911 1919 1930 巴布亚新几 1951 内亚 印尼 1963 墨西哥 1982 哥伦比亚 1985
第4章 火山灾害
4.1 什么是火山?
岩浆活动穿过地壳,到达地面或伴随有水气和灰 渣喷出地表,形成特殊结构和锥状形态的山体。 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 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 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 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火山的形状: 和一般的连绵的山不同,火山多数呈圆锥状,它 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火山灰、熔岩和碎石落下后 堆积而成。
火山喷发成因
在距离地面大约32公里的深处存在大量高温液体,其温度之高足 以熔化大部分岩石。 岩石熔化时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世界的某些地区,山脉在 隆起。这些正在上升的山脉下面的压力在变小,这些山脉下面可能 形成一个熔岩(也叫“岩浆”)库。 这种物质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库里的压力大于它上 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便向外迸发成为一座火山。 喷发时,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突然冒出。这些物质堆 积在开口周围,形成一座锥形山头。“火山口”是火山锥顶部的洼 陷,开口处通到地表。锥形山是火山形成的产物。火山喷出的物质 主要是气体,但是象渣和灰的大量火山岩和固体物质也喷了出 来。
4.6 火山的价值
增加资源 火山资源的利用也可以带给我们生活的乐趣与便利。 一般来说,火山资源主要体现在它的旅游价值、地热利 用和火山岩材料方面。火山和地热是一对孪生兄弟,有 火山的地方一般就有地热资源。地热能是一种廉价的新 能源,同时无污染,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从 医疗、旅游、农用温室、水产养殖一直到民用采暖、工 业加工、发电方面,都可见到地热能的应用。 火山活动还可以形成多种矿产,最常见的是硫磺矿的形 成。陆地喷发的玄武岩,常结晶出自然铜和方解石,海 底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常可形成规模巨大的铁矿和铜矿。 另外,我们熟知的钻石,其形成也和火山有关。 土地资源

火山知识点总结归纳

火山知识点总结归纳

火山知识点总结归纳一、火山的定义火山是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地球上岩浆喷发的地方。

它们通常是地球表面上的喷发口或者裂缝,通过这些开口地球内部的岩浆、气体和固体颗粒等物质喷发出来,形成不同形态的火山体。

火山喷发形成的喷发物质包括火山灰、岩浆、熔岩、火山烟和火山岩等。

二、火山的形成过程火山的形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一般分为岩浆上涌、喷发和火山体形成三个阶段。

1.岩浆上涌:岩浆是地球内部的熔融岩石,当岩浆在地下达到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时,会向地表上涌,并积聚在地下岩石体系中。

当岩浆积聚量超过了地下岩石系统的承载能力时,岩浆就会通过地壳上的裂隙或者火山口喷发出来。

2.喷发:岩浆喷发是火山活动的核心过程,岩浆经由地下裂隙进入到火山领域内,进而喷发出来。

由于地下的岩浆在地质构造、地球内部物理化学现象的作用下,岩浆内所含有的气体会在地壳压力作用下逐渐释放出来,相应的会形成爆发和喷发等现象。

3.火山体形成:通过长期的火山喷发和活动,火山体将逐渐形成。

火山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逐渐堆积而成的,这些喷发物质堆积形成的火山体的形态呈碗状或圆锥状。

三、火山的类型根据形成原因、喷发方式和喷发物质的性质,常见的火山主要分为火山类型、构造火山、喷发火山、火山岩等。

其中,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常见的火山类型包括构造火山、断裂火山、火山群、死火山等。

构造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体,其形成过程中,岩浆冲出地壳形成构造火山。

断裂火山是由断裂带、裂口等地质现象形成的火山体,其形成是通过地下断裂带、岩浆冲出地壳形成。

火山群是由多个火山组成的火山群体,死火山是由于火山活动停止或者岩浆已经冷却的火山体。

四、火山的活动特点火山活动主要包括火山喷发、地震、地表变形等,这些现象是火山活动的主要特点。

在火山喷发活动中,火山会排放出岩浆、熔岩、火山灰等喷发物质,同时伴随着火山烟、火山岩、火山岩浆等流动出来。

与此同时,火山喷发还会引发火山地震、地表变形等现象,这些现象是火山活动的重要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火山灾害
第一节火山概述
1、火山的定义(掌握)
由火山喷发时喷出的熔岩、火山灰和碎石落下后堆积而成的山体,大多呈孤立的圆锥型。

2、什么是火山喷发?(掌握)
地球内部的岩浆最终会穿过地壳的一些薄弱的地方,喷出地面,这就是火山喷发
3、火山由哪几部分结构组成?(熟悉)
火山口、岩浆囊、岩浆通道和火山锥。

4、火山和火山群的形状有哪几种?(了解)
(1)孤立的圆锥型(2)链状火山群。

5、火山的分类(掌握)
(1)火山按按岩浆的通道类型可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2)中心式喷发又主要分为宁静式喷发、爆发式喷发、中间式喷发。

6、火山喷发强烈程度取决于什么?(了解)
(1)火山喷发的猛烈程度取决于岩浆的粘滞性。

(2)岩浆粘滞性较小时,气体很容易从岩浆中跑出,岩浆一边上升,气体一边释放,到达地面时,气体几乎跑完了,岩浆就比较安静地流出地表,此类岩浆的喷发多为宁静式喷发。

(2)岩浆粘滞性很大时,气体不容易跑出,直到岩浆到达地面,压力突然减少,导致气体、岩浆和石屑一起瞬间猛烈喷出,此类岩浆的喷发多为爆炸式喷发。

7、岩浆的流动性(粘滞性)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了解)
(1)温度越高,岩浆的粘滞性越小,容易流动。

(2)SiO2含量低,岩浆容易流动。

(3)岩浆是流动的液体和由该液体结晶出来的固体矿物的混合物,固态矿物含量较少,岩浆越容易流动。

8、岩体熔化可以通过哪些条件实现?(了解)
(1)减少压力;(2)水和其他挥发性物质进入岩石,降低了岩石的熔点;(3)增加温度。

9、地面下熔化的岩石叫做岩浆,当岩浆喷出地面后叫做熔岩。

(了解)
10、在软流圈一些非常热的岩石接近熔化状态,这些岩石就构成了岩浆的源泉。

(了解)
11、在一个喷发过的火山附近,能否找到泡沫岩,可以作为火山猛烈程度喷发的判断依据。

(了解)
12、火山喷出的物质(掌握)
(1)气态:水蒸气占60~90﹪,还有H2S、SO2、CO2、HCl等有毒气体。

(2)固态: 火山碎屑(火山灰、火山砾、火山渣、火山弹等)。

(3)流动态:火山泥石流(火山泥流、火山碎屑流)和熔岩流
13、什么是火山泥石流?(了解)
指含有大于25%火山物质的泥流或碎屑流。

14、火山泥流和碎屑流有何异同?(了解)
火山泥流的稠度相当于新鲜湿的混凝土。

碎屑流与泥流相比,比较粗,同时粘性较小。

两种类型的流都包含高浓度的岩石碎屑使它们具有内在的强度,而能搬运巨大的砾石、房屋、桥梁,同时在其通过的路径上施加特别强的冲击力。

15、火山的大小由什么来衡量?(了解)
火山的大小用其喷出的岩浆或火山灰的多少来衡量。

16、从全球范围来看,火山越小,每年喷发的次数就越多,反之亦然。

(了解)
17、火山喷发的通道主要有哪些?(了解)
火山喷发大致可有三种通道:第一种是岩浆沿汇聚板块的俯冲带上涌形成火山带;第二种发生在拉张板块(具有发散边界)背景下,岩浆沿着拉张带上涌形成海底火山岩;第三种是岩浆沿板块内的地幔柱喷发至地表而形成火山。

18、世界火山的分布(了解)
(1)环太平洋火山带;(2)大洋中脊火山带;(3)东非裂谷火山带;(4)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19、我国主要的活火山:(掌握)
长白山火山、台湾岛大屯火山、腾冲火山、五大连池火山、镜泊湖火山、琼北火山、龙岗火山、可可西里火山、阿什库勒火山,其中长白山火山是我国大陆相对最危险的火山。

20、腾冲火山群为我国西南最典型的第四纪火山,是世界上最年轻的新生代休眠火山群,也是我国的火山锥、火山口、火山湖保存最完整最壮观的火山群。

被誉为“火山地质博物馆”。

(了解)
21、五大连池火山是我国记载最为详尽的活火山群(了解)
第二节火山灾害的特点和成灾机制
1、火山灾害的特点(掌握)
(1)灾害源的确定性。

直接灾害限于火山附近;
(2)突发性和严重性。

沉睡100年以上突然爆发,摧毁文明,破坏环境,致人死亡;
(3)形成灾害的周期长,约100-600年;
(4)影响范围广,时间长。

大的火山喷发导致环境恶化、气候变化,波及海洋、陆地(5)灾害程度随火山规模变化。

2、火山形成灾害的原因(掌握)
(1)熔岩溢流
(2)爆破式喷发。

将大量的火山碎屑及火山灰抛出,掩埋、破坏地面建筑、森林及动植物,甚至危害人的生命。

(3)火山碎屑流.是最严重和最频繁的火山灾害,具有很高的温度和流动性。

(4)火山泥石流.是火山碎屑流及熔岩流在高速流动过程中,与水或积雪融合形成的高密度流体.其流速快,能量大,成分复杂是一种破坏力巨大的流体
(5)火山气体以及气溶胶.
a.有毒气体(CO2、SO2、H2S)等在短时间内造成人的窒息和死亡
b.火山硫化物及卤化物气体在大气中形成剧毒的酸雨,危害动物的生命
c.火山气体及形成的气溶胶在大气圈中发生光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
(6)引发其他次生灾害.如地震灾害、火山冲击波、海啸灾害、火山灰云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火山滑坡或岩屑崩落等
3、火山的有利影响有哪些?(熟悉)
第一,地热资源;活火山附近有丰富的清洁资源—地热资源
第二、土地资源;许多岛屿基本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

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使土壤肥沃,形成了重要的农业区。

第二,形成矿产资源;
第三,火山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最后,火山是地球的窗口;它将将地下丰富的物质和信息带到地表,为科学工作者研究和了解地球内部组成和深层结构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4、1815年4月15日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之一。

受其影响全球气温在之后的1-2年下降了0.4~0.7°C,1816年全球气候出现严重异常,被称为无夏之年。

(了解)
5、维苏威火山是欧洲大陆唯一的一座活火山。

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火山灰埋没了庞贝城,约2000人死亡,火山泥流覆没了赫尔库拉纽姆城(Herculaneum)。

(了解)
6、1991年6月12日,菲律宾距首都马尼拉100公里的皮纳托博(Pinatubo)火山喷发。

这是20世纪第二大的火山喷发,也是迄今为止发生人口密集地区的最大的火山喷发。

也是人类历史上取得巨大减灾效果的火山喷发预报成功的案例。

(了解)
7、2010年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是有航空史以来对航空安全影响最大的一次爆发,导致欧洲多个国家关闭机场和领空。

(了解)
第三节减轻火山灾害
1、火山喷发的前兆有哪些?(掌握)
此外还有生物异常——有些动物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的神态
2、火山的监测(熟悉)
a. 监测火山地震(喷发前微震活动加剧)
b. 根据地形变监测岩浆囊的活动(喷发前地面隆起)
c. 监测火山区的地温(喷发前地温升高)
d. 监测火山气体(喷发前SO2、H2S含量升高)
3、高风险火山的判定依据(了解)
a.500年内有无喷发历史
b.50年内火山区有无大地形变、火山地震活动
c.火山喷发物含量增加和成分变化
d.火山周围人口密度
我国的长白山天池、五大连池和腾冲等地火山属于高风险火山
4、火山灾害区划与预警(了解)
是对火山区未来可能遭受的灾害影响案强弱程度进行分区与预警
5、火山喷发的自救逃生措施(掌握)
(1)应对喷射物(火山渣、火山弹等)危害。

如果从靠近火山喷发处逃离时,使用坚硬的头盔保护头部。

(2)应对火山灰危害。

戴上护目镜、通气管面罩或滑雪镜,保护眼睛。

用一块湿布护住嘴和鼻子。

或者如果有可能也可用工业防毒面具。

到避难所后,脱去衣服,彻底洗净暴露在外的皮肤,用干净水冲洗眼睛。

驾车逃离时要记住,火山灰可使路面打滑,应慢速行驶
(3)不要走峡谷路线,因为它可能会变成火山泥流经过的道路
(4)应对熔岩危害,尽快跑出熔岩流的路线。

(5)应对气体球状物危害。

如果附近没有坚实的地下建筑物,跳入水中,逃避球状物。

总之,由于火山喷发时,火山的热度和火山灰都会对人类造成伤害,所以逃离时一定要全面的武装好自己,将伤害降到最低。

6、目前我国在长白山火山,腾冲火山,五大连池火山,海口火山建立了火山预警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