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健康促进医院评估标准(1)

健康促进医院评估标准(1)

“健康促进医院”试点考核评估标准项目考核要点建议责任科室评分标准评估方法一、组织管理指标(15分)1.组织领导(5分)1)成立由院领导任组长的“健康促进医院”领导小组;(2分)领导小组由院长或书记任组长,2分;由主管院长任组长,1分;未成立不得分。

听取汇报查阅文件和资料2)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并有会议记录;(1分)健康教育科召开专题会议4次以上并记录完整得1分,每减少1次扣0.2分;扣完为止。

3)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创建工作目标及实施方案;(2分)健康教育科有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并正式下发,得2分。

2.体系建设(4分)1)二级以上医院应设臵独立的健康教育科,一级医院应设臵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兼职部门;(2分)感控科(兼)二级以上医院成立独立的健康教育科,2分;一级医院成立健康教育兼职部门,2分;查看资料2)配备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器材设备。

(2分)办公室共用配备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等健康教育器材得2分,每少一部扣0.5分,扣完为止。

现场考察3.人力建设医院主要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人数。

(3分)感控科(兼)三级医院专职人员不少于5名,3分;二级医院专职人员不少于3名,查阅人员花名册,开展座项目考核要点建议责任科室评分标准评估方法(3分)3分;一级医院专职人员不少于1名,3分;每少1名,扣1分。

谈4.工作经费(3分)有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项经费。

(2分)财务科2013年中央补助地方项目经费全部到位并专款专用,1分;本单位配套经费比例达到1:1,1分,每降低20个百分点,扣0.2分。

查看资料二、平台建设(18分)1.传播材料开发利用(5分)医院门诊大厅、导医咨询台或候诊区常年备有10种以上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对患者开放或免费发放,如海报、折页、手册、展板或视频,其中要有3种以上本单位开发设计的宣传资料。

(5分)健康教育科政工科健康教育资料齐全,5分。

第六章 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

第六章 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
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
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是指平均每日摄入营养
素的最高限量。
21
二、心理健康测量指标
22
心理健康测量指标
• 人格:(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2)艾森 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3)卡特尔(Cattell)人格测验(16 personality factor,16PF)。
1.生活丰度:指生活丰富程度。在一定时间(天、月、季、 年等)内参加活动的项目多少来表达。(业余活动丰度、体力 活动丰度等)。 2.生活频度:指每项活动的频繁程度。(主观评定法、客 观判定法) 3.个人活动谱:各种活动在人的生活中所占比例。反映一 个人生活的结构。 4.主导生活内容:物质享受、精神消费;创造积累、单纯 消费等。 5.不利于健康的活动:吸烟,酗酒等。 6.生活满意程度和对待生活的态度:物质、精神生活两个 方面。
20
营养摄入指标
平均需要量(EAR):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
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 入水平。EAR是制定RNI的基础。
推荐摄入量(RNI):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
龄及生理状况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摄入水 平。主要用途为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19
行为发展指标
年龄:出生至2月 动作发展: 1.受视听刺激后有眨眼、皱眉的反应,并会左右转动头寻找声源。 2.眼睛能随鲜艳的物体转动。 3.直立怀抱时或俯卧时能抬头瞬间。 4.能空手攥拳。 5.脚会无意识地蹬踹。 语言发展: 1.开始发出“咿呀”声。 2..和孩子说话时,偶尔能出生声应答。 社会性发展: 1.从满月后,孩子经常会笑。 2.母亲怀抱时少哭,比较安静。 3.会用哭声表示需要。 认知: 1.能较长时间注视父母的面孔。 2.能通过嗅觉、听觉、视觉逐渐认识母亲。 3.喜欢注视颜色鲜艳的东西。

2020年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点第六章

2020年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考点第六章

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含了个人和群体行为改变,以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并重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的健康潜能。

2)健康促进涉及5个主要活动领域: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3)增强社区的能力;4)发展个人技能;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联系: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调动教育、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广泛力量,改善人群健康的活动过程。

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和先导。

离开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时,健康促进对健康教育是强有力的支撑,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3、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的区别和联健康教育无论是针对个体的健康管理、还是针对群体的健康管理,都是一种非常基本和重要的方法和策略。

熟悉和掌握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是实现有效的个体健康管理的基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方法和策略。

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1、“知信行”模式(KAP):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是认知理论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该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只有了解了有关的健康知识,建立起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才有可能主动地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危害健康的行为。

2、健康信念模式(HBM)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影响感知的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

认为信念是人们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基础,人们如果具有与疾病、健康相关的信念,就会采纳健情感激发。

4、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该理论的主要依据是:人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而且每个改变行为的人都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只有针对其需要提供不同的干预帮助,才能促使教育对象向下一阶段转变,最终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

第六章卫生服务评价

第六章卫生服务评价
工作,提供卫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已在卫生部门 工作和正在接受培训的人员。
(2)卫生人力研究的内容 1)卫生人员的数量 • 卫生人员由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量可用绝对数和相对数表示。绝对数表 示卫生人力实际拥有量。为了表达不同时期、不同 地区卫生人力的水平,通常用相对数来表示,如每 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医师数、每名医 师服务人口数等。
(1) 每万人口医师数 (2) 每万人口临床医师数 (3) 每千人口病床数 (4) 每千人口观察床数 (5) 每万人口药剂师数 (6) 每万人口卫生保健人员数 (7) 个人投资占国民卫生保健支出的百分比 (8) 卫生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三、卫生服务利用 (一)卫生服务利用的概念 • 卫生服务利用是卫生服务需要和供给相互作用的结
2.卫生设施的测量指标 (1) 每千人口卫生资产额 (2) 每千人口仪器设备额 3.卫生费用的测量指标 (1) 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2) 人均卫生费用 (3) 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4) 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 (5) 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4.世界卫生组织20世纪70年代推荐的7国12地区的卫 生资源测量指标
四、工作活动 • 卫生部门为一定目的而使用卫生资源,产生相
应的工作活动。衡量的指标有工作活动的内容、 数量和质量。 • 从卫生服务接受者方面来考虑,可以衡量的指 标是指接受卫生服务工作后产生的影响和结果。 • 工作活动研究可以从工作描述和工作测量两方 面进行。
五、质量评价 • 质量评价要从卫生服务的组织和结构、工作活动和过
体和个人。 (4)卫生费用的分类 • 卫生费用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卫生费用两类。 • 从卫生服务的角度,还可将卫生费用分为医疗
服务费、卫生防疫费、妇幼卫生费、医学教育 费及科学研究费等。

健康促进医院评价指标体系

健康促进医院评价指标体系

健康促进医院评价指标体系(2014版)
使用说明:本考核指标依据《健康促进医院基本要求》编制,包括创建步骤、创建内容、活动细则及考评方法等。

考核指标分为“A”和“B”两类。

“A”选项为所有创建医院必须开展的活动,“B”选项根据各医院情况有选择开展,“A”和“B”总分各为100分,考评时分类记分,供各市(地)制定2014年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要求及考核办法参考使用。

各市(地)可以参照本表对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进行考评,健康促进医院也可以参照工作步骤与活动细则开展活动,并开展自评工作。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效果评价一、概述(一)评价的概念是客观实际与预期目标进行的比较,是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贯穿于整个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管理过程的始终。

(二)评价的作用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项目的效果;对项目全面检测、控制;最大限度地保障计划的先进性和实施质量。

二、评价的种类和内容(一)形成评价1.相关概念是为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息的过程。

包括为制定干预计划所做的需要评估及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提供所需的基础资料其目的在于使健康教育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2.具体内容了解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了解目标人群对干预的看法了解教诲材料发放系统对问卷进行预调查及修改了解干预策略及健康教诲材料的适宜性针对早期问题,适度调整打算3.方法与目标方法:文献、档案、资料的回顾,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目标人群调查、现场观察、试点研究等。

目标:一般包括打算的科学性、政策的支持牲、技术上的适宜性、目标人群对策略和活动的承受程度等。

(二)过程评价1.相干概念起始于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开始之时,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全过程。

可有效地保障和促进计划的成功,可评估项目运作情况,并能修正项目计划。

2.实施方法现场观察社区及目标人群调查与访谈举行项目事情者集会3.评价目标开展情况:干预活动执行率、覆盖率等参与情况:干预活动暴露率干预活动有效指数:有效指数=干预活动的暴露率/预期达到的参与百分比4.质量控制内部质控:项目内部事情人员举行过程评价时,严格掌握评价标准外部质控:由项目外、有项目评价经验的人对过程评价进行质量控制,如专家小组审查。

计划实施早期意义尤为重大(三)效应评价1.相干概念健康教育通过改变人们的健康相关行为来实现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

效应评价正是要评估健康教育计划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的变化。

2.评价内容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健康相干行为3.效应指标卫生知识均分卫生知识及格率卫生知识知晓率(正确率)行为发生率行为改变率(四)评价的意义1.保证打算设计和打算执行的质量2.科学地说明打算的价值3.用计划实施结果争取支持和扩大影响4.丰富和充实理论知识,进步实践水平5.改进专业人员的事情三、效果评价的内容与目标由于上述效果在健康教育干预实施后出现顺序的差异,将健康教育效果分为近期效果、中期效果和远期效果。

第六章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

第六章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

第六章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复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婴儿死亡率是指1千名几个月内的活产婴儿的死亡数( )A.3个月B.6个月C.9个月D.12个月2. 在描述单位、地区或国家健康状况时要选用群体指标符合 ( )A.范围对应B.内容对应C.时间对应D.情节对应3.期望寿命是()A.人群健康学指标B.日常生活质量指标 C.临床健康学指标 D.社会健康学指标4. 某一地区1999年平均人数为200万,这一年内共有300人发生严重心肌梗塞,试问严重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 )A. 0.15B. 1.5C. 15D. 1505. 下列不属于目前公认的健康状况指标的是( )A. 出生率B. 成人识字率C. 寿命损失率D. 危险因素暴露率6.在描述一个地区的健康状况时使用婴儿死亡率,这是指标选用的( ) A.目的原则B.可行性原则C.公认原则D.发展原则7.孕产妇死亡率是( )A.生理健康指标B.日常生活质量指标C.健康结果指标D.社会健康学指标8.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用来衡量健康水平和变化的重要指标是()A.婴儿死亡率B.出生率C.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D.患病率9. 属于测量生存质量的指标是()A.无残疾期望寿命B.生活丰度C.个人生活谱D.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 以下不属于社区健康促进的评价指标是()A.社区的收入水平B.社区居民的吸烟率C.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程度D.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11.安全饮水普及率是()A.健康行为测量指标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C.健康结果指标D.社会经济指标12. 社区参与改善卫生状况的程度属于()A.健康行为测量指标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C.卫生政策指标D.社会经济指标13. 失能伤残调整生命年属于( A )A.生存质量指标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C.卫生政策指标D.社会经济指标14. 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发生的病例数处以暴露的人口,这种率称为()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发生率15. 体块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A.BMI=体重(kg)/身高(m)B.BMI=体重(kg)/身高(m)2C.BMI=身高(m)/体重(kg)D.BMI=体重(kg)/身高(cm)216. 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计算中,低体重是指新生儿体重低于()A.1200g B.1500g C.2000g D.2500g E. 3000g17. 肥胖的评价标准是()A.大于标准体重10% B.大于标准体重15% C.大于标准体重20%D.大于标准体重25%D.大于标准体重30%18. 病死率计算中,分母应为()A.患某并的全部患者B.观察的全部人口C.同期平均人口数D.时点人口数D.18岁以上全部人口二、多选题(每题2分)1.下列属于形态发育指标的有()A.身高 B.体重 C.胸围 D.肌力 E.坐高2. 属于营养摄入指标的是()A.平均需要量 B.推荐摄入量 C.适宜摄入量 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E.限定摄入量3. 健康行为测量指标包括()A.就业率B.吸烟率 C.人均酒精消耗量 D.未婚少女怀孕率 E.孕产妇死亡率4. 属于卫生服务测量指标的是()A.慢性病患病率B.每千人口病床数C.已婚妇女节育率D.人均卫生费用E.住院接生率5.目前健康促进的评价指标中,对健康的测量应包括()A.有关疾病的指标B.健康的相关指标C.健康政策和组织措施D.影响健康的环境指标E.实施项目的过程指标6.目前,健康测量指标的变化趋势有()A.单一的躯体健康的测量走向多维度的躯体、心理、社会的测量B.从提高生活质量的测量走向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步测量C.从只对负向健康的测量走向对正向和负向两方面的测量D.从对组织器官的客观状况的测量走向对个体主观体验和满意度的测量E.从以患病或死亡为终点的测量走向以患病后功能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7.评价健康的直接指标有()A.疾病、残疾、死亡B.生长发育、营养状况C.心理及行为指标D.生理功能指标E.生态环境指标8. 评价健康的间接指标有()A.人口学特征的指标B.社会环境指标(如就业率、识字率、人均住房面积)C.经济环境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D.自然环境指标(如人均绿化面积、空气污染指数)E.生活方式与行为指标9.健康测量的内容可分为()A.生理学指标B.心理学指标C.社会学指标D.生活方式与行为指标E.生长发育指标10.健康状况测量指标可分为()A. 按健康测量的对象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体系B. 按健康测量的内容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学指标体系C. 按健康测量的方式分为客观和主观体系D. 按健康测量指标本身的性质分为指标和指数E. 其他分类,如将健康指标分为结果指标和功能指标、个体指标和群体指标体系等11.国家的卫生政策是提高社会卫生水平的关键因素,卫生政策测量指标有()A. 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B. 卫生资源分配的情况C. 社区参与改善卫生状况的程度D. 卫生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E. 有无项目规划和规划制定的执行情况三、简答题(每题6分)1. 简述《国家健康促进行动规划框架》中指出的健康促进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哪些方面?P942.健康促进测量指标选择的原则。

健康促进的评价-11.10.17

健康促进的评价-11.10.17
健康促进的评价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马乐
内容
一、评价概述 二、评价的种类及内容 三、评价方法
四、影响评价的因素
一、评价

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表达资料的过程, 旨在确定社会政策或项目的价值,帮助决策 的过程。

“The systematic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1. 不设对照组的前后比较设计

比较项目实施前后目标人群自身情况的变 化,评价计划产生的效应与结局。 EOXO

优点:简单易行,节省人力、物力。 缺点:受干扰因素影响大
适用:干预周期短的计划
2. 非等同比较组设计

为类实验设计,设立与干预组相匹配的对 照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自身的变化、对 照组同期自身的变化,以及两组变化量的差

以例会纪要(或月度、季度报告)的形式向上级报 告和在项目团队内通报。
(三)效应评价
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后所导致的目 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倾向因 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变化的评价,又
称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
(三)效应评价
1.内容

倾向因素 促成因素


强化因素
健康相关行为

入院率偏倚


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志愿者偏倚 无应答偏倚
(五)失访
指在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计划实施或评价过程 中,目标人群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被干预或 评价。当目标人群失访比例较高(大于
10%),或发生非随机失访时,对评价结果
影响较大。
本节要点

熟悉评价的概念、性质和目的 熟悉评价的种类及内容 掌握并应用各种评价设计的方案 理解影响评价的各个因素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健康促进测量及其评价指标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婴儿死亡率是指1千名几个月内的活产婴儿的死亡数(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2个月
2. 在描述单位、地区或国家健康状况时要选用群体指标符合 ( )
A.范围对应
B.内容对应
C.时间对应
D.情节对应
3.期望寿命是( )
A.人群健康学指标B.日常生活质量指标 C.临床健康学指标D.社会健康学指标
4. 某一地区1999年平均人数为200万,这一年内共有300人发生严重心肌梗塞,试问严重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 )
A. 0.15
B. 1.5
C. 15
D. 150
5. 下列不属于目前公认的健康状况指标的是( )
A. 出生率
B. 成人识字率
C. 寿命损失率
D. 危险因素暴露率
6.在描述一个地区的健康状况时使用婴儿死亡率,这是指标选用的( )
A.目的原则B.可行性原则C.公认原则D.发展原则
7.孕产妇死亡率是( )
A.生理健康指标B.日常生活质量指标C.健康结果指标D.社会健康学指标
8.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用来衡量健康水平和变化的重要指标是( )
A.婴儿死亡率B.出生率C.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D.患病率
9. 属于测量生存质量的指标是( )
A.无残疾期望寿命
B.生活丰度
C.个人生活谱
D.安全饮用水普及率
10. 以下不属于社区健康促进的评价指标是( )
A.社区的收入水平
B.社区居民的吸烟率
C.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程度
D.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
11.安全饮水普及率是()
A.健康行为测量指标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C.健康结果指标D.社会经济指标
12. 社区参与改善卫生状况的程度属于()
A.健康行为测量指标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C.卫生政策指标D.社会经济指标
13. 失能伤残调整生命年属于( A )
A.生存质量指标B.社会健康测量指标C.卫生政策指标D.社会经济指标
14. 在一次突发事件中,发生的病例数处以暴露的人口,这种率称为()
A.发病率B.患病率C.罹患率D.发生率
15. 体块指数(BMI)的计算方法是()
A.BMI=体重(kg)/身高(m)B.BMI=体重(kg)/身高(m)2
C.BMI=身高(m)/体重(kg)D.BMI=体重(kg)/身高(cm)2
16. 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计算中,低体重是指新生儿体重低于()
A.1200g B.1500g C.2000g D.2500g E. 3000g
17. 肥胖的评价标准是()
A.大于标准体重10% B.大于标准体重15% C.大于标准体重20%D.大于标准体重25% D.大于标准体重30%
18. 病死率计算中,分母应为()
A.患某并的全部患者B.观察的全部人口C.同期平均人口数D.时点人口数
D.18岁以上全部人口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下列属于形态发育指标的有()
A.身高 B.体重 C.胸围 D.肌力 E.坐高
2. 属于营养摄入指标的是()
A.平均需要量 B.推荐摄入量 C.适宜摄入量 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E.限定摄入量
3. 健康行为测量指标包括()
A.就业率 B.吸烟率 C.人均酒精消耗量 D.未婚少女怀孕率 E.孕产妇死亡率
4. 属于卫生服务测量指标的是( )
A.慢性病患病率
B.每千人口病床数
C.已婚妇女节育率
D.人均卫生费用
E.住院接生率
5.目前健康促进的评价指标中,对健康的测量应包括( )
A.有关疾病的指标
B.健康的相关指标
C.健康政策和组织措施
D.影响健康的环境指标
E.实施项目的过程指标
6.目前,健康测量指标的变化趋势有( )
A.单一的躯体健康的测量走向多维度的躯体、心理、社会的测量
B.从提高生活质量的测量走向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步测量
C.从只对负向健康的测量走向对正向和负向两方面的测量
D.从对组织器官的客观状况的测量走向对个体主观体验和满意度的测量
E.从以患病或死亡为终点的测量走向以患病后功能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
7.评价健康的直接指标有( )
A.疾病、残疾、死亡
B.生长发育、营养状况
C.心理及行为指标
D.生理功能指标
E.生态环境指标
8. 评价健康的间接指标有( )
A.人口学特征的指标
B.社会环境指标(如就业率、识字率、人均住房面积)
C.经济环境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
D.自然环境指标(如人均绿化面积、空气污染指数)
E.生活方式与行为指标
9.健康测量的内容可分为( )
A.生理学指标
B.心理学指标
C.社会学指标
D.生活方式与行为指标
E.生长发育指标
10.健康状况测量指标可分为( )
A. 按健康测量的对象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体系
B. 按健康测量的内容分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学指标体系
C. 按健康测量的方式分为客观和主观体系
D. 按健康测量指标本身的性质分为指标和指数
E. 其他分类,如将健康指标分为结果指标和功能指标、个体指标和群体指标体系等
11.国家的卫生政策是提高社会卫生水平的关键因素,卫生政策测量指标有( )
A. 国家和地方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
B. 卫生资源分配的情况
C. 社区参与改善卫生状况的程度
D. 卫生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完善程度
E. 有无项目规划和规划制定的执行情况
三、简答题(每题6分)
1. 简述《国家健康促进行动规划框架》中指出的健康促进效果评价指标包括哪些方面?
2.健康促进测量指标选择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