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白蝴蝶之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蝶》PPT课件2

《化蝶》PPT课件2
化蝶
梁祝化蝶1
• 这一个美丽、凄婉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 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东晋时期, 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 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 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英台开始了女 扮男装的求学生涯。
•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 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 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 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梁祝化蝶3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 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 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 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 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 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 在人间蹁跹飞舞。
附加题:
•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听一听原版 的《化蝶》部分,继而与今天 所学的进行一些比较,看看有 何异同。
•结束了
梁祝化蝶2
•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 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兄弟”。不一 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 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 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 感受。
•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 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 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 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 (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 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白蝴蝶之恋教案

白蝴蝶之恋教案

白蝴蝶之恋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蝴蝶的喜爱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白蝴蝶的特点。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四、教学准备1.课文《白蝴蝶之恋》2.相关教学课件3.学生作品展示板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白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白蝴蝶有什么印象?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白蝴蝶有什么特点?三、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如比喻、拟人等。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你们喜欢白蝴蝶吗?为什么?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白蝴蝶之恋》,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白蝴蝶的特点,如美丽、灵动、坚韧等。

2.学生举例说明白蝴蝶的特点。

三、写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创作。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白蝴蝶的作文。

2.搜集关于蝴蝶的资料,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六、课后反思2.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改进学习方法。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蝴蝶展览,增强对蝴蝶的认识。

2.开展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蝴蝶的喜爱之情,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对自然美的热爱。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课文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白蝴蝶的特点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在课文中发现了白蝴蝶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举动?”学生甲回答:“白蝴蝶在花丛中穿梭,像是在跳舞。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4.18《白蝴蝶之恋》教学设计1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疆专用)4.18《白蝴蝶之恋》教学设计1

《白蝴蝶之恋》教学设计(一)概述课名是《白蝴蝶之恋》,作者:刘白羽,本文出自人教版初中语文新课标教材第一册。

;本篇课文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二)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技能1).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体会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

3).能辨识文中的比喻句,会分析其作用。

2.过程方法1).通过自主识记、教师检测、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生字词。

2 ).课程开始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放原文录音,其后再指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互相探讨,师生互动交流等环节对课文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们学习语文的方法和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1 )文章中作者写了“我”对一只雨后受伤的白蝴蝶的救助,在它“危难”时,“我”怜悯、救助了它;当它飞走后,我内心当中又存有了丝丝怅惘。

文中作者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爱怜对弱小者的同情,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真挚美好的爱心。

因为心中有爱,这世界才如此美好。

2)学习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精神。

3)"我”对弱小者的救助而表现出来的心灵美。

(三)教学策略1)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们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分小组对这些句子进行讨论分析,来达成教学目标。

2)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先扶后放、“双主”教学法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情感的多媒体情境,在大量的语文“读''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 开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本节课信息技术成为创设情境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加工的认知工具,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工具。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学生对散文体裁的课文刚接触,不是很熟悉,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对散文的兴趣和审美能力;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但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对把握文章的主旨能力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提高。

《白蝴蝶之恋》_模板

《白蝴蝶之恋》_模板
◆学生准备
1.尝试有感情地阅读这篇文章,标示出重读的字词,摘抄描写作者的饱含深情的句子;主动查找并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
2.摘抄一些反映父、母爱或其他亲情的文章,认真体会;绘制父亲或母亲的图画。
教学步骤
(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从描写亲情的句子或文章入手,结合创1.结合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思考相关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吧。
他亲情的感受或认识。
2.自己摘抄的描写父、母爱的句子,感受
这些感情的朴素与宝贵,激发自己的情
感。
3.在听读的过程中,纠正字音,划出停顿
和重音,初步体会这些句子所蕴涵的感
情。
4.默读,体会书信大意。
二、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约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说出教师朗读的句子所表达
出文中作者对儿子的何种情感。(教
妙处。
1.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
深切的关怀与深深的爱。
2.据教师的讲解,看得出来作者正确地去
分析自己的孩子,优点与缺点分明,也
能看出作者对儿子深深的爱。作者用
一颗平常心去教育子女,难能可贵。
3.听讲,体会:作者对孩子的这种教育方
式我们是认同的。孩子的未来、发展应
该由他们自己确定;家长只需要对根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父爱、母爱的伟大、朴实,从内心激起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热爱。

白蝴蝶之恋PPT3 人教版 (共17张PPT)

白蝴蝶之恋PPT3 人教版 (共17张PPT)

朗读并思考
1、找出课文中描写白蝴蝶的句子段落。 2、“我”对白蝴蝶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讨论课文内容
1.请根据白蝴蝶的经历给全文分段。
第一部分:写白蝴蝶即将逝去,从而引起了“我” 对白蝴蝶的怜爱
第二部分:写白蝴蝶在“我”的救助下又活过来 了 第三部分:写白蝴蝶在春日祥和的天气里恢复了 生机,又飞回了大自然。
白蝴蝶之恋
作者 刘白羽
1.查字典,读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蔫(niān)料峭(qià o )簌簌(sù ) 吓懵(měng)蠕动(rú )伶俐(lí nglì )
怅惆(chà ng wǎng)婆娑(pó suō)
翱翔(á o xiá ng) 奄奄一息(yǎn yǎn) )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有个小女孩养了几条美丽的金鱼,她非常喜爱它们,但是 天气渐冷,小女孩的养鱼技术不高,而且她的养鱼条件也不好。 这时妈妈提出来,让她把那些金鱼全部送给有条件的人家,她 可以跟别人商量好,有时间的时候去看看它们。小女孩想了好 久,终于同意了,但她每去一次就要悄悄地哭一次。你们想想 看,小女孩明明知道小金鱼在别人家里过得更好,她为什么还 要哭呢?你们有这方面的经历吗?
4、作者在描写白蝴蝶不同的经历时强调了她 所处的不同环境,请说说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白蝴蝶即将逝去时,环境是凄风冷雨, 这有利于突出白蝴蝶的柔弱可怜;当白蝴蝶 活过来之后,景物描写变得温暖而明朗了, 这既是作者心境的体现(白蝴蝶活过来了, 高兴),也是自然的情况,试想若仍然是凄 风冷雨,白蝴蝶的活只怕不现实。从而让我 们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1)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2)簌簌:拟声词,形容翅膀颤动的声音。 (3)吓懵:吓呆了,吓糊涂了。懵:糊涂,不明事理。 (4)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5)伶俐:聪明、灵活。

2024年《白蝴蝶之恋》教案设计

2024年《白蝴蝶之恋》教案设计

2024年《白蝴蝶之恋》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了解《白蝴蝶之恋》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和角色。

(2)通过分析故事中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特点,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3)学习故事中展现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白蝴蝶之恋》的故事梗概,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所传达的自然观念和道德理念。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2)自然景观和生物特点的识别。

(3)故事中所展现的道德品质的内涵。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自然景观。

3.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联系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3.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白蝴蝶之恋》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4.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白蝴蝶之恋》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4.3 分析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故事中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环境。

4.4 案例分享教师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联系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分享。

4.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和道德理念。

第五章:作业布置(1)阅读《白蝴蝶之恋》原著,深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关于故事中所展现道德品质的小剧本,并进行表演。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分享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6.2 作业完成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观察日记、小剧本、感悟文章)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6.3 小组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选出最佳小组,表彰其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方面的优秀成果。

高中语文蝶 恋 花14页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语文蝶 恋 花14页公开课ppt课件
晏殊
朗读本词
富有感情地朗读本词,初步体会词中的情感。 找出文章的词眼
请同学们找一找,词的上 片选取了哪些意象?
“菊愁”、“兰泣”将兰和菊人格化。。
烘托人物的哀愁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思考: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李白《双燕离》
下片中,哪些字词点染出主人公的情感?
景:碧树凋零 情:孤寂凄苦
孤独无依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是出于晏殊的《蝶恋花》, 谈立志。 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 憔悴”是出于柳永的《凤辛弃疾的《青玉 案》,谈欣喜 。
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么?
月亮无情反衬人有情 月圆人不圆
在词的下片中,主人公用哪两种方法来排 遣离愁别恨?有效果吗?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两种方法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 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 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 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 “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 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 临川(今属江西) 人。七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宋仁宗时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韩琦、欧 阳修等名臣皆出其门下。卒谥元献。 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遣 兴娱宾而作,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 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描写 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晏殊词另一主要内容。 晏殊词的主要成就还是在艺术。他常用委婉手法, 巧妙地运用景物暗示的能力去表现作品的主题。造语 工妙,是晏殊词的一大特色。作品集:《珠玉词》。

《白蝴蝶之恋》教案设计

《白蝴蝶之恋》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白蝴蝶之恋》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白蝴蝶之恋》这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 通过分析作品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所传达的爱情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2. 人物分析3. 情节梳理4. 主题探讨5. 价值观引导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分析、情节梳理、主题探讨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导入:简要介绍《白蝴蝶之恋》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人物分析:介绍主人公白蝴蝶的性格特点及其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3. 情节梳理:概述作品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发展。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所传达的爱情观念。

5.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布置课后作业。

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作品。

2. 案例分析: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主题。

3. 价值观引导:讨论作品中所传达的爱情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互动环节: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展开讨论。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作品中爱情观念的理解和感悟。

3. 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人物、情节和主题,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包括人物分析、情节梳理、主题探讨等方面。

2. 学生对作品中爱情观念的认同程度,以及价值观的树立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互动情况。

4. 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以及对作品的深入思考和感悟。

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1.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回顾作品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蜜蜂:
例句: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 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 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 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
小狗:
“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 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 的柔软而又强烈的光照亮了。”句中“圣洁 的水”比喻什么?“柔软而又强烈的光”又 是比喻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圣洁的水”比喻同情心。“柔软而 又强烈的光”比喻对生命的关怀。全句话 的意思是我痴呆地望着受伤的白蝴蝶,心 里油然而生同情之心,关心弱小者的命运。
㈠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A.春寒料俏
峭 B.小心异异
翼 C.缓缓儒动
蠕 D.轻轻荡洋

蔌蔌颤动
簌 慢步而去
漫 展翅飞详
翔 活泼伶利

淹淹一息 奄
弃致不顾
置 再再飞去
冉 失落怅罔

㈡仿写下面的语句。
例句:你看,那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 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 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
刘白羽
字词 理解 小结 练习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蔫( niā)n 料峭( )qiào 簌簌( sù) 吓懵( m)ěng 蠕动( rú) 伶俐( L)íng lì 怅惘(chàng w)ǎng
解释下列词语。
⑴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⑵簌簌:拟声词,形容翅膀颤动的声音。 ⑶吓懵:吓呆了,吓糊涂了。懵:糊涂,不
“很遥远”是因为心里感受不很强烈。 “后来”心里矛盾越来越尖锐,觉得自 己不能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而是要关 心到底。
“我又折转身走回去”时看到白蝴蝶怎么样了
看到那只白蝴蝶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
“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 呀!”白蝴蝶的“美丽”“勇敢”表现在哪里?
⑴美丽:“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 楚动人。”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 白茸茸的像透明的薄纱似的翅膀,两根 黑色的须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 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
小结
本文通过一只在强暴的风雨中受伤的白 蝴蝶,在作者心中引起感情的涟漪,表现 了作者对小生灵的同情、怜悯和关怀,并 受到自然的感动和启迪。文章细致地描绘 了白蝴蝶被雨打蔫,苏醒过来,冉冉飞去 的形态以及自己的心理随着蝴蝶的命运变 化的过程,写得深刻细腻。本文的景色描 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语言清新、简洁 ,应细加品味。
明事理。 ⑷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⑸伶俐:聪明、灵活。 ⑹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⑺弃置不顾:扔在一旁不管。 ⑻婆娑:本意是盘旋。这里形容树的枝叶茂
盛,高低疏密有致。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刘白羽散文 选集》,作者刘白羽,现 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 说集《龙烟村的故事》、 《幸福》,散文集《红玛 瑙集》等。
作者对受伤的白蝴蝶采取了什么措施?
“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 起来,放在手心里。”“我哈着气,送 给它一丝温暖。”
这时的白蝴蝶怎么样了? 蝴蝶渐渐苏醒过来了。 这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我感到无限的喜悦。” 这时作者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把蝴蝶放在一片盛满阳光的嫩叶上, 漫步而去。
“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像很遥 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中又来了风、 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就在我的心灵深 处?”自己的心声为什么“很遥远”, “后来”才感觉到?
⑵勇敢:在这阴晴不定,春寒料峭的天气里飞出来 寻觅,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的勇气。
这时的白蝴蝶怎么了?
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 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飞舞了好一阵, 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愈飞愈远, 消失不见了,
课文最后一段,“我”为什么感到“失 落、惘”?“我”的感叹里包含了怎样 的感我情感?到“失落”、“怅惘”是因为白蝴 蝶离我而去,它今后是否还会遭遇到风雨交 加的天气?或者遇到大自然强敌的攻击?或 者受到人类的残害……如此美丽的勇敢的弱 小者如果遇到不幸又有谁去同情、怜悯它呢? 又有谁去关怀这样的小生灵呢?但美丽而又 勇敢的小生灵并不依赖于人类的庇护,一恢 复身体就自由翱翔而去,真令人羡慕,感动。 作者感叹的是人却缺乏蝴蝶这样的勇气。
作者看到一只受伤的白蝴蝶时气候 是什么样?
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冷雨。
作者是怎样描写当时蝴蝶的形态?
蝴蝶给雨水打落在地面上,沾湿的翅 膀轻微地簌簌颤抖着,张不开来。它奄 奄一息,即将逝去。它白得像一片小雪 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
作者对受伤的白蝴蝶是怀着怎样的感情的? 作者觉得它“多么可怜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