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52张PPT)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
品 显著的特点:前三行全是写景,
读 用名词构成一幅凄切恸(tòng)
赏 释
人的图画。“枯”、“老”、 “昏”、“古”、“西”、 “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
切的衬托出天涯游子的心情。
且听风吟阁
1.听读,感受语言 之美,并给发音不准的 生字词注上拼音。
2.自由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接着山岛写草木,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展现了大海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 从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 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这 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 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 何等气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上 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哪些语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此诗前一部分写大海景象,视野广阔,也能见出诗人 胸怀之博大,但跟后一部分比,气象则略逊一筹。“日月 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容天地 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把“秋风萧瑟,洪 波涌起”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 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大海边,面 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 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马致远
作者生平馆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所作杂剧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 《黄粱梦》等15种。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 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 沙秋思》最为有名,元曲中的“绝唱”,元 人誉为“秋思之祖”,元人周德清誉之为 “秋思之祖”。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语文七年级(上)PPT课件

语文七年级(上)PPT课件

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指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专指子女)
2、未若柳絮因风气 (古:凭借。今:因为)
特殊句式:白雪纷纷何所似 疑问代词作宾语,“何所似”应为“所似何”,像什 么?
主题: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 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天去世的,二是在看到菊花时想到了母亲生前曾说过的要带他去看菊花的事,由此想到 了母亲,抒写了怀念之情。
作者名片: 史铁生(1951——2010),当代
作家,21岁时,突然得了重病,导致 高位截瘫。也就是那一年,他的母亲 去世了。
主题归纳: 课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受着病体
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 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对母 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
主题: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荫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与关 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结构: 两缸莲花 回忆欣喜 红莲绽放 引人注目 雨打红莲 心绪不宁 荷叶荫蔽 深受感动
歌颂母爱
5、《世说新语》——咏雪 刘义庆
题目解说:“咏”,歌咏,赞美。“咏雪”即歌咏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 作内者容。:刘义庆,南宋文学家。《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作者名片: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主题归纳: 文章通过“我”赠送木雕又被迫向好源自友讨回木雕的故事,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
私的友谊,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告诫为人父母者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 尊重他们的友谊和人格。
羚羊木雕
结构图解: 发生 起因 高潮 结局
倒叙 插叙 顺叙 顺叙
作者简介:魏巍(1920——2008),河南郑州人。散文家、诗人、小说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世说新语》二则(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世说新语》二则(共28张PPT)
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译文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
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 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 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 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 边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接下)
(接上)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 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 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 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李元礼和他的 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 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 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 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 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 到非常不安。
左将军\王凝之⑬\妻也。
⑩未若:不如,不及。 ⑪因风:乘风。因,趁、乘。 ⑫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谢无奕之女。 ⑬王凝之: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子。
古诗今译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 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 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 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 “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 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 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自 由
1,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讨 一种看法:不失礼。因为元方认为这种无 论 信无礼之人,不值得与他交谈。表现了陈
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另一种看法:失礼。既然友人已经感到惭
愧了,对父亲的朋友当以礼相待,而“入
门不顾”则表现失礼。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
陈太丘与友期行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朝花夕拾 (共25张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朝花夕拾 (共25张PPT)

五、探精彩
关于“五猖会”

农历五月一日至中旬,是江浙一带地区五猖
庙会之日。五猖又称“五通”、“五圣”,是民
间所信奉的财神。据传,五圣庙是明太祖为安抚
战役亡魂而立,后被奉为财神。绍兴人把它们说
成是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五猖会
是迎神赛会的一种,就是把五猖庙里的“五通神”
请出来巡游。在当时,广大贫苦人民无法享受正
(二)“鲁迅”由来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第4卷 第5号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 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首次使用笔名 “鲁迅”。鲁迅一生用了140多个笔名, 而以笔名“鲁迅”闻达于天下。
许寿裳曾对此作过解释:“其一,母 亲姓鲁;其二,周鲁是同姓之国;其三, 取愚鲁而迅速之意。”。
(三)鲁迅的主要精神
课前送名言:
1. 读一本好书就好像与高尚的人交谈。 (歌德 )
2. 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 (余秋雨)
3. 每一本书都把我们带向一个新天地。 (肖复兴)
4.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冰心 )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一、品书名 《朝花夕拾》 ——
二、识作者
一位日本学者说:“纵使日本 有一千个川端康成,也比不上中国,
——黄蓓佳
鲁迅先生唯一一本回忆性散文集
三、知背景
要求:默读小引,明确背景
资料链接: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
《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 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 活。他先后写了《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 三篇散文。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 下教书,但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 浊的.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 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 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 》《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后来与鲁迅 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 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 朝花夕拾》。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3/26
6
教学方法建议
激活学生的前知
通过预习、复习等方式,激活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新
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2024/3/26
创设问题情境
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创 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探究欲望。
开展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 论等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培 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
4
七年级语文上册内容概览
古代诗歌四首
包括《观沧海》、《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
寄》等经典古诗。
2024/3/26
散文单元
包括《春》、《济南的 冬天》等优美散文,领 略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小说单元
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 书屋》、《社戏》等经 典小说,了解社会百态
和人物形象。
5
古诗文阅读
学习《论语》十二章等 经典古文,感受传统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PPT课件
2024/3/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3/26
• 教材介绍与背景 • 课文阅读与赏析 •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 • 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提升 • 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 考试复习策略及备考建议
2
01
教材介绍与背景
2024/3/26
3
部编版教材特点
01
02
03
默风趣和浪漫主义风格。
《骆驼祥子》
引导学生阅读老舍的小说《骆驼 祥子》,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和人性问题,分享阅读体验和思
考。
2024/3/26
11
跨文化对比阅读
2024/3/26
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
01
通过对比中西方节日的起源、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古诗四首(共72张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古诗四首(共72张PPT)

23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残夜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 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露春意。 两句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匆匆不可 待,让人顿生思乡之情。 作者无意说理,却在写景逼真,叙事真 切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旧 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从而给人以乐 观、积极、向上的艺术力量。
• 目的是“观沧海”。 • “以”字可证明。 – “以”是目的连 词。
8
讨论交流: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是诗 的线索,全诗以“观”字展开, 写登山所见所思。 2、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
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9
哪些语句是实景? 哪些语句是虚景?
实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乐府 体 四言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 首 感怀 写景诗。
27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 襟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 《观沧海》一诗以 观 字统领全篇,先 写 实 景,然后写 虚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 人 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 停泊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王湾 。
作者撷取“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景 象,更包含了飘零之感和离别之思。
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 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拟人。抒发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 虑、关心之情
• 在本诗中,李白为什么要以“明月”入诗?
“明月”除了有普天同照、能够把心儿 带给朋友外,更能表现友谊的纯洁,表明王 昌龄人格的高洁。

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
确定议论文的论点
进行合理分析和论证
议论文需要明确论点,论点应当是作者的 观点或对某一问题的看法。
议论文需要对论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 ,运用事实、数据、案例等论据来支持论 点。
注意论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保持逻辑性和条理性
论据应当真实可靠,能够有效地支持论点 ,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虚假或不可靠的论 据。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古代散文逐渐走向衰落,但仍有 不少文人墨客在传承和发扬古代散文的精髓 。
古代散文的特点和难点
特点
古代散文具有叙事清晰、言简意赅、 意境深远等特点,常常运用比喻、拟 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 现力。
难点
古代散文的阅读难点在于其语言简练 而意蕴深厚,需要读者具备较高的文 言文水平和历史文化素养,才能深刻 理解其中的含义。
2 描述要具体生动
$item1_c记叙文需要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经过和结果等要素,确保文章内容完整、符合逻辑。
3 运用多种感官和修辞手法
$item1_c记叙文需要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经过和结果等要素,确保文章内容完整、符合逻辑。
4 突出主题和情感
记叙文需要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 结果等要素,确保文章内容完整、符合逻辑。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鲁滨逊漂流记》的背景和主要情节
背景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讲述了17世纪一个苏格兰水手鲁滨逊在荒岛生活28年的历险故事。
主要情节
小说以鲁滨逊在海上遭遇风暴,漂流至一个荒岛为开端,描述了他如何在这个荒凉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逐渐适 应、开发这个岛屿,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纪念白求恩(共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2纪念白求恩(共32张PPT)

• 思考:课文开头介绍白求恩的事迹,说了哪些内 容?
如果现在把题目改成《白求恩的故事》,你觉得这个 题目我们应该写成什么文体的文章?如果还像原文中 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
你能判断出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 有什么不同吗? 记叙文中以叙为主,记叙要具体、详细、生动形象; 议论文中以议为主,记叙要简明、概括。
• 从题目推测,本文是什么体裁?
议论文(纪念性文章)
预习展示:
• 读准词语
派遣(pài) 以身殉职( xùn ) 狭隘(ài ) 拈轻怕重(niān ) chén ) 纯粹(cuì ) 热忱( 鄙薄(bó ) 晋察冀(jì )
解释词语
(政府、机关、团体等)派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 • ⑴派遣: 原意为窄小,不宽阔。常用来比喻心胸、气量、 • ⑵狭隘: 见识等不开阔。 心里充满真诚和热情。忱:情意。 • ⑶满腔热忱: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 ⑷漠不关心: 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本课指真正、名 • ⑸纯粹:副其实。 • ⑹低级趣味:不含杂质,不掺杂其他成分。本课指真正、 名副其实。
预习展示:
• 运用默读法自主阅读课文。 • (提醒:做到眼到、手到、心到)
运用圈点勾画读书法,画出每个段落 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或句子。
预习展示:
• 1.课文1、2、3自然段都有一句重点句,你 能准确找到并告诉大家吗? • 2.毛泽东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精神,你从文 中概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
1、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2、学习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3、学习他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⑺拈轻怕重: 拈,抓、捏。

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文 ⑻见异思迁:中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 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咿哑 静穆 端凝 颦蹙 粲然 嗔视
wǎnzhuǎn chìzhà
xiè sǒu
低回婉转 叱咤风云 浑身解数 斗薮
yán dāngháng yīng xuàn xiù
尽态极妍 本色当行 珠缨 炫转星宿摇
返回
作者运用多种语言技巧使文章的语言摇曳多姿:
1. 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 手法. 2. 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 的美。
来撇(piě )的
• 水门汀( tīng )
西洋画像照相, 中 国画像符号。
请结合课文谈谈怎样 理解这两句话?
** 照相是对事物真实的反应, 符号是抽象地指称事物。
** 由此可见出: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 西洋画则重写实,重形似。
5
——
献 19

观 印

舞 舞

记 家
卡 拉 玛 姐 妹
yīyā mù níng píncù càn Chēn
(2)“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 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 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 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4)……
从修辞上说:
(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 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 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 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xǐng háng
dàn xùdao
归省 行家 惮 絮叨
dài cuān duo fú
chán
怠慢 撺掇 凫水 潺
chui yùn zǎo juàn piāo miǎo
歌吹 蕴藻 家眷 漂渺
1. 快速阅读全文,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又是按照 什么顺序写的?
社戏 时间 2.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可分为几部分?分别为这几部 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戏,好看吗?

正面描写:演员的表演

侧面描写:观众的反应

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 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那夜似的好豆 那夜似的好戏
表达了对美 好生活的向 往之情
是童年那段天真 烂漫自由有趣的 生活的标志
(2)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 深刻清晰。
(3)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 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
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 的排比。
1.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 了!” 2.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 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 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 的风姿。” 3.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3. 这篇文章共讲了哪些事情?你能用4个字分别给它们加 个小标题吗?
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 船头看戏——归航偷豆——六一送豆
圈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 动词,并体味其运用之妙。
动词:拨、点、磕、架等
(1)充分描绘出小伙伴架船 技术的熟练,反映出小伙伴们 聪明、能干的特点。 (2)表现了去看社戏的愉快 心情。
2. 写听到歌声,料想发自戏台:
——间接地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
3. 写笛宛转,悠扬,使我沉静:
——表现了“我被水乡美丽的夜景所陶醉,因而忘 记了自己。
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
月 夜 行

月 夜 行 船
以上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
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
的图景,也烘托出“我”去看社
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 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
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 情。
从写法上说: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 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 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 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2)“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 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3)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 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18
竹 影
丰子 恺印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 惬(qiè)意 • 口头禅( chán) ➢参差(cēn cī )不齐 • 用笔蘸( zhàn)了朱砂(shā )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 复习
16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 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 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 徨》,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 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 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2)“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 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 富有韵味。
(3)……
从句式上说:
(1)“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 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 进,语势步步增强。
说明甜蜜的童年 回忆,一直珍藏 在作者的心里。
17
刘成章
寻找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用
“我喜欢
句子,因为
”的句
式进行评点。
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角度入手
例: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 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 了”句子,因为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 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月 夜 行

月 夜 行 船
从 哪
嗅觉(清香)
些 触觉(扑面{ 吹来)
角 度 来 写
视觉(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依 稀的赵庄,几点火)
听觉(歌吹)
景 想象(戏台、渔火,铁。。。。)

我觉得——(美词)用 得好,好在在它写出了(表 现了)——
1. 写起伏的连山如奔兽:
——比喻,以动写静,形象地描绘了行船之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