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陆游的诗歌爱国主题及表现形式和特点

合集下载

陆游诗歌的艺术特点

陆游诗歌的艺术特点

陆游诗歌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陆游的诗歌贯穿着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深深忧虑和关注,表达出他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和对抗战事业的热爱。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等诗句,都充满着作者的豪情壮志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2. 雄浑豪放的诗风:陆游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歌主题鲜明,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

3. 多样化的题材:陆游的诗歌题材广泛,涉及政治、社会、历史、人生、爱情等多个领域,而且常常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表达对这些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4. 高超的艺术技巧:陆游的诗歌在艺术技巧上也非常高超,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他还非常善于刻画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5. 语言质朴自然:陆游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刻意的雕琢,而是通过简单而有力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总之,陆游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魅力,
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浅析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浅析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浅析
陆游,北宋末期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经历了南宋的兴亡。

他的文学作品以反对封建秩序和尖锐批评官场著名,并在文学发展
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他在诗歌中表现出的爱国情怀也是引人
注目的。

陆游的爱国情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抒写国家沉沦,表达忧国忧民
陆游的诗歌中常常抒写国家沉沦和人民苦难,如《秋夜将晓出
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于嗟祈康日,病起倚楼前。

明月供纸鸢,应同将火烧。

”。

诗中表达了对当前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衰败的感慨。

此外,他也表达了对人民生存状况的忧虑和关心,如《示儿》
中写到:“山为斜阳远,泉因暮雨滋。

儿拍湿衣裳,溪上有回时。

”,表达了他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和爱护。

推崇忠义,弘扬正气
陆游在其作品中还多次表现出推崇忠义和弘扬正气的情怀,如《示儿》中的“忠孝不免乎风雨”,《示儿》中的“世有忠臣不忘色,石藏忠魂当此日”,都向世人传递着积极向上和正能量的信息,具
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启示作用。

倡导国学复兴,推崇传统文化
陆游倡导国学复兴,并推崇传统文化。

他反对当时流行的经义学,主张以诗词为魂,积极倡导国学,推崇传统文化。

他在《咏史
- 中山狼孟》中写到:“如今万里长江东,年年送客旧知中;洛阳城
里司马梦,千载文章已过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以及对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可以看出,陆游在其诗词作品中表现出了充满爱国情怀的精神
风貌,他用诗词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关切和追求,对后人给予了
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陆游诗歌有何特点

陆游诗歌有何特点

陆游诗歌有何特点?
从内容来说,陆游的诗主要有两类,一类表现民族意识和爱国感情,一类写景物和日常生活。

这两类作品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的特色。

第一类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

这类作品主要由两方面的主题构成,一方面是表现许身报国、恢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一方面是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报国无门的悲愤。

这两方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这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第一,往往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中原的愿望。

第二,往往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

第三,语多豪壮。

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

第二类诗以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为主,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解读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解读

陆游诗词中的爱国情怀解读陆游是宋代文学家、诗人,他以诗词表达了深沉的爱国情感。

陆游的爱国情怀表现在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期待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追求等方面。

陆游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关注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

在他的诗歌中,他时常表达对国家害怕、担心的情绪。

比如他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写道:“刀马恢恢,杀伐自如。

兴我中华,费心经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表达了他对国家衰败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他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国家磨难的期望,表达了他对国家痛苦中的坚韧和勇气的赞美。

陆游的爱国情怀还体现在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期待上。

他对国家的忧虑主要表现在对国家衰败状态的描绘中。

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他用“白发天际,青春几许?”描绘了他对国家衰老的忧虑之情。

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五首》中,他用“古来异时无自别,万事重来无自升。

”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前景的彷徨。

陆游对国家的期待也是他爱国情怀的一部分。

他对国家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期许。

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他以“嗟乎!时不再来!”表达了他对国家抱怨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美好未来的渴望。

在他的诗歌中,他还表达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安乐的期盼,满怀希望地赋予国家以光明的未来。

陆游的爱国情怀还体现在对民族精神的追求上。

他对民族精神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他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对民族自尊的表达中。

在他的诗歌中,他多次赋予国家以历史的象征意义,通过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赞美和有序进行反思,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他以自尊自强的民族性格为民族赋予了骄傲和自豪感,用“脚步铿然别两聚,龙蛇飞出鲸鱼市。

”表达了对自由、尊严和民族自豪感的追求。

浅谈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浅谈陆游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论文题目——————————————————————————————————专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浅谈爱国文人陆游内容摘要: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一文中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

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

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

”因此,他认为:“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

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

关键词:爱国诗人;陆游陆游一生创作诗歌近万余首。

有人将陆游的一生的归结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

这一阶段存诗200首左右;第二阶段是在入蜀以后,直至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

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阶段隐居故乡直到逝世,亦有20年。

在陆游的人生三个阶段的诗词中,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了他的作品的始终,可视为作品的主线。

作品大多数都是或者描写火热的军中生活,或者寄托自己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自己空抱一腔报国热情的愁闷心情。

"陆游生活在一个战乱不断的年代,晚年遭贬退居家乡,但仍思能为国效力,正如其诗“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尽管当时他已六十八岁,但年老体衰,闲居乡下的诗人,却仍然盼望着能为国尽力。

临终前,他还一再嘱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拳拳爱国之心,报国之情,跃然纸上。

甚至于他在诗中表露死后、梦里、幻想中也要化为利剑、鬼雄、壮士来实现这一宏愿。

钱钟书先生评陆游诗说:“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

比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一、陆游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朱自清先生在《爱国诗》一文中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

《浅议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

《浅议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

【论文提纲】:陆游,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南宋诗坛领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他的诗篇抒写了杀敌报国的豪情和对敌人、投降派的仇恨,诗风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有很高的思想、艺术成就,饱含着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思想上,爱国爱民,在内容上,抒写国事与民生,在艺术上,以幻想梦境的形式寄托报国理想,探寻自我理想的表达方式。

与同时期其他诗人作品相比,陆游诗的最大特色是饱含着炽热的爱国情怀,本文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去追溯一下其中的根源:1、概述陆游的生平事迹;2、从家庭环境对陆游的熏陶着手分析;3、从所处的南宋时局进行分析;4、从儒家思想对陆游的影响方面讨论分析;5、从六个方面总结陆游在诗歌上的成就:①自然风光;②百姓生活;③对腐败当局和投降派的揭露与抨击;④直接表达表明自己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抒发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愤慨;⑤以梦述怀;⑥托物言志。

从以上几方面的阐述、比较和分析,挖掘出对陆游的爱国情怀与他的诗作、他的思想、他的境遇之间的关系,了解陆游爱国情怀的形成原因,以便能更透彻地去品味陆游使自己的诗作独特的选材和艺术手法相得益彰,形成了意境雄阔,格调高昂的风格。

《浅议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摘要】:本文以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为主线,以陆游的生平事迹、爱国情怀形成的原因和诗歌上的成就等几大方面为着眼点展开论题进行论述。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

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正当宋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时候。

虽然不是身在盛世,但他自幼好学不倦,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

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几学诗,得到不少启发,但他并未受其束缚,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

作为一个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很接近于杜甫的。

他始终关怀国家民族的命运,并不惜为国牺牲。

他的诗相当全面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社会面貌,前人也曾许以一代“诗史”的称号,是有根据的。

论陆游诗歌思想和艺术特色

论陆游诗歌思想和艺术特色

论陆游诗歌思想和艺术特色(2)论陆游诗歌思想和艺术特色对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深切同情陆游也在诗中表现着对深受统治阶级压迫的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关怀。

在《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秋获歌》、《秋赛》、《农家叹》等诗中,他描述当时的现实是:“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榜。

”由于陆游对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所以他对被迫反抗的人民怀着不寻常的同情,以至在《两獐》、《疾小愈纵笔作短章》等诗中出现了这样光辉的思想:“吏或无佳政,盗贼起齐民”;”彼盗皆吾民,初非若胡羌。

奈何一朝愤,直欲事殴攘?”这种对”盗贼”的看法已经冲破一般文士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

《书叹》则是以巨大的艺术括,揭示了整个剥削阶级对农民的压榨:“有司或苛取,兼并亦豪夺,正如横江网。

一举孰能脱。

”可谓是句句沉痛,发人深省。

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陆游热爱生活,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

无论是高山大川还是草木虫鱼,无论是农村的平凡生活还是书斋的闲情逸趣,他都有细致入微的描绘,如《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杖无时夜叩门。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前一首赞美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后一首抒写以京华红尘的厌倦,但对江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生活的描写却优美动人。

这又反映出时时梦见铁马冰河的志士陆游,也同样热爱和平的日常生活。

流传千年的沈园绝唱他的前妻唐氏不得翁姑的喜欢,两人被迫离婚,不久唐氏即抑郁而死。

在以后的50年间,陆游一直把悲痛深藏心底,偶尔也形诸篇咏。

如《沈园》二首: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然。

陆游75岁时重游旧地,触景生情,无法压抑心中的哀痛,遂写下这两首“绝等伤心之诗”。

浅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色

浅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色

浅论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特色
陆游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爱国主义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有以下几个特色:
1. 感情真挚: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情感真挚,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为国家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决心。

2. 抒发民族精神: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强调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表现了中国人民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3. 抒发爱国情怀: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中的情感主要是爱国情怀,倡导爱国主义,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主张为国家奋斗。

4. 借古讽今: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经常以古代典故为素材,借古讽今,表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反思,以期改变国家的颓废局面。

5. 语言简练: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刻,以短小精悍的语句表达情感,富有余味,易于理解和传颂。

总体来说,陆游的爱国主义诗歌在表现方式、情感倾向、语言风格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特色,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中文题目:论陆游的诗歌爱国主题及表现形式和特点英文题目:Theory of lu you's patriotic poetry theme and form of expression and characteristics 学生姓名:指导老师:专业:初等教育班级: 11 (2)班学号:二○一六年五月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陆游是继屈原、杜甫之后,最有影响的伟大爱国诗人.同时,陆游也是我国文坛上伟大的爱国作家,他的诗词内容丰富,气势恢弘,感情炽热,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他一生创作的许多佳作名篇,是我国古代诗坛的爱国绝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国家民族而英勇奋斗.本文就对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后人坚定自己的崇高理想和爱国主义精神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关键词】陆游;爱国主题;表现形式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Lu you is after Qu yuan, Du fu, the most influential one of the great love The poet. At the same time, lu you is also our country great patriotic writers in the literary world, his poetry rich in content, grand, feeling hot, is permeated with strong patriotic passion. All his life he created many excellent masterpiece, is our country ancient poets patriotic song, inspir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fought for the nation. 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of lu you's poetry patriotic theme form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for the posterity firmly own lofty ideals and patriotism has far-reaching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words】Lu you;Patriotic theme; pattern of manifestation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绪论 (1)一、形成陆游爱国思想的原因 (2)(一)时代的造就 (2)(二)家庭的熏陶老师的教诲 (2)(三)对理想的追求和信念的坚定 (2)二、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形式 (3)(一)直抒胸臆 (3)(二)托物言志 (3)(三)借景抒情 (3)(四)以梦述怀 (4)三、陆游爱国诗的思想内容 (5)四、陆游爱国诗的艺术成就 (6)(一)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兼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方法 (6)(二)雄浑悲壮与清新婉丽的艺术风格 (7)(三)简练生动明白平易自然流畅的语言 (7)结论 (8)参考文献 (9)致谢 (10)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绪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薄、敕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他“六十年间万首诗”,创作十分勤奋,今存诗九千四百多首,成为我国文化包括中一笔丰厚的遗产。

陆游的诗歌,植根于南宋现实土壤,广泛地反映了南宋前期的社会现实,跳动着这一时代的脉搏,诗歌内容极为丰富,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其中爱国主题是最突出的成就。

本文试图通过对陆游作品的简析,来阐明其爱国主题及表现形式和特色。

一、形成陆游爱国思想的原因(一)时代的造就伟大的诗人总是能自觉的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并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

其作品总是能自觉地反映时代的主题,表达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陆游就是这样。

他生在的年代正是宋代封建王朝腐败不振,国家遭受外敌压迫,民族毛肚成为主要矛盾的时候。

陆游生长在兵间,有着“几时万死避胡兵”(《戏遣老怀》)的惨痛经历。

而在这动乱的年代里,昏庸的南宋政府只是侥幸偏安一隅,不顾人民的悲惨生活,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

主张议和的卖国投降派更是用残酷的手段迫害主战的爱国志士。

而勇敢的人民仍然和少数的爱国人士进行着反抗。

正是这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战斗年代和为收复国土而英勇战斗的人民,造就了陆游这样一位民族战士和爱国者。

(二)家庭的熏陶老师的教诲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产生,与他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个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朝廷出力不少。

他以国愁为念,常与主战派的士大夫在家谈论国事,这样使陆游从小就对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言行,为国献身的精神,对敌、对叛臣嫉恶如仇的鲜明态度耳濡目染,对爱国英雄充满了崇敬之情,从小就立下了“儿时祝身愿事主,谈笑可使中原清”(《任子除夕》)的誓愿。

陆游老师对他的谆谆教导及言传身教亦是一个重要方面。

陆游的老师大多是刚正不阿的爱国志士,其中曾几对他的影响最大。

曾几时以为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分子,写有不少抗金诗篇。

他在《跋曾文清公奏议稿》中赠陆游说“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陆游亦以曾几为榜样,并向老师保证“名节倘全是则不辱门下”(《谢曾侍郎君》)。

在这种熏陶之下,陆游把读书和救国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少鄙章学句,所幕在经世”(《喜谭德称归》),终成一民“中兴之冠”的大诗人。

(三)对理想的追求和信念的坚定陆游无论是在幼年,还是在垂暮之年;无论是进朝为官,还是被贬还乡,都把反抗外侵,恢复中原,统一祖国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理想。

他临终前的绝笔诗《示儿》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陆游对理想的坚定和至死不忘国耻的爱国精神。

“英雄的诗人是唱出的是高昂的、有时是悲壮的、然而始终都是坚定不移充满信心的曲调……”这种对理想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信念的坚定更是诗人爱国思想的力量来源和坚定后盾。

此外,陆游的个人修养是很严格的。

强烈的是非观,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以爱国先驱为自己的楷模,在个人生活上的严格要求,以及从前辈诗人的篇章中汲取的滋养,都是陆游具有始终如一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保证。

二、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形式(一)直抒胸臆《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鬂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的“一片丹心”始终得不到报国的机会,不能不常常感到压抑和愤慨,在诗中也就表现为在激昂的基调中又鸣响着悲呛。

“气如山”的雄心壮志与“空自许”的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郁结在心的郁闷、失意、悲呛化做了滔滔江水狂泻而出,有着非常强的感染力。

(二)托物言志《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酷爱梅花,因为它象征着气节。

他的《落梅》诗说:“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合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梅花开时不畏严寒,落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

陆游所心折的正是梅花的这种高洁品格。

他甚至幻想“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希望终身与梅花为伴。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上片感遇。

“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花遭遇的不幸。

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

从中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

他早年因爱国议论触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被免职。

他在南宋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是爱国斗志始终不衰,甚至老而弥笃。

此词是他晚年所作,解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三)借景抒情《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关山月》就题意而生发,叙写同一个月光之下,关山内外三种不同人的境遇和心态。

前四句写将军:临边不战,沉湎声色,驰废战备。

次四句写士兵:虚度岁月。

暴骨沙头,壮志难酬。

后四句写遗民:渴望恢复,连年落空,忍死等待。

月亮石全篇的背景光源,三种人都是今夜月下的不眠之人,苍白的月光照出他们各不相同的欢乐悲苦。

诗歌的重点是写“壮士心”和“遗民泪”交织成的“月下之恨”,而“将军乐”则从正面揭露了造成这一千古悲剧的历史原因是“和戎”的国策。

全诗以淡淡的月光涂抹了一层悲愤的时代色彩,无声的吐诉着作者心头对“和戎”国策的谴责和报国无门的遗憾。

(四)以梦述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作此诗时作者已经六十八岁,尽管年老体衰,闲居乡下,却仍然盼望着为国尽力。

一个深夜,风雨交加,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

诗歌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士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充分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之情。

三、陆游爱国诗的思想内容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以悲壮激昂、宏亮高亢的歌声,唱出了爱国御侮的时代最强音,爱国主义是他诗歌最突出的主题。

围绕这一主题,他的诗表现了极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前人对陆游爱国诗的思想内容的论述,概括而言有四类:第一类是宣誓“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和“为国平胡羌”的英雄气概;第二类是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情怀;第三类是批判统治者“腐败昏庸、只图苟安”、抨击投降派“卑鄙无耻、权奸误国”;第四类是关心民生疾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