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分析评价表 (3)
五年级英语试卷分析表

学校杨寿学校
表(一):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统计
学籍数
参考数
总分
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129
129
10927.5
84.71
93
69.8
表(二):逐题得分率统计
题号
一
听力
二
书写
三
选择
四
填空
五
填空
六
句型转换
七
填空
八
完型填空
九
阅读
十写作
应得分
3870
516
1290
645
对测试结果的评价分析:
本次测试基本反映了学生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
今后教学改进意见:
1.加强听力训练。
2.加强培优补差,因材施教。
3.加强单词默写和单词的灵活运用。
4.加强语篇训练,注重方法的指导。
5..加强写作的训练,注重学生技巧方法的掌握。
考试时间:2019. 1.16填表时间:20190
1290
1290
1290
645
实得分
3289
464
1096
548
619
1096
1019
1032
1096
548
得分率(%)
85
90
85
85
80
85
79
80
85
85
对试题的评价:
考试范围涉及到整学期的知识点,题型灵活多样,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对测试结果的评价分析及今后教学改进意见:
中学生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分析

高三考试成绩明细情况分析表(3)

下
载
高三考试成绩明细情况分析表(3)
姓名学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历史总分平均分名次备注学生一199987799899298988983993.29
学生二298999390939293929884894.26
学生三3988992989910092989886496.01
学生四4100909399909090939383893.110
学生五592989298929892988884894.27
学生六6939010099939993999385995.43
学生七7988992989889921009084694.08
学生八8939090909010093999083592.812
学生九980896899899298929880589.413
学生十1093999093999399999085595.04
学生十一11929892981009292989886095.62
学生十二1299939090999090998883893.111
学生十三1392989298929892929885294.75
14
12
10
8
6
4
2
学生一学生二学生三学生四学生五学生六学生七学生八学生九学生十学生十一学生十二学生十三
名次
考试成绩明细情况分析表
870
860
850
840
830
820
810
800
790
780
770
学生一学生二学生三学生四学生五学生六学生七学生八学生九学生十学生十一学生十二学生十三
总分。
教研活动期中成绩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期中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期中考试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为后续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次教研活动期中成绩分析旨在对期中考试成绩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成绩概况本次期中考试,我校共有XX名学生参加,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共九门课程。
现将各科成绩进行如下分析:1. 语文成绩(1)及格率:及格率为85%,较上学期提高5个百分点。
(2)优秀率:优秀率为30%,较上学期提高8个百分点。
(3)平均分:平均分为78分,较上学期提高3分。
2. 数学成绩(1)及格率:及格率为80%,较上学期提高3个百分点。
(2)优秀率:优秀率为25%,较上学期提高5个百分点。
(3)平均分:平均分为75分,较上学期提高2分。
3. 英语成绩(1)及格率:及格率为78%,较上学期提高2个百分点。
(2)优秀率:优秀率为20%,较上学期提高3个百分点。
(3)平均分:平均分为72分,较上学期提高1分。
4. 物理成绩(1)及格率:及格率为75%,较上学期提高1个百分点。
(2)优秀率:优秀率为15%,较上学期提高2个百分点。
(3)平均分:平均分为70分,较上学期提高1分。
5. 化学成绩(1)及格率:及格率为70%,较上学期提高1个百分点。
(2)优秀率:优秀率为10%,较上学期提高1个百分点。
(3)平均分:平均分为68分,较上学期提高1分。
6. 生物成绩(1)及格率:及格率为65%,较上学期提高1个百分点。
(2)优秀率:优秀率为5%,较上学期提高1个百分点。
(3)平均分:平均分为65分,较上学期提高1分。
7. 政治成绩(1)及格率:及格率为70%,较上学期提高1个百分点。
(2)优秀率:优秀率为10%,较上学期提高1个百分点。
(3)平均分:平均分为66分,较上学期提高1分。
8. 历史成绩(1)及格率:及格率为75%,较上学期提高1个百分点。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范文

专业整理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
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
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二、标准分的计算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Z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Z=(X-A)/S其中:X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A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S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变换):T=500+100Z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
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500,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分为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
标准分有如下性质:⑴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85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
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650,即Z分数为1.5,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0.9332,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93.32%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
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
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
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80分,数学原始成绩为70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
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86分,而数学原始分平均为60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
考试成绩分析报告(3篇)

考试成绩分析报告(3篇)考试成绩分析报告(精选3篇)考试成绩分析报告篇1转眼已经到了岁末年底,经过了紧张的期末复习工作,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全面的复习了所学的知识,经过考核,师生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下面把本次考试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一下分析:二年级共有六个班,参加考试的学生226人,试卷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从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情况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试卷分100分,最低分11分,年级平均分92分,优秀率90%,及格率98.7%。
纵观整个试卷,内容有一定的覆盖面,重点突出,代表性强,试卷难易适度,有一定的层次性,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归纳试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三题:我会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在组词语。
全年级此题的正确率是91.15%,这道题是考查学生对要求掌握的字会加不同的偏旁并会组成新字再组词,这道题学生出现的错误较多。
例:里(黑)(黑色)中(冲)(冲次),主要原因是有的学生没有理解题意,有的是形近字混淆。
第四题:给下面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全年级正确率88.18%,这道题是考察学生扩词能力。
不但要求学生会用新字组词,还要了解字形的变化和形近字的相互联系。
由于学生积累词语不太丰富,掌握知识也不够灵活,造成此题错误较多。
第五题:我会按要求写词语。
全年级正确率90.12%,这道题是考察学生近义词、反义词和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
学生掌握知识比较死板,保护——爱护,这个近义词练过,而“破坏”写出反义词,大部分学生都不会,从这点看学生掌握知识不够灵活,不会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这个词语。
在写描写秋天的词语时,学生不认真看题,书写也不认真,造成错误较多。
第十题:阅读天地。
全年级的正确率92.23%。
这道题学生不会认真读题,第一问数有几个自然段,有的学生写有几句话了,第四问有一大部分学生没读懂题意,造成答非所问,反映了学生在阅读题中,回答问题时思路狭窄,不能按题目要求读题、审题、做题。
高二7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班级成绩分析

高二7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班级成绩分析高二7班期中考试成绩分析2014级7班分科以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
这次考试是本届学生分科进入文科班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正规的考试。
通过这次考试,不仅检测了学生这一段时间以来学习的效果,也检测了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效果。
下面,我就结合本次考试的成绩来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进行一次深入的反思,期望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一、成绩分析(一)、班级总体成绩分析:按照学校的划线,BCD三线人数分别为2、11、23人。
没有尖子生。
班级第一名的成绩仅为454分,和年级普通班最高分530相差近80分。
这个差距是相当大的,各科都要努力。
同时,整个班级的前几名学生成绩都不高,制约了班级总体成绩的提高,乐观的讲,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也就是说,本次考试的成绩很不理想。
一些分班时成绩较好的学生这次考得却很不好,退步很大。
同时,C线也就是中间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也不多,成绩进步缺乏后劲。
其次,7班的成绩各分数段分布很不平衡,尤其是班级5----35名之间的学生成绩偏低,在年级划的B线上本班人数明显偏少,这说明这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这是下一步我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抓一抓这一部分学生,争取让班级成1绩的“肚子”大一些,只有这一部分人动起来了,才能说明班级真正是一个学习的班级了,才能带动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二)、优等生分析(班级前10名)杨欣怡 1 蒋春蕾2 杨玮琛3 袁炜炜4 陈惠淑5 李莹 6 高倩倩7 张乃馨8 王梦茹9 郭震10这几名同学的成绩在班级和年级相对较好。
但是和上次月考相比较,有的学生进步了,有的学生却退步了,这些同学需要接下来我细心的找他们谈话,发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三)、班级单科状元:语文高倩倩114.5 数学王占云63 英语杨欣怡104 历史程帝尧85 政治高倩倩75 地理程帝尧76.5这些同学中的部分学生总成绩也很好,而部分同学只有这一科较好,如果能激发这些学生对每一科的学习热情,能帮助他们找到每一科的对应的学习方法,那么。
月考后,总结反思很重要!务必做好试卷分析(内附成绩分析表模板)

月考后,总结反思很重要!务必做好试卷分析(内附成绩分析表模板)试卷分析有策略所谓考后试卷分析,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
一般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四个策略: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分析思路是: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⑤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
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
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2.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要点有三: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
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
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
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
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
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建议学生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
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