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
《过故人庄》练习题及答案

《过故人庄》练习题及答案1 试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完成译文。
原诗: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译文: 老朋友________了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他的________做客。
原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译文: ________的树林________着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在________横卧。
原诗: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译文: 推开________面对谷场________,手________酒杯________庄稼情况。
原诗: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 ________九九重阳节________,我还要________这里观赏________。
2 《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________,写的是诗人________到一位农村________家________的经过。
在淳朴自然的________风光之中,与朋友把酒谈论________,欣赏自然风光,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________。
3 首联“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从________写起,“________”说明不是________做客。
“________”和“________”说明此饭局主人早有________,表明故友的________和两人之间的________情感。
故人“________”而作者“________”,大白话开门见山,简单而随便。
而以“________”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________,又见待客之________。
4 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描写________风光,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________。
一个“________”字,形象地写出了村边________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而“________”字,生动地描画出了村外________连绵起伏,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写出山村优美的________风光,表现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________之情。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素材-文学素养:快乐读诗词:《过故人庄》(含练习,答案)全国通用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过:拜访。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
庄:田庄。
具:准备,置办。
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字面指鸡和黄米饭)。
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
邀:邀请。
至:到。
合:环绕。
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这里指村庄的外墙。
斜(xiá):倾斜。
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重阳日:指夏历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还(huán):返,来。
就菊花:指饮菊花酒,也是赏菊的意思。
就:近,指去做某事。
【译文】老朋友预备丰盛的饭菜,要请我到他好客的农家。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
他的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更多的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不如王维的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诗词背景】这首诗是作者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对上姓田的朋家做客这件事的描写。
作者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创作出这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诗词阅读题)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题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阅读练习二:(1)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开轩面场圃[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1)

【精品】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含答案(1)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请你将五,六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答案】(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故答案为:(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诗词阅读题)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docx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赏析诗词阅读题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阅读练习二:(1)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 ]本题 2 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诗歌鉴赏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请你将五,六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答案】(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故答案为:(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古诗-赏析“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1)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开轩面场圃[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
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初中七年级 上学期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练习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请你将五,六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答案】(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开:打开,开启。
轩:窗户。
面:面对。
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
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
把:拿起。
端起。
话桑麻:闲谈农事。
桑麻:桑树和麻。
这里泛指庄稼。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写推开窗户迎面是田地场圃,把酒对饮闲聊着耕作桑麻。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全文十分押韵。
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
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
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故答案为:(1)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2)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2)本题考查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浩然《过故人庄》阅读训练附答案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阅读训练】:一、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2、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什么内容? 4、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和愿望? 5.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请任选一问回答。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二、 1、诗中“_______ ”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3、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说表现了哪些乐趣。
4、“语淡而味终不薄”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一、 1、“绿树”两句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
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显得跌宕淡远。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
4、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对自然风光的留恋,对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答: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答: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
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练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
示例一:这两句诗是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以上主观题答案不唯一,意对即可)二、 1、开轩面场圃【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2、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
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评分标准】本题2分,为开放性试题。
指出具体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特点,给1分;说出表达效果给1分。
3、享受友情的乐趣;欣赏自然风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乐趣;与朋友把酒谈论农事的乐趣。
4、首联是说故人准备了酒食相邀,文字平淡,毫无渲染,足见农家待客简朴,同时也说明朋友至交,不循虚礼。
颔联“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使人感到幽静,平和,又不荒僻。
颈联写“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
“话桑麻”使人领略到农家风味。
这些景物构成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尾联,淡淡两句,生动表现出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这是一首语言平淡质朴对田园风光的咏唱,又是一首语义深醇幽远的饱含农家乐趣,充满对友人情意的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