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2试题人口合理容量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 人口合理容量 5分钟小练习 含答案

高中地理湘教必修2  人口合理容量 5分钟小练习 含答案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大的是()。

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解析第1题,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与物质资源协调,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又不影响未来人口的生活质量。

人口合理容量与人口容量有区别。

我国东部人口容量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第2题,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7亿,从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实际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答案 1.B 2.D3.下列关于人口平均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估计环境人口容量时,只需考虑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即可B.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与物质消费水平都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影响C.人口平均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也高D.世界各地人口消费水平差异很大,所以无法估计世界的环境人口容量解析人口平均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平均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不仅包括人口的物质消费水平,也包括人口的文化消费水平。

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其基本上是可以确定的。

答案 B某地区预计20年后人口将达到9 000万,现有耕地因为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湖而减少8 000平方千米。

读材料,完成4~5题。

材料一未来某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表材料二4.20()。

A.600平方米B.800平方米C.400平方米D.200平方米5.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限制性因素是()。

高一地理下学期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合理容量---精校解析Word版

高一地理下学期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人口合理容量---精校解析Word版

课时作业2:人口合理容量(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爆炸”是对21世纪世界人口增长情况的描述B.世界人口的“J”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C.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并不存在,因此该学说没有现实意义D.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不断延长【答案】1、B【解析】:“人口爆炸”是对20世纪世界人口增长情况的描述。

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作为一种趋势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会存在。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不断缩短。

考点:人口合理容量2、人口与水资源的关系正确的叙述为 ( )A.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水资源危机小B.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水资源受污染程度非常小C.沿海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水资源危机D.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大部分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危机【答案】2、D【解析】水资源短缺存在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中国以及其他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大部分面临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人口合理容量(2017·上海青浦区高一期末)作为上海发展十分重要的五年,上海在“十三五”建议稿中牢牢把握底线思维。

底线一: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就是把常住人口不超过2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

据此完成5~6题。

5.有关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人口容量是无限的B.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生存空间的大小C.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人口容量影响很大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5.针对把常住人口不超过2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上海市应…………()①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5.C 6.B【解析】5.人口容量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而増大,但不是无限增大的。

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学业水平测试

人口的合理容量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学业水平测试

1.地球上适合供养多少人口是由哪个指标来反映的()A.环境承载力B.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合理容量D.科技水平解析:选C。

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均是揭示地球可持续供养人口的最大数量;科技水平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资源才是主要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则反映了一个适宜人口数量。

2.下列因素中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不大的是()A.资源B.科技C.消费水平D.交通解析:选D。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科技水平通过影响人类的认识和对资源的利用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消费水平则明显与供养人口的多少有关,交通的影响一般不明显。

3.(天津红桥区模拟)研究和制定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在于()A.指导农业生产的发展B.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C.限制消费水平的提高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解析:选B。

研究和制定人口合理容量在于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为经济发展做筹划。

4.关于环境人口容量(A)和人口合理容量(B)的数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A=BB.A〈BC.A〉BD.A可能大于B,也可能小于B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的理解。

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指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供养的人口的最大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则只是适宜数量,所以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

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行。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如图,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A.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解析:选B。

2020年春高一地理必修2同步训练:人口的合理容量

2020年春高一地理必修2同步训练:人口的合理容量

2020年春高一地理必修2同步训练:人口的合理容量一、选择题复活节岛位于东南太平洋上,面积约117平方千米,离最近的大陆达3 000千米。

目前岛上居民约2 000人,以种植甘薯、捕鱼、旅游业为生。

下图为复活节岛实际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1500年复活节岛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A.2 000 B.4 000C.6 000 D.7 0002.t2时期,岛上的环境承载力逐渐升高的原因可能是( )A.农业技术水平提高B.对外联系更加密切C.生活消费水平提高D.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解析:第11题,图示公元1500年复活节岛环境承载力与实际人口数量相等,说明此时人口数量达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值,即6 000人规模。

第12题,t2时期,岛上的环境承载力逐渐升高是伴随着生产力水平上升而升高的,当时是农业文明时期,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使环境承载力也升高。

答案:1.C 2.A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读“环境负担”公式和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图,回答3~4题。

3.上图中最能反映我国近50年来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的是( )A.耕地面积在减少B.总人口数在增加C.人均耕地在减少D.耕地环境没有出现负担4.从“环境负担”公式中可以看出,创造财富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减轻环境负担。

下列措施能因此减轻人口与耕地环境负担的是( )A.开发湿地、滩涂等易耕土地,扩大耕地面积B.调整农业生产结构C.推广良种,提高亩产D.提高粮食进口量,缓解我国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解析:3.C 4.C 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近50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减少而总人口数在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减少,说明人口与耕地的环境负担在加重。

第4题,由“环境负担”公式可知,减轻环境负担的途径应落实在技术方面,故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能有效减轻环境负担。

读某城市2018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城市2018年的人口容量为( )A.351万B.105.6万C.97.3万D.85.4万6.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土地资源B.市政C.教育D.劳动就业解析:5.C 6.D 第5题,由于“木桶效应”,该城市人口容量为最短板的人口容量。

湘教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 人口合理容量 含答案

湘教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 人口合理容量 含答案

1.2 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潜力指数是指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

读美国(本土)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地人口潜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①和④ B.②和④C.①和③ D.②和③2.关于图中各地人口潜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潜力从东向西递减B.②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C.③地区人口潜力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D.④地区人口潜力较大是因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图中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③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读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5~6题。

5.以水资源为例,图中所示发展中国家( )A.技术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B.使用单位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小,最终对环境的影响也小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6.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的发达国家(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完成7~8题。

7.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 000 B.10 000C.6 000 D.4 5008.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9.读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表,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1.3《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含答案)

1.3《人口的合理容量》测试题一、选择题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图示反映了()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A 2.D 图中两条曲线分别是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与人口规模的相关关系。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都是随人口规模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生活质量的最高值所对应的人口规模就是在一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最佳人口规模。

第2题,读图即可判断出正误。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A.青藏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 D.新疆地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3.B 4.D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有区别,但两者也有正相关的关系。

中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肯定也小。

相反,我国东部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合理容量也大。

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相对较高。

从我国目前实际人口数量看,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人口数量均已超过人口的合理容量。

2020年春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后练习题:1.2 人口合理容量

2020年春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2课后练习题:1.2 人口合理容量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爆炸”是对21世纪世界人口增长情况的描述B.世界人口的“J” 形曲线增长被称为人口的指数增长C.马尔萨斯的“两种级数说”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并不存在,因此该学说没有现实意义D.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的时间在不断延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B.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C.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D.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源,资源的消耗会导致环境问题,环境对人口的生产、分布又具有限制性。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人口与水资源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展中国家生产力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水资源危机小B.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经济为主,水资源受污染程度非常小C.沿海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水资源危机D.水资源总量丰富的国家,也可能存在水资源不足的危机4.关于矿产资源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某些矿产资源的数量正在迅速减少,有些甚至出现枯竭B.矿产资源是人类提高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C.随着科技的进步,矿产资源被利用的种类将会增多D.任何一种矿产资源的作用都不可替代作为上海发展十分重要的五年,上海在“十三五”规划中牢牢把握底线思维。

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就是把常住人口不超过2 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

据此回答5~6题。

5.有关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人口容量是无限的B.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生存空间的大小C.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人口容量影响很大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人口容量影响很小6.针对把常住人口不超过2 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上海市应( )①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地球人口容量一直是学者讨论的话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同步习题: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含答案

第一章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读表,回答1~2题。

1.A.①B.②C.③D.④2.表中②③④数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3.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是( )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4.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①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②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④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北京市总人口数量2006年已经突破1 700万,其中流动人口数量510万,约占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

目前北京的人口发展给环境、资源以及交通带来巨大压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制约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交通运输条件B.目前,1 700万的人口数量就是北京市合理的环境人口容量C.降低开放程度可以很有效地控制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D.要预测未来北京市人口数量应重点分析人口的机械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读表,回答6~7题。

6.A.15亿~16亿B.15.1亿或16.6亿C.8亿~9亿D.14亿~15亿7.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地理环境承载力示意图(1)图中我国地理环境的承载力大体呈现怎样的空间分布规律?(2)试分析造成东西部地理环境承载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3)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但资源丰富,在西部开发过程中,我们要防止哪些可能影响环境承载力的环境问题产生?9.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典型例题]
1、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B、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小
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
D、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
解析: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而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答案:C
2、人口容量的特点有
A、相同性、临界性、警戒性
B、绝对性、临界性、可变性
C、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D、相对性、季节性、警戒性
解析: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人口容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临界性。

如果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容量相当,表明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二是相对性。

相同面积的土地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容量是不同的。

即使是同一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人口容量也是不同的。

三是警戒性。

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人口数量,相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

答案:C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
C、由于自然资源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导致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D、自然资源的数量、种类、规模、范围一般不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2、风能的使用开始于
A、铁器时代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时期
D、殖民时期
3、在农业社会里,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A、水能、风能
B、煤炭、石油
C、石油、天然气
D、风能、潮汐能
4、下列有关矿产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往往会引发地震
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各种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
D、由于矿产资源被大量消耗,矿产资源的种类不断减少
5、人口合理容量
A、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
B、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口合理容量越来越小
C、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
D、在原始社会,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较小,因此环境的人口合理容量较大
6、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
B、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
C、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
7、下列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悲观派的观点的是
A、依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类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地球依然能承受
C、现在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人口容量
D、人类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8、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A、人口环境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最大人口容量
D、每平方千米200人
二、综合题
9、下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之间的动态关系图,请按事物的因果关系将字母代表的选项填入图中的方框内。

A、粮食需求量加大
B、建设用地增加
C、工矿规模扩大
D、土壤污染加剧
E、土地荒漠化
F、植被破坏
G、土壤肥力下降
H、粮食产量下降
10、地球到底可以养活多少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上很多学者对全球人口容量进行了估算,但是结果大相径庭。

下图是三派人口观点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乐观派悲观派100亿


(1)乐观派学者认为:

个别人甚至断言,地球能够养活 亿人口。

其依据有三:第一, 。

第二,。

第三,。

(2)悲观派学者认为:

个别人甚至认为,地球上的人口不应超过
亿。

其依据是:第一,。

第二,。

第三,。

(3)中间派学者认为,地球的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这是全世界人民能够吃得比较好,并 的合理人口限度。

11、阅读“PPE 怪圈”材料,回答问题:
“PPE 怪圈”(见下图)是指贫困(Poverty )、人口(Population )和环境(Environment )之间形成的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确切地说,是指“贫困——人口增长——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

由于PPE 怪圈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存在的普遍性,被用作贫困地区贫困机制的一种理论模式。

(1)对比①④、②③、⑤三组因果关系,试分析“PPE 怪圈”的基本原因: 。

(2)从 ③、⑤线索入手,说明贫困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3)从人口自然增长模式、生产力水平与劳动力数量、教育与个人素质、社会保障与防病养老等方面,简述②线索成立的原因: 。

(4)请简要说明如何走出“PPE 怪圈”: 。

12、世界 “10亿” 人口年表图,回答有关问题。

1111B 10亿
20亿
30亿
40亿
50亿
60亿
(1)图中A 为 年,B 为年 ,人口从10亿增长到20亿用了 年,从50亿增长到60亿只用了 年。

(2)通过计算可得出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逐渐 ,说明了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 。

(3)人口增长过快会出现哪些环境问题? 。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C
7、C
8、B
9、如下图:
10、(1)地球能够维持的人口,要比今天在地球上生存的人口高出很多 500 目前地球陆地上还有大量资源沿未开发,就是已经开发的资源,也存在着很大的利用潜力沿处于开发走步阶段的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的能量是难以估量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有足够的力量遏制环境退化(2)地球上的人口已经很多,如果人口进一步增长,后果将不堪设想 10 当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食物和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频繁出现,这说明人口规模已经过大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资源枯竭指日可待人类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幸福,还必须考虑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3)维持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合理人口限度
11、 (1) ①④是形成“PPE怪圈”的基本原因,因为随着人口的过度增长,在人类现有的开发能力下所能利用的环境与资源不足于满足人们需要的时候便产生贫困,同时也产生环境问题
(2)贫困的人们眼前的生存需要压倒长远的环境保护的需要;对环境问题的无知,对当前行为的长期后果的无知,必然会产生环境的恶化,便生存条件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疾病增多,人口素质下降(3)生活贫困的地区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及高自然增长率;生产力水平低下,必然导致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少,对计划生育的有关知识无知;社会保障不完善,需多子养老等。

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反而出现人口不断增加的局面(4)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实施环境工程和颁布环境保护法规;③合理规划和利用自然资源;④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12、(1)1830 1987 100 12(2)缩短增长速度逐渐加快(3)矿产枯竭、淡水不足、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耕地退化、大气环境污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