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含任务单和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学习指导课(导学课)》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学习指导课(导学课)》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学习指导课(导学课)》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书籍概况,初步感知本单元学习内容《乡土中国》的特点,认识阅读学术类书籍的重要性。

2.根据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特点,了解社科类学术著作的阅读方法,为单元学习任务单和单元学习活动的完成做好准备。

【课前学习任务】1.浏览课本上的单元内容。

2.准备好《乡土中国》的纸质图书并浏览一遍目录。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活动1:阅读《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后记”、“附录”等内容,为下面这张“知人论世”图“添枝加叶”,让它“枝繁叶茂”。

活动2:阅读推荐的资料,也可以自己查阅资料,了解费孝通先生的生平经历,在小组内分享一个打动自己的片段,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推荐阅读资料:陈心想:《高中生如何阅读<乡土中国>》李昇明:《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活动3:了解费孝通先生的成就与贡献,模仿下面《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的形式,为费孝通先生写一段颁奖词,200 字左右。

【样例】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颁奖词】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 年归国路,10 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学习任务二】活动4:阅读《乡土中国》,边读边完成下面的表格。

【学习资源】1.陈心想:《高中生如何阅读<乡土中国>》;2.李昇明:《中国人的自觉——费孝通传》【作业设计】作业选项 1:整体阅读完《乡土中国》之后,写一篇读后感,从内容和阅读方法两方面,写出自己阅读本书的收获。

作业选项 2:如果要撰写《城市中国》这本书,你会如何入手?要求:(1)仿照作者写作《乡土中国》的思路。

(2)理出书籍的目录,每一节尝试拟出核心观点并举出一个支撑的事例。

五年级语文(上 )《小岛》学习任务单导学案(有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 )《小岛》学习任务单导学案(有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师用导学案课题:15. 小岛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认“瞒、域”等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理解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体会将军和战士们之间的情谊以及他们的爱国之情。

(重难点)第一课时预习检测(一)预习环节(课前完成)。

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2、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理解。

(二)检测环节(课上完成)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祖国南部的领海上,有许许多多的岛屿,为了保卫祖国,解放军战士就驻守在这些远离大陆,条件艰苦的海岛上,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有关海岛战士的美丽而感人的故事。

2、检测字词。

(1)注音。

瞒(mán)域(yù )艇(tǐng )舀(yǎo )喉咙(hòu lòng)搅(jiǎo )勺(sháo)(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弄清下面词语的意思。

驻扎:驻留扎营。

神秘:难以捉摸,高深莫测。

沉吟:低声吟诵。

(3)指导难写易错字:域矛二、合作探究(1)快速默读课文,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小岛》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小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小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

(2)找出描写小岛的句子,体会战士们种菜的艰难以及生活条件的艰苦。

(3)找出对将军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将军的心理变化,感受将军对战士们的关爱之情。

(4)理解最后一自然段话的含义及作用。

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表现出将军对战士们的无限感激和深深的敬意。

总结全文,将情感升华推向高潮。

(5)重难点导学:三、展示提升1、展示。

2、品读感悟,感情升华3、质疑四、小结强调:本文通过对将军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战士们的坚强乐观、不畏艰苦,将军对战士们的关爱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描写“百草园”的语段,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课前学习任务】1.搜集资料,了解鲁迅及《朝花夕拾》的相关信息。

2.读准、写会课后“读读写写”中的字词。

【课上学习任务】单元起始活动:今夏六月,同学们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毕业典礼”,如今升入中学,回望小学,你一定有很多难忘的人和事……本单元中选择了中外名家写“学习生活”的几篇文章,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同学们的生活相联,年级美篇我面向全年级同学开展朋友圈发圈积赞活动。

活动要求:1.在你的朋友圈中发两组照片,并配以文字。

一组是回忆你的旧日同窗或师长,表达你对告别小学生活的感悟,一组是反映你现在的中学生活,表达你对未来的畅想和展望。

2.需要将你朋友圈里的点赞数和评论截图,获赞和评论最多的同学,将被评选为“发圈小达人”。

3.获奖作品晋级到年级公众号的评选决赛中,参与年级评奖活动。

学习任务一:默读全文,复述全文主要内容。

默读要求 1.不出声、不动唇,尽量做到不指读,不回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

2.全文共计2473 个字,请同学们在默读时计时,在7 分钟之内读完。

复述要求1.复述内容中包括:谁、在哪儿、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字数要求:50 字以内。

学习任务二:1.朗读描写“百草园”的段落,说说“百草园”是个怎样的园子。

这是一个的百草园2.把笔下的景物和趣事用儿童的视角重新分类:类别笔下的事、物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3.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句式把这些事物串联在一起。

你觉得重点写的是“不必说……也不必说……”还是“单是……”呢?4.童年鲁迅眼中的百草园是“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学习资源】《朝花夕拾》小引鲁迅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七巧板拼图》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七巧板拼图》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七巧板拼图》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

2.在解决拼图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感受图形的魅力。

【课前学习任务】
课前请同学们把数学书第101页,附页2中的七巧板用剪刀剪下来。

并且把七巧板上的每个图形,像老师这样都剪开。

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用安全剪刀剪哟。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请你从七巧板中任选 2 块拼出一个三角形。

学习任务二:
请你从七巧板中任选 3 块拼出一个三角形。

学习任务三:
你知道怎么才能成功的把七巧板送回家吗?
【作业设计】
用七巧板拼出一些美丽的图案。

【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课》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课》学习任务单(导学案)及课后作业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期中复习课》学习任务单及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依据双线要素,回顾单元内容,梳理复习阅读方法和写法。

2.回顾学习方法,迁移运用,提升语文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前学习任务】
1.回顾单元语文要素,浏览 1-4 单元课文。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回忆曾经阅读过的文章或书籍,运用从所读内容想开去的方法,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填写学习单。

学习任务二:
选择本单元课文中印象深刻的场面,填写学习单,简要说明理由。

学习任务三:
1.归纳有目的阅读的基本方法。

2.根据阅读目的,阅读颐和园网站的相关内容,设计游览路线,介绍 1-2 个景点。

学习任务四:
1.选择一位令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并说明理由,再制作一张人物卡。

【学习资源】
运用学习到阅读方法,阅读《三国演义》。

【课后练习】
1.用图表归纳整理 1-4 单元的阅读方法。

单元阅读方法作用。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学习任务单及课后作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宿、寺、危”6个生字,书写“危、惊、敢”3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读诗句,想象画面,了解诗句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课前学习任务】预习课文:轻声读诗句,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识记生字:“宿”“寺”。

2.背诵古诗《望庐山瀑布》《静夜思》。

学习任务二:1.读一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学习任务三:1.识记生字:“危”“辰”“恐”“惊”。

2.读诗句,想象画面。

3.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四:写生字“危”“敢”“惊”。

【课后作业】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似、庐、笼、盖、苍、茫”6 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5 个生字。

理解“穹庐”“茫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读诗句,想象画面,感受草原辽阔壮美的风光。

【课前学习任务】预习课文:轻声读诗句,边读边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1.读诗题,理解“敕勒”意思。

学习任务二:1.读一读诗句,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准“见”字:“见”同“现”,是显现的意思,要把它读作“xiàn”。

学习任务三:1.理解词语:“穹庐”“笼盖”“苍苍”“茫茫”。

2.读诗句,想象画面。

3.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四:写生字:“阴”“似”“野”“苍”“茫”。

【课后作业】背诵古诗《敕勒歌寺》。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认识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

2.积累形容心情的词语,并能分类写下来。

3.掌握三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的书写规律。

【学习准备】1.一名家长陪伴,边观看边做记录。

2.语文书、削好的铅笔、橡皮。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学习环节主要有:(第一课时)(1)导入:单元入手,感受童心明确任务:和丁香娃娃一起去游乐场(2)识字加油站→识字读词、交流识字方法;(3)字词句运用→积累心情类词语、仿照例句说句子;(4)手写提示→发现规律、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5)写话→看、写、评;(6)日积月累→解读名言、拓展名言;(7)我爱阅读→读懂文章、感受趣味。

【作业设计】一、用加横线的词语写句子。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1.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妈妈一回家就忙起来了,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擦桌子,一会儿整理房间,忙得满头大汗。

2.孙悟空八九七十二变,他一会儿变成一只小鸟,一会儿变成条鱼,一会儿变成一座房子。

二、练习书写三包围和全包围结构的字。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照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2.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养成良好的品德。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全册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捉迷藏》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在聆听活动中感受并体验童年生活的幸福和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2.运用肢体律动和图形谱感知乐曲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

3.熟悉钢琴音色特点,认识五线谱、高音谱号、音名等音乐相关知识。

【课前学习任务】想一想平时我们做过哪些游戏?请你试着模仿捉迷藏游戏的动作。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用肢体律动感受乐曲特点。

学习任务二:聆听乐曲,选择正确答案。

学习任务三:认识钢琴、五线谱、高音谱号、音名。

【学习资源】《捉迷藏》现场版演奏视频。

【作业设计】1.观看现场版钢琴演奏视频,跟随音乐的节奏,模仿钢琴演奏的样子。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摇啊摇、我们多么幸福》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摇啊摇》,感受与表达童年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2.在肢体参与中感知 6/8 拍与 3/4 拍的律动感,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3.正确演唱“遥条辙”字音,提高吐字咬字的歌唱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哪些美好难忘的瞬间。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感受旋律的优美荡漾之感,用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

学习任务二:跟随阳阳同学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全曲。

学习任务三:感知《摇啊摇》《我们多么幸福》的情绪特点。

【学习资源】《摇啊摇》《我们多么幸福》音频音响。

【作业设计】1.查阅《我们多么幸福》完整版,跟随歌曲自由的律动,继续聆听。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酒窝》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生活的幸福与甜蜜,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2.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并借助肢体感受衬词、连线、跳音、下滑音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在歌曲演唱中进一步体会幸福的滋味。

3.巩固复习五线谱相关知识,提升识读乐谱的能力。

【课前学习任务】想一想之前我们学过的五线谱知识,你还记得吗?【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在课堂上跟随老师用肢体律动表现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1、认真阅读课本45——47页,做好预习。

(5分钟)
2、做一做呼气吸气小实验:坐直身体,双手轻放在胸部两侧深吸气,深呼气。

你会明显感到,胸廓不是固定的,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扩张;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收缩。

【课中观看教师视频】
观看老师讲课视频时,一定要参与到教学中去,认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要时可以按下暂停键,完成了所提问题后再继续观看老师的视频。

1、堵住针孔,往里面推活塞,越往里面推所需的力量越大,为什么?
松手后活塞会向外移动,到起始位置后不再移动,为什么?
如果不堵住针孔,向外拉活塞,气体如何进出注射器?
2、为什么其他地方的水也变为红色了呢?
教师在教室前面喷一种香水,不久教室后面的同学也闻到了香味,这是为什么?
3、下表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中和血液中的浓度值,请你说出气体是怎样扩散的?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肺富有弹性,当肋间肌和膈肌使得胸廓容积时,
肺便,肺内的气体气体压力相应,于是气体就被吸入。

当肋间肌和膈肌使得胸廓容积时,肺便,肺内的气体气体压力相应,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2、当你吸气时,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中。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空气中的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进入;同时,血液中的
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3、如图坐标是某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
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_______时肺内的气压的变化。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
____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中的
__________ 点,此时肺内气与大气压的值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氧气进入体内最终要到达( )
A.血液
B.肺部
C.心脏
D.组织细胞
2.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3.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4.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A打“呵欠”会传染 B同学想睡觉
C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5.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内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A.细胞核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线粒体
6.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A、鼻腔
B、气管
C、支气管
D、肺
7. 某同学用嘴往气球里吹气,吹一段时间后感到头晕,其原因是()
A.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疲劳
B.呼吸肌运动过于强烈,使呼吸中枢兴奋
C.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呼出的二氧化碳少,使体内二氧化碳增加,抑制呼吸中枢
D.吹气过长,吸气短促,吸入的新鲜空气少,使脑供氧不足
8、人的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有利于
A.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B.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增加肺泡的数量 D.组织细胞与血液的物质交换
9、关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说法,错误的是()
A、呼气时,肋骨间肌肉和膈肌都处于舒张状态
B、吸气后,导致胸腔容积增大
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胸廓缩小导致呼气
D、肺扩张后,肺内气压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进入肺
10、关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然后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D.氧气进入体内最后到达细胞内,在细胞膜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