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名词解释
美术名词解释

1、威尼斯画派: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
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画的创作,他们发展了油画的创作。
其主要画家有乔万尼·贝利尼、提香等。
2、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
他们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等的艺术营养,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事物,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
3、表现主义: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其主要画家有康定斯基等。
4、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
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
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1、与古希腊艺术相比,古代罗马艺术有哪些特点?(1)与希腊艺术相比,古罗马艺术没有希腊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成分,而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
(2)罗马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既受了希腊艺术的影响,也吸收了西亚等地区艺术的影响。
美术里的专业名词解释

美术里的专业名词解释美术是一门充满创造力和表达力的艺术,涵盖了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形式。
在美术中,有许多专业名词被用来描述艺术作品、艺术技巧和艺术概念。
本文将以深度解读的方式介绍一些关键的美术专业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美术的世界。
1. 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色彩理论探讨了颜色的属性、相互关系和应用方式。
其中最基础的概念是色轮,它将颜色按照不同的属性组织起来,为艺术家提供了选择和搭配颜色的指导。
色彩还可以通过色彩对比和色彩斑点等技巧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 绘画技法绘画技法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的各种绘画技巧和方法。
素描、写生、水彩、油画等都是不同的绘画技法。
素描是一种通过画线和阴影来表现物体形状和空间感的技法。
水彩则是使用水溶性颜料来绘制的一种技巧,具有透明度和渐变效果。
油画则使用油性颜料,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饱和度。
3. 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指具有相似特点和风格特征的艺术作品类型。
不同的时代和文化都有各自的艺术风格,如印象派、现实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
每种艺术风格都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观念,艺术家可以选择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 教育美术教育美术是指通过教育方式将美术作为一种学科来学习和教授的领域。
它涵盖了艺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观。
教育美术包括绘画教学、美术史研究和美术理论等。
5. 雕塑技艺雕塑是以造型和雕刻的方式来表现立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雕塑技艺包括素描、塑像和雕刻等技术。
素描在雕塑过程中起到了描述和构思的作用,而塑像是通过软性材料(如黏土)制作的雕塑作品。
雕刻则是切削或凿削硬性材料(如木头或石头)以形成立体形象。
6. 视觉艺术视觉艺术是指通过眼睛来感知和欣赏的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和装置艺术等。
视觉艺术依赖于视觉刺激和感知,艺术家可以通过线条、形状、颜色和纹理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观点。
7. 艺术作品解析艺术作品解析是一种对艺术作品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美术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彩陶: 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
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
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2、仕女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种。
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后为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
代表画家又张萱、周昉等。
民间木板年画中的“美女画”,亦称“仕女画”。
3、马踏匈奴: 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
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
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作品。
4、画像石: 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
盛行于东汉。
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
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5、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中国画术语。
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犹如刚从水中出来。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
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6、昭陵六骏: 唐太宗陵墓前浮雕。
刻划李世民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
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
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7、帛画: 古代画在丝织物上的绘画。
其表现主题是引魂升天。
人物造型带有风俗画性质,线描规整劲利,色彩绚烂谐调,具有装饰风味。
代表有战国楚墓的《人物龙凤帛画》、长安马王堆汉墓帛画等。
8、唐三彩: 中国唐代多彩铅质釉陶产品的概称。
流行于盛唐武则天至中唐开元、天宝时期。
三彩釉以白、黄、绿三种釉色为主,也有少量蓝釉或黑釉。
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9、浙派: 明代山水画流派之一。
明初至武宗嘉靖时最为盛行。
该派承继南宋院体,取法于李唐、马远、夏圭,多作斧劈皴,行笔有顿挫,形成水墨苍劲一体。
中国美术史复习名词解释 金兴版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金兴终极版名词解释美术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形象,以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对客观世界的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美术又称之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
彩陶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
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绘有抽象几何图案的占多数。
黄河流域文化遗址已有表现人群体和人与动物混杂的,还有大量水波纹。
岩画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
我国世界上最早记录岩石画的国家,密集程度十分高,气势恢宏。
主要内容有传授知识的记事图画,表达宗教情感的神灵崇拜图像,寄托生活理想的生殖崇拜绘画,宣泄娱乐情绪的舞蹈图画。
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它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者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早期。
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金文青铜铭文即金文,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史第一个里程碑,具有永久的历史价值。
多见于西周,主要用途就是祭祀典礼、征伐记功、赏赐锡命、书约剂的、训告臣下、称扬先祖。
书体庄重严谨,结构平时稳定,行距,间距错落有致。
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内容有表现墓主生产活动的场景的,有表现墓主官宦经历和身份车马出行的,有表现墓主人享乐生活的场景,有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强调人身依附关系的,还有表现神话故事的,在天人感应理论的影响下产生的神物,还有表现天相类的场景的。
迁想妙得西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主张。
接触到了形象思维的特点,是指作者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想象,把胸中所得到的变为艺术形象,其中不仅人物、动物是有生命的。
吴带当风吴道子是盛唐最杰出的画家。
他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
他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交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美术的名词解释

美术的名词解释美术是一门以视觉艺术为主的学科,它通过创造形象,表达情感和思想,并通过视觉元素和艺术元素的运用,传达艺术家的意图。
在美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借助各种材料和技巧,通过绘画、雕塑、摄影、平面设计等形式,创造出美学和审美价值。
1. 绘画绘画是一种通过用颜料、油画、铅笔等工具在平面上创造艺术形象的方式。
绘画作为美术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绘画中,艺术家运用各种绘画技法和风格来表现自己的创作主题,例如写实主义、印象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
绘画作品可以通过色彩、线条、形状、质感等元素来传达情感和思想,引起观者的共鸣。
2. 雕塑雕塑是一种通过形体塑造来表现艺术形象的方式。
艺术家可以使用石材、金属、木材、陶瓷等材料进行雕塑创作。
雕塑作品通常以三维的形式存在,通过雕刻、铸造等技法,艺术家可以塑造出各种人物、动物、抽象形象等。
不同于绘画,雕塑作品可以被观者从多个角度感知,具有立体感和触感,更加贴近现实世界。
3. 摄影摄影是一种通过使用相机捕捉图像的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形式。
通过掌握光影、构图、色彩等摄影技巧,摄影师可以捕捉到瞬间的美丽和真实。
摄影作品可以是风景、人物、静物等各类主题,艺术家可以通过摄影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观察和感受。
摄影作品中的构图、光影和色彩等因素对于表达摄影师的情感和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4.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一种通过运用图像、文字和色彩等元素,在平面上传达信息和表达意图的艺术形式。
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印刷品、广告、品牌标志、海报等领域。
平面设计师通过合理运用排版、字体、配色等技巧,创造出美观、有吸引力的设计作品。
平面设计不仅要考虑视觉效果,还要考虑目标受众和传达的信息,因此平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艺术性和实用性。
5. 装置艺术装置艺术是一种通过创造具有特定空间和环境的艺术作品来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共鸣的艺术形式。
装置艺术作品通常通过运用各种材料、物品和技术手段,在现实空间中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
美术名词解释

雕塑:是指使用一定的材料通过雕刻、塑造手段制作的具有三维空间体积效果的艺术作品。
常见的雕塑材料有石头、木材、金属、黏土、玻璃、石膏、水泥、纺织物、纸张、植物、橡胶等。
临摹:是指按照一定的绘画程序,不需要学生的创意而完成美术作品的教学。
洛可可美术:亦为「路易十五式」,指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所崇尚的艺术。
特征是:具有微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运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
图案:图案是个多层次的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有的器物(如某些木器家具等)除了造型结构,别无装饰纹样,亦属图案范畴(或称立体图案)。
狭义则指器物上的装饰纹样和色彩而言。
石版画:石版画是版画的一种,属于平板,指用各种硬蜡质的解墨条、解墨铅笔和能溶于水的解墨,在印刷用的石板或锌皮、铝皮上所做的版画。
晕染:也叫渲染或烘染,中国技法的一种,将两只湿笔中的一只蘸颜色,将颜色涂染于要求范围的一部分,再用另一只清水笔沿颜色的边缘运行,同时带少许颜色,一直涂到要求的范围,使颜色产生深浅自然的过渡效果。
工艺美术:工艺美术是以实用和陈设为目的,利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按照美的原则设计制造的物质产品。
中国画:就是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绘出来的画,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国画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笔墨。
笔触:是指作画过程中画笔接触画面时所留下的痕迹。
笔触虽为一种技术因素,但也传达出画家的艺术个性和修养。
插图:又名插画,绘画的一种,指插附于书报杂志中的图画,一般分为插图和图解插图。
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故地吴地,故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美术 名词解释

1、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
“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
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
2、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5、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6、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7、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8、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9、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10、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1、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12、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13、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14、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
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15、美术创作:美术创作是指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美术名词解释

小学美术名词解释1、美术:艺术的种类之一。
“美术”在历史上是一个语义多变的概念。
在现代,人们更倾向于称美术为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具体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摄影、计算机美术、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建筑和环境艺术等。
2、美术教育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
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审美:对具体事物和艺术作品中美的因素和形象进行非功利的直觉和观照,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4、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派和风格的信息、阐释和评价。
5、美术语言:指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1、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
6、形式感:在美术中,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物质外观以及结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特征。
7、美术媒材:构成美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黏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等。
8、感知: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感受、辨认、识别,并与情感和认知相联系的一种过程。
9、体验:身临具体情境或亲身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
1、美术创作: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1、美术表现:通过美术创作传递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1、美术批评: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
1、艺术风格: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1、立体主义: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之一,1907年产生于法国。
该派要求从画家的主观意念中,打破物象的自然形态,再进行重新的组合、装配。
代表人物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2、美术创作:美术创作是指通过感受、体验和构思,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采用一定的技法制作美术作品,以表达思想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名词解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1、威尼斯画派:产生于十五至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家们对色彩特别敏感,追求色彩的热烈明朗与辉煌灿烂。
他们的题材从宗教转向世俗,多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作品带有一种享乐主义的情调。
从绘画的体裁上看,由于威尼斯气候潮湿,不适合壁画的创作,他们发展了油画的创作。
其主要画家有乔万尼·贝利尼、提香等。
2、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于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
他们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
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等的艺术营养,在十九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印象主义画家提倡户外写生,直接描绘在阳光下的事物,并根据画家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其代表画家有:莫奈、雷诺阿等。
3、表现主义: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活跃于德国的一个艺术派别。
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压制人性和个性的机械文明十分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汲取营养。
在艺术上,他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其主要画家有康定斯基等。
4、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
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美术等其他领域。
后现代主义以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要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制造“整体情景”等等。
较有影响的流派有: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等。
1、与古希腊艺术相比,古代罗马艺术有哪些特点(1)与希腊艺术相比,古罗马艺术没有希腊艺术那样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幻想成分,而具有写实和叙事性的特征。
(2)罗马艺术不像希腊艺术那样单纯,它的渊源复杂,既受了希腊艺术的影响,也吸收了西亚等地区艺术的影响。
(3)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化的色彩。
罗马人的艺术则大多是以给帝王歌功颂德、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为目的的。
(4)希腊人创造了世界最伟大的雕塑艺术。
希腊雕塑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
罗马艺术家不仅追求外形的逼真,而且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
(5)在建筑方面,罗马人取得了独特的成就。
他们在技术和结构上都比希腊的建筑艺术有所进步,在建筑类型上也比希腊更丰富2、简述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点..(1)首先是它的豪华的特色。
巴洛克艺术虽是为宗教服务的,有强烈的宗教特色,同时又有浓厚的享乐主义色彩。
(2)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3)极力强调运动,运动和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 (4)非常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
3、为什么说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在意大利美术史甚至欧洲美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17、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共有三个主要流派:意大利学院派艺术、巴洛克艺术、和以卡拉瓦乔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艺术。
这一时期的意大利美术在于历史转折期,对意大利甚至整个欧洲艺术都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承前是指继承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某些传统,如学院派主张绘画的标准是米开朗基罗的人体、拉斐尔的素描、格累乔的典雅与风韵等;启后是指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的多姿多彩,对后来的欧洲美术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学院派艺术影响了古典主义艺术的发展;巴洛克艺术影响了罗可可艺术和浪漫主义艺术;而卡拉瓦乔的艺术,不仅在当时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艺术,还对18世纪的市民艺术、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艺术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4、简述荷兰风格派的创作主张和主要艺术成就.(1)荷兰风格派是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得名。
风格派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表现纯粹的精神。
在抽象化和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
其主要画家有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创作的《红与黑》、《百老汇爵士乐》是这一画派较有影响的作品。
5、山水画的特点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交融、天我合一的意境,即不但表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且往往由有限的取景来表现对整个宇宙自然的由表及里的认识,或于山水之中寄托对于国土家园的感情,因而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社会审美意识,也可以说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在形象描绘上,山水画的特点为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
对于物象的组织构造,则创造了独特的程式化表现方法,但并非机械照搬,而是灵活地用高度提炼的结构程式来表现物象。
在空间的处理方法上,提出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等概念,并巧妙加以融合运用。
构图上,则较人物画、花鸟画更重"势"与"开合起伏"的表达。
"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而"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
这表现了山水画中在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
山水画的笔墨技法,较人物、花鸟画丰富多变,各种皴法和点苔法为笔法之要素;而墨法则有"染"、"擦"、"破墨"、 "积墨"等种种手段,笔墨交融,有力地影响了其表达感情、状物写意的功能四、论述题:试论米开朗基罗的主要作品的思想内含及艺术特点米开朗基罗的主要作品有《大卫》、《创世纪》、《摩西》、《最后的审判》等作品。
早期作品《大卫》充满了愤怒和力量,这种力量也是人文主义者向往的自由的人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正因如此,这件作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
《创世纪》仍是通过神话题材表现人的信心和生命力。
《摩西》中的人物和大卫一样,也是一个拯救民族、摆脱苦难的英雄人物。
在摩西身上,作者表现了人的尊严。
《最后的晚餐》是米开朗基罗晚年的重要作品。
这件作品的成功和伟大之处在于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产生了统一的人的集体形象,而色彩的巧妙的使用又使壁画具有了戏剧性的紧张。
米开朗基罗艺术中的悲剧性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出现的,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的象征又是现实的反映。
正是在他的作品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理想得到了全面而鲜明的表达,因为米开朗基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即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人建功立业的能力,所以米开朗六法中国画术语。
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
南朝谢赫《古画品录》列举六法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现代钱钟书重新作了标点,“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
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
“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木石等,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抱负、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愤懑之情,讲求文字修养、笔墨情趣,强调神韵与画中意境。
文人画对中国画的美学思想以及对水墨、写意画等技法的发展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长安画派是指西安的石鲁、赵望云、何海霞、方济众等人。
赵望云是长安画派的奠基人,石鲁开创了以传统山水画的形式,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主题的新格局。
用传统绘画的技法开创“黄土高原皴法”,用于表现陕北那种干涸、雄浑的独特地貌和风土人情。
二画种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画科有: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鱼虫等。
技法形式有:工笔、写意、白描、设色、水墨。
设色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浅绛等海上画派简称“海派”。
其特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破格创新,个性鲜明,风格多样,重品学修养,和民间艺术有联系,趣味雅俗共赏,并善于借鉴吸收外来艺术。
代表画家有:赵之谦、虚谷、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等扬州八家清乾隆年间寓居江苏扬州的八位代表画家的总称。
他们是: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少堂、郑燮、李方膺、罗聘。
实际上不止八人,还有高凤翰、边寿民、闵贞等,说法不一。
他们多以花卉为题,也画山水、人物,不拘前人的陈规,破格创新,抒发真实情感,能诗、擅书和篆刻,讲究诗书画结合。
此画派对写意花卉的意趣和技法有相当大的影响。
金陵八家明末清初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八人的合称。
他们的绘画题材和风格不尽相同,由于都居金陵(今南京),皆有一定时誉,故称八家。
金陵画家有:傅抱石、钱松喦、魏紫熙、宋文治、亚明等。
元四家元代四位山水画家的合称。
主要有两说:一是指赵孟府、吴镇、黄公望、王蒙四人;二是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
第二种说法流行较广。
?明四家明代中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画家的合称。
他们之间或师或友,关系密切,艺术风格各异,对后世颇有影响。
书法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
2写汉字的方法。
中国书法根据汉字的造型规则,运用点画构成各种形态以表情达意。
有正(楷)、草、行、隶、篆(大篆、小篆)等各种书体。
中:简称“国画”。
指在中国民族的土壤上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的中国民族绘画。
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
按表现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竹、禽鸟、畜兽、虫鱼、宫室等画料。
按表现手段和技法,可分为工笔、写意、钩勒、没骨、设色、水墨等画法。
按幅面样式,可以分为立轴、横卷、册页、扇面等款式。
中国画十分重视笔墨,运用线条、墨色和轻重彩色,通过钩皴点染,干湿浓淡并用,来表现客观物象的形体结构,阴阳向背;并运用虚实疏密结合和“留白”等手法来取得巧妙的构图效果。
中国画的空间处理也比较自由灵活,即可以用“以大观小”法,画重山叠嶂;也可以用“走马看山”法,画长江万里。
中国画物别讲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不但主张要“外师造化”,而且还要“中得心源”,中国画在画面上还题写诗文,加盖印章,将诗文、、篆刻融为一体。
《人物龙凤帛画》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独幅绘画之一。
画中描绘一个侧面而立的妇女,宽袖、细腰、长衣地,头后挽着垂髻,两臂前伸拱手合掌;头部前方有一凤鸟和夔龙,这幅作品线条挺劲有力,形象生动,可见国画线条造型的基本形式源远流长。
《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所作,浪漫主义的画家反对古典主义画风,追求画家个性解放和心灵表达,在画法上耿于想象,夸张与饱满强烈色彩;在内容上多选择生活的悲剧和异常的事件。